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練就武術的內勁?
邸國勇:內勁是練功中的一種勁力感覺
內勁就是身體內部發出的勁力。我認為,內勁主要是在練功時自己體會出的一種勁力感覺。在練習過程中,武術練習者注重自己練習,自己找勁兒——就是體悟身體在做各種技擊動作時,內外結合、意氣相隨、步法與肢體動作相合的一種勁力感覺。找到了這種勁力感覺,就是找到了內勁。在搏擊時,接觸到對方,勁力發放出來,就成了外勁。
外勁和內勁是有區別的。外勁就好像槍中的子彈,瞄準目標打出去,射手再也不能控制子彈的運行方向了。而內勁則像導彈,發射後,它會隨著目標的變化而改變運行路線,直到擊中目標。所以,我認為,外勁一般是不會變化的力量,而內勁則是收放自如、隨曲就伸、因敵變化的一種勁力。
內勁的練習方法,就是在練功中找身體內部的勁力感覺,練習意念、神經支配肌肉的鬆緊變化、肢體的運動、勁力的收放。在意念的支配下,人體做各種技擊動作,體會勁力隨意念變化轉換的感覺。無論是太極拳,還是八卦掌、形意拳,都注重內功、內勁的練習,其實,這些練習方法,練的就是一種意念對勁力的把握和控制能力,這就是所謂的「內勁」。
內勁不僅僅是意念的控制,還是屬於身法的勁力,是和身法的變化結合在一起的,太極拳如此,形意拳如此,八卦掌也是如此。這些身法的變化主要是要做到外三合,即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同時,內勁的練習還要在意念的指導下進行,做到內三合,即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做到內外三合,就能把內勁發放出來,形成整勁。通過這樣長期的練習,使神經支配肌肉、肢體的能力得到加強,身體能夠快速反應,快速運動,發出的勁力就更有殺傷力。
無論是武術運動還是其他的體育運動,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預先判斷到了,身體自然能做相應的反應,進行有效的防守;如果沒有意識到,出其不意,你就很難防守。所以,武術搏擊的訓練,意識訓練是非常重要的。而內勁的訓練中,首要的就是意識的訓練。形意拳的練習,也是強調意念的訓練。開始練習形意拳,要注重形,練習明勁;隨著練習的深入,要注重意,著重練習暗勁,這時的練習是形意並重;再進一步練習化勁時,則是重意不重形。練習形意拳,按照規矩去練,最後都能練出內勁。內勁就是身體內部的勁力,注重的是意念感覺,通過各種動作意念的和肢體的運行,體會勁力的運轉,經過多年的反覆練習,達到運用自如的程度,最後發放出來,還是要體現在外部的,它是一種整勁。對這種勁,有人稱作爆發力,有人稱作整體力,有人稱作渾圓力,其實都是從內部發出的力量。它是在意念的引導下,在呼吸的配合下,通過肌肉的鬆緊轉換,以及肢體的運行,產生的由內向外的爆發力。我有一個練習形意拳的三原則:在練習中要不斷找上下、左右、前後的勁力感覺。找這些勁力感覺的指導思想就是「欲前先後,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意廢之,必先興之。形意拳的勁力練習,就是在這種對稱中尋求內部的勁力均衡。
總之,形意拳練習內勁的方法非常簡單,只要按照動作規格要求,多次反覆練習,達到內三合和外三合,就能練出內勁。在不斷的反覆練習中,要不斷修正自己的動作,使意、氣、力三者完美結合。這種反覆地重複練習,是在不斷地修正自己,隨著自己練功層次的提高,對拳理、內勁的理解認識也是在不斷提高的。
秦慶豐:內勁是中國傳統武術的勁力表述方式
在中國武術中,內勁是一種較為抽象又是約定俗成的勁力表述方式。內勁是傳統武術中,在內三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的高度運用過程中,將堅剛之力蓄含於內,不顯於外的勁力體現;內勁也是靈變之機,突發迅猛,掌控自然的一種由慢至快、由松至硬、柔中寓剛、剛中寓柔的勁力體現。在少林五形八法拳、十八羅漢掌、陳式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大成拳、八極拳等拳種及兵械中,內勁有突出的表現,往往能發揮出異乎尋常、不可思議的力量。
內勁的特點是,在功法和套路的運用中,首先要求自身心境的沉穩與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在動作的進退攻防、起伏轉折、勁力蓄髮之中,隨攻防意識的轉換,自然調節呼吸的頻率。
其次,要在完全沒有預兆的情況下,在蓄髮的攻防瞬間,發力於自身的整體與局部,以有意識地訓練自身的整勁、直勁、橫勁、沉勁、寸勁、抖勁、撞勁、崩勁、螺旋勁、鑽裹勁、劈靠勁、穿透勁等不同勁力的發揮,而這種內勁的發揮,往往好像均在不經意間,以便掌控對手。
其三,在拳械實戰中,在極為迅捷的剛柔變化及勁力突變中,內勁可有效作用於敵身的局部或重心點,致敵受傷或兵械折斷、脫手掉地。這是由於實戰運用中,往往採取誘敵深入、引進柔化、聲東擊西、以假亂真等戰術手段,在巧妙利用戰機化解敵之鋒芒的瞬間進身,或擊或摔或拿,以訓練有素的內在突發勁力,在有效的距離、角度中,以最兇猛的戰術手段,以最快的速度,致敵失去抵抗能力。例如十八羅漢掌第一式「開山門」,當對方以拳、掌直取我頭部時,我以雙掌向內屈臂格擋引進,在有效避開對方直擊危險的同時,突然上步,腳踏中門,以上下合掌的方式隨勢反擊對手的面部和前胸。這一整體推進,突然爆發的內勁拍掌,運用丹田的鼓盪之氣,在意念中以拍碎山門的兇猛,以意、氣、力合一的透勁和整體配合,使對方毫無後退和反擊能力,受擊倒地,從而有效地完成這一轉瞬即逝、一觸即發的攻防動作。
內勁的訓練在各拳種流派中都有自己獨特的訓練形式與過程,以少林十八羅漢掌為例,其內功的訓練程序首先從站樁開始。少林十八羅漢掌的樁功分為四種,包括一靜三動,即靜功——玉帶樁(小馬步)、動功——開合樁(小馬步)、交合樁(四六步轉馬步)、滾手樁(跟步互換)。
玉帶樁的練習方法是,身體端正,兩腳平行站立,兩腿微屈,兩手屈臂環抱於腹前,掌心朝內,掌指相對,與肚臍(神闕穴)平行相對,如捧玉帶狀;全身放鬆,意守丹田。每次站半小時即可,久站自有體會。日後功夫漸進,再練動功——開合樁、交合樁和滾手樁,進而進行套路和實戰動式的訓練。其目的是,通過樁功訓練達到意識的高度集中、呼吸的潛在自然順達、氣力的相合統一,即所謂以心定力,以意運氣,以氣催力,最終形成以丹田為核心動力,以神經、內臟、骨骼、肌肉、筋腱、氣血高度靈敏協調運動為基礎,以四肢軀幹為整體運用形式,以意、氣、力內勁合成為攻防手段的勁力發放方式,進而在武術套路訓練和實戰中發揮出人體更為科學的潛在能力。
推薦閱讀:
※一個學心理學的人如何看待徐曉冬戰勝丁浩?
※拉丁舞和散打武術能一起學嗎?
※《命運冠位指定》Archer衛宮圖鑑有嗎?
※噴子還是那些噴子,慫蛋還是那些慫蛋,看客還是那些看客
TAG:武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