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年久粉剎見墨跡,描寫功夫始驚人

林家治  蘇州博物館舉辦的沈周繪畫精品展,是蘇州在建國以來的第一次,更是蘇州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在來自各地的50幅沈周精品中,令人驚嘆的是竟有16幅是花鳥畫。它們依次是:《菊花文禽圖》、《瓶荷圖》、《盆菊幽賞圖》、《玉樓牡丹圖》、《荔枝白鵝圖》、《椿萱圖》、《一塢楊梅圖》、《湖石芭蕉圖》、《枯木鴝鵒圖》、《花鳥冊》、《荔柿圖》、《牡丹圖軸》、《枇杷圖》、《蠶桑圖》、《芍藥圖》、《九月桃花圖》。  以往人們往往忽略了對沈周在花鳥畫方面的觀賞與研究。其實,沈周在花鳥畫方面的成就也非常巨大。可以這樣講,沈周之後明清的所謂正派花鳥畫,出現了白陽(陳道復)、青藤(徐渭)這樣的花鳥畫大家,但都是在沈周的畫風籠罩之下。也就是說,有許多方面是從沈周的花鳥畫風格中發展變化而來的。  沈周的花鳥畫大致可分兩類:一類比較繁複,工細的手法,主要是沈周早、中期的特徵。如《湖石芭蕉圖》、《瓶荷圖》等;另一類是沈周水墨寫意花鳥畫,完成了花鳥畫由繁到簡、由簡到放的過程,是沈周晚期花鳥畫的基本特徵。並與他晚期山水畫的"粗沈"手筆相呼應。如展覽中的《荔柿圖》、《枯木鴝鵒圖》、《牡丹圖》、《菊花文禽圖》等。  沈周的花鳥畫實際上並沒有專師一家,而是"集諸家之大成,而兼撮其勝。"在他早、中期更是如此。比如他的雛雞圖在表現手法上就與李迪相近,蔬果之類的花鳥畫很有點南宋禪畫的氣息,雞鴨之類的花鳥畫接近元人陳琳的風格,而蜀葵芙蓉之類的花鳥畫又與元人張中相像。另一些花鳥畫則從宋元畫法中突變出來,還有一些花木畫法受到"浙派"畫家影響。如沈周中期所繪《九月桃花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江南的特殊地理環境讓沈周筆下的九月桃花有一份別樣的感覺。沈周用寫意筆法畫飛花,嫣然中有淡黃一葉,花萼因為非常脆弱而被風吹裂,微微露出一絲紅色,又似乎是透明的一樣。整幅圖畫工整而不精謹,瀟洒而不草率,潤潔而不板結,十分有靈氣。畫法儼然仿元人。另一幅展出中的《折桂圖》,是沈周中年剛步入晚年之作,是畫給朋友的,祝福朋友能高中進士。畫中描繪的是水墨折枝桂花,用比較淡的色來點葉,用濃墨來畫花。下筆凝練,筆意清潤,突出了墨韻的風采,可以說是開水墨花卉之先河的代表作。  晚年的沈周花鳥畫,最大的特色是水墨寫意。和他山水畫一樣,由"細沈"步入"粗沈"。這種變異,與他體弱多病密切相關。他在《畫贈世光並題冊》中云:"余早以繪事為戲,中以為累,今年六十,眼花手顫,把筆不能久遠。"他的水墨寫意花鳥畫,形成的是一種筆墨爛漫粗放的風貌,並深受法常畫法的影響,但本質上不同於法常,所以,沈周晚年花鳥畫為明代樹起了一面鮮亮旗幟。  這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一是簡潔生動。主要是指畫的內容和畫面的語言簡而不繁,意寓深刻。他將過去只以墨竹、墨梅、墨蘭作為表現題材推廣發展開來,應用到多種題材。花鳥、蔬果、草蟲、禽畜都可作為創作題材,大大拓寬了創作路子。他力求剔除那些繁瑣細節,集中反映物件主體狀態。簡潔並不簡單,要用不多的筆墨形象逼真地繪製出事物的生動狀態。如這次展覽的《枯木鴝鵒圖》為沈周晚年之作,飛白皴筆的使用,頓使畫面生動而有氣勢。八哥用墨點染,十分簡潔。此畫法對唐寅影響很大,唐寅所繪八哥與沈周畫法構架基本相同,師從關係相當明顯。  二是內涵深刻。沈周晚年水墨花鳥畫內涵都很深刻,主要是他修養入畫的原因。並能將山水畫的技法活用於花鳥畫之中。關於這一點,董其昌曾說:"除五代黃筌外,則只有沈周一人。"如沈周76歲時繪製了《一塢楊梅圖》,畫中的楊梅樹上只掛了一隻楊梅,許多人好奇,其中實有故事一則。原來,他和朋友到一塢這個地方去採摘楊梅,發現已來晚了,採摘期已過,見樹上只有一顆楊梅,沈周采了吃了,覺得倍覺有味。回家後,沈周久久不能忘懷,感到一顆楊梅也很有味,不在多,一顆足亦。不在乎採摘多少,而在於興志,在於好玩,便有了此畫。此畫的特色是空濛、疏簡,充滿生活情趣  內涵的豐富還表現在他善於用詩文來幫助花鳥畫豐富內容,提高品位。這次展出的《玉樓牡丹圖軸》,詩文題跋竟佔三分之二畫面。因為這,反使牡丹花更生氣勃發,也更具詩情畫意了。畫中牡丹綻蕊怒放,墨法純熟,形象生動。這種畫技畫風,為陳道復所繼承發揚。  三是蘊蓄逸放。這是指沈周晚年花鳥畫由繁到簡,由簡到放。時常在作畫時故意拋卻法度,以求法外之法,筆墨氣韻生動、淋漓,藝術感染力強。如這次展出的《枇杷圖》,畫枇杷一枝,枝條細巧卻不失力度,枝葉繁茂卻不顯得擁擠,葉面大小相近又變化生動,顯得多姿多彩。枇杷果的畫法,匠意獨具,用筆蘸黃色一氣圈出,然後用墨筆加點,淡濃虛實,隱現疊加。顯得生動自然,氣韻幽雅,彷彿伸手就可以摘到。  北宋詩人梅堯臣在詩中贊徐熙花鳥畫"年久粉剎見墨跡,描寫功夫始驚人。"用在沈周花鳥畫上最恰當不過的了。
推薦閱讀:

外貌描寫的片段
描寫桃花盛開的句子
描寫花朵優美的句子
描寫心情的經典句子摘抄
關於描寫月亮的詩句賞析目錄

TAG:功夫 | 描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