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子成仙記

道家與道教的前世今生

道家與道教始終是一個複雜的關係。

有人把二者混為一談,如南北朝時期史學家魏收(507—572)的《魏書·釋老志》卷一百一十四中寫到:「道家之原,出於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資萬類。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這裡所謂「道家」,實際上說的是「道教」。

有的學者也竭力隔斷二者的關係,例如宋元史學家馬端臨(1254—1323)聲稱,老子並未以五千言「設教」,是「羽人方士借其名以自重,而實不能知其說」,「俱欲冒以老氏為之宗主而行其教」。

實際上,道家與道教既有聯繫又有區別。

道家認為,人只要覺悟「道是萬物的來源與歸宿」,就可以從根本上化解生命中的煩惱與痛苦。這種觀念帶給人莫大的希望,尤其是在亂世中更是如此。

道教正是借用道家思想,在亂世中經過600餘年的醞釀、立教,在魏晉時期成為中國的本土士族宗教。

道教的醞釀期

從戰國到東漢,方仙道與黃老道混合加工,打造了道教的雛形。

戰國初期到東漢末期,此時道家還沒有成為正式的宗教,前身分為方仙道與黃老道。

方仙道:長生不老,求仙問葯

方仙道,所謂「方」指治道之方,所謂「仙」指長生不死的得道神仙。戰國時,燕齊一帶(今河北山東一帶)的方士將其神仙學說及方術與道家、陰陽五行說(戰國末年齊人鄒衍創立)揉合起來形成了方仙道,主要流行於上層社會。

《史記·封禪書》說:「及秦帝而齊人奏之……為方仙道,形解銷化,依於鬼神之事。」

方仙道構築了神仙傳說,稱海中有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它們在渤海中,難以靠近。唯有方仙道徒可以抵達,那裡住著神仙,有不死之葯。

秦始皇晚年等待方仙道能為其求得「不死之葯」,但到死都沒有盼到。

浮世繪:秦始皇派方士徐福渡海求「長生之葯」

圖片作者:Utagawa Kuniyoshi

此時的「道」,尚非正式宗教。

秦亡50餘年之後,方仙道迎來首個集大成者——漢初淮南王劉安,他「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寫了二十多萬字的「神仙黃白之術」。「黃白」是指煉丹所成的黃金白銀,此術後來為道教丹鼎派所發展。

淮南王劉安對中國人最大的貢獻可能不是方仙道,而是豆腐的製作。

圖:安徽淮南八公山淮南王劉安之墓

黃老道:政治失勢,退而修身養性

該流派形成於東周戰國時期(前476-前221,老子死後200年左右),在齊國稷下與魏國時期(今河北、山東、山西、河南地區)廣為流傳。這一派的代表們尊崇黃帝和老子的思想,以道家思想為主,並且採納了陰陽、儒、法、墨等學派的觀點,被西方稱為「目的性的道家」(purposive Taoism)。

黃老之術認為「道」是作為客觀必然性而存在的,指出「虛同為一,恆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見其形」。 在社會政治領域,黃老之術強調「道生法」。認為君主應「無為而治」,「省苛事,薄賦斂,毋奪民時」,通過「無為」達到「有為」。 上述主張在漢朝初期曾經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出現了中國歷史上「文景之治」的盛世。

漢武帝時期,漢武帝聽從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黃老之學在政治上失勢,開始與方仙道結合,注重修真養性,此時《老子》一書才備受重視。

漢武帝劉徹(前156-前87年)?????

西漢晚年漢成帝時期,道家學者嚴君平(前86—10年)作《道德指歸》,是最早註疏《老子》的書。

150年後,東漢末期出現《老子》的《河上公章句》,以神仙思想與道教方術來進行詮釋。老子其人開始被信徒「神化」;到了東漢桓帝(132-167),老子做為「先天地而生的神」的形象已經確立。此時也出現了「太上老君」的尊號。

文獻上有記載關於「太上老君」的說法,可以追溯到三國初期,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師張魯(?-259)的《老子想爾注》說:「一者,道也」,「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

道教立教之路

集齊宗教五要素,正式立教

宗教成立的條件有五點:教義、儀式、戒律、教團、理性解說。到了東漢末年(漢順帝到漢靈帝),基於五斗米道、天師道的發展,道教作為民間宗教正式成形。

五斗米道:從受道者出五斗米

史書記載,在東漢順帝時期(126-144),五斗米道(早期稱為「五斗米教」)由張陵在蜀郡鶴鳴山(今四川成都市大邑縣北)創立,是道教最早的派別(教團)。

據《後漢書》、《三國志》記載,張陵「造作道書以惑百姓,從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稱米賊」,凡入道者須出五斗米,故得此名,因又稱為「米巫」、「米賊」、「米道」。

張陵之孫張魯後來佔據漢中,又攻佔巴郡,「雄據巴、漢,垂三十年」。此時道教組織漸趨完備,張魯自號「師君」,學道有成者為「祭酒」,初學者稱為「鬼卒」。祭酒各領部眾,在其轄區設有義舍,放置食物供人取用。信徒必須守誠信,有病則需首過(自首其過錯),或施以其他刑罰。另有春夏禁殺,以及禁酒等規定。

五斗米道發展出教團、儀式、戒律,為道教的成形打下基礎。

太平道:太平世界中,人人自由幸福

東漢靈帝(156—189)初期,巨鹿人(今河北邢台)張角創立太平道,以黃天為至上神,又信奉黃帝和老子。

張角想要建立的太平世界裡,既無剝削壓迫,也無饑寒病災,更無詐騙偷盜,人人自由幸福。在此基礎上,張角提出了「致太平」理想。這也是太平道的基本教義和宗教理想。

「以善道教化天下,轉相誑惑,十餘年間,眾徒數十萬」。張角在靈帝中平元年(184年),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發動黃巾起義,一時天下響應,京師震動。

圖片來自網路:張角黃巾起義

但未及一年就以失敗告終,隨之組織瓦解,信徒則轉入五斗米道,促成了五斗米道和太平道的合流。

道教成為士族宗教

東晉北魏時期:由民間宗教蛻變為士族宗教

東晉時期,五斗米道改名為天師道,依史籍所載,士大夫如郗愔、何曇等,皆信仰天師道。到了北魏,天師道士寇謙之(365-448)宣稱太上老君授他天師之位,又稱老子玄孫李普文下降授其《錄圖真經》,令其「去除三張(張陵、張衡、張魯)偽法,租米錢稅,及男女合氣之術。」(《魏書·釋老志》)

在南方,劉宋道士陸靜修(406-477)也進行了改革。他整理道教經書,編輯《三洞經書目錄》,制定了齋醮禮儀,以及內部的戒律,宅籙與道官升遷制度。

道教自此有了完成的教義和理性的解說,由民間宗教蛻變為士族宗教,隨著政治的變遷而浮沉。

道教的時代意義

符籙、丹鼎、心性修練

是道教三個具體內容

順應時代背景出生的道教在融合多種本土思想後,在不同的時代與地區,也發展出許多宗派。扼要說來,道教不論何宗何派,都會包含三項內容,亦即:符籙、丹鼎與心性修練。

道教宗旨在使人身體健康,消災解厄,善度此生,修行成仙。其淵源依託於古代以來的民間信仰,但在應用時,總是考量現實需要,講求具體效益,因而缺少宗教所必須具備的超越性格。

作為本土宗教,道教值得我們珍惜與重視,但是若要將它提升為普世宗教,則在教義、儀式、戒律等方面仍有改善的空間。

理由很簡單:宗教是為人而設的,但其目的卻是為了超越人的各種限制。

道教合併吸納了什麼

若把道教比喻為一碗養生湯,除了老子的《道德經》,還有什麼調味料?

道教綜合併吸納本土文化中各種相關要素,包括:

一、辛辣之味——巫術

巫是古代以歌舞進行與鬼神溝通的人,自殷商以來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屈原在《九歌》中描寫了女巫降神的生動場面。到了秦漢,巫風依然盛行,巫術可以為人祈福、禳災、治病,也發展出符籙、禁咒與幻術。

屈原的《九歌》由於以民間祭歌為基礎,所以具有楚國民間祭神巫歌的許多特色。

二、酸甘之味——神仙與方術

春秋戰國時代出現神仙家,相信經由修練可以使人長生不死;他們利用戰國末期鄒衍提出的陰陽五行相生相剋之說,使其理論更為完備。所謂神仙,在《莊子》、《楚辭》、《山海經》都可以找到大量素材。

三、提味之鹽——黃老思想

黃帝代表古代的文化超人,老子則是道家的始祖。漢代初期並稱「黃老」,以別於儒家積極進取的統治觀念。黃帝並無著作,因而《老子》書中有關清靜無為、少私寡慾、抱一守朴等修養方法,以及穀神不死、長生久視、有生於無等近似神仙的描述,受到道教的推崇,並尊老子為教主。

四、甜蜜之味——讖緯神學

西漢後期,流行讖緯之說。「讖」指宗教式的預言,「詭為隱語,預決吉凶」,常配有圖,又稱圖讖。「緯」是對儒家的「經」進行解釋與比附的作品。最早的讖語是《史記·項羽本紀》所載的南公之讖「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此後各種讖語使人目眩神迷。儒生們以讖緯「神化孔子」,道教則以之「神化」老子,如東晉葛洪《神仙傳》謂老子之母「感大流星而娠,……懷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時剖母左腋……。」

五、提鮮之味——墨家思想

墨子「尊天明鬼」的信念影響了道教的符籙派與丹鼎派,其「兼愛尚同」的觀念也被融入道教著作《太平經》之中。


推薦閱讀:

一段被掩飾拋棄的歷史《泰景亨策》14
想學道成仙,為何要每月初六、旬中辛日課誦《玉樞寶經》?
李世民喜不喜歡成仙?
成仙之路

TAG:成仙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