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八大人覺經略說.105(第五覺悟)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第五覺悟:愚痴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第五條覺悟:要知道愚痴就是生死,愚痴導致生死,愚痴牽引生死,生死就是愚痴,而菩薩要怎麼做呢?菩薩要恆常地想著:廣泛地學習真正的智慧,成就四種無礙的辯才,有了辯才方便度化教化一切眾生,也能真正地給他們以最究竟圓滿的快樂了。」

這一條覺悟的智慧是度愚痴的部分。我們知道三毒貪嗔痴中,要說根源是在愚痴上,如果有了貪念,這是因為愚痴,所以才會貪著虛妄顛倒的塵相;如果為了這些假相而憤怒、嗔恨,這也是愚痴,是更極端的愚痴。

貪嗔痴一直是我們要面對要戰鬥的。或許非常隨意的一句話里就已經貪嗔痴具足了,只是我們沒有發覺它們,所以才被蒙在鼓裡,這確實是非常可怕的。當我們面對一句話,分析完畢,發現裡面真的是「貪嗔痴」具足,而且妄想執著分別全有。所以才要真地懂得這三毒已經深入骨髓,不容易發現,也不容易去除。表面上貪嗔痴是學佛人要為此戰鬥一路到底的對手,等這三個處理得差不多了,才能勉強上升到分別、執著和妄想上來。等分別、妄想、執著處理得差不多了,再向後推演才會深入到無明的部分,所以我們生死輪迴的根本還是無明。但是無明不是我們一伸手就能處理掉的,就像五陰境界,想陰是意識流,識陰是意識流,行陰也是意識流,這三個都是意識流,有什麼分別?有什麼不同?

想陰是粗重的無明、粗重的雜念、粗重的意識流;而行和識陰就是微細和極其微細的。如果我們連想陰粗重的意識流、粗重的雜念、粗重的無明都沒有能力發現,那麼微細和極其微細的意識流,我們根本沒有能力對此下手的。

世尊在講課的時候問彌勒菩薩,說這念頭的生滅是什麼樣的呢?彌勒菩薩說一彈指傾有三十二億百千念,這個三十二億百千念就是我們極其微細的意識流的生滅速度,在這個層面才可以說當下出生,隨處滅盡的。如果沒達到這個水準,說生了馬上滅就不現實,因為我們觀察不到這個生滅頻率。比如說人大腦里的腦細胞有種神經細胞,從生成到衰亡不到半秒鐘,而有的腦細胞可以活三十年之久,我們活在相續不斷的生滅中,就像生物學中說到的,新陳代謝的過程,我們的皮膚細胞大概七天就會更新一次,七天就會脫落一層角質老化的死皮,但是有幾個人真的能發現呢?

比如說七天不洗澡,也不會成張地揭下這層死去的表皮,那麼為什麼我們發現不了?他雖然死去了,但是卻和還活著的皮膚有粘連,也正是這樣的原因,我們在觀察到脫落的時候才會發現有死皮,而在沒有脫落的時候我們很難發現他們,這和我們的念頭是一樣的。只有我們真的能觀察到的時候,才會覺得我有了雜念,而在沒有觀察到的時候,就以為自己沒有雜念。如很多同修會有這樣的一個感覺,在讀經的時候、在念佛的時候,才感覺到這個念頭真的是非常地多,一會一個,一會一個,而且天上一腳、地下一腳,有的根本不著邊際,就那麼奇怪地發生了。有的同修就會問,為什麼讀經的時候發現雜念那麼多呢?並不是讀經的時候你的雜念多,而是在平時雜念就非常多,不讀經的時候,發現粗重雜念的能力都沒有,答案就這樣簡單。

我們藉助佛經、聖號地加持提升,讓我們潛移默化地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在這個提升下有能力發現粗重的雜念。能發現問題了,才能找辦法去對治,通過各種方法手段的落實,配合以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就會潛移默化的在改變。漸漸減少變輕的過程是一個數量積累的過程,在不斷地積累中,自然會有一天水滿則溢、水到渠成的。

幻海本無 迷局虛設 同為佛子

共出輪迴 相會極樂 究竟涅槃

推薦閱讀:

八大人覺經略說.38(心是惡源)
八大人覺經淺釋
一個男人寫給老婆大人的年終總結
民間的大人蔘堪比真人蔘, 化痰解毒、降三高
八大人覺經略說.90(懈怠墜落)

TAG:覺悟 | 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