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人的體質特徵及食療養生原則+ 中醫五行相生相剋原理與身體的健康+五行學說+五行用藥+五行人的進補藥膳

在《黃帝內經》中,以五行理論將人的體質可以劃分為木形人、火形人、土形人、金形人、水形人大 類不同屬性(體質),間稱為「五行人」。五種不同體質的人,保健養生的原則也有不同。首先應該找准 自己屬於哪種體質,根據身體屬性科學地選擇食療養生。五種不同體質的人與五臟、五色、五味之間相互 存在著內在的聯繫,只要掌握了五行、五臟、五味、五色之間的聯繫及規律,「因天之序」,才能達到天

人合一的養生境界。

【五行屬性】

五行中的木,對應的臟是肝,對應的色是綠色,對應的味是酸味,對應的五官是目,對應的季節是春。

五行中的火,對應的臟是心,對應的色是紅色,對應的味是苦味,對應的五官是舌,對應的季節是夏天 。

五行中的土,對應的臟是脾,對應的色是黃色,對應的味是甘味,對應的五官是口,對應的季節是長夏。

五行中的金,對應的臟是肺,對應的色是白色,對應的味是辛味,對應的五官是鼻,對應的季節是秋天。

五行中的水,對應的臟是腎,對應的色是黑色,對應的味是鹹味,對應的五官是耳,對應的季節是冬天。

【食物屬性】

根據食物的屬性,可以分為溫、熱、寒、涼、平五種,溫熱性食物也屬陽性食物,一般是向上的、天 上飛的,或是生長在北方地區的食物。例如:鴿子是天上飛的,羊肉生長在北方、收在秋冬季節。寒涼 性食物也稱陰性食物,一般生長在水中或產在南方、收在春夏季節。例如:魚、海帶生長在水裡,葡萄 、李子等收在夏季。平性食物也稱中性食物,一般生長在陸地上,適合所有體質人食用。例如:小麥、 豬肉等。如果是樹或桿上結的果實,假如向上長就屬於陽性食物;假如向下長就屬於陰性食物。

綜上所述,養生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同時,養生也存在一定差異。一定要分清自己是哪種體

質,其自身特點、養生方法、飲食結構、注意事項。

木行人養生原則

【體質特徵 】

身體比較瘦,膚色蒼白或青黑,個子較高,關節手足靈活,手足多青筋,油性皮膚,喜歡安靜,性格

偏於內向,容易生氣,性情憂鬱。

【手形特徵】

木,在自然界代表條達、生髮之意,因此,手掌較窄,手指較長,指頭上下粗細一樣的手形。

【易發疾病】

五行中木與肝相對應,因此,木行人應該預防肝膽疾病,例如:肝硬化、肝腹水、脂肪肝、肝炎、肝

癌、膽囊 炎、膽結石等肝膽疾病。

【相關疾病】

五行中「肺金克肝木、肝木克脾土」,肝木過於亢盛,而肺金不能正常制約肝木,肝木就會過亢克制

脾土,導致脾胃虛弱,出現脾胃消化系統疾病;肝陽上亢沖腦,出現頭暈、頭痛、面紅、目赤,正如高

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肝木過亢,肺金制約不了肝木,肝木就會反克肺金,導致胸肋脹痛、咳嗽、咯血

等呼吸系統疾病。

【調理方案】

木與肝相對應。木型人說明肝臟不太好。需要特別注意養肝、護肝。木形人的性格偏於內向,性情容

易抑鬱,應避免過怒、憂愁,以防止損害肝的疏通功能。日常生活要規律,保持輕鬆、開朗的心情。應

多參加體育鍛煉,可以加快氣血循環,調整精神。

【飲食調理】

五行中肝與綠色食物對應,飲食上以綠色蔬菜為主,如:菠菜、芹菜、油菜等。還要注意疏肝理氣,

木行體質的人陽氣偏盛,容易著急上火,可多吃木瓜。蘿蔔、山楂、菊花茶、橙子、柑皮、韭菜、胡蘿

卜、白菜豬蹄等食物。有關油膩、粘滯的食物,應該盡量少吃,建議吃一些偏寒涼的陰性食物。

火行人養生原則

【體質特徵】

體形比較小,臉形瘦尖,肌膚薄弱、皮膚赤色,面色紅潤,目光明亮,眉稀少,唇色紅,精氣神十足,

充滿活力,步履穩重,性情急。

【手形特徵】

火焰的形狀是下面粗圓、上面尖,手掌的形狀比較圓、手指指根粗、指頭尖的手形,稱為火形手。

【易發疾病】

五行中火與心相對應,因此火形人最易發心臟病、心腦血管病、精神疾病,容易心慌、失眠、水腫、

關節酸痛、自汗、盜汗等。

【相關疾病】

五行中心火克肺金,同時心火太旺反克腎水,應該預防腎臟、肺臟相關的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疾病,

例如:哮喘、肺炎、肺結核、咽炎、腎炎、尿頻尿急、尿痛,因腎虛而導致的陽痿、早泄、前列腺炎

等 疾病。

【調理方案】

火行人的體質一般陰虛火旺,火擾神明導致性情比較急躁,常常心煩易怒,應加強自我涵養,養成冷

靜、沉著的習慣。陰虛者,畏熱喜寒,寒冬易過,盛夏難熬,每逢春夏季節,可常到海邊、山區多休假、

旅遊。

【飲食調養】

五行中火與心相對應,火行人需格外養心,養心最好多吃紅色食物。平時宜多吃清談食物,以清談、

陰柔之品為宜。如:豆腐、魚、乳製品、芝麻、水果。夏天宜多吃養心安神之品,如:百合、小棗、

蓮子等。同時,多吃養陰生津之品,如:鴨肉、銀耳、西 瓜等;多吃點「苦」味食品。因苦味入心,可

養陰、清熱、除煩,有條件可食用鱉肉、龜肉、海參等,燥辣辛味之品應少吃。另外根據五行相剋原理,

腎能制心火,冬天好好養腎氣,有助於克制心火。多吃疏肝、清熱、祛濕的食物,如:西紅柿、扁豆、

薏苡仁、青瓜、枇杷、豬苓等。火行體質的人偏於陰虛燥熱,在飲食上和木行人基本類似。

土行人養生原則

【體質特徵】

體格比較健壯,身體均稱,肌肉豐滿,腹大,腿部壯實,肩背豐厚,肌肉光滑,膚色偏黃。寬厚,

樸實,保守,性情平和,善於與人和睦相處。

【手形特徵】

手掌又方、又大,手指上下一樣粗,手指和手掌長短基本一樣長的手形。

【易發疾病】

五行中土與脾胃相對應,土行人的脾胃不太好,脾運化食物無力,最容易導致消化系統疾病,因此,

應格外預防消化系統疾病。土行人最容易腹脹、腹痛、腹瀉、便秘、黃疸、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甚

至胃癌等。

【相關疾病】

五行中「脾土克腎水,脾土養肺金」,脾虛運化水濕無力,不能滋養肺金,水濕聚集,久變為痰液,

引起呼吸系統疾病 。同時,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脾陽虛弱無法溫煦腎水,可使腎陽不足或

腎虛,出現腰膝冷痛、水腫等,容易引起泌尿系統疾病。脾是氣血生化之源,肝主藏血,脾胃虛弱影響

血液生成,可致肝血不足,出現頭暈目眩、視物不清等。

【調理方案】

土主脾,由於土行人脾胃不太好,因此,土行人生活一定要有規律,保持情緒鎮定,進食不宜過飢或

過飽。脾胃調理好了,氣血才會旺盛。脾與胃是相表裡的關係,脾不健康則胃腸也不好。特別是夏季應

選擇性味平和、易消化、補而不膩的食品,如蓮藕、胡蘿蔔、蘋果、牛奶、豆漿、山藥、小米等,以利

健脾養胃,補氣生津。按五行理論,心火滋養土脾,建議多吃苦味養心的食物以求健脾開胃。

【飲食調養】

五行中脾與黃色相對應,在飲食方面應以黃色食物為主。如蛋黃、玉米、檸檬、橙桔均屬黃色食物,

黃色食物對消化系統疾病均有幫助。特別是菠蘿、香蕉、穀類、南瓜小米等。還應該多吃健脾利濕的食

物,如土豆、白果、大棗、薏苡仁、黃豆、白薯、白蘿蔔、扁豆、洋蔥、紫菜、山藥、糯米等。少食肥

甘厚味,每餐不宜吃的過飽。土行體質的人陽氣大多偏虛,適合選擇吃一些稍偏溫熱性的食物;偶有陰

虛火旺體質者,則需多吃寒涼性滋陰食物。

金行人養生原則 【體質特徵】

眉清目秀、體型瘦小,但肩背較寬,方形臉,鼻直口闊,皮膚白凈,四肢較瘦,動作敏捷,易出汗。

【手形特徵】

金是一種較軟的金屬物質,因此,又小、又軟、細膩如綿的手,稱為金形手。

【易發疾病】

五行中金與肺相對應,因此,金形人肺臟功能不太好,而肺主皮、毛,應當預防呼吸系統疾病,以

及皮膚類疾病,如:氣管炎、肺炎、肺結核、鼻炎、胸肋痛、皮膚病、便秘、痔瘡、肩背痛等。

【相關疾病】

五行中「肺金克肝木」,如肺金虛衰無法剋制肝木,肝木生心火,木火刑金,出現胸肋痛、乾咳等。

同時肺虛不能滋養腎水,體內因缺水,津液不足,皮膚乾燥鬆弛,顴骨處容易生斑,容易引起肝膽系統

疾病和泌尿系統疾病。

【調理方案】

金行人大部分皮膚乾燥、面色蒼白、大便乾結、容易出現肺燥咳嗽,故平時多飲水,以保持皮膚及體

內水分的充足。悲屬金,與肺同源,過度悲傷就會造成損傷肺氣,故金行人應保持心情悅,避免過度悲

傷的情緒。雖說養肺的時節應當在秋季,可是肺與大腸相表裡,肺陰虛導致便秘,肺虛導致皮膚缺水、

乾燥。因此,夏秋季節對肺部的保養也是必不可少的。

【飲食調養】

五行中肺與白色相對應,飲食應以清肺潤肺、生津增液之白色食物為主,能促進腸胃蠕動,促進新 陳

代謝,讓肌膚充滿彈性和光澤。可多吃疏肝清熱、益肺補腎之品,如枇杷、茉莉花、薏苡仁、冬瓜仁、

蜂蜜、桑葚、芝麻、花生等。金行人宜多吃植物性食物,如百合、蘋果、銀耳、無花果、粳米、菌類、

山藥 、白蘿蔔、豆腐、雞肉、鰱魚等。金行人多數肺陰虧虛,和火行人在飲食方面基本相似,應該多吃

一些偏寒涼的滋陰食物,如白色食物豆漿、魚類、海鮮等,水生物大多屬寒涼自陰之品。肺金喜潤而惡

燥,飲食上忌辛辣燥烈之品。

水行人養生原則

【體質特徵】

體型比較胖,偏矮,頭較大,膚色偏黑,腮部較寬,腹部較大,腰臀稍大,手指短,發密而黑,怕寒

喜暖,機智,靈巧、喜動。

【手形特徵】

水的特徵是綿延的、光滑的、軟厚的。因此,光滑、潤澤、綿延、肥厚的手形,稱為水行手。

【易發疾病】

五行中水與腎相對應,水行人首先要注意腎,泌尿系統疾病。腎與膀胱互為表裡,腎主骨,骨生髓,

水行人易患腎臟、腦髓與泌尿系統疾病。如:腎炎、尿頻、尿急、尿痛、陽痿、早泄、腰痛、腦髓病、

咽喉、生殖系及脛、足、頭、肝、泌尿、耳、疝氣等方面的疾病。

【相關疾病】

按五行相生相剋理論:「腎水克心火」。在正常情況下,心的陽氣不斷下降與腎陰交匯溫煦腎水,使

腎水不至於太寒,腎的陰液不斷上升與心陽混合,使心火不至於太旺,上下相交,陰陽相濟,稱為「心

腎相交」。由於腎陰不足,不能上升與心陽混合,引起心陽偏亢,兩者失調,稱為「心腎不交」,出現

一系列病症。尤其需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腎陽不足也可使脾陽虛弱,運化失調,出現黎明泄瀉、水腫等

病症。同時,腎陰不足,未能滋養肝木,更容易引起肝膽疾病。

【調理方案】

腎陽不足的水行人,常表現出情緒不佳,易驚恐或悲傷。因此,要善於調節自己的情緒,腎陽虛體質

的水行人,春夏要注意培補陽氣,適當參加體力勞動。已達到生陽去陰的效果,預防寒濕入侵,避免久

居濕地。

【飲食調養】

五行中腎水與黑色相對應,因此,水行人多吃動物性壯陽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等,以壯人體陽

氣之功。其次,應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棗等。生活中應預防寒濕入侵,應多吃健脾祛濕

之 品,以調補肝腎之品為主,如山藥、土豆、扁豆、鯽魚、豬肉、茯苓等。

水行體質的人偏腎陽虛衰,應該選擇一些溫熱益腎的食物,像陸地上跑的禽獸類大多屬於溫熱性,如:

雞肉、鴿子肉、狗肉、羊肉、牛肉、鹿肉等。陸地植物偏溫熱的有土豆、山藥等。像海里的魚類大多屬

寒涼食物,不適合水行體質的人食用。

【養生要點】

腎在五行中屬水,故水行人體質偏於腎陽虛。要注意的重要器官是腎和膀胱。其次是腦與泌尿生殖系

統疾病。水行人,身體內陰氣盛而陽氣不足,所以易發陽虛陰寒疾病及腎臟方面的疾病,因此,水行人

養生的關鍵在於溫陽益氣,忌粘硬、生冷之品。

自古有「葯食同源」之理論,不同體質的人在選擇食物調養時,不僅要求五味調和,同時,按照食物

屬性與體質因人而宜,這樣才有利於健康,若五味過偏,會引起多種疾病。如:紅色屬心,但養生卻不

可盲目進補紅色食品,應根據自身體質情況而定。如心血虛,表現為心神不寧的人吃紅棗、桂圓具有良

好效果,如心火旺,表現為口舌生瘡的人,吃了紅棗、桂圓不僅沒有好處,還會加重病情。又如五色中

白色屬金,可適當多吃白蘿蔔、大白菜、銀耳、百合等,這些偏平涼、滋潤,能健肺爽聲,還能觸動腸

胃蠕動,加強新陳代謝,讓肌膚充滿彈性和光澤。五味中,辛味入肺,但秋季氣候乾燥,不能機械地按

五行歸屬而不加節制地多吃辛辣食物。

一個人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藥物是天然飲食。無論屬於哪種體質,日常生活中只要掌握正確的

養生觀。不要偏食,不要太貪享受,諄照「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和大自然融入一體,天人合一,相

信每一個人都會遠離亞健康和慢性疾病。身體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醫五行相生相剋原理與身體的健康

胃為脾之腑,脾為胃之臟。臟者,藏也。腑者,化也。陽性化,陰性藏。藏者藏其所化,化者化其所藏。人身秉造化的陽氣而生腑,秉造化的陰氣而生臟。腑為陽,其色明。臟屬陰,其色暗。陽而明,故能化。陰而暗,故能藏。此臟腑二字之意也。他臟他腑仿此。 人身肝木之氣,疏泄不及,則現無汗、尿少、糞難、腹痛、脅痛、婦人月經來遲等病。疏泄太過。則現自汗、尿多、遺精、發熱、頭暈、耳鳴、婦人白帶,月經來早等病。疏泄不及者,水中的火氣不足,疏泄太過者,金氣不足也。人身肺金之氣,收斂不及。則現汗多,頭暈,發熱,咳逆,上氣,遺泄,尿多,痿軟等病。收斂太過,則現惡寒、糞艱,胸悶,無汗等病。收斂不及者,木氣過於疏泄。收斂太過者,火氣不能煊通也。人身心火之氣,煊通不及,則現血痹,神倦,口淡,血寒等病。煊通太過,則現舌痛,喉痛,心跳,心煩等病。煊通不及者,木火之氣虛。煊通太過者,中氣虛,金氣不降也。人身腎水之氣,封藏不及,則現陽越,頭暈,發熱,足腫等病。封藏不及者,金氣收斂之力衰,木氣疏泄太過也。腎水無封藏太過之病,腎水愈能封藏,陽根愈堅固也。人身脾土之氣,運化不及,則現腹滿,停食,上吐,下瀉,四肢不舉,全身倦怠等病。運化不及者,水火之氣虛也。脾土無運化太過之病,有土氣填實之病。土氣填實,則不能運化也。人身相火之氣,燔灼不及。則現下寒,腎寒,脾胃衰弱,二便不固等病。燔灼不及者,相火的本氣少也。相火無燔灼太過之病,有相火不降之病。相火降於水中,水中有火,則生元氣。相火不降,則燔灼於外,而發燒熱也。外之燒熱愈大,內之相火愈少也。圓運動的五行,是融合不能分析的。五行之病,皆運動不圓,作用分離,不能融合所致。以上各病,略舉數端,以概其餘。大氣的五行,是融合的,分析不開的,人身亦然。五行融合,中氣之事,造化個體的中氣,在地面之際,而分布於整個造化之間。人身的中氣,在胸下臍上之際,而分布於整個人身之間。中氣如軸,四維如輪。軸運輪行,輪運軸靈。軸則旋轉於內,輪則升降於外。此中醫的生理也。中醫的病理,只是軸不旋轉,輪不升降而已。中醫的醫理,只是運動軸的旋轉,去運動輪的升降,與運動輪的升降,來運動軸的旋轉而已,由輪而軸,是為先天,由軸而輪,是為後天。易經河圖所以表示先天後天的生理的運動,病理醫理,都在其間矣。具體到中醫上,人們將五行與人臟腑、五官、形體、和情志相配合。就臟腑而言,其分配為: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腎;木膽、火小腸、土胃、金大腸、水膀胱。五行還與人體其它器官相互聯繫,並且有又與天干相配,形成一個以五行為中心的人體構造系統,而中醫在進行人體病機辯證時,往往將系統內諸多因數聯繫起來考慮。五行臟肺: 木主膽 , 火主小腸, 土主胃, 金主大腸, 水主膀胱。五行五官: 木主目, 火主舌, 土主口, 金主鼻, 水主耳。五行之氣: 木主魂, 火主神, 土主智, 金主魄, 水主精。五行臟外: 木主骨 , 火主氣, 土主肉, 金主精, 水主脈。五行之身: 木主爪 , 火主面, 土主唇, 金主毛, 水主發。五行之味: 木主酸 , 火主苦, 土主甜, 金主醒, 水主咸。五行之志: 木主怒 , 火主喜, 土主憂, 金主悲, 水主恐。五行之聲: 木主呼, 火主笑, 土主歌, 金主苦, 水主申。弦 脈 鉤 脈 緩 脈 毛 脈 石 脈木在臟腑體內主肝與膽;木又主筋骨與四肢。火在臟腑體內主心臟與小腸;火又主血脈及整個循環系統。土在臟腑體內主脾與胃;土又主腸及整個消化系統。金在臟腑體內主肺與大腸;金又主氣管及整個呼吸系統。水在臟腑體內主腎與膀胱;水又主腦及整個泌尿系統。中醫認為,人生百病,皆因於風(木)、寒(水)、暑(君火),濕(土)、燥(金)、火(相火)六氣,病的外部徵候皆根於臟肺,六氣祲入賬肺而病,都可以用五行生剋的原理來醫病。《黃帝內經》說:「目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這裡講的是五行相剋的一面。那相生的一面是什麼呢?據《黃帝內經》上說:「五臟受氣於其所生,肝受氣於心(木生火);心受氣於脾(火生土);脾受氣於肺(土生金);肺受氣於腎(金生水);腎受氣於肝(水生木)。所謂的五臟受氣於其所生,也就是病氣按五行相生的關係由」子「臟轉化到」母「臟。不過如果母親病了,也可能會殃及到」子「臟這就是母病及子。在五行系統中,每一個系統都與其它四個發生聯繫,任何兩行之間總有相生或相剋的關係,平衡關係很重要。因此不管是中醫還是哲學,都要講究陰陽五行的平衡,所謂辯證施治也就是這個道理。

五行學說

(醫藥網整理)

www.pharmnet.com.cn/tcm/knowledge/detail/100496.html#

(轉載學習)

陰陽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樸素的辨證唯物的哲學思想。因此,古代醫學家借用陰陽五行學說來解釋人體生理、病理的各種現象,並用以指導總結醫學知識和臨床經驗,這就逐漸形成了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的祖國醫學理論體系。

五行學說 一、五行學說的概念 五行學說同「陰陽學說」一樣,它也是一種哲學概念,是一種認識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 「五行」,就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這五類物質的運動。 「五行學說」是指這五類物質的運動變化,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以相生、相剋作為解釋事物之間相互關聯及運動變化規律的說理工具。 祖國醫學中,首先以歸類的方法,說明人體各部位之間,與外在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其次是在五行歸類的基礎上,以五臟為中心,以五行的相生、相剋關係,說明人體各部之間在生理過程中的關係。在病理情況下,也以這種關係分析判斷病情。 五行的屬性:  木-代表生氣旺盛的-「木曰曲直」。  火-代表炎熱的、向上的-「火曰炎上」。  土-代表具有營養作用的-「土曰稼穡」。  金-代表具有摧殘殺傷作用的-「金曰從革」。  水-代表寒冷的、向下的-「水曰潤下」。 二、五行學說的內容 (一)五行學說的基本規律 1.相生規律:生,含有資生、助長、促進的意義。五行之間,都具有互相資生、互相助長的關係。這種關係簡稱為「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的關係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兩方面的關係,也就是母子關係。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以水為例,生我者為金,則金為水之母;我生者是木,則木為水之子。其它四行,以此類推。由於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結合五臟來講,就是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腎,腎生肝起資生和促進作用。 2.相剋規律:克,含有制約、阻抑、克服的意義。五行之間,都具有相互制約、相互克服,相互阻抑的關係,簡稱「五行相剋」。 五行相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剋的關係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兩方面的關係,也就是「所勝」、「所不勝」的關係。克我者為「所不勝」,我克者為「所勝」。以木為例,克我者為金,則金為木之「所不勝」,我克者為土,則土為木之「所勝」。其它四行,以此類推。結合五臟來講,就是肝克脾,脾克腎,腎克心,心克肺、肺克肝,起著制約和阻抑的作用。 3.五行制化:在五行相生之中,同時寓有相剋,在相剋之中,同時也寓有相生。這是自然界運動變化的一般規律。如果只有相生而無相剋,就不能保持正常的平衡發展;有相剋而無相生,則萬物不會有生化。所以相生,相剋是一切事物維持相對平衡的兩個不可缺少的條件。只有在相互作用,相互協調的基礎上,才能促進事物的生化不息。例如,木能克土,但土卻能生金制木。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土雖被克,但並不會發生偏衰。其它火、土、金、水都是如此。古人把五行相生寓有相剋和五行相剋寓有相生的這種內在聯繫,名之曰「五行制化」。制化規律的具體情況如下: 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 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 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 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 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 4.相乘規律:乘,是乘襲的意思。從五行生剋規律來看,是一種病理的反常現象。相乘與相剋意義相似,只是超出了正常範圍,達到了病理的程度。相乘與相剋的次序也是一致的。即是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如木克土,當木氣太過,金則不能對木加以正常的制約,因此,太過無制的木乘土,即過強的木克土,土被乘更虛,而不能生金,故金虛弱,無力制木。 5.相侮規律:侮,是欺侮的意思。從五行生剋規律來看,與相乘一樣,同樣屬於病理的反常現象。但相侮與反克的意義相似,故有時又曰反侮。相侮的次序也與相剋相反,即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以上相乘、相侮的兩個規律,都是在病理情況下才會產生,例如,水氣有餘,便克害火氣(圖所勝),同時又會反過來侮土(所不勝)。如果水氣不足,則土來乘之(所不勝),火來侮之(圖所勝)。這都是由於太過和不及出現的反常現象。 (二)自然與人體結構、機能的五行分屬 祖國醫學理論,不僅認為人體各部分是一個整體,而且認為人體與外在自然境,也有其相應的關係。為了說明體內體外的整體性和它們之間複雜的關係,在祖國醫學中,便以五行為中心,按照它的各個特性,用取類比象的方法,將自然界和人體有關的事物按其屬性,形態現象相類同的,分別歸納,成為五大類。其主要目的是便利於了解各種事物之間的關係,並作為觀察事物變化的推演法則。見表2-1。

表2-1 五行歸類

五行
方位 西
天干 甲乙 丙丁 戊己 庚辛 壬癸
地支 寅卯 巳午 辰戌 丑未 申酉 子亥
四季 長夏
五形 矩形 尖形 方形 圓形 波形
五色
五味
五志
五智
五臟
五腑 小腸 大腸 膀胱
五官
五體 皮毛
五魄
五氣
五化
五溫 自然
六神 青龍 朱雀 勾陳 騰蛇 白虎 玄武

從表中可以看出,每一行所屬各種現象之間的關係,也可能說明事物變化發展互相推移的綜合關係。例如,以木來說,春季草木開始萌芽生長,呈現了蓬勃的生氣,並出現青的顏色,故用木來象徵春。在生長化收藏的過程中,屬於「生」的一環。春季多風,結合人體肝臟性喜條達舒暢,象徵著木和春的情況。而五臟中的肝和六腑中的膽是表裡關係,肝又開竅於目,在五體中主筋,故肝病每多出現目病或抽筋(痙攣)的癥狀。肝木旺者多喜怒,而大怒又易傷肝,所以在五志中主怒。某些肝病,往往會出現青的顏色。

把以上這些自然現象和生理與病理現象聯繫在一起,就可以把木、春、肝、膽、目、筋、怒、青等一系列的事物和現象,歸屬於木的一類之下,形成了一個系統。

若是從橫的方面來看,則亦有明顯聯繫,就以五行本身來說,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就是明顯的橫的聯繫。

(三)五行學說在臨床中的應用

中醫學運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規律來解釋五臟病變的相互影響關係,利用調整五臟間生克乘侮關係來治病。如:①肝木乘脾土,則臨床上見肝脾不和證,治療時一般是採取「培土抑木」(疏肝健脾)的方法。②腎生肝,(水生木)腎精能滋養肝脾不和證,即「水能生木」,當「腎水」不足時,肝木失養,病人出現「肝陽上亢」等水不涵木的病證,治療時要滋水涵木,肝陽上亢的證候可以得到改善。③腎助脾(火生土),脾的運化功能需要腎陽的幫助才能正常進行,如果腎陽虛導致脾陽虛,臨床上出現脾腎陽虛證,產生腹瀉、水腫等證。治宜溫補腎火,資助脾陽(溫腎健脾)的方法。④脾益肺(土生金),脾氣健運,將飲食精微運輸給肺,從而保持肺的功能正常,脾虛精微不升,廢濁不降,容易產生痰濕,出現痰多,咳嗽等肺的癥狀,治療則需健脾化痰,即「培土生金」健脾補肺的方法治療,往往取得較好的效果。⑤腎濟心(水火相濟),腎主水,心主火,腎藏精。正常時,心腎互濟,心助腎以陽,腎助心以陰,互相交往,保持平衡狀態,中醫叫「心腎相交」。如腎水不足,則不能滋潤心陽,就會引起心火亢盛的癥狀,出現「心腎不交證。」治療應當滋腎水(陰)降心火,使病證得以痊癒。

總之,懂得這些規律,可以幫助加深對中醫病因,病理的理解。治療方面,同樣利用五行關係,指導臨床實踐,仍有一定意義。


推薦閱讀:

產後出現的骨盆問題該如何修復
IKEA用蟲肉做成的高蛋白漢堡,你有沒有膽量嘗試一下?
和醫生溝通為何有時很困難?
意可貼是激素葯嗎?
發現同學有梅毒該怎麼辦?

TAG:健康 | 中醫 | 養生 | 身體 | 體質 | 食療 | 五行學說 | 五行 | 原理 | 原則 | 用藥 | 特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