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看太多偶像劇小心變「腦殘」

看太多偶像劇小心變「腦殘」核心提示:「劇傻」是指常看節奏緩慢的連續劇可能會影響人正常的思維能力,偶像劇看多,可能變傻。滿是帥哥美女、王子公主的偶像劇,有人喜歡,有人則覺得太幼稚。發表在《媒體心理學》上一項研究指出,偶像劇看多了,的確有可能影響人的思維方式和判斷能力、邏輯性等。

  「行為同化」:看什麼像什麼

  奧地利林茲大學心理學家馬庫斯·艾派勒等人發現,看完一段電視或電影、甚至小說後,人的行為、思考方式等會不知不覺受到影響,與片中的情況趨於 一致。心理學家的話不是空穴來風,他們為此做了許多試驗。一項經典的社會心理學研究發現,僅僅是啟動人們頭腦中「老人」的概念,就會讓這些人在從實驗室到 電梯的途中走路速度變慢,這種現象被稱為「行為同化」。

  行為同化不僅發生在簡單的軀體運動領域,也會擴展到智力行 為——另一項研究發現,與那些想像「超級模特」的被試相比,想像一位「教授」的典型行為、生活方式和性格特質能讓人在常識測驗中得分更高。發表在《媒體心 理學》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也指出,在閱讀完一段以「愚笨的小流氓」為主角的簡短劇本後,人們在常識測驗中的成績會比那些閱讀中性材料的參與者要差。

  實驗的參與者們也完全沒有意識到閱讀一個「笨人故事」和「自己變笨」之間竟然存在著聯繫。不過,悟性高的讀者到這裡也許就會想了——既然讀一小 段「笨人故事」都會產生「讓人變笨」的效果,那麼看完一部長達數十集乃至上百集、有著一個傻乎乎還帶著一股衝勁兒的女主角的偶像劇後果真是有點不堪設想。 因此,偶像劇中相對簡單化的社會背景,甚至有些「腦殘」的對白,自然影響現實生活中的我們。

  「行為對比」:想到偉人,就覺得自己是個笨蛋

  社會心理學家們不僅發現了「行為同化」現象,也發現了「行為對比效應」。與想像「超級模特」的人相比,想像「一般教授」的人常識測驗得分更高,然而,如果想像的是「超級教授」愛因斯坦,那麼得分反而較低。

  研究者們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由於具體的範例(如愛因斯坦)不僅會啟動人們腦海中關於「教授」的固有印象——聰明、睿智,也同樣會促 使人們拿自己和愛因斯坦相比較,然後得出「我其實也不怎麼聰明」甚至是「相比與愛因斯坦,我真是太笨啦」這樣的結論。但在考慮一般的教授形象時,則更容易 去考慮自己和他們的共同點——比如都上過大學。

  劇傻:看偶像劇影響正常思維

  針對有韓劇迷為看新劇通宵不睡覺,導致工作丟三落四。專家指出:「韓劇其實就是靠著環環相扣的劇情牽著人繼續看下去,看韓劇太投入,或感情上和劇情引起強烈共鳴時,在腦中留下深刻印象,可能會影響人正常的思維能力,混淆虛構的劇情和現實。」

  心理學家指出,常看韓劇可能導致思維能力下降,並且沉迷任何偶像劇都可能「中毒」。專家提出過度看韓劇將導致兩大惡果:一是讓男人變得女氣;二 是讓小孩變「傻」。「看冗長的韓劇包括國內一些情感劇,觀眾通常不需要動腦思考,沿著緩慢的節奏向前進展,人的思維方式也會沿襲電視劇的劇情發展,可能養 成遇事情不喜歡動腦的習慣。」

  當然,專家也指出到底會不會變「傻」,與個人有關。如果關注其中的積極面,比如劇中人物的奮鬥過程等,也會激勵自己。

  變不變「劇傻」,由你決定

  最近發表在《媒體心理學》上那項研究則證實了這一猜測。研究者要求一部分參與者在閱讀之後對「笨人故事」做簡單的總結,而要求另一部分參與者在 閱讀後特意找出自己和主角的不同之處。結果發現,那些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與「笨主角」的不同之處上的參與者在常識測驗中的表現至少和閱讀中性材料的控制組 一樣好。

  這樣看來,問題也許並不在於我們看什麼,而在於我們如何去看。比如我們可以一邊「咬定偶像劇不放鬆」,一邊在嘴裡嘮叨「這什麼破編劇啊!怎麼會 有這麼傻的人呢!完全沒有邏輯嘛!」也許, 更有不少人從電視劇里找到了自信——「連這麼笨得女主角都能遇到白馬王子,我至少比她聰明一點吧!」

  值得慶幸的是,偶像劇里並不是只有笨笨的女主角,更多的是關於友誼、夢想、勇氣和愛。我們都曾經和偶像劇中的主角們一起傷心一起快樂一起成長, 直到有一天,我們發現電視上的那些面龐太稚嫩,故事太老套,才明白自己也許已經過了偶像劇的年紀。但在偶像劇落幕的那一刻,我們至少回想起自己同偶像們一 起成長的歲月。

推薦閱讀:

SNH48在早期的發展中經歷過哪些困難?
鹿晗脫粉嚴重嗎?他今後的發展將如何?
如何評論RH2018NGT48 27曲全曲入選?
年齡偏小、人氣慘淡的偶像團體成員應該怎麼辦?
有楊洋這種偶像是什麼感受?

TAG:偶像 | 偶像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