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在美國如何付小費

2014-11-29 10:22:17

對於新移民或者剛來美國的留學生來說,在遇到的文化衝突中,給小費這件事一定排得上號,即使是到美國旅遊,有時也會遇到啥時要給小費,啥時不需要給小費的問題。吃飯要小費,住賓館要小費,坐計程車、剪頭髮、做美容,總之不管到哪,都要先琢磨琢磨,是不是要給小費。除此之外,小費給多少,也是一個問題。各行各業對小費的標準也都不一樣,問十個人,可能會給出十個不同的答案。

小費文化在美國盛行,卻不僅限於美國。早在十八世紀的英國倫敦,當時許多餐館桌上會有個小碗,標註著「ToInsure PromptInsurance(確保及時服務)」的字樣。顧客將零錢放入碗中,就會得到服務員貼心且有效率的服務。取每個單詞的首字母,合起來就是小費的英語單詞——TIPS。其實在古時中國,也有給店小二、書童、車夫小費的習慣,只不過叫「打賞」而已。中世紀時,德國的酒館裡,也有一筆「飲酒錢」是給服務員的,當時服務員沒有基本酬勞,而是以這筆錢作為主要收入。

美國的小費文化是如何誕生的呢?這並沒有一種標準答案。通常來說,給小費這個習俗是因為美國服務業人員的基本工資比較低,他們需要靠小費來提高整體收入;甚至在某些地區,小費已經成為服務業人員的主要收入。所以,「可有可無」的小費定位是完全錯誤的。另一種說法認為,小費文化傳播了「努力工作就會有回報」的「美國傳說」。

美國僑報網的報道說,有人認為,小費文化催生了一種「看面相」的服務態度,及有些服務員會依照客人的面相、穿著打扮甚至國籍,估計自己所能獲得的小費金額,再決定提供服務的優劣。對於這種現象,有人表示理解,也有人表示不滿。理解的人認為這是一種人之常情,同樣的時間成本對於目標群體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以換取多一點的酬勞,似乎也是一種求生的本能。不滿的人認為,這種服務態度難免有把人「一棍子打死」的嫌疑,可能還會造成惡性循環。

小費費率基本在15%-20%之間,依地區不同會有所差異,通常情況下,大城市要比偏遠地區費率要高。小費費率的基數以除去消費稅的價格為準,如果有若干個服務人員同時為你服務,每個人都需要分到小費。結賬時,要注意查看賬單,因為有的時候小費會被以「服務費(servicecharge)」或者「賞錢(gratuity)」的名目直接算在賬單內,特別是一桌人數較多的時候。下面我們看一下在美國哪些服務需要付小費以及不同情形下的消費要付多少。

一、餐館、酒吧。服務生正常水平的服務:稅前賬單的15%,格外優質的服務:20%,不令人滿意的服務:不低於10%。服務生領班一般從服務員小費中抽取,所以請多給服務員一些小費;或者單獨給領班小費。斟酒服務生的消費時所飲酒品價格的15%酒保的消費是賬單的15%-20%;不含酒精的飲料每杯最少給小費五毛,酒精飲料給一元小費。衣帽間服務員,每件衣服給1美元小費。代客停車或車庫服務員,幫你把車開過來給2美元小費,洗手間服務員小費五毛至1元。

二日常生活。計程車司機,根據不同地區有不同標準,但是一般來說15%小費已經足夠。如果司機幫助你拿行李,請額外給1-2美元小費。食物配送員,稅前賬單的10%。$10美元以內的賬單至少需要給1美元小費。雜貨卸載員,請查詢店內小費政策。如果該店接受小費,請給幫助你拿包的人1元小費;如果你的包超過3個,請給1.50-2元小費。理髮師的小費,理髮最少給1美元。如果你還接受了其他服務,例如洗頭、刮鬍子、修指甲,請給相應的人員1-2元小費。美髮師的小費一般是價格15%-20%。洗髮者的消費通常是2美元。美甲師的小費為15%,按摩師的消費通常為消費價格的15%-20%。咖啡/食品零售店工作人員,沒有關於小費的強制性要求,你可以選擇給或者不給,加油站服務員不需要給小費

三、旅行。機場行李搬運工,如果你在機場大廳外的櫃檯check-in,一個包小費1美元,如果幫你把包帶到大廳內的櫃檯,一個包2美元。酒店門衛幫忙拿包,一個包1美元。酒店侍者幫你把行李拿到你的房間,一個包1美元(如果你只有一個包,最低也要給2美元)酒店房間服務員,每晚2-5美元。酒店門房幫你訂票給5美元(如果票很難訂,給10美元),在酒店問路的時候不需要給小費。游輪服務員,每家游輪公司不同,請具體詢問。


推薦閱讀:

在美國吃飯不給小費?下場簡直就是狗帶!
什麼,給小費還被打?
如何給小費才既不多又不少?| 走遍美國小貼士
托爾斯泰收「小費」
膽哥教你混社會——窮家富路使小費,金銀擺在頭裡現!

TAG:美國 | 小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