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期】新型城鎮化應能安放「鄉愁」(1)

話題】「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這首詩牽起無數人對故鄉的眷戀。而現在,老樹、古井、裊裊炊煙……在一些地方,這些關於鄉村的集體記憶正在「轟隆隆」的挖掘機聲中被千城一面的水泥房子、柏油馬路所取代。「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此次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運用闡釋「鄉愁」這一帶著社會、文化因素的語詞,格外引人矚目。如何理解「鄉愁」?「記得住鄉愁」的城鎮化,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城鎮化?

中央城鎮化會議中的「鄉愁」表述

城市建設水平,是城市生命力所在。城鎮建設,要實事求是確定城市定位,科學規劃和務實行動,避免走彎路;要體現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託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要融入現代元素,更要保護和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延續城市歷史文脈;要融入讓群眾生活更舒適的理念,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中。建築質量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事關城市未來和傳承,要加強建築質量管理制度建設,對導致建築質量事故的不法行為,必須堅決依法打擊和追究。在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中,要注意保留村莊原始風貌,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儘可能在原有村莊形態上改善居民生活條件。

何謂鄉愁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所宏觀室主任黨國英:讓居民「記得住鄉愁」,讓人們感到一種暖意。鄉愁其實與鄉戀之情共存,在城裡的,無論新居民還是老居民,都有一種對鄉村的親近願望。這種鄉愁或鄉戀之情,本質上是兩種心理依賴:一是對益於健康的自然環境的依賴;二是對親善人際關係的依賴。總的來說,是要建設一個讓居民保有鄉戀之情的溫馨城市。北京大學政府管理研究中心常務主任袁成達:「記得住鄉愁」,這一精彩表述深刻揭示了城鎮化發展與鄉村文化傳承的問題。城鎮化不僅僅是「圈地蓋樓」,也不僅僅是表面的「光面堂皇」,每個城鎮都應該有自己的內涵。當你走進這些位於鄉村的中小城鎮,你會感到不是在鄉村,倒像是身在美麗的城市,你會看到文明生產、體面生活的農民,發現他們工作有序、生活有度的思想境界,感受人與人平等、和睦,人與社會、自然和諧的氣氛,這大約就是「記得住鄉愁」的城鎮化。安徽省政府副秘書長劉奇:故鄉是每個中國人都急於掙脫,掙脫後又天天懷念的地方,這就是人生旅途中對家鄉的情感糾結。「鄉愁」一詞寄託著遊子對故鄉記憶的眷戀和思念。愁之所生者有二,一愁思而不得見,二愁見了已面目全非。只有留得住原汁原味的鄉土風貌,才會留得住夢繞魂牽的不老記憶。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高速推進,人們被城市五光十色、燈紅酒綠的美景所陶醉,「城鎮化就是以工業取代農業、城市取代農村」的觀念正在膨脹。觀照「鄉愁」,重新審視城鎮化過程中的鄉村的價值定位,已成為必須直面的問題。[責任編輯:李貝]
推薦閱讀:

一樣的鄉愁,不一樣的意象
聽!余光中老人親自誦讀他的「鄉愁」
有關鄉愁的詩歌 .
三絕曲:《鄉愁四韻》
記憶像鐵軌一樣長——紀念余光中先生

TAG:城鎮化 | 新型城鎮化 | 鄉愁 | 城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