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的判斷、推理能力及其培養

幼兒的判斷、推理能力及其培養

2015-01-13 13:01:31

歸檔在我的博文|瀏覽 102 次|評論 0 條

載於《學前教育研究》

幼兒的判斷、推理能力及其培養

飄忽的白羽  

判斷、推理能力, 是保證思維活動的效率以及順利完成思維活動的個性心理特徵, 是邏輯思維能力的構成要素。在傳統的幼兒教育中,人們較為注重對幼兒的記憶、觀察、想像、語言表達等能力的培養和訓練。這固然十分必要。但遺憾的是這種培養、訓練往往過於表層化、簡單化,始終在一種常識的層面上徘徊。一些教師和幼兒家長過於注意幼兒思維的直觀形象性, 為在此階段, 幼兒只有被動識別事物、機械反映事物的能力,或誤認為, 判斷、推理屬純抽象邏輯思維範疇,沒有意識到抽象思維需要邏輯而直觀形象思維也同樣需要邏輯。成人對幼兒思維能力認識的過分僵化, 導致了對幼兒思維能力的低估,從而忽視了幼兒的能動認識、理解事物的能力———藉助表象進行簡單的邏輯思維的能力。心理學的研究已經證實, 沒有邏輯的思維是不存在的,只不過不同水平的思維其邏輯形式化、規則化的水平不同。有的有完整的邏輯形式, 有的沒有完整的邏輯形式;有的符合邏輯規則,有的不符合邏輯規則。另外, 即使所謂「真正的邏輯思維」也不可能在幼兒的某個年齡段突然產生,它必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由簡單到複雜的漸進過程。行為主義學派認為, 人後天學習所獲得的是一系列的條件反射(也稱習慣),認知學派認為學習的結果是認知結構的變化,但從我們的角度看, 無論幼兒獲得了什麼, 均為判斷、推理能力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事實上, 1歲左右的嬰兒已經具有最簡單的判斷、推理的能力傾向。根據筆者觀察,當一名站在小床(帶圍欄的)上的1 歲左右的嬰兒,欲從床的一側到床的另一側, 當他伸出一隻手抓不到另一側橫欄時, 為防止跌倒, 他會手扶挨著身體一側的橫欄,一步一步挪到另一側。這說明, 此時嬰兒已具有最簡單的直接判斷、推理能力傾向, 但在此階段,嬰兒的這種能力傾向只能通過條件反射性的動作表現出來。某些動物雖然也能完成類似動作, 但可悲的是, 動物的這種能力, 只能,而且永遠只停留在這一水平上。當幼兒能以較完整語言(概念)表達思維時, 幼兒的判斷、推理能力便較明顯地表現出來。筆者曾注意觀察一個3歲左右的女孩向母親要桃子的情景:女:「媽媽, 我要吃桃」 。母:「咱家現在沒有桃。」女:「上街買!」母:「現在桃子還沒下來呢, 街上也沒有賣的。」女:「有! 大斌都吃桃了。」上述對話儘管很簡單, 其推理也不太符合邏輯規則, 卻反映了一個判斷、推理的思維過程。當然, 幼兒在7 歲前還不能運用數概念進行抽象推理, 也不會逆運算, 沒有守恆概念, 他們的推理, 只應用於所經驗的簡單因果事件上,只能初步掌握某些簡單的直接推理,即藉助具體事物或表象由一個前提引出某個結論的推理。儘管如此, 我們的工作仍要繼續下去, 因為教育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以某種可能性為支點, 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掘。那麼, 如何發掘這種潛能呢? 筆者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幫助幼兒理解、掌握日常基本概念

概念是思維的「細胞」 , 有了概念才能進行判斷和推理, 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獲得知識,發展多種能力。由於概念與語詞有密切聯繫, 而且必須藉助語詞來表達和鞏固, 語詞意義不斷深化的過程,也是概念不斷擴大和深化的過程。因此, 幫助幼兒理解、掌握日常基本概念, 首先要對幼兒進行語詞訓練。(一)語詞訓練。語詞訓練的目的不僅是為了達到準確的發音,流暢地表達,重要的是通過語詞的學習和應用去理解、掌握概念———語詞的實際涵義。《兒童右腦智力開發》一書的作者品川嘉也說:「語言這東西就是這樣, 脫離開概念, 無論怎樣學, 用的時候,也不易隨心所欲, 得心應手。」現實生活中, 許多教師和幼兒家長往往單純地把幼兒語言表達是否流暢,是否會講許多話作為衡量幼兒智能發展水平的指標, 甚至盲目陶醉於幼兒能背多少詩和順口溜等。然而問題的關鍵不是看幼兒能說多少話,而是看幼兒能理解多少話。事實上, 幼兒會說的, 不一定都理解;不會說的, 不一定就不理解。這一點應當引起幼兒教師和家長們的足夠重視,否則將顧此失彼,得不償失。在語詞訓練中應當堅持一個原則, 即形象、直觀。法國哲學家盧梭曾說:「在達到理智的年齡前, 孩子不能接受抽象的觀念,而只能接受形象。」因此, 在幫助幼兒理解、掌握概念時, 應盡量藉助於具體、生動、直觀的形象。例如, 有個孩子問媽媽什麼叫「飄落」 ,媽媽取來一張小紙片, 拋向空中, 指著緩緩飄落的紙片對孩子說:「你瞧, 這就是飄落」 , 孩子馬上說:「樹葉,毛毛也會飄落。」幼兒就是這樣通過具體、直觀形象的事物理解、掌握概念的。這種直觀形象的教育方法還可以巧妙地運用在對幼兒進行的行為準則、道德規範的教育中。諸如,什麼是「文明」 , 什麼叫「友愛」 等等。幼兒在與具體、直觀、形象的事物千百次接觸中, 不但理解了抽象的概念,而且逐步學會了由具體到一般的概括方法, 也為進一步發展判斷、推理能力奠定了基礎。(二)對幼兒進行事物分類訓練。對事物進行分類的訓練不僅有利於幼兒學會分析與綜合,而且更有利於幼兒對概念進行迅速、深入、系統的理解。對於幼兒來說,他們不可能通過成人的「學術化」講解去把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對事物的屬性, 幼兒只能通過實際、具體的操作活動去慢慢領悟。例如,「人」這個概念, 所反映的當然不是人的高、矮、胖、瘦、黑、白等表面的東西, 也捨棄了男、女、老、少的區別,只剩下區別於其它動物的特點, 讓幼兒進行這種抽象顯然是不現實的。類似的思維活動如果不通過分類訓練,那麼就只能靠幼兒在漫長的生活歲月中去自發地慢慢發展了。而分類訓練的突出特點在於它可以使幼兒迅速、深刻、系統地把握事物的本質屬性,認識此事物與彼事物的異同, 並將幼兒的概括活動同化於實際行為動作之中。二、引導幼兒認識事物間的簡單聯繫任何事物本身都有著一定的邏輯結構。這是由事物內在聯繫所決定的。因此,邏輯思維是事物自身的邏輯性在人類頭腦中的反映。幼兒藉助表象進行的「原始」邏輯思維也同樣是事物自身的邏輯性在幼兒頭腦中的反映。幼兒在與客觀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聯繫,在對事物進行觀察, 認識的過程中, 不斷改造、重組頭腦中的原有的經驗模式。通過這種「改造」和「 重組」建立起新「模式」 ,產生新「結論」的過程正是判斷、推理的過程, 其目的是使認識順應客觀現實的內在邏輯性。根據幼兒心理發展水平, 幫助幼兒認識事物間的聯繫, 重點應是認識事物間的直接因果關係。間接關係和其它非因果關係由於其推理層次較多, 從一個判斷到最後一個結論性判斷需要經歷較複雜的思維程式, 難度也較大。而直接因果關係在事物間千絲萬縷的聯繫和錯綜複雜的關係中,是最明顯、最直接、最適合幼兒觀察和認識的。如:樹木的變化與四季變化的關係、地球轉動與日升日落的關係、聲音與物體的關係、物體數量與重量的關係等。對於幼兒來說,把握了因果關係,也就把握住了客觀事物發展、變化和相互作用的基本關係, 這是認識事物間聯繫的十分重要的一步。認識事物間的聯繫, 首先,成人要善於引導幼兒去觀察。陳鶴琴先生曾說:「觀察是獲得知識的基本方法, 而精密的觀察則是開啟真理寶藏的鑰匙, 握著這把鑰匙,我們便能接近科學的真理。」其實, 在敏銳的觀察力背後起支撐物作用的往往是正確的判斷力。其次,成人要善於運用語言指導。語言指導對幼兒的認識活動起著導向、促進和調整作用。再次, 成人要適時地幫助幼兒進行總結、概括,引導其得出正確的結論。從而幫助幼兒建立起一種基本觀念, 即有原因必有結果, 有結果必有原因。三、訓練幼兒動手操作,解決實際問題英國科學家德·波諾認為:思維是人腦的一種技能, 就像手的操作是人手的技能一樣,通過一定的訓練,思維能力就能得到提高。幼兒的大腦通過實踐活動和言語活動獲得豐富的信息後,會以一定的方式加以處理,而處理信息的方式是與一定的思維結構有關的;一定階段的幼兒在實踐中產生一定的認識,形成一定的思維結構;這種思維結構是可變的, 它與外界新對象、新信息之間存在著不斷的同化與順應的矛盾, 正是這個矛盾不斷地推動著幼兒思維的發展。幼兒在千百次實踐中發展著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判斷和推理能力, 經過千百次實踐, 他才終於明白:小塊積木在上, 大塊積木在下, 將更加穩固, 並漸漸學會以此進行類推,解決各種相似問題。我們的任務就是讓幼兒「學會」這種類推, 無數類推的積累將在幼兒頭腦中逐步建立起相應的認知結構,成為構築幼兒思維大廈的一塊塊基石。列寧說:「人的實踐經過千百萬次重複,它在人的意識中以邏輯的格固定下來。這些格正是而且只是由千百萬次的重複才有著先入之見的鞏固性和公理的性質。」幼兒思維發展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人類思維演進歷程的「重演」 。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 解決實際問題, 既可以是一種在成人指導下的, 有計劃、有目的、的實踐活動,也可以是幼兒以遊戲方式自主進行的實踐活動。但無論是哪一種活動,成人都應該為其提供必要的條件和環境。這些實踐活動應當成為幼兒教育的主要途徑, 其意義不僅在於發展幼兒的動作系統,提高其手、眼、腦的協調性, 同時還在於促使他們將實踐成果以「邏輯的格固定下來」 。我們不可能直接去構築幼兒的思維大廈,但我們卻可為幼兒構築思維大廈創造必要的條件, 幫助幼兒獲得那怕是最簡單的判斷、推理能力, 使他們那種只能藉助表象進行的, 然而,卻往往被人們忽視的最簡單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及時、充分的發展;同時也為幼兒教育尋覓一個新的著眼點, 這便是我們的任務所在。主要參考文獻:[ 1] 張晉梗主編:《皮亞傑理論與物理教學》, 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0 年11 月版[ 2] 朱長超:《思維的歷程》,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0 年6 月版[ 3] 品川嘉也著:《兒童右腦智力開發》,北京日報出版社, 1987 年7 月版[ 4] 家庭中的幼兒智育,《現代嬰幼兒家庭教育》, 瀋陽出版社, 1994 年10 月版

推薦閱讀:

幼兒舞蹈基本功訓練
北郵幼兒園新生入園報道
嬰幼兒便秘知識大全(點開要了解的問題就會學到相關的知識)
選個好老師勝過好幼兒園_
幼兒園球形卡紙創意手工,太有創意了!

TAG:幼兒 | 推理 | 能力 | 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