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家陶平用案例談兒童分離焦慮症

6歲以下的幼兒是分離焦慮症的主要群體,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自我生存能力弱,對父母的依賴感會比較強,特別是在進入幼兒園開始的兩年中,這時候如果父母教養方式不當極易造成分離焦慮症。

一位母親帶著孩子來找我諮詢說:"孩子的爸爸常年出差在外,我們和父母也沒有一起居住,因此教育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我的肩上。我很愛我的女兒,母女二人日夜廝守,她一天也沒離開過我,有時她爸爸回家了她也不願意自己睡覺,非要和我一起睡。後來送幼兒園孩子很不適應,每天早上在幼兒園門口孩子憂傷的看著我,心裡就特別難受,中午其他孩子都睡覺了,但她不肯睡,還要哭鬧著找媽媽,老師強迫她睡她就在被窩裡咬指甲咬被角什麼的,我上班時總是心神不寧,每天就盼望早點下班去接孩子。我女兒長得蠻漂亮,我辦公室的同事都非常喜歡她,想逗她玩,但是她卻像個小可伶,躲在我的背後,任大家怎麼哄、怎麼騙,就是不肯與別人親近。我想知道我的孩子究竟是怎麼回事?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兒童分離焦慮的案例。中國媽媽的教養方式造成和母親"共生狀態"的孩子太多了。這種心理疾病主要表現在和自己的親人尤其是自己的媽媽分離時,出現極度焦慮反應。這在六歲以下的孩子中比較常見,男女兒童均可能患病。起因是媽媽的教養方式造成孩子對媽媽過分依戀。

一般說來,父母疼愛孩子,孩子眷戀父母,是人之常情,也是人的天性或本能。至於依戀,更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情感表現,它源於孩子對養育、愛護自己的人的一種信賴感,和由此產生的親情需要和安全體驗。一定的依戀,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日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如果家長不注意教育方式和方法,溺愛、家庭不和諧等原因都可能導致孩子過分的依戀。一旦暫時與親人分開,就會哭泣、吵鬧,或悶悶不樂,與他人疏遠,行為表現異常。很多兒童焦慮症會影響到成年生活,比如很優秀的孩子缺乏自信心,還有些會存在懦弱的行為,

委曲求全與人保持關係,但也有些孩子造成情緒障礙等等。

孩子一旦患了兒童分離焦慮症,要及時地糾正,否則隨著年齡的增長,上學後會出現學校恐懼症、考試緊張症等,膽小,缺乏自信,自我認同度低等現象,年齡小的孩子可塑性強,易糾正,因此,糾正孩子的分離焦慮症並不困難,若孩子已經進入學齡期還存在焦慮帶來的行為表現,請家長儘快找專業人員協助,避免耽誤影響孩子心理健康成長。

首先,家長要意識到孩子的焦慮狀況,媽媽們要克服焦慮傾向,因為當孩子和父母分離以後,父母可能會有所擔心而引起焦慮,這種焦慮又能影響孩子。因此家長要理智地控制自己,把握愛的方式,和孩子在一起時,要經常愉快地講述和談論有關幼兒園的生活,設法讓孩子熟悉新的生活環境,與老師和夥伴們親近起來。

其次,採取多種措施,幫助孩子擴大交往範圍,鼓勵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幫助孩子建立朋友圈子,主動邀請玩伴到家裡或戶外玩耍,可以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與孩子父親及親屬保持親密關係,另外,患有分離焦慮症的孩子多半好靜不好動,喜歡在家待不願外出,家長要引導孩子積極地到外面去玩,不要批評指責或強調孩子負面的行為,更不要在交談中談論孩子的焦慮,還要培養孩子獨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從小處入手,並及時給予表揚,多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和快樂情境,在晚間入睡前給孩子講一些引導性的故事和貼心祝福,讓孩子的情感在正面積極的黃景中得以滿足。

智翱國際教育陶平老師在教育心理學領域從業多年,將腦科學、心理學、行為學與家庭教育融為一體,經常受邀各地中小學和教育機構做家庭教育演講,多家媒體預約撰稿,實戰與理論相結合的家庭教育指導師,輔導過的家長孩子超萬人次,不僅是家長的知心朋友還是孩子們的思想的引領者。http://www.quannaoxunlian.com/陶老師建議所有的家長都有必要參加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做一個合格父母,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確引領者,有可能的話在婚後就接受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讓孩子在胎兒期就能夠接受優良的孕育環境,真正讓孩子贏在起跑線,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且是一生中不退休的老師,然而,今天由於家庭教育能力的薄弱,給很多青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帶來傷害與迷茫的案例已不記其數,幫助家長做——合格父母,成就孩子未來;是陶老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的宗旨和目標。

  • 推薦閱讀:

    【保教常識】分離焦慮的有效應對
    你出門時都需要騙寶寶嗎?5招讓你告別寶寶的分離焦慮
    兒童分離焦慮
    「媽媽你別走!」孩子節後分離焦慮,父母應該怎麼辦?
    原創 | 開學季,如何讓孩子面對「分離焦慮」

    TAG:教育 | 兒童 | 焦慮 | 焦慮症 | 專家 | 分離 | 案例 | 分離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