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中秋分外明》六、秋天的收穫
《月到中秋分外明》
六、秋天的收穫
風 2012年8月17日星期五,今日出伏
自然界萬物經過春天的生髮、夏天的成長,秋天又到了收穫的季節。秋天的腳步如詩:碧雲天,黃葉地,秋風緊,北雁南飛。如畫:一葉知秋、金風送爽、霜葉紅於二月花……碩果掛滿枝頭,稻浪翻滾田壟,天高雲談,太陽也是金色的。然而在這些過程和結果之間,還有另一個視界——看季節轉換的當兒,那些物候的雙重特性,提示生命什麼?不也是一種成熟的思考嗎?
按農曆節氣今日出伏,農諺:「熱在三伏」。固然,若到了深秋,秋天的特徵是很明顯的,但現在是夏秋之季呢。飲食家拿出「三伏、立秋,飲食養生食普」,醫院廣告「冬病夏治,三伏貼」,總之跟經濟、跟疾病和身體健康、長壽都關係密切,還真不能不當回事,否則怎算成熟?
「伏」是農曆的雜節,最早起源於秦德公二年(公元676年),用來計算一年中最熱的那些日子。「伏」即隱喻:因為太熱了,伏藏起來,避暑的意思。「三伏」把一年最熱的時期分為三個階段: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算起,第一個順序10天,叫「頭伏或初伏」;第二個順序10天,叫「中伏或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算起,順序10天,叫「末伏或三伏」。
「庚日」用的是六十進位的古老乾支記日法,其用天乾和地支組合成六十甲子為周期。天干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字;地支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個字。將天干與地支順序組合,每隔10天就有1個庚日。1個六十甲子,就有六個庚日名稱: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申。
由於每年夏至後第三個庚日不同,所以每年入伏日期就不同,初、中、末三伏一般對應於:7月12~22日;7月22~8月1日;8月8~18日範圍。
農曆是古代勞動人民觀察物候天象與農業生產的經驗總結,對農業生產至今仍起到指導作用。我國古代使用農曆有2400多年歷史了,農曆中24個節氣,每季6個:春季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夏天有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秋季有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有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夏至後數「伏」,「三伏」正好數到小暑、大暑、立秋節氣里來,正處於夏秋之交氣候階段。
一方面:「小暑大暑,淹死老鼠」,說這個階段很熱,說這個階段多暴雨颱風,進入汛期;另一方面:立秋是秋天開始了,到了處暑即由熱變涼的轉折點。反映到人體方面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這是中醫「天人合一」的思想。中醫認為:夏主熱,傷津耗氣,易傷陽。秋主燥,易傷肺。故擬「春夏養陽」「秋冬滋陰潤燥」的治療原則,養生以益氣生津、潤燥止咳為主,為補充夏天的消耗,為冬季體能的貯存;提出「冬病夏治」如「三伏貼」療法,是根據《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罐,不亦晚乎!」根據「子午流注、適時開穴」在「三伏天」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敷貼於特定穴位,刺激經絡,達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固然歷史有歷史經驗的原因,那現代怎麼喜歡使用公曆了呢?從蘋果落地的經驗,我們為何不能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我們祖先玩火的水平可謂爐火純青了吧?為何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一百多個元素,竟無一個為中國人發現?算盤雖然實用,但現在玩算盤的人多?還是玩電腦的人多?答案或有宏篇大論、M多理由和證明,在思維高層次來看,存在方法論問題。
現在的日曆使用的是天文曆法:公曆即陽曆,又叫太陽曆,以地球繞太陽旋轉一圈的時間為回歸年周期,平均順次排列24個節氣於上。從陽曆2月份開始,順次立春數到12月份的大寒,都有確切的月份和日期對應。歌謠:春雨驚春青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陰曆是指:以月亮圍繞地球旋轉一圈時間,即朔望月為周期。從地球觀測者看到月球朝太陽的面為「望」,看到月球背著太陽的面為「朔」。從朔到朔,從望到望,大約30天(29.53059天)為周期,這個時間長度為一個朔望月。
農曆俗稱陰曆,但實際上是陰陽曆,其同時把陽曆的基本周期回歸年與陰曆的基本周期朔望月編了進去,並列為制歷的基本周期。由於月球繞地球旋與地球繞太陽旋兩個周期不能對應,陰曆1年354日,陽曆1年365日,每年相差11日有餘,只好把陰曆每隔3年設置一個閏月,這樣陰曆又多了幾天。19個陰曆年裡又加上7個閏月,就與19個陽曆年基本相等。如此古代聰明人對陰陽曆調和成功,19年7閏月的方法早在春秋中葉獲得應用。
是的,M個世界有M多理論,成熟的看法需要從多視界來看問題,科學視界只討論科學問題,發展創新要在知識積累的基礎之上,發明發現應該接受實踐的檢驗。
誠然「生命活動與自然界運動對應、同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養生以求健康長壽」,這些古老的思想跟現代思想完全符合,正象節氣,農曆和公曆,可以對應轉換一樣同一。不同的是農曆與公曆的轉換關係已經確定,中醫診斷與西醫診斷關係卻未能確定。在治療過程中M多方法一起上,中西醫方法纏繞在一起,明知道單用療效不佳想取之互補,但又不從基礎理論研究、科學方法上明確對應關係和互補關係,結果就算治好了?也難以總結:是中醫治好?還是西醫治好?是「三伏」治療有效?還是時病時治有效?對於慢性病選擇「三伏」天治療的顯然效果如何鑒別?因為「冬病夏治」這個提法有相當周期的預見性啊,科學方法講的預見性需要觀察實驗證明的,否則不能確定治療的有效性;如果近期對應性解決不了,去談遠期的對應性?健康的概念談不清,去談養生和長壽?解剖學實質找不到,去談子午流注尋經開穴?那麼孫悟空吹的瞌睡蟲,使的定身法也不能夠確定真假了。
既然是研究,就得講研究方法,這是科學視界與其它視界不同,能夠區別。在多元世界多種選擇的時候,在科研目標受到經濟利益或名利地位誘惑的時候,當如何選擇?我們在春天種下了龍種,秋天來了,希望收穫的不是跳蚤。
推薦閱讀:
※當你敬畏之時,便已接近收穫
※讀懂這幾首詩詞,你的人生將會收穫許多!
※經常發脾氣的父母,將收穫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第202期 | 慢練太極拳的體會和收穫
※[人生哲理一百篇] 第44篇:耕耘收穫人生_2010人生哲理格言/語錄/話語大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