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雞湯」與「反雞湯」 07

「雞湯」與「反雞湯」

2017年06月11日 07: 朝花·廣告 稿件來源:解放日報


  陳魯民    興許是這兩年「雞湯文」太過泛濫,倒了大夥胃口,興許是一些「雞湯文」吹得太大,人們試了覺得效果不佳,興許是對鋪天蓋地「雞湯文」產生逆反心理,如今,熱鬧一時的「雞湯文」已風光不再,逐漸式微,一種叫「反雞湯」的文體嶄露頭角。那些曾對「雞湯文」不勝痴迷的青少年讀者,現在又有不少人改換門庭,虔誠拜倒在「反雞湯」文的門下。或許這就叫「物極必反」?  顧名思義,「反雞湯」就是與「雞湯」唱反調,你說東我偏向西,你要打狗我偏攆雞。你說「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我說「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放棄」; 你說「笑一笑十年少」,我說「愛笑的人總比別人更易長魚尾紋」;你說「比你優秀的人還在努力,你要更努力才行」,我說「比你優秀的人還在努力,那你努力有什麼用」;你說「不用洪荒之力,難有錦繡前程」,我說「你全力以赴,還不如別人隨便搞搞」; 你說「志當存高遠」,我說「把自己放得低點,摔下來時就不會那麼疼」……一邊是鼓勁、加壓,信心百倍,躊躇滿志,不到長城非好漢; 另一邊是泄氣、減壓,心灰意懶,自暴自棄,屋漏偏遭連夜雨。至少從表面來看,還是「雞湯文」陽光燦爛,正氣沛然,明顯佔了上風;「反雞湯」文陰晦壓抑,萎靡不振,則處於劣勢。當然,其真正內涵可能未必那麼簡單。  與「反雞湯」文相對應的,還有一種「喪文化」的出現,也是對「雞湯文」的反諷。不久前,上海一個繁華的商業中心悄然開出一家特別的奶茶店。黑色店面陰冷沉鬱,服務員無精打采。貼在牆上的飲品單,更是讓人心頭髮涼:「你的人生就是個烏龍瑪奇朵」「加班不止加薪無望綠茶」「加油,你是最胖的紅茶拿鐵」,還有「沒希望酸奶」「負能量奶茶」……居然生意紅火,一些年輕人排起百米長隊,甚至花錢僱人排隊,只為買到一杯「喪茶」。  這顯然多半是那些對生活失望者之作為。他們之前的人生或許與不少「雞湯文」聯繫在一起,對未來充滿過於激情和理想化的預估,想像著自己一進入社會就會左右逢源,一施展才華便不難得到重用,拿高薪、住大房子、開豪車是可以像「雞湯」里寫的那樣,終會成了「生活的結局」。可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在殘酷現實面前碰了壁,遇到求職、升遷、婚姻、待遇等種種不如意,頗覺無奈了,就搖身一變,成了「反雞湯」文的知音,「喪茶」的主顧。  從辯證法來說,萬事萬物皆有正反。有物質,就有反物質;有文明,就有反文明;有「雞湯文」,就有「反雞湯」,也算是很正常的事。不過,年輕人如同朝陽蓬勃,前途無限,大可不必這麼早就因生活遇點挫折而心灰意冷,鬥志全無。一碗「反雞湯」下肚,就硬往失敗者行列里擠,以「葛優躺」的姿勢面世。  梁任公云: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年輕人正是奮鬥拼搏的好年華,還是要把陽光向上作為生命的主旋律,切勿重蹈「垮掉的一代」的覆轍(人生還真沒那麼容易「喪」掉或垮掉)。相比較而言,如果說「雞湯文」的缺點是油大、發膩,但尚有幾分營養;「反雞湯」則充滿頹廢、消極,陰氣過重,甚至還有幾分毒性,慎服為宜。當然,倘若「反雞湯」文只是開個玩笑,來點自嘲,搞個「黑色幽默」,倒是有利於減壓、舒緩、放鬆,但千萬別沉溺其中,浸淫迷戀,畢竟陰冷傷神,頹廢傷心,年輕人還是遠離那些「喪茶」類東西為好。
推薦閱讀:

每日小情書,不論風與雨,願與你共渡,你若不離,我便不棄!
我和我的108個古怪朋友--001
天冷時分,看完毒雞湯接力賽,整個人都暖和起來了!
教育雞湯背後的殘酷分層與我能的追求
離開網路流行語,怎麼連話都說不好

TAG:反雞湯 | 雞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