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解剖學資料

上肢肌

---肩肌

--肩肌配佈於肩關節周圍,均起自上肢帶骨,跨越肩關節,止於肱骨的上端,有穩定和運動肩關節的作用。

包括

三角肌

三角肌(deltoid)

 ◆形態位置:位於肩部,呈三角形。

 ◆起、止點:起自鎖骨的外側段、肩峰和肩胛岡,肌束逐漸向外下方集中,止於肱骨三角肌粗隆。肱骨上端由於三角肌的覆蓋,使肩關節呈圓隆形。

  如肩關節向下脫位或三角肌癱瘓萎縮,則可形成「方形肩」體征。三角肌是肌肉注射的部位之一。

 ◆作用:主要是使肩關節外展,其前部肌纖維收縮可使肩關節前屈並略旋內;後部肌纖維收縮可使肩關節後伸並略旋外

岡上肌

岡上肌(supraspinatus)

 ◆形態位置:位於斜方肌的深面。

 ◆起、止點:起自岡上窩,肌束向外,經肩峰深面,跨過肩關節之上,止於肱骨大結節上部。此肌損傷或有炎症,當上臂外展時,肩部有疼痛感。

 ◆作用:使肩關節外展。

岡下肌

岡下肌(infraspinatus)

 ◆形態位置:大部分被斜方肌與三角肌遮蓋。

 ◆起、止點:起自岡下窩的骨面,肌束向外跨過肩關節後方,止於肱骨大結節中部。

 ◆作用:可使肩關節旋外。

小圓肌

小圓肌(teresminor)

 ◆形態位置:位於岡下肌的下方。

 ◆起、止點:起自肩胛骨外側緣後面,肌束斜向外上,跨過肩關節後方,止於肱骨大結節的下部。

 ◆作用:使肩關節旋外。

大圓肌

大圓肌(teresmajor)

 ◆形態位置:位於小圓肌下方。

 ◆起、止點:起自肩胛骨外側緣和下角,肌束向上外,繞到肱骨之前,止於肱骨小結節嵴。

 ◆作用:使肩關節後伸、內收和旋內。

肩胛下肌

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

 ◆形態位置:位於肩胛前面。

 ◆起、止點:起自肩胛下窩,肌束向上外,經肩關節的前方,止於肱骨小結節。

 ◆作用:使肩關節內收和旋內。

--肩胛下肌、岡上肌、岡下肌和小圓肌在經過肩關節的前方、上方和後方時,與關節囊緊貼,且有許多腱纖維編織入關節囊壁,所以這些肌肉的收縮,對穩定肩關節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角肌和岡上肌可使肩關節外展。三角肌前部肌束、大圓肌和肩胛下肌可使肩關節內收和旋內。三角肌後部肌束、岡下肌和小圓肌可使肩關節旋外。此外,三角肌後部肌束還可使肩關節後伸,前部肌束還可使其前屈。

---臂肌

  位於肱骨周圍。臂肌可分前、後群。前群為屈肌,後群為伸肌[圖示]。

 ◆前群:位於肱骨前方,有淺層的肱二頭肌,上方的喙突肌和下方深層的肱肌。主要為肱二頭肌。

  肱二頭肌(bicepsbrachii)

  形態位置:位於臂前部,呈梭形。

  起、止點:起端有兩個頭。長頭以長腱起自肩胛骨關節盂的上方,通過肩關節囊,經大、小結節之間下降;短頭在內側,起自肩胛骨喙突,兩頭會合成一肌腹,向下延續為肌腱,經肘關節前方,止於橈骨粗隆。另從腱上分出腱膜,向內下越過肘窩,移行於前臂筋膜。此肌肌腹的內、外側各有一溝,分別稱為肱二頭肌內側溝和肱二頭肌外側溝。內側溝內通過重要的血管和神經。

  作用:主要為屈肘關節,此外,長頭協助屈肩關節,前使已旋前的前壁作旋後動作。

 ◆後群:位於肱骨後方,為肱三頭肌。

  肱三頭肌(tricepsbrachii)

  形態位置:在臂後,有三個頭,即長頭、內側頭、外側頭。

  起、止點:長頭起自肩胛骨關節盂的下方;外側頭起自肱骨後面橈神經溝的外上方;內側頭起自橈神經溝的內下方,三頭合為一個肌腹,以扁腱止於尺骨鷹嘴。

  作用:主要為伸肘關節,長頭尚可使臂後伸。

---前臂肌

  前臂肌位於尺、橈骨周圍,分為前、後兩群。每群又分為淺、深兩層,各層肌的肌腹大部分在前臂的上半部,向下形成細長的肌腱,主要作用於肘關節、腕關節和手關節。[圖示1][圖示2]

 ◆前群:位於前臂的前面共9塊。主要為屈腕、屈指和使前臂旋前的肌,稱為屈肌群,分為淺、深兩層。

  淺層有6塊肌,自橈側向尺側依次為:肱橈肌、旋前圓肌、橈側腕屈肌、掌長肌、尺側腕屈肌和指淺屈肌。

  深層有3塊肌,在橈側有拇長屈肌、尺側有指深屈肌,在橈尺骨遠段的前面有旋前方肌。

 ◆後群:[圖示1][圖示2]後群位於前臂的後面,共11塊肌,包括伸肘、伸腕、伸指和旋後的肌,稱為伸肌群,也分淺、深兩層。

  淺層有6塊肌,由橈側向尺側依次為:橈側腕長伸肌、橈側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尺側腕伸肌以及在肘後部的肘肌。

  深層有5塊肌,由近側向遠側依次為:旋後肌、拇長展肌、拇短伸肌、拇長伸肌和示指伸肌。

---手肌

  這些肌都在手掌面,可分為外側、中間和內側三群。[圖示]

 ◆外側群:在拇指側構成一隆起,稱為魚際,有4塊肌,這些肌使拇指作屈、收、對掌等動作。

 ◆內側群:在小指側,構成小魚際,有3塊小肌,使小指作屈、外展和對掌等動作。

 ◆中間群:位於大小魚際之間,共11塊,包括4塊蚓狀肌和3塊骨間掌側肌以及4塊骨間背側肌。蚓狀肌可屈第2~5掌指關節,伸手指指間關節。骨間掌側肌可使第2、4、5指內收(向中指靠攏)。骨間背側肌可使第2、4指外展(離開中指)和第3指左右傾斜。如果骨間掌側肌群癱瘓,則手指夾紙無力。

---上肢的局部記載

 ◆腋窩(axillaryfossa)為錐形腔隙,位於臂上部和胸外側壁之間。內含脂肪、血管、神經、淋巴結和淋巴管等。

 ◆肘窩(cubitalfossa)位於肘關節前方呈三角形的淺窩。

 ◆三邊孔(triangularspace)和四邊孔(quadrangularspace)在小圓肌和大圓肌之間,由於肱三頭肌長頭穿過,而將此兩肌之間的間隙分為外側的四邊孔和內側的三邊孔。

 ◆腕管(carpalcanal)位於腕部掌側面,由腕骨溝和屈肌支持帶共同構成。管內有拇長屈肌腱,指淺、深屈肌腱和正中神經通過。在外傷、炎症、水腫等病理情況下,管內的結構可能受壓和損傷,造成手功能障礙。

推薦閱讀:

精準瑜伽解剖之樹式
基礎解剖學(一) 九大關節基本構造(一)頸肩肘腕
辦公室必備良方-斜方肌拉伸
千字解剖:腦幹解剖概覽與Wallenberg Syndrome

TAG:解剖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