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講解(下)-北大哲學系教授魏常海

?國學韜略:點擊上方"國學韜略" 關注我們!

魏常海

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博導,北京大學《儒藏》編纂中心副主任,三智道商國學院特聘導師

第四部分-妙用分: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前面講了本體,本體也是本質,本質是這個樣子,如果你領悟了這種本質,可以由體啟用,它有它的妙用,下面就是妙用分。其實妙用分我看講的也不光是用,它講的還是體。所謂妙用就是說,你前面所理解的緣起性空這個本體,那麼對下面一系列的問題會有一個更確切的領悟。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這就是我們前面反覆講的,色受想行識五蘊本質上是空的。「無」表達的不是完全沒有,表達的也是緣起性空,你不能執著這個東西,下面講的無,都是這個意思。離開對這個東西的一種錯誤的執著和一成不變的想法。即是講五蘊的緣起性空。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此處講十二處(十二入)、十八界都是緣起性空,六祖慧能曾立遺囑,要求後人學習三科。三科:佛教大小乘都承認的分類法,即把一切諸法分為五蘊、十二處(又稱十二入)、十八界。這是佛教中對於宇宙萬有的廣略不同的三種分類。十二處: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亦即六種感覺器官及其相對的客觀對象。十八界:即六根、六塵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這幾句話在概括十二因緣,即:從無明開始,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十二因緣都是緣起性空,所以說乃至無老死,無老死盡,每一個環節都是緣起性空。十二因緣不是說都沒有,緣起性空這個無不是根本沒有,它是緣起法,一旦覺悟,超脫之後,你就會離開生死,它是假法。因果報應有信仰的方面,也有事實的方面,因果是客觀事實。想想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有因果規律的,一個人做的事情最後能否達到預想的目的,與思想是否正確都是有關係的,這就是因果法。佛教里講的業,業就是你過去所思、所想、所做、所為,它會對你後來有影響。業有兩種,一是個業,個人的業,講個人過去做的事情,你會得到相應的果報;一是共業,共同的業。一個集體,一個團隊,你的集體意識或者主流意識,主流做的事情怎麼樣,一定會影響你的團隊,今天做的從長遠看一定會帶來影響。佛教講的因果律是非常有道理的,三世信不信由你們,但是因果報應、因果律你們是一定要信的。什麼都不信是一定做不好事情的,馬克思主義也講因果律。佛教講你以後是好是壞,結果怎麼樣,不是外在的東西,主要是你自己,你自己可以決定你自己。儒家也有這種思想,孟子講禍福都是自己求得,《詩經》中有句話自求多福;《尚書太甲》中也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天作孽,天災,洪水、地震,將來地震也可以預報了,有天災了可以走了,躲開。但是自作孽,一定逃不掉。剛才講十二因緣緣起性空,不是說它沒有,人在沒有覺悟之前,沒有達到佛的境界之前,你在生死輪迴中就有因果報應,因果報應是存在的。十二因緣講有無明,然後……是因緣循環。

無無明,也就無無明盡,這裡面有個區別,不光是針對我們常人,它與小乘佛教也有區別,小乘佛教講有無明,小乘佛教講無明盡。小乘佛教有聲聞,有緣覺,緣覺是他體驗到十二因緣,因為人有無明,然後產生貪愛,貪愛之後就生生死死在那轉悠,緣覺有這點覺悟,覺悟之後覺得這是悲哀的,就去掉貪愛,去掉貪愛就能剋制無明,讓它起不來,起不來當然就超脫了。就可以達到無明盡,就可以到涅槃,小乘佛教是厭離生死,樂求涅槃。他追求的是無明盡,後面追求的是老死盡,沒有煩惱,脫離生死。大乘思想說無明和老死都是沒有根本覺悟的在轉悠,如果根本覺悟了就是緣起性空,這時候不是追求不是無明盡,老死盡,追求大慈大悲,普度眾生。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菩提及煩惱。《楞伽經》講兩種人不能成佛:一是斷了善根的人,一是菩薩一闡提,不是不能成佛,而是他不成佛,他追求的境界是自己不脫離生死,而是所有的人成佛後自己才成佛——地藏王菩薩。這是大乘佛教的思想。不是說你一個人擺脫生死,從此岸到彼岸,而是你要在現實中普渡眾生,人生下來幹什麼,如果都是緣起性空,人活著有什麼意義,人活著是有意義的,是你先覺悟,同時讓眾生與你一起覺悟,你承擔著這樣的責任,這就是你人生的使命,你的歷史使命和人生價值。大乘佛教不是很消極的東西,是非常積極的。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四諦:苦、集、滅、道,證悟四諦是聲聞境界,最高境界是羅漢果位,戒定慧,八證道都是解脫之道,都是追求離開生死,大乘認為真正的菩薩道這是不夠的。無智亦無得。的到最高的智慧不是另外得到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緣起性空,悟到了最高的智慧,也是本有的東西。通過修行把人人都有的東西顯現出來了。

第五部分-果德分: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修行的境界得到了什麼?因為有前面的無所得,所以才有這裡的有所得,證得了境界後,就可以心無掛礙,不會再去鑽牛角尖,就不怕什麼了也不會悲傷和焦慮了。遠離顛倒夢想,徹底了解這個世界緣起性空,人生是緣起性空的。究竟涅槃:達到最高境界,小乘聲聞覺是不究竟涅槃,他仍然有執著,執著涅盤和生死有區別,它是在生死之外求得一個涅槃。真正的涅槃是在這個世界上完全徹底的實現,就在做事情的當,你做這個事情的意義,就是讓人人達到最終覺悟,這才是究竟涅盤。所以說三世諸佛都是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而得以成佛的,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緣起性空證悟不容易,真正達到心無掛礙,達到心裡什麼都沒有,說是說,但不容易做到,但還是要向這個方向努力,而且不是說一時做做就行了,我禪定的時候心無掛礙,等我出定的時候又有掛礙,還是不行。《金碧峰禪師的故事》(明朝朱元璋建新政權後,賜給五台山碧山寺方丈金碧峰禪師一個玉缽,禪師非常喜歡。金碧峰禪師自從開悟以後,能夠放下對其他諸緣的貪愛,唯獨對這個吃飯用的玉缽愛不釋手,每次要入定之前,一定要先仔細地把玉缽收好,然後才安心地進入禪定的境界。有一次,閻羅王因為他的世壽已終,準備把業報還清,便差幾個小鬼來捉拿禪師。金碧峰預知時至,想和閻羅王開個玩笑,就進入甚深禪定的境界里,心想, 看你閻羅王有什麼辦法。幾個小鬼左等右等,等了一天又一天,都捉拿不到金碧峰,眼看沒有辦法向閻羅王交差,就去請教土地公,請他幫忙想個計謀使金碧峰禪師出定。土地公想想,說道:「這位金碧峰禪師最喜歡他的玉缽,假如你們能夠想辦法拿到他的玉缽,他心裡挂念,就會出定了。」小鬼們一聽,就趕快找到禪師的玉缽,拚命地搖動它。禪師一聽到他的玉缽被搖得砰砰地響,心一急,趕快出定來搶救,小鬼們見他出定,就拍手笑道:「好啦!現在請你跟我們去見閻羅王吧!」金碧峰禪師一聽,了知一時的貪愛幾乎毀了他千古慧命,立刻把玉缽打碎,再次入定,並且留下一首偈曰:若人慾拿金碧峰,除非鐵鏈鎖虛空;虛空若能鎖得住,再來拿我金碧峰。當下進入了無住涅槃的境界。)

第六部分-證知分: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大神咒:神用莫測,神妙;

大明咒:所有黑暗的地方都能照到;

無上咒:沒有更高的咒了,至高無上;

無等等咒:無有可以與之類比,還有一種說是平等的,與佛平等。

第七部分-秘密分: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此句的意思:自度去,度他去,度到彼岸去,普度眾生到彼岸去,速疾成就證菩提

揭諦:普度眾生中度的意思。波羅揭諦:到彼岸去;波羅僧揭諦:普度眾生到彼岸去;菩提:無上最高的智慧,薩婆訶:速疾。


微信號:nbgxtl


推薦閱讀:

致良知(第五講)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三聯書店,2012年4月,356頁,45元(精裝)。
天台哲學的原理 如是因如是果
饒宗頤之命|羽戈
@不江北 的腦洞與臉皮——不只關於馬克思原文的翻譯

TAG:哲學 | 心經 | 教授 | 哲學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