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批註式閱讀」的習慣
06-03
(2012-06-10 13:57:50)標籤:娛樂培養「批註式閱讀」的習慣蔣艷麗 的工作室培養批註閱讀習慣培養「批註式閱讀」的習慣2011-06-21 22:57我們鼓勵同學間相互討論,共同交流,在班級中為學生創設一個展示自己批註閱讀成果的空間,讓他們介紹各自的批註內容、方法,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進行批註式閱讀的積極性。為使批註式閱讀習慣的長久保持提供一個強有力的支撐平台與活動空間,因此,我們必須關注批註的檢查、交流和互評。(1)小組輪流抽查。每次布置批註作業後,抽查1—2個小組。由於人數少,一般以面批為主。肯定其新穎獨到的見解,指出其思想偏激、觀點片面甚至錯誤的地方。模稜兩可、正誤難辨的地方不輕易否定,而是與學生一起商討,引導學生用辯證的思維分析、探究問題。(2)小組交流互評。由於各人性格不同、喜愛不同、知識結構不同,對文本的批註差異很大。小組交流、互評時爭論常比較激烈。(3)實物投影現評。批註寫在頁眉頁側,利用實物投影儀,調節好焦距,全班可馬上看見某位同學的批註,全班共評,發表見解。對於批註時典型的偏激、片面、平淡、離奇、怪異等現象,展出來供大家引以為戒;精闢、獨到、創新、全面、透徹的批註供大家借鑒和仿效。通過檢查、交流、互評,同學們能及時反思自己批註的情況,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效率和批註質量。為發揮給文章做批註的真正功效,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作為評價依據:看態度——與作業的批改緊密結合。實踐證明:教師要批改的內容學生在做的過程中是非常認真的,投入的精力足。因此,在學習完一篇文章後,教師經常把給文章做批註做為一項專門的作業布置給學生。「態度決定一切,習慣成就未來。」長此以往,給文章做批註這種行為才能成為了學生學習語文的一種自覺行為。抓質量——與課堂的分析緊密結合。在教師引導學生共同地解析文本時,每當學生有好的見解時,教室總是給予適當的表揚,並提醒學生及時記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出了給文章做批註的精髓就在於把自己對文本思考的痕迹寫下來,每一處批註都是一處精彩的見解。值得提醒的是,批註時應注意用語簡潔、精練,落筆時做到「三思而後記」,要有自己的獨特見解。一開始,學生運用工具書只會摘抄大段大段的資料,我們就逐步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言語,寫上簡潔關鍵的中心詞語,在彙報中進行還原、擴充(每一教研組都有專項指導學生如何說完整話的方法),防止學生只會照書抄襲、照本宣讀、沒有自己獨特見解的弊端。3、養成習慣,延伸課外一開始,學生沒掌握要領,所作的批註往往是低層次的。老師可以讓他們圈圈、點點、劃劃,主要是在閱讀中發現的好詞佳句。寫人文章注重外貌、神態、動作、心理等描寫詞句;寫景文章重點抓住能準確表現景物的形狀與變化的詞句。在實踐中,我們按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規律,循序漸進地進行多種類型相結合的綜合性批註的訓練。綜合性批註一般又可以分為三種方式:(1)常規性批註——即每讀一文都應對課文詞語知識、篇章結構、寫作特色、中心思想加以分析理解,寫上批註。(2)特殊性批註——即根據課文特點,自讀思考題。根據思考題來閱讀課文,作出簡明批註。(3)自由式批註——對一些特別欣賞處或一些感到難以理解的問題隨意批註。教師不僅在語文的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進行批註式閱讀的訓練,還讓學生在課外揀自己喜愛的讀物隨讀隨注。課內閱讀一般分兩次批註。第一次是在教師對文本不作任何講解的條件下批註,防止學生產生思維依賴或思維定勢,人云亦云。經過師生對文本及批註的探討,學生基本上能把握文本的主旨、結構、形式後,再一次作批註。兩次批註由淺入深,去偽存真。而課外閱讀量較大,一般只要求批註一次。為鼓勵學生將「批註式閱讀」由課文閱讀延伸到課外閱讀,增強學生課外閱讀的深度,擴大學生課外閱讀的廣度。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我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每周五的讀書交流會上,學生每人選其中3條左右交流彙報。要點包括:a、這本書主要講了什麼內容(一個什麼故事)?b、這本書中令你最受(感動、傷心、高興……)的地方是什麼? 說出文中你喜歡的精彩片段,並說明理由。c、交流這本書中你最(喜歡、崇拜、討厭……)的人,並說明理由。d、說說書中主要人物性格特點,他有哪些地方值得學習?你想對文中主人公說些什麼?e、讀完這本書以後,你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受到什麼啟發?f、你由這本書中的內容聯想到了什麼?g、讀完這本書以後,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三)例談批註式閱讀的類型及簡易操作策略1、抒情式批註,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閱讀教學的根本就是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與作者進行對話,從而幫助學生與文本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與作者產生心靈上的共鳴。而這種情感上的共鳴,心靈上的共鳴,不能僅僅局限在口頭的議論、表達上。更應該是一種深刻的思考,無聲的交流,盡情的宣洩。這就需要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抒情式批註。也就是將自己閱讀文字材料的某些語句、某段話、某篇文章的感想、體會批註出來。這樣,既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了課文內容,又錘鍊了語言文字。(1)動情處寫感想如果一個人用心去讀文章,就一定會有自己獨特的感想。為了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習慣,我們首先給予學生充分自讀自悟的時間,然後要求學生在讀了文章之後,圍繞確定的研究專題在動情處寫下自己的感想。【案例1】《生命生命》這一課,當讀到「……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於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有同學這樣寫道:「讀著課文,我不由想到了貝多芬雖然雙耳失聰,但他還是創造出了《命運交響曲》,這就是好好使用生命。在網上,我查到一個女孩因為網上談戀愛被人拒絕,跳樓自殺,這就是白白糟蹋生命,我們應該學貝多芬,好好珍惜生命。」【案例2】又如學生在學完《觸摸春天》這篇文章時寫下了自己的理解:「安靜,你是如此地熱愛生命,我們曾擔心你會偷偷地哭泣,現在,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你會快快樂樂地生活下去。謝謝你,安靜,因為你告訴了我們: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讓我們做到熱愛生活,珍惜生命,笑看人生,坦然面對生活,將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思考】當讀到這些精彩的批註時,你難道不為之動容,不為之驕傲?我們慶幸,我們選擇了這樣一種開放的閱讀方式,完全把讀書思考的空間交給了孩子。才讓教師享受到了這一刻的精彩。才讓我們看到了這些靈動的富有個性的思想。這些感想式的批註,不僅幫助他們深入地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而且還培養他們一根敏感的神經,如果堅持這樣讀下去,寫下去,我們有理由相信學生一定會學有所感,學有所悟,學有所得,形成獨立的閱讀個性。(2)共鳴處促聯想【案例3】有同學在學完《烏塔》後,這樣寫道:「想想自己,和她相比之下,我不禁覺得自慚形穢。在這個年齡,我們中國的孩子沒有這種勇氣,也沒有這種膽量。我們呆在家裡,雖然有圖書、有電視,但是,這畢竟不能滿足我們的願望。現在看來,我們的家就像一個大鳥籠,而我們就像是蜷縮在籠中的一隻小鳥,沒有自由,不能感受生活,也不能去體會人生的哲理。」【思考】一篇文章往往有讓讀者產生共鳴點,這樣的點通常能喚起讀者原有的一些生活經驗。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讓他們能夠由此及彼,能夠自覺地由文本遷移到文外。這種天馬行空的聯想看似自由散漫,不著邊際,但正是這樣的聯想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讓各種不同的聲音和思想在這裡衝擊、碰撞。在交流融合的過程中,讓這種閱讀方法有助於學生知識的收集、遷移、信息的歸類整合。這種課內牽一髮課外動一身的做法又何嘗而不為呢?2、質疑式批註,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也是新課標大力倡導的。質疑本身就是一種思考,一種挑戰,一種探索。有了疑問,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才會讓他們讀進去,真正地走入文本,與文本、與作者進行對話。質疑式批註也是語文教學中切有實效的一種批註方式。它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懷疑與探究精神。這種閱讀方式學生用得最多,也用得最廣,它適合於各類學生各類文體。【案例4】《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困惑處善質疑(1)回顧要點:同學們,學了課文,我們明白了文章寫了這樣兩件事——(結合板書,學生回答:修改文章/邀請做客)(2)嘗試命題:如果讓你來給文章取個題目,你會取什麼呢?(學生自由命題,並簡要說明理由)(3)引導質疑:原文題目是《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懷念葉聖陶先生》,課文主要是寫葉老批改「我」的作文和「我」到葉老家做客的事,那為什麼要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題呢?(課件出示課題,字體逐漸放大後出現紅色大「?」。)(4)批註解疑:作者是怎樣來描寫那一牆爬山虎的呢?景和人之間有什麼聯繫嗎?請大家默讀課文,找一找,劃一划,並寫一寫自己所想到的。【思考】乍看這個題目以為是寫爬山虎的,讀了文章發現其實是寫人——對文一絲不苟、對人平易真誠,文品和人品堪稱楷模的葉聖陶。為什麼要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題呢?南宋理學家朱熹曾說過:「讀書無疑者,須教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有疑才有問,有問才有悟,有悟才有會產生創新的意識,才會逐步形成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質疑本身就是一種思考,一種挑戰,一種探索。經過一年的實踐,「質疑」已融入學生們的閱讀實踐,「質疑」已成了他們的一種習慣。這些來自學生的疑問多麼有價值,它幫助老師了解學生的學情,了解學生最渴望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解決了這些疑問,不是幫助解決了課文的重難點嗎?現在我們班學生基本上都會用這種閱讀方法,隨時提出疑問,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驗的積累,他們的問題越來越有價值。這種批註為語文課堂生成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波瀾,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3、評價式批註,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要經歷一個是由淺入深的過程。教師應在此過程中起到推波助瀾的引導作用。應努力在閱讀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他們的閱讀體驗,注意做到鼓勵並提倡學生對閱讀材料本身、對文中人物、寫作方法乃至作者的情感態度作出或褒或貶的評價。這就是評價式批註。評價式批註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1)賞人物品形象【案例5】學習《普羅米修斯》時,教師引導:對文中主人公普羅米修斯,你想寫下哪些詞讚頌他?同學們紛紛寫下:大義凜然、無所畏懼、不畏強暴、正義的化身、人類的英雄……更有學生為普羅米修斯唱讚歌:「是你,讓漫漫黑夜跳躍希望的火苗。是你,讓蠻荒時代沐浴文明的曙光。是你,甘願觸犯天條也要救人類於水火。是你,深受酷刑卻無怨無悔。勇敢、堅強、博愛、無私,這就是你——普羅米修斯!」(2)賞文字悟精妙每一篇文章都有點睛之筆,都有突破重難點的關鍵詞句。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賞析語言文字,感悟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圍繞這些重點詞句進行深入地研究探索作批註是十分必要的。【案例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們的交談很融洽,彷彿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個他的老朋友。他親切之中蘊含的認真,質樸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黃昏的到來。」教學中,教師引導品詞、結合朗讀、補充課外資料感受葉老的親切、質樸:A、聯繫生活理解「融洽」:怎樣的兩個人會在一起融洽地交談?而現在一個是(蜚聲國內外文壇的大作家),另一個是(還在讀中學的普通學生),你又感受到什麼呢?B、抓住對比理解「融化」:你見過什麼東西融化?它們因為什麼而融化?「心」會融化嗎?「心融化」了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作者的「心」會融化呢?C、透過這兩個詞,你看到了一個()的葉老先生,把你想說的批註在一旁。(3)賞特點理結構【案例7】在學習《那片綠綠的爬山虎》6-9自然段時,默讀課文,思考:葉聖陶老先生是怎樣邀請「我」的,「我」有什麼感受。要求分別畫出描寫葉老和「我」的詞句,簡單批註。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重點理解「意外;握了握手;交談融洽」這些內容。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學生交流。此時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也是零散的。作為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樑,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並參與其中,推動學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教師加入一個思維拓展練習,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梳理感受。要求是:結合葉老的表現,在()里加上肖復興當時的感受、想法。學生有了這些情感體驗,再談「我」為什麼這麼高興、激動,就可以理解到:一個大作家居然要見一個中學生,還請到自己家裡來,親切地與「我」交談,足可以看出葉老是一個(平易真誠、和藹可親)的人。這怎麼能不讓人高興與激動呢?老師相機指點作者不僅寫爬山虎的美,還表達了自己的心情,這就叫——借景抒情。《頤和園》這篇文章在文章結構上也很有特點,可以引導學生在預習時揣摩文章的結構:課文採用了移步換景的遊覽順序,依次向我們介紹了長廊、萬壽山(佛香閣)、昆明湖(十七孔橋),讀者好像跟著作者遊了頤和園,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學生結合資料寫了《頤和園導遊詞》,結尾這樣寫道:「時光匆匆,遊客們,如果你還意猶未盡,就請你在這個擁有許多美麗景色的頤和園中拍照留念吧!」【思考】要想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他們的閱讀體驗,就應該允許並提倡他們對閱讀做出賞析。這種評價式閱讀用得最廣,可以對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賞析,可以指出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還可以揣摩文章的結構、寫作特點等。這種評價式閱讀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因為他們成了課堂的主人,成了讀書的主人,他們有權利來評價書本和作者了,這不能不說是對他們人格的一種尊重!4、補充式批註,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補充式批註,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一種閱讀方式。這種閱讀方法就是讓學生順著作者的寫作思路,依照作者的寫作方法,遵循作者的寫作風格,對文章進行擴展補充。它能活躍學生的思維,打開學生的視野。學生在學習模仿作者的寫作方法進行補充式批註時,寫作能力也得到了訓練和提高。(1)空白處 抓補白【案例8】《鳥的天堂》一課,當講到「一隻畫眉……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著,那歌聲真好聽。」學生此時已經能感受到鳥兒們在這兒生活得很快樂!為了讓學生把「天堂」這個詞理解得更飽滿,更豐富。我這樣引導學生:同學們,怎樣的地方可以謂之「天堂」?這棵大榕樹為什麼能稱為「鳥的天堂」?如果有一天,你來到這兒一游,你還會看到怎樣的情景?同學們紛紛拿起筆,展開想像的翅膀。有同學這樣寫道:「鳥兒們有的在枝頭歡唱著,真像一個天才音樂家;有的在天空翱翔,真像一個了不起的飛行家;有的在我們的面前梳理著自己漂亮的羽毛,真像一個美容師。」你瞧,在孩子的筆下,鳥兒們就是音樂家、飛行家、美容師!還有的同學這樣寫道:「一隻鳥大膽地飛了過來,在我的頭上飛來飛去,還時不時地停到我的肩膀上,用它的尖嘴,輕輕地啄我的臉。」在孩子的眼裡,生活在「天堂」里的鳥,是不會把遊人當外人的,因為他們在這兒生活一直很安全。還有這樣寫的:「鳥兒們在樹上看著我,隨時待命的樣子。我於是把手一拍,樹上的鳥一齊飛了出來,我終於看到了千鳥競飛、百鳥齊鳴的場景,真是太壯觀了!」原來在他們的想像中「鳥的天堂」之所以能稱為鳥的天堂,除了鳥兒在這兒生活很快樂很自由,還應該有許許多多的鳥,還不乏有稀有珍貴的鳥,並且在這兒生活得很安全。通過這樣的小練筆,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想像,把對「天堂」的理解還原成具體可感的情境,豐厚了「鳥的天堂」的確是「天堂」的更多更深層次的原因,豐富了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和理解。【思考】作者常常運用「空白」的藝術,把一些內容留給讀者自己。在課文中,有些地方寫得很含蓄,或很簡練,給學生的思維留下了想像空間,這樣的文章,教師可以充分挖掘這些空白,讓學生將寫得簡練的地方補充具體,把寫得含蓄的地方補充明朗,填補這些空白,不僅可以促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2)篇末處拓延伸【案例9】《永生的眼睛》——整合資源,深化內涵文章以母親為女兒驕傲而戛然而止,留下了許多懸念:溫迪後來真的做到了嗎?她離開人世後,誰為她辦理捐贈手續呢?此處文本拓展呈現原文結尾,還故事以完整。(1)呈現結尾:豈止是父親的眼睛得到了永生,同學們,你知道嗎?原文還沒有結束,它還隱藏著一個悲壯而美麗的結局!——教師深情補充故事原文的結尾(課件出示原文結尾,配樂朗誦)。(2)引導感悟:這麼一位才華橫溢的女孩,這麼一位善良可愛的女孩,這麼一位心靈高尚的女孩,卻在14歲的花季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此時此刻,請用一個詞或一句話來形容你此刻的心情。(3)寫話練習:請拿起筆,把你心中的那份震撼寫下來!(配樂《愛的禮讚》)【思考】這個悲壯而美麗的結局,深深地震撼了學生,在對溫迪一家尤其是對父親、溫迪的深深敬佩之餘,也對課題「永生的眼睛」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每一篇好的文章,它的結尾都是富有深意,引人深思的。學生在精讀完文章之後,他們的情感體驗與初讀時相比會有新的提高。此時作批註,加深了對原文的理解,既能檢驗閱讀的效果,又能提高閱讀能力。以上例談的只是我們課堂上常用的幾種批註形式,其實批註的形式多樣,內容不限,每個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批註的內容。有些學生對於詞語比較敏感,著重批註重點或準確生動的字詞;有些學生善於理性思考,著重批註疑難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有些學生善於感性思考,著重批註感人之處,將感受用語言表達出來。這種傳統的批註法,運用於課堂教學,使教學異彩紛呈,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與成功,教學氛圍活躍而不失序,開放而不鬆散。5、歸納式批註,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閱讀教學最基本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歸納、提煉閱讀材料基本信息的能力。因此,歸納式批註成為應用最為簡便、普遍的閱讀方式。在教學實踐中,歸納式批註的內容可以從引導學生歸納段意開始,逐漸到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歸納式批註的形式可以從用一段話批註開始,逐漸能用幾個詞語加以概括。在讀書時,邊看邊思考,然後用精鍊的語言把某段的中心意思記在段落之後。便於把握文章的脈絡,複習瀏覽時,可一目了然。在歸納式批註的過程中,學生不但要通過閱讀來了解課文內容,還要對閱讀的內容進行概括歸納以至提煉,在此過程中,學生必須對語言材料反覆閱讀、推敲,最後才能運用恰當簡練的書面語言呈現出來。這樣就打破了以往讀完就說的模式,將理解語言與運用語言有機的結合起來,促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一定的語言訓練。可以說,歸納式批註適用於所有學生,適用於任何文體,是極有實際效果的一種方式。輔助提示如下:(1)寫事文章:通過預習,我知道了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2)寫人文章:我認識了一個(怎麼樣)的人。(3)寫景文章:讀了課文,我知道了這是一個(怎麼樣)的地方。五、課題研究收穫(一)批註式閱讀,改變了學生的閱讀方法批註式閱讀過程是一個動態的思維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根據研究的專題,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特長等,主動地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設身處地地與文本進行廣泛的、深入的、全方位的直接對話,從各個層面對文本進行理解、感悟、闡釋、發現和點評。它主要體現以下幾點:1、批註式閱讀讓學生更有自主性。在批註式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與特長來合理地分配時間,支配自己的閱讀思維方式和思維過程,有較大的思維自由。學生可以書寫自己的理解、感悟,可以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及評論,可以暢談自己的認識,更可以想像文本的延伸等。批註式閱讀為學生髮揮個性特長和才能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而形成一個更加開放自主的閱讀過程。2、批註式閱讀加強了學生合作性。批註式閱讀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重點,重視學生自身的閱讀體驗、感受。但它不僅僅是一種個體封閉式的自學感悟,而是要在進行一種群體性的自主合作學習,注重生生間的互動,充分地開展合作、交流與分享。合作過程中,學生可根據自身的需要與同伴交換意見,表達自己的觀點,傾聽別人的見解,汲取他人的觀點,以達到批註的內容更完善、更具體。學生從他人的表達中發現獨特之處,可以使自己的批註更加深入,而且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在欣賞別人的創意及成果,獲得了別人的贊同與理解,同時也就學會了欣賞別人。3、批註式閱讀培養了學習自覺性。在本課題總結階段,我們又一次進行問卷調查,以下是調查數據統計。調查形式及人數:抽樣調查100人;調查時間:2009年6月。【表4】沈小四年級學生批註式自主閱讀現狀調查(實驗後統計)從以上調查數據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的閱讀興趣有了很大的提高,閱讀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批註式閱讀習慣基本養成。在語文的學習中,學生都能較自覺地進行批註式的閱讀,懂得在書本中圈圈點點,寫下自己的點滴感悟,閱讀的能力都有所提升。平時測試中,學生對閱讀題的分析更到位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明顯提高了,分析問題更加全面了,概括能力也加強了。(二)批註式閱讀,改變了老師的教學理念1、在批註式閱讀中,教師的引領、指導是關鍵。批註式閱讀實施的過程中,老師的任務並非輕了,而是重了。教師充分體現了「課堂組織者、情感引導者、學習參與者、思維點撥者「的角色作用。教師先確立課文的研讀主題,從研讀主題入手開展有針對性的、有重點的批註閱讀,避免出現學生不著要領,在課文的「外圍」上轉圈圈,不能深入地把握文本主旨,從而導致閱讀效率的減低。教師根據學生批註閱讀的進展情況,安排學生先進行同桌間的相互交流或小組內的相互交流,以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在相互交流中碰撞智慧的火花,交流彼此的收穫,探求別人獨到的見解等。最後,教師引導學生就研讀主題進行批註閱讀的情況進行全班彙報,在彙報中引導學生感悟文本,閱讀文本並指導朗讀,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進一步地深入。在課堂中,教師更多地給予學生髮表自己意見的機會,尊重學生的話語權,還給孩子在課堂中本應該有的閱讀時間與閱讀空間,從最大的層面上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參與文本閱讀的熱情。在課堂中,教師採用多種方式多種途徑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嘗試閱讀批註的基本方法,讓學生從中獲得閱讀的快樂與充實感,為進一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作良好鋪墊。2、在批註式閱讀中,老師的教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課題研究中,課題組成員按照課題計劃邊學習、邊實踐、邊探索、邊反思、邊總結,積累了大量的資料、案例,專業化水平得到了提升。賀海紅老師、鄭艷芬老師作為校骨幹教師上了語文教學研討課,其中賀海紅老師還通過層層選拔,所上的《呼風喚雨的世紀》獲市優質課一等獎,還參加了送教下鄉活動。四年級第二學期,我們教研組老師在同課異構教研活動中人人表現出色,得到了學校領導的大力讚賞。張英老師以此教研活動為素材,撰寫的論文《同課異構聚焦精彩——<紀昌學射>精彩片段賞析及有效教學反思》獲市論文評比一等獎。張英老師的教學設計《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獲省語文實驗教材優秀教學設計獎、市一等獎,語文教學反思案例《追尋心中那片綠》獲市二等獎,教學設計《永生的眼睛》獲市二等獎。六、對「批註式閱讀」的幾點思考「批註式閱讀」是種具有很強的個性化的活動,決定了閱讀只能是學生自己的事情,任何人都無法越俎代庖。教師的職責,是營造一個有利於學生情緒化的「場」,讓學生直接面對文本,主動地讀,專註地閱讀,興緻勃勃地閱讀。批註閱讀是遵循閱讀的內在規律的,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批註閱讀注重閱讀的差異性閱讀認知理論認為,閱讀主體在閱讀文本時,只有在他的信息貯存中能夠找到與文本語言具有相似性的信息模塊後,才能進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從而識別文本中的信息。而每個人的經歷、知識水平、感知理解能力、悟性是各不相同的,這決定了閱讀的過程和結果也是千差萬別的。批註閱讀追求的正是這種可貴的差異,體現了一種人文關懷。而傳統的應試閱讀強調閱讀技法,或以群體閱讀代替個性閱讀,或以作者或個別權威的感受來人為地提升學生的領悟,使學生的領悟齊刷刷的達到某一「等高線」。這種強求一律的閱讀無視絢麗多彩的個性,最終也會壓抑甚至抹殺個性。(二)批註閱讀注重閱讀的審美性應試閱讀照搬教參的現成答案(往往是唯一的),教師的任務僅是讓學生明白為什麼要用這個答案,忽視了學生由表及裡的審美過程。其實,學生閱讀文本,既是文本信息的接受者,又是文本信息的加工者,總會以各種形式繼續著作者的創作。剝奪學生的這一過程,閱讀就無審美的愉悅與創造可言。更何況,有些文學作品,特別是美文,意象具有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學生需要仔細體味、揣摩、領悟,領悟了也往往「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新教材的美文特別多,一篇文章簡直字字璣珠,句句錦繡。照搬應試閱讀的先肢解、後條分縷析的方法,不但閱讀的審美愉悅全無,而且師生都疲憊不堪。所以教師應捨得花時間讓學生自行探究,感悟,自己去發現美。如果有所悟,不妨在字、詞、句、段的旁邊寫上簡短批語。學生愛批註哪個地方就批註哪個地方,愛批註多少字就批註多少字,這樣,學生就擁有了閱讀的自主權,從而產生閱讀的審美愉悅。(三)批註閱讀注重閱讀的批判性學生由於受到心智水平、認知經驗等限制,在發現、破解深層信息過程中還會遇到許多疑問和困惑,尤其是當文本所表述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念與學生的「閱讀期待」不一致或相矛盾時,其疑問和困惑就更加突出,成為閱讀理解的障礙。這種疑問或見解往往是一閃而過的,很有必要及時記錄,以便作進一步的分析研究,確定自己的批判恰當與否。批註閱讀就要求學生把點滴疑問或不同的見解表達出來,這能清楚地反映出閱讀探究的深度和廣度。如果說審美愉悅是讀者和文本作者心靈共振的話,那麼,閱讀批判則是讀者與文本作者思想火花的撞擊。這種撞擊會產生新的思想、新的理論。在當今網路時代,網上內容魚目混珠,培養學生閱讀的批判性尤其重要。(四)批註閱讀注重閱讀的專題性批註式閱讀必須在學生充分閱讀文本的基礎上,以課文的問題為中心,通過對文本的探究,形成自己的觀點。如果脫離了一定的問題中心,學生在「細枝末節」上打轉轉,在文章重點、難點外兜圈圈,就會造成學生閱讀目標的偏頗,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荒廢,課堂教學效率的降低。因此,開展批註式閱讀必須以一定的問題為中心,以保證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閱讀的效果。以問題為中心的閱讀批註,它必定能促使學生自覺地篩選大量的文本信息,並敏銳地捕捉這其中蘊藏著的有效信息,以突破問題為導向,開展定向的分析探究,集中精力攻克重難點,又能促使他們對閱讀材料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因此,確立批註式閱讀的中心問題就顯得非常重要。大語文教育觀認為,一個人的語文學習是貫穿終身的。學生走出學校後,依然要讀書看報或上網,閱讀活動幾乎天天進行。批註式閱讀保證課堂上學生的全員參與,全心參與,帶有強烈的個性化和獨立性,閱讀批判、閱讀反思、閱讀創新顯得尤其重要。從交流「閱讀批註」的成果來看,學生的理解和感受更為深刻,在整個「閱讀批註」的過程中,學生各方面的閱讀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這樣的個性化閱讀才能幫助學生將來成為有獨特個性的創造型人才。更有價值的是,經過長期訓練,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閱讀習慣將使學生終身受益。總之,在閱讀教學中開展批註式閱讀順應歷史潮流,擺脫了傳統教學中注重知識本位的局面,為學生的未來著想,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探究閱讀,有利於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真正提高了閱讀的質量。培養批註閱讀習慣1、認識批註,體會作用教師告訴學生批註式閱讀是閱讀的方法之一,只要在平日能夠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可以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而要使這種學習方法得以持久,學習技巧十分重要。在培養學生批註式閱讀習慣的時候,採用從易到難的方式,讓學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習慣養成的氛圍,使學生逐步地愛上閱讀,愛上批註式閱讀。第一步:規定符號批註的種類及用法。運用批註式閱讀的方法,首先要明確批註符號的作用。為讓符號有統一的規格標準,我們借鑒資料設計一套密碼——批註符號。建議學生用鉛筆作記號,這樣在合作交流後,便於修改。○:圈出本課需要掌握的生字。( ):標出課文需要掌握的新詞。(包括:生字組成的詞;詞語盤點中出現的詞;自己很欣賞或不了解的詞等。)①②③……(序號):標在每一自然段前。‖、│(分開號):用來劃分段落與層次,標在每一段(或層)末尾。~~(曲線):劃在文章優美語句下面。△△(著重號):標在句子關鍵詞下面。===(雙橫線):劃在文章關鍵句子(過渡句、總起句、中心句等)下面。——?(疑問號):用在有疑問的詞語或句子末尾。第二步:了解文字批註的類型及用法。文字批註主要類型有:評文字、釋意思、析含義、議內容、談感想、存疑問、類舉補充、評寫作方法和特色、表觀點等。通過具體課例的學習,按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規律逐步訓練,先重點掌握三種文字類型(評文字、評寫法、存疑問)的批註。文字批註一般寫在課文句段對應的頁眉頁腳頁側。學習文字批註可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課前預習——簡單文字的批註。批註的內容:疏通文字,初見梗概,發現疑問,提出問題。第二階段:課中講讀——啟發性批註。(1)專題批註: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的重點、難點進行批註,在閱讀過程中實施。批註的內容:在老師引導下對重點句的賞析,以及老師和其他同學講述的要點、言簡意賅的評語等。(2)釋疑批註:在閱讀過程或練習中實施。批註的內容:解答疑問,學習心得,理解要點。第三階段:課後拓展——延伸批註。既是對原有批註的補充、修正、鞏固和提高,又能作適當的擴展、以檢驗閱讀效果,提高閱讀能力。2、及時檢查,有效反饋我們提醒學生的批註採用符號和文字兩種批註相結合的方式,在自主閱讀中逐步滲透,逐步運用,逐步掌握。從下學期開始,我們設計了表格,引導學生掌握比較系統全面的預習方法(見下表)。考慮到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我們採用星級達標的方法,初級(☆級)是保底要求,人人必須完成;中級(☆☆級)中等的水平可以達標;高級(☆☆☆級)為優生拓展的內容。【表3】做學習的主人——四年級語文預習步驟及批註方法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