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商道:「順天應道」說黃帝
作者:我是公社小社員 時間:2011-11-11
大道國學者夏商先生曰:前文《國學商道:「炎黃子孫」說炎帝》提到,「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而蚩尤最為暴」,「炎帝欲侵陵諸侯」。在這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之時,「於是軒轅乃慣用干戈」,「修德振兵」,「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司馬遷《史記》中的這些記載描述,可謂是中國最早的一個豪強爭霸的「戰國時代」。這場亂世風雲,敲響了黃帝時代即將來臨的鐘聲。同時,也給中國「上五千年」及其以前的古遠歷史畫上了一個休止符,由此便開啟了迄今為止的「下五千年」歷史。軒轅黃帝在中華民族形成與發展中,所發揮的「承上啟下」紐帶性作用即在於此。
從上述記載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在「神農氏世衰」天下大亂之際,軒轅氏部落還是一個古風淳厚溫良謙恭的部族,還沒有以武力解決問題的手段和習慣。只是從黃帝手裡,才開始「慣用干戈」建立軍隊。顯然,當時相對於蚩尤和炎帝等諸侯豪強,軒轅氏部落是軍事起步較晚實力也較弱的。甚至可以說,若不是由於「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這位軒轅氏部落的首領,恐怕也不會揭竿而起與這些豪強去「打打殺殺」的。可正因為此,最後才「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
同時,在前面《國學商道》系列文章的回顧中,從有巢氏到燧人氏到華胥氏,直到女媧氏和伏羲氏及神農氏,我們也始終沒有看到中國人在上古時代,有用武力手段解決問題和「改朝換代」的習慣。可見,到了「神農氏世衰」之際,這種氏族公社制的原始共產主義社會內部,已經開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而才出現了「諸侯相侵伐」的武裝割據與豪強混戰的局面。但既然發生了這樣前所未有的「天下大亂」新變局,也就激發出了華夏民族不畏強暴「替天行道」的鬥爭勇氣和精神。此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軒轅黃帝「慣用干戈」和「修德振兵」的歷史壯舉,由此便深刻地影響和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與性格。
但如果認為軒轅黃帝只是一位起於渭水田陌,而能以武力奪取天下的古代軍事家和政治家,那顯然還不足以概括他驚天地泣鬼神的卓越智慧與歷史功德。今天,我們就接著來解讀黃帝的故事。
如前所述,從中國的上古歷史中,我們可以不斷發現和應驗出「西興東衰」循環發展的獨特文化地理現象。即新生力量總是從西邊的渭河流域崛起,逐步擴展並將重心轉移到潼關以外的東部地區後,就慢慢開始由盛轉衰。然後,便又有新生力量從西邊的渭河流域崛起,如此「西興東衰」周而復始。這種文化現象,在此後炎黃部落崛起及周秦漢隋唐次第興起的歷史中,也同樣能夠找到似曾相識的感覺。大道國學者夏商先生,特將此稱為「中國文化地理第一定律」。
從有巢氏到燧人氏再到華胥氏,中國上古歷史的文明之根,就深深扎在了「華胥古國」,即「華州」所處的關中及整個渭河流域。華胥、華夏、華州、華山、華人及中華的文化淵源,即在於此。伏羲氏作為華胥部族的後世傳人,在經歷了「長於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徙治陳倉(今陝西寶雞)」和「都於陳宛丘(今河南淮陽)」後,便進入了「華胥氏世衰」階段。接著,神農氏「起於姜水(今陝西寶雞市清姜河)」,經過出潼關取代華胥氏而「王天下」之後,便又進入了「神農氏世衰」階段。接著,就到了炎帝與黃帝崛起於渭河流域,並先後出潼關爭奪神農氏「天下」的時候了。今天我們要解讀黃帝的故事,還是得從渭河流域的這個「故事源」開始。
據《國語·晉語》載:「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這是我們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記載炎帝與黃帝誕生地的史料。經史學家考證,姬水和姜水都位於今天的陝西省境內的渭河流域一帶。姜水即為今天陝西寶雞的清姜河,這是從《水經注》等大量史料都可以確證的。而姬水則有兩種說法,一說為今天是關中北部黃陵縣附近的沮河,另一說為今天關中中部武功縣一帶的漆水河,但該兩河也均是渭河的支流。再從前面華胥氏到女媧氏和伏羲氏及神農氏的部族傳承發展足跡來看,黃帝和炎帝都是起源於渭河流域的兩個血緣關係相近的部落首領,這一點也應該是可以確認的。
當然,自華胥氏到神農氏和黃帝,在從崛起於渭河流域和出潼關「王天下」的過程中,其各個世系時代都會在中華大地留下光輝的足跡和民間傳說與記載,但這都不僅不影響中華民族從遠古走來的傳承發展主脈,反而更進一步佐證了中華文化同根同源的脈絡支系完整清晰。同時,也都體現了這個「西興東衰」周而復始的「中國文化地理第一定律」。
《易·繫辭下》云:「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意思是說,神農氏時代結束後,黃帝及堯帝與舜帝等世代就先後興起了。他們能夠通易道之變,從而使人民生產勞動的積極性得以持續高漲。黃帝出身於少典部族,本姓公孫,名號稱軒轅。他天資聰穎,出生幾十天就會說話,少年時思維敏捷,青年時敦厚能幹,成年後聰明堅毅。
這裡的「少典」,很多人都直譯為黃帝的父親,這難免有些望文生義。其實在《史記》的《五帝本紀》和《秦本紀》等大量史籍中,都涉及「少典」的記載,往往所指者又會相差好多代。因此,把「少典」理解為上古時期的部族編類應更準確一些,就如後來的諸侯爵位級別或官職,甚至就像我們現在所說的精英與草根階層的分類。再對照前面「神農氏世衰」黃帝起家之際的描述,可見這個「少典」部族的編戶地位,是遠遠低於蚩尤和炎帝等「諸侯」級別。換句話講,相對於當時的諸侯豪強,黃帝應算是出身於「草根階層」。
《史記·五帝本紀》載:「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依附殺蚩尤」。黃帝通過與炎帝的戰爭與結盟,又打敗並擒殺了蚩尤,從而結束了豪強混戰的局面,實現了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的安定與統一。鞏固和發展了自有巢氏、燧人氏、華胥氏、女媧氏和伏羲氏及神農氏以來,中華民族持續成長壯大的態勢。同時,也為中華文明走向新的輝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當時的「國」或「諸侯」,實為氏族公社部落單位。熊、羆、貔、貅、貙、虎為六種獸名,應是六個氏族的名稱代號或圖騰標誌,但也不排除是馴養的各類戰馬部隊。軒轅本意為車,人稱黃帝為軒轅氏,應首先是指其以發明造車技術而得名。如發明造屋建築技術的有巢氏,發明農耕技術的神農氏,發明鑽燧取火技術的燧人氏等。黃帝「代神農氏」而成為「天子」之後,黃帝部落在從渭河流域向周邊地區擴展過程中,繼承了神農以來「道法自然」的農業生產傳統和知識經驗,並將中國的古代農業文明發展到了一個高度繁榮的階段。
《路史》中在記述黃帝時期的盛況時,這樣描述道:「歲時熟而亡凶,天地休通,五行期化,故風雨時節,而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黃帝充分認識到,必須認識和尊重自然規律,充分挖掘土地的潛力,廣耕耘,勤播種,才能使人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黃帝「藝五種」,是指培育「黍、稷、菽、麥、稻」等「五穀」新品種。後來,在以黃帝起家的渭河流域,就出現了一位著名的農業專家「棄」,世人尊奉為「后稷」,據說他就是周人的祖先。黃帝時代有許多發明創造,屬於生產技術方面的,有穿井、作杵臼、作弓矢、服牛乘馬、作駕、作舟、指南車等;屬於物質生活方面的,有制衣裳、旃冕等;精神文化方面則有作甲子、占日月、算數、調歷、造律呂、笙竽、醫藥、文字等。當然,這些都不一定是是黃帝本人發明的,但都與黃帝時代的治理有直接的關係。
與農業生產有密切關係的井的發明,古人也歸功於黃帝。如《世本》說:「黃帝見百物,始穿井。」《易》井卦釋文引《周書》云:「黃帝穿井」等等。中國史前農耕聚落分布,每每呈現出沿河川而居的特點。它反映出早期農業在水的利用方面對於河流的依賴。中國的江河水系星羅棋布縱橫交錯,這為沿河而居的先民們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而井的發明,則改變了農業對自然江河的依賴,使得農業生產規模範圍空前擴大。同時,人口聚落的地域分布,也可以不受江河的制約而獲得擴展。黃帝時代農業生產的發展,增強了人們擺脫自然以及與自然災害作鬥爭的能力,為中華民族的整體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黃帝時代社會經濟的發展,也確定了中華文化發展的基本方向,從而進一步塑造出了獨特的中華文明。據史書的記載,黃帝推算曆法,教萬民「時播種五穀」;興文字;作干支,制樂器,創醫學。「帝使大撓作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紀時」,這便是沿用至今的中國農曆。其中從甲子、乙丑以至癸亥,共六十年為一周期,即道教之六十元辰。
據載,黃帝的發明建樹,體現在曆數、天文、陰陽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紀年、文字、圖畫、著書、音律、樂器、醫藥、軍事、舟車、弓矢、建築、衣服、祭祀、婚喪、棺槨、墳墓、祭鼎、祭壇、祠廟、占卜等各個方面。如隸首作數,定度量衡之制;風后衍握奇圖,始制陣法;伶倫取谷之竹以作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於今日;元妃嫘祖始養蠶以絲製衣服;與岐伯討論病理,作《黃帝內經》;命「倉頡造字」,具六書之法等等。
《史記·封禪書》記載:「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涘,龍涘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涘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書·禹貢》云:大禹「導岍及岐,至於荊山」 孔穎達疏《地理志》曰:「《禹貢》北條荊山,在馮翊懷德縣南。」《後漢書·郡國志一·馮翊》劉昭注引晉皇甫謐《帝王世紀》載:「 禹鑄鼎於荊山,在馮翊懷德之南,今其下﹝有﹞荊渠也。」 可見,這裡的「荊山」,在今天陝西省中部的富平縣西南。「岐」即為今天關中渭河流域的岐山縣,而「懷德」則為今天富平境內的古縣名。
在中國文化里,「鼎」本為煮飯的鍋。所謂「民以食為天」,「治大國若烹小鮮」,故而引申為「鎮國之器」與「傳國之寶」。從黃帝到大禹先後在渭河流域的「華胥古國」鑄鼎,都是華夏天下安定大功告成之意。荊山鑄鼎,華夏始分九州,此後「九州」亦為中國的代名詞。
據說,黃帝時期建立的古國體制,是劃野分疆。其中,八家為一井,三井為一鄰,三鄰為一朋,三朋為一里,五里為一邑,十邑為都,十都為一師,十師為州,全國共分九州;設官司職,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設三公、三少、四輔、四史、六相、九德等共120個職位管理國家。對各級公職人員提出「六禁重」,「重」是過分的意思,即「聲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大家節簡樸素,反對奢靡。道行天下,「修德振兵」,以德立仁,以仁立義,以義立信,以信昭禮。後來春秋時代「禮崩樂壞」之際,老子在批評「周禮」時說:「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老子對「克己復禮」的預警,我們剛好可以為黃帝時代的「道行天下」找到正解。
從「盤古開天」,到伏羲「作《易》八卦」,再到神農氏「道法自然」發明農耕技術,再到黃帝推陰陽五行「道行天下」。從「有巢氏教民築居造房」解決「住房難」、「燧人氏教民取火熟食」解決「食品安全」、「燧人弇茲氏教民織衣」解決「禦寒保暖」、「伏羲氏教民結網漁獵」解決「生活改善」、「神農氏教民稼穡」和「嘗百草」解決「豐衣足食」與「看病難」,直到黃帝「治五氣藝五種」全面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數」。我們都能看到中華文化「大道惟公」與「天人合一」精神的一脈相承,而最後也皆歸於一個「公」字,是為有「道」。或許,也只有從這個原始共產主義社會的故事裡,我們才能真正理解所謂公道、公德、公理、公平、公正等,為何總離不開一個「公」字?而所謂的大道智慧與勇氣,為何總是始於「大公無私」?
我們也都知道,中國私有制奴隸社會的歷史,是起始於夏朝的「家天下」。從此,便是老子所說的「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時代。直到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中國的易理大道文化傳統即正式被「罷黜」。至於在東漢末年,「道教」從民間興起,那也僅是易理大道的裊裊餘音。儘管「道教」並不能代表易理大道的奧義,但總還是能夠給人們以些許精神慰藉和啟示。自然,「道教」在形成初期,就被人們稱為「黃老道」,即視黃帝與老子同為「道教」的教祖。為了不沖淡本文主題,這些宗教與神仙之事,就無需在此展開了。
如前所述,中華文化由來就「道」文化與「易」文化。離開了「道」與「易」,中華文化即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離開了「公」字,就難言「道」與「易」。所謂「大道惟公」與「天人合一」,軒轅黃帝「順天應道」和「替天行道」的故事,就是給我們「炎黃子孫」世世代代的啟迪和鼓舞!
黃帝生於姬水,亦歸葬於沮水邊的橋山,這就是今天位於陝西省的黃陵縣黃帝陵。橋山山體渾厚,氣勢雄偉,山下有沮水環繞。山上有八萬多棵千年古柏,四季常青,鬱鬱蔥蔥。黃帝陵封土高3.6米,周長48米,環冢砌以青磚花牆,陵前有明嘉靖十五年碑刻「橋山龍馭」,意為黃帝「馭龍升天」之處。相傳黃帝得道升天,故此陵墓為衣冠冢。1961年,國務院確定黃帝陵為全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
據記載,最早在這裡祭祀黃帝,是始於公元前442年。後來漢武帝在此大祭,更是把祭祀黃帝推向了歷史的第一個高潮。自唐大曆五年(770年)建廟祀典以來,這裡也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典的場所。近代,孫中山曾親自書寫祭文。在抗日戰爭前夕國難當頭之際,國共兩黨在此同祭黃帝,毛主席親筆題寫祭文,蔣介石題詞,從而促成了國共合作。這裡每年的清明節祭祀黃帝大典,已經成為「中華第一大典」,也是海內外炎黃子孫同根同源共祭黃帝的象徵。
黃帝自永恆,大道自永傳,中華自永續!
推薦閱讀:
※《黃帝內經.素問.<氣交變大論>》第六十九篇
※黃帝故里唱響夢想無邊 黃帝史詩再現拜祖大典
※黃陵縣民祭黃帝陵祭文
※失傳的《黃帝外經》第七十七章「解陽解陰篇」
※黃帝宅經 不署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