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今說1 ~悟顯法師 宣講

諸位同修,今天我們來啟講這一部華嚴的奧旨,它的因緣可以算是相當地殊勝。這部《妄盡還源觀》,相信現代很多人都聽過。但是你真正想去了解的時候,你會發現今人所說的,裡面很多都是穿鑿附會,把它引到世間法去,弄成結歸在儒家《弟子規》上面。這一種作為,正是法藏大師,也就是賢首國師所喝斥的,所謂:「教無綱紀,濫挹淳流」,把錯的當作是對的,把淺的當作是深的,而且師於己見,致使初學者觸事成非,想要成佛反而沒有辦法,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破壞正法的狂徒啊!

我從小就看這部《妄盡還源觀》,能看得懂,也解得通。那麼看到人家這樣破壞佛教,我受菩薩戒,又是個出家人,從小又學習《妄盡還源觀》,承蒙佛力加持,承蒙祖師大德的教導,如果不為大眾作一次解說,確實有負佛恩。所以決定在今年講這部《妄盡還源觀》。這次講座有六個小時,讓大家在這個短短六個小時當中,能夠很清楚明了地來學習到華嚴的奧旨,以及華嚴的觀門。

這一部著述「修華嚴奧旨」,顧名思義就是修學華嚴的奧旨。那既然談到要「修」,你就必須明了《華嚴》是在講什麼。它是根本法輪,也就是佛法的根本。這部《華嚴經》是如來出世之正說,一切法門,一切的經教,無不會歸《華嚴經》,所以堪稱眾經中王。對於它的旨趣,我們應當要明白,明白以後才能修。依《華嚴》起修,依正觀而起修,可使妄想盡銷,所以名為「妄盡」。諸妄盡銷名為「妄盡」,能夠徹見本心,故名「還源」,所以叫「妄盡還源觀」。

這一本書,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賢首國師他的著述。人題上講的「唐京大薦福寺翻經沙門法藏述」。「唐京」,這個「唐」就是唐朝,「京」就是指長安,也就是現在的西安。「大薦福寺」是武則天為了幫唐高宗李治薦福,因為他往生了,她幫他薦福所修建的寺院,所以叫「大薦福寺」。在古代它是一個翻經的譯場,有很多高僧大德都在那裡翻譯經典,法藏國師當然也是,他是那邊的住持,「大薦福寺翻經沙門」,「翻經」就是翻譯經典。這個大薦福寺在唐末毀於黃巢之亂。大家都知道「黃巢」,他可以算是把唐朝的首都幾乎付之一炬,把大明宮也給毀了。那麼到宋朝的時候,就把原來的大薦福寺搬到現在西安小雁塔的位置。所以你們現在到西安去,看到的大薦福寺,它不是武則天當時候修建的,它是之後復建的。西安有兩座塔,一座是大雁塔,一座是小雁塔。大雁塔在慈恩寺,也就是窺基大師他駐錫的地方,玄奘大師的舍利也都供養在那裡。另外主要的一座塔,就是小雁塔。你們到西安去會看到這兩座塔。法藏國師他是大薦福寺的住持,他翻譯經典,所以自稱為「翻經沙門」。

我們介紹法藏大師,法藏大師又尊稱為「賢首國師」,也稱「香象大師」。他俗姓康,祖先是康居國的人。康居國在現在的中亞,就是哈薩克以南,跟烏茲別克境內。這是康居國首都,現在大概能考據出來的一個位置,在漢朝屬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當年法藏大師的母親,夢見吞日光而受孕,生出了法藏大師。這位祖師從小風度奇正,立志絕倫,意思就是他的根器非常地利,風度跟一般的人完全不同,有種「再來人」的感覺。十七歲的時候求法,入太白山,過雲水生活,也就是過出家人的生活。平常他常誦《華嚴經》,整部《華嚴經》他都會背。所以他要去求受菩薩戒的時候,他的得戒和尚告訴他說:你整部《華嚴經》都會背,早就得戒了,這是他的得戒和尚為他作印證。他聽聞二祖智儼和尚在雲華寺,遂拜智儼和尚做老師,拜他為師,深入《華嚴》。你們常看到的「雲華和尚」,就是華嚴宗的二祖智儼大師。一直到智儼和尚要往生的時候,法藏國師那時候還沒出家,智儼和尚為他作印證,他說「法藏用意於華嚴,可紹隆大法,應使出家」,要讓他出家。所以你看,從前人出家,他是要來紹隆大法,而現在的出家人出家,有些人也不知道出家要幹嘛,就是做法會、搞一些世間事、做一些沒志氣的事情、做一些貶低佛教的事情,所以佛教會衰敗。出家人自己要有志氣,要求作佛,要紹隆佛法。在家人也一樣,要幫助正法弘揚,不是只圖自己的安樂,圖自己的面子,圖一些虛榮,那些都沒有用。所以你看,華嚴二祖雲華和尚告訴大眾,說法藏大師「用意於華嚴」。所謂「用意於華嚴」就是得華嚴的心要,可以紹隆華嚴祖師的位子,意思就是傳法於他,所以叫「用意於華嚴」。

這個時候剛好武則天皇后她的母親榮國夫人往生了,她為榮國夫人廣植福田,舍家建寺,度僧出家。所以法藏大師,奉敕于山西的太原,從太原寺削髮出家,並且立為住持。所以他二十八歲就當住持了,這種出家人就真的是住持佛法,教化一方。上元元年,武則天命京城十大德為賢首國師受具足戒,並賜號「賢首」,又請他在太原寺講《華嚴經》。聽的人非常地多,盛況空前!武則天皇后想了解《華嚴經》的大意,她看《華嚴》看不懂,所以請大師講《華嚴》。當才講到經題的時候,就有瑞相了,口出光明,須臾成蓋。因為武則天皇后聽不懂,大師為她舉這太初宮裡長生殿上,金獅子作比喻。因為那個時候武則天是在洛陽,洛陽的宮殿叫太初宮,太初宮裡面有一個長生殿。大師為她舉長生殿上的金獅子,說明「無盡緣起」,就是你們看到這本書後面印的〈金師子章〉,說明整個佛教。用一隻金獅子來解釋整個佛法,來解釋世間、出世間一切法,由此可知他的辯才無礙啊,不是一般普通的和尚,可以算是在古德當中尤為出類拔萃者。

他又為學人善巧演示,取十面銅鏡,中間放了一尊佛像,並且用一根蠟燭來照明,來說明法界重重無盡,使學者能夠明白「剎海涉入無盡」的義趣。大師善巧化誘,講《華嚴經》講了三十幾遍。他不光是高僧,也是個神僧。講經功德、求雨、求雪、救災、禦侮......,我們常講他的故事,抵禦突厥、抵禦外侮時,他都在後面作法。大家都看到天兵天將,或是觀世音菩薩,所以這些賊寇不攻自破,自然就逃走了,所以他算是個神僧。並且參加佛經的翻譯,翻有《八十華嚴》、《密嚴經》、《楞伽經》。你們看到的《大乘入楞伽經》就是他翻譯的,《八十華嚴》就是他翻譯的。他參加翻譯,跟義凈大師,還有實叉難陀大師、復禮大師他們一起來翻譯經典。尤其是《八十華嚴》,在翻譯的初日就產生出瑞相,感武則天夢甘露呈祥,開講之辰大地震動。所以他不光翻譯《華嚴》,還講《華嚴》。這些都寫在有關於法藏國師的傳記上。

他是國師,是五帝的門師,不是一個皇帝,而是五個皇帝,身為五帝門師。但是他不圖虛名,也不搞政治。不像現在有些出家人喜歡搞政治,巴不得有政治人物趕快來請問他兩句,他好一舒他的治國之策。祖師當國師不是來搞政治的,更不會用《群書治要》在佛門胡說八道。祖師一生「持戒忍辱自守,糞掃其一」,一樣如法地穿著僧服,沒有絲毫的鋪張浪費。所以這就是末世的學人應當學習的,不要好名利,不要好當國師、好當大師、大和尚,別總希望人家能來聽聽你的治國理念,講什麼救世,想當個救世主,你這都是不老實。

你看賢首國師,他就是給我們作最好的榜樣。雖然有極高極尊貴的受用,但是始終沒有變質,這就是他在名利當中,沒有被名利考倒。反觀現在很多的出家人、在家人,都被名利考倒了。尤其有些年紀大的出家人,越老越糟糕,沒有任何的功行,幾乎都是在搞世間事。僅為了自己的私慾,為了自己的愛憎,不惜毀壞佛法。所以大家看到賢首國師這榜樣,就要注意,絕不要使佛教變質,出家人就更要注意:不要想當國師,不要當政治和尚,這些都是不如法的。

想當然耳,賢首國師有修有證,預知時至,大薦福寺有碑文記載,他在唐玄宗先天元年,在大薦福寺往生了。是由海東新羅國來中國做官的崔致遠為賢首國師寫的碑文,上面都有記錄下來賢首國師的一生。賢首國師預知時至,世壽七十歲,僧臘四十三年,並且追贈謚號-賢首大師。他一生的著述非常地豐富,包括華嚴的《探玄記》,《華嚴探玄記》、《華嚴旨歸》、《華嚴義海百門》、〈一乘教義分齊章〉、《梵網經菩薩戒本疏》,我講梵網戒就是依照他的疏來作解釋的。還有大家常讀的《心經略疏》,他用他翻經空閑的時間,注了一本《心經略疏》,也都流傳到後世來。

以上是簡單跟大家介紹賢首國師。這樣大家就曉得,他不是普通的和尚,不是一般的出家人,是國師中的國師。為什麼?因為他徒弟也是國師,他徒弟是清涼國師,九朝七帝的門師。這是大概跟大家講一下賢首國師。

以下直接看《妄盡還源觀》的內容,第五頁,第三行的地方。

(文)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睹纖毫以齊彰。

(說)這一開始,開宗明義。「滿教難思」的「滿教」就是圓滿教,「難思」是說不可思議,所以說「滿教難思」。雖然難思,但是「窺一塵而頓現」,一塵之性,即是法界全體。所以能「窺一塵」,能了一塵。這個「塵」就是微塵的塵。能窺一微塵,法界頓現。華嚴是以法界為宗,但是法界是以心為宗。所以,說得再玄再妙,都不離真心,只是真心的另外一個名詞而已。所以隨舉一塵,無不都是真心的顯現。《法華經》所謂的:「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正是這個道理。一切的法,都是真心本性的顯現,所以說「窺一塵而頓現」,一塵如此,一切塵亦然,這就是滿教難思。

那麼「圓宗叵測」,圓宗不可測,「睹纖毫以齊彰」這「纖毫」就是一毛,也是一塵的意思。在一毛端,能彰全體的圓宗,能顯示如來圓滿的教海。就如同後面示三遍所說的:「一塵出生無盡遍」、「一塵含容空有遍」、「一塵普周法界遍」。這是一開始開宗明義,先告訴我們諸法實相。

下面:

(文)然用就體分非無差別之勢。事依理顯自有一際之形。

(說)我們的真心本性無處不在,無法不是,但「用就體分」呢,則有差別之勢。「非無」就是「有」,在作用上就有種種的差別。「事依理顯」,事依真如之理而顯現,但是,不離一際之形。雖然千差萬別,但是「同一心性」,就如同大海的波浪一樣,雖然有千波萬波,但是一一波,無非是濕潤的,不離濕潤之性。仔細分別起來,前浪非是後浪,後浪非是前浪。前波不是後波,後波不是前波。這就是顯示事相上有種種的差別,所以說「用就體分非無差別之勢」,用不離體,顯現出種種差別。「事依理顯」,雖然有種種差別,但自有一際之形,就如同全波是水,全水是波。用這個比喻大家就很好懂了。

下面:

(文)其猶病起葯興。妄生智立。病妄則葯妄。舉空拳以止啼。心通則法通。引虛空而示遍。

(說)眾生不了解諸法實相,所以如來方便為說。所以說「其猶病起而葯興」,眾生有「無明、老、病、死」的病,如來則告訴你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葯。「妄生智立」是說你有迷妄、你有無明,所以如來跟你說個「真智」,讓你從虛妄當中能夠回頭,讓你從生病當中能夠康復。雖跟你說真說妄。但是,實際來看,「病妄則葯妄」,病是虛妄的,葯也是虛妄的。一旦你明了什麼是真心本性,那麼也就沒有所謂的煩惱與菩提了,也沒有所謂的病,也沒有所謂的葯了。正所謂藥到病除,葯病具亡。

因為眾生不了達心性,學著外道邪見,如來為你說二乘。學二乘還不能滿足圓滿的佛法,不能圓成佛果,所以如來為你說大乘。但是說大乘、說二乘,都只是為了破邪而已。一旦明了心性,也無大乘,也無二乘。所以《勝鬘經》裡面講:大乘是權,小乘是實,也都是在破除我們眾生執大執小的邪見,這才是真正的一乘了義。即使為你說個一乘,也都還是方便。所以我講大家要學習大乘,這個也叫因病與葯。一旦你見性了,一旦你成就了,葯病具無,正是這裡講的「病妄則葯妄」。所以講「舉空拳以止啼」。小孩子在吵鬧,你跟他玩猜空拳的遊戲,相信大家小時候都玩過,甚至你自己帶小孩都玩過,兩手握著拳頭,騙小孩,讓他猜猜看這手上握的是什麼東西,目的就是要他不要哭。如來跟我們說真實的教法、跟我們說一乘、說種種法,目的是要眾生能夠不病,不是要我們永遠吃藥,不是要我們求知作解,而是要我們能夠「複本心源」,能夠「究竟清凈」。所以講的「舉空拳以止啼」。

「心通則法通」,因為法即是心,心即是法,所以「引虛空而示遍」。心性本自圓滿,所謂:「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這是講「法性」,《華嚴經》里講「法性遍在一切處。」但是你不知道,就告訴你如同虛空,所以「引虛空而示遍」,告訴你心性遍滿,無法不遍。

下面講:

(文)既覺既悟何滯何通。百非息其攀緣。四句絕其增減。

(說)一旦覺悟了,也沒有所謂「有不懂的」,也沒有所謂「有通達之處」。就像一個人醒來了,永嘉大師講的:「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所以你看祖師說法,無不談論實相,就是要眾生明了實相。任何經典註疏,一開宗明義都是講大乘,都是講真實、講諸法實相、講實際理地,就是希望眾生能夠懂。所以這裡講「既覺既悟何滯何通」。

「百非息其攀緣」,為你說「百非」,是要你息攀緣。這個「百非」,這裡講的:「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這四句,四句當中又有「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這樣就有十六句了,然後再乘上「過去、現在、未來」,「已起的」、「未起的」,再含「本有的」四句,總共成一百非。所以,說這「百非」,目的是息你的攀緣心,因為一旦攀緣,百非頓成。所以告訴你:「百處具非」,無論你認為法是有,認為法是無,認為法是同,認為法是異,「有、無、一、異」這些統統都是虛妄之法,都是攀緣,所以說「百非息其攀緣」。

「四句絕其增減」,四句就是「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要絕什麼?絕其增減。所謂防止你墮在「四謗」當中,所謂「增益謗、損減謗、戲論謗、相違謗」,你要是學佛法也墮四句,那就是菩薩戒講的毀謗正法,因為你對正法不明了,就名為「謗」。所以大乘裡面講的「毀謗」,不是只有口出惡言毀謗,那個太粗,解得太膚淺了。而是說你對於心性不懂,墮在外道、墮在邪見當中、墮在世間法當中,這都算毀謗正法。何謂「無解作師」?你不懂大乘,你卻胡說八道告訴人,說要去學小乘,大乘才有基礎、才有根;說學《弟子規》、學世俗的東西,你才有本,.....講這些都是在毀謗正法,也只有不懂大乘的人才會教人以弟子規做大乘佛法的基礎,都是墮在「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當中,墮在四句當中,墮在百非之中,都是攀緣,都是謗法之徒,那些人這樣毀謗正法,必然感招輪迴的苦報,必然不能出三界,不能見性,這是最嚴重的了。經典上講:「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受無量樂。而不聞佛名。」墮地獄能聞佛名,還有成佛的機會。你在這個世間輪迴受種種樂,你以為這樣子你就能夠永遠受樂了,實際上這正是墮在大苦之中,因為不能出離,「樂是壞苦」必然會消滅。所以學佛的人要明了大乘,不要墮四句百非,不要毀謗正法,不要對心性不懂。不懂,你要求佛加持,要求善知識。

我告訴你善知識是誰,善知識就是祖師大德,善知識就是諸佛如來、諸大菩薩,這些是善知識,我也是這樣求善知識,這才是真正的善知識,只要是教你「依法不依人」,「依了義經典,不要依不了義」,要依大乘不要依小乘、不要依人天乘,如永明延壽大師等......這個都是善知識。所以我講經,不會給你講一些模糊的,也不會自己吹捧,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學正法,能夠聽經聞法,聽聞正法,能夠出三界,能夠往生凈土,希望大家都能夠得到佛法的利益。

下面:

(文)故得葯病雙泯。靜亂具融。消能所以入玄宗。泯性相而歸法界。

(說)所以,你能夠不落入四句百非,你就能「葯病雙泯」,能夠「靜亂具融」,「靜」就是安靜,「亂」就是動亂。現在有的人學禪,墮在這靜的境界當中;一般沒有學佛的,他墮在亂的境界當中,你叫他靜他靜不下來。那麼一旦你離了四句百非,你就能夠「靜亂具融」,能夠「消能所以入玄宗」,「玄宗」就是能夠徹見心源,所以叫「消能所以入玄宗」。「泯性相而歸法界」,性即是相,相即是性,沒有任何的障礙,這就是華嚴講的「法界」,而這個法界又稱為「一真法界」,這一真法界就是眾生本覺的心性,所以叫「泯性相而歸法界」。

下面看:

(文)竊見玄綱浩瀚。妙旨希微。覽之者詎究其源。尋之者罕窮其際。

(說)這「竊見」就是賢首國師認為,這「玄綱浩瀚」,表佛法高深。這華嚴確實高深,清涼國師所說的:「若夫高不可仰。則積行菩薩。曝鰓鱗於龍門。」這華嚴有多麼高深、佛法有多麼高深,高深到連這些久修的菩薩,都沒有辦法契入,所以說「曝鰓鱗於龍門」,魚躍龍門,一躍成龍,但是沒有躍過去,就曝鰓鱗於龍門之前。大乘之深,「深不可窺,則上德聲聞杜視聽於嘉會。」是說舍利弗這些大阿羅漢,雖然與佛同在逝多林中,卻不見不聞。這玄綱浩瀚,但是這麼深的法,你只要能夠聽聞一會,所謂「見聞為種。八難超十地之階。」雖處八難,但是能夠頓超十地。

能夠真正去修,「解行在躬,一生能圓曠劫之果。」一生當中能夠圓成佛道,所以可見華嚴的殊勝。佛在華嚴會上,入「獅子奮迅三昧」,所謂「獅子奮迅,眾海頓證於林中。」參與法會的,當下圓證菩提。「象王迴旋,六千道成於言下。」文殊菩薩告舍利弗,教他發十種無疲厭心,文殊菩薩如象王迴旋,回視大眾,這六千小乘的比丘在逝多林中當下成道,你就知道它頓超的力量有多大。這都是清涼國師在《華嚴經疏鈔》里,前面一段序文中所說的內容,很簡要詳明地告訴我們《華嚴經》,這確實是玄綱浩瀚,一念可以頓脫,一念可以普益,妙旨希微啊!不是一般的學人所能學的,唯大心凡夫所能入啊。你世間心重,愛欲心重,你要學《華嚴經》,你沒有想放下,你很難學,所以說「覽之者詎究其源」,這「詎」就是「哪能」去了解《華嚴》的奧旨。「尋之者罕窮其際」,想要了解《華嚴》,卻不知道《華嚴》有多深多廣,所以說高不可仰,深不可窺。但是它的利益之大,利益之迅速,又是這麼明顯,大家都能得到。所以你聽聞《華嚴》,聽聞包括你聽《妄盡還源觀》,都已見聞為種,必然不墮惡道。

如果能真見華嚴法界,重重無盡的境界,那「八難超十地之階」。雖處八難,他能頓證。我們就處在五濁惡世,苦難當中,八難能頓超於「十地」,圓教十地,法雲地。法雲地它算是功德圓滿,屬受職位,有能力教化一切眾生。所以你就知道這《華嚴經》它的義趣有多麼深、多麼廣,力用有多麼殊勝,《華嚴》講的是圓頓之法,不是一般次第法。你今天能夠聽聞《華嚴》的奧旨,這是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這是百分之百肯定的,因為「上德聲聞尚且杜視聽於嘉會,積行菩薩曝鰓鱗於龍門」,他們都沒有辦法契入,你能夠來聽聞,能夠來熏習,也是善根福德因緣不可思議。

下面看:

(文)是以真空滯於心首。恆為緣慮之場。實際居於目前。翻為名相之境。

(說)所以真空滯於心首。真空,一切法本就是真空,但是真空就在你眼前,你卻不能見到,還是著有、還是著相。恆為緣慮之場。還是在那裡思量、攀緣、計較分別。實際居於目前。」「實際」就在你眼前,但是卻變成名相之境,執著這個是紅色,那個是白色,這個是你爸爸、你媽媽,你喜歡的,你不喜歡的……等等的,翻成名相之境。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情。這真如實相就在你眼前,你卻見不到,有眼不見,有耳若聾。這是祖師告訴我們的。

下面看:

(文)今者統收玄奧。囊括大宗。出經卷於塵中。轉法輪於毛處。

(說)祖師為什麼要著《妄盡還源觀》?今天他是為了「統收玄奧」,「囊括大宗」:囊括《華嚴》的奧旨。《華嚴經》裡面講「出經卷於塵中」,在這經文第二十三頁裡面,倒數第三行,就有講到「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界。在於一塵內。一切塵亦然。有一聰慧人。凈眼普明見。破塵出經卷。廣饒益眾生。」這是《華嚴經》舉的一個比喻:猶如經卷藏在微塵當中,經卷代表我們的真如自性,但是由於無明蓋覆所以雖在眼前而不見,微塵就是代表著無明,眾生天天看,天天接觸,不知道無明實性就是佛性。有一聰慧人,就是指佛。破塵出經卷,所謂「破塵」,就破除眾生的無明,破除眾生的迷惑,顯示諸法實相,所以叫「破塵出經卷」,而後廣饒益眾生。所以今天賢首國師也是如是用心,出經卷於塵中,轉法輪於毛處,於一毛端轉大法輪。

下面:

(文)明者德隆於即日。昧者望絕於多生。會旨者山嶽易移。乖宗者錙銖難入。

(說)這就是講:明了的人,當下頓證,所以說「德隆於即日」。「昧者」是不懂的、業障重的、毀謗的、不信的人,還認為要「用人間法做基礎」的這些人都是迷昧之人,是「望絕於多生」,這類人你就不適合這一部《華嚴經》。給你說實話,因為連二乘尚且沒有辦法,何況是人天乘。所以你說你學什麼人間佛教、人乘的佛法,要來談《華嚴經》,那我可以肯定你是胡說八道,你是邪見,都是亂講一通,因為這是有經典依據的,不是我批評你,是你自墮眾生位中,自己甘墮眾生不願作佛,這沒有辦法,救不了你啊。

下面,

「會旨者山嶽易移」,「山嶽」是大山,是說能夠了達華嚴宗旨,連山嶽都可以變現自在,所以說「山嶽易移」。你的一身能復現剎塵身,能夠一身具如來的十身,就如同「山嶽易移」,山嶽一般人是不可能移的,但是能移山必然有大神通力,能夠得此大神通力者,必然是契入華嚴境界者。「乖宗者錙銖難入」,「宗」就是佛法的宗趣。這裡講的「錙銖」就是一點點。你的知見不正,對於心性不明了,你一點都沒有辦法契入,所以說「乖宗者錙銖難入」。

下面:

(文)輒以旋披往誥。緬覿舊章。備三藏之玄文。憑五乘之妙旨。繁辭必削。缺義復全。

(說)「輒以旋披往誥」,「誥」就是誥命。就是他看從前古大德的教導,祖祖相傳,也可以說他依經典上記載、經典上所說的,所以叫「旋披往誥」。「緬覿舊章」,「緬」就是緬懷。「覿」就是遠觀。是緬懷遠觀「舊章」,就是看之前祖師大德的註解。「備三藏之玄文」,就是依三藏之玄文。「憑五乘之妙旨」,常說佛法有五乘,五乘的妙旨是什麼呢?很簡單的,就是「一乘」。不管佛說人乘、天乘、聲聞、緣覺、菩薩,就是要告訴你:其實唯一乘。你聽過《法華經》,你就很清楚了。法華經云:「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又說:「一切諸世尊。皆說一乘道」、「我為諸法王。但以一乘道。教化諸菩薩。」佛跟你講這麼多,目的就是要你會歸一乘,所以這裡講「憑五乘之妙旨」,這依憑五乘的妙旨,其實就是依憑一乘,所以「辭繁必削,缺義復全」,如果有繁冗的言辭,必然將其削減;那缺義呢,就復全。如果是講不明白的地方,那賢首國師會把它加以潤飾,使大家可以明白。他是依憑於五乘的妙旨,是依憑經典,依憑於舊章,依憑於如來的誥命,如來的教誡,祖師大德的教誡。

下面:

(文)雖則創集無疑。況乃先規有據。窮茲性海。會彼行林。別舉六門通為一觀。參而不雜一際皎然。

(說)這部《妄盡還源觀》是他作的,所以說「雖則創集無疑,況乃先規有據」,他也是依著祖師大德,依著諸佛的經法,依著一乘的妙義,依一實相印而說,希望大家能「窮茲性海」,能夠入毗盧性海,能夠「會彼行林」入於一乘的妙行。佛門常把「行持」當作是樹林一樣,來作比喻,所以講「功德林」。這「會彼行林」,是讓你積功累德,也就是我們常講的「稱性起修,全修在性」。所以,他希望大家能夠窮茲性海,會彼行林,不要只是道理懂,卻不會修,或是只有在修行,卻不懂道理,那就是盲修瞎練。就像一個人他有腳,沒有眼睛,或是有眼睛沒有腳,行動都屬於不便的,所以要目足並運,既有眼睛也有雙足,才能夠到達涅槃的彼岸,才能夠走這條菩提的大道,所以他這裡講「窮茲性海,會彼行林」。

這裡說的「別舉六門」,總共有六門。「通為一觀」,實際上是只有一觀。「參而不雜」,雖然「參」,是六門互攝,一門即是六門,沒有任何障礙,但是門門各住本位,這叫「參而不雜」,華嚴講的是「參而不雜。一際皎然」,非常地清楚明白。所以不是說「什麼都一樣」,大乘法裡面講的「行布圓融,圓融行布」,「行布」就是講次第宛然,「圓融」就是講一位具足一切位。就像一個小孩一樣,生下來他是嬰兒,那慢慢地長大,他會有大人的充足力量,有學識、有學問,但是你不能說小孩他不是人,他還是人。你契入華嚴亦復如是,剛契入的跟圓滿契入的境界無二無別,但是,就個人修證上,還是有位次的差別。就像小孩,同樣是人,他有一歲、兩歲、三歲......,這年紀的差別,學識的差別,這就是行布圓融。這樣解釋大家就很清楚了。

下面看:

(文)冀返迷方情同曉日。佩道君子俯而詳焉。

(說)「冀」是希望。「冀返迷方」是希望要修學的這些眾生,「返迷之方」就是指我們。「情同曉日」,是說真性如同曉日一樣。你的真性能夠顯現,顯現之時凡情全消,就是你的凡情能夠消除。太陽一出,這些迷霧、瘴氣啊統統都消除,所以叫「情同曉日」。

「佩道君子俯而詳焉」,這是古人的謙辭。「佩道」就是以前讀書人或是比較有身分的人、有學問的人,他身上會佩著這玉帶,所以常講君子是佩玉的,這有德行的人,他重視禮儀,這是一個古代穿著的禮儀,一定佩有玉帶。所以這玉就代表他的道德,溫潤、和美。這佩道君子俯而詳焉,是祖師的謙辭,希望有修有證的人能夠詳察。當然,我們是在學之人,直接學就對了,不要人家自謙,你反而自以為是了,在那裡妄想、猜測祖師是什麼思想?你這已經全墮於妄想當中了。

再看:

(文)今略明此觀總分六門。先列名後廣辨。

(說)他這裡先列六門的名稱,而後一一詳細作說明。我們直接看內容:

(文)一、顯一體。謂自性清凈圓明體。二、起二用。一者海印森羅常住用。二者法界圓明自在用。三、示三遍。一者一塵普周法界遍。二者一塵出生無盡遍。三者一塵含容空有遍。四、行四德。一者隨緣妙用無方德。二者威儀住持有則德。三者柔和質直攝生德。四者普代眾生受苦德。五、入五止。一者照法清虛離緣止。二者觀人寂怕絕欲止。三者性起繁興法爾止。四者定光顯現無念止。五者事理玄通非相止。六、起六觀。一者攝境歸心真空觀。二者從心現境妙有觀。三者心境秘密圓融觀。四者智身影現眾緣觀。五者多身入一鏡像觀。六者主伴互現帝網觀。

(說)總共有六門,這是先列名,我先把名稱給你講出來,再看到下面「顯一體」。

(文)一、顯一體者。謂自性清凈圓明體。然此即是如來藏中法性之體。從本已來性自滿足。處染不垢。修治不凈。故云自性清凈。性體遍照。無幽不燭。故曰圓明。

(說)這是解釋什麼叫「自性清凈圓明體」。這自性清凈圓明,就是講如來藏中法性之體,「如來藏」就是眾生本有的佛性。本有佛性它是什麼樣子的?是清凈圓明。所以說「如來藏中法性之體」,那麼這個「體」到底長什麼樣子呢?就像你說「杯子」,它是什麼做的呢?是瓷器做的、木頭做的、玻璃做的……等等的。那法性之體,那「法性」長什麼樣子呢?就叫清凈圓明。所以眾生從本以來性自滿足,一切眾生本有,沒有任何人有缺少,沒有任何動物缺少,沒有任何法界的眾生有所缺減的,大家都圓具此性,所以說這是本有之體性。「處染不垢。修治不凈。」這是講眾生的心性,在染不垢,雖然在染,但是沒有染著。也不是因為你修行,它才清凈的,是本自清凈。所以為什麼說大乘講的「真性」是不假造作的,因為本來清凈,無因果、無相貌,現在人聽到「無因果」他就怕了,害怕:「沒因果,是不是墮空啊?」告訴你,真實之理確實無因果、無相貌,因為當體即空,所以你說「因果不空」這個說法就錯了,你還是墮在輪迴當中啊,不解心性。這裡經典就把你破掉了。達摩大師講:「真性無因果、無相貌」。六祖云:「亦無大小方圓。亦非青黃赤白。」這都祖師講的,都是見性的人。這是講我們的真性,它不屬因果。

如果你說:「法師,你這樣說是撥無因果。」我沒有撥無因果,而是講它本來就空啊。那有沒有因果的相用呢?所謂「循業發現」。你起無明,這就是九界之因,就現九界之果。但是,雖然在因果顯現的當下,這因果還是空寂,所以說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這道理非常地明白。所以你說我這個說法是撥無因果,那是你搞錯了。不用撥,本來就空,哪還需要等到你撥呢?那「撥」還是有啊,所以因果不待撥無,它本來就空。撥無因果的人還是墮因果中,因為他還是著相,還是造業,所以「撥無因果」必然會墮惡道,因為他一定造業,他是不信,才來撥無;我們是深信因果,知道它空。這跟世俗的人或是一些外道、邪見人、邪師,所說的又不同。我們識得諸法的自性,所以不會墮在頑空當中,不會墮在斷滅空當中。實際上斷滅空就是頑空。你不會墮在斷滅空當中,所以「處染不垢。修治不凈。故云自性清凈。」自性清凈就是你的本性,本來就是清凈的,「性體遍照。無幽不燭。」「幽」就是幽暗,「燭」就是明亮。所謂一切幽暗都能夠使其光明,所以叫「無幽不燭」,其實也沒有幽暗。太陽的光雖然明亮,但是不照覆盆。倒過來的盆子,它沒有辦法照,你躲在室內,太陽光就進不來了。但是心性上徹天堂,下徹地府,所謂「鐵圍幽暗悉皆聞。聞塵清凈證圓通。一切眾生成正覺。」正是此意。扣鐘的時候,正是作如是觀。心性之光,地獄、餓鬼它都照耀,常常在放光動地。說「放光動地」就是說你現在眼能見、耳能聽、身能感觸、口能嘗味,這就是自性在作用、就是自性的光明。即使你在造業,還是自性的光明,所以說:「無幽不燭。故曰圓明。」所以叫「自性清凈圓明體」。

下面看:

(文)又隨流加染而不垢。返流除染而不凈。

(說)雖然隨流墮在眾生位中,但是心性不染,沒有任何的垢穢。這講的是眾生的本體。有些人學佛學很久了,這基本的佛法他都不會,都認為太高深,他只要五戒、十善,或說「我念佛就好,只要求生凈土」,他對於佛法的教理他都不懂。不懂佛法的教理你怎麼學佛?你就會變成跟那些外道一樣,認為有個「主」、有個「神」來保佑你,你做什麼壞事,他都能庇護你。那你這根本還是墮在一般的宗教當中,而不是佛教,所以對於心性要懂。這裡講的「返流除染而不凈」。你現在修行除染,把染習消除了,恢複本來面目,只是「複本心源」而已。真性也沒有一絲毫的清凈,因為本來就不染,所以說「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這是《心經》講的,講心不垢不凈,沒有任何的增減。你現在修行成就了,神通也沒有多一分,因為本來就具有這些神通,只是你的妄習蓋覆住它,所以它這功能沒起作用。就像家裡的家電一樣,有種種的功能,但是你沒通電,是一樣的意思;但是這些家電就本來就具有這些功能,你現在通電,它只是恢複本有功能而已。我們的真心亦復如是,把妄習消除了,見道以後,圓證以後,它只是恢複本有的功能而已,並沒有任何的增加,所以說「返流除染而不凈。」

下面:

(文)亦可在聖體而不增。處凡身而不減。雖有隱顯之殊而無差別之異。煩惱覆之則隱。智慧了之則顯。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

(說)下面講:「亦可在聖體而不增。」這是剛講的在聖不增。「處凡身而不減。」在凡不減。前面講「不垢不凈」,這裡講「不增不減」。

下面:「雖有隱顯之殊而無差別之異。」凡夫迷此心,所以此心隱覆,但它不是消失。就像天空的太陽還是常照,但是為什麼看不見太陽?講烏雲還不算什麼,現在講霧霾,用霧霾也很貼切。有霧霾把太陽光給遮擋住,所以你看不見太陽;那是不是太陽不見了呢?不是的。所以說「有隱顯之殊」,諸佛證之,妄想消除所以顯。只有隱顯的差別,沒有凡聖之異,所以說「雖有隱顯之殊,無差別之異」;這隻有隱顯,一個隱一個顯,實際上真性沒有差。即使你墮畜生、墮地獄,它還是一樣清凈,成佛它還是一樣清凈,只是眾生不了自性清凈圓明體而已。

所以後面說「煩惱覆之則隱」眾生有煩惱所以隱,「智慧了之則顯。」所以總結下面這一句:「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所謂「生因」就是三因佛性裡面講的「緣因佛性」,緣因佛性就是講像六度裡面的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要知道,「自性」不是前五度所能修來的,所以講六度中最重要的是般若度,「唯了因之所了」這「了因」就是指智慧。唯智慧能夠顯現,智慧能破煩惱,能運行前五度,所以說「唯了因之所了」。這是名詞上的問題,很多人對這個名詞不能了解,那祖師在註解裡面都有作說明。

那麼下面看:

(文)《起信論》云:真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凈心義故。廣說如彼。

(說)《起信論》里講,什麼是「真如自體」?「真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具有智慧、具有光明,所以叫「大智慧光明義」。心性能遍照法界,故說「遍照法界義。」所謂「遍照」就是一切法都從心所生,故名「遍照」。就像大海包羅萬物一樣、就像虛空能含眾妙,所以講「遍照法界」,不光只是光明,還講它能生。所以《圓覺經》上告訴我們:包括你的無明、包括你的生老病死,都生如來凈圓覺心。所謂「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正是此意,這是講本體、真如自體。這樣大家對於心性、什麼是心?看到這裡就非常地清楚了,大智慧光明義、遍照法界義,真性還有「識知」的功能,所以叫「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你在這諸法當中,這「識」就是講你的知識、你的了別能力、你的常識。像你現在學習這些東西,你能夠識知、能了別、能夠規劃,這個都是自性的功能,所以說「萬法唯識」。你沒有這個識,你雖然有萬法,這個萬法不存在,因為你沒有了知萬法的能力,所以真性必然有「真實識知義」,它除了能現、能變,還有一個:能夠識別,了別。眾生不解心性,所以墮在妄想意識當中,如果能夠明心見性,則轉八識成四智,這「識」就不是一般的識了,就變成智慧、了別,所以說「真實識知義故」。

有些人他認為這意識是生滅的,那都是屬於「生滅唯識教」,不是真正了義的唯識。了義的唯識是講「不生不滅」,八識都是不生不滅,論其自體則「在妄恆真」,因為自體就是真心,所以《楞嚴經》講:「取頻伽瓶。塞其兩孔。滿中擎空。」「用餉他國。識陰當知亦復如是。」眾生的識陰就是如此,如同「頻伽瓶」。「頻伽瓶」就是兩個孔的瓶子,把它塞起來,「滿中擎空」,這裡面是虛空,帶到別的地方去、帶到別的國家去,這裡的「虛空」跟那邊的虛空,是一樣啊。台灣的空,跟在北京、跟在美國的空都是同樣的空。所以,眾生墮在眾生位中,只是自己妄想、分別,把自己拘束住而已,實際上裡面的德用,跟真如完全無二無別。就像頻伽瓶,瓶內的空跟外面的空是一樣的。眾生就是因為迷失本來,所以變成妄想意識;但是妄想意識的當下,實際上是真如。但是如果你唯念真如,這個不行,後面會跟你講到,一定要加以種種磨治、種種的熏修才能夠成就。

下面看:「自性清凈義故。」所以自性清凈,「性」就是講它的本體,本性就是清凈的,不屬於染著。它所謂的「純凈」,就不屬於染、不屬於凈,所以叫「自性清凈義」,「廣說如彼。」在《起信論》裡面有詳細地說明。

下面:

(文)故曰自性清凈圓明體也。

(說)這是總結「顯一體」,是「自性清凈圓明體」。講的是諸法的根本,講的是眾生本來的真心,講的是實際的理地。所謂「實際理地」不著一塵,所以說「自性清凈圓明體」。這個特別重要,這才是佛教學佛的入門、學佛的基礎。你如果不了心性,你後面都不用修了,因為都是盲修瞎練。

再來看:

(文)自下依體起二用者。謂依前清凈體起於二用。

(說)這是依體起用,有「體」就有「用」,用即是體。

下面看第一個:

(文)一者海印森羅常住用。

(說)什麼叫「海印森羅常住用」呢?

(文)言海印者。真如本覺也。妄盡心澄。萬象齊現。

(說)所以「海印森羅常住用」。所謂「海印」者,就如同大海沒有波浪,沒有波浪的時候,海天一際,海上無波,天空也無雲,你分不出是天、分不出是海,就是形容「境智如如」,所以它講「真如」是覺也。「妄盡心澄。萬象齊現。」所以稱為「海印」,海上無波,能映現,如同鏡子一樣能映現萬物,所以說「萬象齊現」。下面看:

(文)猶如大海因風起浪。若風止息。海水澄清。無相不現。

(說)《楞伽經》講: 「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溟壑。無有斷絕時。」眾生這識浪亦復如是,就像海浪一樣,一旦這海浪平息了,那就萬象齊現。但是,海浪怎麼來的呢?「斯由猛風起。」說「境界風」、說「心動」都對,為什麼?因為它是熾然成立的,一個是能緣的,一個所緣的。總是有一個先講的,有的經典是講先有妄心,後有妄境;有的經典是講先有妄境,後有妄心,這兩個說法都是通的,沒有任何地障礙。

眾生的識浪,因境界風而起,不斷地相續,因為你見相生心,這識浪就相續了。「洪波鼓溟壑。」小浪推大浪,最後就變成海嘯,你就沒溺在這業海當中,所以說「洪波鼓溟壑。無有斷絕時。」但是「若風止息」,你心若不動了,「海水澄清。無相不現。」這是解釋「妄盡心澄。萬象齊現」,這是祖師大慈大悲,怕只說義趣你看不懂,給你講個海水的比喻。下面看:

(文)《起信論》云:無量功德藏。法性真如海。所以名為海印三昧也。

(說)《起信論》講:「無量功德藏。法性真如海。」講的是這個「海印森羅常住用」,是講海水澄清,以海水來形容自性澄清有照現之功,有它的作用,所以說「無量功德藏。法性真如海。」所以名為「海印三昧」,這第一個「海印森羅常住用」而且這個作用是常住的,不是有間斷的。所以佛告訴你:「世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一切相都是真性作用所照現的,就像剛才講自性有「遍照法界義」,是照現的。為什麼用照?就是讓你了解跟這裡講的「海印」有相當地關係,因為它不是屬於造作、不是屬於神變,是「法爾如是」的功能。所以說:「妄盡心澄。無相不現。」這個是講「海印三昧」。下面看:

(文)經云: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言一法者。所謂一心也,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唯一真如。故言海印三昧也。

(說)所以經典講:「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都是真心所顯現的,這都是作用,所以有遍照的作用,有海印的作用。

講「海印」你就想到「妄盡心澄,無相不現」。所以說「一法之所印」,這「一法」者即是一心,就是心能現諸法。所謂是心即攝一切世間法跟出世間法,這是《起信論》裡面說的。那此心呢,「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即是法界之全體,這樣子這句話你就很清楚了。此心即是法界的全體,是全體法界,所以說「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

但是呢,「唯依妄念而有差別。」就是說因為眾生有妄念,所以有六道的升沉;實際上「若離妄念,則唯一真如」。妄念若除,真性本有的作用,它就能夠顯示出來。你就知道原來這個虛空法界,就是你心所變現的。所以禪宗祖師講的「盡大地是沙門一隻眼」就是指這裡所說的義趣。但是呢,這是人家親證的境界,你不要自己去打妄想,不要沒事跑到海邊去看海,看看能不能看出個「海印三昧」出來,明明就是愛看風景,你就老實地承認,你不要說你去看海印三昧。海印三昧是講「妄盡心澄」,你的妄想、顛倒都消除了,你自然就相應到,這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是沒有辦法言說,沒有辦法言傳,只能講到這裡。

所以說「妄盡心澄」。一定要把妄想、顛倒給除掉,你才知道什麼叫「海印三昧」。這裡是用文字來作形容,希望你們能夠善聽,不要著相,在那邊想海、想海浪、想天空沒有雲......。到時候去就碰到你的冤親債主,我說的是活冤親,還不說海邊的那些亡靈。在海邊看到人家手牽手,你也想要手牽手了,你就開始迷惑顛倒。要知道保護自己的善根。所以說:「若離妄念唯一真如。故言海印三昧也。」下面看:

(文)《華嚴經》云:或現童男童女形。天龍及以阿修羅。乃至摩睺羅伽等。隨其所樂悉令見。眾生形相各不同。行業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依此義故。名海印三昩也。

(說)這一句經文,我常在講經的時候用到。《華嚴經》講「或現童男童女形」,是說它能現童男童女,能現天龍以及阿修羅,乃至摩睺羅伽等。「摩睺羅伽」是大腹神,就是大蟒神。「隨其所樂悉令見。」這是說心性能現。「眾生形相各不同。」眾生有種種形、種種相。同一形的,就像人道,每個人長像又不同,但是都是真心所現的。「行業音聲亦無量。」用的語言、每個人思想、造作都不同,「如是一切皆能現」這個就是「海印三昧威神力」。所以說「真性」現在確確實實就在作用,現在就是海印三昧。不用你去修。說實話,本來就如此,現在你看到、見到就是海印三昧。但是你現在聽我講,你只是理解,沒有親證;其實剛才所說的,不用修,就是講它不是「修」所成的。因為一「修」就是造作,它是本來就具有,只要你妄想消除,所以說「不修而修,修而無修」,跟你講不用修,是講本來清凈;而修就是教你要方便除染。凈土宗常講的「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為什麼?因為說「無念」,是講「本來清凈」,所以「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永嘉大師講:「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不無修證,但是真性確實無染。

所以這「海印三昧」它是自性的德用,本來就如此。你現在看到了法界種種的現象、種種的萬象,都是「一法之所印」,都是真性所顯現的,不是你刻意造作而得來的。但是你想要證到這樣的果位,你必須透過修行。但是修呢,實際上無修,因為是眾生本具,這是講海印三昧。所以說:「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真性能夠顯現諸法的功能,是海印三昧也。第二看:

(文)二者法界圓明自在用。是華嚴三昧也。

(說)第二個,是有第二種作用,叫「法界圓明自在用」。就是講,你要修行才能夠得到。實際上,這兩種用是同一種用,沒有二用,還是一用。一個是講本具之用;一個是講修證以後,你才能夠得到的作用。所用是一,但是你現在凡夫地,確實你的德用沒有像佛一樣,這裡講的「華嚴三昧」。下面看:

(文)謂廣修萬行。稱理成德。普周法界。而證菩提。

(說)「廣修萬行」像:念佛、持戒、禮佛、拜懺……等等的,這是廣修萬行。「稱理成德。」「德」就德行。這句話很重要,修行要依理起修。那什麼是「理」?就是前面教的「自性清凈圓明體」,是真如實相之理,你要依理起修。所以為什麼我們常講:「菩薩行」不是只做一點世間善事,因為你如果不悟心性之理,那就不叫「稱理成德」,不叫「從體起修」,你修的只是有漏的福報。就像六祖慧能大師講:「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因為你不解心性,你所做的善事,只是修福而已,不是稱性起修,所以是沒有辦法做到像這裡講的「稱理成德」。

所以「廣修萬行」,一定要「稱理成德」。知道自性無慳貪故,而行布施;自性離過絕非,而行持戒;自性無冤懟故,而行忍辱;自性離身心相,常行精進;自性不動亂,所以行禪定;知道諸法無生,所以不墮境界相中,而行般若,就是這樣修行,這才是「稱理成德」。包括你持五戒、修十善都是這樣子。所以為什麼講「三福」要一起看,不能只有第一福。你只做第一福就是俗人,第二福就只是受個皈依戒而已,所以一定是要三福一起看,因為第三福講的就是你明了大乘的道理。明了這個道理,你再來行持「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你就不會墮在愛欲當中,你就不會墮在境界當中,你修行就好修了,也知道要怎麼修、修什麼。現在有的人很想修行,但他不知道修行要幹什麼?說實話,你沒事何必日中一食?你沒事何必持午?你為什麼要修六齋?他們只知道要修行,卻不知道修行為的是什麼?修行為的就是「見性」而已,就是「複本心源」而已。所以講「稱理成德」,因為心性「普周法界」,所以德行也「普周法界」。一行即是一切行,一切行入一行當中,所以叫「稱理成德」。「而證菩提。」而成就菩提。下面講:

(文)言華嚴者。華有結實之用。行有感果之能。今則託事表彰。所以舉華為喻。嚴者行成果滿。契理稱真。性相兩亡。能所具絕。顯煥炳著。故名嚴也。

(說)什麼叫「華嚴」呢?這個「華」有結實之用,就是代表因行,因行有結實之用,所以說「行有感果之能」。你依心性所起的行叫正行,這行能感果。

下面:

(文)今則託事表彰。所以舉華為喻。

(說)這是以大家所能見到的「花」來作比喻。所以為什麼佛堂都會供花,是代表你依不生滅而起的正行,所以「行」能感不生滅的果。所以要以「不生滅」為本修因,然後圓成果地修證。所以「華」代表因行,「託事表彰。」這是表法作用的。那什麼叫「嚴」呢?嚴就是莊嚴的意思,「行成果滿。契理稱真。」你依不生滅而起行,所以能感不生滅果,這是講行成果滿,行圓滿行,感圓滿果。「契理稱真。」與真如實際之理相契合,則「性相兩亡」。這「兩亡」就是講「性即是相,相即是性」,也就是工夫打成一片,無能所,這是「性相兩亡」。「能所具絕」是無能觀之心,也無所觀之境;無能證之智,無所證之理。「顯煥炳著。故名嚴也。」一切的德用,熾然顯現,所以叫:「顯煥炳著。故名嚴也。」這是簡單跟大家講什麼是「華嚴」。


推薦閱讀:

淨空老法師開示:念佛重要!不念佛,就是念生死輪迴!
傳喜法師:佛法之弘揚,必仗大德僧伽之力
印順法師:學佛不一定吃素 但吃得卻值得提倡
凈空法師:李炳南老居士的「你要信佛!」
造佛形像能滅諸罪 -----法師開示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