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卑不動尊」說對清東陵 收藏
06-03
【關鍵詞】清東陵;陵園格局;孝庄文皇后;「卑不動尊」說【摘要】 清承明制,清東陵最初規劃的陵園格局完全仿明十三陵,並按規划進行了首批陵寢建設。但在孝庄文皇后「卑不動尊」說的影響下,清東陵的陵園格局逐步發生改變,先後建立了皇后陵、妃園寢以及東西陵分葬的兆域制度。清東陵是清王朝入關後建立的第一處皇家陵園。清承明制,清皇陵與明皇陵建築相似點很多,但清皇陵中帝陵、後陵和妃園寢所組成的完整陵寢體系以及東西陵分葬的兆域制度,與明十三陵明顯不同。這種陵園格局是在孝庄文皇后 「卑不動尊」說的影響下逐步演變而成的。一、清東陵最初規劃的陵園格局清東陵最早所規劃的陵園格局,雖然至今沒有找到確切的規劃文稿和圖紙,但還是留下了蛛絲馬跡,通過有關文獻記載和清東陵早期墓葬安排的綜合分析,可知其大端。1、有關清東陵陵址預定的文獻梳理陵址預定是陵區規劃的先決條件。對有關文獻按時間梳理如下。《孝陵神功聖德碑》立於康熙六年(1667年)五月,碑文稱:「世祖章皇帝……葬孝陵,陵豫定於昌瑞山。」這是最早表明位於昌瑞山的孝陵陵址為事先預定的。康熙六年七月,朝廷議蘇克薩哈十大罪狀時,諭旨中引用了蘇克薩哈的一段話:「世祖皇帝卜地時,蒙諭:『朕萬歲後,爾等大臣之墓亦葬陵寢近地為善。』我即叩謝:『若得如此,幸甚!』……卜閱陵地,非我一人侍從,曾有索尼、遏必隆,我等三人一齊叩謝。」按此,順治曾帶領蘇克薩哈、索尼、遏必隆等大臣一起卜閱過陵地,並對近臣陪侍在側作了規劃,這是最早出現相陵細節的記載。乾隆的御文中也多次提到孝陵陵址為順治親定。如「橋山親指顧,殿永精虔 」,詩文加註稱:「相傳孝陵乃順治年間世祖行圍至此,親指定。」[2]這是最早提及此事的乾隆御制詩,當時的他大約也不能確信有此事,所以用「相傳」二字。由此可見,乾隆時宮中文獻就不見記載。後來又有「卜世千秋永,朝天萬國宗」,注稱:「孝陵乃我世祖行圍至此,自卜吉地用兆萬年。」 以及「松柏守宮闕,星辰侍禮儀。鼎湖親卜吉,昌瑞萬年基」,注稱:「昌瑞山乃我世祖行圍至此親定者,初未用堪輿家也。」[4]而在約寫於1786年的《重修葛山隆福寺碑記》中,乾隆皇帝寫道:「夫此山陵乃我世祖行狩于田,親臨所相度也。」 我們可以看到,在後來的這些御制文中,乾隆一改先前的猶疑,語氣已變得確信不疑了。道光朝禮親王昭在《嘯亭雜錄》中說:「章皇帝嘗校獵遵化,至今孝陵處,停轡四顧曰:『此山王氣蔥鬱非常,可以為朕壽宮。』因自取佩擲之,諭侍臣曰:『落處定為佳穴,即可因此起工。』後有善青烏者,視丘驚曰:『雖命我輩足遍海內求之,不克得此吉壤也!』此所以奠我國家萬年之業也。」清亡後遺老趙爾巽所著《清史稿》也沿用此說,只是稍加變通:「先是,世祖校獵於此,停轡四顧曰:『此山王氣蔥鬱,可以為朕壽宮。』因自取佩擲之, 諭侍臣曰:『落處定為穴。』至是陵成,皆驚為吉壤。」此說在民間流傳最廣,具傳奇色彩,實為荒誕不經。首先,相度陵址在封建社會是何等重要的大事,順治斷不至採取如此輕率的行為來決定此事。其次,據筆者實地考證,昌瑞山呈東西走向,南向散發出若干支脈,其中主峰往南平行延伸一脈2公里余,脈止處即為孝陵所在。在昌瑞山之巔往下扔佩,無論如何扔不到穴址處;即使在孝陵後山扔下小小佩,一入林海草窠,猶如倉海一粟,萬難找見。其三,順治如有相度陵址一事,乾隆朝都不能確信,很難相信約100年後的道光朝能知道得更清晰詳盡。世祖順治生前有幾次遵化之行,在文獻中都留有逐日的行蹤記錄,卻未曾提及相度陵地一事。即使如所傳是一次打獵過程中的偶然行為(打獵是日常小事,完全可能沒有負責記錄的相關人員跟隨),但如相度陵址這種在封建社會關係國家命運的大事,怎會不補留記錄?綜上,有關順治親定陵址的傳說雖然一直不絕於史,但確實存在無法令人信服的缺環。2、清東陵陵區預先規劃的依據康熙十五年(1676年),鄭僑生纂《遵化州志》中載:「先是,世祖章皇帝駐蹕茲土,敕諸臣相度成規。」「相度成規」既可以解釋為按已有「成規」進行相度,也可以解釋為對陵地的相度行為已經很成熟,形成規划了。不管按何種理解,均可以肯定當時陵區的格局已經有所規劃。清東陵陵區最先入葬的並不是孝陵,而是陵區東西兩側的幾個陪葬墓。順治十二年(1655年),順治的奶媽奉聖夫人朴氏的丈夫、二等阿達哈哈番恭襄哈喇葬於馬蘭河東村東南約0.5公里處;順治十五年(1658年),順治最為寵愛的董鄂妃所生皇四子夭亡,被追封為和碩榮親王,順治為其親卜兆域,在清東陵陵區西側的黃花山建園寢,於八月入葬;同年,宮中一位待年妃子不幸病死,被追封為悼妃,當年九月在清東陵陵區西側的黃花山南、大杏山西為其建悼妃陵。康熙朝初期,在悼妃陵鄰近地區還先後建了順治的珍妃墓、恪妃墓[6]。清入主中原後,為表明正統,各種典章制度極力模仿明朝,陵寢也是這樣。明十三陵位於北京近郊,陵區整體規劃明晰:帝陵佔據中心陵區,東井、西井、萬貴妃墓、鄭貴妃墓、神宗四妃墓、世宗妃太子墓、世宗三妃墓等陪葬墓區位於陵區東西兩側,陪侍在旁。至清初,順治把奶公陪葬在清東陵陵區東邊,把愛子、愛妃陪葬在清東陵陵區西邊,唯獨留出區域的中心位置,幾乎就是明十三陵陵區格局的翻版。明十三陵並沒在帝陵旁建後陵及妃園寢,順治當初應該也無此規劃,所以才在黃花山建悼妃陵,康熙接著續建了珍妃墓和恪妃墓。否則,這些妃子墓當時就直接建在陵區內了。雖然文獻還存在缺環,早期陪葬墓的安置則表明,清東陵陵區是預定好的,而且初期規劃的格局是完全仿明十三陵,即帝後合葬,佔據陵區中心位置,妃子及近臣陪葬在陵區東西兩側。二、孝庄文皇后的「卑不動尊」說孝庄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蒙古科爾沁貝勒寨桑之女。生於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三月初八日,1625年嫁給皇太極,立為側福晉。1643年皇太極薨,其子福臨繼位,改元順治,母憑子貴,被封為皇太后。1661年順治薨,8歲的康熙繼位後,她被尊為太皇太后。順治、康熙兩位幼主早年均得孝庄的輔佐,為清初的繁榮和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庄文皇后病逝,享年75歲。據記載,孝庄太后曾遺言康熙:「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 不可為我輕動,況我心戀汝皇父及汝,不忍遠去,務於孝陵近地擇吉安厝,則我心無憾矣。」[7]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己酉,雍正又諭:「……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慈馭升遐。先期再三面諭我聖祖仁皇帝曰:『我身後之事,特以囑汝: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卑不動尊,此時未便合葬。若另起塋域,勞民動眾,究非合葬之義。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離,只於遵化州陵塋近處安厝,我心無憾矣!』……」[8]此諭旨中,雍正把前諭中的「不可為我輕動」改成「卑不動尊」,此即孝庄文皇后「卑不動尊」說之由來。無論明朝還是清朝祖制,如果皇帝先亡,皇后死於地宮掩閉之後,都需再次打開地宮安奉皇后。明朝的歷任皇后不論崩於皇帝之前還是之後,均與夫皇合葬;清初關外三陵,諸後也均與自己的夫皇合葬。可見,當時的社會制度和風俗並不存在「不可為我輕動」或「卑不動尊」一說,相反,按明清慣例,孝庄文皇后百年後應當入葬瀋陽昭陵,所以,清東陵在規劃之初就沒有給孝庄文皇后預留陵位。而順治早亡,清廷自然按既有規劃在陵區主位上為他建立孝陵,而且直到建孝陵前夕,孝庄文皇后應該也沒有不回瀋陽與皇太極合葬昭陵的打算,否則陵寢動工前不會不考慮這一點。康熙不願違背祖母遺言,必須把孝庄文皇后安置在清東陵陵區內。但清東陵主位已經被孝陵所佔,而孝庄輩分比順治高,其陵址選在風水牆內任何一處都不合適;而陵區東西兩側均是臣位,更不適合安置。因此康熙並沒有正式為孝庄文皇后建陵,只在大紅門外的東側建暫安奉殿,讓其在此暫安,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孝庄文皇后的暫安奉殿雖不是正式陵位,但從形式上已打亂了清東陵的原有格局,而且為後續一系列陵區格局的變化埋下了伏筆。三、「卑不動尊」說對清東陵陵園格局的影響「卑不動尊」說對清東陵陵園格局的走向起了重要影響,既有直接的,也有間接的。1、開清朝單建皇后陵之先河「卑不動尊」說以及暫安奉殿的建立,為帝陵地宮關閉後不再開啟提供了成例,自此,凡是死於皇帝之後的皇后,勢必要另建陵寢。康熙二年(1663年)六月初四,世祖章皇帝安奉地宮,地宮石門掩閉。遵循孝庄文皇后的「卑不動尊」說,康熙在孝惠章皇后生前就為她建立了孝東陵,首開清朝在皇帝陵左右建皇后陵的制度。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皇帝開始著手解決孝庄文皇后的陵寢問題:「自孝庄文皇后安奉以來,我聖祖仁皇帝曆數綿長,海宇刈安,子孫蕃衍,想孝庄文皇后在天之靈極為安妥。遺命諄諄,聖祖仁皇帝遵奉三十餘年。今朕身任付託之重,山陵典禮理宜斟酌盡善,以垂萬世者莫大於此。」決定暫安奉殿原地改建,正式建成昭西陵(圖二)。自此,清東陵陵區形成了風水牆外建有皇后陵的特例。此後,清東陵的普祥峪定東陵和普陀峪定東陵等皇后陵的誕生和模式更是與昭西陵息息相關,比如神道碑亭的建立就是直接仿自昭西陵。2、促成在帝陵左右建妃園寢清東陵的第一個正式皇后陵——孝東陵建成後,孝惠章皇后於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安奉地宮。當時,康熙還作出了一個開創性的決定,把葬在黃花山的順治三位妃子的棺槨重新起出,一併移入孝東陵,陪葬在孝惠章皇后明樓前的東西兩側。隨後,順治的其他25位妃子相繼葬入孝東陵,在孝惠章皇后明樓前的東西兩側共建起4列小寶頂,形成后妃共院的陵寢形式,從而使妃子墓從陵區外圍走進中心,改變了清東陵陵區的初期格局。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皇后陵的建立,沒有孝東陵就不會有後來妃子墓位置發生變化的機會。康熙二十年(1681年),景陵地宮建成,孝誠皇后、孝昭皇后入葬;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孝懿皇后入葬;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初一日,康熙皇帝、孝恭皇后及敬敏皇貴妃最後葬入地宮,地宮石門掩閉。至此,康熙的所有皇后均與其合葬在景陵地宮,顯然不需要另建皇后陵了,這樣導致單獨的妃園寢誕生。景陵在其東側所建的妃園寢和皇貴妃園寢都是獨立的妃園寢形式,後來的裕陵皇貴妃園寢、定陵妃園寢和惠陵妃園寢都直接仿自景陵妃園寢。3、是促成東西陵兆域制度誕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雍正在易縣另闢西陵,對此史家有種種說法,其中之一說是雍正對吉地的要求過於嚴格。他即位後,派人遍尋吉地,一度選中了九鳳朝陽山,並興土動工,最終因「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實不可用」而廢棄。又派出堪輿家在北京附近另行選擇,最後才確定了易縣泰寧山太平峪,在此建立了泰陵。不可否認,雍正對吉地的過高要求是另闢西陵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考察清東陵陵區格局,吉位總數不足可能也是雍正另覓兆域的未言之因。清東陵當初規劃完全仿明十三陵,孝陵葬於主位之後,嗣皇帝子隨父葬,後繼之君都應在其左右擇吉而建,形成統一的陵區。康熙景陵正是遵循這一制度,建在孝陵之東。但統一陵區存在兩個嚴重缺陷:其一,吉地一代不如一代;其二,穴位總有窮盡時。這兩個缺陷在明十三陵表現得十分明顯,以至於後來陵位已不能按嚴格順序的昭穆制度來選擇,也不能與原來諸陵保持在一條大致直線上,有的曲而折向西南,有的曲而折向東南。甚至到了明末,「烈皇帝即位,欲卜山陵,天壽更無可卜,有別營遵化之議。」清東陵堂局總體不如明十三陵開闊,適於建陵的吉位總數不會超過明十三陵;而清東陵的格局又發生了規劃外的變化,增建了後陵和妃園寢,大大增加了吉位總數的需求,清東陵陵區不可能滿足相信能萬萬代延續下去的清王朝的皇陵吉位需求。事實上,即使雍正開闢了西陵,大大減少了東陵的吉位需求壓力,到後來東陵的吉位還是難尋,最後惠陵就不得不將就著安葬在存在嚴重風水缺陷的雙山峪,不但後寶山龍脈先天不足,而且其位折向東南,與諸陵大致方位已不能統一了。明十三陵陵區吉位上的缺陷、清東陵陵區風水總體情況以及擴大的總吉位數的需求,不可能不對雍正產生影響。可以明確地說,「卑不動尊」之說增加的吉位數,是促使雍正開闢西陵的重要原因之一。乾隆即位後,在選擇自己的萬年吉地時,反覆權衡,終因祖孫情深,選擇了東陵。在其退位後,於嘉慶元年(1796年)下了一道諭旨:「……我朝景運龐鴻,慶延瓜瓞,承承繼繼,各依昭穆次序,迭分東西,一脈相聯,不致遞推遞遠。……我子孫惟當恪遵朕旨,溯源篤本,衍慶延禧,億萬斯年,相承勿替,此則我大清無疆之福也。」[11]自此從制度上規定了按一東一西的昭穆順序來安排後代嗣君的陵寢葬地。雖然後來道光的慕陵及同治的惠陵破壞了這種制度,但東陵陵區的總格局還是大體按照這種制度形成的。[1]《聖祖仁皇帝實錄》卷23,中華書局,1985年影印本。[2]《恭謁孝陵》,載《乾隆御制詩全文》詩四集卷19。[3]《恭謁孝陵》,載同[2],詩五集卷29。[4]《御制恭謁孝陵五律》,《昌瑞山萬年統志》上函,卷4。[5] 《重修葛山隆福寺碑記》,見晏子有:《清東西陵》,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年。[6] 於善浦:《清代帝後的歸宿》,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7]同[1],卷120。[8] [9]《世宗憲皇帝實錄》卷16,中華書局,1985年影印本。[10]清宮檔案《內務府來文·禮儀》,第79包。[11]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嘉慶朝上諭檔》第一冊,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責任編輯:成彩虹〕
推薦閱讀:
小宗師歡迎您轉載分享:http://www.xiaozongshi.cn/article/1644259-1/1/
推薦閱讀:
※今年春天最流行的絲巾系法,學會了怎麼穿都漂亮!必收藏~
※故宮一半的珍品皆源於此人,他的收藏撐起了半部美術史
※失戀後,自我治療八步曲 值得收藏!
※解惑:市面上難買到的刀劍,收藏起來犯法嗎?
※淺說「烏利文」懷錶的收藏價值 蒂尕字漢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