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有誤 立論不穩——學術論文寫作常見毛病之三

觀點有誤 立論不穩——學術論文寫作常見毛病之三作者:管曙光 | 來源:互聯網 | 日期:2009-09-08 15:50 | 點擊4 次  觀點是學術論文的靈魂和統帥。一篇論文如果在觀點上有失誤,立論的根基不穩,其價值如何或有無價值,就值得懷疑了。  學術論文在觀點上容易出現的毛病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基本觀點錯誤,論文從總體上站不住腳  基本觀點指論文的基本論點或總的結論。如果基本觀點錯誤甚至荒謬,其他一切分論點和論據都不能成立,整篇論文也就站不住腳了。即使你寫得再文采四溢,論證得再無懈無擊,也不能說是好論文。如一篇分析青少年犯罪的論文,其基本觀點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青少年追逐金錢、追求物質享受的財產型犯罪呈上升趨勢。」這裡的意思是,青少年財產型犯罪之所以呈上升趨勢,是由於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造成的。這個觀點顯然是錯誤的,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一是作者還沒有掌握與論題有關的基礎理論,沒有把握住現象與本質的關係;二是有的作者平時說習慣了。寫作時也沒有注意推敲,因此撰寫或修改論文,必須從大處著眼,從宏觀上把握,首先要審查論文的基本觀點是否正確,即是否符合客觀實際,是否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是否符合社會的發展方向,是否符合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並能經得起實踐的檢驗。  二、觀點偏頗,未能客觀全面科學地認識問題  論文的觀點既有客觀性,也有主觀性。客觀性和主觀性的統一,是醞釀、提煉以至最後確立論文觀點的重要原則。無視這一原則,作者就會脫離客觀現實,先入為主,使論文的觀點出現偏頗,或者主觀臆斷,妄下定論,或者顧此失彼,漏洞百出,或者看問題片面、思想偏激甚至走向極端等。如一篇論文分析為什麼當前市場上的劣質商品越來越多,其結論是:「市場經濟使企業之間競爭激烈,企業處在你死我活的生存環境中,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產品的質量就難以保證,所以劣質產品的出現是無法避免的。」這一觀點顯然偏頗,既不客觀又不科學,市場競爭的加劇和生產劣質產品並不能構成因果關係。再如有篇論述南朝梁武帝蕭衍對他所取代的齊王朝的宗室採取了較為寬容的政策時,認為主要是年齡原因。蕭衍之前的宋高祖劉裕代晉時、齊高帝蕭道成代宋時年事已高?穴劉裕六十五歲即位,三年後死;蕭道成五十三歲即位,四年後死?雪,害怕自己不久於人世,深恐子嗣不能維持新王朝的統治,所以對前朝宗室採取了翦除的方針,以絕後患。而蕭衍代齊時才三十八歲,年富力強,對自己充滿信心,並不憂慮天下不穩,所以才採取了不同於劉裕和蕭道成的方針。這個結論就失之偏頗,沒有抓住要害和本質。在這個問題上,年齡因素是個人原因,只是一個次要原因,不能作為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應該從新舊王朝統治階級力量的對比上去求解釋,蕭衍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蕭齊王朝年代本來短促,蕭道成的嫡系子孫又多已被齊明帝消滅,舊勢力根本不可能再危及新的政權,所以蕭衍敢於寬大為懷。否則即使他再年輕,相信也會採取同樣殘酷的殺戮政策。再如有一篇研究勞改勞教人員重新犯罪原因的論文,認為「勞動勞教人員重新犯罪的原因是勞改勞教工作不力」,並沒有再分析其他原因。這就犯了片面的毛病。因為勞改勞教人員重新犯罪的原因是複雜的,不能完全歸罪於勞改勞教工作的不力。否則不利於分析研究重新犯罪的原因,也不利於對重新犯罪的綜合治理。還有一篇論文為了說明農民起義不是推動中國封建社會前進的惟一動力時,又根本否定農民戰爭的歷史作用,觀點又走向了另一極端。因此,撰寫論文時,要注意全面認識和把握問題,力求使觀點準確、客觀、科學,避免偏頗有誤。  三、觀點不夠鮮明,要說明什麼心中無數  有的作者研究目的不明確,研究對象或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不明確,到底想要說明什麼,自己心裡並不清楚,論文的觀點自然也就不鮮明;有的論文對核心論點提煉不夠,沒有搞清問題的實質,概括也不準確,因此觀點含糊不清,似是而非,似有若無;有的論文選材不嚴,又未對材料進行認真整理和深入分析,結果中心論點不明確,重點不突出;有的只是介紹工作過程或調查結果,沒有觀點和結論,沒有表明自己的見解;有的則是同時出現幾個觀點,導致一文有多個中心,不知道作者究竟要說明哪一個問題;有的是因為選題太大太難,駕馭不了,無法得出明確的觀點或結論。  四、觀點陳舊,人云亦云,毫無新意  當前學術刊物上的不少論文觀點陳舊,提法或對策早已過時,或者人云亦云,毫無新意和創造性。其原因在於這些作者平時不注意閱讀文獻資料,研究信息掌握不足,拿不準該寫什麼好,便臨時找來一些資料,而對資料又缺乏鑒別能力,有的資料已失去現實性和新穎性,結果所選課題或者是別人已經研究或解決了的,很難再有新發現,或者由於水平不夠,提不出獨特的見解。如有篇論文研究如何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文中所引事例與數字全是幾年以前的,可以想見,其觀點或提出的對策與我國飛速發展的農村經濟現實相比,肯定是陳舊和過時的。  前面講過選題要新,要避免重複他人的研究。當然這個要求是比較高的。事實上全新的選題畢竟不多,我們的研究大多是在前人或他人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這就要求我們應選擇一個新的觀察角度,運用新的研究方法,力求提出新的觀點和見解。比如最近青年學人陳林在其約14萬字的紅學論文《破譯紅樓時間之謎》中作出了不同於現今紅學界主流觀點的結論:120回小說的情節之中隱藏並暗示了一個從1706年到1724年的真實年代序列。由此證明,現存120回本《紅樓夢》為一個有機整體,作者為曹學芹之父曹兆頁,曹雪芹只是參與了小說中詩詞曲賦的創作,並且是小說初稿的「高級編輯」和傳書人。紅學研究是一門顯學,研究論著浩如煙海,但想有所突破則舉步維艱。陳林之所以能破解200多年來困擾無數紅樓愛好者和專家學者的謎團,關鍵是他採取的論證方法不同於別人,他從一個嶄新的視角,把天象、曆法引進到學術中來,通過揭示《紅樓夢》中隱藏的時間密碼進而得出了自己的結論。有紅學專家表示,他的論證符合愛新覺羅家的族譜記載。這說明,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視角對學術創新多麼重要。  力求觀點新穎,必須符合客觀實際,並且言之成理。同時要防止另外一種傾向,即作者並沒有真知灼見,但為了標新立異,追求與眾不同,於是專門獵奇搜怪,自認是驚人之筆,其實沒有真正價值。   五、思想空泛,認識膚淺,缺乏深度  有些論文的思想觀點不能說不正確、不鮮明、不客觀,也不能說片面、陳舊、重複別人,但給人的感覺就是一般化,或大而無當,泛泛而談,或面面俱到,淺嘗輒止,或分量單薄、筆下乏力,觀點不深刻,內容也不實在,對於實際工作或學科研究,可有可無,沒有什麼價值。例如《試論太平天國》這個論題包含的內容何等豐富,如果寫成論文,可以想見將是怎樣的籠統空泛。有篇論文探討如何把握地方經濟的發展機遇,作者涉及的問題有一定新意,但到了應該重點著墨深入分析的地方,卻幾筆帶過,未能深入探究「如何把握機遇」這一文章的重心,而把話題轉到了本地自然人文地理位置及優勢方面去了,而且泛泛而談,結果使論文沒有了深度,減輕了分量,減少了價值。要杜絕思想空泛的毛病,關鍵是論題範圍不要太大,要注意選擇角度,縮小題目 ,論在實處。例如前面的《試論太平天國》這一論題太大,把它濃縮到某一方面或某一點上,如《試論太平天國告示的起源》、《太平天國詔命衙簡論》,從文書及文書制度這一方面去研究,就可以化大為小,以小見大,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寫起來容易有深度。要杜絕認識膚淺的毛病,一要把研究的問題「吃透」,抓住要害和本質;二要強化專業理論素養,使自己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三是要克服浮躁的心態,認真從理論或實踐上做深入分析和理性思考。這樣就不難使文章有一定的深度。   六、觀點與材料不合,論點論據不夠和諧統一  觀點與材料不合,有多種表現,一是有觀點無材料。觀點顯得蒼白無力,論文顯得空洞無物;二是有材料無觀點。 文中羅列了大量材料,而這些材料如同一盤散沙,不能說明任何問題。應該對選用的材料進行分析,得出結論即觀點後,反過來統帥這些材料;三是觀點與材料脫節。觀點是觀點,材料是材料,彼此沒有必然聯繫,或者未能有機地融為一體;四是雖然有觀點有材料,但觀點不能令人接受。因為觀點不是從材料中提煉出來的,材料是為適應觀點而隨意拼湊起來的,二者表面上統—,實質上不統一;五是觀點大於或小於材料。如有篇論文的論點是:「某某企業的經濟效益一定能大幅度提高。」其論據則只有一個:「這個企業建立健全了規章制度。」在這個論證中,論據並不能證明論點,因為該企業即使建立健全了規章制度,但如果原材料價格上漲而銷售價格不能提高,或該企業未能根據市場需求及時改進產品質量,增加品種數量、加強售後服務,因而產品積壓銷售不出去等,都可能影響企業的效益;六是觀點與材料矛盾。材料不僅不能印證、支撐觀點,反而會推出相反的結論來。  以上幾種情況,是指整個論文的觀點和材料不合。而更多的情況是論文中個別層次或段落的觀點句與材料不合。如某一探討企業保衛工作的論文中有這樣一個分論點:「領導只顧生產,對企業保衛工作重視不夠。」後面論證說企業的保衛幹部平時忙於事務性工作,而對企業內部嫌疑人、重點人的情況掌握得不夠,基礎調研處於無計劃、不深入的狀態,以致影響了案件偵破。這裡的分論點大於材料,因為「領導對企業保衛工作重視不夠」包括很多方面,此外還應有「保衛人員編製少」、「保衛人員級別低、待遇差」、「保衛科辦公場所擁擠,設備落後」等。所以應該把觀點句改為「企業保衛的基礎調研工作無計劃、不深入」。  七、觀點自相矛盾,前後說法不一  有的論文對同一個問題的看法,前後說法不一,甚至互相矛盾和抵觸。如一篇論述某省人才政策與地區經濟發展的論文,序論中認為:「該省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又制定了特殊的人才政策,保證和促進了該省的經濟發展。」而在結論中卻又提出了相反的觀點:「該省的人才資源和人才政策,與該省的經濟發展是不協調的。」有的是分論點與結論即總論點不協調或者相矛盾。作為前提的第一個分論點與推論所得的最終結論一旦發生抵觸,就說明二者之中必有一方不真實。  此外,在論文中襲用他人觀點,也是一種常見的毛病。
推薦閱讀:

她曾與梅蘭芳比翼雙飛,可她身上有個毛病所有男人都受不了
學點艾灸很有必要,小毛病自己在家就能調理!
在說520之前 先改掉這5個穿衣毛病
女生堅持這4個毛病,小腿會一直變粗!
男人這裡毛病竟害老婆多年不生!

TAG:學術 | 論文 | 學術論文 | 寫作 | 論文寫作 | 觀點 | 毛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