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欽老和尚開示錄》菁華選讀
●所謂無色相,即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亦即「真空妙有」,意思是外境確有此事,或此物,我們心中沒有此物或此事的存在。心中是空的,若心中有著這些事物,煩惱即會由此而生。
●不要執著好壞,若執著壞的,永遠停留住,不能進步,例如自己做錯事,心理就感到很難過,心不能開。一直執著這事,就無法安心辦道。一切皆是幻化不實的,過了就算,若執著即生煩惱。
●什麼是空,看得破,即是空。
●佛法不著於境界,如樂、明、空。輕安則樂,妄念少則明;不生念則空。如著於樂則欲界天,著明則色界天,著空則無色界天。
●受戒即忍辱,倘能忍辱,則不易犯戒。耳聽到別人罵你刺激你,不理會,那就是戒。
●忍辱即智慧。
●修行人是境遇愈壞愈好,出家和在家不一樣,出了家是愈苦愈好。修行不是爭對不對,而是要有這種功夫,做對了人家說你不對,你也能接受。
●修苦行是培養這個願。看有沒有這個願。業障少者,願力就會發出來,諸佛菩薩成道,就是依這個誓願。
●出家要在大叢林,人多的地方,要人多,人多才有壞的可參,那些壞的人,才是我們的指路者,這樣才會進步,祖師大都出自廚房、種菜……等,最沒人注意的地方,最沒中用地方去修行。
●若有願力修苦行,以後有小神通,什麼事到那裡都知道,自己有所覺,自己有主。
●凡事不要執著,有時碰到某些事,總想要使它比較完美比較理想,一直把人放在那裡,這就是執著,追求、一直追求……
●出家人要事無所求,心無所住。
●比較率直,智慧易開。
●會聽的,開示才有用,如不會聽的,開示也沒有用。
●自己會去覺到的,是有根基的,如沒有根基的,盡多煩惱。
●修苦行即是在洗頭腦、換種子。
●業障到,無明煩惱起,如無正念則邪念起,處處看人不順眼,處處不順心。其實只要一起煩惱,就是自己不對,不管你有理還是沒理。
●寧可幫愚人拿包袱,不為能人之軍師。因為處處君子,處處小人(能人名堂較多),上上人下智,下下人上智。
●修行要自在,不在乎別人對你的評語,說你好,說你壞,這不是別人不對,而是你自己不能安定。
●好也笑笑,壞也笑笑,好壞是分別出來的。
●善知識在那裡?在心。
●不要有我執,如有我執,智慧不開,不能有貢高我慢之心,會障道。
●多看金剛經,比較不會執著。
●修行要到那裡都一樣,都能自在,修就是要修這些。
●什麼事都能忍得下來,才會進步,就是自己對,也要向他懺悔,那就是你的功德了。
●任何橫逆,就如同錢要讓你賺,你不要。就是說境來了,你不修忍辱,反而起煩惱。
●不要逐境去……六根要守住。
●要怎麼才能安心,就是要無心。心本無所住,找不到心,心原是盡虛空遍法界。
●苦行也並不是簡單的,修苦行是在修心,每一樣事細心做,會做得合適。而不是每一樣都做,結果每一樣都沒做好,不做還好,給你一做反而更亂。
●如有人願吃苦,則人人皆可成佛,可到西方,蓮花化生,我們出家人這件衣服就是西方衣。
●別人講我們不好,不用生氣難過,說我們好,也不用高興,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壞。
●除你我相,修行就是要做到這個,這才是真功夫。否則到哪裡修也徒然,如修到這點,那你的功夫也就到家了。不除你我相,則無法解脫。
●要沒有分別心,才能去我相,如執我相,即修不到行,去我相智慧才會開。
●我們學的是無形的心地法門,是無上法。
●捨身是什麼?就是粗衣淡飯,穿是三件衣,沒有說要穿好的,每一樣舍離,每一樣都不能和社會相比,這才是修行,如果和社會人相比,就又有愛別離苦。
●妄想來時不要怕,不理睬它就是,它是它,我還是阿彌陀佛一直念下去,妄想無自體,以後自然就少了,修行要吃得了苦,愈吃苦才愈有心得出來。
●念佛定來即是禪,故說要有禪有凈土,念佛隨緣,什麼事情都在念佛中隨緣。沒有說我要念多少佛,我在念佛,我在做什麼……心心不離佛,行住坐卧,一舉一動,都在念佛,哭也在念佛,腳踏一步也在念佛,念佛的力量集中可達三昧,念佛三昧不簡單。每個人帶種種業障來,不要再帶新業而去。
●受戒是受什麼?是受忍辱,依忍辱修行是根本。依次去做,到哪裡都能感化人,修忍辱即有德行,故人見生歡喜,亦可感化人。
●不去貪嗔痴,無法開智慧。
●不要看別人對不對,要自己多反省,看自己有沒有做好,修是要修自己,依法不依人,恭敬三寶,只要是眾生都會有錯,但他那一天懺悔了,就是改過做好,四生都有佛性,有的胎生很靈通,比人類更靈,只是它不會講話而已。
●戒是戒自己,求懺悔即是戒。
●參就是要參壞的,別人犯錯,我們不去犯錯,別人不如法,我們如法就好了。
●所謂修苦行,也就是惜福,不糟棄任何可用的東西,吃的、用的,都要能化腐朽為神奇,才是功德,才是修福慧。
●當我們在論說他人是非時,不是他非我是的實事,而是我們的耳根、眼根,在納受分別外物,是自家賊在劫功德財,我們修行就是要守住六根門頭,別讓它在聲色上追逐,這樣,煩惱就進不了門,實時緊閉六根,耳裝聾,聽若無聞,眼裝瞎,視若無睹,鼻不揀香臭,口不挑精粗,耳不貪美言,眼不貪境界,自鎖家門(即鎖自家六根門頭),專意念佛、拜佛、看經、靜坐,打扎自身的功夫,哪裡還有閑情對外攀緣?
●我們修行,便是要修六根對六塵所起的分別煩惱,分別是善惡、好音壞音種種等,這種分別就是六根不清凈。修行就是要修這些煩惱,直至六根對六塵沒有分別,才是六根清凈,才能五蘊皆空。
●什麼叫做莊嚴自己?不起無明是名莊嚴,內蘊謙卑,慈悲的涵養,行動如儀,是名莊嚴。
●對於他人的侮辱,能忍下來,便是我們的福報,以後還會慢慢的開智慧,忍辱也是在開我們的智慧。修行須在不知不覺中進步,一天過一天,無掛無礙,無憂無惱,這樣才行,若還執著我在進步,或做了多少功德,會起我慢貢高,還是很危險。
●忍辱是修行之本,戒中也以忍辱為第一道,忍辱是最大福德之處,能行忍的人,福報最大,也增加定力,消業障,開啟智慧。
●此外,我們還必須有不怕別人批評的氣魄,只要心正,就不怕走歪,即使別人走歪,也不會受其影響。如果一個人做事畏首畏尾的,怕別人批評,見人私談,心便不安而起猜疑,一位人家在說他什麼,那是沒有見識、沒有出息的人。
●對人普普通通就好,沒有特別好,也沒有特別壞,無好無壞,平平就好,這就是修行,否則便不稱為修行了。
●我們參學,並不是在參別人能給予我們什麼厚待好處,是要從吃別人的虧中去參,才叫做參,不吃其虧,參不到東西。所以,忍字非常重要,不但要忍一切的勞苦,更要忍一切的辱,別人怨恨我們,我們還得用一句阿彌陀佛跟他結善緣。只有能忍辱,才能啟開大智慧。
●以佛法的智慧來觀這個宇宙,並無所謂的大小、限量,膨脹或收縮,這宇宙的一切,都是吾人自心幻化出來的虛幻色相,是有生有滅的,是變化不定的,不是恆常如此。
●菩薩度眾生、感應眾生,都是以無形相的方式,在不知不覺、自自然然中度的,並不一定用語言或行動,在有相的度眾。
●如果我們自心安定,則自然沒有事情,每天心定神足,心無所求,但隨緣一天過一天,心裡自然快樂、歡喜,這個就是西方境界,西方何處求?西方即在吾人的內心。反之,心若不安定,則常常會有事情發生,到哪裡都不會安定。
●四生之中,每一生類各有其習性、規律,其中以人道為最靈,餘三生類靈性較鈍,但人類所謂卻是四生類中,最糊塗不智,行事也最無規律的。
●修行乃是舍下身心,修一切功德,行菩薩道,發菩提心,發大願力,粗衣淡飯,一天得活,便修一天的行,今天不必掛礙明天事,萬事隨緣。
●我們修行,吃的苦難有多少,福報便有多少,福的深淺,視所吃的苦多寡而定。
●如何能五蘊皆空?要達五蘊皆空,必須持戒、忍辱、勇猛精進、改脾性,必須打破無明,隨緣都好,如果起無明煩惱,人我鬥爭,那就可惜了。
●要成佛道並非單純念佛而已,念佛可增加佛根種子,善根利,將來還會有因緣入佛門修行。修行人念佛,本身還須受種種的病難與劫厄,以消宿世來的業報。所以,修行人都要吃苦,受種種的劫報,方能成就佛道。釋迦佛不是一世便修成的,他也是經多少的阿僧埼劫,受了多少的苦厄,才修成道的。
●修行人就是要在這色聲香味觸法的業識順逆中求解脫,無魔不成道,成佛哪有那麼便宜的事,不經苦行,不經魔障,如何去歷練無明煩惱,修行人就是在修魔障,為有衝破魔鏡中的無明煩惱,方能得到解脫,也為有舍下色聲香味觸法,心無掛礙,才能得到情景解脫,才能顯出菩提心來。所以,修行人不能怕魔障,不能貪圖安定順境,那樣是不會有進步的。
●心若至誠,則念佛時,不但有異香華光的瑞相,即使在山中,三根草為香柱,也會發香,佛菩薩是遍滿虛空,不只在寺內,心至誠,就與佛相應。
●靜坐,是在坐無色相,不是滯靜,離一切相,心無所著,才是靜坐之意義。由這清凈空無色相中,行住坐卧尋得一不著一切的法,心無所貪戀、愛著,而走出生死,入解脫之道。
●出家,主要在演「忍」這場戲,演得過,就是佛菩薩。
●出家,不是用六根在行事,用六根行事,仍是生滅法。
●修苦行就是對一切粗賤的工作,都要無分別的去做,主要在磨我們的傲氣,消業障。有苦才有行可修,沒苦就沒道行可言。
●金剛經中一合相的意思包含很多,例如與人同事共處,和合無礙,也是一合相的一種。常誦金剛經,雖然未行到那兒,也可以開悟出來。
●越是有在修行的人,那些無始來的罪業越是會現形,幻成種種境界來折磨你,使你受苦,像身體的疾病,精神上的打擊磨難,這些磨難會刺激你,使你體悟到娑婆人生的苦,而志求出離,你必須跳躍過這些障礙,越過人生的種種劫難,才能得到清凈安樂,成就凈業。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眼見不生分別,耳聽不生分別,是為「自凈其意」,別人的是非善惡是別人的事,與你又何干?但自審查自己有無過失,不要去看別人的過失。
●參學是在參自心,參我們的煩惱心、煩悶心、對人善惡是非的分別心,參我們對一切的境界不起分別,不起煩惱,得無煩惱心、無掛礙心,是心參。
●修苦行是從苦中越修越不覺得苦,而且漸漸覺得快樂輕鬆,並沒有感到是在工作,這就是業障漸漸在消,若是越做越覺得痛苦煩躁,那就是業障在翻絞。不要以為佛菩薩有多苦,佛菩薩已從苦中磨得業障消除,沒有苦感,做什麼事都已輕鬆自在,而不覺得在做什麼,也不覺得自己在度眾生。
●不要說眾生有善有惡,一切的善惡都是我們的分別,如果真正會修行的人,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善知識。
●如果情執不斷,嘴裡念佛,念念還是墮娑婆。如果懇切至誠,放下萬緣,那麼,一念之間,便能到西方。萬緣牽扯,割捨不下,那麼,百年萬年還是在三界內。
●修行就是要吃虧,才會有進步。
●出家就要捨身,人家怎麼罵,怎麼侮辱,都無所謂,去掉我相,才好修行。
●今天我們出家是要修行,了脫生死,不是來享受,修苦行就是磨練我們的深信,能夠使我們沒有我相,沒有貪嗔痴,達到身口意清凈。
●做事要心甘情願,才能開智慧。
●對任何事都能放得下,放下即功夫。平常即對任何事無掛礙,免得臨命終,念頭一起,就要繼續輪迴了。
●修行要掃除四相,看到別人的缺點,不要起分別心,應先觀察自己,人皆有佛性。
●不要怕得罪人,自己職事要做好,該說的就當說,不要做人情,免得落因果(失人不失因果)。
●凡事不是光說的,去分別的,而是自己開智慧體會出來的。
推薦閱讀:
※廣欽老和尚語錄:西方境
※《德林老和尚講法華經》第004集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下(夢參老和尚講述)
※力薦正果大和尚傾心力作《禪宗大意》
※《JRS來吐槽》爆笑經典回帖第170期:和尚只在我夢裡,如今你摸臉又親親。
TAG: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