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雄老師聊太極拳 】跪膝坐踝和松膝功的練法

太極拳對膝部的要求是放鬆、自然、柔和、有力。倘若膝部松不了,就使拳勢動作滲入僵勁硬力。倘若膝關節懈弱,拳勢動作就會搖晃不穩。踝是腳掌接地力上傳的第一個關節,也是全身重量借腳掌下達地面的最後一個關節;雖是人體比較強的關節,但也是最容易為不少太極拳愛好者所忽略而疏於鍛練的關節。踝關節受生理條件所限,它沒有膝、髓關節的活動幅度大。在練時要按運動的方向順隨膝、髖關節做拳勢動作,倘若沒能提升其柔韌度,沒能保持關節自然放鬆的靈活狀態,那麼就會影響拳勢的勁力勁路與動作的整體協調。從練功習拳實踐得知:楊氏太極拳的外傳跪膝坐踝和內傳松膝功,有助於太極拳初學者的膝、踝鍛煉符合運動之技術要求,練法如下所述:

手機搜索和美太極

手機搜索和美太極

外傳跪膝坐踝

跪膝坐踝算是一個熱身基本功,很多拳師都會教給門外的學生。練法是這樣的:以兩腿屈膝跪姿於軟性墊子上。小腿脛骨與綳直的腳面貼住墊子,臀坐在腳的後跟上,松肩垂手的把手心貼在大腿梢節陽面(大約位於血海穴),每練時間大約二、三分鐘。硬性墊子使脛骨與腳面骨貼得不舒服,所以宜選軟性墊子。屈膝跪姿能使膝部筋骨鬆開拔長,臀坐腳後跟也能使踝部筋骨鬆開拔長。雖然說跪膝坐踝是個沒有什麼含金量的熱身基本功,但是也得養成守住練拳規矩的習慣為好,就是在練時下要松腰塌胯,上要虛領頂勁,功夫源於細節的積累啊。

手機搜索和美太極

手機搜索和美太極

手機搜索和美太極

內傳松膝功

不少拳師把松膝功視為門內給徒弟傳授的東西,其特點體現了勁力走身後陰面的練法,就是勁力在身體後面從上往下松沉到腳底,身體後面的部位有脊背、臀部、大腿後面、膝窩後面、小腿後面等。陰陽的最初涵義是很樸素的表示陽光的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勁走陰面的內涵由此而來,所以有些老練家稱為勁走陰面的松膝功法。這樣練法能提高膝部傳遞勁力的功夫層次又使膝蓋相對不吃勁不受力,具有明顯的松膝傳勁功效,確實是一個有點含金量的基本功。練對了松膝功,就沒有什麼膝部疼痛的拳病。

內傳的松膝功在練法上分為單練和對練,每練該功連續36至60次的一下一上。單練的松膝功是這樣的:兩腳相距稍寬於肩的自然站立,松肩垂手的放在大腿前面,放鬆兩腿膝關節向前往下了大約20至30厘米又向後往上大約10至15厘米,如此一下一上的反覆運動;這種練法含有「斜中寓正」的技術內涵。放鬆兩腿膝關節向前往下的時候,胸部、腹部、大腿近似平面體斜向落下。值得注意的實際問題是:兩腳底的腳跟吃勁是大於腳掌吃勁的,倘若腳掌吃勁大於腳跟吃勁,容易形成勁力走身前陽面的拳病。欲使腳底吃勁符合技術要求,先要把踝關節鬆開到位。學練要領是:身體的胸部、腹部、大腿前面、膝蓋、小腿前面、腳踝前面等部位都盡量放鬆,處於「虛」狀態;脊背、臀部、大腿後面、膝窩後面、小腿後面等部位處於節節貫串鬆開的用勁、吃勁「實」狀態。尤其是膝蓋盡量放鬆,吃勁部位在於膝關節後面,就是膝部後中大約三分之二的位置,這就是膝部的虛實分布。欲覺得松膝和吃勁部位的表述還不夠清楚,請參看我的有關教學示意圖。外行人觀看這樣的松膝功法,見膝關節向前往下落了那麼多低,以為膝蓋很受力而酸痛,其實不然,膝蓋沒什麼異常問題的。

手機搜索和美太極

手機搜索和美太極

對練的松膝功有著松膝傳勁用勁的功效,還有利於守中功夫的提高。練法是這樣的:我胸膛聽准掤住對方雙手推按的初始勁力,用腳底接住對方的勁力。對方繼續推按我往後多少,我就松膝向前往下多少,假如對方推按我往後3厘米,我就松膝向前往下3厘米;對方推按我往後4厘米,我就松膝向前往下4厘米,當然上身斜向跟隨;對方推按我往後5厘米,我就松膝向前往下5厘米,當然上身斜向跟隨,余此類推。把對方勁力卸入腳底地面後,我膝部自然會順著沉到腳底的上傳勁和藉助於地面反座力而產生彈性勁力,俗稱反彈勁或叫彈簧力,以借力還力的用法來推對方。

表述太極拳的練法與要領,即使是較好的圖文並茂形式,還是比不上言傳身教的。以上所述僅供太極拳初學者參考,也可看作是教材(用於徒弟和網路學生)視頻的文字補充吧,如與視頻講解結合一起,將會收到更好的學練效果。

2018年4月15日

推薦閱讀:

成仙之路-安般太極拳法
精簡(32式)吳式太極拳
終於有明白人把太極拳松腰清楚了,原來這才是它最大的掣肘
陳式太極拳 簡述陳式太極拳散手的特點
先明太極理,再練太極拳

TAG:太極拳 | 太極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