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六度蘊藏的人生智慧

前言:六度理論代表了大乘佛教的精髓,六度蘊藏的人生智慧更是人生的大智慧,六度智慧涵蓋了人生的生存之道,為人處世的原則,面對逆境及苦難的方法,成功之道,修身養性的智慧,如何解脫煩惱的智慧等。人生的許多困惑和疑問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解決的方法,所以佛法的高深和精妙我輩之人只能高山仰止,頂禮膜拜了。人生難得,中國難生,佛法難聞,珍惜當下!

在談佛教六度之前,先談談對佛教的認識。一談到佛教,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求神拜佛,認為信佛是一種迷信行為,其實這是認識上的誤區,當你真正明白了佛教的教義和內涵的時候,你會發現,佛教是一門教人學習智慧和慈悲的學問,我們一生中的許多困惑都可以在佛經中找到解決的辦法。魯迅先生曾說過:「釋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對人生有許多難以解答的問題,他居然早已明白的啟示了。」「佛」這一個字,是從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它是「智慧、覺悟」的意思。「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是智慧、覺悟宇宙人生的教育。佛教經典的內容涵蓋了人生乃至宇宙的道理,比大學課程的內容還要多,學習難度也大得多。佛教教學的方針是「破除迷信,啟發真正的智慧」, 幫助一切眾生建立理智、覺悟、奮發、進取、樂觀、向上的慈悲濟世的宇宙人生觀。可見佛教既不消極,也不落伍,是能給我們真實利益的,是真的能讓我們得到真、善、美、慧,永恆真實幸福的教育成果,所以佛法是智慧的教育。佛教與其他的宗教相比,最顯著、突出的精神是智慧和慈悲。儒家與佛家特別像,講求三德:智仁勇。智,智慧。智慧是人生的第一財富;仁,儒家講仁者愛人,佛家講慈悲為懷;儒家講勇,佛家講精進。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主要區別:小乘佛教修行的目的是度自己,大乘佛教宣揚「慈悲為懷,普度眾生」,在度別人的同時也度自己。大乘佛教主張「法我皆空」,向大眾傳播「普度眾生,佛自度我」的思想,教導眾生要想解脫痛苦和煩惱,就必須以無分別的、平等的般若智慧,從根本上去除人的分別心,去掉我執、法執,貪、嗔、痴三毒。宇宙及萬事萬物的本性中是不存在任何分別和比較的,正是由於人們錯誤的分別心,才導致出一切痛苦和煩惱。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那就是「悲智雙運,福慧並修」。這裡,「悲」和「福」體現的是大乘佛教度人利他的慈悲精神;「智」和「慧」體現的是大乘佛教自度自利的智慧解脫。「悲智雙運」是大乘佛教就教義和宗旨來講的,而「福慧並修」則是從修道者的修行方向和方法來談的。大乘佛教認為要想成就佛果,不但要有自度的決心,更要有度人的決心。大乘佛教認為修行的過程必須是一方面通過思辨、禪修獲取無上的智慧;一方面以利樂眾生的慈悲心,行種種助人、度人的善行,也就是所謂的「悲智雙運」。只有這樣才能證得最後的無上果位,成為佛,也就是修成「無上正等正覺」( 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擁有究竟圓滿的智慧)。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就是大乘佛教修行的六種方法,也稱六度萬行之法。菩薩行六度萬行之法可以修鍊成佛,那麼我們普通人從大乘佛教的六度萬行之法中能吸取到什麼人生智慧呢?

布施,就是以慈悲心關心和幫助別人,這種幫助可以是物質上的,也可以是思想和行為上的,這種關心和幫助是真心的,是不圖任何回報的,包括名譽上的念頭都不要有。布施是一種真心的付出,是一種無私的奉獻。關於付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你付出了真心,收穫的是真誠 ;你付出了關愛,收穫的是感恩:你付出了永不言敗的努力,那麼你就一定會收穫成功。就算是付出一句愛語,一個微笑,你也會收穫快樂的心態。伸出一雙溫暖的手,幸福的人就多了。奉獻一顆真誠的心,孤獨的人就少了。關於奉獻,奉獻就是"恭敬的交付,呈獻"。簡單的說,"奉獻"指滿懷感情地為他人服務,做出貢獻,是不計回報的無償服務。奉獻就是認真善待每一個人,努力幫助他人做好每一件事。奉獻者付出的是汗水,是熱情,是一種無私的愛心,甚至是無價的生命。正是因為大多數人的無私奉獻,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才會不斷增加,人類才會不斷前進。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怎樣活著才算有意義?活著是為自己還是為他人?這是每個人都要考慮的問題。「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一曲《愛的奉獻》之所以能久唱不衰,是因為它唱出了大家共同的心聲。奉獻與索取是矛盾的,一心索取的人,貪慾永遠得不到滿足,再者,沒有別人的奉獻,自己又能索取什麼呢?「助人者,人恆助之。」這句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先哲聖人孟子說的,意思就是經常幫助別人的人,別人也會經常幫助他。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收穫快樂,完善自己。布施的真諦就是無私的奉獻,如果這個社會每個人都「我為人人」,那必將是「人人為我」,這是多麼和諧,安樂,幸福的社會。所以布施之道就是生存之道,我們活在世間,要學會付出,樂於奉獻,如果一心想到的只是索取,會因為求不得而徒生煩惱和痛苦。

持戒,對於佛教教徒來說就是遵守佛教教規,對於世人來說就是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企業單位的規章制度以及約定俗成的道德規範。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無規矩不成方圓。大千世界,紛繁複雜。如果沒有一定的規矩就沒有秩序,我們就無法找到一個可以遵循的標準,就會亂成一團,也就無從談論家國及社會的安定,所以,我們少不了「規矩」,少不了制約和限制我們行為的各種準則。學校沒有了規章,學生就不可能安心上學;公司沒有了制度,就不能規範員工的行為;國家沒有了法律,就無法制約犯罪。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規矩」已經給我們劃定了各個領域的「疆界」,大到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小到家庭生活中的種種道德修養,都必須遵循「規矩」來規範言行。萊蒙特說:「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須按照一定的規矩秩序各就各位。」遵循規則,是萬物成長的必經之路。一株小苗如若不遵循生長的自然規則,那它永遠也成不了參天大樹。沒有了規矩,社會將失去平衡。只有遵守「規矩」,我們的生活、工作和社會才得以井然有序,人類社會也才能更好的發展和進步!社會是由人集合而成,社會活動是人的活動,人們活動的動機和目的往往不同,如果沒有一個規矩來約束,各行其是,社會就會陷入無秩序的混亂中。大到國家交往小到鄰裡間的日常相處,無時無刻不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約束。要建設和諧社會,既要堅持依法治國,同時也要大力提高人們的思想品質。既要公民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做到文明誠信,同時也通過加強和完善法律制度建設,來規範人們的行為。只有把自律和他律結合起來,才能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社會才會圓滿。蘇格拉底說過:「有思想力的人才是萬物的尺度」。也就是強調為人處世要講究一定的規矩和原則,做人就是要做誠信厚道之人,做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講做人的操守,不投機取巧,不搞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要做光明磊落之人。做事就是要做到心胸坦蕩,堂堂正正,走正大光明之路,行光明正大之事,始終保持浩然正氣。人如果沒有規矩約束,私慾就會橫行,惡也就會產生。所以人一定要受規矩約束。這是唯一一條永不可變的規矩。所以持戒之道就是為人處世的規矩和原則,遵守規矩不僅僅是一種個體的自律,更是人生的一種醒悟和升華。有規有矩,可成大方圓也!

忍辱,中國有句古話「士可殺,不可辱」,殺頭不在乎,侮辱不行,決定不能忍受,辱都能忍了,還有什麽不能忍?那就一切都能忍了。所以忍辱本意就是忍耐的意思。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苦難。所謂苦難,是指那種造成了巨大痛苦的事件和境遇。它包括個人不能抗拒的天災人禍,患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也包括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重大挫折,例如失戀,婚姻破裂,事業失敗等。有些人即使在這兩方面運氣都好,未嘗吃大苦,卻也無法避免每個人遲早都要承受的苦難——死亡。因此,如何面對苦難,便是擺在每個人面前的重大人生課題。關於這個問題,佛教給出的答案就是一個字「忍」。當苦難來臨的時候,不能避免也不能拒絕,那就只能坦然的面對,平靜的接受,忍受苦難帶來的痛苦和折磨。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語曰「小不忍則亂大謀」。蓋世出世間事,莫不成於忍而敗於不忍。勾踐卧薪嘗膽,忍百般屈辱,最終完成復興大業;韓信忍胯下之辱,終成將相之才。人生需要忍。忍,不是消極的讓步,不是無所謂的吃虧受氣,而是寬容的慈悲。能懷忍行慈的人,是因為體察到人我平等一如,明白以諍止諍,終不能得止的「妙味」,所以能通達人情事理,豁達開心地包容一切有理無理之事。佛曰:「一切有為佛法,皆如夢如露如幻如電如影。忍得紅塵萬千悲痛,方證菩提心常明。」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通通計較豈不壞事?忍得淡薄可養神,忍得饑寒可立品,忍得語言免是非,忍得爭鬥消仇恨。事來之時最要忍,事過之後又要忍。人生不怕百個忍,人生只怕一不忍。不忍百福皆雲消,一忍萬禍皆灰燼。忍是一種胸懷,忍是一種智慧。生活中有很多人,需要去包容;生活中有很多苦,需要去承受;生活中有很多慾望,需要去克制。忍,是修行者的功夫,寬容的涵養,仁者的心量,故「仁者無敵」。有人會說忍是怯懦的表現,都不敢去爭取,實際上忍是一種智者的避讓。忍不僅僅是擁有了剛強的外衣,還具有強健的心靈。當自己處於弱者的境遇,也許忍耐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面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現實社會,只有擁有強健的心才能不讓自己迷失。面對越來越艱難的生存環境,除了暫時的忍耐,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在困境中磨練自己的意志,逐漸有所作為。學會忍耐,是我們人生歷程的一門必須課。忍是一種勇氣,忍是一種豁達,忍是一種智慧。學會去忍,捍衛自己,升華自己。忍者眾妙之門,小忍小益、大忍大益、暫忍暫益,久忍久益,化有事為無事,化大事為小事;忍之忍之,人無奈我何也。所以忍辱之道是人生面對苦難和在逆境中的生存智慧和法則。

精進,精是專精、精純,純而不雜的進步是精進。精進包含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就是專註於一個目標或干好一件事,另一方面就是不斷取得進步。軟體巨子比爾蓋茨和股神巴菲特見面,對待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的問題,竟然回答了相同的人生答案——專註,專註使他們走向了成功,走向了財富。成功者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專註!什麼是專註呢?專註就是全心全意、鍥而不捨,不達目標決不罷休。專註於一件事,看似簡單,其實是對毅力與恆心的考量。成功學上有個著名的「兩萬小時理論」,即「經過兩萬小時鍛煉,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卓越」。可以想像,兩萬小時的鍛煉是怎樣的漫長和枯燥。但是,如果以責任、興趣為動力,把這兩萬小時分解到活著的每一天,也只要每天半小時、一小時而已。凡人皆能做到,成功並非遙不可及。我曾經讀過愛默生的一句話:專註、熱愛、全心貫注於你所期望的事物上,必有收穫。專註要確定一個正確的目標,正如打靶首先要知道靶點在哪兒一樣。很多人一輩子渾渾噩噩,得過且過,還美其名曰順其自然,他們之所以碌碌無為,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是人生缺乏目標。沒有目標就沒有方向、沒有動力,生活就將變得凌亂無序,慵懶苟且,一輩子也就一事無成。何謂進步?進步就是指人或者事物向上或向前發展。在專註於一個目標時,還要不斷取得進步,如何才能取得進步呢?要做到以下幾點:一、要有吃苦的精神。一個人,進步得快不快,有許多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是本職工作做得好不好。從工作看能力,從工作看人品,從工作看德能。如果工作不努力,不吃苦,不奮鬥,就出不了成果。人的確要苦一些,累一些,但正是苦和累,才能鍛煉自己的意志和本領。適當的壓力,能增加承受力。艱苦和困難可以鍛煉人。二、貴在堅持。清代王夫之提出判斷人才的三條標準,即才能、氣量和意志。三者之中,以意志最為重要。人無志不立,意志不堅定,最難當重任。不專心致志,沒有非常耐心和毅力,沒有鍥而不捨的精神,是不會取得較大成功的。人生只有不斷戰勝困難和失敗,才能鍛鍊出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意志。有了堅強的意志,才能越挫越勇,堅持不懈的干好一項事業,才會取得最後的成功。三、創造好的環境。人的本質是社會關係的總和。一個人的成長發展,與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狀況緊密相關。創造好的環境,最根本的是自身要以誠待人。思想上要樹立「幫助人是一種崇高,理解人是一種豁達,原諒人是一種美德,服務人是一種快樂」的理念。高度受人歡迎的心理特徵依次為:真誠,真實,理解,智慧,可靠,體貼,熱情,友善,負責任。待人以誠,處世以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只有做到待人以誠,處世以信,才能贏得人心,才能贏得親人、朋友和團隊的支持和幫助。上下一心,眾志成城,何愁不會進步,何愁不會成功呢。所以精進之道就是成功之道。

禪定,佛教禪宗修行方法之一。一心審考為禪,息慮凝心為定。佛教修行者以為靜坐斂心,專註一境,久之達到身心安穩﹑觀照明凈的境地,即為禪定。禪定必須先由入靜開始,而到至靜,才能達到寂靜,此時已經是忘我的境界,從身空、心空而進入到虛空法界。可見心靜是修行禪定的首要功夫。當今社會,激烈的競爭,快節奏的生活,強烈追求物質生活的慾望讓人們焦慮不安,心煩意亂,這些都是心不靜的體現。養心在靜,靜能修身養性。《皇帝內經》中講:「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心靜則安,心安則祥;無爭有得,無為而為;心不妄想,人生自在;解脫執謎,放下為樂;自在之心,自得其樂。心靜並不是停止思想,而是一種心情平靜如水的極致狀態。一念起,天涯咫尺;一念滅,咫尺天涯。靜如止水才能排除私心雜念,無欲無求,心平氣和,心地常空,不為欲動,寧靜以致遠,淡泊以明志。靜能生慧,在平靜安寧之中增長智慧,即心清靜、意清靜,智慧即會湧現。佛家語:「靈台清靜,靜能生慧,慧能生智。」儒家亦認為「靜能生慧」。《昭德新編》說:「水靜極則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生。」老子曰:「萬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紛繁萬物回歸本就是靜,只有靜才能回歸生命。諸葛亮指出「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也就是說「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所以,做事不宜浮躁,心靜則明,心躁則暗。因為心躁如熱鍋上的螞蟻,惶惶然不可終日。心境沉靜,自得一片安寧和祥和。道家哲學中「守虛極,至靜篤」,「大道至簡」等說的都是「靜」,靜到甚麼都沒有,那就是「虛」「無」。這個最簡單的「靜」就是最大的「道」!心不隨外境而轉,就為靜。靜不是不動,循理而動即為靜,恆動即為靜,動靜則為一個統一體。靜指的就是一種狀態,也是一種心態。寧靜才能致遠,平心才能靜氣,涵養靜氣的過程,就是在追求一種平衡,營造一種和諧,積蓄一種底蘊,成就一種境界。心靜——才能保持清醒頭腦,深謀遠慮,鑒天地之精微,察萬物之規律;心靜——才能真正淡泊名利,心態平衡,不為進退滋擾,寵辱泰然不驚;心靜——才能做到志存高遠,心憂天下,不為成績驕傲,不為挫折沮喪;心靜——才能把握心理健康,明白事理,可以知榮明辱,可以心無旁騖;心靜——才能勇於不計名利,追求卓越,高不孤芳自賞,低不自暴自棄。我國的儒釋道,都特彆強調修身先修心,佛之禪定,道之身定,儒之心定,都強調的是定力。心靜需要修養,需要自己去歷練和積累,這種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是每個人後天成長的產物,所以有高有低。有人說得好:浮躁的社會,心靜者勝出。養一點靜氣,給自己一片晴朗的天空!萬物靜觀皆自得,人生寧靜方致遠。所以禪定之道蘊藏了人生修身養性的智慧和方法。

般若(bō rě),梵語Prajna的音譯,意為如實認知一切事物和萬物本源的終極智慧,區別於一般的智慧。在如來的教法中,般若空義顯示的是佛的本懷,是大乘佛教最高智慧的表現,代表著整個大乘佛法。佛法不同於世間學問就因為有空的智慧,修學佛道的人,如果離開了般若空義,百千萬劫勤苦修行終究不能到達彼岸。因此般若智慧主要就是空慧。佛教所說的「空」,絕非是世間一般意義上說的那個頑空,更不等於「什麼都沒有」或「無」。佛法說的「空」,是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是真空妙有的「空」;是緣性起性空的空;它蘊藏著無盡的妙有智慧!這裡的空我們可以作如下理解:一方面可以理解為空間。海納百川,天容萬物,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說的就是一種包容;另一方面可以理解為不實有,萬物皆空,就是告訴我們萬事萬物皆有生長消亡的過程,沒有任何事物能夠永遠存在。就是要求我們不要執著,懂得放下,退一步海闊天空。世人都認為生命存在的過程中,物質上能完全滿足,精神上有寄託依賴,這就是所謂的幸福和快樂。事實上,對於這種滿足和依賴,人們的內心總是患得患失。沒有得到時,苦心追求,得到之時,又總是擔心失去,我們的心似乎總是無法真正安寧。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不知道為何而來,也不知道要往哪裡去,明天和未來誰也不知道會怎樣?人生的一切似乎都是隨機性的,不由自主的。同時,隨著時間與空間的轉換,一切境遇都在無常地變化,不僅外在的人、事、物無法把握,甚至於我們自己的內心感受和需求也在無常中起伏變遷。雖然這世界大家都在儘力地擺脫痛苦,也努力地創造各自的生活,社會上由此產生各式各樣的行業,也創造出種種價值觀念和文化體系,可是,一切的努力都不能真正平息內心的不安,因為一切都是無常的,更可怕的是,生命它終將死亡。面對死亡,我們苦心經營的生命內容、所有的寄託依賴,都將轉眼成空。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緣起而性空。其實一切煩惱,都是來源於「執相」。每發生一件事情,給大腦留下深深的烙印,其實,如果懂得「空」的道理,學會不「著相」,我們就會明白,一直在折騰我們的那些痛苦事件,隨著時空的變化,早就過去了。折騰我們的,是留在我們心中的記憶和場景,而不是當時的事件。用佛法來說,就是「相」,而我們卻不懂得從心裡把這些虛幻的「相」空掉,被無數雜亂的「相」糾纏逼迫,無法解脫。六祖惠能大師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如果把自己的心門化為空門,就能隨時不住各種相,當即放下,當即就能解脫。我們常說要拓展自己的心靈空間,但心靈空間如何拓展呢,大家都知道電腦使用一段時間後要及時清理和捨棄不需要或不必要的東西,這樣電腦才會運轉順利,人的心靈同樣如此,要及時捨棄不必要的私心雜念,心靈的空間才會拓展,才會包容得下其他的人和事。這裡就要懂得捨得的智慧,捨得是佛教用語,你舍多少就得多少,你不肯舍就一無所得。取是本事,舍是智慧。人生最大的智慧,還是捨得。人的本性弱點中就有一個貪得無厭,總是想佔有得越多越好,不懂得舍。貪心其實是人痛苦的根源,愛別離,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說到底就是就是因為捨不得放下而徒生煩惱和痛苦。佛曰:舍,就是得;不舍,哪有得。放下,便得自在。將欲取之,必先舍之。著名作家賈平凹說:「會活的人,或者說取得成功的人,其實懂得了兩個字:捨得。不捨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鳴蟬捨棄外殼,得自由高歌;壁虎臨危棄尾,得生命保全;雄蜘蛛捨命求愛,得繁衍生息;鳳凰舍其生命,得以涅槃重生。泰戈爾說過:當鳥翼繫上了黃金,就再也飛不遠了。從某種意義上講,人生是愈得愈少,愈舍愈多。學會取捨的智慧,懂得進退的真諦,就能夠享受美好的人生!所以般若之道蘊藏了人生的大智慧,人生的大智慧不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而是懂得取捨和放下。

代表大乘佛教精髓的六度智慧真的是一種大智慧,我們人生中的許多困惑和問題都可以在六度智慧中尋找到解決的辦法,我有時候甚至會認為,六度智慧無所不包,無所不能。閑暇之餘,靜下心來好好學習佛經,好好領悟六度思想的無窮智慧吧。


推薦閱讀:

對於波伏娃和薩特的「開放式」關係,你是怎麼認為的?你會想要嘗試么?
生時看人生
覺悟
我不知道該怎辦
人不可太精,事不可太清「人生難得糊塗」

TAG:人生 | 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