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見辭彙解義
菩薩:梵音「菩提薩」簡稱。「菩提」為覺,為道;「薩」為有情,為眾生。又譯作開士、高士、大士等,總名為求佛果大乘眾生,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有自覺、覺他兩義:於己,則上求佛道、菩提以自覺;於人,則下化眾生,以菩提法覺化眾生。故菩薩為有覺悟的眾生,或能覺悟眾生的眾生。現泛指佛和某些神。
地藏:梵名「乞叉底櫱沙」,在忉利天受釋迦如來咐囑,每日晨朝入恆沙禪定,於二佛中間,無佛世界教化六道眾生。據《地藏十輪經》云: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在密教,其密號為悲願金剛或稱與願金剛。又,地:心地,能生萬法,一切皆由此生;藏:心地含藏無量功德,有能生、能載、能攝、能藏、能支、堅固等義。
地藏佛教的本願(最高目標):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體現孝道。《地藏經》是佛門的孝經、人天的因果經。經中,地藏王菩薩廣述,造惡為入三惡道的苦因;為善乃入人天善道的樂果;發菩提心行善乃至修持念佛法門,是了生脫死、直至成佛的正因。 七月十五日的盂蘭盆法會、七月三十日的地藏法會,在我國各地廣泛流行的原因,是地藏法門與中國孝道結合得很好,所以明朝的紫柏、蓮池、憨山、澫益四大師和先師圓瑛大師,都特別推崇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的大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中國熟知的四大菩薩,於名號上皆加一讚詞,如大智文殊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大願地藏王菩薩,可見地藏菩薩的願力是特別深廣的。
《地藏經》:也稱《地藏十輪經》,是釋迦牟尼佛在入滅前的託孤囑咐經。地藏菩薩昔於忉利天宮,接受釋迦世尊託孤囑咐。釋迦把佛佗寂滅以後直至未來的彌勒成佛之間的一切天人及惡道眾生,全部託付給地藏王菩薩。在這個過渡時期中,令其度化娑婆世界芸芸眾生,發菩提心,成佛本願,並特別關心那些尚在惡趣受苦的眾生,勸化向善,離苦得樂,至彌勒佛出世時,使娑婆世界一切眾生皆得解脫。據《地藏十輪經》所述:地藏菩薩按照佛祖的囑咐,每日清晨,入恆河沙定。並以定力令十方諸佛國土除刀兵劫,互相慈悲,除疫病劫,除饑饉劫,利益安樂,諸有情事。
地藏菩薩特點:有二個顯著特點:(一)常居穢土。「我今學世尊,發如是大願,當於此穢土,得無上菩提」(見《十輪經》卷一)。釋迦佛是在穢土成佛的,地藏菩薩發願學習佛祖的高風大德。越是濁惡世界越要去,越是惡業深重眾生越要去度化。(二)現出家相:其它菩薩基本上都是現在家相,如觀音菩薩現白衣大士或天人相,文殊菩薩現童子相,普賢菩薩也現在家相。所以一般寺廟菩薩的塑像或畫像,文殊、普賢、觀音、大勢至等菩薩,都是頭戴天冠,身披瓔珞的天人相。唯獨地藏菩薩身披袈裟,覆右肩,左手執蓮花,右手施無畏,坐蓮花台上;或有幢幡,左手持蓮花,右手持寶珠。這是由於他在穢土工作的條件決定的。
經:佛所說經,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眾生所具之機,故亦稱契經。經:徑,入道的通途;經:經緯,以種種理令萬事經緯分明,有條不紊;經:常,經歷萬世而不變的真理;經:線,貫串種種事理以成文;經:攝化,攝化種種根機眾生令入佛道。常誦經,可依仗經力,化剛為柔,變愚成智,罪滅福生,成就善法。
三藏:佛教指經、律、論。經詮定學,律詮戒學,論詮慧學。戒、定、慧為逃出苦海的津梁,超凡入聖的良藥。出家人能通三藏,自利利他,稱三藏法師。
沙門:指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的修行人。
桑門:沙門的異譯,指僧徒。
佛:「佛陀」之略,譯作覺者或智者。覺有覺察、覺悟二義:覺察煩惱,使之不為害,屬智;覺知諸法事理,如睡夢之寤,名覺悟。覺還有自覺、覺他、覺行之義:自覺者,簡別於凡夫、外道;覺他者,簡別於二乘;覺行者,簡別於菩薩。又,「佛」 通常指釋迦牟尼佛。
摩訶薩:「摩訶薩陀」的簡稱,即大菩薩。摩訶:大,指願作佛,行六度(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度盡一切眾生。薩:眾生。
世尊:梵語「路迦那他」或「婆迦婆」,譯為世尊,為釋迦牟尼佛的尊號,以佛具萬德,為世間所尊重。
禪:全稱「禪那」,譯作靜慮,又名三昧,定。思維真理,定止散亂之法。自性清靜寂默,照而常寂,寂而常照,故能靜慮。
波羅密:譯作「度」,或到彼岸,謂度生死大海而到涅槃彼岸的行法。
般若:譯作「凈慧,妙慧」。通達諸法的智慧以及斷惑真偽的智慧。
浮屠:亦作浮圖,佛陀的舊譯,即:如來佛。古人也稱佛教徒為浮屠,後將佛塔、塔婆、塔寺等並稱為浮屠,高積土石或造塔以藏遺骨。藏佛舍利者為舍利塔,無舍利名支提,單為表靈場古迹而立。
三寶:佛教上指佛、法、僧。佛:覺知;法:規則;僧:和合、和諧。三寶有四種:一為同體三寶,如佛有覺照義,為佛寶;佛有軌則義,為法寶;無違諍之過,為僧寶。二為理體三寶,理體為佛寶;覺性法相為法寶;清凈無為為僧寶。三為化相三寶:如大乘以佛身為佛寶,六度為法寶,十聖為僧寶;小乘以佛化身為佛寶,四諦十二因緣為法寶,四果緣覺為僧寶。四為住持三寶:佛滅後,以塑畫為佛寶,經書文句為法寶,剃髮染衣為僧寶。
涅槃:佛教用語,舊譯為滅度、寂滅、無為、安樂、解脫等,新譯作圓寂。指清涼寂靜,惱煩不現,眾苦永寂;具有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等等的中道體性意義;也即成佛。佛教認為,輪迴是一個必然過程,人死去以後,「識」會離開人體,進入另一個剛剛出生的新生命體內,該新生命體可以是人類,也可以是動物、鬼、神。只有到達涅槃的境界方可擺脫輪迴。古印度宗教哲學裡,涅槃一般指一種從痛苦中解脫出來的狀態,即通過肉體的解脫而與高級生命的結合。
皈依:佛教上指歸順佛之教義,積德從善。「皈」亦作「歸」,含「白反」之意,即反黑業(惡業)歸於白業(善業)。娑婆:梵語音譯,也譯作「索訶」、「娑河」等,意為「堪忍」。根據佛教的說法,人們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稱為「娑婆世界」,教主為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即為釋迦牟尼佛教化的世界。此界眾生安於十惡,堪於忍受種種煩惱苦難而不肯出離,為三惡五趣雜會之所,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譯為「忍土」,被稱為「五濁世間」,是「極樂世界」「凈土」的對立面,這裡容易產生各種罪孽,因此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每個大千世界過去、現在、未來時時有佛出世,教化著那裡的眾生。釋迦牟尼等佛菩薩很能忍受勞累,在污濁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眾生,表現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
如來佛:指釋迦牟尼佛。如:如實,即真知,指佛所說的「絕對真理」;循此真如達到佛的覺悟,故名。因此,「如來」並不是釋迦牟尼的真名,而是一種對大能者的尊稱。
釋迦牟尼生平:梵語,漢譯能仁寂默。相傳是古印度吠陀時期著名的王族懿師摩王(義鳩王)即漢譯「甘蔗王」的後裔,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太子。迦毗羅衛是釋迦族集居的小城,位於喜馬拉雅山腳下,今尼泊爾南意部與印度毗鄰的提羅拉科附近,當時是拘薩羅國的屬國。在4世紀法顯遊歷印度時,這個國家已日見衰落。
釋迦牟尼的父親,是迦毗羅衛的國王,名首圖馱那,漢譯凈飯王。母親名摩訶耶,是與迦毗羅衛城隔河相對的天臂城善覺王的長女。根據當時的風俗,摩耶夫人回母家分娩,途經藍毗尼花園,即今尼泊爾南部波陀利耶村的羅美德寺院處,生下了釋迦牟尼。
傳說釋迦牟尼年青時遊歷四方,絕食苦行,最後來到菩提伽耶一棵畢缽羅樹下,經跏趺坐,靜思冥索,終於覺悟成道,時年35歲。
釋迦牟尼證悟以後,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觀察和分析事物的觀念。為了使他的思想學說被世人所理解接受,他便開始了長達45年的傳教活動。佛陀在波羅奈斯城外的鹿野苑,向阿若陳如等五人,宣說四諦、十二因緣、三十七菩提會、五蘊、四禪等教說,五人皈依了他,成為最初的佛弟子。這次說教,佛教稱為初轉法輪。
佛陀終生周遊傳教,當傳教來到南末羅國的波伐城時,受到當地的一位名叫純陀的錫鐵匠的熱情招待,純陀將佛陀請到他家的芒果林中,煮了一鍋美味佳肴供奉給佛陀,這其實是一種蘑菇湯,當時正值印度的雨季,天氣炎熱而又潮濕,蘑菇腐壞。食後,釋迦牟尼中毒腹寫,病情轉重。行至離拘屍那迦城(今印度聯合邦迦夏城)附近的希拉尼耶伐底河邊的娑羅林,半夜入滅。臨終前,他告誡弟子要依法精進修行。又為求見的婆羅門須跋陀羅說法,使他成為最後一個弟子。終年80歲。
釋迦牟尼逝世後,遺體火化。遺骨(舍利)為摩羯陀王阿闍世、吠舍離的離車毗族、迦毗羅衛的釋迦族、阿摩羅迦波的布利族、羅摩伽摩的俱利子族、波伐的末羅族(南末羅國)、拘屍那迦的末羅族(北末羅國)和呔多底波的婆羅門分得,各建舍利塔供養。
法輪:佛家語,輪有二義,一為運轉,一為摧碾,佛運轉心中清凈妙法以度人,且摧毀世俗一切邪惑之見。指佛法無邊,普濟眾生。
法輪不是一個實際的物體,只是一個象徵,和輪子功的那個沒有絲毫關係。法指佛法,即佛教精神;輪指旋轉的、圓融的,周而復始,生生不息。法輪常轉指佛法的傳播和繼承。
法輪的意義有三:一是摧破之義,因佛法能摧破眾生之煩惱;二是輾轉之義,因佛的說法不滯於一人一處,猶如車輪輾轉不停;三是圓義之義,因佛所說之教法圓滿無缺。
又因時代之不同與經典內容之深淺,而將佛陀教法分類為三時期(三時教);其所代表的意義,稱為三法輪。據真諦、玄奘所立之三法輪∶1.轉法輪,佛陀佛陀成道後,最初在鹿野苑為陳如等五比丘宣說四諦教法,為轉法輪之始,又稱初轉法輪,屬三時教中之有教;2.照法輪,為大乘說諸法皆空等般若經教法,以其為大乘獨行之空理,以空照破有,稱之照法輪,為三時教之空教。3.持法輪,為遺第二時教所執之空理,佛陀復說三性及真如不空等妙理,使三酬人皆得修持,故稱持法輪。此不空妙有等唯識中道之教法,即三時教中之中道教。
《新華嚴經》卷五十九載,如來轉法輪有十種事∶1.具足清凈之四無畏;2.出生四辯隨順之音聲;3.善能開闡四真諦之相;4.隨順諸佛之無礙解脫;5.能令眾生之心皆凈信;6.能拔眾生諸苦之毒箭;7.大悲願力之所加持;8.隨出音聲普遍十方一切世界;9.於阿僧只劫說法不斷;10.隨所說法,皆能生起根力覺道、禪定、解脫三等法。推薦閱讀:
※雜文----佛經解讀的大致思路
※水財神上面的財神都是哪幾尊?
※南無妙華蓮華經
※為什麼我覺得印度音樂聽起來使人感到平靜、三月不知肉味,而我媽卻覺得很煩?
※佛祖割肉喂鷹,那唐僧為何不割肉喂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