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口氣:中醫「氣」概念之淺識
編者按:《中醫內景學》課程結束後,學員們就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寫了論文。程先生這篇文章專門討論中醫的「氣」。「氣」這個概念在中醫基礎理論中佔據核心位置,可以說誰能理解氣,誰就掌握了中醫的命門,於中國傳統文化亦思過半矣。這篇論文結構非常嚴謹,論述也極有條理,對於「氣」的方方面面都進行了清晰的闡述,可以說是一篇專業的標準的論文。大家若能認真閱讀此文,那對中醫的理解會更深入。話不多說,請閱正文——前方長文預警。
引言:日常生活用語中的「氣」
在東方文化、東方哲學和傳統中醫理論體系里,「氣」無疑是個極其重要又極其複雜的概念。在不同的語境里,其內涵和外延往往有非常大的差異。西方人甚至是當代大多數的中國人自己,都將之視為虛無縹緲、玄而又玄的東西,無法理解更無法把握。但是,與理論上的費解相映成趣的是,在我們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用語中,涉及到「氣」的辭彙、語彙卻隨處可見。形容一個人精神面貌好,說他「氣色很好」、「神氣活現」、「氣定神閑」、「神清氣爽」、「心平氣和」;描述一個人的性格,有「脾氣」好壞之分,「氣量」大小之別;表達一個人的情緒,常現「生氣」、「生悶氣」、「氣鼓鼓」等不開心;去看中醫,也會常見「氣脹」、「氣鬱」、「氣滯」等癥狀;武術練家子更有「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的說法;甚而中國的老師家長教育孩子,苦口婆心常說的話也是「要有精氣神」、「要爭氣」……等等。由此可見,「氣」早已經與我們的生活融入至深,以致我們不加特別注意,都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那麼,在中醫看來,「氣」是什麼,從哪裡來,有何功能,與人體的關係又是怎樣呢?
一、人之初:稟天地之氣而生
在中國的傳統哲學中,「氣」構成了世界萬物的本原。《周易·繫辭》說:「天地氤氳,萬物化生。」《莊子·知北游》也說:「通天下一氣耳。」以現代哲學視角審視,遠古的人們這種對自然世界的觀念,可稱之為是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
中醫在遠古的發展過程中,與傳統哲學始終相伴而行,並受到哲學思想的影響,因而在它的理論體系中,閃耀著這種樸素唯物論的光輝,想來也是極其自然的事情。是故,中醫同樣也認為,人和萬物都是天地自然的產物,是陰陽二氣相互作用的結果。「清陽為天,濁陰為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氣是運動著的物質實體,其細無內、其大無外,一切事物都是氣運動的結果,「本乎天者,天之氣也;本乎地者,地之氣也。天地合氣,六節分而萬物化生矣。」(《素問·至真要大論》)「萬物」當然包括人在內,「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素問·寶命全形論》)由此可見,人是自然界的產物,也就是「天地之氣」的產物,人的形體構成,實際上也就是以「氣」為其最基本的物質基礎,《醫門法律》中所說的「氣聚則形成,氣散則形亡」,更加明確地表達了這一思想。此其一也。
其二,中醫同時認為,氣,又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氣化作用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徵,沒有氣化就沒有生命。所謂氣化,是指氣的運動變化及其伴隨發生的能量轉化過程。《素問·六節藏象論》說:「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也就是說,人的生命活動,需要從「天地之氣」中攝取營養成分,以養五臟之氣,從而維持機體的生理活動。
回望幾千年前那漫長的生產力極其低下的時代,我們的古人能對人的生命起源問題有這種樸素的唯物論認識,不得不令我們今人感慨萬端並致以真誠的敬意。正因為中醫認為氣既是構成人體又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具有活力很強的不斷運動著的特性,對人體生命活動至關重要,所以中醫學中十分注重以氣的運動變化來闡釋人體的生命活動。
二、氣之源:先天與後天
氣既是構成人體又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那麼,人的一身之氣又是從何而來呢?對此,《素問·金匱真言論》提出:「夫精者,身之本也。」由此可見,人體之氣,就生命形成而論,有了精才能形成不斷發生升降出入的氣化作用的氣,也即,「精在氣先,氣由精化」。其中,先天之精可化為先天之氣,後天之精所化之氣與肺吸入的自然界之清氣相合而為後天之氣。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相合而為一身之氣。
(一)先天之精
所謂先天之精,又稱腎中精氣,是指稟受於父母的生殖之精,這種精氣先身而生,與生俱來,是父母之精氣相合而形成的胚胎髮育的原始物質,也即《靈樞·本神》中所說:「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沒有先天之精就不會有生命的產生。《靈樞·經脈》說的更加明確:「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干,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皮膚堅而毛髮長。」因先天之精封藏於腎,在胚胎組織發育過程中,腎最先發育成形,在中醫中,腎被稱為「先天之本」,即來源於此。
(二)水谷之精
《靈樞·營衛生會》云:「人受氣於谷」。生命在出生以後,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和能量,主要來源於攝入的飲食物,並通過脾胃運化功能而生成水谷之精氣。中醫認為,脾主運化,它的其中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把攝入的水谷(飲食物)化為精微,並將精微物質轉輸至全身,供臟腑、經絡和四肢百骸之所需。《靈樞·五味》說:「故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因此,人體要保持旺盛的活力和生氣,離不開水谷之精的滋養。而水谷之精氣吸收的多與少,端賴脾的運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與否。只有脾的運化功能旺盛,機體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為化生精、氣、血、津液提供足夠的養料,也才能保證生命機體的正常生理活動。正因如此,中醫認為脾胃非常重要,與腎相對,認為脾胃乃「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三)自然之清氣
生命要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和機體運轉,必須要一刻不停地呼濁吸清,吐故納新。現代科學也已經清楚地發現,空氣中含有的氧是維持機體必不可少的物質。也正因如此,生活在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高的地區的人,大多容易長壽,而長期生活在霧霾多發、空氣嚴重污染地方的人,容易罹患各種疾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天氣通於肺。」肺是體內體外氣體交換的場所,要吸收外界的清氣,自然也就離不開肺的呼吸。中醫認為,肺主呼吸之氣,也主一身之氣,肺對於氣的生成,特別是宗氣的生成,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總之,氣的生成,一靠腎中精氣、水谷精氣和自然界之清氣供應充足,二靠腎、脾胃、肺等臟腑生理功能的正常活動。就其關係而言,先天之精有賴於後天之精的不斷培育和充養,後天之精的化生,也同樣離不開先天之精的活力資助。
三、氣之用:氣者人之根本也
氣,作為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它對於人體具有十分重要的多種生理功能。《素問·五常政大論》云:「氣始而生化,氣散而有形,氣布而蕃育,氣終而象變,其致一也。」《醫權初編》在論及氣的重要作用時,也說:「人之生死,全賴乎氣。氣聚則生,氣壯則康,氣衰則弱,氣散則死。」《難經·八難》更是高度凝練地一語以蔽之:「氣者,人之根本也。」歸納起來,在中醫看來,氣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推動作用
氣的推動作用,是指氣作為活力很強的精微物質,具有激發和促進人體生長發育以及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推動血液的生成、運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等功能。如果氣的推動、激活作用先天不足或者後天受到抑制,就要影響機體的生長、發育或生殖,或使血、津液的生成不足和運行遲緩,進而出現各種病理變化,如老年人的便秘,很多都是因為氣虛,氣的推動作用減弱而引起的。
(二)固攝作用
氣的固攝作用,是指氣對血、津液、精液等液態物質的穩固、統攝,以防止其無故流失的作用。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1、氣能攝血,也就是氣能約束血,能使血循行脈中而不至於逸出脈外;2、氣能攝津,是說氣能約束汗液、尿液、唾液等,調控其分泌量或排泄量,防止異常丟失;3、氣能固精,是說氣能固攝精液,使之不因妄動而頻繁遺泄。
從上不難看出,氣的推動作用與固攝作用的指向對象均為血、津液等,從表面上看,這兩者是矛盾的,實際上細緻考察,就會發現這兩者是相反相成的。氣一方面能推動精、血、津液等液體物質的輸布、排泄,另一方面,氣又可固攝他們,防止其無故流失。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這就像城市裡星羅棋布的自來水管道,既能把清潔的飲水送到千家萬戶,又能防止各種跑冒滴漏減少損耗。正是由於這兩方面作用的相互協調,才構成了氣對體內液態物質的正常運作、分泌、排泄的調節和控制,構成維持人體正常血液循環和水液代謝的重要環節。
(三)溫煦作用
氣的溫煦作用,是指氣具有溫暖機體、臟腑、經絡和四肢百骸的作用,故曰「氣主煦之」(《難經·二十二難》)。從中醫的角度來說,人體的體溫,就是依靠氣的溫煦作用來維持相對恆定的。血和津液等液態物質的循環運行,除了依靠氣的推動作用,也同樣離不開氣的溫煦作用,是故中醫一直也有「血得溫而行,遇寒則凝」的說法。如果氣的溫煦作用失常,則人體很可能會出現畏寒喜熱、四肢不溫、體溫低下、血和津液運行遲緩等寒象。
(四)防禦作用
氣的防禦作用,是指氣護衛肌膚、抗禦邪氣的作用,《素問·評熱病論》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其氣必虛,指的就是氣的防禦作用減弱,外協得以侵入機體而致病。一般來說,氣的防禦作用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抵禦外協的入侵;二是可以驅邪外出,減輕、消除病邪對機體的損害;三是有助於機體的康復。當氣的防禦功能減弱時,機體抵禦邪氣的能力就能減低,易於感邪發病。
(五)氣化作用
氣化作用,是指通過氣的運動而產生的各種變化,也就是精、氣、血、津液各自的新陳代謝及其相互轉化。例如,人體氣、血、津液的生成,都需要將飲食物轉化成水谷精氣,然後再化生成氣、血、津液等。故氣化的過程,也就是體內物質消化吸收的代謝過程,也是物質轉化和能量轉化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氣化就沒有生命。
總而言之,氣的推動、固攝、溫煦、防禦、氣化這五個功能,雖然不盡相同,但實際上是密不可分的,在整個生命活動中,它們相互促進、協調配合,共同維繫著人的生命過程。
四、氣之分:元宗營衛
人體的氣,從整體上來說,包括了如上所述的腎中精氣、脾胃運化而來的水谷精氣和肺吸入的自然之清氣所組成,在腎、脾胃和肺等多種臟腑功能的共同作用之下,充沛於全身而無處不至。根據主要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點的不同,中醫學中,通常將其概略的分為如下幾種:
(一)元氣
元氣,又稱「原氣」、「真氣」。元氣根於腎,元氣的組成,以腎所藏的精氣為主,依賴於腎中精氣所化生。《景岳全書》云:「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後天培養之力,則補天之功,亦可居其強半,此脾胃之氣所關於人生者不小。」由此可見,元氣雖主要取決於先天遺傳之稟賦,但它亦與後天脾胃運化水谷精氣的功能密切相關。元氣的主要功能,在於推動人體的生長和發育,溫煦和激發個個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故中醫認為它是人體最基本、最重要的氣,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也是維持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
(二)宗氣
宗氣,是積於胸中之氣,宗氣在胸中積聚之處,中醫稱之為「氣海」,也稱為「膻中」。宗氣是以脾胃運化而來的水谷精氣和肺吸入的自然之清氣為其主要組成部分,相互結合而成。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和脾胃的運化功能正常與否,直接影響著宗氣的盛與衰。《靈樞·刺節真邪》說:「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可見,宗氣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凡是語言、聲音、呼吸的強弱,都與宗氣的盛衰有關;二是貫心脈以行氣血。凡是氣血的運行、肢體的寒溫和活動能力、視聽感覺能力、心臟跳動的強弱及其節律等,都與宗氣的盛衰有關。
(三)營氣
營氣,是與血共行於脈中之氣,因其富於營養,故得此名,很多書中也稱之為「榮氣」。因為營與血關係極為密切,故常常「營血」並稱;因其與衛氣相對而言,屬於陰,故常常也稱之為「營陰」。營氣,主要來自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由水谷精氣中的精華部分所化生。營氣分布於血脈之中,成為血液的組成部分而循脈上下,營運於全身。故《素問·痹論》說:「營者,水谷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故循脈上下,貫五臟,絡六腑也。」營氣的主要功能,包括營養和化生血液兩個方面。
(四)衛氣
衛氣,是運行於脈外之氣,與營氣相對而言,它屬於陽,故常常也稱之為「衛陽」。衛氣主要由水谷精氣所化生,古醫書將它的特性概括為四個字——「慓疾滑利」,也就是說它的活動力特別之強,流動很迅速,所以它不受脈管的約束,運行於脈外與皮膚、肌肉之間。衛氣的主要功能有三個方面:一是護衛肌膚,防禦外邪入侵;二是溫養臟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調節腠理的開合、汗液的排泄、以維持體溫的相對恆定等。
從上面的歸納可以看出,營氣和衛氣,都是以水谷精氣為其主要的生成來源,但是「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主內守而屬於陰,衛主外衛而屬於陽,二者之間的運行必須協調,不失正常,才能維持正常的機體生理功能。
(五)臟腑之氣與經絡之氣
人體的氣,除了上述最重要的劃分方法之外,還有臟腑之氣、經絡之氣等劃分。所謂臟腑之氣與經絡之氣,實際上都是元氣所派生的,說到底,是元氣分布於某一臟腑或某一經絡,即成為某一臟腑或某一經絡之氣。它屬於人體元氣的一部分,也是構成各臟腑、經絡的最基本物質。
五、氣之機:升降出入藏
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人體的氣,就是不斷運動變化著的具有很強活力的精微物質,而氣的運動,中醫有個專有名詞——氣機。
氣的運動形式,多種多樣,但在中醫理論上,一般都將它們歸納為升、降、出、入四種基本形式。但筆者認為,氣的升降出入,可以視為是氣的積極的運動狀態,而氣的閉藏,從某種程度上說,也可以把它視為是氣的一種消極的、暫時靜止的運動狀態,因此,筆者將氣的閉藏也作為氣機之一種,與升降出入相併列,不知此論能否得到認同?
人體的臟腑、經絡,都是氣升降出入的場所,氣流布全身,時刻推動和激發著人體的各種生理功能。古人認為「升降出入,無器不有」,「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素問·六微旨大論》)由此可見,在中醫看來,我們的生命始終處於氣化運動過程之中,沒有氣化運動就沒有生命。因而氣機調暢,與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密切相關,在維持機體生命和健康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脾、胃與氣之升降
中醫認為,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運化、升清和統攝血液。通過脾胃的運化功能,能將飲食物轉化為水谷精微之後天精氣。而脾的運化功能,是以升清為主。升,是指脾氣的運動特點以上升為主,清,指的就是水谷精微等營養物質,升清,就是指水谷精微的吸收和上輸於心、肺、頭目,通過心肺的作用得以化生氣血,以營養全身,故有「脾以升為健」的說法。脾的升清功能正常,脾氣升發,則元氣充沛,人體才有勃勃生機,同時,也只有脾氣升發正常,才能使機體內臟不下垂。若脾氣不能升清,則水谷不能運化,氣血生化就失去源泉,可能就會出現神疲力乏、腹脹、脫肛、內臟下垂、泄瀉等癥狀。這是一個方面。
另一方面,脾的升清,是和胃的降濁相對而言的。胃為「水谷之海」,飲食物入胃,經胃的腐熟後,必須下行入小腸,進一步消化吸收,所以說胃主通降,並以降為和。胃的降濁是受納的前提條件,所以胃失通降,不僅可以影響食慾,而且因為濁氣在上而發生口臭、脘腹脹悶或疼痛以及大便秘結等癥狀,若胃氣不僅失於通降,進而形成胃氣上逆,則可能出現噯氣酸腐、噁心、嘔吐、呃逆等症。
(二)肺與氣之宣發肅降
在五臟之中,肺主氣、司呼吸。《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諸氣者,屆屬於肺。」陳修園在《醫學實在易》中也說:「氣通於肺臟,凡臟腑經絡之氣,皆肺氣之所宣。」由此可見,肺既主呼吸之氣,也主一身之氣。肺的呼吸運動本身,就是最直接直觀的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同時,肺主治節,肺有節律地一呼一吸,對全身的氣機也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這種調節作用,主要體現為肺主宣發和肅降。所謂宣發,即指宣發和布散,也就是肺氣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和四周的布散;所謂肅降,即是清肅、潔凈和下降之意,也就是肺氣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潔凈的作用。
肺主宣發的生理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排出體內廢氣;二是將脾所轉輸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至全身,外達於皮毛;三是宣發衛氣,調節腠理之開合,以將代謝後的津液化為汗液,排出體外。肺主肅降的生理作用,同樣也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吸入自然之清氣;二是因其位最高,為華蓋之臟,故能將吸入的清氣與脾胃運化的後天之精氣、津液向下布散;三是能肅清肺和呼吸道內的義務,以保持清潔。總之,肺的宣發和肅降功能,是一對相反相成的矛盾運動,直接反映了氣之升降出入。在生理情況下,兩者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在病理情況下,則又常常相互影響。只有宣發、肅降都正常,人體氣機才能通暢,臟腑功能才能正常發揮。也正因此,自古以來,養生、修行、練功之人,調息之法,均是秘不外宣的重要法門。
(三)肝、三焦與氣之調暢
五臟之中,肝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即發泄、升發。肝的疏泄功能集中反映了肝主動、主升的生理特點,是疏通、暢達、升發全身氣機的一個重要環節。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與否,對於氣的升降出入之間的平衡協調,起著至關重要的調節作用。如果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則全身氣機調暢,氣血和調,經絡通利,臟腑、器官等的活動也就正常和調。如果肝的疏泄功能異常,則可能出現諸多病理現象。
與氣機調暢關係密切的另一個臟腑是三焦。三焦的概念,自古以來就有各家學說,認識頗不統一。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較為一致的觀點是,三焦是人體胸腹腔這個「大囊」之中包裹著的臟腑之間的「腔隙」。中醫認為,三焦是氣的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氣化的場所,故有主持諸氣,總司全身氣機和氣化的功能,它的一個重要生理功能就是通行元氣。元氣根於腎,通過三焦而充沛於全身,故《難經·三十一難》說:「三焦者,氣之所終始也。」《中藏經》之《論三焦虛實寒熱生死順逆脈證之法》中,對三焦通行元氣的作用,作了詳盡的描述,它認為三焦「總領五臟六腑、營衛經絡、內外左右上下之氣也;三焦通,則內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於周身灌體,和內調外,榮左養右,導上宣下,莫大於此者也」。
(四)腎與氣之閉藏
《素問·六節藏象論》云:「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藏精,是腎的主要生理功能。腎對於精氣的閉藏,主要是為精氣在體內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生理效應,創造良好的條件,不使精氣無故流失,影響機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能力。腎中所藏之精氣,除了前面所說的先天之精和脾胃運化生成的水谷之精氣,還包括其他所有臟腑生理活動中化生的精氣通過代謝平衡後的剩餘部分,故《素問·上古天真論》說:「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
腎除了閉藏精氣之外,還主納氣。腎主納氣,是指腎有攝納肺所吸入的清氣防止呼吸表淺的作用,以保證體內外氣體的正常交換。《類證治裁·喘症》說:「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從某種角度來說,腎的納氣功能,實際上也就是腎的閉藏作用在呼吸運動中的具體體現。
六、氣之疾:不足與失調
人體的氣和血流行於全身,是臟腑、經絡等一切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如果氣血失常,必然會影響及機體的各種生理功能,而導致疾病的發生,所以《素問·調經論》說:「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
單就氣的疾病(失常)而言,大體包括:由於氣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過而致氣的不足、氣的某些功能減退、氣的運動失常等。前兩者多表現為氣虛,後者則表現為氣滯、氣逆、氣陷、氣閉和氣脫等氣機失調病理變化。
(一)氣虛
氣虛,是指元氣耗損,能量不足,臟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狀態。形成的原因主要由於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失養,或肺脾腎的功能失調而致氣的生成不足,也可因勞倦內傷,久病等而致。
就癥狀而言,肝氣虛,主要表現為頭目昏花、視物模糊(因「肝開竅於目」),無精打采,晨起筋骨僵硬(因「肝主筋」);心氣虛,主要表現為心悸,氣短,多汗(因「汗為心之液」),勞則加重,神疲體倦(因「心主神明」);脾氣虛,主要表現為納差、食後胃脘不舒(因「脾主運化」),四肢乏力(因「脾主四肢」),形體消瘦(因「脾主肉」),面色萎黃,大便不調(因「脾與胃相表裡」、「胃主降濁」);肺氣虛,主要表現為短氣自汗、聲音低怯、咳嗽氣喘、胸悶、易於感冒、大便不暢(因「肺主呼吸」、「肺主宣發肅降」);腎氣虛,主要表現為耳鳴(因「腎在竅為耳」),眩暈健忘(因「腎主藏精」、「精生髓」),腰膝酸軟乏力(因「腎主骨」),小便數而清(因「腎主水液」),白帶清稀(因「腎藏精,主生長、發育與生殖」),呼吸淺促(因「腎主納氣」)。
除此之外,由於氣和血、津液的關係極為密切,因而在氣虛的情況下,必然也會影響到血和津液,導致血和津液生成不足,運行遲緩,或無故流失,從而引起血和津液的多種病變。
(二)氣機失調
如前所述,升降出入,是氣的基本運動形式,也是臟腑經絡、陰陽氣血矛盾運動的基本過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正常,則臟腑經絡、陰陽氣血功能能維持相對的協調平衡;反之,如氣的升降出入運動異常,則必將打亂人體自身的這種動態的協調平衡,導致五臟六腑、表裡內外、四肢九竅等多方面的多種病變。中醫將人體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失常狀態,稱之為「氣機失調」,一般而言,包括了氣滯(氣的流通障礙)、氣逆(氣的上升運動過強或下降運動不足)、氣陷(氣的上升力量不足或下降力量過強)、氣閉(氣的外出受阻)和氣脫(氣不內守而外脫)等諸種病理變化。
1、氣滯。氣滯,也即氣機郁滯不暢。主要是由於情志內郁,或痰、濕,食積、淤血等阻滯,影響到氣的流通,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氣機不暢或阻滯,從而導致某些臟腑、經絡的功能障礙。氣滯於身體某一局部的話,可以出現脹滿、疼痛,甚至淤血、痰飲等症。由於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在調整全身氣機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氣滯不僅能使肺氣壅滯、肝鬱氣滯、脾胃氣滯,而且肺、肝、脾、胃等臟腑功能的障礙也能反過來形成氣滯。
2、氣逆。氣逆,為氣機升降市場,臟腑之氣逆上的病理狀態。多由情志所傷,或因飲食寒溫不適,或因痰濁壅阻等所致。氣逆最常見於肺、胃和肝等臟腑。在肺,則肺失肅降,肺氣上逆,發為咳逆上氣;在胃,則胃失和降,胃氣上逆,發為噁心、嘔吐、噯氣、呃逆;在肝,則肝氣上逆,發為頭痛頭脹,面紅目赤而易怒。由於肝主動主升,同時又為藏血之臟,因此在肝氣上逆時,嚴重的還可導致血隨氣逆,出現咯血、吐血、氣血上涌壅遏而致昏厥。一般而言,氣逆於上,多以實為主,但也有因虛而氣上逆者,如因肺虛而失肅降、胃虛失降導致的肺氣、胃氣上逆。
3、氣陷。氣陷,實際也是氣虛病機的一種,以氣的無力升舉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病理狀態。機體內髒的位置相對恆定,全賴於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因此,在氣虛而升舉力量減弱的情況下,就會引起某些內髒的下垂,如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等。由於「人受氣於谷」,氣生化於脾,脾主升,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所以在脾胃氣虛時,更易導致氣陷,故氣陷常稱為中氣(即脾胃之氣的合稱)下陷,常見伴隨有腰腹脹滿重墜,便意頻頻,以及短氣乏力,語聲低微,脈弱無力等症。
4、氣閉和氣脫。氣閉和氣脫,都是以氣的出入異常為主的病理狀態,臨床多表現為厥、脫等重症。氣閉,多由於濁邪外阻,或因氣鬱之極,致氣的外出受阻從而出現突然閉厥的病理狀態。氣脫,多由於正不敵邪,或蒸汽的持續衰弱,以致氣不內守而外脫,或因大出血、大汗等氣隨血脫或氣隨津脫而致氣脫,從而出現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狀態。
七、氣之調:補與理,斂與散
對於人體「氣」之不足和失調的各類疾病,中醫在治療方面的理論體系十分完備,手段方式也靈活多變,針、灸、推拿、導引、湯藥、食療等等,對氣之疾病,一般來說,都有十分確切的治療或保健效果。僅就湯藥而言,對於因氣之不足而致虛的問題,重點在「補」,人蔘、党參、西洋參、太子參、黃芪、白朮、山藥等葯,可收顯效;對氣滯、氣陷、氣逆等氣機失調的問題,重點在「理」,陳皮、枳實、香附、木香、烏葯、麝香、薤白等本草,運用得法,可建奇功。
除了補氣與理氣之外,針對氣之疾病,尚有「斂」與「散」之別。應方生老師就認為,五藏六腑乃人身之重器,六腑以通為用,無所謂斂散。五臟藏精氣而不瀉,斂故不可少,然五臟各有大用,其氣欲行,散亦不可少。故行則散,散則耗,耗則虛,虛則斂,斂則郁,郁則閉,閉則行,行則散。酸以斂之,辛以散之,欲斂欲散,總視其臟之需求及特性而處以湯藥。
結語:戒急除躁積跬步,勤學活用求真章
氣、血、津、液,作為人體機能和功能正常發揮的重要物質基礎,是中醫特別關注和特別重視的基本範疇。本文圍繞中醫「精氣」之概念,立足最初步的學習和最粗淺的理解,溯其源,概其用,分其類,析其機,探其疾,求其治,不自量力地努力嘗試搭建了一個小小的、略帶個人色彩而又盡顯稚嫩的認識框架。然氣之概念,勾連甚廣,牽一髮而動全身,因篇幅所限,對氣、血、津液的關聯問題未能過多涉及,更因所學有限,對最後一部分的論述,更是一筆帶過,略而不周,未能展開和深入。整體而言,因學力不逮,難免掛一漏萬,多有乖誤。本文名為論文,實為讀書之筆記。
行文過程中,雖諸多引經據典之處,貌似讀書甚多,實則是東「拉」西「扯」,大多迄今尚未親自讀過,而是從老師講義、統編教材或別人書籍中「隨手拈來」,用以填充骨肉,為我所用,實屬投機取巧。儘管如此,在引用之餘,我還是深深地被中醫的傳統理論、被老祖宗的聰敏智慧、深刻洞見所震撼,所感動,也深感未來學習中醫經典之路「道阻且長」,未有窮期。
作為中醫門外漢,有緣結識應方生老師及其他同好,並利用工作之餘,跟隨老師在每個周末遠程學習中醫知識,每每感到快樂而充實。對中醫理論及其經典的學習之路,因為有了明師的引路,我們才能更容易地「得其門而入」。
然而,中醫的星空,群星璀璨;中醫的文獻,汗牛充棟。對於我等歲數的初學之人,如何研習方是正道呢?
我不禁想起《莊子·內篇》中的一句大多未能被完整引用的話:「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是啊,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識是無限的(沒有邊界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知識,是必然失敗的。我想,對像我這樣的大多數人而言,一方面,要牢記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道理,因此要戒急戒躁,碎步前行,拋卻功利之心,唯求自得之樂,克服困難堅持研習中醫經典;另一方面,更要學以致用,學用結合,大膽從解決自身、家人、朋友、身邊人的小毛小病和日常保健入手,不斷培植中醫思維,不斷提升中醫素養,不斷提高能力水平。在實戰中提高,在使用中積累,在參照中求知。或許,這樣的研習之路,方為正道乎?
參考資料:
1、應方生:《中醫內景學》講義。
推薦閱讀:
※不可不知的「蒸籠頭」,寶寶睡覺出汗多也不用緊張!
※弗洛伊德遇上中醫
※李琳 | 不要用習慣性思維對待中醫
※這杯水比蚊香都管用,有了它,一整個夏天都不被蚊子咬!
※知乎中醫板塊提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