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每日細玩太極圖,一開一合在吾身

小編有話說

本文標題是借用陳鑫先生的佳句。它一有邏輯性、哲理性,發人深省;二有詩的情感、意境,撩撥人心;三有拳的體感、動感,引人慾試。「每日」強調的是持之以恆、常練不懈;「細」字要求的是深入精微、探源求理;「玩」字用得最生動有趣,指在如玩童遊戲、輕鬆自然的練拳中玩味、揣摩;「太極圖」是中華傳統智慧的縮影,具有直接的畫面感,似在練拳時體內觀看著太極圖的畫面,筋骨體會著陰陽互動的關聯,體外描繪著太極圖的弧線。默讀著「每日細玩太極圖」練拳,令人感覺到有腹中太極轉,腰胯虛實換,手上運八法,腳下陰陽變的妙趣。陳鑫先生一貫重視開合,強調說:「學太極拳,學陰陽開合而已。」「太極拳之道,開合二字盡之。」「一開一合,拳術盡矣。」「一開一合,足盡拳中之妙。」他反覆用一個「盡」字說明開合在太極拳中無所不在、無所不是、無所不包,說明拳者的心性意氣、骨肉身形,拳中的技術要領、理法功用、精華奧妙,統統盛裝在開合的大容器之中。一開一合構成一太極,既是太極圖中陰陽兩魚的一次互變,又是「吾身」練拳中的一個運動單元。

一、道法自然動成圓

太極圖畫在紙上,只能是個平面的圓圈,但它畫的是萬千事物,代表著現實中立體的圓球、弧線。把太極圖設計成圓形,是因為圓是太極的形象。圓融意味著和諧,圓滿是沒有缺陷,圓潤顯示著流暢,圓轉代表著循環。圓的佔位最小、內涵最大、藏而不露。圓的內聚力和外抗力俱佳,善於分解來力,善於自我保護。圓形是物競天擇篩選出來的最佳狀態,最合天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大到天體星球,小到微粒子,普通到河裡的鵝卵石,都是「天之道」磨損其「有餘」的稜角,填補其「不足」的坑窪之後而自然形成的圓球形。太極拳道法自然,理所當然地崇尚圓,心神意境是曲水婉流、曲徑通幽,整體氣勢是八面撐圓、精神飽滿,內在運化是氣機圓通、丹田內轉,外在運動是纏繞甩擺、非圓即弧。

首先說肢體撐成圓形。撐圓就是掤圓,是掤勁飽滿的體現。掤圓就是松圓,是從向下松沉中派生出來的由內向外的膨脹。掤圓是意氣充至豐滿之後自然形成的粗大有力感,是意氣在「一開一合在吾身」的運動中實現的。意氣走到哪裡,哪裡就有被意氣鼓圓的感覺。

開時氣貫四肢就鼓圓四肢,合時氣聚身內就撐圓腰背。所謂「開」,是從內向外松,是身軀內的意氣通過肩胯貫入四肢,到達四尖,使四肢和手腳有充氣後粗大有力的感覺。開時的上肢,由於舒肩送臂,一是抹平了肩峰的稜角,二是撐開了腋窩,三是上臂有明顯的鼓脹感。這樣就使肩峰、腋窩和上臂都有被意氣撐圓的感覺。由於開的意氣繼續往手上送,手腕有膨脹感,手掌有肥厚感,手指有粗壯感,指肚有飽滿感,都有圓鼓鼓的感覺。虎口和其他指縫根部都有向內吞球的圓撐感。開時下肢的主要圓感是:大腿粗大有力,腳踝膨脹飽滿,腳底鋪開、放大、貼地。綜合四肢開時的主要圓感是肱股粗壯,腕踝膨滿,腳底鋪地,掌肥指圓。

合時的撐圓感主要就不在四肢,而在身軀了。所謂「合」,是全身從外向內松,是四肢的意氣收回身軀,身軀總的表現是前面虛含、後面撐圓。一是胸如抱樹,含抱成圓;二是胸腔內氣向後貼背、向兩側擴展,將脊背開圓;三是肚臍內吸、命門後鼓、兩腎側展,將腰撐圓;四是兩膝相吸,兩大腿內旋,骶骨松沉並向兩側開寬,將兩胯裹圓;五是兩腹股溝上提內抽,兩大腿根向兩側撐開,襠下如騎馬般地開寬、撐圓;六是兩膝相吸,兩腿像被馬身撐開似的成羅圈腿狀。綜合這六點的意思,凡合時應當臂抱圓,胸含圓,肩圓背圓腰弓圓;胯裹圓,襠開圓,腿如騎馬羅圈圈。

然後說旋轉畫出圓線。旋轉同樣是「其根在腳,主宰於腰,形於手指」,是全身的完整一氣。堅持其根在腳的旋轉方法主要是旋踝轉腿,是隨著重心移動,兩腿旋轉、一伸一屈、虛實交替,意氣像水一樣在兩腿內部流動,在兩腿周圍鼓盪。以襠走下弧的鬆動形式來回移動重心,兩腿意氣經襠來迴流過,像深水暗流摩擦著襠部皮肉往返。旋踝轉腿、彈性伸屈,下肢載著上體運動,像深水載著輪船航行,穩定中透著鬆軟。

主宰於腰的旋轉表現為旋胯轉腰。「腰脊為第一主宰」,但腰脊的主宰作用離不開丹田這個第一賓輔的作用。腰脊(骶)與丹田(小腹)像太極圖中的陰陽兩魚,於開合中旋轉互動。腰腹是放在骨盆之上的,腰腹的旋轉互動又是與骨盆的偏沉密切相關的。骨盆是由左右兩胯和後面骶骨合圍而成的一個盆狀骨架,其中左右兩胯也像太極圖中的陰陽兩魚,隨著重心在兩腳之間移動而此起彼落、旋轉互動。上至腰間帶脈,下至襠間會陰,前腹後腰及左右兩胯這一大塊,是丹田核心部位的外圍,共同組成一個大丹田,運動起來像一個圓球可向各個方向立體旋轉、滾動。常說的旋胯轉腰,實際上是這個球前後左右地滾動、旋轉。腰腹襠胯這個大球旋轉又總是圍繞著一個固定不變的軸心,就是丹田的核心部位。丹田的核心部位在骶骨之前和膀胱之後夾室之內,不僅是腰腹襠胯,而且是全身運動的總軸心。常說的丹田內轉,首先是這個總軸心微微自轉,帶動腰腹襠胯像車輪一樣地公轉,進而帶動四肢起落繞擺地畫弧線。

運動必須旋轉關節,關節就是運動的軸心、畫圓的圓心。人體有許多大小不等的關節,一動就畫許多大小不等的圓。人體運動就是以關節為軸心地畫圓運動。在太極拳運動中,以腰腹襠胯為外圍的丹田是全身所有關節中的中心關節,是所有軸心的總軸心,其他所有的關節、軸心,都由此輻射出去、排列出去,都由此推拉甩擺、帶動畫圓,都是由離此更近之處帶動更遠之處,一節帶一節的節節貫串。這種節節貫串的地帶動旋轉有兩種形式,一種叫公轉,是以關節為軸心,像甩鞭子一樣甩擺;另一種叫自轉,是以肢體的縱向中心一條線為軸心,像擰螺絲一樣的轉動。以手臂為例,以肩關節為軸心的起落繞擺畫大圓,就是公轉,圍繞手臂內的中心線旋腕翻掌就是自轉。公轉帶動自轉,自轉順應公轉。公轉自轉,觸之即轉,珠滾玉盤,靈活無限。不論公轉自轉,都是由偏沉則隨引動,都是在「一開一合在吾身」的過程中進行,都是在「每日細玩太極圖」中轉圓圈、畫弧線。

二、偏沉推動開與合

太極圖的主體畫面是兩魚互抱所標示的一陰一陽。「一陰一陽一太極」,「一陰一陽謂之拳」。練太極就是練陰陽,練體內陰陽兩儀的一開一合。陰陽在太極拳中有許多表現,其中最應當引起重視的就是開合虛實。「開合虛實,即為拳經」(陳鑫)。

太極拳運動以分清虛實為動力、為內容,以開合伸縮為表現形式。分清虛實主要是分清肢體對稱部位之間意氣升降聚散的區別。分清虛實的過程就是偏沉則隨的運動過程,就是通過半邊肢體的偏沉借來地心引力,推動拳勢開合運行的過程。分清虛實,第一要分清上下兩半身的虛實,第二要分清左右兩半身的虛實。分清上下兩半身的虛實,首先要明確上下兩半身的分界線。常人認為:腰以上為上半身,腰以下為下半身。這種分法不適合開合虛實的運動實際。我的體會是上下兩半身的分界線前後不是等高的。從身後說,頸椎到尾椎的整條脊柱是貫通的,意氣升降是一致的,所以,從尾椎骨向上都應劃歸上半身。從前面看,小腹與腿腳是相通的,意氣升降是一致的,所以,肚臍之下都應屬於下半身。上下兩半身的交介面不是平齊的,而是後面腰骶與前面小腹重疊交錯著相接的。作為丹田的外圍,腰骶代表並分管著上半身,小腹代表並分管著下半身,腰骶與小腹的開合互動,顯示著丹田內轉,溝通著上下兩半身的意氣交流,主宰著上下兩半身的一開一合。

一開一合,就是肢體的一伸一縮、意氣的一聚一散、神韻的一抑一揚,勁力的一虛一實、一蓄一發,氣勢的一弱一強、一柔一剛,技擊的一收一放、一攻一防。一開一合,像行人的一步、音樂的一拍,是太極拳的一呼一吸,是一陰動和一陽動組成的一太極,是一個運動節奏,一個運動單元,裡面蘊藏著太極拳基本的技術要求、運動效能和文化信息。真正弄通了一個單元的開合,也就基本明白了整個太極拳的奧妙。

平常說是「開合」,真正做起來是「合開」,是先合而後開,正如先拉弓後射箭一樣,每個運動單元都應是先蓄而後發。開合是細膩的,涉及到全身的每一個關節、每一塊肌肉、每一個細胞,但在實際操作中,應化繁為簡、抓大帶小。從大的方面說,開合分上下兩半身的開合與左右兩半身的開合;前者是原生,應為第一,後者是派生,可列第二。所以重點要抓住上下兩半身的開合,其中又特別要關注胸腹之間及肩胯之間的開合。

胸腹相合時應重點關註上半身氣向下行,胸腹相開時應重點關注下半身氣向下行。做胸腹相合時,應當從沉肩開始,從肩經脊松沉到腰骶,是上半身氣向下行;是腰腹襠胯這個圓球後面向下走、下面向前走、前面向上走、上面向後走,似向後旋轉滾動;是骨盆如槓桿後落前起,小腹如瓢舀水向上收卷,促成小腹與後面的腰相合、與上面的胸相合,以帶動下半身氣向上行,與上半身的下行之氣相向相吸,帶動全身收合屈縮。合後必開。做胸腹相開時,應從松沉小腹開始,小腹如瓢潑水前鼓下沉,使骨盆如槓桿前落後起,推動腰腹襠胯這個球前面向下走、下面向後走、後面向上走、上面向前走,似是向前旋轉滾動,以促成小腹與後面的腰上下相開,與上面的胸上下相開,促使腿腳向下松沉,下半身氣向下行。骨盆後面升起,肛門後面的長強穴上托,推動尾閭腰脊節節上頂,上半身氣向上行,與下半身的下行之氣逆向相開,肢體伸拉拔長。

兩肩兩胯各代表並牽動著全部肢體的四分之一,肩與胯的開合,既是四肢的開合,也是身軀的開合。肩與胯的開合,分同側的上下開合與異側的斜向開合兩種。先說同一側肩與胯的開合。同一側的肩與胯不論開合,均以實腳側為主導、為動力、為意念關注的重點。實腳側肩胯相合則整體拳勢為合,實腳側肩胯相開則整體拳勢為開。在兩腳沒有虛實交替的一個運動單元中,一合一開兩步即可到位。在重心從偏於一腳移至偏於另一腳的運動過程中,肩與胯的開合則應分為三步走。第一步是原實腳側肩胯帶動上下兩半身相向相合,是該側肩井穴經背肋腰腎向下放鬆,是上半身氣向下行;同時,同側胯部的環跳穴向上提收迎接,帶動自湧泉沿腿氣向上行,與上半身的下行之氣匯合於腎俞穴與環跳穴之間的胯部。第二步是由合到開的過渡轉換,是隨著重心繼續移動,原實腳逐漸變虛,原虛腳逐漸變實,聚於原實胯的意氣經骶骨流到新實胯。第三步是新實腳側上下兩半身逆向相開,是該側環跳穴經兩腿向下放鬆到兩腳下,是下半身氣向下行;同時,其向下的反作用力推動腎俞穴意氣向上,經肋背上升到肩,肩井穴飽滿側展,將意氣送到手臂、指尖;是上半身氣向上行,與下半身的下行之氣逆向相開。

然後再說不同一側的肩與胯的斜向開合。在立身中正的狀態下,身軀像是一個豎立的長方形,兩肩兩胯是同為90°的四個角。在順弓步、側弓步(如斜飛勢)的狀態下,立身斜中寓正,原本長方形的身軀似乎變成了平行四邊形。由於實腳側的胯(實胯)通過偏沉推開虛腳側的胯(虛胯),進而推動虛腿伸蹬;虛腳側的肩(實肩)通過偏沉推開實腳側的肩(虛肩),進而推動虛臂伸展,所以,實肩實胯似是變成了鈍角,有相合之意,虛肩虛胯似是變成了銳角,有逆向撐開之意。從力學原理說,在平行四邊形中,兩鈍角的對角線更短,表示兩鄰邊的合力更小;兩銳角的對角線更長,表示兩鄰邊的合力更大。從練拳的實感體會說,實胯偏沉向虛胯送力,實肩偏沉向虛肩送力,能確實感覺到虛肩虛胯的反向開力。

肩與胯不論上下開合還是斜向開合,有腰的參與才完整,有腎俞穴與環跳穴的開合內助才通透。不論肩與胯的開合還是胸與腹的開合,推動的都是全身各方面的整體開合,都是重心一移一太極,身心先合而後開,開合都重實腳側,都是偏沉松出來;感覺上是開則伸筋拔骨,合則如揉麵糰,一合一開鼓盪,純任天機自然。

「一開一合在吾身」還應注意。

第一、胸腹開合更偏重於骨盆前後之間的槓桿關係,肩胯開合更偏重於骨盆左右之間的槓桿關係。但是,胸腹開合與肩胯開合所推動的都是上下兩半身的開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雖然可以有所側重,但更應相互兼顧,不能分割開來。

第二、上下兩半身縱向相向相合時,左右兩半身橫向也同時相向相合;上下兩半身縱向相逆相開時,左右兩半身也橫向相逆相開。是上下兩半身的縱向開合派生了左右兩半身的橫向開合。上下兩半身的縱向開合比左右兩半身的橫向開合能更直接地運用自身重量、借來地心引力推動行拳,所以應更加主動一些、偏重一些。

第三、上下開合應重點關注實腳一側。實腳側分擔的身體重量更大,蘊含的運動能量更大,對全身的引動效果更好。實腳側偏沉,虛腳側則隨。關注實腳側肩或胯的偏沉,就是關注松中生動、用意不用力、用重量不用力量。只要做好了實腳側的開合,就很容易通過兩肩之間、兩胯之間的槓桿關係,把實腳側的運動信息傳遞到虛腳側,實現左右兩側相反相成的開合互動關係。

第四、開合的力量源頭是地心引力(陰力)和地面反作用力(陽力),所以,練拳要有意識地把自己上下兩半身分別融化入大地的陰陽二力,融化入大地陰陽二力相反相成的交互作用之中。在大地的陰陽二力之中,向下的地心引力是原生力、本具力,是第一性的;向上的地面反作用力是派生力、輔助力,是第二性的。這個道理用於自身的開合,要重視向下偏沉的半身毫無障礙的自然松落,關注用偏沉的半身相向牽拉或反向推開另外半身氣向上行。在上下兩半身的開合運動之中,總有半身,也只能有半身融化入地心引力,像水滲沙土似的氣向下行;而另半身則受其反作用的推拉自然融化入地面反作用力,如氫氣球升空似的氣向上行。如果是上半身融化入地心引力氣向下行,下半身則自然融化入地面反作用力氣向上行,自成合勢;若是下半身融化入地心引力氣向下行,上半身則自然融化入地面反作用力氣向上行,自成開勢。所謂融化,就是自身與地力融合到消化的程度,就是通過放鬆把自己有為的思想意識消化成無為,把自己固態的肢體消化成可流動的如水液態,把自身融入地力的一切障礙完全消化掉,留下的只有上下兩半身自然而然地隨著大地如水的陰陽二力交替著一沉一浮。

三、道動規律是逆反

「每日細玩太極圖」,除了玩太極圖外示的圓形圓轉和內示的陰陽開合之外,還有陰陽兩魚之間一條隱而不顯的S形曲線,也很值得玩味。這條由兩個半圓反向連接而成的曲線暗含逆反之意,它既是陰陽的分界線,又是陰陽的聯繫線,是陰陽相開的出發處和相合的歸宿處,是陰陽之間的「中」和共同的「家」,是練拳要「守中用中」的那個「中」。這條線象徵著老子「反者道之動」的哲學思想,反映了事物「否定之否定」的變化規律,表示著一種逆反和辯證的思維方式,代表的是傳統文化。「中國文化就是『S』,我們太極拳就是這麼來的,它是反扭的,這個反扭就是我們的太極拳」(王壯弘)。這個反扭表現在太極拳的方方面面。

例如一,有和無反扭著。太極拳主張化有為無、無中生有。化有為無的表現是物質變精神,是重內輕外、重意輕形,全憑心意用功夫;是有力不用、當作無力;是化實為虛、實以虛運;是內固精神、外示安逸,淡化對物質實體和有形動作的關注,把肢體放鬆和虛化到虛無、空無、拳無拳、為無為的程度,從有形中體察無形的精神存在。無中生有的表現是精神變物質;是以心行松、以松運身,是以意領形、意動形隨;是不用力中生出力量、思想情感中生出動作;是從無形無相、全身透空中產生靈動;是重視調神煉意,重視神經系統對其他各生理系統、運動系統的調節;是把無形的精神灌輸到有形的肢體之中,催動肢體運行。

例如二,要有力與不用力反扭著。凡是運動都是力的推動,太極拳是肢體運動,當然必須要有力才能動。但是,太極拳松中生動、以柔克剛的特定性質又決定了練太極拳一定不能用力,一用力就誤入旁門,所練的就不能叫太極拳了。這個反扭的「扣」是個「力」字,是必須要有的「力」與一定不能用的「力」不是一種力。必須要有的是從自身重量中釋放出來的自身重力,是引入體內的地心引力;一定不能用的是體力,是靠筋肌收縮、繃緊產生的力。這兩種力如水火不容,是不能用時並存、相兼并用的;一用體力就借不到地力,要借到地力就必須不用體力;只有徹底放鬆、不用體力,才能釋放出重力、才能借到地力。只有用松出來的力,用因為不用力所以才具有的力,用自身重量(力)、地心引力推動拳勢,才符合太極拳的特定性質,所練之拳才能冠以「太極」之名。

例如三,運行路線上,入手和目標反扭著,是反面入手,正達目的,是利用「物極必反」的自然規律,先通過「物極」的方法反向蓄勁、造勢,再順著「必反」的走勢達到正面目的。在攻防策略上,如欲擒故縱、欲要先予;在攻防技法上,如欲捋先掤、欲擠先捋;在訓練程序上,如欲快先慢、欲剛先柔;在開合虛實上,如欲開先合、欲實先虛;在運動路線上,有欲上先下、欲進先退、欲左先右……總之是欲得正面效果,先向反面積蓄,是用一種往複摺疊的來回勁。

例如四,對稱部位之間的用力方向反扭著。相互對稱的兩個部位之間,或通過槓桿關係一沉一浮地反向運動,或通過作用與反作用的關係一開一合地反向交替,或通過離心與向心的反向關係外撐內抱,總之都是要對稱用力。許許多多、大大小小、各個方向的對稱用力,相互組成一個系統,聯成一個網路,覆蓋全身的每一個地方。從大的方面說,如前述的腰腹之間、胸腹之間、肩胯之間、兩肩之間、兩胯之間,以及上下兩半身之間、左右兩半身之間等;從小的方面說,肩肘之間、肘腕之間、腕掌之間、掌指之間、指根與指尖之間,以及全身每個關節的兩骨之間,不論相向相合還是相背相開,都是反向用力的,都不是同時順一個方向用力的。這種反向對稱用力,是太極拳運動的基本力學結構,由此形成了許多練拳的技術原則。例如:按肢體關節順序一個接一個連續依次對稱用力就叫節節貫串,同時按上下左右前後全方位立體對稱用力就是外撐內抱、八面撐圓;按對稱雙方相向對稱用力與相背對稱用力循環交替進行就是開合;按一方向下松沉帶動另一方相隨的對稱用力就是分清虛實、偏沉則隨。這種體內相互對稱的力學結構,歸根到底又來源於地心引力與地面反作用力的相互對稱。這種對稱,說起來是對稱「用力」,做起來卻應是對稱「放鬆」,是偏沉對稱松;只有從對稱放鬆中找到對稱用力的感覺才是正確的,才符合「反扭」的規則。

不論什麼反扭,都像太極圖中陰陽兩魚地反扭,都是陰陽兩儀互根、互生、互換地反扭,都是欲求陽反要到陰中找,欲求陰反要到陽中尋,不論思維路線還是運動路線,都是順著陰變陽、陽變陰、陰陽循環互變的自然法則走,走迂迴圓轉、螺旋發展的路線。這貌似反扭的路線,內在聯繫卻是順水順理、自然而然的,是形扭質不扭、外扭內不扭,是對立統一規律的自然反映。

「每日細玩太極圖」,應懷著對先聖智慧的信奉崇敬之情和虔誠受教之意,揣摩先人之思想,品味圖中之示意,思考自身之貫徹。「一開一合在吾身」,應懷著與先聖同身、與天地一體的意境練拳,吞天之氣、借地之力,通過自己身體溝通天地信息、交換天地能量,與天地同開合、同鼓盪。「每日細玩太極圖,一開一合在吾身」,就是要在自身一開一合的運動中,感受太極圖中所含的太極哲理,體會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刊登於《中華武術》雜誌2015年第6期)


推薦閱讀:

《三命通會》論太極貴
太極拳的發勁
澄清習練楊氏太極拳時的一個常見的錯誤動作
8000年太極真相
太極拳和張三丰沒關係,這個將軍才是祖師爺,他早說了太極不能打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