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正傑:絜靜精微的研易成就
「絜靜精微」的研易成就
——評李守力的《周易詮釋》和《周易密鑰》
江正傑
1.李守力可作易學新一代啟蒙之師
李守力先生是筆者二十多年的朋友,他是一個易學研究獨立學者。記得2005年我到青州拜見李守力先生時,他才剛開始買電腦上網開博客,開博三個月他就被鳳凰網等多家媒體評為著名易學博客達人。之後不久,因他精通儒、釋、道,以及風水、命理和《易經》卜筮,某大型易學網站和出版社紛紛請他解讀《周易》,他開始研究學術問題,寫作《周易詮釋》和《周易密鑰》兩書,陸續公布在博客上,引起了網友的熱烈反響。這個結果不是偶然的,為了解讀《周易》,他實際已經準備了二十多年。二十年來研習國學寫有450萬字的心得筆記。朱熹說:「《易》本是卜筮之書。」尚秉和說:「欲學易,先明筮。」李守力老師從小深受傳統文化熏陶,二十多年來潛心研習中國傳統文化,在易學、風水、儒學、道學、佛學、養生等方面均有涉獵,尤其在中國古代哲學、地理學、人文學、命理學、堪輿學、奇門學等傳統技藝方面有特殊的愛好。
至今(2013年7月)李守力在網上公開發表原創文章1000餘篇總計500萬字。2006年李守力先生的博客「國學之窗」入選2006年度「社會責任」中國博客提名;2007年初李守力先生被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周易專家50強之首;2009年被評選為建設部中國建築文化中心易學與建築委員會副主任(前兩屆為中國建築風水文化委員會),2010年被評為中國易學與風水界首席專家。李守力先生目前是一級註冊建造師,常年擔任一些大型企業的國學顧問和發展戰略顧問,為一些地產集團、建築設計單位擔任風水總規劃師。他還是當地佛教協會的發起人之一,被推薦為首任會長。
李守力先生精於卜筮、命理和風水,筆者親近他的過程中不斷見證了他的許多預測奇蹟。還是在大學的時候,他就講過許多預測奇準的事,由於與筆者無關,留下的印象不是很深,最深的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2005年李守力先生在各大網站發布了2006年中國大預言,百分七、八十得到驗證,在互聯網界引起轟動,自此以後,預測屢有應驗。在2006年年中筆者到青州李守力先生的家,我說我9月份馬上要從福建師大調到山東工商管理學院上課了。他說不對,你沒那麼早上課,要到10月18號才能正式上班。我那時不相信他的話,因為我開學後的課已經安排好了。但是開學之後,學院安排我與同事合作,讓那位同事負責上半學期的課,讓我負責下半學期的課。當同事的課上完後,我接著上時,果然剛好是10月18號。有一次李守力根據八字推算我有兩個朋友,一個可以經常見面,一個需要至少半年才能見一次面。後果然如此。最近一次是他對今年中國金融危機所做的預測,說2013年6月20日中國會爆發金融危機,他把這個預測告訴了我。我建議他把這個預測公布出去,如果被證明是準確的,他也可能會出大名,正如謝國忠準確預測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那樣如雷貫耳。可他沒有接受我的建議。我後來推薦他看李佐軍預測今年7、8月可能會爆發金融危機的網路資料,他認為說得不錯。後來6月20日那天果然發生從中國銀行開始的錢荒危機,李佐軍一下子名聲大噪。我替李守力先生惋惜沒有因為這個預測出名。或許他對出名一事有自己的看法,「君子有所為,也有所不為」。
值得注意的是,李守力先生研究風水、命理和《易經》卜筮,純是為了挖掘古代術數的科學價值,而不是出於商業目的,他的真正意圖和使命在於以弘揚國學為天職,以探究智慧和解脫為歸宿。所以當佛協成立後不到一個月,李守力先生認為自己的使命已經完成,毅然讓賢而身退。最近又被推薦為深圳道教協會名譽會長,但他遲遲沒交報表。李守力一年有335天沉浸在讀書、靜坐和寫作中,他只拿出約有限的15天時間服務商家以及學術活動,另有大概15天做公益慈善。幾家大型文化傳播機構要為李守力做商業推廣,都被他婉言謝絕了。也正是有了佛道、術數的基礎,李守力練就了一般學院派專家所不具備的中國原始科學思維,加上不為名利所累,因此他比其他學者更容易探索和發現《周易》的真相。
筆者在學術界也混了多年,但看學術文章和著作從來沒有象看李守力的著作那樣充滿興緻,也從來沒有從學術文章和著作中看到有學者駕馭古典文獻如此遊刃有餘,特別是其研究領域又是最難的易學,他的觀象技術更是爐火純青,對優秀傳統文化理念的淳樸執著卻又如此動人。筆者在大學的時候就曾受《易經》熱的影響,也曾想研究《易經》,但始終沒能進入。當我看了李守力研易著作後,才恍然發現自己已經進入了《易》的大門。在此之前,我曾想考易學的博士研究生,因為當時的確沒有讀懂《易經》,所以後退了。現在看來我的選擇是對的,因為真正的「博導」找到了。
2.易學領域罕見的成就
李守力先生奉行傳統學者所具備的治學規矩,那就是效法孔子的「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不輕易創新立說,只力求還原經典本義,以及後來在孔子以及後人手裡失傳的解《易》思想。我們通過他的全部已有成果,足以斷言他在易學領域取得了空前成就。雖然筆者還沒有足夠的能力理解他的全部成果,但就已經理解的部分就足夠可以窺一斑知全豹了。這個結論必將為以後的易學學術發展的歷史所證明。因為李守力先生的學術成就不是筆者所常見的難以被承認的閉門造車式的學術,而是順乎道統易學主流的成就,是人們尋找了兩千多年而不得,如今終於得到的成果。最重要的是這種成果是可以通過對《易經》原本的解釋加以充分驗證的,並不是如許多易學學者一樣只屬於個人獨創的思路下的東西。因此,它為學術界所普遍接受只是遲早的事,或是今後幾年時間內的事,不是遙不可及的。筆者可以斷言,任何一個易學學者,只要肯花一個小時認真看完李守力所解讀的兩三個卦的內容,或他的幾篇學術文章,就可以判斷他的易學成就是劃時代的。
山東大學林忠軍教授在初步看過李守力的幾篇文章後評價說:「有自己的見解,非常可貴。作為一個自學者不為名不為利執著研究易學,能達到如此水平,令人欽佩!」
武漢大學胡治洪教授「粗閱之下,感佩莫名」,嘆道:「您的人品和志向是崇高的,學思路徑是平正的,取得的學術成就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對於《周易》的解說及其體例的發明是令人信服的!」
浙江工商大學何麗野教授說:「讀了您的大作,覺得您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很大成效。深感佩服。……這年頭,能像您這樣守著寂寞的學者實在難得了。」
國際生物物理學家張長琳教授說:「從2009年9月起,守力老師潛心寫作。他那將近兩千頁的大作,已經在我的電腦里了。但是,坦率地說,我不知道要花多長的時間才能啃下來。從1990年起,我花了20多年的業餘時間,研究歐洲文化,很有心得。也許,從現在開始,也要花20年的時間,才能把這個巨大的文化寶庫的脈絡理清楚吧。」
華東師範大學宋錫同教授說:「篇幅確實不小,見地多有!讓我想起來知德隱居窮易近三十年而成《易經集注》的前賢往事,書稿《周易詮釋》確有很多點與來氏呼應;學問之道不在經院林泉之別,而在見地高深識別,縱觀史上大學問者,鮮有體制內的成員。守力兄精進不輟,難能可貴。」
還有中國人民大學楊慶中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張濤教授也很讚歎李守力的學識。
現在已經有一些誠實的學者明白這一點,並且樂意與李守力探討學習,如潘啟明教授、姜廣輝教授、翟奎鳳教授、侯國林教授、何坤翁博士、吳燕鶯博士、劉溥臣博士、樂潛山博士等。更多的學者可能也了解到了這一點,但他們可能基於各種原因,選擇了沉默和冷觀。
自孔子之後2500年來,為了弄明白《易經》創製的本來思路和原本意義,上萬學者前仆後繼,付出了畢生的精力。如今我們看到,李守力很好地還原了《易經》卦爻辭創作的原本思路。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一是基於他長期的儒釋道性命兼修方式,以及風水、卜筮、四柱命理實踐的精湛經驗。二是基於他擅長的右腦形象思維方法。三是他可以說是在同行中一個與名利離得最遠最脫俗的真人,他對自己的巨大學術成果沒有任何的保守之意,這一點感動了千百人,每天至少有1500人在看他的易學博文。這使他雖不具文史科班出身,不置身學術界中,卻以網路為媒介創造出了真正的學術精品和學術的最大傳奇,他做出了易學界的最大發現,憑一人之力完成了易經研究的最大發現工程。因為《易經》在傳統文化學術中的龍頭地位,李守力所做出的這一發現也將成為傳統學術的大發現,進而會影響到傳統文化復興的大形勢。
3.李守力發現觀象繫辭推導公式的意義
筆者對李守力先生解讀《周易》印象最深刻的是以下這幾點:
首先,李守力緊緊依靠《說卦傳》的易象資料,通過系統總結目前為止所採用過的成功的解讀體例,提出了「觀象繫辭的推導公式」(參見《周易密鑰》(上)《前言1:發現《周易》卦爻辭的「推導公式」——論「觀象繫辭」通例》),對接近於百分九十以上的卦爻辭,都給出了精當的解釋,讓我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周文王和周公當初究竟是怎麼創作卦爻辭的。因此可以說李守力先生髮現了《周易》象數密碼。這個工作應該說是全部《周易》研究的核心。這個公式如下:
卦爻辭=爻象+卦象
其中爻象為經,卦象為緯。爻象有爻位之象和承乘比應之象。卦象有本卦之象、互卦之象、互大卦之象、變卦之象。本卦為先,互卦、變卦次之。本卦即上下經卦,互體是本卦之互體,變卦(之卦)一般不再取用互體。互體多用於三、四爻,三爻取互體下卦(二至四),四爻取互體上卦(三至五)。互體還有連互,即四爻連互、五爻連互。如初至四連互、二至五連互之類。
在觀象繫辭公式指導下,李守力尤其重視對於互卦或互體的分析發揮,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李守力認為「互體」為《周易》經傳本有(參見《周易密鑰》(上)第2-5節:《論「互體」為<<FONTface=宋體>周易>經傳》本有)。夏代人可能不知道互體,到了商代發現了互體,是發現,不是發明,不是設計。互體之說溯源自《左傳》,實《周易》古經常用互體,故王鳴盛《蛾術編·說錄二·南北學尚不同》云:「若無互體,六十四卦只說六十四事,何以彌綸天地、經緯萬端乎?」四爻卦在商周都有出現,說明中爻互體為商周兩朝《歸藏》《周易》之通例(參見《周易密鑰》(上)第2-10節:《論四爻筮數卦與互體》)。
所以李守力認為:「設計互卦取象法」的提法是錯誤的,互體不是人為設定的。「兼三材而兩之」這句話是自然法則,決定了三、四爻必然要發生關係,所以有了互體的客觀存在。本卦是初二三,四五上。作為本卦,三與四沒有關係。初二為地,三四為人,五上為天,各有陰陽。三陽四陰,男女之象也。人類社會從男女相合開始,所以三與四有了關係,而且是重要的關係。二三四互體,是人與地發生關係,人到不了地心,所以只能與二爻關係。三四五互體,是人與天發生關係,人到不了天際,只能與天的底層發生關係,所以只能與五爻發生關係。
李守力還通過研究得出結論:變卦只有《周易》有。《連山》、《歸藏》是七八(十五)不變,《周易》是九六(十五)變。因為到了周朝,人的左腦進化了,思想複雜了,64卦不能涵括了。《周易》64卦加變卦,是64×6爻辭+64卦辭+用九用六=450,是《連山》和《歸藏》信息量的七倍之多。
這個公式主要以爻象、卦象為主體,以互卦、變體為輔助。《周易》古經卦爻辭都是由這個簡單的公式推導出來的,夫子所謂「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也。《周易》時期文王、周公刻意撇開了繁瑣的陰陽五行術數體系,而僅以卦爻象擬造《周易》古經卦爻辭。變卦、互體屬於卦象範疇,卦爻象即陰陽爻的組合,莊子所謂「易以道陰陽」也。由於兩千年來,繁瑣的《周易》卜筮玩占象數哲理體系與簡單的《周易》觀象繫辭體系一直混合在一起,遂使後之傳易經師們對於象辭關係始終不得圓解。孔子說《周易》有「古之遺言」,即古聖先賢的教訓哲理,今謂之社會科學。故《周易》經文是由一個簡單的自然科學的數學公式推導出來的一個包羅萬象的社會科學體系。這就是《易傳》說的「《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這個簡單的公式,可以還原《周易》的絕大部分卦爻辭!這就是兩千年來古人夢寐以求的觀象繫辭秘笈!如此簡單,古人為何不悟?李守力認為:這是由於高深繁雜的《周易》象數體系對簡單的繫辭公式「混淆視聽」的結果。紛繁複雜、變易莫測的象數如大海之洶湧波濤,簡易的繫辭公式如金針,大海撈針,就顯得不易了。
李守力的解釋是至今為止最為精確的解讀,其合理性是有目共睹的,絕不同於學術界普遍盛行的勉強附會式的解讀。李守力先生認為《易傳》已經包含了全部解《易》體例。以虞翻為代表的漢易象數體例大都不符合《易傳》,「逸象」是畫蛇添足,卦變、升降、旁通、爻辰、卦氣、五行等多是穿鑿附會。荀爽九家逸象共有三十一象。惠棟撰《易漢學》采虞氏逸象三百三十一,張惠言撰《周易虞氏易》,錄虞氏逸象四百五十六,紀磊撰《虞氏逸象考》「取惠、張二家說,證其正是,辨其失違,又續搜得逸象六十六事。」方申撰《虞氏逸象彙編》輯虞氏逸象一千二百八十七。這就是王弼等人所說的漢易象數泥潭。
李守力先生應用觀象繫辭公式和《說卦傳》中的易象解釋了許多歷代易家不能解釋的卦爻象,通過考證將傳統的「借象」「逸象」大大縮小了。李守力先生列出的「逸象」只有10個,比荀爽少了21個,少之又少,而且是有嚴格經典訓詁論證的。荀爽、孟喜、虞翻的「逸象」是望文生象,而李守力的則是嚴格按照通例補遺《連山》、《歸藏》和《周易》的《說卦傳》而已。因為《說卦傳》在古代有脫簡,但是遺失的文字又很少,所以最具權威的《周易正義》、《周易本義》也只是承認荀爽逸象,但是他們沒有進行認真的考證,而李守力先生完成了。
在解讀過程中,李守力對觀象繫辭的公式應用和對易象的熟練程度可以說達到了爐火純青。特別是對於一個易學獨立研究者而言,僅僅用了二十六年時間就達到這樣的熟練程度,簡直是匪夷所思的事,可是筆者就是看到了這種奇蹟。這是自孔子之後的兩千多年易學史上的奇蹟。我相信任何不帶偏見的易學學者也都會覺得這是一個罕見的奇蹟。
筆者對於李守力的觀象繫辭推導公式所能作的補充是在學習其《周易詮釋》中發現的,主要有兩條:一是發現陰爻對應的是相對靜態的爻辭描述,陽爻對應的是相對動態的爻辭描述。如果不符合這個體例,那麼可能會在吉凶悔吝中體現其後果。二是發現六十四卦幾乎每一卦的六個爻都從不同角度,或從正面或從反面,講了相應的經卦德性問題。這樣的卦徳表現方式通過占筮對人事提供指導,是《周易》所要達到的基本教化目的,亦即發揮天地之德的教化作用。當然通過研習《周易》本經也可以實現這一目的。李守力對筆者所注意到的問題有所忽視,就這個問題筆者與他交流了不下十次,他都沒有肯定。後來我在細看他的《周易詮釋》時,找到了他也是這麼解讀的案例,如大畜卦,這才引起他的關注。
4.《周易》經傳分裂歷史的結束
同樣重要的是,李守力在解讀《周易》過程中對孔子《易傳》與卦爻辭之間的完美關係做了精密的說明。同時用確鑿證據證明了《易傳》的確是孔子親自主持撰寫和審定的結果,而且這裡經歷了一個從前期草創階段,到後來因為接觸了《易象》而成熟的過程。(參見《周易密鑰》(下):第8-1節:《品味傳本<易傳>剛剛誕生的那一刻——以<曾子·天圓>為中心》第9-1節:《子夏與帛書<</SPAN>易>的關係》第9-2節:《從帛書<</SPAN>易>說到傳本<易傳>》等章節的精彩分析。)
這就很好地解決了學術界的另一大懸案,即易學界普遍認為的孔子《易傳》與《周易》古經即卦爻辭之間沒有必然聯繫的論斷。這種論斷的荒謬性恰說明他們沒有讀透《周易》經傳。特別是這種論斷讓孔子的文化貢獻處於一種尷尬的境地,似乎孔子的許多學說都是附會的產物,真是「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由於李守力的卓越貢獻,這種論斷大約可以休矣。
這一點是怎樣大的學術貢獻呀?單憑這個貢獻可能產生的未來影響,李守力先生就應該成為全國最有名的易學專家,就超過了所有當代易學研究貢獻之和,何況他又有其他大量的易學發現呢?難道能夠僅僅因為李守力是一個易學獨立學者就可以加以忽視嗎?如果是這樣,只能說明我們的學術界之麻木不仁和缺乏學術良知。李守力先生的學術論文不論是否在學術刊物上發表,對其可能做出怎樣的反映,將成為易學界之是否缺乏學術良知的試金石。
這一點是怎樣大的學術貢獻呀?單憑這個貢獻,李守力先生就可作易學新一代啟蒙之師!何況他又有其他大量易學發現呢?李守力先生的學術論文不論是否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讀者對其可能做出怎樣的反映,都將成為易學界不可多得的具有巨大科研價值和應用價值的成果!
5.觀象訓詁法的意義
另外,李守力認為解讀《周易》要過的第一關是訓詁的功夫,並理解「訓詁」為「述而不作」的意思:訓,說教也,詁,訓故言也。
《周易密鑰》(下)第7-3節:《論訓詁通假之失:以<<FONTface=宋體>周易經傳十五講>艮卦破字訓詁為例》一文針對《周易經傳十五講》將艮卦六二、咸卦九三爻辭的「隨」釋為「腿」,將艮卦六四的「躬」釋作「肱」,指出:
這是在沒有弄清經文本義的情況下,不尊重先賢的成熟解讀,隨意破字而訓詁,以疑似之見立說,以己意改經,此標新立異之舉,乃疑古派之遺風也。
自秦火之後,幾乎所有典籍被焚,漢初大儒們依據口傳記錄失傳的典籍,因聲錄字,故出現借用同音字替代本字的現象,這是通假字的主要來源。越是流傳不廣的地方,經文的通假字就越多。隨著「協書令」的廢除,民間發現並上交的典籍越來越多,於是官方開始校書,《漢書·藝文志》說:「劉向以中古文《易經》校施、孟、梁丘經,或脫去『無咎』、『悔亡』,唯費氏經與古文同。」到這時《周易》就有了最權威的本子。但是其他本子仍在流傳,經過漢代、魏晉南北朝、以至於唐宋元明清,歷代先賢不斷研習經義,傳到現在的傳本《周易》無疑是經過二千多年的大浪淘沙、千錘百鍊,完全已經成為顛撲不破的最具權威的真金版本。
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說:「帛書多用通假,而今傳本則為本字。」這個原則必須遵守。因為帛書、楚簡是私家口錄的本子,因聲而錄,故通假字特別多,其文本不具有校核經文本字的效力。漢代官方頒布的熹平石經《周易》經文(屬於梁丘《易》)多為本字,成為校核其他本子的範本。《漢書·藝文志》說:「劉向以中古文《易經》校施、孟、梁丘經,或脫去『無咎』、『悔亡』,唯費氏經與古文同。」今本《周易》源自費直古文《易》,它比熹平石經《周易》的梁丘易以及孟喜、施讎、京房的本子都優秀,與天子中宮秘藏的古文本子一致,是經過皇家與傳《易》經師們共同推選的結果,所以今本《周易》是最具權威的本子。
任何對傳本《周易》的破字訓詁都需要萬分謹慎,如果破字,需要熟悉兩千多年來的易學成果,如果古人確實沒有講通,確實也有不少先賢懷疑,這時才有破字的可能,破字訓詁必須有雙重證據,一是必須符合《周易》的象數通例,確實使得經文通暢,二是古來的版本(文獻記載的,考古發現的)也有破字的佐證。
近來不少學者擅長把帛書《易》、楚簡《周易》的異體字當作本字,而把最權威的傳本《周易》經文的字當作通假字,拿錯別字(帛書中通假字很多是用錯別字替代本字)連篇的帛書、竹簡來詮釋今本《周易》,這就像拿一個劣質的器物做標準去檢驗其它優質器物的質量一樣,於是本為優質的器物卻被錯誤地當成了次品,這是本末倒置,所以他們往往因無原則的訓詁通假而背離了經文本義。此不良之風如今充斥整個學術界,長此以往,經典之本義會越來越被扭曲!慎之慎之!
這可以說是為訓詁立了一個原則規範,李守力兩書的訓詁嚴格遵守上述原則。
此外,李守力先生所發明的結合觀象繫辭解讀對《周易》經文和傳文進行訓詁的方法,將古文字訓詁、卦象訓詁與考古成果結合起來的方法,以及經傳合一和六經互證的解讀理路:也給人深刻的印象。
《周易詮釋》與《周易密鑰》兩書在訓詁上的主要特色就是《周易》卦象訓詁學。李守力先生認為,上古之人的思維方式是象思維,也就是《易》思維。《尚書·益稷》大舜「予欲觀古人之象」,清人惠棟說:「此《易》書也。」《周易·繫辭傳》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尋找華夏文明6500年的軸心,只有從八經卦和六十四卦的卦符中去找,這就是《連山》、《歸藏》、《周易》的共同體例「觀象繫辭」。從公元前4500年的伏羲到西周《周易》誕生之前的3500年間,祖先的思維特徵是觀象,三《易》的卦辭都遵循「觀象繫辭」的法則。這比古文字訓詁更為古老的。
如睽卦:《繫辭傳》說黃帝堯舜時期「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蓋取諸《睽》」,這應該是《連山易》。《歸藏·齊母經·瞿(通睽)》說:「有瞿有觚!宵粱為酒,尊於兩壺。兩羭飲之,三日然後蘇。士有澤,我取其魚。」《周易·睽卦》上九說:「睽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說之弧(壺),匪寇婚媾。往遇雨則吉。」睽卦《連山》的「弧」,《歸藏》的「觚」,到《周易》的「孤」與「弧」,三《易》之間都遵循同樣的「觀象繫辭」法則,所以才有如此近似的傳承關係。睽意為乖張,睽字金文上雙目下癸,睽卦上離目下兌澤水,澤水為陰水,癸為陰水,所以睽卦卦象就是睽字金文。
古文字訓詁、卦象訓詁還需要結合考古成果。《周易》有井卦,由於虞夏、殷商、西周時期水井的形制構造早已失傳,遂使兩千年來先儒對井卦《彖傳》、《大象傳》的解釋不得本義。筆者在《以井卦<大象傳>為例論證<大象傳>與<連山易>的關係》一文用文獻和考古兩重證據法論證了井卦《大象傳》與虞夏水井木質井盤構造吻合,《大象傳》與《連山易》有密切關係。商代水井的構造更符合《彖傳》「巽乎水而上水」。《周易》成書的西周初期水井的構造則符合井卦六四爻辭「井甃」的陶瓦護砌井壁(甃)以代替木質井盤的陶圈井。由於戰國以後木質井盤構造的水井消失,學人就不知道《井·大象》「木上有水,井」的本義了。《井·大象》與虞夏「伯益作井」文獻相印證,虞夏陶寺水井構造完全吻合《井·大象》,《井·彖》與殷商水井構造吻合,井卦六四爻辭證明周初發明瓦井,《周易》可謂是跨越夏商周三代的科技史文獻。
又如,《周易》剝卦初六「剝床以足,蔑貞凶」,六二「剝床以辨,蔑貞凶」,六四「剝床以膚,凶」。初爻剝蝕床腳,四爻已經剝蝕到床上人的皮膚了,那麼「辨」是床的什麼部位呢?先儒往往誤以為「辨」是床腿。如果不知古代的床只有床板和床足兩部分,很難以古文字通假得出「辨」是「板」的結論。
但是,畢竟考古發現的文物資料是十分有限的,只有用上古人的觀象思維研究《周易》,才能盡最大可能還原《周易》的本義。
6.李守力發現並解決了《周易》的諸多學術問題
李守力發現並解決了有關《周易》的不計其數的學術問題,如:
顏回與《易傳》的關係
解《易》宗旨
《周易》卦爻辭的「推導公式」——「觀象繫辭」通例
《繫辭下傳》「制器尚象十三卦」的象數圖奧妙
《繫辭傳》「三陳九卦」的象數奧妙
《繫辭傳》編排結構的奧秘
《繫辭傳》七例與十一例卦序的象數奧妙
《易經》的核心機密:八卦的卦符、初象、性德、卦名與類象
《說卦傳》的「借象」和「逸象」
《序卦傳》的象數規律: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圓圖與《周易》卦序的關係
《雜卦傳》「互體」、「三才」之道
《雜卦傳》與《歸藏》的關係
《雜卦》卦序錯綜三十二宮圖與大過升天圖
《周易》的不傳秘本《易象》
發現老子讀《周易·易象》的文稿——《文子·上德》
傳本《易傳》剛剛誕生的那一刻——以《曾子·天圓》為中心
《易傳》的發展歷程——以子思《中庸》為中心
子夏與帛書《易》的關係
從帛書《易》說到傳本《易傳》
「象」在帛書《繫辭》為何作「馬」?
帛書《易傳》母本竹簡脫落與還原
《周易》卦名與貞卦的卦象關係
八卦中何以有坎兌兩個水卦
「坎水為陰、離火為陽」的邏輯悖論
《周易》的「當位說」與「初上無位說」
《周易》之「中」「心」與二五、三四爻的關係
「覆象」與「伏象」的邏輯悖論
「互體」為《周易》經傳本有
爻者變也——以變卦釋爻辭的經傳依據
《周易》「反象說」辨證
什麼情況下乘剛轉化為親比?——論《周易》的數學幾何思維(爻數)
釋《周易》爻辭之「遇」
周易彖傳「柔進而上行」釋讀
《周易》「孚」字解讀
《周易》「匪寇婚媾」釋讀
關於「『惕』義新解」的認識和「血惕」相連的破譯
易經中「亨」作「享」
「七日來複」本義探源
《周易》「志」的象數規律
《周易》「涉大川」解讀
《周易》爻辭「厲」辨析
從《周易》古經看「笑」與「哭」(號)的取象與結構原義
《周易》卦爻辭中的「系」、「羸」、「攣」
《周易》師卦「利執言」本義探源
「品味」爻與餚的關係——兼「觀」象、物、彖
「十二嘆時之卦」象數奧妙與微言大義
含山玉版演化為洛書的奧秘(5篇)
九宮洛書後天八卦圖溯源
太極圖與伏羲六十四卦演化之猜想
伏羲六十四卦方圓圖實為時空模型圖
先天八卦溯源
伏羲神農黃帝先天八卦源流圖證
彝族八卦與帛書《易》同源
先天八卦後天八卦河圖洛書天文地理學溯源
論先天八卦的演化以及向後天八卦的轉變
彝族八卦與漢《易》八卦的異同
河圖、洛書與五行、三《易》的關係
河圖洛書創始與改造蠡測——從伏羲、黃帝到顓頊、大禹
大衍之數與天地之數蠡測
發現早於《周易》的揲蓍法:《歸藏》「大衍之數」六十
發現納甲與《連山易》之謎——以《易本命》為中心
《周易·大象傳》中的改過、刑獄
艮卦與《連山易》蠡測——以《輔行訣》《古三墳》為中心
《大象傳》與《連山易》的淵源
發現《周易》經傳中的《歸藏易》(兼《連山易》)例證
《周易》古經沒有陰陽概念嗎?
發現三千年前「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手稿
論王弼「得意忘象」和「忘象以求其意」的歷史功績
「《易》為群經之首」的觀點源自孔子晚年
「文王重卦」並非是說「發明六十四卦」
從《周易》看西周和上古的曆法制度
《左傳》《國語》易筮言「八」擬測
《周易》「用九」、「用六」淺釋
等等。
以上列舉的只是《周易》中涉及面比較大的問題,對於六十四卦的每一卦的象辭難題,李守力都在繼承先賢成就的基礎上有進一步的探索和發現,在64個卦辭、384個爻辭中,至少有200條新發現、新成果。
可以說李守力易學論文所發現和解決的問題,不斷地挑戰了易學研究可能想像的高度。他有極其熟練的觀象思維,他掌握了《易》的心髓,因而他破譯了諸多《周易》的千古之謎。如果讀者感到言過其實,不妨退一步講,李守力先生對於《周易》學術的獨特貢獻,在易學園地必將舉足輕重。
7.「絜靜精微」的研易成就
《禮記·經解》提到《易經》時說:「絜靜精微,易之教也。」據說這是孔子整理《易經》以後所作的對《易經》的評語。
南懷瑾說:「絜靜精微」這四個字,看起來很簡單,但它的含義卻是很廣。「絜靜」包括了宗教的、哲學的含義,就是說學了《易經》這一門學問,他心理的思想、情緒的變動,是非常清潔而寧靜的。「精微」字則是科學的,所以學《易》的人,要頭腦非常冷靜。
李守力認為:「絜靜」是指至誠的天人合一的哲學(神明)與宗教(齋戒)修養,「精微」是指嚴謹的觀象繫辭的科學(卦象)與數學(爻象)修養,神明、人文與科學、數學在《周易》的修練中達到了統一。《易》之最精微處即是爻象,《易》之德義主要源自爻象(王弼之功在此),《易》之「賦比興」繫辭取用,以爻象為經,以卦象為緯。
南懷瑾說:我常常將我的經驗告訴年輕的同學們:晚上不要讀《易經》。他們不大相信,因為老輩們說《易經》可以避邪,凡是不正的妖魔鬼怪都怕《易經》。有的人生了重病,枕邊放一本《易經》,就可把鬼趕跑,又說《易經》一讀,鬼神都不安,所以夜裡不讀《易經》。而我卻最喜歡夜裡讀《易經》,可是夜裡一讀,就完了。以後史也就不敢讀了,因為夜間一讀《易經》,一夜不能睡覺,越研究越沒完,一個問題找到了答案,同時又會發現另一個新的問題,這樣不斷發現問題,發現新的道理,研究下去,不知不覺,就到天亮了。所以深深體會到古人的「閑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時」,一個春天過去了都不知道的情景。為什麼時間過去了都不知道?因為研究《易經》需要一個非常冷靜的頭腦,非常精密的思想,所以《易》之教,是「絜靜精微」,這是孔子對於《易經》的評價,有如此之嚴重。(參見《台灣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精彩論文摘選》胡尚道易學研究室)
南懷瑾這裡說的是他自己的體會,對於描述李守力的四年研易歷程是再準確不過的了。四年多來李守力解讀《周易》經歷了3年5個月的「閉關」,正是日夜都專註在解讀《周易》上,以平均每天一篇博文的速度持續攻關。
李守力認為子貢所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矣」,其「性與天道」即孔子晚年歸魯以後學《周易》與《易象》所達到的「絜靜精微」、「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的思想境界。「性與天道」即在《易象》與《周易》之中。戴震《孟子字義疏證》云:「余少讀《論語》端木氏之言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讀《易》,乃知性與天道在是。」劉寶楠曰:「言性與天道,則莫詳於《易》。」程頤註解「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矣」這句話說:「子貢聞夫子之至論而嘆美之言也。」(參見《周易詮釋》第7-4節:《論<周易>的不傳秘本<易象>》)
漢朝的王鳳、唐初的虞世南推崇《易經》說:「不讀《易》不可為將相。」
古人對於《易經》的嘆美之辭,筆者過去總是體會不到,只有通過李守力的研易示範來學過《周易》之後,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周易》之言性與天道達到了「絜靜精微」的程度。由此筆者想到,如果李守力不是在境界上也接近了「絜靜精微」,是不可能帶領我們體會到「絜靜精微」之境界的。多年的道家與佛家的實修實證,使他具備了「絜靜」的品格;熟練的數理思維和形象思維,使他也具備了「精微」的品格。由此誕生了他「絜靜精微」的研易成就。
作者簡介:江正傑,1968年生於福建,哲學碩士。原福建師大公共管理學院哲學教研室副教授,現任山東工商學院公共管理學院經典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論文在《自然辯證法通訊》、《人民政協報》等刊物發表。已出版著作有《經典文化教育運動啟示錄》(2004年,大連出版社)、《道路》(2005年,人民日報出版社)、《道德傳真》(2005年,人民日報出版社)、《中道辯證法與中智學》(《ChineseNeutrosophyandTaoistNaturalPhilosophy》,2008年,美國希泉出版社)等。首創經典文化教育學體系和唯道論自然哲學體系,另著有用中道學重整並解讀經典系列著作,經典教育學系列著作,致力於復興中國傳統文化,使之在與現代科學的結合中獲得新生,並溝通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
推薦閱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系列成就綜述
※你達成過哪些特別的成就?
※46歲的伊能靜懷二胎,所有受過的傷,承受的痛都成就了今天的幸福!
※是誰成就了大清?
※心酸的經歷,成就穩健的理財之路
TAG: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