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奧斯卡 一首失意者之歌 大出風頭的悲情小人物,折射出美國人的不安與憂鬱
後人若盤點歷代奧斯卡頒獎禮的精彩程度,2017年的這一場一定名列前茅:這場盛會的最高潮出現在最後一個獎項,老戲骨沃倫·比蒂拿錯了「最佳影片」的信封,把給《月光男孩》的獎頒給了《愛樂之城》。後者劇組十幾個人意氣風發上台,拿著小金人輪流發表獲獎感言,還沒說到一半就被「趕」了下去——對不起,搞錯了。
網路上立馬一片嘩然,網友們倒不是質疑《月光男孩》,只是為《愛樂之城》的工作人員感到尷尬和遺憾。有人特地放大在舞台一角的達米恩·查澤雷(《愛樂之城》導演、編劇)的臉,眼神中滿是委屈和落寞。
不過細想,這樣的情緒不就是今年奧斯卡主題的最佳寫照嗎?錯誤時有發生,失意才是常態。比如,觀眾想看大團圓的愛情,偏偏《愛樂之城》講的是勞燕分飛的故事;美國人民急需燦爛陽光,偏偏《海邊的曼徹斯特》把憂鬱進行到底;還有《月光男孩》《藩籬》《赴湯蹈火》等,都是帶著失敗者色彩的電影。
看來,奧斯卡也厭倦了勵志堅強主旋律。而對於普通影迷來講,真正能在心中激起強烈共鳴、回蕩不息的,也正是一首首為失意者而寫的歌。
「夢想其實是一種交易」
雖然沒能拿到「最佳影片」,但這並不妨礙達米恩·查澤雷成為今年奧斯卡的大贏家。《愛樂之城》入圍14個獎項,最終收穫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在內的6個大獎。而32歲的查澤雷,也成為奧斯卡歷史上最年輕的最佳導演。
今年的1月24日,查澤雷在北京接受了《環球人物》記者的採訪。那一天,他剛好得知自己入圍奧斯卡,顯得自信滿滿。查澤雷說話語速極快,但條理清晰,看起來不像個導演,倒像個學霸。
他也的確是個學霸:22歲從哈佛大學畢業,24歲自編自導了處女作,30歲不到就拍了一部拿下5個奧斯卡提名的電影。只是,這位儼然人生贏家的學霸導演,這次拍的卻是怎麼也贏不了的人生故事,鍾情的是早已失去主流市場的爵士樂。《愛樂之城》的男主角塞巴斯蒂安,是一位夢想開爵士俱樂部的鍵盤手。他堅持傳統爵士,因此根本沒人願意雇他來表演,生活捉襟見肘。在與做著演員夢的咖啡館女店員米婭相識後,他們被彼此的夢想吸引而相愛,但最終結果卻是兩人為了各自的夢想分道揚鑣。多年後再相遇,她已功成名就嫁為人婦,他孑然一身獨守鋼琴與酒吧。
「許多人看這電影,都怪你沒能給大家一個美好結局。」
「這個結局不美好嗎?我只是想告訴大家,生活中有的夢想會實現,有的不會,夢想其實是一種交易,你要在一個地方擁有,就必然會在另一個地方失去。」或許,奧斯卡評委就是看到了這層深意,才把最佳導演頒給了他。
查澤雷覺得,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觀眾誤解他的電影了。2014年,他自編自導了電影《爆裂鼓手》,這部帶著些瘋狂氣質的作品引發了巨大反響。電影中的爵士鼓少年安德魯遇上了嚴師弗萊徹,弗萊徹不斷挑戰安德魯的極限,用各種「非人」的手段挖掘他的潛力,最後,安德魯在打鼓中幾近成魔,和家人鬧翻、與女友分手、在車禍後繼續上台……電影結尾,安德魯完全不理弗萊徹的指揮,自顧自完成了一場酣暢淋漓的表演。
「許多人把這個結尾理解為激情迸發的表演,但我想表達的是一個悲劇。」他認為,少年在舞台上的成功是以失去為代價的,包括失去親情、愛情和純真。「過於偏執,是件讓人悲傷的事。」
《爆裂鼓手》中的少年原型就是查澤雷本人。高中時,他瘋狂迷戀爵士樂,為了向嚴厲的老師證明自己,他每天練習打鼓6小時,最後打到膝蓋受傷。漸漸地,查澤雷意識到自己天分不夠,只能放棄音樂之路,改為學習電影。
音樂上的失意給了他電影中的素材。在哈佛讀書時,他與好友合作,拍攝了爵士音樂片《公園長椅上的蓋伊與瑪德琳》,這部電影描繪了一對情侶的分分合合,配樂、剪輯都有些生澀,但觀眾已經初見查澤雷的敘事能力和導演才華。畢業後,查澤雷來到洛杉磯,開始尋求電影夢。
「洛杉磯真是讓人不舒服,擁堵的交通,高傲的表演者、投資人,還有那些虛與委蛇的社交。」他非常想拍一部實景歌舞片,於是寫了《愛樂之城》的劇本初稿,但所有人都告訴他:這樣的歌舞片,沒有人會來看!他只能把劇本放在一邊。
如果當年奮不顧身地學音樂會怎樣呢?查澤雷順著這個想法編成了《爆裂鼓手》的劇本。還是沒有人願意投錢,他就先拍了短片參加2013年的聖丹斯電影節。結果,這部作品獲得了最佳短片獎,還拿到了索尼公司的投資。為了參加第二年的聖丹斯電影節,查澤雷只花了19天拍攝電影,10周做後期。2014年,《爆裂鼓手》拿下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並在第二年的奧斯卡上大放異彩,最終獲得最佳男配角和最佳音效兩項大獎。
「《爆裂鼓手》成功後,我用盡全力爭取《愛樂之城》。我知道人生中不會再有第二次這樣的機會。」他不斷去遊說投資人、演員、音樂人,他說:「我籌備這部電影時,很長一段時間裡被別人當成傻子。我花了6年時間準備,一直在做白日夢。」
6年後,查澤雷打造出了驚艷全球的《愛樂之城》。這部電影中夢幻的歌舞、清新的畫面以及悲喜交加的愛情都讓人眼前一亮,截至奧斯卡頒獎前,該片全球票房近3.5億美元(約合24億元人民幣),是今年提名最佳影片的作品中票房最高的。
「既然夢想是一次交易,那麼你覺得如今的成功是什麼換來的?」《環球人物》記者問他。
這位才華橫溢的導演扶了一下額頭,說:「我覺得現在壓力太大了,常常感覺煩躁或者頭腦健康出了問題,這讓我挺絕望的。」
生活不可能事事圓滿,處處花團錦簇。一點遺憾,甚至絕望的感覺,都是生活最真實的底色,任誰也無法甩掉——查澤雷和他的電影想告訴人們的,就是這麼一個真相。
曾活在哥哥陰影下的影帝
如果說《愛樂之城》的男主角還只能算是情場失意,那麼《海邊的曼徹斯特》的男主角就是徹頭徹尾的失敗者——一個失手燒了房子、害死女兒,無法走出內疚情緒的孤獨男子。也正是憑藉這樣一個悲情到極點的角色,42歲的卡西·阿弗萊克成功奪下今年最佳男主角的桂冠。這也是他靠這個角色贏得的第五十六個影帝獎項,站在領獎台上的他幾度哽咽。他在致謝時特別提到了哥哥本·阿弗萊克,還有「表哥」馬特·達蒙——作為該片的製片人,達蒙一度想要自導自演,但最終把這個角色給了卡西。
在《海邊的曼徹斯特》中,卡西飾演落魄的維修工李·錢德勒,影片開場幾個簡單平實的鏡頭,就把一個孤獨、寡言、煩悶,同時又失敗、暗淡的靈魂呈現在觀眾面前。李是波士頓普通的藍領工人,每天幫業主修馬桶、修水管、鏟雪,收工之後去酒吧喝悶酒,極少說話又極易發怒。
哥哥的逝世把李帶回有著悲傷記憶的家鄉曼徹斯特。這個曼徹斯特並非英國那個以工業和足球聞名的城市,而是坐落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海邊小城。李不得不處理許多瑣碎的後事——認領遺體,宣讀遺囑,接收房產和一艘船,同時還要面對16歲的侄子帕特里克。帕特里克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叛逆少年,組樂隊,同時交往好幾個女友。叔侄二人相互取暖又爭執不斷。
電影並沒有按照「互相救贖」的套路出牌,影片的最後,帕特里克沒有搬到波士頓和李一起生活,而是在李的安排下住到了父親朋友的家中;李與離婚的妻子短暫重逢,但依舊沒能走出過去的創傷,面對前妻的道歉,他只有痛苦,「對不起,我無法擺脫往事」。他返回波士頓,重新回到自己日復一日的生活。卡西在片中沒有太多肢體語言,僅靠一張臉,和一雙捉摸不透的謎一樣的眼睛,將李的悲傷演繹得淋漓盡致。
經此一役,恐怕再也沒有人會稱呼卡西為「本·阿弗萊克的弟弟」了。此前,卡西一直生活在哥哥的光芒之下。上世紀80年代末,兩人幾乎同時入行。本首次出現在大銀幕上是1992年的《校園風雲》,卡西則是1995年在《不惜一切》中飾演一個戲份不多的配角。第二年,在演完冒險喜劇《追趕太陽》後,卡西發現自己對演員這行沒興趣,又跑回去讀大學。後來,還是本和馬特·達蒙將他拉回到電影上來——兩人在寫電影《心靈捕手》劇本時,專門以卡西為原型設置了一個角色。
《心靈捕手》在1998年一舉拿下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成為本和達蒙演藝事業的一座豐碑。然而,卡西並沒有像哥哥們那樣開啟好萊塢演員生涯的黃金時期,反而進入了「暗黑期」。他在本主演的電影《猜·情·尋》以及《200支香煙》中「打醬油」,還演了諸如《酷男痞女電到你》《淹死莫娜》《注意力購買者》等好幾部喜劇,甚至還在青春片《美國派2》中客串,越演越對這一行心灰意冷。失意時,導演格斯·范·桑特收留了他。當時格斯正在拍攝肖恩·康納利主演的《心靈訪客》,卡西給他當助手。這一經歷,讓他學到了受用一生的電影知識。
不順遂的人生經歷,使卡西總透著一股看似茫然的氣質,而他在電影中的形象和現實中的他一樣,不起眼、沉默寡言。2002年,卡西參與編劇和主演電影《蓋瑞》。這一次他和達蒙搭檔,飾演兩個都叫蓋瑞的迷途旅人,兩人在片中不幹別的,就只是四處走。雖然作為演員的他面目依然是模糊的,但他沉穩的動作、豐富的神色,以及沙啞的嗓音,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這個角色,第一次證明了卡西作為演員的實力。
之後,他又被邀請在史蒂夫·布希密導演的電影《孤獨的吉姆》中擔任主角,出演一位潦倒的作家。這位作家整日里悶悶不樂,兩道愁眉,一臉苦楚。在酒吧櫃檯上一坐,兩手交盤,空洞而銳利的眼神望向前方——又是一個內向、愁苦、欲言又止的形象。
在此次摘得奧斯卡桂冠前,卡西最榮光的時刻應該是在2007年出演《神槍手之死》時,片中布拉德·皮特扮演神槍手傑西·詹姆斯,卡西扮演羅伯特·福德。福德一開始是詹姆斯的「迷弟」,後來變成詹姆斯的「死神」。福德身上自帶一種謎一般的憂鬱,而卡西則將這個複雜的角色演到讓布拉德·皮特都黯然失色,他也因此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提名,但最終輸給了《老無所依》的哈維爾·巴登。
同在2007年,卡西在本的首部導演作品《寶貝失蹤了》中擔綱主角。這部電影讓好萊塢發現了本的導演才華,也讓好萊塢看到,演技出眾的卡西很快就能升到一線演員陣營了。
正在這時,卡西卻和演員傑昆·菲尼克斯一同鼓搗出了一部紀錄片《我仍在這裡:傑昆·菲尼克斯不為人知的歲月》,作為導演的卡西將現實生活中菲尼克斯毆打粉絲,被友人淋尿的畫面拍下來,後來傑昆這些失常的表現被證實都是表演,這部紀錄片也被認為是「偽紀錄片」,遭到媒體人的口誅筆伐。
卡西的人生如同他所演的那些心理陰影面積過大的角色一樣,又低落了一段。
在此之後,卡西的名字陸續出現在一些電影中,比如《高樓大劫案》《他們非聖人》《逃出熔爐》《星際穿越》等,及至《海邊的曼徹斯特》,卡西與片中的李達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統一。
回歸人性,聚焦普通人
曾幾何時,奧斯卡最愛表彰正能量爆棚的影人。為了角色自毀容顏,減肥增重的演員,基本就能鎖定影后影帝,比如前年的「小雀斑」雷德梅尼,去年的「小李子」迪卡普里奧;或者是能重整國民三觀,維護美國精神的電影,比如永遠的經典《阿甘正傳》。不過今年,出風頭的都是些「正邪」難辨的複雜角色,但這些角色無疑更接地氣。從這點看,稱這是一屆走現實風格的奧斯卡不足為過——小人物的悲歡離合,折射出的恰恰是如今美國人的不安與憂鬱。
除了《愛樂之城》和《海邊的曼徹斯特》,另外幾部描述小人物的電影也各有特色。《藩籬》改編自同名百老匯舞台劇,由奧斯卡影帝丹澤爾·華盛頓自導自演。片中,由他飾演的黑人棒球運動員特洛伊因一次意外搶劫殺人案入獄,出獄後成為一名環衛工。他要撫養年幼的兒子,照顧弱智的弟弟,為了養家只能放棄棒球夢想;他對大兒子採取暴力教育,逼小兒子放棄夢想外出打工,最後甚至出軌把私生女帶回家……電影中,人們既能看到一個小人物的掙扎求生,也能發現個人在貧窮與自卑下心靈的扭曲。華盛頓曾經的電影都是《費城故事》《訓練日》這樣彰顯人性偉大的作品,而在《藩籬》中,他無情揭露了人性的陰暗面,與過去形成鮮明反差。他說:「我想通過這個角色告訴很多人,現實與人性往往就是如此。」
這屆奧斯卡提名影片中,連警匪片都走的是觸摸人性的文藝范兒路線。入圍最佳影片的《赴湯蹈火》被稱為近年來最好的西部片,講述了兩兄弟為了贖回家裡的農場而去搶劫銀行的故事。片中,大哥是一名外表兇悍內心溫柔的殺人犯,弟弟是城府頗深的「老實人」,兩人都不是人們認知中的好人,但兄弟間特殊的情感和眷戀又令人動容。觀眾通過這兩個罪犯感受到的,滿滿的都是無奈和遺憾。
從失去真愛的爵士樂手,到背負傷痛的孤獨男子,再到被貧窮逼上犯罪之路的西部牛仔……在追捧了多年的勵志傳記、宏大敘事之後,今年的奧斯卡不再刻意製造戲劇衝突,而是回歸人性,用日常而冷靜的情節,把小人物推上前台。
這是奧斯卡的改變,還是奧斯卡的新套路?
推薦閱讀:
※什麼是憂鬱卦?如何區分?
※抑鬱症的噩夢——思維反芻
※我曾度過無數個夜晚
※山羊皮本應痛苦:安德森的憂鬱時刻
※黃磊12歲的大女兒多多眼神太過憂鬱引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