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禮俗面面觀(禮儀漫談(180)) (人民日報海外版)

外國禮俗面面觀(禮儀漫談(180))——法國

馬保奉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5年05月16日 第06 版)


  社交

  法國人性格開朗,待人熱情,即使對陌生人也常會打招呼問好。常用的問候語是Bonjour(您好),常見的社交禮節是握手。女子握手可戴著手套,而男士則需摘下手套。少女向年長者常施屈膝禮。男士、女士相見,多親面頰或貼面。男性之間互親面頰也很流行。上層社交流行吻手禮。

  在法國「女士優先」,對女子謙恭禮貌是男士們的金科玉律,被當做是否有教養的標準行為。介紹人們相識,先介紹女士,拜訪或告別,先向女主人致意和道謝。

  日常生活中,人們彬彬有禮,禮貌語言不離口,稍有失禮,如不小心觸碰別人,馬上會道歉,說聲「對不起」。公共場所,聽不到大聲喧嘩。法國人性格爽朗、幽默、浪漫,善於雄辯,好開玩笑,不待見沉默寡言和愁眉苦臉的人。

  餐飲

  法式大餐世界聞名。它選料廣泛,加工精細,烹調考究,花色繁多,鮮嫩味美。

  法國餐飲禮節複雜,細節甚多。諸如聽女主人招呼或在其展開餐巾後,才可進餐;入席時從座位左側就位,坐姿端正,手可搭在餐桌邊緣,但兩肘不可支在桌上;敬酒先敬女士後敬男士;乾杯時,即使不會喝酒,也需將酒杯觸碰一下嘴唇,以示禮敬;席間交談,應停止進餐,將刀叉成「八」字狀或交叉停放在盤上,且刀口向內、叉齒朝下;吃完一道菜,將刀叉併攏收於盤內,叉齒朝上,以便侍者收走;吃牛扒,先從左邊切起,吃一塊切一塊;嘴裡吃進骨、刺等需要吐出時,應以叉接持,或用手指輕輕取出,再放到餐盤邊沿上,並應盡量避開別人視線;用叉撿食豆類等配菜,可用刀將其輕撥到叉上,送入口中;餐桌上調料瓶較遠,應請別人傳遞,不可站起自取;嘴角油漬,只可用餐巾一角輕輕按一下,不可用力擦拭。

  法國人逢餐必酒:餐前酒,多為威士忌、羅姆、利口酒等低度甜酒;餐間酒為葡萄酒,若主菜是海味,則佐以白葡萄酒,若是肉類、野味,常以紅葡萄酒配之;餐後酒以白蘭地為多。

  服飾

  巴黎是世界時裝之都。巴黎時裝精緻、華麗、優美,享譽全球。公務場合,男士穿西裝,女士通常則穿套裙或連衣裙。顏色多為藍色、灰色或黑色,款式新穎,質地優良。隆重場合,如慶典儀式,男士多穿帶有蝴蝶結的燕尾服或深色西服套裝,女士則為連衣裙式的單色大禮服或小禮服,且注重髮型、手袋、帽子、鞋子、手錶、眼鏡等與著裝協調一致。法國婦女愛打扮,如口紅,種類繁多,早、午、晚都不一樣。巴黎時裝往往會成為世界新潮流的寵兒。

  送禮

  法國人初次見面不送禮,否則會被視為行為粗魯。再次相見,一般需送些小禮物,如法國本地產的香檳酒、白蘭地等為常見。此外,他們喜歡品位高雅、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品,如唱片、畫冊等,我國的剪紙、京劇臉譜等工藝品也受歡迎。

  選擇禮品講究多。如香水是送給親密朋友的,不可隨意送給一般關係的女士,否則有過分親密之嫌。不宜送刀、劍、剪、餐具等,常被認為會割斷雙方關係。

  接受禮品時,若不當面打開包裝,則是一種失禮行為。

  手語

  法國人喜歡用手勢表達自己豐富的感情。不過,他們的手語和我們不同,如我們以食指指鼻表示「是我」,他們則是指胸膛;我們通常用的OK手勢,在法國南部表示零或不值錢。

  法國人把拇指放在鼻子上表示可鄙或可惡;把拇指朝下表示壞、差;拍兩隻手的手指,表示庸俗;飛吻意味著「漂亮」。

  禁忌

  日常法國人以花為禮,只送單枝。除了表達愛情外,不能送紅色花朵;忌送菊花、康乃馨等黃色花,認為黃色花朵象徵不忠誠;菊花、杜鵑花適用於喪葬儀式,花枝為雙數。

  視核桃為不祥之物。認為黑桃圖案不吉利。把仙鶴看成是蠢漢和淫婦的象徵,忌仙鶴圖案。忌諱「13」和「星期五」,認為這個數字和時間暗藏兇險。

  (作者為外交部禮賓司原參贊)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5-05/16/content_1565471.htm
推薦閱讀:

[韶山傳奇]韶山人民護墳傳奇
男子在武大狂搖櫻花樹製造櫻花雨!全國人民怒了:素質呢?
警察是不是在大眾心中被神化了?
美國 弗吉尼亞 人民 勇猛捍衛 主體民族 民族英雄,悲壯!
【老照片收藏】人民總理周恩來(外交大師)【3】

TAG:禮儀 | 人民日報 | 人民 | 海外 | 面面 | 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