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化永師父的說說(60)《修行五十關》07貼《傲氣關》

暴躁、嗔恚、無明煩惱,世間唯現相撞已,地獄即生猛烈火,因緣集聚時,果報還自承。是故,人心若存寂滅境,大愛無緣濟眾生,地獄亦是清涼地。(文:釋化永)

【原文】:(清:王建章)君子以虛受人。蓋學道者,先要虛心下氣,自卑自小,不滿不盈,只見己短,不見己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尊師敬友,毫無高傲浮躁之氣,方能感動真師指點,良友勸勉。真正有志之士,不恃才,不逞能,如愚如訥。明眼者一見,暗中留心,不肯棄捨,日久試確,即便提攜。若是自矜自是之輩,縱然聰明過人,學問出眾,置於不問而已。即遇明人,不肯低頭,弄得大病臨身,方知自錯,其病在於氣傲自足。氣傲自足便是無有真心,既無真心學道,誰肯真心指道?須作個虛心屈弱的人,未聞道者,即能聞道,已聞道者,即能成道。蓋以惟小故能大,惟卑故能高,惟屈故能直,惟虛故能實也。【淺釋】:「傲氣」說通俗點叫脾氣或者霸氣,經言「我慢」者。這種傲氣男女皆具、多是與生俱來的,非是今生習就,只是輕重而已。傲氣十足的人同時具有嫉妒心,從不把人看在眼裡,稍有一點技藝、長進,他就是老子天下第一了!這種傲氣在世間:第一敗家,第二自毀事業,第三多討囹圄終身。具此惡習者,世間法尚不可成就,何況出世修行?持自傲氣自毀菩提前程之例自古至今比比皆是。善知識言「蓋學道者,先要虛心下氣,自卑自小,不滿不盈,只見己短,不見己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尊師敬友,毫無高傲浮躁之氣,方能感動真師指點,良友勸勉。」嗟夫!別人見汝傲氣顯露,縱有技藝,人不與學,不與相處,不與相合,如是人雖有志志難成也。得入佛門,師見之、師不指道,良友見之、良友遠避!你說看,這種人若能成就道業?那慈悲喜舍、謙卑虛心之人還受人恭敬否?《妙法蓮華經》里,世尊欲說大道妙法,五千人自持我慢臨場退席。佛說:「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此失,是以不住。」因而失去菩提妙果,這是傲氣自敗自毀也!是故,若人發出世之心,必要作個虛心、謙卑之人,虛心、謙卑故,立志學道,即有良師指道,良友勸勉,未聞道時,方能聞道,已聞道,即能速成道。惟小故能其大,惟卑故能其高,惟屈故能其直,惟虛故能其實。此理,世出世間一概通用也!朋友們,是佛子傲氣不可有,而佛骨不可無!慈悲喜舍一顆心,頂天立地一身軀,如一眾生未成佛,誓不於此取泥洹!——待下帖續發《修行五十關》第08貼《嫉妒關》(慚愧僧化永2917年5月10日夜 淺釋於《隆昌閣》寮房)

【蓮花散文苑】

沒有圍欄的小草

《小草》第二輯

4、放飛的記憶

作者:釋化永

人哦,究竟是個啥東東?!

思維,又是一個啥東東?!

時不時就似那紛飛的細雨,借著風——就那漂啊、漂啊······

佛說一念生五蘊聚生。五蘊生者又具五十惡。即是惡,要它幹啥?可就是由不得你要亦或者不要啊——

早知人世這麼苦,誰願來呢?有人說:明知苦也要去者,無非兩種人。

一是受業感牽引的,受報應,由不得你不來;

二是菩薩悲天憫人,自己要拔眾生苦的,有願力在先,受願力牽引,乘願力者也由不得你不來哦!

我雖是凡夫,然,俺的自知感特強,我是屬第一種人。

那年才八歲,那時八歲還不及現在四歲的,學前測驗只教數滿二十。煤礦有一列小火車,小火車都還沒做客箱,人們想代一程腳,全都爬在那滿滿的煤箱上。記得那日晨間,老爸拉著我匆匆地來到煤箱旁:「爸!鉛筆忘了——」「兔崽子!你放哪兒了?」老爸很兇,手揚得高高的卻沒打下來。「在枕頭邊呢!」——

我老爸哦,他四十歲才見到我,一心盼我成龍上天呢。啥忘了都行,那幾支「鉛筆」可是他兒子上天的階梯哦!

他在旁邊找了個石墩,像抱幼兒一樣把我放在上面,說「別亂跑,我回來還行!」

可老爸拿著筆還沒回來,小火車早跑了——

「算啦,兒子,我們走下一趟——」說著話,爺兒倆就來到一家早店門前,屁股還沒挨墩邊,呼啦啦警報響起了!不得了了,小火車脫軌翻橋下了——警笛聲、警車聲、叫爹的、呼兒的······礦山成了一座地獄城,人們驚恐萬狀,哀聲動地——

老爸轉怒為喜,抱著我狠狠地親了幾口,說:「兒啊,你是一個有大福的人哦!」

國家三年難期時,到處都死人無數——而我卻安然無恙的活下來了。

少年時的窮苦養成了俺節儉的好習慣,不喜新樣、喜潔凈;不喜豪華、喜樸實;不喜鬧市、喜寂靜。俺常想:生命要皈撲本源,或許這就是一條歸路吧——

很喜歡鳥兒,幾次抓住了,卻不忍心關住它,放飛了,還要默默地送上祝福——那時只知道還它自由,不明白放生的意義!

那年看《地藏經》,見光目女地獄救母,才知道這世間上真有菩薩——

看《釋迦牟尼佛的五百大願》,才知佛的悲心,我若還不學佛、豈不是一個忘恩之人也——

看《普賢行願品》,才知曉在這世間做菩薩有多麼的偉大,由是生起對一切菩薩的敬仰之情——

看懂了六道輪迴的無常實質,才明白眾生與我原是一體,方對萬事萬物生起悲憫、感念,由是而發心:眾生無邊誓願度——

生命本來無一念,俺說過,我是一個情重的凡夫,就看在同來世間的份上,讓俺的記憶放飛一次吧······


推薦閱讀:

土登翁修堪布:連普通人都不如的修行人
首愚法師:我習修般舟三昧
為什麼道家修行重視人的身體,講究性命雙修?而佛家卻認為身體是四大假合,只修性不修命?
什麼是話頭?什麼是疑情?

TAG:修行 | 師父 | 說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