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肺腑的母愛頌歌——《遊子吟》和《曬舊衣》對比賞析

唐代孟郊的《遊子吟》及清代周壽昌的《曬舊衣》兩首詩都歌頌了人類最自然、最深厚、最神聖的母愛,表達了母子之間的真摯感情。正如蘇軾在讀孟郊詩時所說:「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下面我們對比分析這兩首詩。 首先,兩詩都借事寄情,都以衣服的縫製、縫補為題材表達母子之情,都運用了細節描寫(兩詩見附文)。《遊子吟》前四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用白描手法抒寫兒子將要門,母親為兒子縫製衣服的事,集中包含著母親對兒子的深情,也最易引起讀者的同感。且在具體描繪時把「慈母」和「遊子」,「手中線」和「身上衣」兩相對照,並連成一體(手中線即身上衣),更能激起愛母之情和聯想。「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又進一步寫出了慈母細針密線縫衣的動作和心理只是為兒子著想的意念。只想留兒子在身邊的母親在兒子出遊時,因擔心兒子在外久留不歸,要把衣服縫得細密、結實。詩人從這一細節描寫動作上體察到了母親深摯又偉大的慈愛,並用「密密」「遲遲」等疊詞訴說感人至深。最後「誰言雨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兩句通過比喻,用難以抑制的激動的抒情之筆,借反問句式抒發了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小草的生長要靠春天陽光的照耀,但它難以報答之,以此比喻兒女無法答謝母親的厚愛。《曬舊衣》選取晾曬舊衣服的事,敘寫對三十年前母親為他縫製的綈袍的珍惜,以寄託對母親的深厚感情。詩歌首句「卅載綈袍檢尚存」寫對舊衣珍藏了三十年。作為清朝的一個大臣,三十年不知棄了多少舊衣,卻獨保存一件粗綈所制的袍子。次句「領襟雖破卻餘溫」寫對舊袍的感受,雖舊但有餘溫,「餘溫」非實寫而是情系之詞,是母愛的溫暖在作者心中的留存。保留舊袍是想讓慈母的溫暖永駐於身,是對慈母深切懷念的表現。接著又通過一個細節「重縫不忍輕移拆」,這件舊衣不僅長期保存,而且不斷縫補,目的是為了長期保存,但縫補時不忍心拆去原來的一點點舊料,因「上有慈母舊線痕」,把對慈母的愛表達得更細膩、深入。其次,這兩首古詩的不同之處,除了詩中所寫具體內容外,《遊子吟》是孟郊五十歲任溧陽尉迎其母到溧陽同住時,有感於慈母之愛而作;後一首是作者通過曬舊衣引出對慈母的綣念。《遊子吟》前四句用白描手法,最後兩句用句直接抒情;後一首則全詩都是敘事,無一字抒情,事敘畢而情自顯。 這兩首詩都寫了濃如酒、深如海的母愛,都是感人肺腑的母愛頌歌。附:《遊子吟》唐 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曬舊衣》清 周壽昌卅載綈袍檢尚存,領襟雖破卻餘溫。重縫不忍輕移拆,上有慈母舊線痕。
推薦閱讀:

《描寫花的詩句》賞析
《元日》賞析是什麼?
《過秦論》的賞析是什麼?
何遜《下方山》賞析
詩詞賞析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TAG:對比 | 母愛 | 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