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載]拳,就是這樣毀掉的

武當魏獅點評國家套路系列之一

今年是簡化太極拳創編50周年紀念,聽說這個月在河北邯鄲還有紀念活動。我想像不出簡化太極拳除了傳播地很廣誤導了大多數人之外還有什麼值得慶祝的。在我看來,簡化套路是一個禍害。

按體委的說法是56年的時候招集了一大批太極拳方面的專家對傳統太極拳進行修改簡化,然後成的24式太極拳。也就是今天傳得最廣的一套拳。但是,這句話就有問題。何來一大批太極拳專家?帶頭的是李天驥,他的父親李玉琳學的倒是楊家的老架子,可是從李天驥的架子上我看就有很大的問題。其他的所謂專家也就是武術上有點造詣,加上學過一點太極拳,會玩玩政治,會討好體委。試問,這樣的人怎麼去弄太極拳簡化套路?簡化幾個動作就行了,非要把好好的一套架子弄得非驢非馬!而後世的從學者就以訛傳訛,以致我們到真真要學傳統套路的時候要費好大的勁才糾正這些錯誤。

所以為了不讓更多的人再受到這個套路的禍害,我寫下這篇文章,一個動作一個動作來細描這套太極拳。

一、起勢毀了。24式中,起勢要求兩腳併攏,下按時隨著兩手下沉下肢半蹲。1,太極拳很重要的一個要求就是順其自然。你和人對峙時總不會兩腳並得像連理枝那麼攏吧。正確的做法是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守我之靜,以待人之動」。這對準確把握身體實時平衡也有相當用處。2,太極拳講究對拉拔長。也就是上要虛靈頂勁,下要氣沉丹田。傳統的楊式太極拳的起勢是雙手緩緩上掤,然後下按。這是外在,內里呢,雙手上掤時內意往下,下按時意要向上。下肢不用下蹲,也就是「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雖然說「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但24式太極拳傳授者未能說明這一點,顯然有傳訛之嫌。

二、攬雀尾毀了。24式中將攬雀尾放在第七第八式,真是荒謬!「攬雀尾乃太極拳體用兼全之總手」。學過推手的都知道,先是定步推手掤捋擠按開始四正,然後再采挒肘靠四隅。一套簡化太極拳套路的開頭竟然不讓我們好好打打基礎弄清掤捋擠按,卻搞個野馬分鬃一手采一手挒,真不知道是我們從小念書要去**小學報名呢,還是直接去參加高考念大學!

來看動作。掤,當時我們老師就是這樣教的「這個動作和野馬分鬃一樣,就是動作幅度小一點,右手手指是向左,左手則放於腹前」。時至今日,想想真是不知怎麼說好了。右手掤,左手輔之。左手放在腹前,如何「輔」?捋就更搞笑,雙手往下捋。這個勁我就看不懂是怎麼使了?正確的當然是配合著重心的後坐下沉而將對手往左捋!話說回來如果對手個個是武大或我長得比姚明還高往下捋可能也可試試哦^^

三、楊式的長勁毀了。什麼是長勁?就好像傳統套路里的三個摟膝拗步一樣,一個接一個,重心是不換的。這叫作長勁。24式里最大的一個敗筆就是在這中間加了一個重心後移的過程。不擔增加了膝蓋打壞的可能性,而且也大大地不符合技擊的要求。這些人還故作有氣勢地說這樣簡單,方便大家學習!這簡直就是放屁!是個人都會做!想想看,拳譜中講「愈進愈順則愈長」,如果和敵人對打,進攻地順利當然要乘勝追擊。誰會蠢得增加後坐去讓敵人喘氣的時間啊!當年主席雖然很豪邁地說「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可惜他沒做到。他不能,我們能!

四、白鶴亮翅毀了。當時我記得我還問過老師這招的攻防應用,老師煞有介事地說這招是掤勁。唉~不知道定勢的手型是要舉手發言還是要幹嘛。反正我知道要是人人會舉手發言,就不要有太極拳了。這招原來就是肘勁加最後的靠勁,掤勁算他有一點吧,畢竟不是主要的。真不知道這些老師的老師是怎麼教的。呵呵,原來弄到最後,祖師爺就是半斤八兩。搞什麼搞!

五、步序要求毀了。24式中,倒卷肱是4個,雲手是3個。傳統太極拳要求雲手和倒攆猴、野馬分鬃做的數目必須一樣且是單數,因為套路中有3組雲手,2組倒攆猴和1組野馬分鬃,步伐上來看正好能回到原處。雖然我一向不注意打完拳是否回到了原處,但要求總是知道的吧。總得明示一下吧。簡化太極拳雖不是傳統太極拳,畢竟要對初學者入門有些幫助吧!

六、單鞭毀了。從攬雀尾到單鞭,本來是個經典組合,卻為什麼要單鞭之前要向雲手一樣畫個圈?我看不出絲毫攻防含義。我突然想到為什麼我當時在學簡化太極時苦苦思索想不出其各招各式的攻守意義,原來原因如此簡單,編創這套簡化太極的祖師爺不讓他有任何攻防意義!單鞭這個動作,用法非常之多。但無論怎樣,要點之一,是「雙手往複盪動」,還要保護胸口,即「斜走單鞭胸膛占」。

七、蹬腳毀了。原來我在看一些現在的競賽套路時就在想,太極拳是被這些人毀了。我還對競賽套路編創者報有幻想,以為一開始的腿並不是踢得那麼高的。因為我知道,不管別的武術的腳踢的有多高,反正太極拳的要求是「腿不過腰」。道理很簡單,沒有經過特別的訓練,腿的力道過了腰就小了。而太極拳對腿的訓練,以及不管是分腳蹬腳還是單擺蓮雙擺蓮,都是不過腰的。再讓我們看看李祖師的拳照,呵呵,這鼓風氣原來是從他那裡傳下來的!

八、下勢毀了。原來在看到「下勢獨立」這一名稱時,就很感彆扭。原來是把「下勢」和「金雞獨立」加在一塊的。而這個下勢呢,則是很機械地加了一個單鞭的動作。哈哈,看來少了單鞭這個好兄弟,李祖師就不知道怎麼對付下勢了。所以他折中了一下,很生硬地加了一個勾手的動作。結果是:真難看!我發現有些人的下勢為了好看喜歡下得很深,功夫好的臀部簡直要碰到地上,結果站起來就顯得很吃力。這些人很傻。為什麼呢?舉個例子,QQ的車為什麼限制最高速度,不是說他達不到這個速度,而是他的剎車系統只能提供到剎這個限制速度的水平。相同的,不是說不能下得深,下勢是蓄勁,關鍵在後面的反攻「金雞獨立」。你下得去就要起得來!

九、搬攔捶毀了。一招搬攔捶打成這樣,真是死人都要嚇醒的!24式中的搬攔捶,是傳統套路中撇身捶和搬攔捶的雜交,結果,精華跑掉了。「貼身靠近橫肘上,護中反打又稱雄,進步搬攔肋下使」。歌訣很明確地告訴我們怎麼去用了。想不到24式比85式還大開大合,這招搬攔捶除了引誘敵人來打胸敲腹擊襠,我看不出對己有什麼用的。按說右手已經把敵人左手搬了吧,自己左手還要往右去攔。攔什麼啊?傳統搬攔捶右手有兩搬,此為護,護中反打就是左手輔右手進行肘擊敵人肋部,左手攔,然後右手捶上。這個招法是太極五捶(搬攔捶、撇身捶、肘底捶、栽捶、指襠捶)中用法最為出彩的。當然,用法也很多。或許李祖師特立獨行,與常人想得不一樣,也是有的。

十、如封似閉毀了。24式中李祖師極盡全力誘導我們將如封似閉和攬雀尾中的按姻聯起來,搞到後來我一度分不清兩式的區別。不錯,如封似閉是最後是有按一用,但主是要突出「封」和「閉」,傳統套路中兩手有在胸前交叉成十字,就是這個意思。

十一、氣勢毀了。把太極拳配上音樂打,估計也是這裡原創,以前是沒有的。這大大違反了太極拳追求自然的道理!一邊打拳一邊聽音樂就分神了,心不專打拳能打好么?有人說這個音樂很難聽。其實我倒是覺得這個音樂不錯,口令太難聽!什麼「白喝亮翅」、「攬(第一聲)雀尾」。作孽!!

或許,細節上看看,李祖師畢竟也是學武出生,倒不是一無是處。從左右攬雀尾、左右下勢獨立這些獨創的動作上來看,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路,就是拳要左右反覆著練。但是,用主席的話倒過來說,功勞和過失是一個指頭和九個指頭的關係。

好好地傳統套路里的20個動作被搞成這副樣子。那套88式我就更不忍心說了,一塌糊途!傳統套路改成這個樣子,如果澄甫宗師在世,不知作何感想。楊式太極拳,就是讓國家套路毀掉的。


推薦閱讀:

這樣談戀愛,遲早會鬧掰。
牆角弄成這樣,可以讓你多出一間房!
客廳中適宜掛什麼畫?懂風水的人都會這樣選
寶寶營養粥 這樣做的粥營養高
你敢嗎?這樣整人!!!

TAG:轉載 | 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