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110年 前行與回望:大師的講台和搖籃

北京大學110年前行與回望:大師的講台和搖籃 一個世紀又十年,多麼漫長的回望。清政府《奏擬京師大學堂章程》中留下這樣的文字:「京師大學堂為各省之表率,萬國所瞻仰,規模當極宏遠,條理當極詳密,不可因劣就簡,有失首善體制。」雖然,寫下這文字的政府,面臨內憂外患,雖然,使京師大學堂萌動的「百日維新」在鎮壓下失敗,但孕育中的大學,卻成為變法的僅存碩果,獲得了歷史的機遇。  一個世紀又十年,多麼崢嶸的歲月。抗爭,奮鬥,追求,夢想,北京大學和她苦難的民族相伴,上下求索。為了現代化的彼岸,心中的理想從沒有模糊,腳下的步伐從沒有彷徨。  一個世紀又十年,多麼驕人的足跡。大師薈萃,學術繁榮。薪火相傳,英才輩出。在中國大學體制和精神演進中,一個又一個「第一」,鐫刻在她走來的路途上。   欣逢北京大學一百一十年華誕,北京大學新聞中心在中華讀書報辟出專欄,以為一百一十年仍然朝氣蓬勃的北大畫下素描,留下剪影。   北京大學中文系誕生在京師大學堂走向新式大學的進程中。從沙灘紅樓,到未名湖畔,中文系伴著北大的腳步一路走來,她的沿革與發展,折射出北大百年變革的歷史,映現出中國大學體制和精神演進的影像。  北大中文系現有中國文學、漢語言學、古典文獻和應用語言學等四個本科專業,有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文藝理論、民間文學、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言學理論、古典文獻等九個教研室,以及語言學實驗室和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等機構。無論從學科建制、學術基礎、師資力量、研究環境還是學習氛圍,都具有在全國整體領先的優勢。在2004年的全國學科評估中,北大中文系再次名列第一。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中各項得分全優。同年,被國家教育部人事部評為先進集體,在北大隻此一家。   中文系形成今天的學科建制和師資結構,經歷了漫長的摸索和積累的過程。北京大學的前身京師大學堂創辦之初,在師範館中已有中文和文學等科目;1903年,又設置中國文學門類課程,此時雖尚未形成獨立的系科。但這些科目的設置,奠定了創辦中文系的基礎。1910年3月31日,京師大學堂分科大學成立,中國文學門正式成為文科的一個教學建制,這標誌著中國語言文學開始形成現代獨立的學科。京師大學堂中國文學門作為北京大學中文系的前身,也是我國最早的中文系。  1919年北大廢門改系,中國文學門隨之改為國文系。在教學制度上也進行了改革,實行選科制。1925年,中文系進一步完善學科建制,開始實施分類專修制,分成語言文字、文學與整理國故等三大類科目,這就是後來文學、語言和文獻三個專業的濫觴。此後,教學體制雖時有變動,系名也幾度更迭,但總體框架基本不變。  創辦初期,北大中文系就湧現出了林紓、嚴復、陳獨秀、魯迅、周作人、胡適、劉師培、錢玄同、劉半農等名家,在文學、語言和文獻等方面頗有建樹。陳獨秀、胡適、魯迅和周作人等人發起新文化運動,更是對中國的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在近代中國的歷史上,北大中文系學人以他們的學識和關懷,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北京大學是年南遷,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組建長沙臨時大學與西南聯合大學。北大與清華原有的國文系合併為聯大國文系。在戰火紛飛的時期,北大中文系的師生一方面積極投身到抗日戰爭的潮流之中,另一方面堅持對學術的追求。1946年,西南聯大結束,國文系隨北大北返。在這段特別的歷史中,北大的精神得以延續和傳承,北大中文系也以這種獨特的方式保留了力量,並在艱苦的條件下培養了大批人才,後來在北大中文系任教的著名學者朱德熙﹑季鎮淮﹑陰法魯﹑呂德申﹑王瑤﹑李榮﹑馮鍾芸和作家汪曾祺等都出於此時。   新中國成立後,北大中文系隨著國家教育政策的調整步伐,進行了一系列合併和調整。1952年,全國高校實行院系調整,清華大學國文系、燕京大學國文系和新聞系與北大國文系合併為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分設中國語言文學與新聞編輯兩個專業。1954年,中山大學語言學系併入,設立漢語專業。1958年,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合併到人民大學。1964年又設立古典文獻專業。至此,北大中文系形成了文學、漢語、古文獻三個專業鼎立的格局。1953年,北大文學研究所組建,中文系部分教師調任或兼任研究所工作,此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的前身。1983年,教育部所屬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員會秘書處設在北大,其機構掛靠中文系。1984年和1985年先後成立北大古典文獻研究所與比較文學研究所,1998年兩所正式歸入中文系建制。  作為一個教學和學術單位,在教學科研的道路上,北大中文系從未停止過向現代化方向轉換髮展的腳步。學術為本,育人為本,始終是北大中文系堅持不懈的方向。中文系的每一代師生,都努力適應時代的需求,協調西方學術方法與中國傳統固有學術的關係,建立和遵循現代學術規範,在中文學科教學體制、課程設置以及研究方法的建立與完善等方面,在探求文科人才培養的規律方面,不斷取得卓越的成績,對全國同一學科乃至整個人文學科的建設產生了輻射性的良好影響。北大中文系一直是北京大學乃至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教學領域師資力量最強﹑地位最為重要的系科之一,在國內的教育界﹑學術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目前,北大中文系擁有4個本科專業,3個研究所,5個研究中心,3個國家級科研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6個全國重點學科和7個博士點,已發展成為全國中文學科中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的一個系,也是全國文科中舉足輕重的學術重鎮。   從1910年開端至今,在98年的綿延發展中,北大中文系師生自覺肩負先鋒的使命,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在各個歷史轉折關頭和革命大潮中,常常站在時代前沿,傾情奉獻心血、智慧乃至生命,建樹了卓越的功勛。  這裡名師薈萃,星光燦爛。作為現代中國學術建立和發展的縮影,中文系在每個發展階段,都吸納和湧現出許多在學界領銜的著名學者,曾在這裡執教過的大師不是鳳毛麟角,而是燦爛星河。林紓、陳獨秀、魯迅、劉師培、吳梅、周作人、黃侃、錢玄同、楊振聲、劉半農、胡適、孫楷第、羅常培、楊晦、游國恩、王力、馮沅君、俞平伯、唐蘭、魏建功、廢名、沈從文、浦江清、吳組緗、楊伯峻、高名凱、周祖謨、王瑤、朱德熙……都曾在這裡任教。他們中,有新文化運動的主將,有風流倜儻的詩人作家,更多的是令人高山仰止的著名學者。一個又一個世代過去了,仰望北大中文系近百年的歷史星空,她的璀璨輝煌令人驕傲。  這裡學術鼎盛,碩果累累。守正創新,使北大中文系煥發了巨大的學術活力。所謂守正,就是堅守學科經過長期積澱已經形成的學術規範,堅守學科的純潔性和基本特色,堅守學術道德,堅守優秀的學術風格,堅守對學術和校系的榮譽感和為國家民族培養優秀人才的歷史責任感;創新,就是在教學、科研和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上與時俱進,適應時代需求,不斷改革,創造先進。「各尊所聞,各行其是」,「學術大同、百科並重」,平等、開放是這裡始終的風氣。師生之間的交流,教授之間的探討,是這裡一個世紀持續不變的景象。這裡產生的大批代表學科水準的標誌性成果,推進了學術發展,贏得學界的讚譽。新時期百廢俱興之時,北大中文系又源源不斷地創作出具有開拓性和奠基性意義的研究成果,成為中文學科乃至我國學術研究復甦和煥發生機過程中一支生力軍。據不完全統計,新時期以來的30年間,北大中文系發表出版專著約600部,學術論文5000篇,其科研項目量和獲獎成果的質與量,均居全國高校同類學科的前列。今天,北大中文系開展了廣泛的國內外學術交流,先後應邀派出近百名教員到十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大學任教,與十多所國外大學建立了合作關係,每年平均有五六十名國外的學者來訪或進修。北大中文系已成為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這裡薪火相傳,新秀茁壯。98年中,北大中文系培養出本科生8200多名,外國留學生與進修生2000多名,碩士生2000多名,博士生580多名。許多大師學者是在這裡完成了日後學術專長的最初淬鍊。羅常培、魏建功、鄭天挺、陸宗達、鄭奠、周祖謨等,都是北大文學門內走出的學子。他們的崛起和在學術上的逐漸成熟,構成了北大中文系教學與科研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在他們之後,又培養出了許多名家和重量級人物,而今,袁行霈、嚴家炎、陸儉明、蔣紹愚、嚴紹璗、安平秋、溫儒敏、葛曉音、陳平原、曹文軒、董學文、李家浩、李零等,也成為中文學科傳遞薪火的名師,他們在各自領域做出的卓越貢獻,彰顯了北大中文系在學術和教育方面的實力。  關於北大中文系,現任系主任溫儒敏教授有一段論述:「北大中文系的魅力何在?在傳統深厚,在名家雲集,在學風純正,在思想活躍,更在於其辦學的理念:不搞急功近利的職業培訓,而是力圖讓學生學會尋找最適合自己的人生之路,打下厚實的學業基礎,使整體素質包括人格精神都有健全的發展。」   北大中文系已經站在一個歷史的新起點上,正向更加輝煌的歷程,邁出她堅定的步伐。   感受傳統   袁行霈   北大中文系在學術界不斷開拓新的領域,領風氣之先。林傳甲的《中國文學史》、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王力的《漢語史稿》、高名凱的《語言學概論》、袁家驊的《漢語方言學概要》、王瑤的《中國新文學史稿》,都是開闢了某一學科領域的開山之作。游國恩等主編的《中國文學史》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平,今天仍然有不可替代的意義。魏建功開創的古典文獻專業,是中國最早設立的專門培養古籍整理人才的專業,現在這個專業已經在許多大學設立,並且培養出大量優秀的人才。林庚先生將新詩創作與古典詩歌的研究相結合,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路。他的《楚辭》研究、唐詩研究,他一人獨著的《中國文學簡史》都是別開新面的。吳組緗先生的紅樓夢研究,可能是大學裡最早開設的有關《紅樓夢》的專題課。朱德熙先生的現代漢語語法研究,開啟了一種新的研究方法,至今仍然引導著這個學科。文革以後活躍在學術界的教授們,也各有自己新的開拓,在許多領域都有開風氣之先的地位。北大中文系每個時期都有新的帶領學術發展的成果出現。這是一個學風嚴謹的系,也是一個不甘於因循守舊的系,是一個鼓勵出新的系。在這片土壤上,總會不斷冒出新人,他們帶著新的學術理念,以新的研究視角,不斷地開闢著新的研究領域。在這裡,「創新」二字不是空話,而是不斷以實實在在的成果加以驗證的。   嚴家炎   對選擇的專業由衷地熱愛,是中文系的一個突出特點。由此還生出了「文學是痴情者的事業」的說法。當年在北大,中文系的錄取分數是文科里最高的。奔中文系,就是要在這裡做出點兒事情。中文系的學生創作、評論、研究、辦刊物十分活躍。上世紀50年代油印的《紅樓》,在學生中很有影響,現在中文系的學生還辦著兩三個刊物。其他的專業也如此,從中文系畢業的人,大都會與專業終身廝守。   當然,北大的傳統,在中文系同樣滲透。強調獨立思考,獨立自主地思想,這種精神在北大是普遍的,在中文系也是可以明顯地感受到的。   樂黛雲   讓最好的教授與大一學生高密度接觸,是北大中文系重要的傳統之一。我1948年入學,現代文學作品選是沈從文先生教,他是中文系最有經驗的教師。大一國文寫作是廢名先生教。看,是當時中文系兩個最著名的作家給一年級學生上課。   重視寫作,學生的寫作訓練嚴格,也是中文系一貫堅持的傳統。上世紀50年代初,北大中文系寫作課有四門,一年級教記敘文寫作,第二年是文藝文寫作,三年級是議論文寫作,第四年是調查報告寫作。四年的寫作教學,給每一個畢業生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   北大中文系是關注現實的,不封閉。由王瑤先生主持,北大中文系在全國第一個開設了現代文學史課程,此後,全國大學中文系紛紛開設了這門課,教材由北大中文系編寫。全國第一個比較文學研究所,也是在北大中文系成立的,全國第一個比較文學博士點也設在北大中文系。提倡關注現實,提倡創新,提倡走到思想前沿,這是北大中文系最鮮明的傳統,也是為什麼新學科、新思想常從這裡萌發的原因。   謝冕   北大是包羅萬象的,中文系也如此。並包而兼容,駁雜而豐富,不歧視,不排他,讓諸種學說在這裡平等地對話、自由地競爭,形成一種百家爭鳴、共同發展的生動局面。它在歷史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注意吸收新派和舊派的各式學者加盟中文系的建設。各種學術主張的學者集中在一個系,在比較、對峙、論辯、交融的熱烈氛圍中,造就了中文系歷久不衰的學術優勢。   北大中文系有自己的學術傳統。就研究領域而言,它是古今並重,中西交匯的;就學術風氣而言,它是既注重考據實證,又注重發明創新的。中文系有嚴謹求實的傳統,更有鼓吹新學,站立在學術前沿引領新潮、開風氣之先的傳統。  陸儉明   我是1960屆北大中文系的畢業生。當時領導上把我們這一屆畢業生看作是新中國第一屆按黨的新的教育方針由中學培養到大學本科畢業的大學畢業生,為顯示新中國教育制度的優越和教育的成功,要求我們一畢業就上講台,至今已53個年頭了。在燕園從教53年,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使我能比較自覺地像自己的老師那樣去做學問,去做老師,去教學生。說到學術傳統,我自己覺得,「求實、嚴謹、創新」和「學術民主、對話平等」,就是我們的學術傳統。王力先生「例不十,法不立」的教誨,朱德熙先生「寫篇文章脫層皮」的感受,數十年始終縈繞在耳邊。1986年我和郭銳參與由朱德熙先生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現代漢語詞類研究」。現代漢語詞類問題是個老大難的問題。朱先生一再強調,要改變以往只是在理論上打轉轉的做法,一定得一個詞一個詞地考察。朱先生親自帶領我們對2萬多個詞,一個一個地進行考察,並詳盡描寫每個詞的語法功能,最後與計算語言研究所合作編寫出版了中國第一部《現代漢語語法信息詞典》(1998年出版電子版與紙質版)。這部帶有創新性的《現代漢語語法信息詞典》在國內外計算語言學界影響很大,現已成為國內外中文信息處理學界的必備的工具書。而在平時的學術討論過程中,朱先生總是平等地和我們討論問題,並一再要求我們這些晚輩對他所提出的新的看法提出挑戰性的意見,他一再說:「一定要想,能不能找到例外。」即使後來朱德熙先生出任了北大副校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常委,在討論學術問題時,也還是這樣和我們平等對話。不光是朱先生,漢語專業的其他老先生也都是這樣。這種求實、嚴謹、創新的學術傳統,這種平等對話的學風,深深的影響著我們。   與學術傳統相關聯,我們中文系還有一個優良的教學傳統,那就是老教授都面向本科生開課,而且比較開放。我當年在漢語專業做學生的時候,給我們本科生開課的都是當時全國乃至世界頂尖的教授。文學的課程由游國恩、林庚、吳組緗、王瑤、楊晦這些先生給我們講授,語言學的課程由王力、魏建功、袁家驊、高名凱、周祖謨、朱德熙、林燾等先生講授,這個傳統一直保留到現在,沒有中斷過。而教授的許多新的研究成果,往往先在課堂上講給學生聽,而後成文發表。這使學生在學習階段就能在課堂上領略到老師最新的研究成果。  安平秋   我在北大中文系生活了四十八年,要說中文系在學術上(包括教學、科研)的優良傳統,我的感受是多元多樣,並且尊重這種多元多樣。比如,在中文系,傳統的與現代的共存,守舊的(並非貶義)與創新的兼有。做得好的時候,傳統的和現代的還能交融,守舊的與創新的也能互補。所謂守舊的,就是老的、傳統的學術,它的優秀部分是經過歲月考驗、千錘百鍊的學術精華,因為我在這裡用了「守舊」一詞,得特意作個說明。中文系的這個優良傳統既體現在系內專業設置上是文學、語言、古典文獻三術都有,也體現在課程設置上是古今中外並列,還體現在講課方式上是老師板書和現代多媒體共存,在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上也是多種多樣、百家爭鳴。承認多元多樣,尊重多元多樣,並謀求和諧發展,是中文系興旺發達的原因。  記憶拾零   程毅中   我們的文學史,任課老師第一段是游國恩先生,第二段是林庚先生,第三段是浦江清先生,第四段是王瑤先生。還有吳組緗先生講現代文學,高名凱先生講普通語言學,周祖謨先生講現代漢語,王力先生講漢語史。他們各有專長,各有特點,講課時或則條分縷析,細入毫芒;或則神采飛揚,聲情並茂。聽他們的課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溫儒敏   五院雖小,卻用得上「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一句。一代又一代學者在五院讀書、講學、交往,諸如王力、游國恩、魏建功、楊晦、袁家驊、吳組緗、季鎮淮、朱德熙、王瑤、周祖謨、林庚、林燾、褚斌傑、徐通鏘,等等,這樣一批鼎鼎有名的學問家,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諸多大家名流,都在五院留下足跡。五院的書香味濃,文化積澱厚,五院承載著沉甸甸中國文化分量,每位師生在這裡都能勾起許多難忘的記憶,五院已經融入到生命中,有一種難於割捨的感情了。(信息來源: 中華讀書報)
推薦閱讀:

從EVA中人物看父母缺位對親密關係的影響——依戀理論的視角
The strict proof of Duhamel conjecture
只是想要個說法,他們卻以為是政制飾件
迎校慶 | 北大人的12句經典語錄
三戰北大,三次複試被刷,今年我終於可以向全世界宣告:我考上啦!

TAG:大學 | 北京大學 | 北京 | 大師 | 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