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美麗中國的生命圖景
【光明書話】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類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必須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今年九十二歲的耿林莽是中國散文詩界的常青樹,他年齡越大作品越多也越好,他是目前為止以散文詩參評「魯迅文學獎」的唯一入選者。近日,耿林莽又推出了他的新著《望梅》。
《望梅》共百餘章,分為七輯:「聽葉子說些什麼」「城市速寫」「望梅」「傾聽原野」「藍與黑」「詩與思」與「私語」。耿林莽非常關注生活中的細枝末節,關注自然界的細小生命乃至微生物,既有茫茫遠古,又有當下現實;既有原野萬物,又有城市風景;既有顯露的歷史記憶,又有隱秘的意識流動。這位散文詩老人,他太想要「飛」啦,「飛成一種幻覺」,也成為一種直覺,精騖八極而心游萬仞,高翔在廣袤大地,也穿越了時空。《望梅》中的《詩人與蟬》一章寫道:「葉子是詩的翅膀,它渴望飛翔」。自由如飛,自由如風。散文詩亦然,需要風,需要自由,需要流動。耿老的散文詩因為「風」的自由,而有了張力,有了活力,也有了動力。
在耿老的散文詩里,他用「凝望」與「傾聽」這兩個典型動作,介於現實與詩之間,自由如飛,像風抑或像「嘯」,空谷或遠古傳來的「嘯」,「悠悠的,清澈而尖利,呼嘯聲直入雲端」(《天籟》)。散文詩《崖夢》的開頭就寫:「想飛的願望,凝固了千年。」「飛」即夢,即夢想,而這種「飛」的意念卻凝固了,凝固成為「古銅色崖壁」。如「火焰冷卻」。然而,卻是「周身之血環流。/赤色火成岩的身子,你的坦蕩之胸,承受風,黃昏的冷雨,/和彌天之雪」。於是,「一鶴飛過,眾鶴飛過,紛紛揚揚的白羽,如飛之夢,從崖前掠過」。於是啊,「醒來,眾鳥歡呼,河流傾瀉。」於是,想飛的你,想飛的願望,卻終於沒有飛起來。詩的結局非常的壯烈,也非常耐人尋味,其中既有熱烈的追求,冷靜的反思,而更多的是對現實與未來的驚羨與感嘆。他的這本散文詩集中,以「夢」做題目的有《櫻花夢》《蝴蝶是一個夢》《銅的夢》《貝的夢》《羽之夢》還有《我的夢,很暖》等,詩人說「我陷入了回憶的深淵」。夢不是囈語,而是個隱喻,是一種生活經驗,還是人生參悟的重要途徑,以「夢」的方式結構詩篇、創造意境,使其作品平添了美而幻的哲學意蘊。
象徵派詩人哈羅德·布魯姆在《讀詩的藝術》中說:「詩本質上是比喻性的語言,集中凝練故其形式兼具表現力和啟示性。」耿林莽《望梅》的封面,有一句點睛句——「散文詩,美而幻」,需要讀者特別注意,或者說是在提示與引導讀者。耿林莽的散文詩不易讀,不僅是因為其思想深刻,還因為其表達思想的方式真正地詩化了,美而且幻。意象的跳脫與寫法的象徵性,加大了閱讀的難度。他的《紅高粱,搖得響的火》中的「紅高粱」,就是一個很有表現力、也具有啟示性的意象,散文詩三節,三個畫面,三個意境,似乎散而不相關,然而都表現一種「火」。第一節是這樣寫的:「太陽紅,你也紅了,/向日葵有種取悅之姿,/而你沒有,紅高粱,而你沒有。/你只默默地站著,站得很直。吮吸/陽光灼熱的乳,一點點積攢,凝聚/搖得響的火。」詩人在散文詩中的思考以及思想表現,還是能夠給我們尋找到一種感覺,一種詩的暗示,而破解作品所隱含的意義,而獲得與作者心靈世界之間應和的愉悅。
耿林莽的散文詩是美而幻的,也是美而實的、美而沉的。耿林莽親近和擁抱時代,也深刻反映我們這個時代,其散文詩中的題材、題旨乃至手法,均具有極其鮮明的時代性。他的這百餘章散文詩,是他對於現實生活的密切關注、深刻解讀與獨特詩化的結晶。他將生活經驗的真實,轉換為詩的真實,轉化為詩性的思考,而以思想和意象高度融合的真善美的形式,表現出他執著而高標的審美堅守。王幅明先生在《望梅》的跋里給予作品以崇高評價,他認為,這些具有在場和紀實性的作品,是對當代散文詩的一個貢獻,耿林莽散文詩成功的奧秘之一就是他親近和擁抱了我們這個時代,而將生活經驗的真實轉換為詩的真實,詩性的思考被詩與詩之間的演衍而融入為具體語境,思想和意象高度融合,以至於我們無法把這兩種過程分開。《望梅》是耿林莽散文詩的又一次起飛,又一個新的高度。整個散文詩集聚焦一個「望」字,詩人以博大的仁愛之心,專註凝望人世間紛繁的生命圖景,詩中散發出終極關懷的溫熱,閃耀著人文精神的輝光。
(作者:王志清,系南通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王維研究會副會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