內家功夫------從洗髓經、易筋經到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七)
四,楊露禪、楊澄甫太極拳論
楊氏太極拳宗師楊露禪先生沒有流傳下拳論,只留下一句:收身中定,往開里打。
收身,身體三心歸聚、真氣鼓盪而自然形成的能量蓄髮狀態也。
中定,以心為軸,以心行氣,上下一氣貫通也。
往開里打:以心為軸將能量往外擴張。與敵身近則打,與敵身遠則推。
太極拳以陰陽轉換打人,所以不必有外形動作,站住就行。站住時要中定,周身一體,上下內外一氣,體內要有上下相隨的能量傳簇,下行和三心歸聚的能量用於引進落空,上行和真氣鼓盪的能量用於打人,化打合一。身體就是一個能量導體,所以不偏不倚地站住是為了中定的能量轉換。
離我遠的,無法形成有效的沾連粘隨,所以將人推開就行。
與我貼身的,則沾連粘隨,引進落空,借力打力。
楊露禪先生的打法是與其個性有關的,不講究兇狠毒辣,講究和諧。離我遠的,傷不了我,我也犯不上傷人;離我近的,對我形成威脅,我也不能客氣。
以上二句話只是楊露禪先生的在傳徒時的思想,我們無法得知當時楊露禪先生說此話的環境和語境,不知道楊露禪先生想表明的重點是什麼,所以我們明白其意就行,大家不必要過分解讀出過多的意思。我們只需要理解收身中定的實質就行:
收身中定,寥寥四字,包含了太極拳的精髓。
太極拳使用以心行氣壓縮旋轉發力,就是用心神抽合帶動四肢生成壓縮旋轉以蓄髮能量。收身中定就是對以心行氣壓縮旋轉發力的高度概括。
收身,即外形動作;中定,即內里的以心行氣。中定是內里的以心行氣蓄髮能量,收身是外形動作的壓縮旋轉蓄髮能量。收身中定就是內外合一的周身整體蓄髮能量。
中定是以心行氣生成的一氣之起落(循環起落)的內在動力,收身是中定的結果。
收身,即裹。雙足裹膝,膝裹胯,胯裹腰,腰裹丹田,雙臂裹肋,雙肩裹頭,雙手裹心,拳由心發。
中定,即抱。以心行氣河車運行時,心氣下行至會陰向丹田翻轉,抱住兩腎,腎抱肝脾,肝脾抱兩肺,兩肺抱心,心抱意,意抱氣,氣抱力。此為內五行發力。
外裹內抱,就是周身一體---------到了這個程度,誰人能奈何!
收身中定,就是一個能量蓄髮的技擊狀態。
大家比較一下陳式太極拳的弓馬步大開大合與楊氏太極拳的外裹內抱的收身中定,不但外形動作涇渭分明,內里的能量傳簇的「整」也一目了然,收身中定完全徹底地實現了周身一體,定義了太極拳的標準!收身中定的周身一體已經做到了極致,再也沒有發展的空間了!
楊氏太極拳後人的拳論較多,就簡單介紹一下。楊氏太極拳後人生活年代與現代不遠,其話語與現代普通話接近,大家都能看懂,我也就不多介紹了,只挑關鍵的介紹。
楊澄甫先生拳論
(原文)一、太極拳之練習談
中國之拳術,雖派別繁多,要知皆寓有哲理之技術。歷來古人窮畢生之精力,而不能盡其玄妙者,比比皆是。學者若費一日之功力,即得有一日之成效,日積月累,水到渠成。
太極拳,乃柔中寓剛,綿里藏針之藝術,於技術上、生理上、力學上,有相當之哲理存焉。故研究此道者,須經過一定之程序與相當之時日。雖然良師之指導,好友之切磋,固不可少,而最要緊者,是在逐日自身之鍛煉。否則,談論終日,思慕經年,一朝交手,空洞無物,依然是門外漢者,未有逐日功夫。古人所謂,終思無益,不如學也。若能晨昏無間,寒暑不易,一經動念,即舉摹練,無論老幼男女,及其成功則一也。
近來研究太極拳者,由北而南,同志日增,不禁為武術前途喜。然同志中,專心苦練,誠心向學,將來不可限量者,固不乏人,但普通不免入於兩途:一則天才既具,年力又強,舉一反三,穎悟出群。惜乎稍有小成,便是滿足,邇中輟,未能大受;其次,急求速效,忽略而成,未經一載,拳、劍、刀、槍皆已學全。雖然依樣葫蘆,而實際未得此中三昧,一經考究,其方向動作,上下內外,皆未合度。如欲改正,則式式皆須修改,且朝經改正,而夕已忘卻。故常聞人曰:「習拳容易改拳難。」此語之來,皆由速成而致此。如此輩者,以誤傳誤,必致自誤誤人,最為技術前途憂者也。
太極拳開始,先練拳架。所謂拳架者,即照拳譜上各式名稱,一式一式由師指教,學者悉心靜氣,默記揣摩,而照行之,謂之練架子。此時學者應注意內外上下:屬於內者,即所謂用意不用力,下則氣沉丹田,上則虛靈頂勁;屬於外者,周身輕靈,節節貫串,由腳而腿而腰,沉肩曲肘等是也。初學之時,先此數句,朝夕揣摩而體會之。一式一手,總需仔細推求,舉動練習,務求正確。習練既純,再求二式,於是逐漸而至於習完。如是則毋事改正,日久亦不致更變要領也。
(介紹)「終思無益,不如學也」,太極功夫是習練出來的,不是研究、思考出來的,所以大家只要在理解了太極拳原理後一勞本神地習練就行,功夫到了,自然前輩大師所說的東西就出來了。
根據論中所言,「太極拳開始,先練拳架。此時學者應注意內外上下:屬於內者,即所謂用意不用力,下則氣沉丹田,上則虛靈頂勁;屬於外者,周身輕靈,節節貫串,由腳而腿而腰,沉肩曲肘等是也。初學之時,先此數句,朝夕揣摩而體會之」,如此這樣習練就能夠習練出太極功夫--------可實際上幾乎所有人都是如此習練的,卻無人能夠習練出太極功夫!
所以,習練太極拳,還得先明其理,再順理求真。否則,在不明就裡的情況下,只以用意不用力,氣沉丹田,虛靈頂勁、屬於外者,周身輕靈,節節貫串,由腳而腿而腰,沉肩曲肘等要求,是無法習練出太極功夫的!
(原文)習練運行時,周身骨節,均須鬆開自然。其一,口腹不可閉氣;其二,四肢腰腿,不可起強勁。此二句,學內家拳者,類能道之。但一舉動,一轉身,或踢腿擺腰,其氣喘矣,其身搖矣,其病皆由閉氣與起強勁也。
一、摹練時,頭部不可偏側與俯仰,所謂要「頂頭懸」。若有物頂於頭上之意,切忌硬直,所謂懸字意義也。目光雖然向前平視,有時當隨身法而轉移。其視線雖屬空虛,亦為變化中一緊要之動作,而補身法手法不足也。其口似開非開,似閉非閉,口呼鼻吸,任其自然。如舌下生津,當隨時咽入,勿吐棄之。
二、身軀宜中正而不倚。脊樑與尾閭,宜垂直而不偏。但遇開合變化時,有含胸拔背,沉肩轉腰之活動,初學時節須注意,否則日久難改,必流於板滯。功夫雖深,難以得益致用矣。
三、兩臂骨節均須鬆開,肩應下垂,肘應下曲,掌宜微伸,手尖微曲。以意運臂,以氣貫指,日積月累,內勁通靈,其玄妙自生矣。
四、兩腿宜分虛實,起落猶似貓行。體重移於左者,則左實,而右腳謂之虛;移於右者,則右實,而左腳謂之虛。所謂虛者,非空,其勢仍未斷,而留有伸縮變化之餘意存焉。所謂實者,確實而已,非用勁過分,用力過猛之謂。故腿曲至垂直為準,逾此謂之過勁。身軀前撲,即失中正之勢。
五、腳掌應分踢腿(譜上左右分腳或寫左右起腳)與蹬腳二式。踢腿時則注意腳尖,蹬腿時則注意全掌。意到而氣到,氣到而勁自到。但腿節均須鬆開平穩出之。此時最易起強勁,身軀波折而不穩,發腿亦無力矣。
(介紹)「兩腿宜分虛實,起落猶似貓行。體重移於左者,則左實,而右腳謂之虛;移於右者,則右實,而左腳謂之虛。所謂虛者,非空,其勢仍未斷,而留有伸縮變化之餘意存焉。所謂實者,確實而已,非用勁過分,用力過猛之謂。故腿曲至垂直為準,逾此謂之過勁。身軀前撲,即失中正之勢。」,這段話中,楊澄浦先生明確地說明了能量虛實之間的陰陽轉換,以前的拳論中只有虛實,沒有轉換。楊氏太極拳明確了單重的虛實陰陽轉換,只此簡單的將虛實轉換變為陰陽轉換,則太極拳成矣!
(原文)二、太極拳術十要
一、虛靈頂勁 頂勁者,頭容正直,神貫於頂也。不可用力,用力則項強,氣血不能流通,須有虛靈自然之意。非有虛靈頂勁,則精神不能提起也。
二、含胸拔背 含胸者,胸略內涵,使氣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則氣擁胸際,上重下輕,腳跟易於浮起。拔背者,氣貼於背也。能含胸,則自能拔背,能拔背,則能力由脊發,所向無敵也。
三、松腰 腰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後兩足有力,下盤穩固。虛實變化,皆由腰轉動,故曰:「命意源頭在腰隙」。有力得力,必於腰腿求之也。
四、分虛實 太極拳術,一分虛實為第一義。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則右腿為實,左腿為虛;全身坐在左腿,則左腿為實,右腿為虛。虛實能分,而後轉動輕靈,毫不費力。如不能分,則邁步重滯,自立不穩,而易為人所牽動。
五、沉肩墜肘 沉肩者,肩鬆開下垂也。若不能松垂,兩肩端起,則氣亦隨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墜肘者,肘往下松墜之意。肘若懸起,則肩不能沉,放人不遠,近淤外家之斷勁矣。
六、用意不用力 太極論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練太極拳,全身鬆開,不使有分毫之拙勁,以留滯於筋骨血脈之間,以自縛束。然後能輕靈變化,圓轉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長力?蓋人身之有經絡,如地之有溝。溝洫不塞而水行,經絡不閉而氣通。如渾身僵勁充滿經絡,氣血停滯,轉動不靈,牽一髮而全身動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氣即至焉。如是氣血流注,日日貫輸,周流全身,無時停滯。久久練習,則得真正內勁。即太極論中所云:極柔軟,然後能極堅剛也。太極功夫純熟之人,臂膊如綿裹鐵,分量極沉。練外家拳者,用力則顯有力,不用力時,則甚輕浮。可見其力,乃外勁浮面之勁也。外家之力,最易引勁,不足尚也。
七、上下相隨 上下相隨者,即太極論所云:「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也。手動,腰動,足動,眼神亦隨之動。如是方可謂之上下相隨。有一不動,即散亂矣。
八、內外相合 太極拳所練在神。故云:「神為主帥,身為驅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舉動輕靈。架子不外虛實開合。所謂開者,不但手足開,心意與之俱開;所謂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與之俱合。能內外合為一氣,則渾然無間矣。
九、相連不斷 外家拳術,其勁乃後天之拙勁。故有起有止,有續有斷,舊力已盡,新力未生,此時最易為人所乘。太極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終,綿綿不斷,周而復始,循環無窮。拳論所謂「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又曰:「運勁如抽絲」,皆言其貫串一氣也。
十、動中有靜 外家拳術,以跳躑為能,用盡氣力,故練習之後,無不喘氣者。太極以靜御動,雖動猶靜。故練架子愈慢愈好。慢則呼吸深長,氣沉丹田,自無血脈僨張之弊。學者細心體會,庶可得其意焉。
(介紹)分虛實一節,明確說明了:如不能分,則邁步重滯,自立不穩,而易為人所牽動。這還只是從外形動作來說的,從內里的能量傳簇來說,雙重的虛實不分還導致了陰陽轉換不靈、對拉拔長不通、五行傳簇受阻等弊端。
用意不用力一節,意為體意而非大腦意識,大腦意識做不得想哪哪就動。意生於心,心動則意隨,意隨則氣至,氣至則力發,內三合也。心動則意隨,即以心行氣到達什麼地方,則什麼地方就形成意,就生成壓縮旋轉,就動,就生成氣。
上下相隨一節,上下相隨實乃能量傳簇,是完整一氣,而不是指外形動作本身。當然外形動作也需上下相隨。
內外相合一節,開,虛也;合,實也。開合就是虛實,虛以吸納能量並且自身蓄力,實以吐出能量的發力。具體來說,開合就是指身體中具體某一部位的虛實陰陽的轉換。
相連不斷一節,太極拳循環無窮的勁力即來源於虛實的陰陽轉換,連綿不絕的陰陽轉換。此又為楊氏太極拳首次提出太極拳連綿不絕的能量傳簇,連綿不絕的能量傳簇是出自於陰陽轉換的,所以,陰陽轉換而生成連綿不絕的勁力,是始於楊氏太極拳的。而陳式太極拳還無法達到這個程度,陳式太極拳發完力則力斷。
「外家拳術,其勁乃後天之拙勁。故有起有止,有續有斷,舊力已盡,新力未生,此時最易為人所乘」,此為肌肉緊張發力之弊端之一。
動中有靜一節,說的也是肌肉緊張發力的弊端之一。太極拳以心行氣與呼吸合一,極少消耗體力,故有四兩撥千斤之說,自身四兩勁就能夠發出千斤勁力。
三、論太極推手
世間練太極者,亦不在少數。宜知分別純雜,以其味不同也。純粹太極,其臂如綿裹鐵,柔軟沉重。推手之時,可以分辨。其拿人之時,手極輕而人不能過。其放人之時,如脫彈丸,迅疾乾脆,毫不費力。被跌出者,但覺一動,而並不覺痛,已跌丈餘外矣。其黏人之時,並不抓擒,輕輕黏住,即如膠而不能脫,使人兩臂酸麻不可耐。此乃真太極拳也。若用大力按人推人,雖亦可制人,將人打出,然自己終未免吃力,受者亦覺得甚痛,雖打出亦不能幹脆。反之,吾欲以力擒制太極拳能手,則如撲風捉影,處處落空。又如水上踩葫蘆,終不得力。此乃真太極意也。
(介紹)如果不能習練出以心行氣壓縮旋轉發力,而只是把肌肉緊張發力輕柔地使出,那依然是肌肉緊張發力,根本就無法達到太極拳混元勁力的效果。所以大家看到無論是公園裡的推手,或是推手比賽中的推手,均是雙方都不發力時就是劃圈,一旦發力就是硬頂,最後以摔跤決出勝負。
為什麼會硬頂?就是身體不通,不能吞化對手勁力也。只有以心行氣壓縮旋轉才能夠把身體練通。
「純粹太極,其臂如綿裹鐵,柔軟沉重。推手之時,可以分辨。其拿人之時,手極輕而人不能過。其放人之時,如脫彈丸,迅疾乾脆,毫不費力。被跌出者,但覺一動,而並不覺痛,已跌丈餘外矣。其黏人之時,並不抓擒,輕輕黏住,即如膠而不能脫,使人兩臂酸麻不可耐」,此段所寫,就是漲筋騰膜、真氣鼓盪的狀態,力在皮毛之下,蓄髮無形。
從楊澄浦先生的拳論中可以看出,楊氏太極拳在陳式太極拳的基礎上發展了單重的陰陽轉換,單重則不能圓襠。這簡單的一個改動,就前進了一大步,建立了現代意義上的太極拳!
五,吳公藻太極拳論
吳公藻先生為吳鑒泉之子,吳鑒泉先生沒有系統的拳論,就介紹吳公藻先生的拳論吧。
(原文)中定
伸屈開合之未發謂之中。寂然不動謂之定。心氣清和。精神貫頂。不偏不倚。是為中定之氣。亦道之本也。
(介紹)此中定之解釋不全面。中者,心也,身之中(身之軸),心意之中,六合之中,內外之中也。定,非寂然不動,寂然不動乃是靜,非定也!定者,一氣之定,心意合一,內外合一,氣貫一中,不偏不倚也。
中定,天地之間,唯我一中,一氣歸聚,萬象疊發,凝神收身,以觀外動也!
(原文)虛領頂勁
頂勁者。即頂頭懸。頭頂正直。腹內松凈。氣沉丹田。精神貫頂。如不倒翁。上輕下沉。又如水中浮漂。漂然不沒之意。歌曰:神清氣沉任自然。漂漂蕩盪浪里攢。憑你風浪來推打。上輕下沉不倒顛。
(介紹)氣沉丹田與腹內松凈不是一對矛盾體。內家功夫的氣沉丹田不是勁往腰腹使,腹部肌肉緊張鼓起,內家功夫的氣沉丹田是能量傳簇到丹田,而任何部位的肌肉緊張都是不可能生成能量傳簇的,氣沉丹田的了來自於以心行氣驅動先天一氣壓縮尾閭催動會陰旋轉而得,會陰旋轉催丹田壓縮,丹田壓縮催帶脈旋轉,皆是能量傳簇使然。在氣沉丹田的過程中,腹內是松凈的而不是緊張的。腹內松凈,則上半身自然松沉,氣沉丹田的河車運行拉動脊柱壓縮旋轉,將上下貫通之力傳簇到玉枕百會,即為虛領頂勁,就是精神貫頂。
(原文)感覺
身有所感。心有所覺。有感必有應。一切動靜皆為感。感則必有應。所應復為感。所感復有應。所以互生不已。感通之理。精義入微。以致用也。推手初步。專在摩練感覺。感覺靈敏。則變化精微。所以無窮也。
(介紹)內家功夫的勁力是「感覺」出來的,先讓身體感覺壓縮旋轉的能量傳簇;感覺出以心行氣;感覺出以心行氣形成的牽動周身的一根筋,這根筋從頭頂到腳底,達於四肢;感覺出挺四梢、聚三心;感覺到對拉拔長身體如弓,百會到會陰之間的對拉拔長形成背弓,丹田到湧泉的對拉拔長形成腿弓,肩井到勞宮的對拉拔長形成臂弓;感覺到漲筋騰膜、真氣鼓盪等等,甚至能夠感覺到對手的氣場能量,所有這些,無不是身體的感覺,心的控制。心身之間的感應,就是以心行氣。-
(原文)聽勁
聽之謂權。即權其輕重也。在推手為偵察敵情。聽之於心。凝之於耳。行之於氣。運之於手。所謂以心行意。以意行氣。以氣運身。聽而後發。聽勁要準確靈敏。隨其伸。就其屈。乃能進退自如。
(介紹)許多人以為聽勁懂勁是大腦意識對於推手的勁力的感覺而形成的一種狀態,即依然以為是大腦意識做到的聽勁懂勁。
聽勁懂勁,是對自身與對手之間能量的陰陽轉換,身體習練不出陰陽轉換,身體不通,永遠也不可能會聽勁懂勁。聽之於心,行之於氣,運之於手,大家謹記!
不要把聽勁單純地理解為聽對手勁力,聽勁的絕大部分功力其實是來源於聽己勁的,聽己勁就是把身體練通,身體通了,成為能量的導體,就自然懂勁了。
「以心行意。以意行氣。以氣運身。」,從這句話中,大家是不是更理解了意的意思,心行意,意行氣,氣運身。心生意,心行意,此意為體意也,非為大腦意識。
(原文)問答
我有所問。彼有所答。一問一答。則生動靜。既有動靜。虛實分明。在推手則以意探之。以勁問之。俟其答覆。再聽其虛實。若問而不答。則可進而擊之。若有所答。則須聽其動靜之緩急。及進退之方向。始能辨其虛實也。
(介紹)此段還是寫的聽勁懂勁,聽勁是在反觀內照、外觀敵人之後的進一步的知己知彼的方法。實戰中聽勁懂勁只在接手後的一瞬間,接手就能夠知道對手的虛實,接著就是打了。所以太極拳應者立仆。
(原文)虛實
兵不厭詐。以計勝人也。計者虛實之謂。拳術亦然。姿勢,動作,用意,運勁。各有虛實。知虛實而善利用。雖虛為實。雖實猶虛。以實望虛。避實望虛。指上打下。聲東擊西。或先重而後輕。或先輕而後重。隱現無常。沉浮不定。使敵不知吾之虛實。而吾處處求敵之虛實。彼實則避之。彼虛則望之。隨機應變。聽其勁。觀其動。得其機。攻其勢。如醫者視病而投藥。必先診其脈。觀其色。察其聲問其症。故曰。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也。
(介紹)虛實不只在接敵對敵之間,也在自身能量的虛實轉換以得到無窮之勁力也。虛實除了指敵情的虛實和我攻擊方法的虛實以外,主要指能量的虛實轉換,即自身能量與對手能量之間的陰陽轉換。虛接實吞,以虛手接觸敵人勁力後,如果敵人勁力在進,則我由虛轉換為實的壓縮旋轉的下行能量吞入對手勁力;如果以虛接敵後敵人勁力後撤,則我也轉換為實的上下貫通之力打擊對手。太極拳用八勁沾連粘隨,使用的都是吞吐之術。
(原文)量敵
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是故整軍行旅之初。當先審己量敵。而計其勝負之情也。誠哉斯言。勝負之機。在知與不知耳。拳雖小道。其理亦然。以己之短。當人之長。謂之失計。以己之長。當人之短。謂之得計。取勝之道。在得失之間。故量敵最關重要也。太極拳之所謂問答。即問其動靜。目的在聽其勁之方向與重心。即偵察敵情之意。所謂量敵也。彼我在未進行攻擊以前。吾應以靜待動。以逸待勞。毫無成見。彼未動。我不動。彼微動。我先動。貴在彼我相交一動之間。即知其虛實而應付之。此均由於感覺。聽勁,虛實,問答,量敵,而來。學者應注意致力焉。
(介紹)量敵之功夫來源於自身五行的反觀內照,在對自身能量傳簇有細緻入微的了解之下,只看敵人外形動作就能夠知道敵人的功夫高低,就心中有數了。
(原文)機智
機者。陰陽未分。虛無緲茫。謂之機。先機之謂也。即是無聲無臭。無形無象。在應用時。是未有動靜。未成姿勢。是無機會也。工夫高者。皆能知機。能知機。能造勢。所謂無中生有。乘機而動。下者。不知機。故不得勢。所謂先知先覺。後知後覺。不知不覺。此為吾道之三大境界。凡屬吾門。一經推手。自然領會。彼我之高下。無須相角勝負。譬如圍棋。高者每下一子。皆有用意。眼光遠大。著不虛發。氣俱聯貫。而占局勢。其勝負之情已定。下者。眼光淺近。心無成竹。不得先手。隨人擺脫。而自顧不暇。其必敗也已知。推手之理亦然。高者。心氣沉靜。姿態大雅。逆來順受。運用自如。下者。進則無門。退則無路。攻之不可。守之無術。此即知機與不知機之分耳。
(介紹)「無中生有。乘機而動」這就是太極拳的敵人不動我就讓你動,你動了就有勁力的縫隙了,太極拳打的就是縫。沾連粘隨除了是捨己從人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無中生有,乘機而動。即沾連粘隨使用的是八勁吞吐,敵不動我就棚敵、冽敵、擠敵、捋敵,找出敵人的縫隙。
太極拳總是陰陽轉換的,陰陽轉換就意味著隨時根據自身與對手的勁力而相應調整變化,轉換調整的方法就是吞吐,吞吐的表象為剛柔,敵剛我就柔,敵柔我就剛,敵進我就吞,敵退我就吐,這種自身勁力與對手勁力的陰陽轉換使得太極拳永遠佔據先機先勢。
「彼我之高下。無須相角勝負」,這就是內家拳的玄妙所在,周身之功夫均會在手上體現,雙方一接手就已知勝負了。倒是功夫越淺薄的人,越不知天高地厚,非要以力相博,白受跌摔之苦。
「高者。心氣沉靜。姿態大雅。逆來順受。運用自如」,如果是肌肉緊張發力,體內只能夠發出肌肉緊張發力的單向能量,是不可能逆來順受、運用自如、捨己從人的。推手時看似飄逸,發力則硬頂,就是沒有習練會以心行氣壓縮旋轉發力的原因。
(原文)重心
凡人有四肢軀幹。頭為首。其站立俯仰。亦各有姿勢。姿勢立。則生重心。重心穩固。所謂得機得勢。重心失中。乃有顛倒之虞。即不得機。不得勢也。拳術,功用之基礎。則在重心之穩固與否。而重心又有固定與活動之分。固定者。是專主自己練習拳術之時。每一動作。一姿勢。均須時時注意之。或轉動。或進退皆然。重心與虛實本屬一體。虛實能變換無常。重心則不然。雖能移動。因系全體之主宰。不能輕舉妄動。使敵知吾虛實。又如作戰然。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太極拳以勁為戰術。虛實為戰略。意氣為指揮。聽勁為間牒。重心為主帥。學者。應時時揣摸默識體會之。此為斯道全體大用也。重心活動之謂。系在彼我相較之間。雖在決鬥之中。必須時時維持自己之重心。而攻擊他人之重心。即堅守全軍之司令。而不使主帥有所失利也。
(介紹)不偏不倚,講的就是重心,重心與虛實本是一體,自身虛實的轉換與接地的虛實,均與重心相關,虛實要轉換,重心也要隨之轉換,重心不隨虛實轉換,何來時時維持自己之重心?
不丟不頂,即要以虛實迎之,而虛實在於心中一氣之吞吐也。尚若虛實不在上下相隨的吞吐,而是重心不與虛實相合,則重心與虛實分離,就不是周身一體了!
(原文)雙重
(介紹)雙重者。無虛實之謂也。雙重之病。有單方,與雙方及兩手兩足之分。經雲。偏沈則隨。雙重則滯。又雲,有數年純功而不能運用者。率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故雙重之病。最難自悟自覺。非知虛實之理。不易避免。能解此病。則聽勁,感覺,虛實,問答,皆能融會貫通焉。腳踏車之所以能行動彎轉自如者。均力學也。人坐於車上。手拂之。足踏之。目視之。身隨之。其重心在腰。而司顧盼,以手輔助之。其輪盤置於車之中心。兩足踏於腳磴之上。一踏一提。則輪齒絞練而帶動前進矣。若使兩足同時用力踏之。則車即行停止前進。此蓋雙重之病耳。夫推手亦然。對方用力推我。吾若仍以力相抵抗之。因而相持。則謂之滯。此即雙方之雙重也。若我或彼。各順其勢,不以力抵抗。而順對方來力之方向撤回。引之前進。然須不丟不頂。則必有一方之力落空。此即偏沉所致。如我擬攻對方之側面。使其倒地。若以兩手直接推之。而對方氣力強大。不可挫其鋒。須以虛實之法。雙手撫其肩。我左手由彼之右肩下捋。同時我右手擊其左肩。此時我之兩手作交之勢。同主一方。而發勁成一圓形。則彼可側斜而倒。因彼同時不能上下相顧。而失利也。此即吾發勁偏沉所致也。學者悟一而知十。所謂由著熟。而漸悟懂助也。
(介紹)雙重就是不分虛實。偏沈則隨,即單重就可以利用虛實轉換隨對手之力運化,捨己從人。雙重則滯,雙重力在兩足,虛實轉換不靈,則發拙力。
吳先生用蹬自行車來解釋雙重之病,絕妙之極也!雙重力在兩腳,無轉換餘地,則滯,不圓活。
推手時出拙力,與對手對抗,則頂;不對抗,則丟,即不能虛實轉換也。
「須以虛實之法。雙手撫其肩。我左手由彼之右肩下捋。同時我右手擊其左肩。此時我之兩手作交之勢。」此即太極拳之無中生有,找敵之縫隙而攻擊之。具體方法就是冽踩之勁。
(原文)捨己從人
捨己從人。是捨棄自己的主張。而依從他人動作。在太極拳中。為最難能之事。因兩人在交手之。或在相持之中。而棄其權利。所謂捨己從人。不時。勝負之觀念重。彼我決不相容。何況互相攻擊僅作字面解釋而矣。在吾道中。其寓意至深。學者當於惟務養性。四字下功夫。經雲。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靜為性。陰陽為理。故性理為道之本源。養性之說。是學者應時時致力修養。潛心揣摩。心領神會。久之自能豁然貫通矣。又雲。由著熟而漸悟懂勁。懂勁後而市階級神明。此乃循環之理。歸宗之意。蓋所謂超以象外。得其寰中。功夫練到精微。能造機造勢。不愁無得機得勢處。能處處隨曲就伸。則無往不利。如此乃能捨己從人。
(介紹)捨己從人之法,在於把身體練通,使身體成為一個能量的導體,敵人攻擊我之勁力均能夠被我傳簇,則才能捨己從人。捨己從人,即陰陽轉換達於敵人者也。不會對拉拔長,只憑大腦意識里想捨己從人,則只能挨打!
(原文)鼓盪
氣沉,腰松,腹凈,含胸,拔背,沉肩,垂肘,節節舒展。動之。靜之。虛之。實之。呼之。吸之。開之。合之。剛之。柔之。緩之。急之。此種混合之勁。乃是鼓盪也。是故以心行意。以意行氣。以氣運身。乃生鼓盪之勁。由心氣貫串。陰陽變化而來。如颶風駭浪。雲行水流。如鷙飛魚躍。兔起鶻落。載沉載浮。忽隱忽現。
大氣鼓盪。風雲莫測者也。太極推手。最後工夫有爛採花者。「又名采浪花」。全以鼓盪之勁。.鼓動對方。使之如海船遇風。出入波濤之中。眩暈無主。頃斜顛簸。自身重心。難以捉摸。即鼓盪之作用也。
(介紹)氣沉,腰松,腹凈,含胸,拔背,沉肩,垂肘,以上即為收身中定之勢,到節節舒展,則真氣鼓盪了。
真氣鼓盪時,能量運行於皮毛之下對拉拔長,收縮、擴張之力在皮毛之下傳簇,接到對手勁力,就能夠根據對手勁力的方向收縮與擴張,是為自身與對手之陰陽合一也,自身與對手合一,對手勁力就是我之勁力之延伸也,我之勁力能夠與對手勁力合一,皆因收縮與擴張之力的對拉拔長也。此時心意若有若無,若隱若現,身體自己就會以對拉拔長之力理解與處理外力,身體就是一架技擊機器。
(原文)基礎
太極拳以拳架為體。以推手為用。在初學盤架時。基礎最關重要。其姿勢務求正確。而中正安舒。其動作必須緩和。而輕靈圓活。
此系入門之徑。學者循序而進。不致妄費功夫。而得其捷徑也。中者。心氣中和。神清氣沉。其根在腳。即是立點。重心系於腰脊。所謂命意源頭在腰隙。精神含斂於內。不表於外。乃能中定沉靜矣。正者。姿勢端正。每一姿勢。務宜端正。而忌偏斜。然各種姿勢。各不相同。或仰,或俯,或伸,或屈。非盡中正。是以其發勁。及其用意之方向。而求其重心。蓋重心為全體樞紐。重心立則開合靈活自如。重心不立。則開合失其關鍵。如車軸為車輪之樞紐。若使車軸。置於偏斜。而不適於車身之重心處。則車輪轉動。進退失其效用矣。故拳架之姿勢。務求正確。則重心平穩。要不自牽扯其重心。而辨別虛實也。
安者。安然之意。切忌牽強。由自然之中。得其安適。乃無氣滯之弊。而能氣遍身軀矣。此由於姿勢安穩。動作均勻。呼吸平和。神氣鎮靜所致。
(介紹)太極拳系回歸本源之拳,絕不可強求,一切順其自然,中、正、順、和、合、松、沉、含。
所有這些自然之像,皆為能夠讓身體體會、感覺到以心行氣、能量傳簇也。
(原文)授受
夫人之性情。各有不同。大抵可分為兩種。曰剛,與柔,是也。剛性急而烈。上者為強。下者為暴。強者喜爭。故其學拳時多務於剛。以其性喜爭強鬥勝。不屈人下也。柔者性和而順。上者心氣中和而篤敬。故其學拳時。多務於柔。以其性喜和平多涵養也。暴者性燥而魯莽。故其學拳時。專務於猛。而無精細之趣。柔之下者。性柔而弱。意志不強。少進取心。故其學拳時不求甚解。
然武人貴志剛而性柔。有智,有仁,有勇。方為剛柔相濟。如此乃能進德修業矣。上述性別。關乎學者之本性。應注意之。學者以性情之不同。而所得結果亦異。間嘗竊觀。學太極拳者。雖同一師承。而其拳之姿勢。與理論之解釋各異。因而遺下多少竇疑及誤會。凡此蓋亦教授者因其人之性情而授受之耳。所謂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故特表而出之。以解釋群疑。而資參考焉。
(介紹)寫授受傳徒之道,不介紹了。
吳公藻先生拳論注重聽勁、推手,可見其注重技擊也。吳公藻先生也是著重論了雙重之病,與楊澄浦先生一樣,均是認識到雙重之病也。
六,孫祿堂太極拳論
(原文)太極拳之名稱
人自賦性含生以後,本藏有養生之元氣,不仰不俯,不偏不倚,合而不流,至善之極,是為真陽,所謂中和之氣是也。其氣平時洋溢於四體之中,浸潤於百骸之內,無處不有,無時不然,內外一氣,流行不息。於是拳之開合動靜即根此氣而生;放身收縮之妙,即由此氣而出。開者為伸、為動;合者為收、為縮、為靜:開者為陽,合者為陰,放伸動者為陽,收縮靜者為陰。開合像一氣運陰陽,即太極一氣也。
太極即一氣,一氣即太極。以體言,則為太極:以用言,則為一氣。時陽則陽,時陰則陰,時上則上,時下則下。陽而陰,陰而陽。一氣活活潑潑,有無不(並)立,開合自然,皆在當中一點子運用,即太極是也。古人不能明示於人也,即此也。不能筆之於書者,亦即此也。學者能於開合動靜相交處,悟澈本原,則可在各式圈研相合之中,得其妙用矣。圜者,有形之虛圈是也,研者,無形之實圈是也。斯二者,太極拳虛實之理也。其式之內,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矣。此氣周流無礙,圓活無方,不凹不凸,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變無窮,用之不竭,皆實學也。此太極拳之所以名也。
(介紹)元氣即以心行氣時使用的心力。「其氣平時洋溢於四體之中,浸潤於百骸之內,無處不有,無時不然,內外一氣,流行不息」此段話是孫祿堂先生第一次所說,其他拳論說元氣存於中宮之內。可見前輩大師對於元氣之理解各有想法,但是我們不必探討元氣、心力,我們只需習練出來就行了。
太極為體,氣為用。此又是孫祿堂先生與其他人的拳論不一樣的地方,其他人說氣為體,身為用。我們依然不必研究,只需習練出以心行氣之一氣就行。
開者為伸、為動;合者為收、為縮、為靜。開,即自身開放,開始接納身外能量,即引進落空之勢;合,即自身六合,周身一體,發出能量和力量。
「圜者,有形之虛圈是也,研者,無形之實圈是也。斯二者,太極拳虛實之理也」此句為孫祿堂先生借八卦掌之法論,大家可知內家三拳皆為同理也。圓研,虛實之道,陰陽轉換之道,旋轉之道也。
陰陽轉換存在於太極拳能量蓄髮、以心行氣、接敵交手中的任何一個階段,此理符合太極的陰陽轉換,所以拳名為太極拳。
此段文字,在旁引博證為太極拳之一氣講理論根據。其實我們不必從理論上去找根據,能夠習練出來就行了。
(原文)太極拳打手用法
先賢云:固靈根而靜心,謂之修道。養靈根而動心,謂之武藝,是此意也。以操手練用工純,能以手足靈活,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神氣散布而為十三式,至此時,血氣之力自消,神妙之道自至矣。所以人之動靜變化,誠實虛偽,機關未動,而我可予知,無論他人如何暗發心機,總不能逃我之妙用。妙用為何?即打手之著法,掤捋擠按,採例肘靠八法也。總以朋捋擠按四手,為打手根基正手。故先以朋捋擠按四手常常練習,須向不丟不頂中求玄妙,與不離不即中討消息,習之純熟,手中便有分寸,量彼勁之大小,分厘不錯,權彼勢之長短,毫髮無差。前進後退,處處恰合。以後采捌肘靠四法,以及千萬手法,皆由掤捋擠按,四法中變化而出,至於因熟生巧,相機善變,非筆墨所能盡,此不過略言大概耳。
古人云行遠自邇。所以先將四手淺近之打法,作個起點入門。亦不過使學者,先得其打手之門徑。若欲深求法中之奧妙,仍宜訪求明師,用手引領,得其當然之路。(深通此技者蓋不乏人矣)終朝每日常常打手,不數月,可以得其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之要道。得其要道,可以與形意拳、八卦掌、並行不悖,合三家並用,能丟而不丟,頂而不頂矣。學者須細參悟之。
(介紹)先賢云:固靈根而靜心,謂之修道。養靈根而動心,謂之武藝。此段說內家拳的能量傳簇與健身、修道的經絡運行是不一樣的,修道是靜心固元氣,拳術是動心養元氣。即修道只求元氣運行,而單獨的元氣對於技擊來說是不夠用的,所以要心動以抽合元氣與壓縮旋轉生成的後天之氣之氣合一為真氣,真氣的能量才能夠用於技擊。
「血氣之力自消,神妙之道自至矣」,即放棄肌肉緊張發力,而用以心行氣發力。此為易筋。
朋捋擠按四手,為打手根基正手。不丟不頂,即不過不及,則需意為先。不離不即,即沾連粘隨。
引進落空,引進是什麼意思?顯然不是將外力撥開,撥開外力是小孩子的功夫,所以引進是讓對手勁力進到我身來。而不將外力撥開,如何引進?以柔引進那不就是把對手勁力放進來了嗎?對手勁力進來了怎麼辦?答案還是吞吐,並且沒有第二個答案,唯一的答案只能是吞吐。既然敢於把對手勁力放進身來,則除了吞吐,無其他方法可以解決!
但是從孫祿堂先生的拳論看來,引進落空並無吞吐之意,甚至還說:不數月,可以得其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之要道。--------可是武禹襄先生的太極拳論中已經明確說明了:吞者,以氣全吞而入於化也。
得其要道,可以與形意拳、八卦掌、並行不悖,合三家並用,能丟而不丟,頂而不頂矣。孫祿堂先生盡得內家功夫之妙,並且有虛懷若谷之心,故能拋棄門派拳術之外別,而求三拳之內同,不愧為一代宗師。
(原文)打手步法
打手之步法有四:有靜步,即站步也。有動步,即活步也。有合步,即對步也,即甲乙皆左皆右均是也。有順步,甲右乙左,甲左乙右皆是也。初學打手,先以靜步為根,以後手法練習熟,再打動步為宜。合步、順步、靜動皆可用,勿拘。若打熟之後,動靜合順之步,隨時所變,並起點之手法,左右隨便所出,左右之式,亦隨便所換,均無可無不可矣。古人云:頭頭是道,面面皆真,此之謂也。
(介紹)此段文字易懂,我也沒有什麼更深的理解。
(原文)太極拳一則
郝為楨先生云:練太極拳有三層之意思。初層練習,身體如在水中,兩足踏地,周身與手足動作如有水之阻力。第二層練習,身體手足動作如在水中而兩足已浮起不著地,如長泅者浮游其間,皆自如也。第三層練習,身體愈輕靈,兩足如在水面上行,到此時之景況,心中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心中不敢有一毫放肆之意。神氣稍為一散亂,即恐身體沉下也。拳經云:「神氣四肢,總要完整,一有不整,身必散亂,必至偏倚,而不能有靈活之妙用」,即此意也。又云:知己功夫,在練十三式:或欲知人,須有伴侶。二人每日打四手(即捧履擠按也),工久即可知人之虛實、輕重,隨時而能用矣。倘若無人與自己打手,與一不動之物,當為人,用兩手,或身體,與此物相較,視定物之中心,或粘或走或靠,手足總要相合,或如粘住他的意思,或如似挨未挨他的意思,身子內外總要虛空靈活,工久身體亦可以能靈活矣。或是自己與一個能活動之物,物之動去,我可以隨著物之來去,以兩手接隨之,身體曲伸往來,上下相隨,內外一氣,如同與人相較一般。仍是求不即不離,不丟不頂之意也。如此,心思會悟,身體力行,功久引進落空之法,亦可以隨心所欲而用之也。此是自己用工,無有伴侶之法則也。郝為真先生與陳秀峰先生所練之架子不同,而應用之法術,同者極多,所不同者,各有心得之處或不一也。
(介紹)郝為真先生說的三層意思,說的不是習練方法,而是自我感受,自身對於能量傳簇在不同階段的感受。太極拳習練到一定程度,讓身體細緻入微地感受能量傳簇就成為一個主要的習練方法,這種對於身體的感覺,其實就是在脫胎換骨,在改變肌肉的功能,讓肌肉能夠在松沉狀態下------並且是不再需要以心行氣壓縮旋轉的狀態下--------做功,這個狀態就是真氣鼓盪。所以郝為真先生所說的三層意思,是在習練太極拳的高層次開始出現的。
初層意思,周身與手足動作如有水之阻力。這個階段相當於煉神還虛的階段,即精氣神的能量已經生成,能量周身傳簇,因而生成了對拉拔長,漲筋騰膜。能量在體內的對拉拔長就是水之阻力的感覺。此時身體內好像充滿漿糊一般,黏黏糊糊、肉肉頭頭,蓄髮合一,身體一側的發力都是另一側的蓄力來完成的,即用三心歸聚的回縮能量發力,力量似發不發,胳膊似走不走-------以我的經驗來說,我甚至可以花半個小時的時間盯著(就是反觀內照)胳膊來感覺這個若有若無、若進若退、若發若收、若存若無、若平若涌、若隱若現、若粘若空、若實若虛、若起若落的的能量,就是想知道它到底是怎麼傳簇的,它到底想幹什麼--------這就是在看著(看護)勁力,看著勁力到底是怎麼走的,這是一個習練太極拳的樂趣!---------其實這就已經到了郝為真先生說的第二層、第三層意思了,這種看著能量傳簇的心思就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生怕這個感覺和狀態突然就沒有了、消失了!
到了漲筋騰膜、真氣鼓盪的階段,則身體感覺更加靈敏,對拉拔長這個「緊」的阻力也消失了,周身一松沉就真氣鼓盪,充滿全身,內里能量的一根筋已經消失了,周身沒有任何阻力了,這時就要感覺(看著)能量在周身皮毛之下傳簇、鼓盪,就會發現能量自己會運行傳簇。此時更加有趣,打拳時身體一旦進入一種能量自動傳簇運行的狀態,就可以突然停在一個動作上站一個小時,似乎是站著睡著了,可內里的內外五行正在全神貫注地看著勁力,感覺著能量在五臟六腑之間、在骨骼之中、在皮毛之下任意遊走傳簇,身體會不由自主地隨著能量自己的傳簇運行而動作,似乎又是在打拳,但又不像是在打拳--------用別人的話說:你就像是著了魔障一樣,閉著眼睛,身體亂抖--------但我自己是全然不知道的,我在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地維持著這種能量自己傳簇運行的狀態,生怕它突然消失!我看著能量傳簇的,就是神意,生怕神意散亂,「即恐身體沉下也」!
其實,這就是你的身體正在用「看著」的方法自我改造,正在改變肌肉等所有的身體器官的運轉方式,讓它們合為一體。
郝為真先生說的這三層意思,也許會分階段體會到,也許會在一次打拳中就都體會到。對於我來說,能量在體內自己運行傳簇是一個不容易找到的機會,尤其是對於剛剛達到這種狀態的人,所以一旦身體出現這種狀態,就會想方設法來維護、維持這種狀態。這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真氣鼓盪狀態,如果再繼續習練下去,身體就會控制這種狀態,就會把這種狀態習練到隨心所欲的程度,那就是:神行一片!
其實,到了這個程度,才應該去站樁。換句話說,這第三層意思,才是站樁的程度。現在大家理解了什麼是站樁沒有!站樁就是已經完全拋棄了外形動作,而是讓身體自己去驅動、感受能量傳簇、真氣鼓盪!
所以,三大內家拳中,唯有太極拳的習練方法能夠讓身體徹底地、細緻入微地感受能量傳簇、漲筋騰膜、真氣鼓盪,這就是太極拳高於其他內家拳之處。
太極拳習練不到高層次,是根本無法感受到這些的,甚至讓你放開膽子胡亂猜都猜不到這三層意思是什麼!
(原文)一則
陳秀峰先生言:太極八卦與六十四卦,即手足四干四枝共六十四卦也。與程廷華先生言游身八卦並六十四卦,兩派之形式用法不同,其理則一也。陳秀峰所用太極八卦或粘或走,或剛或柔,並散手之用,總是在不即不離內求玄妙,不丟不頂中討消息,以至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動作所發之神氣,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程廷華先生所用之游身八卦,或粘或走,或開或合,或離或即,或頂或丟,忽隱忽現,或忽然一離,相去一丈余遠,忽然而回,即在目前,或用全體之力,或用一手,或二指,或一指之一節,忽虛忽實,忽剛忽柔,無有定形,變化不測。形意、八卦、太極三家,諸位先生所練之形式不同,其理皆合,其應用亦各有所當也。
(介紹)太極拳與八卦掌,使用同樣的以心行氣壓縮旋轉的發力方式,但表現形式各異。此如同外家拳門派繁多,但是都使用肌肉緊張發力是一個道理。外家拳拳拳相通,內家拳也是一樣。內家拳內里使用以心行氣之一氣,驅動身體壓縮旋轉蓄髮能量,內里一氣之起落在三拳都是一樣的,不同之處在於以心行氣驅動出來的身體外形動作不同,使得三拳打法不同。但是雖然打法不同,但是總不外乎沾連粘隨、剛柔相濟、虛實轉換、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借力打力之妙處。
何為丟頂?
頂,使拙力與對手硬頂也;丟,使鬆勁讓對手趁虛而入也。不丟不頂,即不能拙也不能松,只能吞吐也,與不即不離是一個意思。
如果身體習練不出雙向傳簇能量的對拉拔長的功夫,只用大腦意識去想著不丟不頂,結果就是不是丟就是頂!
而八卦掌的或丟或頂,是在故意牽動對手,以丟頂找出對手的縫隙勁源也!
(原文)練拳經驗及三派之精意
余自幼練拳以來,聞諸先生之言,雲拳即是道。余聞之懷疑。至練暗勁,剛柔合一,動作靈妙,一任心之自然,與同道人研究,彼此各有所會。惟練化勁之後,內中消息與同道人言之,知者多不肯言,不知者茫然莫解,故筆之於書,以示同道。倘有經此景況者,可以互相研究,以歸至善。余練化勁所經者,每日練一形之式,到停式時,立正,心中神氣一定,每覺下部海底處(即陰橋穴處)如有物萌動。初不甚著意。每日練之有動之時,亦有不動之時,日久亦有動之甚久之時,亦有不動之時,漸漸練於停式,心中一定,如欲泄漏者。想丹書坐功,有真陽發動之語,可以採取。彼是靜中動,練靜坐者,知者亦頗多,乃彼是靜中求動也。此是拳術動中求靜,不知能消化否,又想拳經亦有「處處行持不可移」之言,每日功夫總不間斷。以後練至一停式,周身就有發空之景象,真陽亦發動而欲泄。此情形似柳華陽先生所云復黨真元之意思也。自覺身子一毫亦不敢動,動即要泄矣。心想仍用拳術之法以化之。內中之意,虛靈下沉,注于丹田,下邊用虛靈之意,提住穀道,內外之意思仍如練拳趟子。一般意注于丹田片時,陽即收縮,萌動者上移于丹田矣。此時周身融和,綿綿不斷。當時尚不知採取轉法輪之理,而丹田內,如同兩物相爭之狀況,四五小時,方漸漸安靜,心想不動之理,是余練拳術之時,呼吸二息仍在丹田之中,至於不練之時,雖言談呼吸,並不妨礙內中之真息,並非有意存照,是無時不然也。莊子云:「有真人呼吸以踵」,大約即此意也。因有不息而息之火,將此動物消化,暢達於周身也。以後又如前運用,仍提在丹田,仍是練拳趟子,內外總是一氣,緩緩悠悠練之,不敢有一毫之不平穩處,動作練時,內中四肢融融,綿綿虛空,與前站著之景況無異。亦有練一趟而不動者,亦有練二趟而不動者,嗣後亦有動時,仍是提至丹田,而動練拳之內呼吸,轉法輪用意之用于丹田,以神轉息而轉之,從尾間至夾脊,至玉枕,至天頂而下,與靜坐功夫相同,下至丹田。亦有二三轉而不動者,亦有三四轉而不動者,所轉者與所練趟子消化之意相同。以後有不練之時,或坐立,或行動,內中仍以用練拳之呼吸,身子行路亦可以消化矣。以後甚至於睡熟,內中忽動,動而即醒,仍以用練拳之呼吸而消化之,以後睡熟而內中不動,內外周身四肢,忽然似空,周身融融和和,如沐如浴之景況。睡時,亦有如此情形,而夢中亦能用神意呼吸而化之。因醒後,已知夢中之情形而化之也。以後練拳術睡熟時,內中即不動矣。後只有睡熟時,內外忽然有虛空之時,白天行止坐卧,四肢亦有發空之時,身中之情意,異常舒暢。每逢晚上練過拳術,夜間睡熟時,身中發虛空之時多;晚上要不練拳術,睡時發虛空之時較少。以後知丹道有氣消之弊病。自己體察內外之情形,人道縮至甚小,消除百病,精神有增無減,以後靜坐亦如此,練拳亦如此,到此方知拳術與丹道是一理也。以上是余練拳術,自己身體內外之所經驗也,故書之以告同志。
(介紹)總體來說,此段文字是在介紹河車運行,即太極拳精氣神中精的能量的生成。精氣神中,精為根基,太極拳周身能量均由精陰陽轉換所得,是太極拳能量的根本。
河車運行的具體方法,我在「傳統太極拳技擊的原理、習練方法及應用」一書中告訴大家了,大家可以將書中內容與孫祿堂先生這段話對比一下。
每覺下部海底處(即陰橋穴處)如有物萌動,此為身體松沉導致尾閭壓縮,尾閭壓縮催動會陰旋轉所致。
內中之意,虛靈下沉,注于丹田,下邊用虛靈之意,提住穀道,內外之意思仍如練拳趟子。一般意注于丹田片時,陽即收縮,萌動者上移于丹田矣。此時周身融和,綿綿不斷。此為先天一氣從會陰旋轉翻轉到丹田,在丹田成氣,完成河車運行。
而丹田內,如同兩物相爭之狀況。此為丹田之氣在向帶脈擴張流串,即太極生兩儀。
轉法輪用意之用于丹田,以神轉息而轉之,從尾間至夾脊,至玉枕,至天頂而下,與靜坐功夫相同,下至丹田。此為河車運行上拉脊柱三關,將上下貫通之力傳簇至玉枕、百會,完成能量周天傳簇。
從孫祿堂先生以上描述可知,河車運行作為一個武學功法,在形意拳的傳承中已經失傳了(這大概就是形意拳前輩大師的拳論中只講一氣之起落而不講用河車運行驅動一氣之起落的原因吧),河車運行是孫祿堂先生自己習練出來的--------也可能不是失傳,而是「惟練化勁之後,內中消息與同道人言之,知者多不肯言,不知者茫然莫解」,即內家拳傳承之保守也,不肯將真功夫展示,所以知者多不肯言啊。
河車運行中尾閭壓縮會陰旋轉生成的能量為什麼要稱之為精?就是因為習練後會有「欲泄」之意的真陽能量,這個能量是先天一氣(元氣)與後天習練出來的上下貫通之能量陰陽合一而成的,是真陽之真氣!
如果按照河車運行習練,則習練時就知道並且做到了先天一氣與後天習練之氣在命門相交後經尾閭、會陰向丹田翻轉而合一為真氣,然後抱住兩腎、再通過肝脾肺歸心,所以在習練時真氣能夠順利運行傳簇,會增強性功能,但不會有過於強烈的「欲泄」的感覺。但是孫祿堂先生是自己習練出來的,先天一氣與後天之氣交合後並沒有繼續向丹田翻轉,以至於真氣存於會陰,使自己「欲泄」,後來其將真氣運于丹田,總算是完成了河車運行,才回到正常狀態。
河車運行,丹道中有,內家拳中也有記載,但實際上確實已經沒有人知道該怎麼習練了!
(原文)拳術至練虛合道,是將真意化到至虛至無之境,不動之時,內中寂然,空虛無動其心,至於忽然有不測之事,雖不見不聞而能覺而避之。中庸云:「至誠之道可以前知」,是此意也。能到至誠之道者,三派拳術中,余知有四人而已。形意拳李洛能先生,八卦拳董海川先生,太極拳楊露禪先生,武禹襄先生。四位先生皆有不見不聞之知覺。其餘諸先生,皆是見聞之知覺而已。如外不有測之事,只要眼見耳聞,無論未者如何疾快,俱能躲閃。因其功夫入干虛境而未到於至虛,不能有不見不聞之知覺也。其練他派拳術者,亦常聞有此境界,未能詳其姓氏,故未錄之。
(介紹)練虛合道,就是周身已經徹底換力,已經完全拋棄肌肉緊張發力,習練出來肌肉在不緊張的松沉狀態下做功發力的程度。此時已經完全不需要以心行氣、壓縮旋轉等在習練階段的要求條件,心神一動就能發力吞吐,所以就一切皆空了,而一切皆空的結果,就是奇快無比。因為此時周身一體,周身都會動了。
形意拳李洛能先生,八卦拳董海川先生,太極拳楊露禪先生,武禹襄先生,此四人已經將太極拳練如神化境界,不見不聞便可知體外之事物。這幾個人是內家三拳的頂級人物,都能夠習練到同一水平,其背後的道理就是內家三拳是同宗同理的。
我師父在睡覺時,只要有人盯著看他一會,他馬上會醒,知道有人在注意他。這就是身體能量川流不息,在時刻與外界進行陰陽轉換。
(原文)論拳術內家外家之別
(介紹)今之談拳術者,每每有內家外家之分,或稱少林為外家,武當為內家:或以在釋為外家,在道為內家。其實皆皮相之見也。名則有少林武當之分,實則無內家外家之別。少林,寺也;武當,山也。拳以地名,並元軒輊。至競言少林而不言武當者亦自有故。按少林派之拳,門類甚多,名目亦廣,輾轉相傳,耳熟能詳。武當派則不然,練者既少,社會上且有不知武當屬於何省者,此非予之過言也。浙之張松溪,非武當派之嫡傳平?迄今浙人士承張之緒者,何以未之前聞也?近十年來,人始稍稍知武當之可貴矣。少林武當之一隱一現者其故在此,安得遽分內外耶?或謂拳術既無內外之分,何以形勢有剛之判?不知一則自柔練而致剛,則自剛練而致柔,剛柔雖分,成功則一。夫武術以和為用,和之中智勇備焉。
予練拳術亦數十年矣。初亦蒙世俗之見,每日積氣于丹田,小腹堅硬如石,鼓動腹內之氣,能僕人於尋丈外,行止坐卧,無時不然。自謂積氣下沉,庶幾得拳中之內勁矣。彼不能沉氣于丹田小腹者,皆外家也。一日,山西宋世榮輩,以函來約,余因袱被往晉。寒喧之後,因問內外之判,宋先生日「呼吸有內外之分,拳術無內外之別,善養氣者即內家,不善養氣者即外家。故善養浩然之氣一語,實道破內家之奧義。拳術之功用,以動而求靜,坐功之作用,由靜而求動。其動中靜、靜中動,本系一體,不可歧而二之。由是言之,所謂靜極而動,動極而靜。動靜既系相生,若以為有內外之分,豈不失之毫釐,差以千里?我所云呼吸有內外者,先求其通而已。通與不通,於何分之?彼未知練拳與初練拳者,其呼吸往往至中部而止,行返回,氣浮於上,是謂之呼吸不通。極其弊則血氣用事,好勇鬥狠,實火氣太剛過燥之故也。若呼吸練至下行,直達丹田,久而久之,心腎相交,水火既濟,火氣不至炎上,呼吸可以自然,不至中部而返。如此方謂之內外相通,上下相通,氣自和順,故呼吸能達下部。氣本一也,誤以為兩個,其弊亦與不通等。子輿氏日求其放心,放心收而後道心生,亦即道家收視返聽之理。」余日,「然則鄙人可謂得拳術中之內勁乎?蓋氣已下沉,小腹亦堅硬如石矣。」宋先生日:「否!否!汝雖氣通小腹,若不化堅,終必為累,非上乘也。」余又問何以化之?先生日:「有若無,實若虛,腹之堅,非真道也。孟子言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中庸》極論』中和』之功用。須知古人所言皆有體用。拳術中亦重中和,亦重仁義。若不明此理,即練至捷如飛鳥,力舉千均,不過匹夫之勇,總不離乎外家。若練至中和,善講仁義,動作以禮,見義必為,其人雖無百斤之力,即可謂之內家。迨養氣功深,貫內外,評有無,至大至剛,直養無害,無處不有,無時不然。卷之放之,用廣體微,昔人云:』物物一太極,物物一陰陽』。吾人本具天地中和之氣,非一太極?《易經》云: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心在內而理周乎物,物在外而理具於心,內外一理而已矣。」余敬聆之下,始知拳道即天道,天道即人道。又知拳之形勢名稱雖異,而理則一。向之以為有內外之分者,實所見之不透,認理之未明也。由是推之,言語要和平,動作要自然。吾人立身涉世,處處皆是誠中形外,拳術何獨不然。試觀古來名將如關壯繆、岳忠武等,皆以識春秋大義,說禮樂而敦詩書,故千秋後使人生敬揚崇拜之心。若田開疆、古冶子輩,不過得勇士之名而已。蓋一則內外一致,表裡精粗無不到,一則客氣乘之,自喪其所守,良可慨也。宋先生又云:「拳術可以變化人之氣質。」余自審尚未能見身體力行,有負前輩之教訓。今值江蘇省國術館有十八年度年刊之發行,余服務館中,亦即兩載,才識淺陋,屍位貽譏,故以聞之前人者略一言之,以志吾愧。
(介紹)本書開始即介紹了外家拳向內家拳的轉化過程,即內家拳生於外家拳,這本是拳無內外,孫祿堂先生也是這個意思。
但是如果按照拳無內外之意習練內家拳,就是給自己徒增煩惱與障礙!以外家拳之意習練內家拳,是一些人的通病。其實孫祿堂先生自己的「欲泄」狀態,就是其不分內外家而導致的!我們何苦還要走這個彎路!
宋先生說「善養氣者為內家」,而養氣的方法就是以心行氣,而以心行氣是習練內家拳的第一步,如果不習練以心行氣而是用習練外家拳的血氣拙力,如何養氣?
內家拳已經形成自己的一套體系,有完整的習練、技擊方法,如果不去按照內家拳體系習練內家拳,而始終抱著拳無內外的想法去理解與習練內家拳,則什麼也不會得到。
拳無內外,只是理論,在實踐中是各有各的習練方法的,大家切記!
孫祿堂先生之拳論,公開吸收形意拳、八卦掌之精華,自成一派,應該是我輩傳承、振興內家拳的典範!
實際上形意拳的三節、四梢、五行、六合等概念及功法,本來就是太極拳從形意拳中發展出來的,這從陳長興等先生的拳論中就能看出來。所以孫祿堂先生對太極拳的貢獻是將八卦掌的圓研融合到太極拳之中,成為太極拳以心行氣壓縮旋轉發力中對於旋轉的要求,即在以旋轉蓄髮能量時,身體要像擰螺絲一樣生成下行能量。
七,武禹襄太極拳論
武禹襄先生習練並創建武氏太極拳,完全是出於對於太極拳的熱愛與追求,不具任何其他目的。傳武禹襄先生得王宗岳先生之太極拳論,所以其就將王宗岳先生之拳論作為武氏太極拳的準則。楊氏太極拳等各派太極拳也將王宗岳先生的拳論作為準則之一,所以王宗岳先生的拳論對於太極拳具有普遍意義。
也正是由於武禹襄先生對於太極拳的純真熱愛,所以其拳論保守之處甚少,而道出太極真諦之處甚多。由此我堅信武禹襄先生之拳論雖然借王宗岳先生之名發布,但大部分內容,實是武禹襄先生本人之意也!
引進落空、借力打力、八勁吞吐之真諦,唯有武禹襄先生毫無保留地流傳給大家了!
(原文)1,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皆是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立如平/秤准,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
(介紹)身體雙重時為無極,一旦開始以心行氣,在一條腿上生成壓縮旋轉的能量,即分虛實陰陽。動靜之轉換就是太極。動則分出陰陽,有陰陽就要轉換吐納,即分為開;靜則陰陽相合,捨己從人,動靜即開合也。開,吞納也,合,吐出也,內三合則力自發。敵曲則我伸,不過不及,沾連粘隨也。敵人剛猛我則柔順帶敵而走,我順敵之力走而使敵不順則粘住敵人。敵人急動我則急應,敵緩則我緩隨,捨己從人也。雖然實戰中有萬端變化,而我只以我的走粘戰法對應。由習練好招式(能量傳簇)而逐漸能夠聽懂對手的勁力,再由懂勁而達於神明的拳意。如果不能長期堅持習練能量傳簇,則身體不能貫通。虛靈頂勁與氣沉丹田的上下行之力對拉拔長,使得身體中正,不偏不倚。而對拉拔長也不能總是緊的,勁力要若有若無,不能讓敵人探清我的勁源。太極拳一定要單重,兩腿一虛一實,以便虛實陰陽轉換。能量上行時身體有增高之意,能量下行時身體有鑽地之意,能量前發時勁力要有無限伸展之意,能量向後縮時要有旋轉急促之意。身體的能量傳簇要習練到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程度,這樣就能夠使敵人看不明白我的勁力來路,而我卻能看清敵人的勁路。
各種技擊之術,雖然外形動作有區別,都不過是壯欺弱,快打慢而已。而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的技術,都是人先天的自然本能,與太極拳的技術沒有關係。太極拳的四兩撥千斤,顯然不是由蠻力完成的;老年人能夠打敗其他人,也不是因為老年人的快取勝的。太極拳要求身體中正,以心為軸,身體如秤,靈活要似車輪般旋轉。單重則活,能夠隨敵人勁力走,雙重則沉滯,不能陰陽轉換。習練了好幾年的功夫,還是不能運化敵人的力量,處處被敵人掣肘,都是由於雙重導致的,自己並沒有覺悟到。要避免雙重的毛病,就要知道陰陽轉換。我柔順則制敵於不順,即粘即是順敵勁而走,走即是粘。陰陽不能相離,我與敵人互為陰陽,我與敵人的能量相互陰陽轉換了,才能夠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太極拳本來是捨己從人的,敵人要打就給他打,迎著敵人勁力向里吞吐,但是被許多人誤解為將敵人的勁力撥開遠離自身。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
大家注意這句話「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這是在說雙重之病。我們知道王宗岳先生的生存年代很早,那時太極拳還沒有普及,何來「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其實這就是說武禹襄先生在假借王宗岳先生之口來描述雙重之病。
(原文)2,十三勢行功心解
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
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慮,所謂頂頭懸也;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邊轉虛實也。
發勁須沉著松凈,專主一方;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
行氣如九曲珠,無往不利;運勁如百鍊鋼,無堅不摧。
形如搏兔之鵠,神如撲鼠之貓。靜如山嶽,動如江河。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
曲中求直,蓄而後發。力有脊發,步隨身換。收即是放,斷而復連。往複須有摺疊,進退須有轉換。
極柔軟,然後極堅剛。能呼吸,然後能靈活。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先求開展,後求緊湊,乃可臻於縝密矣。
又曰,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勁似松非松,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
又曰,先在心,後在身,腹松凈,氣斂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在心。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牽動往來氣貼背,而斂入脊骨。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氣若車輪,腰如車軸。
(介紹)以心行氣,為生成能量之勢,所以要周身松沉,才能夠斂氣入骨,漲筋騰膜;以氣運身,為傳簇能量之勢,所以要不偏不倚,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
下行能量生成後,必要傳簇上行,生成虛靈頂勁,身體通了則無遲重之慮。能量要陰陽轉換通靈,才能圓活。
發勁須沉著松凈,專主一方,即內三合;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即周身一氣一體。
人體雙足、雙膝蓋、雙胯、雙肩、頭,為九曲連珠。能量傳簇如九曲連珠,在這九個部位順遂暢達,則發出的勁力就無堅不摧。
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上下內外對拉拔長則身體成弓,我身為弓,拳為箭,敵亦為箭。用我之弓放敵之箭。
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為曲,周身關節部位要有摺疊旋轉,一氣為直,壓縮旋轉的曲是為了求一氣之起落。力由脊柱將根節能量傳簇上來發出,根節能量則由一條腿上壓縮旋轉的「實」發出,隨身陰陽轉換以發出連綿不絕的勁力。虛實轉換,蓄髮合一,收放合一,勁力由虛實轉換連接。勁力的往複需有橫向旋轉的摺疊,進退須有上下壓縮的轉換,即壓縮旋轉。
以心行氣發力先是極柔軟,能量周身傳簇後就極剛強。呼吸與以心行氣、能量傳簇合拍,就能靈活。
以心行氣以起落為宜,為直養;勁力以壓縮旋轉蓄髮,為曲蓄。
心為司令,氣為軍旗,腰為帥旗。令統軍帥。
以心行氣,先讓能量周身傳簇,再歸聚於心,發力只在方寸之間。
敵人不動,我就不動;敵人一動則我先動。勁力以能量方式周身傳簇而不外發。
心先動,身後動,腰腹松靜則氣斂入骨。周身整體壓縮旋轉後,上下行能量是在骨骼中傳簇的。
神舒體靜,刻刻在心。
周身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時刻以周身整體蓄髮能量。
以心行氣時心力後貼脊柱命門,拉動脊柱壓縮旋轉,斂氣入骨。
精神內固則外形安逸。邁步如貓行陰陽轉換,以氣運身如抽絲,不可劇烈。
身體之意在精神,即在以心行氣,而不能在氣(即能量)本身。過於追求氣(能量)則滯。
刻意追求氣則無力,不追求氣則氣自充滿周身至純陽剛之體。
腰如車軸,氣(能量)如車輪在帶脈圍繞腰旋轉。即帶脈充氣。
(原文)以上十三勢行功心解對應歌訣如下:
命意源頭在腰隙
變轉虛實須留意
氣遍身軀不稍滯
靜中觸動動猶靜
因敵變化示神奇
勢勢存心揆用意
刻刻留心在腰間
腹內松靜氣騰然
尾間正中神貫頂
滿身輕利頂頭懸
屈伸開合聽自由
意氣君來骨肉臣
(介紹)命意源頭在腰隙,包含幾層意思:一是腎水為生命之本;二是命門之處是元氣與上下貫通之力的結合部位,生成真氣之所在;三是內五行傳簇中從腎開始向上抱。
腹內松靜氣騰然,這句話大家要注意。習練太極拳的初級階段因為以心行氣河車運行的原因,是空心實腹的;在煉神還虛的階段,能量開始漲筋騰膜,自行流串,以心行氣之意開始若有若無,勿忘勿助,有意無意,此時才能夠腹內松靜。不能剛開始習練太極拳就腹內松凈,那樣就是空無一物了。即先要習練出精氣神的能量後才能還虛,而不能自始就虛。
意氣君來骨肉臣,意氣均由心生心使,大家注意。
(原文)3、打手歌
掤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
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
引進落空合即出,粘連黏隨不丟頂。
(介紹)能量上下相隨了,就吞吐自如,敵人勁力難以進來。四兩撥千斤,絕不是將敵人的力量向外撥開,而是撥動千斤的意思,而四兩勁是以心行氣抽絲換力牽動出來的,四兩抽絲換力勁就能發出千斤力。所以大家不要再幻想用四兩勁去撥千斤了,何況撥動千斤用的不是撥,而是引進落空,引進是向內引進,即用壓縮旋轉的下行能量吞入對手勁力,再六合發出,借力打力。沾連粘隨就是自身能量與對手能量的陰陽轉換,對手勁力進來我就吞入,而不是與對手勁力硬頂,也不是撥開對手勁力,實戰中是沒有一個對手想跟你玩劃圈遊戲的,所以只能用吞吐的陰陽轉換來沾連粘隨,而不是跟對手劃圈的沾連粘隨。
引進落空合即出,此句即為吞吐的進出。
(原文)4,太極拳解
身雖動,心貴靜;氣須斂,神宜舒。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身為驅使。
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先在心,後在身。在身,則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
謂「一氣呵成」、「捨己從人」、「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也。
須知: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視動猶靜,視靜猶動。內固精神,外
示安逸。須要從人,不要由己。從人則活,由己則滯。尚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
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以己依人,務要知己﹐乃能隨轉隨接;
以己黏人﹐必須知人,乃能不後不先。
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黏依能跟得靈,方見落空之妙。往複須分陰
陽,進退須有轉合。機由己發,力從人借。發勁須上下相隨﹐乃能一往無敵;
立身須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撐。靜如山嶽.動若江河。邁步如臨淵,運勁如抽絲。
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
(介紹)身動心靜,氣斂神舒,以心行氣,神領力而驅使身體動作。刻刻需留意自身與對手勁力,才有所得。太極拳心為先,身為後,心動則身動,身動則無心意而任其舞蹈,是為神行,有意無意是真意,就是所謂的「一氣呵成」、「捨己從人」、「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也。
須知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看著靜其實裡面在以心行氣,看著動其實裡面心氣中和。內固精神,外示安逸。接敵需要捨己從人,不要由己,從人則活,由己則滯。刻意追求氣者,其實無力,只有養氣者才內外剛強。尚氣者,心意不靜,神氣不寧;養氣者,心意清靜,神氣安寧也。尚氣者,即拋棄心意而單獨求氣者也;養氣者,習練以心行氣也。
敵人不動,我則不動;敵人微動,我則先動。與敵相接,欺敵貼面,捨己從人,沾連粘隨,觀己知敵。知己,才能隨意轉換與敵人勁力相接;知人,才能不後不先,佔據先機先勢。
用虛靈頂勁提起精神,則無遲重之虞。黏敵依敵能跟緊,方見落空之妙。勁力往複要分陰陽,身體進退須有轉合(只能量傳簇的結合)。機會由自己在與敵黏隨時尋找,力量從對手身上借來。發勁要有上下相隨一氣之起落,乃能一往無敵。
立身須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撐。靜如山嶽.動若江河。邁步如臨淵一般上下陰陽轉換能量,以心行氣如抽絲一般。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
(原文)5,四字秘訣
(原文)敷:敷者,運氣於已身,敷布彼勁之上,使不得動也。
蓋:蓋者,以氣蓋彼來處也。
對:對者,以氣對彼來處,認定準頭而去也。
吞:吞者,以氣全吞而入於化也。
此四字無形無聲,非懂勁後,練到極精地位者,不能知全。是以氣言,能直養其氣而無害,使能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矣。
(介紹)敷,為以大欺小,以強欺弱之勢,擠按住對手勁源,使對手不能動。
蓋,泰山壓頂之勢,我之氣圓活而意達極遠,手未動而將對手背心罩住,對手也能感知出來身體已經被我勁力包圍而不敢動手。
對,剛對剛地硬打。
吞,唯有武禹襄先生明確地說出了太極拳的吞吐,就是引進落空、借力打力的實質:以氣全吞而入於化也,即用自身壓縮旋轉的下行能量將對手打來的能量引進到自身體內並傳簇到腳,與自身能量陰陽轉換合一後為我所用。所以化勁不是簡單地將對手勁力撥開或順對手勁力而走,而是吞吐對手能量。
縱觀武禹襄先生拳論,說出來許多其他前輩大師沒有說出來的功夫:貫通,力從人借,摺疊、轉換、吞。綜合這些功夫,就是引進落空、借力打力的太極功夫。周身貫通了,就能夠雙向傳簇能量,就能夠吞吐對手勁力,實現引進落空,借力打力。
從敷、蓋、對、吞四字秘訣中,大家可以一窺太極拳的全貌,即太極拳是一種橫行霸道的技擊術,除了引進落空、借力打力的吞以外,敷、蓋、對等技擊方式均是以巨大的技擊能量直取對手以達到應者立仆的!
其實這些意思就隱含在其他前輩大師的拳論之中,但是均被當做最高機密而隱而不宣。而武禹襄先生以對太極拳純真的熱愛而傳承之,所以其心為公,毫無保留地告訴大家了。
八,小結
大家從前輩大師的這些拳論中能夠看到什麼?是不是與大家現在正在習練的太極拳有天壤之別!
從前輩大師的拳論中可以看到,從形意拳到太極拳,都是在義無反顧地追求著更加強大的能量傳簇與技擊能量的,所謂的松沉只不過是追求巨大能量傳簇的方式,而絕不是鬆懈!太極拳的所以技擊方法都是以巨大的能量傳簇為後盾的!
現在大家習練的以鬆懈為主的太極拳,在一些人按圖索驥、照貓畫虎的結果,是在習練不出以心行氣的巨大的能量傳簇的情況下,將橫行霸道的太極拳故意向健身體操方向轉變的結果。
我們對於太極拳的觀念雖然應該與時俱進,照顧一些人的健身需求。但是,對於傳承太極拳本身,是必須要按照太極拳的真意傳承的,太極拳橫行霸道的技擊功夫是必須要傳承下去的!
陳、楊、吳、武、孫這五大派太極拳,有一個演化過程。
陳氏太極拳是太極拳繁榮發展的源頭,其他各派太極拳均由陳氏太極拳所出。
但是在楊露禪在王府向世人展示出太極拳以前,太極拳名不見經傳,不為世人所知。由此可以推斷,陳氏太極拳在其發展過程中,缺乏實戰技擊經驗。
太極拳被楊露禪先生弘揚以後,大家紛紛去向陳氏太極拳學習。這些去學習的人,本身就是有實戰技擊經驗的武者,所以不但能夠很快學會太極拳,並且又能夠通過實戰技擊經驗不斷發展完善,所以楊、吳、武、孫作為後起之秀,其太極拳理論與實戰技術很快就超越了陳式太極拳。
陳、楊、吳、武、孫這五大派太極拳有什麼區別呢?
陳式太極拳已經具備了太極拳的所有要素,以心行氣、壓縮旋轉、陰陽轉換、對拉拔長等,但是,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陳式太極拳沒有把以心行氣、壓縮旋轉、陰陽轉換、對拉拔長追求到極致的程度。尤其阻礙陳氏太極拳發展的就是其固守的弓馬步、圓襠,在這個雙重的狀態下,為了完成一氣之起落就必然要挺胸拔腹,這些都是從外家拳向內家拳演變過程中的一個產物,陳氏太極拳沒有看到弓馬步、圓襠導致的雙重的弊端,所以就一直堅持下來,結果雙重導致了虛實的陰陽轉換不靈活,從而耽誤了壓縮旋轉的能量生成與對拉拔長的形成,致使能量傳簇無法達到漲筋騰膜、真氣鼓盪的程度,所以只能用外形動作去彌補這個缺陷,這就導致了陳氏太極拳的能量蓄髮必須要藉助大開大合的外形動作,其能量蓄髮中基本上只有上下的對拉拔長而沒有橫向內外的對拉拔長,其發力主要依靠能量的鼓漲發力,即主要利用上下貫通之力蓄髮能量,挺胸拔腹就不能生成內外的對拉拔長。這種能量蓄髮在橫向內外來說,基本上是單向的能量蓄髮,所以就不可能引進落空、借力打力。
而楊、吳、武、孫四派太極拳,均放棄了雙重而改為單重,實現了周身上下、內外的雙向能量傳簇,收身中定,實現了引進落空、借力打力。
這四派太極拳,基本上可以說是大同小異,區別只在於對拉拔長的能量傳簇,即從使用外張鼓漲的能量傳簇技擊逐步過渡到使用三心歸聚的能量技擊。
楊露禪先生很快就看到了雙重的弊病,改為單重。這簡單的一改,激活了壓縮旋轉、陰陽轉換、對拉拔長。因為單重便於旋轉,所以旋轉生成的橫向能量傳簇很快就出現了橫向的對拉拔長,有了橫向內外的對拉拔長,身體就能夠內外雙向傳簇能量,就很快達到了漲筋騰膜、真氣鼓盪的程度,所以外形動作就小了,也沒有發力動作了,拳隨身走就行了。
而各派太極拳的區別,就在於對拉拔長的運用。
楊氏太極拳對拉拔長均衡,三心歸聚與四梢鼓漲的能量平衡,能打能吞吐。
吳氏太極拳則開始注重三心歸聚的能量傳簇,著重強調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就是逐漸過渡到以吞吐技擊,而不主動打了。
到了武氏太極拳,則將三心歸聚的能量傳簇發展到極致,周身能量回縮,外形動作極小,已經完全利用吞吐技擊了。
孫氏太極拳則融合了太極、形意、八卦的理論精華,將形意拳的一氣之起落與八卦掌的圓研之道與太極拳合一。
所以從外形動作來看,隨著內縮能量的增強,太極拳有一個逐漸從大開大合的大架拳向小架拳發展的過程。
而太極拳與形意拳比較,就是形意拳是一氣之起落的虛實轉換,太極拳在形意拳基礎上加入了陰陽轉換,使得一氣之起落能夠循環往複地進行,就變成了一氣之循環起落。所以,太極拳就是由無數個形意拳的能量蓄髮組成的。但是由於陰陽轉換,使得太極拳一氣之起落的能量蓄髮達不到形意拳的巨大程度,即在打的方面就不如形意拳了,但是在吞吐方面卻遠勝於形意拳的化勁。
另外,從以上前輩大師的太極拳論中,大家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沒有?
那就是除了陳式太極拳,其他各派太極拳均把單重列為主要話題而論述一番。其實單重這個問題,只需提出要求即可,不必過多論述。
因為其他各派太極拳均出自於陳式太極拳,陳式太極拳算是其老師了。但是對於老師的錯誤也不能不說出來,所以其他太極拳就對於單重的問題都作出特別論述,為的就是扭轉陳式太極拳給大家造成的錯誤理解。
本書為內家拳發展、振興而寫,所以要實事求是,不能曲意逢迎。對於陳式太極拳的落後,我不顧其影響之大、傳播之廣,如實寫上,否則必將耽誤內家拳之發展、振興!
如果大家對於我寫的有不同意見,我樂意並歡迎與大家討論、交流。如果證明我錯了,我就公開道歉!
第十章,八卦掌
董海川先生沒有留下拳論,只有程廷華先生有一段拳論,被孫祿堂先生收入《拳意述真》一書中。我沒有習練過八卦掌,只是接觸過,現以形意、太極之理解釋程廷華先生拳論,如有錯誤,歡迎大家批評。
程廷華論八卦掌
(原文)練八卦拳之道,先得明師傳授,曉拳中之意義,並先後之次序,其實八卦,本是一氣變化之分(一氣者,即太極也),一氣仍是八卦、四象、兩儀之合。是故太極之外無八卦,八卦兩儀四象之外亦無太極也。所以一氣八卦為其體,六十四變,以及七十二暗足互為其用。體亦謂之用,用亦謂之體,體用一源,動靜一道。遠在六合以外,近在一合身中。一動一靜,一言一默,莫不有卦象焉,莫不有體用焉,亦莫不有八卦之道焉。其道至大而無不包,其用至神而無不存。若是言練,先曉伸縮旋轉圜研之理。先以伸縮而言之。縮者,是由高而縮於矮,由前而縮於後。從高而縮於矮之情形,身子如同縮至於深淵,從前而縮於後之意思,身體如同縮至於深窟。若是論身體伸長而言之,伸者自身體縮至極矮極微處,再往上伸去如同手捫於天,往遠伸去又同手探于海角,此是拳中開合抽長之精意,古人云:「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所以八卦拳之道無內外也。研者身轉如同幾微的螺絲細軸一般,身體有研轉之形,而內中之軸無離此地之意也。旋轉之,是放開步法,邁足望著圓圈一旋轉,如身體轉九萬里之地球一圈之意也。至於身體剛柔,如玲瓏透體,活活潑潑,流行無滯,又內中規矩的的確確不易。胳膊百練之純鋼,化為繞指之柔;兩足動作,皆勾股三角;兩手之運用,又合弧切八線。所以數不離理,理不離數,理數兼該,乃得萬全也。將此道得之於身心,可以獨善其身,亦可以兼善天下。身之所行是孝弟忠信,無事口中可以常念阿彌陀佛,行動不離聖賢之道。心中亦不離仙佛之門。非知此,不足以言練八卦拳術也;亦非如此,不能得著八卦拳之妙道也。
(介紹)習練八卦掌,首先要得到名師的傳授,了解八卦掌的道理和習練的先後順序。
其實八卦,本是由一氣之變化而分出來的,這一氣就是太極,就是一氣之起落。一氣仍是八卦、四象、兩儀之合。是故太極之外無八卦,八卦兩儀四象之外亦無太極,此皆一體也。所以一氣為八卦之體,六十四變,以及七十二暗足互為其用,體亦謂之用,用亦謂之體,體用一源,動靜一道。即八卦掌不分內體外用,而是體用合一,無外無內。八卦掌體用之精髓,遠在六合(只天地人之六合,非形意拳之六合)的天地之外,近在合一的身中,即萬物皆是其理也。一動一靜,一言一默,莫不有卦象焉,莫不有體用焉,亦莫不有八卦之道焉。八卦掌之道大到無所不包,其應用至神明的階段則無所不存。
八卦掌內里以心行氣壓縮旋轉的一氣之起落,其外形動作的八卦、六十四變,均由內里的以心行氣壓縮旋轉直接生成於外形動作。
從習練八卦掌來說,先要明白伸縮、旋轉、圓研之理。就伸縮來說,縮就是身體由高而縮於矮,身體由前探而向後縮。身體從高縮於矮時,身體如同縮至於深淵;從前縮於後時,身體如同縮至於深窟。如果就身體伸長而言,伸要由身體縮到極致處開始,往上伸如用手撐天,往前伸如手探於天涯海角,此為拳中勁力開合抽長之精義。
古人云,大無外,小無內,放開則瀰漫於天地,收起則可藏於一點。所以八卦掌之道無內外,伸時勁力可達六合之外,縮時勁力只在一氣之體。
伸縮、旋轉不但是八卦掌內里的以心行氣壓縮旋轉的發力方式,同時也是八卦掌的外形動作;而圓研則為八卦掌的神意。圓為外形之一圈,意同「如身體轉九萬里之地球一圈之意也」;研,就是體意,旋轉如螺絲之軸,身體雖然有旋轉的外形動作,而內里中定。旋轉則步法放開,邁足望圈旋轉,圈內之動靜無不知曉包容。圓為身體繞敵人之圓意,研為自身旋轉之圓意,圓研,即自身與對手陰陽轉換合一之圓意。
身體要有剛有柔,如玲瓏通透,活活潑潑,流行無滯。
八卦掌內中規矩確實不易掌握。胳膊先要習練成百鍊純鋼,再運化為繞指之柔;兩足之動作,皆為勾股三角之理;兩手之運用,又與圓弧切線同理。所以八卦掌之理不離數,理數兼備乃得萬全。
八卦掌之伸縮,即壓縮的陰陽轉換也;加上旋轉,即周身整體壓縮旋轉也;圓研,意也,圓為有形之圓;研為無形之圓,內里不離一心一氣之圓。圓研為意之一體,壓縮旋轉為氣之一體,氣之壓縮旋轉達於外形動作,即為伸縮旋轉,意氣合一即為八卦掌。此為「伸縮旋轉圜研之理」。
即八卦掌與形意拳、太極拳同理,均為內里一氣之起落無限循環組成,外形是伸縮旋轉也。只是形意拳、太極拳用以心行氣抽合出身體的壓縮旋轉,壓縮旋轉不具外形,而八卦掌則直接張揚內里的壓縮旋轉之形於外形的伸縮旋轉,是故內外不但一體,亦是內外統一動靜,故無外無內也。內里的壓縮旋轉與外形的伸縮旋轉合一即為圓研之理。
郭雲深先生講的在九竿中穿插打形意拳,就使得形意拳具備了八卦掌之意。如果形意拳的架勢再張揚一些,就與八卦掌無異了。
八卦本是一氣變化之分,即八卦掌的技擊能量依然是一氣之起落,再加上陰陽轉換。
孫祿堂先生將八卦掌的圓研作為太極拳的意,加入到孫氏太極拳中,所以孫氏太極拳的壓縮旋轉是最明顯的。
第十一章,心意把
我沒有習練過心意把,只是接觸過,但是從已有功夫可以看懂心意把拳論,有錯誤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因為心意把傳承範圍極小,所以沒有被歸入到內家拳範圍之內,但是由於在大家印象之中,少林功夫與《易筋經》淵源深厚,所以就介紹一下心意把。
心意把的習練方法與形意拳異曲同工,都是先用肌肉緊張發力打明勁,達到外形動作與能量傳簇高度統一時,引帶出內里的心意抽合與周身整體壓縮旋轉。
大家看電影「少林寺」中的和尚在千佛殿中打的金剛搗錐的動作,就是在習練心意把。根據電影中和尚們的師父說,金剛搗錐要打幾年,否則不成功夫。這是事實,是與形意拳打明勁一樣的,沒有幾年功夫是練不出心神抽合的暗勁的。
但是心意把為什麼沒有被歸為內家拳,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心意把傳承範圍太小,據說就是少林寺武僧也不是誰都可以習練心意把的,更別提少林寺以外了;二是心意把雖然使用心意抽合壓縮旋轉發力,但是技擊方式依然沿用外家打法,即用絕對剛猛的力量去打擊對手,不像形意拳與太極拳,利用的是以心行氣壓縮旋轉發力的特殊的通的功夫技擊。形意拳的化勁與太極拳的借力打力,都是利用通的功夫技擊的,即利用身體能夠雙向傳簇能量的特點,以用自身能量與對手打來的能量進行陰陽轉換的方式技擊。
我們先看看心意把歌訣:
(原文)心意把勢法單,它系少林內功拳。拐起毛藍掌宜吐,起落身法隨意變。起如舉鼎提口氣,發「嗯」聲落如分磚。運氣宜順為要旨,落下好似掘地般。夜靜練勢意集中,形似白猿跳山澗。
運百會達湧泉,行輸丹田崑崙轉。通往中腕到膻中,三合以後抵勞宮。氣從兩足向上提,氣達周身用呼氣。起如舉鼎低顎吸,落地分磚氣呼出。左右起步循環跳,亮翅展身騰丈余。初練每時三十六,月後九九八十一。天天如一千日連,功到氣隨走遍天。
(介紹)拐起毛藍掌宜吐,就是拉開架勢習練時,把很長的僧袍卷到腰帶上,亮出手掌。起落身法隨意變,此句話中的起落二字,就是形意拳中一氣之起落。起時吸氣,身如舉鼎,此對應形意拳束展中的束,即收身用壓縮旋轉蓄力。發「嗯」聲落如分磚,落時呼氣,落地分磚,可見起落之力大。運氣要順,落下要沉如掘地。形似白猿跳山澗,只要是習練內家功夫的,身形均為猿猴之像,昂頭、扣胸、凸背、縮腰、彎膝、拎手,此為體內一氣之起落的能量傳簇使然,不是刻意做出來的動作。
夜靜練勢意集中,此句可見心意把保守之嚴,只能在夜裡習練,本寺人員都要迴避,所以心意把傳承範圍太小了。
第二段,就是《洗髓經》中寫的與一般的經絡運行不一樣的功夫:即心意把的以心行氣方式為心意抽合,從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的起始點百會起,下行到湧泉,獲得地面給予的上下貫通之力(精氣神中的氣)後上行到丹田,與元氣在丹田的河車運行陰陽合一為真氣,再上行回頭頂,生成神的能量,此時周身精氣神的能量才完整地形成。精氣神的能量形成周身傳簇後,每一次上下運行都在心臟(膻中)歸聚,再上下運行。「通往中腕到膻中」一句中的中腕應為中脘,即丹田之氣上行到膻中,再向勞宮運行。以上過程為「力由神起,拳由心發」。
此處的三合指的是內三合,即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內三合就是一個能量蓄髮的過程。「三合以後抵勞宮」,即氣貫勞宮,發出拳力。
「氣從兩足向上提」就是說心意把有時是雙重的,雙重的能量蓄髮比單重要大,但是不靈活。內家拳講究單重,即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的能量在一條腿上生成,再向另一條腿上轉換,即虛實、陰陽轉換。虛實、陰陽轉換的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蓄髮合一,即能量在虛實兩腿的陰陽轉換中,能夠在實腿發力的同時,以在虛腿上生成新的壓縮旋轉的方式蓄積能量,即發力的同時還能夠蓄積能量。單重的另一個目的就是,單重的能量蓄髮還可以以實腿上生成的壓縮旋轉的下行能量引進對手打來的能量,即引進落空,引進對手能量進入自身體內,經壓縮旋轉被引帶下行到腳下,與自身能量陰陽轉換合一後為我所用,此時身體獲得的上下貫通之力就包含了自身與對手兩個人的能量之和,再將此能量轉換到虛腿後發出,即借力打力(此種方式就是形意拳的化勁,化打合一)。
而雙重就不能蓄髮合一,所以「氣從兩足向上提」的這種雙重狀態,雖然使用的是以心行氣壓縮旋轉發力,但是其發出力量的方式類似於外家拳的馬步,以絕對強大的內力打擊對手,而不是用以心行氣壓縮旋轉生成的上下相隨的能量技擊,只是使用上行能量技擊,所以心意把雖然使用以心行氣發力,但是其外形動作卻是與外家拳一樣的。
呼吸與以心行氣的配合是,心意抽時,吸氣,生成壓縮旋轉的下行能量;獲得上下貫通之力後周身傳簇為合,呼氣。所以「氣達周身用呼氣」。
「起如舉鼎低顎吸,落地分磚氣呼出」,內家功夫跳躍起身時,用的是能量向上傳簇將身體提起,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河車運行生成的腰腹摺疊,腰腹摺疊能夠將身體向上「兜」起來,在腰腹摺疊的同時,頭頂的鵲橋運行也要將玉枕壓縮的能量用舌頭上托到玄鷹,玄鷹旋轉印堂壓縮,再上催百會旋轉。此時河車、鵲橋均能量上行,身如舉鼎。
單說跳躍和踢腿這個動作,內外家就不一樣。外家拳踢腿或跳躍時身體是上挺的,而內家拳是內縮的。
內家功夫的能量傳簇與普通的經絡運行另一個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隨意運行」。比如心意把的跳躍起身與形意拳的龍形,都是用能量上行的方式跳躍的,並且不只是在跳躍的時候,在形意拳蓄積能量的「束」的階段,不但任脈能量向中宮歸聚,把身體「束」起,同時督脈能量下行到湧泉,任督二脈能量同時下行,就是說內家功夫的能量傳簇並不是按照「規矩」在經絡中傳簇的,而是為了技擊目的隨意傳簇的,正行逆行的能量傳簇都有或者同時進行。
「落地分磚氣呼出」,這個從千佛殿中的坑就能看出來。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生成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比肌肉緊張發力要強大。
這裡引出三個問題,第一是呼吸與以心行氣的配合,第二是腹式呼吸,第三是內家拳發力的「神領」、「意領」。
在習練的始終都要保持正常呼吸,呼吸會自然與以心行氣合拍,所以在習練過程中千萬不要控制呼吸,自然呼吸就行。
在生成精的能量階段及以後,由於河車運行是督脈的逆行,生成腰腹摺疊,腰腹摺疊對於身體的感覺就是氣沉丹田,丹田鼓漲。腰腹摺疊的生成是吸氣階段,由於腰腹摺疊丹田鼓漲導致腹部橫膈膜下降而擴張了肺部,這就形成了腹式呼吸,即吸氣時胸部不擴張而是腹部擴張。但是不管是否腹式呼吸,呼吸本身都是自然的,不要約束呼吸。
由於內家拳上下貫通之力從腳傳簇到百會,這個能量上行過程就是發力過程,上下貫通之力經過脊柱傳簇到玉枕、百會,就是虛靈頂勁,就是精氣神中的神的能量。虛靈頂勁的方向是與脊柱傳簇能量的方向一致的,而脊柱傳簇能量的方向就是發力方向,所以虛靈頂勁就像一個瞄準鏡一樣引領發力方向,此為神領力或意領力。功夫習練的層次越高,越會感覺到神、意對力的引領的重要性,所以在頭頂的神、意、虛靈頂勁、鵲橋運行都是很重要的。
以上心意把歌訣說的就是心意把心意抽合發力的要點。大家從這些要點及所用詞語來看,是不是與形意拳等相仿?
我們再看看其他的對心意把的論述,更能夠看出心意把與形意拳的相似之處!
(原文)心意把雖僅一式,但變化莫測,可應萬變。勁以粘滾為主,起落反側都要求渾身百節滾身而起。如起把練法;滾身而起,束身劈打,搖膀,擰腰,橫身,肘不離肋,七扭八圪了,旋著轉,踩腳而落,內提外隨,內外合一,動靜呼吸相配合,靈活敏捷如龍騰虎撲一般。
其一日,明三節。其二日,齊四梢。其三日,閉五行。其四日,身法。其五日,步法。其六日,手足法。其七日,上法進法。其八日,顧開截追法。其九日,三性調養。其十日,筋法。
明三節、四梢、陰陽、五行、六合,主練心意氣,兼練下盤、輕功、身法、步法。
(介紹)此段話中,粘滾、百節、束身、擰腰、肘不離肋、七扭八圪了,旋著轉,踩腳而落,內提外隨,內外合一、三節、四梢、陰陽、五行、六合、筋這些詞句,大家看看像不像形意拳?
三節,只有內家拳發力才有三節,這個三節不是人為故意弄出來的,而是精氣神的能量生成於三節之中,並且三節之間是與壓縮旋轉傳簇能量的(即力催三節)。百節,前面說過,三節之中,身體任何能夠活動的部位均可分為小三節,周身百節。內家拳能量的周身傳簇就是靠各節之間的壓縮旋轉催出來的。
粘滾、擰腰、七扭八圪了,旋著轉,束身,這些詞語說的就是周身整體壓縮旋轉。
踩腳而落、內提外隨、內外合一、陰陽、五行、六合,這些詞語,與形意拳一模一樣。踩腳而落就是用下行能量提引上下貫通之力,就是虛實轉換,形意拳的勁力也是這麼踩出來的。內提外隨、內外合一就是內外三合。
(原文)達摩西來無一字,全憑心意用功夫,即以意養氣、理氣、行氣,使丹田之氣與自然之氣相貫通,行氣入膜,在體內暢通無阻。直達精微末梢,洗筋伐髓,動顯於外,點化千鈞;靜斂於內,祛病健身。意到氣到,氣到力到。渾身無處不丹田:出拳不見拳。玄機妙法藏裡邊:渾身都是拳。起也打,落亦打,起落之間套上把,寧是神仙也挨打。心意把功成,已不能輕易與人動手,因動腳出拳,皆是無上內功,傷人於無形之中。
(介紹)從其內容上看,是不是與形意拳論沒有什麼區別了!如果在其中加入陰陽轉換,就是太極拳。
再強調一下,「全憑心意用功夫,即以意養氣、理氣、行氣」此一句中的意字,是指身體形成的以心行氣壓縮旋轉的拳意而不是大腦意識,大腦意識是無法理氣、行氣的。
使丹田之氣與自然之氣相貫通,此句中,自然之氣即為《洗髓經》中的元氣,丹田之氣即為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生成的能量。元氣為自然本然之能量,精氣神為後天習練出來的能量,要把先天一氣與後天之氣合一為真氣。
行氣入膜,在體內暢通無阻。直達精微末梢,洗筋伐髓。此句就是《易筋經》中的漲筋騰膜。
動顯於外,點化千鈞;靜斂於內,祛病健身。此句為精氣神的能量驅動身體運動於外,點化千金之力;精氣神的能量內斂於內,祛病健身。
意到氣到,氣到力到。此為內三合。
渾身無處不丹田:出拳不見拳。玄機妙法藏裡邊:渾身都是拳。起也打,落亦打,起落之間套上把,寧是神仙也挨打。此句即為漲筋騰膜後,能量周身傳簇,真氣鼓盪,蓄髮合一的狀態。即內家功夫是一種狀態拳,不是只練發力打人的拳,要把周身習練成為一個能量運行體,周身處處有能量,處處有手眼,處處都能打,時時刻刻都能打。
心意把在歌訣中有「氣從兩足向上提」,為雙重,從心意把的原始動作中也能夠看出一些雙重的剛猛之形。但是經過後人發展,加入了三節、五行、六合等內容。另外,現在能夠從網路中看到的心意把視頻中,心意把已經放棄了剛猛的外形,發展到太極拳的心神抽合、陰陽轉換的程度了----------這是一個自然的與時俱進的發展過程,有了以心行氣的基礎,只要稍微借鑒一下太極拳中先進的東西,心意把就很容易發展到太極拳的程度。
心意把是一種功夫,是一種發力方式,不是拳。用心意把的功夫可以打出少林功夫中的任何拳。不但是心意把,所有內家拳雖然名稱都為拳,本質上都是功,都是在習練本門功夫的發力方式。
大家將心意把的拳論與形意拳的拳論對比一下,就能夠清楚地看出,心意把與形意拳都是用心意抽合壓縮旋轉發力的功夫,只不過心意把延續少林功夫的剛猛技擊形式,而形意拳則利用「通」的功夫技擊,即化勁。
第十二章,內家拳的發展
內家拳前輩大師的拳論中,有些公開寫到「心毒手辣」,為什麼?
因為內家拳是一種技擊術,但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技擊術,而是脫胎於戰爭的技擊術,即生死相博之術。
岳飛發明形意拳是為了幹什麼?不是為了養生,是為了殺敵。內家拳本是殺人之術。
由形意拳過渡到太極拳,陳長興先生依然主張「心毒手辣」。冷兵器時代結束,太極拳傳承到近代,一些前輩大師才不談「心毒手辣」了。
一句話,內家拳是脫胎於戰爭的心毒手辣的技擊術,是論生死的功夫而不是論勝負的功夫。即內家功夫的技擊理念是盡全力一決生死的。
西方的格鬥術也是脫胎於戰爭的殺敵之術,但是在冷兵器時代結束後,西方格鬥術很快就向體育競技方向發展,將論生死的格鬥術演變成為論輸贏的體育賽事,於是,一些在戰爭中不可能出現的情況與技擊方式就成為了技擊比賽的重要手段,比如不發全力而是在大部分時間裡試探性進攻;機動靈活的滿場跑動以調動對手尋找戰機、躲避打擊;比賽根據體力分時間段;根據攻擊點數分勝負等等。以上這些,都是在戰爭中不可能出現的,是隨著格鬥術發展成為體育運動賽事而出現的。
而內家拳,包括傳統武術,均沒有經歷過從應用於戰爭的技擊術嚮應用於體育賽事的技擊術的轉變過程,而現在的所謂傳統武術賽事,均是以套路表演為主,根本就沒有實戰對抗。所以傳統武術與內家拳無論是從技擊理念、習練方法、技擊方法等,均不能與現代西方格鬥術接軌,這就是傳統武術和內家拳無法在擂台上同台競技的原因。如果傳統武術和內家拳一上擂台就開始全力相博,面對對手機動靈活的跑動,忽隱忽現的躲閃,肯定是要吃虧的!
基於博生死的理念,內家拳和傳統武術的一招一式均是使全力攻擊敵人,沒有機動靈活的跑動以尋找戰機,而是上去就打;沒有機動靈活的躲閃,而是硬擋硬攔硬打硬進;沒有試探性進攻,而是只在瞬間的接觸後對對手稍做了解就全力進攻;全力進攻就導致習練時不注重單式的作用,而是均衡習練整個套路動作;不以挨拳多少的點數輪輸贏,而是追求將對手打倒打傷,就會被對手利用而使自己徒耗體力;尤其是內家功夫,需要與對手緊密接觸後才能使用沾連粘隨、引進落空、化勁等功夫,面對對手的靈活跑動和試探,內家功夫是施展不開的。即便是八卦掌的靈活也是無法與格鬥術的靈活相提並論的--------所有這些,就導致了內家拳和傳統武術無法在擂台上與西方格鬥術抗衡,除非能夠將功夫習練到極高的收放自如的程度才能夠與格鬥術一爭高下,但是目前我們國家的傳統武術和內家拳的習練者沒有將本門功夫習練到極致的機會,只有職業化的選手才可能將本門功夫習練到極致。
尤其是內家拳,習練過程時間很長,如果要把內家功夫習練到收放自如的程度,則怎麼也得到四十歲以後,並且內家拳的引進落空、借力打力是必須要與對手沾連粘隨的,而沾連粘隨幾乎就應用不到格鬥術之中,因為對手是不會與你貼臉相博的。
但是,內家拳與傳統武術作為一種人類體育探索的結晶,是必須要傳承下去的。既然傳統武術和內家拳不能與格鬥術融合,那麼內家拳與傳統武術的發展方向就只能有一條路可走,就是建立自己的競技對抗體系,將傳統武術職業化,從而培養出傳統武術的高手與格鬥術對決。
各門各派傳統武術和內家拳的技擊理念是一樣的,所以我們要按照傳統武術和內家拳的特點制定對抗規則和賽制--------就像拳擊比賽規定不能用腳踢,但是拳擊比賽依然能夠蓬勃發展一樣。我們要利用傳統武術和內家拳的技擊特點,將傳統武術賽事發展成為一種技巧性與觀賞性並存的賽事。內家拳簡直可以利用轉換能量的方法將技擊發展成為一種精緻的技巧而拋棄鼻青臉腫的殘酷對抗。
傳統武術和內家拳幾十年的套路、推手比賽,證明了對於發展傳統武術沒有作用,所以必須要改變,不改變則傳統武術最終必將演變成為健身體操!
此書與「傳統太極拳技擊的原理、習練方法及應用」這兩本書,將內家功夫的道理及內家三拳的聯繫以及具體習練方法均告訴大家了,這就是內家拳振興的第一步,在大家以正確方法習練內家拳的同時,我希望熱愛、習練內家拳的仁人志士,能夠為內家拳建立自己的賽事體現獻計獻策,我們共同舉辦內家拳自己的賽事,習練、比賽同時進行,互相促進發展。
待通過傳統武術對抗賽事總結出一定經驗後,我們再與時俱進地對內家拳的比賽理念、習練方法、賽事規則等作出相應修改調整,以適應國際格鬥術賽事的潮流,不斷提高傳統武術和內家拳的競技水平,最終目的,就是讓傳統武術和內家拳在擂台上與世界各種技擊格鬥術一爭高下,光耀我們的傳統武術和內家拳!
此等重任,應是我輩的責任與光榮!在此,我代表我們的門派,向傳統武術和內家拳各門各派倡議,我們應該在以後的發展傳承過程中,將傳統武術和內家拳的重新崛起當做是我們的一個工作重點之一!
成事在人,能夠認識到這個責任所在的仁人志士團結起來,必定能夠實現我們的目標!
最後我再強調一遍,我們門派願意率先拋棄門派觀念以及個人和門派的榮辱,倡導以武會友,開相互交流切磋之先河,團結起大家,共同完成振興傳統武術和內家拳的偉業。歡迎大家隨時與我聯繫。
推薦閱讀:
※愛上大山的文件夾【意拳、大成拳】5
※形意拳 獨孤劍法
※宋氏形意拳概述
※(4)孫氏形意拳:炮拳學(1)
※初習武藝,必戒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