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與隨筆的特點及寫作方法 - 淡若晨嵐 - 情感牧場 - 搜狐圈子

散文與隨筆的特點及寫作方法

11/369

分享標籤: 轉摘以供大家寫作之用

  散文,是文學裡的一株奇葩。中國的文學裡很早就有了散文的蹤跡,如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等等。但最成功的,莫過於那部《徐霞客遊記》。此文雖同屬於遊記的範疇,但在內容和思想性方面,已經脫離了那種單純的借景抒情式的文章,開創 了散文新的體裁。 到了近代,中國更是湧現出一大批散文家。如朱自清、揚朔、艾青等,他們的作品,有的清新娟秀,有的深厚凝重。但同樣之處都是記錄、讚歎了新中國的建立,成長,發展。這對於後來的散文,在風格上影響甚深。 綜上所述,散文主要有兩個方面值得注意,既體裁和風格。   先說體裁。現在的散文體裁已經分有好幾種。有隨筆小札、心情文字、旅行遊記、敘事抒情等等。隨著筆者的感觸不同,每篇散文的定義上就有所區別。   寥寥幾語,盡述心事,這樣的散文很精悍,與現代詩歌相得益彰;洋洋洒洒,闡述心情,這樣的散文很凝鑄,作者一定必有深意,要結合題目去理解,才能領悟。 再說風格。有清新的、凝重的、喜悅的、悲傷的、積極的、落寞的,數不勝數。但有一個宗旨,既文筆一定要優美,文章一定要流暢。『形散而神不散』。最後結尾處,一定要有點睛之筆,突出主題,反應出這篇文章的思想。   其實,人生如酒自斟酌,文章似茶隨調和。一篇好散文的成功之處,只要能引起讀者共鳴的,都是好文章。散文雖有它自己獨特的一些規定和範疇,但只要是發自內心的文字,誰不為之感動呢?古詩中的拗句也是如此。   什麼是散文?散文就是剖露在紙上跳躍的心靈文字!

佘樹森

  這裡說的散文,是狹義的散文,一般稱作抒情散文;五四時期,曾有「美文」「小品文」之稱;近年又有人稱之為「藝術散文」。 散文,是一種自由、靈活的抒寫見聞感受的文體。它的獨特的美質就在於:能夠讓我們通過一個十分精粹、親切的形式,讀到作者對於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閱讀和欣賞散文,既要細心領會作者對於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又要認真分析作者用以表達這種感悟的形式。 先說感悟。作者的主觀感悟,是散文的思想、意味之本。從散文里我們看到:作者不論是寫人生還是寫自然,不論是說「自家事」還是說「人家事」,無不是從自我感悟出發。這種感悟,也就是對事物的特殊意義和美質的發現。這種發現,不僅是觀察和思索的結果,也是感覺的結果。事實上,感悟經常是觀察、思索、感覺的綜合的思維活動。有作者的深思妙悟,才有散文中的深刻、雋永的情、理、意、味。因此,散文的選材雖說是無比的自由與廣闊,但作者所寫的總是自己感悟至深的生活經驗的一部分。

  例如朱自清的《春》,寫到的春天的山、水、草、花、風、雨、風箏、孩子等等,本都是常見的事物,但是,一旦融入作者的特殊感悟,一切便現出新的個性和光彩,變得令人神往。肖乾《棗核》中的幾顆棗核,更是平凡微小,但是,由於作者感悟到其中蘊藏的「依戀故土」的民族感情,就能敷衍成如此感人的文章。老舍的《小麻雀》寫的是一隻小麻雀的「『貓』口餘生」的遭遇,卻能讓我們從中讀出社會人生的況味,倘若作者沒有那種深刻的感悟,又怎麼能夠從動物世界裡尋找出人生的暗示呢?所以說,一篇散文,就是一杯作者用自己的人生經驗釀成的酒,我們讀散文,也就是在飲這杯「酒」,越是細細品嘗,越能夠體會出其中豐富而複雜的滋味,得到啟迪。 再說形式。

  要以精短的篇幅,寫出對人生或自然的感悟,而且寫得坦誠、親切、優美、雋永,既有一箭中的那樣的準確有力,又有「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那樣的含蓄有味,這便是散文對形式的要求。這一要求,決定了散文形式創造的特點。

  其一,在敘述方式上,散文對事物的反映都從作者的主觀感受出發,以個人抒情為主。雖然也使用記敘、議論等敘述方式,但又無不融合著作者的感情,常常是將抒情、記敘、議論熔於一爐,形成一種夾敘夾議的筆法,讀起來使人猶如走進作者敞開的心靈,聆聽其傾訴衷情,備感親切。

  其二,在藝術表現上,散文雖不像小說、詩歌、戲劇那樣有特定的要求,但也需要相當的「機智」。有人曾將散文的藝術表現比喻為「用奇兵」出奇制勝,以少勝多。

  散文在藝術表現上的出奇制勝、以少勝多的「機智」,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細處落筆,小中見大。讀散文,我們常常看到作者對事物的體察與描寫總是那麼精細入微。作者善於抓住最富特色、足以寄寓自己思想感情的細部,寥寥幾筆,便能寫出十分豐富與複雜的內容,或個人情思,或人物風貌,或山水美景,或環境氣氛,讓人「能於極小中獨見其大」。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其中對父親過鐵道、上下月台買橘子情景的描寫,如同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電影特寫鏡頭的慢動作,那麼細緻,那麼清晰,無限的父愛以及作者對這父愛的深刻感悟,盡在其中了。

  二是側面暗示。短小的散文,採取側面的、暗示的寫法,往往要比採取正面的平鋪直敘,其藝術效果更佳。這不僅能為我們提供一個新穎的視角,而且能更大限度地發揮我們的想像力,從而更進一步拓寬和豐富散文描寫的境界。如老舍的《小麻雀》,就帶有很深刻的暗示性。作者對於社會人生的感悟,滲透在對小麻雀的描寫里。「它被人毀壞了,可是還想依靠人,多麼可憐!」「因為那小貓出世也才有四個來月,還沒捉住過大老鼠,大概還不曾學會殺生,只是把小鳥銜來玩玩罷了。」「它不預備反抗了,可是並非全無勇氣,因為它敢在貓的面前一動也不動呢。」字裡行間充滿作者對於被毀壞和凌辱的弱小者的同情,並寄寓著對弱小者能以抗爭求生存的期望,同時還蘊含著一些發人深思的人生哲理。不過,讀這類暗示的寫法的作品,一定要注意根據作品的實際,認真地、仔細地思索體味,切忌牽強附會地去「發掘」作品的「言外之意」「象外之味」,以免造成誤讀。   其三,在結構和行文上,散文所追求的是一種「自然之節奏」。那意態,的確有點像「散步」,似「閑談」,如「行雲流水」。它所以能達到這種境界,主要是由於作者對所寫的材料十分熟悉,胸有成竹,能夠為散文設計出最佳的結構藍圖;同時又具有嫻熟的表現技巧,能輕鬆自如地使那結構藍圖實現。具體情況又各自不同。  就結構而言,有的比較講求章法,精心布局,形式顯得縝密、謹嚴,讀者很容易掌握其脈絡、層次,如朱自清的《春》,楊朔的《荔枝蜜》等等;有的只是圍繞一個中心,牽住一條線索組織材料,控制思路,形式比較鬆散、自由,但脈絡、層次也清晰可辨,如肖乾的《棗核》,張潔的《挖薺菜》等等;還有的,只是抒寫一種心境或情緒,錯綜變化,全憑主觀感情的暗中控制,因而在形式上顯得更加隨意,似乎無跡可求,如田曉菲的《十三歲的際遇》。就文體而言,散文的美,不只在一般意義上的語言文字的精練和優美,而更在那由作者個性同語言美質所共同融合成的特殊的文調。  讀散文,應留心:作者怎樣在正確使用語言文字的前提下去積極修辭,靈活地結構和安排語句,使語言產生特殊的審美效應。我們留心這一切,歸根結蒂還是為了更深細地體味出作品內含的情、理、意、味,即作者對人生或自然的特殊感悟。 有人說,散文,「是將作者思索體驗的世界,只暗示於細心的注意深微的讀者們」。這既道出了散文藝術的特點,也道出了散文閱讀和欣賞的特點。這是作者為本書寫的。 什麼是散文的問題,既是一個老問題,也是一個人們表述得十分困難的問題。而散文又是最有群眾基礎的一種文體,每一個讀過書的人都讀過她,沒有讀過書的人都在口頭上運用過她。過去,我們在讀書的時候,教科書上在講關於什麼是散文的時候,都把散文分為廣義的散文和狹義的散文。現在,我們仍然可以這樣來區分我們的散文,但我們應當給散文以更大的空間,更新的內涵。我們說的廣義的散文,是除了韻文之外的一切文章,都屬於散文,這是對的。這就有如美國作家阿伯拉姆說的那樣:「散文是一個沒有範圍限制的術語,一切口語化或書寫式的,不具有韻文那種規律性的格律單位的文章都是散文。」

  今天,我們在這裡說的散文,是一種文學體裁,它是一種別於詩歌、小說、戲劇的文學體裁的一種。它是狹義的散文。我們的教科書把散文的特點歸結為形散神不散,又把這種散文區分為記敘散文、抒情散文和議論散文,這其實是很教條的,也是很僵化的。實際上,記敘、抒情和議論都是不同的表達方式,三者都不是孤立而存在的,在寫作的過程中常常是交*融會在一起。有些散文,看上去是記敘的,實際充滿著抒情性;有些散文看上去是抒情的,實際又充滿著議論性。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描寫春天的景色的抒情性散文,但她充滿著描述性;而《背影》,是一篇敘事散文,但她又充滿了抒情性。   現在,界定散文的問題已經越來越困難了。這是時代使然,也是文學自身的發展使然。比如我們的中學語文教材里,她的每一冊都是有「散文」這樣一個單元的,那些單元里編入的無疑都是散文範文,但在另外的單元里,比如在「記敘文」的單元里,編入的其實也是散文,那麼記敘文和散文為何能夠分開來呢?又以什麼樣的標準來分開的呢?這就關係到關於散文的界定的問題,也正好能夠說明散文的界定的困難是很大的。   我們作為一個中學生,我們在做考題的時候,我們首先應該是按照教科書來答題,按照老師的教導來答題,這是為了考上好的分數,考上好的成績,也是為了考上好的學校,也是為了自己今後的前途奠定一個堅硬的基礎。但是,當我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不妨把視野放遠一點,盡量地發揮自己的想像能力,拓展自己的思想空間,把問題想得遠一點,符合我們自身的實際一點,創造性一點。這也是提高素質教育的一個途徑。那麼,關於什麼是散文的問題,我們是否可以這樣來思考她呢?這是完全可以的,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有我們自己對散文的認識。   到目前為止,我對於什麼是散文的問題是這樣認識的:散文是一種文學體裁,她是作家運用除了韻文以外的語言對自然界,以及自然界上的生命、生存、生活的記錄、描摩和狀寫,具有藝術感染力的能充分地表達作家的思想和感情的文章。   我首先不說明清以前的文學,也就是說,我首先不說古代文學,因為那時候的文學距離我們太遠,我們也只能從教科書和了解到的不多的古代作家中知道關於散文的一些說法,比如先秦散文、韓柳運動、唐宋八大家、桐城派等等什麼的。因此,我想從現代散文說起。我們知道的30-40年代的散文中,以朱自清、俞平伯等為代表的作家作品,大都屬於藝術抒情性的散文,那種散文多半是書寫自我的,寫自我的那種獨立的內心的小世界,比如對一些風景的描述,對於季節的感慨等,都屬於惟美的藝術抒情形的散文,——那是一種散文觀。到了50、60、70年代甚至到了80年代,我們的散文在政治的影響下,成了一種宣傳品,寫什麼,不寫什麼,都被框框套起來,從表現的形式,到行文的格調,都要按照一定的空氣所約束。

  我們熟悉的散文作家代表有楊朔、魏巍等。楊朔的散文我們應該是比較熟悉的,中學語文教材里編入他的散文不少,但他的散文大多形成了一個模式,首先是對一幅風景的描寫,而後找出那種風景與那個時代的某一特徵的共同性(往往是政治上的需要或者說是服務於政治的),然後二者一相融合,於是以高昂的格調收筆——那是另一種散文觀。於是就有了一種模式:山象徵什麼、水象徵什麼、樹象徵什麼、花象徵什麼、草象徵什麼等等,手法相似,喻意也相同。在這樣的散文的影響下,我們當學生的就難免會被他們所牽引著,走入一種作文的窠臼,這樣就只能寫出假而空的文章,因為那種文章不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受。   90年代以後,中國散文有了很大的發展。或者說中國散文到了90年代以後,進入了散文革命的時期,對於散文的爭論十分激烈起來。到了這個時期,散文不再是純藝術抒情性的散文,也不再是單單的為政治服務的散文了。散文走向了多樣化、多元化。人們的散文觀念也有了很大的改變。於是,散文強調了人的現代意識。那麼,什麼是強調現代意識呢?也就說我們的散文要關注的是大部分人類都在想的是什麼?做的是什麼?不再是單純地歌頌什麼,而是從多角度深入社會的深層、深入人的內心世界,提倡對歷史的、對人生命運的關注和思考,以豐富多樣的手法,以喚醒人的心靈和思想。這個時期,以余秋雨為先鋒的作家提出了一種寫大散文的倡導,而且身體力行,寫出了許多很大氣的散文,於是,中國散文又進入了一個崇尚大散文的階段。那麼什麼是大散文呢?就是散文要講究境界和題材的拓展,要創新,而不是單單講散文要寫大題材、寫大篇幅。   講完散文觀以後,我想講講作家。作家是有區別的。有一種作家永遠跟在時代的屁股,他們的作品大多是迎合時代的,是歌頌形的,是魅俗的;而另一種作家則總是千方百計把目光盯向時代的前方,他們的思想是有獨立個性的,其目光是具有前瞻性的,他們與時代是有距離的,有時候是衝突的。這兩種作家的命運和生存狀況也是不同的,前者往往過得很舒坦,後者總是過得很艱難。但前者往往被歷史遺棄和掩沒,歷史永遠記注那種具有前瞻眼光的作家。 文學不是一門手藝,作家不是工匠。文學創作是*生活說話的、是*思想說話的,是*語言說話的,是*藝術水平說話的,因此,散文創作不可能是像工匠教學徒那樣簡單的傳授。但這裡我可以與同學們探討,提出幾點提高散文創作水平的途徑。   首先是學習和借鑒。學習和借鑒的前提,就是要閱讀。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從中學語文教材里學習了很多散文,但剛才我們說過,那些散文是有限的,它們大都是一些寫景抒情的散文,是一些寫遊歷祖國大好河山的散文,它們遠遠不能夠代表散文的世界。散文更重要的是要充滿著現實生活的氣息,要有對世道人心的體察和知曉,體現民生的悲歡苦樂和衣食的艱辛,同時還要有對人生的感覺和認知等等。我們有時候在作文中常常落入一種逃離不去的范囿,主要原因是我們的閱讀視野還不寬,思考問題還很單一。所以我們常出現一種這樣的現象,就是當老師教授一篇課文的時候,我們就只是步著那篇課文的套路來寫我們的作文,沒有新意,這是散文創作的大忌。所以,我們要拓寬我們的閱讀視野,拓寬我們的作文思路,不斷學習和借鑒優秀的作家和優秀的作品。   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我經歷過幾個時期。我這裡說到我自己,並不是意味著我的散文學得好,也寫得好,我只是與大家探討一下,以期得到共同提高。我在中學的時候,閱讀的視野比在坐的同學們還不如,我們那個時代決定了我們的閱讀視野。但後來我開始了我的文學創作的時候,我接觸到了很多中外的優秀作家和作品,我是受到他們的影響和陶冶走上寫作道路的。我在80年代中末期,我以我在中學任教時候的生活寫過一組關於鄉村的系列中短篇小說,那時候我對何士光的作品愛不釋手,所以老師和朋友們在閱讀我的那個系列時,都說我的作品有何士光的味道。我的那個鄉村系列小說集已經結集,交給貴州文學叢書編委會審查,如果運氣好,她會於不久與我們見面。後來我在出版我的散文集《讓我們順水漂流》的時候,伍略老師在他的評論文章中把我的散文與美國作家梭羅的散文《瓦爾登湖》相比,我的作家朋友余達忠也在評論文章中把我的散文同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相比。說實在的,我有說不出的慚愧,也有說不出的欣喜。現在,我雖然不能夠跟那種重量級的作家相比,但我閱讀了他們大量的作品,使我的文筆在他們的影響下形成我的風格,這是我所喜歡的地方。   我喜歡閱讀張承志的散文,大江健三郎的散文,谷崎潤一郎的散文,和一些世界音樂大師的散文……   第二,要向生活學習。生活是我們一切文學的源泉,散文也不能例外。因此,每一個有作為的作家,他首先是一個生活上的有心人。這就是老師要求我們要學會觀察生活的原因。沒有生活,就沒有真情實感,就不可能寫出感動人心的作品。寫散文是要有激情的,沒有激情,散文就缺少了時代和生活氣息,就會變成了虛構的空寫,再有才氣的作家都會走向失敗的末路。我有三年時間是在柳川鎮工作的,那段日子,由於工作的繁瑣而在瞎忙,我幾乎沒寫什麼東西,我的老師,也就是著名作家伍略先生對我的處境十分擔心,唯恐我被掩沒在那些繁雜的事務里,於是再三寫信來鞭策我,說可以不寫,但不能不讀,也不能不認真感受生活。後來,離開了柳川鎮的時候,我以那時候的生活寫了一篇長散文《山坳上的村莊》,收錄在我的散文集《讓我們順水漂流》里。伍略看了後很高興,對那篇散文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有些同學會說,我每天都在觀察生活和體驗生活,但就是寫不出好的散文,這是為什麼呢?是的,生活是每天都從早上開始,然後到晚上結束,然後又從早上開始的,是平淡無奇的,主要是我們要有一雙獨特的眼光,從平淡無奇的生活里提取能寫好散文的東西。這就需要一種文學修養,這種文學修養是從閱讀中不斷提高,從寫作中不斷提高的。   第三,是要多寫。這是十分明白的。在閱讀別人的作品時,我們會有一種感覺:這些文字,其實我也會組合。但真要自己動筆的時候,才知握筆之重。所以,就是要多寫,多寫才激發創作的靈感和激情,在多寫中提高自己調遣文字的能力,形成自己表達思想的風格。否則怎麼會有「長期積累,偶然得之」的說法呢?好多優秀的作家都是寫過很多費稿,而後才成為作家的。我相信,只要我們長期不懈地寫,成為一個作家是遲早而已的事情。但成為什麼樣的作家,那就要看我們的努力和天賦。可惜,這個時代,作家的桂冠已經不再光彩照人。

隨筆的特點

  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它是文學創作領域內一種取材自由,篇幅短小,筆法靈活,富有生動表現力的文學體裁。 隨筆能充分自由地表達出作者的內心世界,真率清晰地展示為文者的精神境界,機動靈活地彰顯執筆者的個性才情。 隨筆抒寫的是我們對生活中的某種感受,它捕捉的是那種瞬間的思想火花,它抓拍的是那些一閃而過的場景。 某種意義上,隨筆就是作者與自己心靈的真誠對話,就是真摯地向讀者袒露自己的靈魂。它真實地反映自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真實地表現自己的所思所想,它拒絕矯揉造作,摒棄虛情假意,反對刻意為文,它提倡真實再現、真切反映、真純表達、真率為文. 意到筆隨,言盡而止。率真自如,不拘一格。這是隨筆的特點。 根據隨筆的特點,隨筆的形式一般講求以下兩點: 一,精要。雖然隨筆強調意到筆隨,章法也不甚講究,但這並不意味著寫隨筆時可以不必斟酌字句草草了事,而應在用語自然的前提下,力求做到精要、準確、生動、活潑、新鮮,充滿個性和靈性,這樣,既能達到練筆的目的,又能給人以美的享受。 二,隨意。隨意是指舉凡生活中的一景、一事、一人、一理,只要能撥動我們的心弦,觸及我們感應的神經的,都可按照自己的意旨、意趣,率性而作,涉筆成趣,加以個性化的再現。 隨筆的寫作有時甚至竟不拘章法,不講結構藝術,完全任由情感、心意驅譴筆墨,意到筆隨,筆隨意走,言盡而止,「行於所當行,止於所當止」。正是這種輕靈隨意之美,形成了隨筆獨特的魅力。 保持輕靈的心態,不刻意求工,展露個性,抒寫真情,自然流暢。隨筆的美,正在這個地方。學習隨筆寫作,要注意兩個要點: 一,要善於以小見大,隨筆是對生活中的片段見聞、偶爾經歷、點滴感悟、瞬時思考的一種同步跟蹤和摹寫。它的表達方式自如,可描述一個牽動情思的小場景,可描寫一件情趣盎然的小事情,可描摹一個性格鮮明的小人物,可縱論一個啟人心智的道理,也可抒發一段獨特別樣的感情。如朱自清的《背影》,俞平伯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無不如此。如果總是像流水帳一樣,面面俱到,僅僅能夠真實地反映生活,而沒做到藝術地反映生活。 二,要善於描寫,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狀態具體地描繪出來。描寫有如色彩鮮艷、生動活潑的電視圖像在隨筆中,善於描寫,才能做到繪聲繪色,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歷歷在目,維妙維肖。這是因為作者通過具體的形象化的語言寫人、狀物,把客觀對象寫得有聲、有色、有味、有形,使人有親臨其境、如睹其人、如聞其聲、如嗅其味、如見其色、如歷其事的感覺。 周作人曾說過,隨筆當思想博大,見識明達,趣味淵雅,因此,深刻而不沉重,輕靈而不虛浮,自然而有品位,閑適而有雅趣,這是我們寫作隨筆時應追求的目標。[最後更新時間為 2008-09-03 09:42]
推薦閱讀:

《將進酒》教案-雲飛揚-搜狐博客
搜狐布局「大文娛」矩陣 「水下航母」浮出水面
寶典:女人一生不能走錯的這17步-搜狐女人
搜狐員工等級是怎麼劃分的?
四大門戶都發布了 2012 奧運戰略計劃,各自的優劣有哪些?

TAG:情感 | 寫作 | 方法 | 圈子 | 搜狐 | 散文 | 隨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