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統健康的專養之道

1、免疫系統的相關知識

免疫系統是人體的保衛部。

人類生存的環境中,存在著大量能侵襲人體的微生物和寄生蟲,這些入侵物被稱為「抗原」。除腸道中的大腸桿菌等相對無害甚至有益外,很多病原體、癌細胞等則會引起人體疾病,甚至導致人體死亡。這些微生物、寄生蟲或通過掘穴從皮膚進入;或隨食物從胃腸道進入;或通過呼吸從呼吸道進入;或通過開放的傷口侵入。可以說人體的敵人,無處不在,無孔不入。但大多數微生物還是利用我們為了生存必須呼吸和進食的事實,通過呼吸道和胃腸道進入人體。

(1)免疫的含義

免疫,是人體對入侵的微生物及其毒素具有抵抗力、對因疾病受到的損害具有修復力的現象。是人體識別自身抗原與非己抗原,對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對非己抗原產生排異作用的一種生理功能。

人類的生存史,就是人類不斷與疾病、災害的鬥爭史。免疫系統就是人體用來區分自己身體的細胞和入侵物,免受微生物和蠕蟲的攻擊、並對入侵物進行抑制和攻擊,保護人體的一個複雜的自我保護和防禦機構。

(2)免疫系統的組成

免疫系統是由主宰或執行人體免疫功能的、若干不同類型的免疫器官、免疫組織、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組成的。其中許多細胞組成獨立的淋巴器官或腺體,分布於全身,包括骨髓、淋巴結和脈管、脾和胸腺。這些器官製造大量的「衛兵」,他們能辨認出身體的入侵者並抑制它們。

免疫系統的許多細胞是彼此分離的,它們通過細胞接觸和它們分泌的分子保持通訊,很像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只有在人體出問題時才表現出來。

免疫系統正常工作的狀態稱為免疫活性。免疫系統不能正常工作的狀態稱為免疫受損。當免疫系統正常工作時,身體被保護起來,傳染病和疾病都被阻止在外面;如果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就會導致過敏;如果免疫系統錯將自體細胞當成入侵者,會導致自身免疫紊亂;免疫系統如果衰退,會引起免疫缺陷;如果應答反應過度,會引起組織損傷,出現免疫病理。免疫系統有著複雜的和精密的機制進行調節。

由於微生物的襲擊,可達到人體的很多不同部位,所以免疫系統在血液中,準備了一支可以隨時發動進攻的細胞流動部隊,攻擊那些在不同時間、通過不同部位進入人體的入侵微生物。它通過專門器官將進入人體組織的微生物濾出並與之反應,並使用血流中的這支分子和細胞流動部隊快速應答攻擊。

免疫系統中各組成部分的存在和功能正常,是維持人體免疫功能相對穩定的基本保證。

(3)自然免疫與獲得免疫

人體保護自己不受外來侵害,主要通過自然免疫與獲得免疫兩大類機制,在非特異性免疫、細胞免疫調節和體液免疫調節三個水平上的活動來實現的。

自然免疫又叫先天免疫。這是人體在種系發育和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免疫防禦功能。其特點是:先天獲得,出生後即具備,且作用範圍廣,在整個人體生命過程中,改變很小。自然免疫屬於非特異性免疫。它可以對抗原進行非特異性攻擊。是免疫系統活動之一。

參與自然免疫的細胞和分子有:吞噬細胞、自然殺傷細胞、肥大細胞、樹突狀細胞以及細胞因子、補體、急性期蛋白等。這些細胞和分子對驅逐微生物的最初階段負主要責任,是防禦感染的第一道防線。它反應迅速,並對微生物有若干特異性,但無記憶性。可能引起炎症。吞噬細胞由於它們咽下和殺死微生物,因而是自然免疫系統中的重要細胞。

獲得免疫又叫適應免疫。是出生後通過與抗原物質接觸後所產生的一系列防禦功能,構成第二道防線。打預防針、接種疫苗就是利用人工配製的抗原或抗體,通過適宜的途徑進入人體,使人體獲得對某種傳染病的特異免疫力,以提高個體或群體的免疫水平,從而預防和控制針對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就屬於獲得免疫。

獲得免疫包括免疫系統活動中的後兩個水平,也叫做特異性免疫加工,分別是「細胞免疫調節」和「體液免疫調節」。細胞免疫調節包括一組淋巴細胞叫做T細胞(殺傷T細胞、記憶T細胞、延遲過敏的T細胞、輔助T細胞和抑制T細胞)。這些操作在身體細胞內進行,並由胸腺產生。體液免疫調節包括B細胞和抗體,在抗原進入任何細胞之前產生於體液中。所以,參與獲得免疫的細胞和分子有:T細胞、B細胞以及抗體、細胞因子等。

獲得免疫的特點是:起動緩慢,需要較長時間才得以發展,對抗原包括那些與微生物有關的抗原是高度特異的,並且表現記憶,能記住以前曾侵入人體的特殊的微生物,當這些微生物再次進入時,很快就會被驅逐或殺死。當自然免疫系統不能清除入侵的微生物時,獲得性免疫系統則起作用。

自然免疫系統和獲得免疫系統通過直接的細胞接觸或通過化學介質、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的相互作用一起工作。自然免疫系統的許多細胞也是獲得免疫系統所用的同樣的細胞。

(4)免疫系統的功能

①免疫防禦功能。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抗原性異物。

②免疫自穩功能。清除損傷或衰老的細胞。

③免疫監視功能。清除衰變或畸形細胞,防止腫瘤發生;破壞病毒感染的細胞等。

2、免疫系統健康的專養之道。

免疫系統的存在和功能正常,是維持人體免疫功能相對穩定的基本保障,也是人體健康長壽的基本保證。免疫系統健康的專養之道包括:

(1)堅持有氧運動

①任何適宜、適量和持之以恆的有氧運動,都會給免疫系統注入活力,有利於人體免疫功能的提高,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減少得傳染病的可能,有益於健康長壽。

②不運動和大強度、大運動量、長時間力竭性的運動和比賽,會使人體免疫出現抑制狀態,增加感染疾病的危險性,這也是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後易感染疾病的原因之一。體育鍛煉要防止過度疲勞。

(2)注意衛生保健

①遠離各種污染,講究清潔衛生,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減少受感染的機會。

②按時進行預防接種。

③保持有規律的生活和充足的睡眠,防止免疫功能下降。

④避免體重下降過快。

⑤防治各種惡性腫瘤。

(3)科學補充營養

①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品,忌油炸、辛辣食品和煙酒等刺激性食物,做到平衡膳食,保持體內正常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水平。

②水、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12、維生素E、維生素B6、鐵、鋅、葉酸等,都是能提高免疫力的營養素,要多吃富含這些營養素的食物。

(4)注意精神調適與修心養性。情緒、信念、情緒表達和壓力能改變免疫功能能力,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到消除一切緊張因素和壓力,平靜的生活。

①積極的情緒與較好的免疫功能相聯繫;消極情緒與較差的免疫功能相聯繫;學會幽默特別有益。

②信念對免疫系統有直接影響作用,持悲觀生活態度的人,會通過T細胞的減少和免疫抑制使健康變差。

③表達出情感的方式影響免疫功能。善於表達出情緒,有益健康;不表達情緒,尤其是壓力情境下的消極情緒,對健康有害。

④壓力也能導致免疫系統的變化。慢性壓力能引起免疫功能改變,影響到生活質量與健康。

(5)注意保護環境。

3、惡性腫瘤的預防與調理

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的《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告訴我們:我國每年新發腫瘤病例約312萬,平均每天約8550例;平均每分鐘有6人被診斷為惡性腫瘤;我國每年因癌症死亡約270萬人,每7-8人中就有1人可能因癌症而死亡;我國居民一生罹患癌症的概率為22%,因癌症死亡的概率是13%等等,觸目驚心。惡性腫瘤被稱為21世紀的頭號殺手,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不僅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不安和不幸,也給社會和國家帶來繁重的負擔,因此,提高防癌意識,掌握防癌知識,用健康的心態,減少癌症的發病率很有必要。

(1)腫瘤的分類

一個成年人的身體大約由千萬億個細胞組成。每個細胞內的遺傳基因經常會受到襲擊,隨著年齡的增長,受放射線照射、病毒侵襲、其他物理和化學等外界條件以及激素、免疫狀況、遺傳變異等內部條件變化的影響,有些細胞可能發生變異。異常的細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組織叫腫瘤。異常細胞生長不會擴散至全身的叫良性腫瘤;異常細胞生長會失控,具有轉移能力的腫瘤叫惡性腫瘤,惡性腫瘤產生的腫塊叫癌。影響皮膚、黏膜、腺體及其他器官的叫癌瘤,如腸癌、肝癌、食道癌、胃癌、肺癌、腎癌、宮頸癌、子宮癌、乳腺癌、腦癌、神經癌等;滲透深入血液方面的癌叫血癌、白血病;深入影響肌肉、結締組織及骨骼的癌變成為骨癌;影響淋巴系統的癌,有淋巴癌、淋巴細胞癌等。

癌症是非正常細胞的無限制增殖,這種增殖得不到控制,使人的一些重要的生命通道被堵塞,人體的氧氣和營養物質被用來滋養這些迅速增殖的癌細胞,正常細胞得不到營養,逐漸衰竭,從而導致人體死亡。

(2)誘發癌症發生、發展的因素

大多數人的體內都存在癌細胞,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發展成為癌症。誘發癌症發生與發展與以下因素有關:

①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不僅可以誘發癌症,還會影響癌症的惡化過程,影響到患者的壽命。那些採取吸煙、飲酒這樣的消極方式應對壓力的人;慢性輕度抑鬱的人;長期焦慮、緊張的人等,都可能誘發癌症和促使癌症惡化。所以,人們將情緒極其古怪,愛走極端,憂鬱、嫉妒、狹隘、好鬥、易怒、爭強好勝等性格稱為「癌症性格」。

②行為因素

第一,喜好高脂、霉變、煙熏火烤食物的人,患胃癌的機率會增加。

第二,以畜肉為主食的人,患腸癌的可能性將提高2.5倍;患胰腺癌的危險性也將增加。

第三,喜愛吃火鍋、燒烤、喝熱茶的人,容易燙傷食道形成慢性潰瘍,如果有物質沉積在損傷部位,就會刺激受傷的食道上皮細胞,導致慢性潰瘍經久不愈,發生癌變。

第四,缺少新鮮水果、蔬菜的膳食,造成人體內保護性維生素缺乏,易受癌症侵犯。有研究報告指出:人體內缺乏維生素A、?胡蘿蔔素,患肺癌的危險增加3倍;缺乏維生素C,患食道癌的危險增加2倍,患胃癌的危險將增加3.5倍;在維生素E缺乏的人群中,患唇癌、口腔癌、皮膚癌、宮頸癌、肺癌、腸癌、胃癌的機率更高。

第五,吸煙、酗酒、超重、肥胖、食鹽過多,雖不能直接導致癌症,但能成為癌症的誘因,誘發癌症。

第六,經常熬夜。癌細胞是在正常細胞分裂過程中發生突變而形成的,夜間是細胞分裂最旺盛的時期,晚上睡眠不足,導致免疫力下降,發生變異的細胞不能被及時清除,從而導致癌症發生。如果熬夜過程中抽煙、喝咖啡,將使更多的致癌物進入體內,更會加重隱患。

第七,經常不能及時排便的人,糞便中的大量致癌物質,將刺激膀胱上皮、腸粘膜導致癌變。

第八,相同的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使夫妻倆先後或同時患癌。

第九,缺乏運動和體力活動的生活方式等等,都可成為癌症的誘因。

資料顯示:30%的癌症和吸煙有關;35%和飲食有關;7%是因為生育和性行為;3%是由於酗酒。

③生活事件。遭受婚變、失去親人、學習工作失利等巨大心理打擊,而不能及時自拔,容易誘發癌症。

④「C型人格」。具有悲觀的、無助的、失調的自我認知,犧牲自我傾向、自我責備,不善於表達情緒等「C型人格」特徵的人,他們對應激的反應是無助的、絕望的,對生活事件做出的是抑制性的情緒反應,易患癌症。

⑤環境因素。長期生活在香煙、有毒化學氣體、被污染的水和食物、輻射、紫外線等含致癌因素場合的人,患癌症的可能性更高。

⑥耐受力。耐受力可以保護個體不受癌症的侵犯,高挑戰性的個體在壓力面前會從工作、人生價值、人際關係中找到生活的意義,會把潛在的壓力事件看成是夢寐以求的取得成功的機會。正是由於每個人的耐受力不同,所以才會出現:吸煙與肺癌有關,但並不是所有嚴重吸煙者都會得癌症;所有的癌症患者也不會以同樣的速度向死亡邁進;也不是所有的癌症患者都死於癌症。

⑦遺傳。癌症的發生是由於外界致癌因子的反覆刺激和人體內不健全的防癌機制共同作用的結果。人體內不健全的機制可以源於某些基因和染色體異常,帶有遺傳特性,因而癌症是有遺傳傾向的。癌症病人的子女及其後代,得癌症的風險更高;30歲左右患癌症、50歲左右死亡的可能性加大。

⑧年齡。10歲以前的兒童,因為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免疫力相對低下,易受癌細胞的侵襲,造血系統、腎、腦、眼球、睾丸等易患癌症。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由於免疫功能減退,細胞組織衰退,對致癌因素的易感性增大易患癌症。

(3)癌症的預防。癌症是可以預防的,預防癌症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提高認識、掌握知識、端正心態、捕捉癌症的早期信號,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①提高對癌症的認識,防止談癌色變。癌症不是不治之症,是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可防可治的慢性病、常見病。如果能採取正確的預防措施,2/3以上的癌症將不會發生。癌症患者1/3是治死的,1/3是嚇死的,只有1/3是病死的。

第一,癌症是常見病。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有美國醫學專家報告說:在80歲上下老年人的屍檢中,有25%左右的人體內存在腫瘤,但生前沒有任何癥狀,他們的死亡與癌症也無關。可見癌症是常見病,也是這些老人人體生命的一部分。

第二,癌症是慢性病。癌症是逐步形成的,其發生和發展是一個長期的、漸進性的慢性過程。一般要經歷:接觸致癌物質--致癌物質進入細胞--致癌物質以某種方式改變細胞遺傳物質從而引起癌症發生--其他致癌物促使細胞失去控制的增殖--癌細胞經由血液和淋巴進行擴散(轉移),破壞正常的人體功能。從正常細胞到演變成癌細胞、再到形成腫瘤等多個階段,需要15-30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只有當危險因素對人體的防禦體系損害嚴重,修復能力降低,細胞內基因變異累積到一定程度,癌症才會發生。癌症發生的前三個步驟,是防癌的關鍵,如果能在這個漫長的潛伏、發展過程中,早發現,早治療,阻斷其中任何一兩個環節,都可能制止癌症的發生和發展,達到預防癌症的目的。

第三,癌症可以與人和平共處。癌症不是一種單一的疾病,它是200多種疾病的統稱,其中有些癌症並不會馬上危及人的生命。據美國康涅狄格大學醫學中心教授彼得·阿爾伯森研究,前列腺癌即使不對其進行治療,絕大多數患者也能存活20年以上。很多癌症可以與人「和平共處」, 人可以「帶癌」 生存。

第四,癌症並不等於死亡。惡性腫瘤雖是死亡原因的第一位,但癌症並不等於死亡。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癌症防治3個1/3。約1/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約1/3的癌症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可以治癒的,還有1/3的癌症通過適當的治療可以延長生存時間,提高生活質量的。在影響人類生存和健康的因素中,改善生活方式和行為,以及環境因素的影響佔60-70%;因生活方式而致癌的佔80%以上;如果注意了飲食,85%的癌症是可以避免的。養成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是提高健康素質、防癌治癌的關鍵。

②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預防見癌恐慌。心理的作用不僅僅在於它影響著誘發癌症的信念和行為,還在於它影響到癌症的心理結果、癥狀的治療、生活品質的提高、無病期以及壽命。面對癌症,不要抑鬱、悲傷、憤怒以及焦慮,不要認為是命中注定、感到無助、「杞人憂天」,情緒低落。要有「抗爭精神」,以「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積極、主動的和癌症作鬥爭。一些抗癌明星,通過接受正規治療、堅強的性格、不服輸的鬥志和樂觀的精神、較好的生活環境、家庭和睦溫暖、家人關懷備至、同事關心幫助、人際關係融洽等等,患癌症後仍然能十幾年、二十幾年的高質量的生活著,這就是心理因素的作用,使癥狀得以「緩解」。自強不息,自娛自樂,互幫互助,群體快樂等等,是癌症防治與康復的重要經驗。防癌、治癌的鑰匙,其實就在每個人自己的手上。

③捕捉癌症的早期信號,早發現、早預防。腫瘤出現的首發癥狀,雖然不等於癌症,但能說明癌症存在的可能性,一經發現,就要深入檢查,早期診斷。癌症的早期報警信號,包括:

第一,乳房、皮膚、舌或身體其他部位有可觸及的、不消的硬結或硬變。

第二,疣(瘤)或黑痣發生明顯變化。

第三,原因不明的持續嘶啞、乾咳、痰中帶血及吞咽困難。

第四,胃腸道原因不明的持續消化不良、腹部痙攣或不適。

第五,原因不明的大便帶血或黏液、血尿及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

第六,月經期不正常的大出血,月經期外或絕經後大出血。

第七,鼻、耳、膀胱或腸道原因不明的出血。

第八,傷口久治不愈、腫脹不誚。

第九,原因不明的、持續性的體重下降。

第十,不是因睡眠不足而出現的體虛、疲乏無力等等。

據媒體報道,劇烈腰痛竟是復旦大學女教師于娟乳腺癌的前兆。注意早期警號,是防癌的重要途徑之一。同時也可以通過基因檢測,查找體內是否存在癌症易感基因,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

④終身積極預防,防癌乘虛而來。

第一,長期堅持有規律的體育鍛煉,提高和保持整體健康水平,提高和保持抗病、抗癌能力和對癌細胞的耐受力,防止「癌從弱來」。

第二,有規律的生活,不吸煙、少飲酒,杜絕不良性行為,不接觸致癌物,保持較高的健康水平,抵禦癌細胞的侵襲與擴散,防止「癌從亂來」。

第三,合理營養,平衡膳食,飲食清淡,杜絕或慎食高脂、霉變、煙熏火燎的食品和辛辣等刺激性、易致癌食物,防止「癌從嘴來」。

第四,加強道德修養,始終保持良好情緒和心理素質,泰然自若積極面對各種困境和不幸事件;潔身自愛,不做違法亂紀、損人利己之事,防止「癌從心來」。

第五,注意保護環境,愛護環境,消除和避免職業中的致癌因素,防止「癌從外來」。

⑤通過系統正規的治療和綜合手段,積極治癌抗癌。

第一,癌症患者首先要接受正規系統的治療。

第二,採取心理調整、信念療法、膳食調理、體能鍛煉、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以及生物療法、基因療法等綜合手段,通過喚起、動用、刺激、誘發人體自身蘊藏的巨大免疫力和自組織能力來抗癌治癌。

2017年11月8日


推薦閱讀:

阿司匹林能不能長期服用?
近視眼老了以後不會老花?呵呵噠!
聽說長期側睡一邊,會導致大小臉,是這樣的嗎?
洗牙會使牙齒鬆動嗎?
肌肉拉傷的康復大全

TAG:健康 | 免疫 | 系統 | 免疫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