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鄞鑫:二十世紀的中國古文字研究綜述(上)
二十世紀的中國古文字研究綜述(上)
詹鄞鑫
原載於《中國文字研究》2006年總第7輯
二十世紀中國文字學發展迅速,古文字研究是中國文字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古文字學和文字學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習慣所稱的「古文字學」,其實際含義是古漢字學,它以古漢字及其載體作為研究對象。所謂「古文字」,其含義還沒有非常明確的界定,通常指遺留下來的商周秦漢實物上的文字,但廣義的「古文字」應包括所有古代實物資料文字。古文字因載體的不同而形成不同分支,如甲骨文字、青銅器文字、簡牘文字、帛書文字、璽印文字、貨幣文字、陶文、石刻文字等。其中有的方面因規模宏大且內容豐富而形成專門學科,如甲骨學、青銅器銘文學、簡牘學等。
古文字學的前身屬於金石學(《四庫全書》列入「史部」)或器物學(《四庫全書》列入「子部」),在舊的學術分類中並不從屬於「小學」。由於它跟古器物和考古學有著密切的聯繫,逐漸形成一門融文字學、訓詁學、文獻學、博物學、考古學為一體的綜合性邊緣性的學科。而其中著眼於古文字的整理、認識、解釋等方面的那部分,則可看成是文字學的組成部分;而對於古文字文獻的語法、辭彙等語言方面的研究,習慣上也都歸入文字學的範圍。
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初,古文字研究發展快,作品多,因主題限制,除少數有連貫性的作品之外,一般不再涉及。
一、古文字綜合
古文字學理論方面的論著,早期有孫詒讓《名原》( 1905 )。《名原》從文字學角度總結孫氏研究甲骨文和金文的成果,注重分析漢字偏旁和說明字形的繁簡變化,對漢字的原始情況及演變原因也作了一些探索。裘錫圭評價此書「在一定程度上跳出了金石學和傳統文字學的圈子,是古文字學史上有重要意義的一部著作。」(《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卷》第 106 頁)
唐蘭《古文字學導論》( 1935 )為北京大學授課講義,是第一部全面闡述古文字學的理論著作,古文字學從此成為一門科學。該書界定了古文字學的範圍,總結了古文字的研究方法,尤其是考釋古文字的方法,對古文字學的理論建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朱劍心《金石學》( 1940 )涉及石刻、吉金、錢幣、璽印、兵符、鍾鑒、玉器、瓦磚各個方面,是一部很全面的概述著作。八十年代,隨著古文字學的發展,出現了一批通論性著作,例如:李學勤《古文字學初階》( 1985 ),林澐《古文字研究簡論》( 1986 ),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 1987 ),陳煒湛、唐鈺明《古文字學綱要》( 1988 ),陳世輝、湯餘惠《古文字學概要》( 1988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 1989 )等。
研究性專刊和論文集,三十年代有一個由考古學社主辦的《考古》社刊(共出 6 期, 1934 - 1937 ),有關古文字研究的成果相對較多。真正的專刊, 1960 年台灣大學《中國文字》雜誌創刊(共 52 期), 1980 年嚴一萍主編《中國文字》雜誌續刊出版,延續至今。 1978 年中國古文字學術研究會成立,第一次學術研究會在長春舉行,翌年《古文字研究》創刊(中華書局 1979 )。 1985 年中國文物研究所開始編《出土文獻研究》(至 1999 年已出 5 輯)。 1999 年華東師範大學李圃等編《中國文字研究》(迄今已出 6 輯)。古文字論文集不少,例如:四川大學古文字研究室編《古文字研究論文集》( 1982 ),四川大學歷史系編《徐中舒先生九十壽辰紀念論文集》( 1990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編《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 1993 ),台灣師大國文系、中國文字學會主辦《魯實先先生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 1993 ),吉林大學古文字研究室編《於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 1996 ),《盡心集——張政烺先生八十慶壽論文集》( 1996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中國文化研究所編《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 1997 ),四川大學歷史系編《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 1998 ),廣東炎黃文化研究會紀念容庚先生百年誕辰暨中國古文字學學術研討會合編《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 1998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中國商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1998 ),中國社會科學院甲骨學殷商史研究中心編輯組編《胡厚宣先生紀念文集》( 1998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中研院史語所合編《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1998 ),吉林大學古文字研究室編《中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 1999 )等。學者論文集影響較大的例如:於豪亮《於豪亮學術文存》( 1985 ),裘錫圭《古文字論集》( 1992 ),周祖謨《周祖謨學術論著自選集》( 1993 ),朱德熙《朱德熙古文字論集》( 1995 ),張頷《張頷學術文集》( 1995 ),馬衡《凡將齋金石叢稿》( 1998 ),裘錫圭《裘錫圭自選集》( 1999 )等。
古文字字形資料的彙編,是古文字研究的基礎工作。這方面的工作起步很早。十九世紀吳大澂將金文、石鼓文、古幣文、古璽文、古陶文等古文字字形資料按《說文》次序編成《說文古籀補》十四卷( 1883 ),並作考釋。這是第一部用實物古文字補充《說文》篆文的著作。後來丁佛言仿其體例作《說文古籀補補》十四卷( 1924 ),強運開作《說文古籀三補》十四卷( 1935 ),由此強化了古文字資料在傳統的文字學領域的地位。綜合性的古文字字形工具書主要有:高明《古文字類編》( 1980 );徐中舒主編《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1981 ),皆選收先秦古文字,各有千秋。漢語大字典字形組又編了《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 1985 ),收錄秦漢以下古文字,並附原文上下文,體例更加完善。湯餘惠主編《戰國文字編》( 1993 ),是戰國文字集大成之作。其顯著優點在於古文字字形採用原拓複印剪貼而成,避免摹寫失真的弊病。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 1998 ),將各種類型的戰國文字按古音編排,使用方便。
釋字和集釋方面作品很多,規模最大的是華東師範大學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編纂、李圃主編的《古文字詁林》(共 12 冊), 1999 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一冊(截止 2005 年已出齊)。《古文字詁林》由著名學者王元化先生策劃,是上海市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八五」規劃的重點項目之一。該書把歷代主要是二十世紀以來古文字研究成果彙集為一書,檢索方便。卷帙浩繁的《古文字詁林》完全以計算機排版,克服了因古文字形體帶來的編輯、輸入、排版和校對方面的困難,這是很不容易的。
二、甲骨文研究
關於甲骨文的研究,除了不屬於語言文字範疇的甲骨發掘、流傳、整理、斷代、辨偽、占卜、甲骨學史等方面的研究,可以大致歸結為著錄、考釋、工具書編纂等幾個方面。
1. 甲骨文著錄與綴合
自從第一部甲骨文著錄作品、劉鶚纂輯的《鐵雲藏龜》於 1903 年 5 月由上海蟫隱廬石印出版之後,甲骨文才走出收藏家的書齋,廣為流傳,成為學者能夠見到的研究資料,極大地促進了甲骨學研究的開展。此後,在許多收藏家和學者的共同努力下,著錄甲骨的書陸續出版。早期貢獻最大的是金石收藏家羅振玉。羅氏以一人之力,多方羅致,共獲甲骨 3 萬片以上,先後出版了《殷虛書契》( 1913 )、《殷虛書契菁華》( 1914 )、《殷虛書契後編》( 1916 )、《殷虛書契續編》( 1933 )等六部甲骨文集。其他國內外學者編纂的甲骨文集,收錄千片以上的如:加拿大明義士《殷墟卜辭》( 1917 ),日本林泰輔《龜甲獸骨文字》( 1921 ),王襄《簠室殷契徵文》( 1925 ),商承祚《殷契佚存》( 1933 ),美國方法斂、白瑞華《庫方二氏藏甲骨卜辭》( 1935 ),郭沫若《殷契粹編》( 1937 ),金祖同《殷契遺珠》( 1939 )等。 1928 年以後國家考古隊十五次發掘的有字甲骨,則由董作賓主編,輯為《殷墟文字甲編》( 1948 ,收 3942 片)和《殷墟文字乙編》(上輯 1948 ,中輯 1949 ,下輯 1953 ,共收 9105 片)。抗日戰爭結束後收集編纂甲骨文集貢獻最大的當推甲骨學家胡厚宜。胡氏先後編纂了《甲骨六錄》( 1945 )、《戰後寧滬新獲甲骨集》( 1951 )、《戰後南北所見甲骨錄》( 1951 )、《戰後京津新獲甲骨錄》( 1954 )、《甲骨續存》( 1955 )等十多種甲骨文集。自五十年代末以來,海內外學者又陸續編輯出版了一些散佚在國外的甲骨文文集。其中較重要的如日本貝塚茂樹的《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藏甲骨文字》( 1959 ),加拿大明義士著、加拿大籍華裔學者許進雄編的《殷墟卜辭後編》( 1972 ),許進雄的《明義士收藏甲骨文集》( 1972 )、《懷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 1979 ),美籍華裔學者周鴻翔的《美國所藏甲骨錄》( 1976 )等。五十年代以後發掘的甲骨主要著錄於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的《小屯南地甲骨》(上冊 1980 ,下冊 1985 ),共收 4589 片。到 1990 年,國內外所有甲骨文獻著錄書刊,計有專書八十餘種,共著錄甲骨近十萬片。 1979-1982 年,由郭沫若主編、胡厚宣任總編輯的《甲骨文合集》十三巨冊由中華書局陸續出版。《甲骨文合集》是甲骨發現八十年來集大成的甲骨文獻巨著,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此後還出版了一些海內外所藏的甲骨集,如李學勤等整理、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與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共同編輯的《英國所藏甲骨集》( 1986 ),胡厚宣《蘇德美日所見甲骨集》( 1988 ),胡厚宣《甲骨續存補編·甲編》( 1996 ),李學勤、齊文心、〔美〕艾蘭編《瑞典斯德哥爾摩遠東古物博物館藏甲骨文字》( 1999 )等。 1999 年出版的彭邦炯、謝濟、馬季凡編《甲骨文合集補編》(全七冊),是二十世紀的最後一項重要的著錄成果。胡厚宣主編《〈甲骨文合集〉材料來源表》(全三冊)( 1999 )和《〈甲骨文合集〉釋文》(全四冊)( 1999 ),是《甲骨文合集》的補充資料。
甲骨文的綴合是甲骨文資料整理的重要方面。早在 1917 年,王國維就注意到兩片甲骨的綴合,並得以發現卜辭中殷商王朝世系與《史記》的吻合及出入。郭沫若的《卜辭通纂》在綴合方面多有創穫。綴合工作在二十世紀後半葉更加系統而全面,主要成果有郭若愚、曾毅公、李學勤《殷墟文字綴合》( 1955 )。《甲骨文合集》在編纂過程中也由桂瓊英做了大量的綴合工作,其貢獻又超越了前人。台灣學者嚴一萍《甲骨綴合新編》( 1975 )和蔡哲茂《甲骨綴合集》( 1999 )在這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貢獻。
2. 甲骨文考釋和研究
1904年出版的孫詒讓《契文舉要》是歷史上第一部甲骨文考釋著作。此書雖然錯誤較多,在甲骨學史上篳路藍縷,具有開創性意義。羅振玉不久又出版《殷商貞卜文字考》( 1910 )和《殷虛書契考釋》( 1914 )。羅振玉介紹《殷虛書契考釋》的成果說:「舉形聲義皆可知者五百字,形義可知而聲不可知者約五十餘字,形聲義皆不可知而見於金文者約二十餘字,分別部居,創立義例。」從此,甲骨文中的一般文字,多數都被正確認識了,卜辭也可以大致閱讀了。孫詒讓和羅振玉考釋甲骨文的主要方法,就是把甲骨文字與《說文》篆文古文或當時已經認識的金文加以比較,並參考它在文辭中的用法。這種方法至今還是古文字考釋最基本的方法。
1917年王國維在編次考釋《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的基礎上作《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及《續考》,把甲骨文中的先公先王與《史記·殷本紀》所記殷商王朝的世系相聯繫,使得甲骨卜辭的背景一下子突現出來。這是甲骨文發現以後第一篇具有重大意義的科學論文,由此甲骨文的史料價值為舉世公認,連同《史記·殷本紀》所記殷商史的真實性也得到了確切的證實。王國維所考釋的甲骨文字雖沒有羅振玉多,但難度更大,更富有史學價值。這些成果大多收在《觀堂集林》中。
郭沫若是繼羅振玉、王國維之後甲骨文研究創穫最多的大家。郭沫若 1931 年出版的《甲骨文字研究》收考釋論文 17 篇; 1933 年在日本出版《卜辭通纂》和 1937 年出版的《殷契粹編》,不僅在文字考釋方面創見甚多,在歷史文化方面貢獻尤著。郭沫若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和史學方法從事甲骨文研究的第一人。他把甲骨文字考釋與歷史文化研究相結合,旁徵博引,博大精深。就文字考釋而言雖然有的結論值得商榷,但其創見之多是其他學者罕能相匹的。
二十世紀上半葉甲骨文字考釋方面較有影響的還有商承祚《殷虛文字考》( 1925 ),葉玉森《殷契鉤沉》( 1923 )、《說契》( 1924 )、《研契枝譚》( 1929 )、《殷虛書契前編集釋》( 1934 ),余永梁《殷虛文字考》( 1927 )、《殷虛文字續考》( 1928 ),陳邦懷《殷虛書契考釋小箋》( 1925 ),唐蘭《殷虛文字記》( 1934 )、《天壤閣甲骨文存附考釋》( 1939 ),於省吾《雙劍誃殷契駢枝》( 1940 )、《雙劍誃殷契駢枝續編》( 1941 )和《雙劍誃殷契駢枝三編》( 1943 ),楊樹達《積微居甲文說卜辭瑣記》( 1954 )、《耐林廎甲文說卜辭求義》( 1954 )等。其中唐蘭、於省吾、楊樹達的成果尤為豐厚。於省吾後來還將舊釋及未刊稿精選彙輯為《甲骨文字釋林》( 1979 )。之後於氏還不斷有新成果問世。此外影響較大者又如:戴家祥有《釋百》、《釋千》、《釋皀》(以上 1928 )、《字說》( 1930 )等;陳夢家有《史字新釋·附尹奭》( 1936 )、《釋甫》( 1936 )、《釋》( 1937 )等,其考釋成果還散見於所著《殷墟卜辭綜述》( 1956 )一書中。孫海波有《釋眉》、《釋采》(均 1934 )、《卜辭文字小記》( 1935 )、《卜辭文字小記續》( 1936 )等;吳其昌代表作有《殷虛書契解詁》( 1934 ~ 1937 );丁山有《釋夢》、《釋疾》、《釋蒙》、《說冀》等(均 1930 );張政烺有《關於奭字說》( 1944 )、《殷虛甲骨文羨字說》( 1982 )、《釋因蘊》( 1985 )等;胡厚宣有《釋死》( 1944 )、《說貴田》( 1957 )等;朱德熙有《釋》( 1947 )等;聞一多有《釋齲》、《釋余》等(均 1948 );徐中舒代表作有《耒耜考》( 1930 )。
下半世紀甲骨文字研究和考釋方面成果不僅豐富,而且更深入更廣泛。首先是出現了一批綜述性著作,主要有: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科學出版社, 1956 ),王宇信《西周甲骨探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4 ),徐錫台《周原甲骨文綜述》(三秦出版社 1987 ),張秉權《甲骨文與甲骨學》(台北, 1988 ),王宇信《甲骨學通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9 ,增訂本 1999 )等。研究專著例如:日本島邦男《殷墟卜辭研究》(東京, 1958 ),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 1962 ),王明閣《甲骨學初論》(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6 ),陳煒湛《甲骨文簡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朱歧祥《殷墟甲骨文字通釋稿》(台北, 1989 ),馬如森《殷墟甲骨文引論》(東北師範大小出版社 1993 ),朱歧祥《周原甲骨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97 )等。甲骨文普及方面,主要有李圃的《甲骨文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此書精選經典性卜辭六十條詳加註釋,便於初學。甲骨文專門論文集有《甲骨文與殷商史》(第一輯 1983 ,第二輯,第三輯 1991 ),《古文字學論集》(第一集,甲骨學特輯)(韓國東文選出版, 1996 )等。有關甲骨學史的論著很多,比較全面的有:胡厚宣《五十年甲骨學論著目》( 1952 ),王宇信《建國以來甲骨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1 ),吳浩坤、潘悠《中國甲骨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王宇信《近百年來甲骨學研究》(韓國,延世大學校《人文科學》 75 輯, 1996 ),王宇信、楊升南、孟世凱、宋鎮豪、常玉芝《甲骨學一百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999 年)等。
甲骨文考釋方面的論文很多,例如:饒宗頤有《釋》、《釋貴》、《釋》(均 1956 )、《紀時之奇字、與埶》( 1993 )等,許多見解還散見在饒氏所著《殷代貞卜人物通考》(香港, 1959 )中;李平心有《甲骨文與金石文考釋》( 1956 )、《甲骨文金石文札記》(一、二, 1958 )、《甲骨金文考釋》( 1958 )、《商周文字雜考》( 1962 )等;胡淀咸有《釋眾臣》( 1957 )、《甲骨文字考釋二則》( 1981 )等;姚孝遂有《牢、考辨》( 1984 )等;李學勤代表作如《論殷墟卜辭的「星」》( 1981 )等。五十年代之後台灣有一批學者如金祥恆、屈萬里、嚴一萍、李孝定、田倩君、魯實先、丁驌、趙友培、白玉崢等,在台灣出版的《中國文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大陸雜誌》、《中國文字》(新)、《中國語文》(台灣)等雜誌上陸續發表古文字(含甲骨文)考釋文章。
下半世紀甲骨文字考釋方面成果最豐、影響最大的是裘錫圭。他自六十年代以來有關甲骨文字詞及相關歷史文化的考釋論文數量多,份量重,如《甲骨文中所見的商代五刑——並釋「」、「剢」二字》( 1961 )、《甲骨文字考釋(八篇)》( 1980 )、《釋柲》( 1980 )、《釋殷墟甲骨文里的「遠」「邇」及有關諸字》( 1985 )、《釋殷墟卜辭中的「卒」和「」》( 1990 )等。這些成果大多收錄在裘錫圭《古文字論集》( 1992 )中。
大陸於「文革」結束之後一批學者迅速崛起,文字考釋方面的成果頗豐,例如:林澐《釋戚、我》( 1989 )、《說飄見》( 1996 )等;夏淥代表作有《學習古文字散記》( 1980 )、《釋舀》( 1982 )、《學習古文字小記》( 1992 )等;於豪亮代表作有《說「引」字》( 1977 )、《說俎字》( 1981 )等;陳煒湛代表作有《釋甲骨文「妻」、「盪」二字》( 1986 )、《卜辭貞鼎說》( 1990 )、《有關甲骨文田獵卜辭的文字考訂與辨析》( 1992 )等;曾憲通有《說繇》( 1983 )、《「作」字探源——兼談來字的流變》( 1992 )等;單周堯(香港)代表作有《甲骨文中的「」和「」》( 1980 )、《說「皇」》( 1983 )等;黃錫全有《甲骨文「」字試探》( 1981 )、《甲骨文字釋叢》( 1991 )等;曹錦炎有《釋甲骨文北方名》( 1982 )、《釋犢〔原文不從貝〕——兼釋續、瀆、竇》( 1983 )等;陳漢平有專著《屠龍絕緒》(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1989 ),考釋甲骨金文和戰國文字逾四百字,雖未必盡信,創穫也不少,另有《釋甲骨文嘉字》( 1983 )、《古文字釋叢》( 1991 、 1992 )等;詹鄞鑫有《釋辛及與辛有關的幾個字》( 1983 )、《卜辭訓詁四則》( 1984 )、《釋甲骨文「」字》( 1985 )、《釋甲骨文「久」字》( 1985 )、《釋甲骨文「彝」字》( 1986 )、《釋甲骨文「叟」字》( 1997 )、《釋甲骨文「者」字——兼考殷代者國的地望》( 1998 )、《禘禮辨-兼釋卜辭的「帝」禮和「」禮》( 1999 )等;方述鑫有《甲骨文字考釋兩則》( 1986 )等;張桂光有《古文字考釋十四則》( 1998 )等;劉桓有《甲骨文考釋》(計三篇, 1987 )等;劉釗有《釋甲骨文耤、羲、蟺、敖、諸字》( 1990 )、《甲骨文字考釋》( 1992 )、《談甲骨文「鑿」字的一種用法》( 1992 )、《甲骨文字中從夗的幾個字》( 1995 )等;吳振武有《說「苞」「鬱」》( 1990 )等;湯餘惠有《商代甲骨文中的「丙」和「兩」》( 1991 )等;施謝捷代表作如《甲骨文字考釋十篇》( 1989 )、《甲骨文字考釋二則》( 1989 )、《甲骨文字考釋三則》( 1995 )等;黃德寬有《卜辭所見「中」字本義試說》( 1988 )等;楊升南有《殷契卜辭「田」字說》( 1990 )等;宋鎮豪有《釋督晝》( 1991 )等;沈建華有《甲骨文釋文二則》( 1981 )、《甲骨卜辭中所見的鼓》( 1996 )、《卜辭所見地名同字異體及假借釋例》( 1997 )等;王蘊智有《釋「豸」、「□」及其相關的幾個字》( 1996 )、《宜、俎同源證說》( 1997 )等;董蓮池有《甲骨刻辭「大史」「小史」說辨》( 1997 )等。以上舉例而已,未能賅備。
3. 甲骨文文例和語法研究
甲骨文語法研究重在字詞句考釋解讀和文例的探索,通常被歸入古文字研究而不是語法研究的範疇。最早的甲骨文語法研究主要反映在甲骨文虛字和稱數法的零星考釋,從孫詒讓《契文舉例》( 1904 )對「貞」、「茲」、「自」、「迺」等字的考釋中就已經開始了。早期的甲骨文語法研究主要偏重於甲骨文例方面。專著有胡光煒《甲骨文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所考古叢書之一, 1928 );文章有董作賓《骨文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本一分, 1936 ),胡厚宣《卜辭雜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八本三分, 1939 )等。四十年代語法研究進入自覺理性時期。如楊樹達《甲文中之先置賓辭》(《古文字研究》講義本,後來收入《積微居甲文說》, 1945 )專門討論語序問題。五時年代陸續出現比較系統的甲骨文語法研究著作,主要作品有管燮初《殷墟甲骨刻辭的語法研究》( 1953 )和陳夢家在《殷墟卜辭綜述》( 1956 )中專論甲骨文法的《文法》一章。語法個案研究逐漸深入,如周法高《古代的稱數》( 1954 ),裘錫圭《說弜》(《古文字研究》第一輯, 1979 ),陳煒湛《卜辭文法三題》(《古文字研究》, 1980 ),裘錫圭《卜辭「異」字和詩書里的「式」字》(《中國語言學報》, 1983 ),陳煒湛《甲骨文所見第一人稱代詞辨析》(《學術研究》 1984 ),管燮初《殷虛甲骨刻辭中的雙賓語問題》(《中國語文》 1986 ),趙誠《甲骨文虛詞探索》(《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輯, 1986 ),裘錫圭《關於殷墟卜辭的命辭是否問句的考察》(《中國語文》 1988 ),朱歧祥《殷墟卜辭句法論稿——對貞卜辭句型變異研究》(台北, 1990 ),唐鈺明《甲骨文「唯賓動」式及其蛻變》(《中山大學學報》 1990 ),趙誠《甲骨文動詞探索(二)——關於被動式》(《中國語言學報》, 1991 ),沈培《殷墟甲骨卜辭語序研究》(台北, 1991 ),詹鄞鑫《釋卜辭範圍副詞「率」——兼論詩書中「率」的用法》(《華東師範大學學報》, 1996 ),張玉金《殷墟甲骨文句類問題研究》( 1997 ),喻遂生《甲骨文動詞和介詞的為動用法》( 1998 ),虞萬里《由甲骨刻辭多字結構說到多諸之音義及其民族與時地》( 1999 )等。張玉金的《甲骨文虛詞詞典》( 1994 )和《甲骨文語法學》( 2001 )兩部著作,不僅對甲骨文語法成果作了總結,也包含了許多作者的新知。
4. 甲骨文工具書
甲骨文字典最早的是王襄所纂《簠室殷契類纂》( 1920 );其後有商承祚《殷虛文字類編》( 1923 )。 1934 年孫海波輯錄甲骨文字為《甲骨文編》,以搜集字形為主( 1965 年考古所又邀請甲骨專家修訂出版)。金祥恆的《續甲骨文編》(台北, 1959 ),其資料與《甲骨文編》互有補充。此後有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 1988 ),偏重釋義和卜辭義項分析。同年出版趙誠《甲骨文簡明詞典——卜辭分類讀本》( 1988 ),則偏重詞的分類。張玉金《甲骨文虛詞詞典》( 1994 )是第一部甲骨文虛詞詞典。
在釋義成果的彙集方面,三十年代朱芳圃匯錄諸家考釋成果為《甲骨學文字編》( 1933 )。六十年代李孝定編《甲骨文字集釋》(台北, 1965 ),仿《說文解字詁林》體例彙集諸家考釋成果,並折中諸說加按語,頗便查考。 1977 年於省吾應中華書局之請,主編《甲骨文字考釋類編》,是一部甲骨文字考釋集大成之作。於氏逝世之後,由姚孝遂、趙誠等繼續編纂為《甲骨文字詁林》(中華書局 1996 )。〔日〕松丸道雄、〔加〕高島謙一《甲骨文字字釋綜覽》(東京大學出版會, 1993 )對甲骨考釋成果作了較全面和扼要的歸納。饒宗頤主編《甲骨文通檢》(香港, 1989 ~ 1998 )是非常方便的檢索工具書。
在甲骨文辭的檢索方面,日人島邦男《殷墟卜辭綜類》( 1967 )創造用甲骨文偏旁檢索甲骨文字和文辭,非常方便實用。 1988 姚孝遂等編纂《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 1988 )和《殷墟甲骨刻辭類纂》( 1989 )出版,不僅著錄的甲骨文更加豐富,並以集大成的《甲骨文合集》等作為刻辭出處,還在島邦男所創體例的基礎上增加了卜辭釋文。
三 、金文研究
「金文」指青銅等金屬器物的銘文,但通常不包括璽印、貨幣、銅鏡這些已經形成專門領域的金屬器物文字;從時代而言,一般所說的金文特指商周金文,有時候也擴大到秦漢金文。二十世紀的金文研究比清代有很大的發展,但秦漢金文卻備受冷落。其實,從漢字史和漢語史的角度看,秦漢金文有其獨特的學術價值,理應引起重視。
1. 金文著錄
著錄青銅器圖譜及其銘文的著作北宋時已開始出現,到清代已相當豐富。二十世紀初,著錄金文文獻的書刊多達一二百種,總計收有六七千件青銅器。其間在收集金文拓片和彙編資料方面貢獻最大的當推文物收藏家羅振玉、羅福頤父子。三十年代初羅振玉命其子福頤將所藏金文未見於諸家著錄者編為《貞松堂集古遺文》凡三編(包括《補遺》及《續編》,計 22 卷)。其後羅氏父子又將所有舊藏及新增的金文拓片彙編成《三代吉金文存》 20 卷( 1937 ),收錄金文拓片 4831 件,是三十年代集大成的金文集。該書資料豐富,印刷精美,但無器物圖像、銘文釋文和著錄說明。劉體智編《善齋吉金錄》( 1934 )收 5728 器,又編《小校經閣金文拓本》 18 卷( 1935 )收 6456 器,收羅都很豐富。此外容庚、於省吾、商承祚、黃濬、李泰棻等,都編有青銅器著錄書。五十年代以後,隨著考古工作的發展,全國各地發掘出大量有銘文的青銅器,其圖像及銘文多刊於《考古》、《文物》等文博考古刊物上。其中出土最多的是陝西、河南二省。徐中舒主編的《殷周金文集錄》( 1984 ),彙集了 1949 ~ 1980 年國內書刊上新著錄的青銅器銘文 973 件,但不錄圖像,全用摹本。陝西出土金文有吳鎮鋒編《陝西金文彙編》(上下)(三秦出版社 1989 )。海外所藏金文有巴納、張光裕編《中日歐美澳紐所見所拓所摹金文彙編》(澳大利亞, 1978 )。二十世紀下半葉新編的金文集大成著作,在八十年代主要有三種。嚴一萍編《金文總集》(台北, 1983 )收 7996 器,邱德修編《商周金文集成》(台北, 1983 )收 8974 器。這兩種收錄並不完全,也不錄器物圖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輯的《殷周金文集成》(全 17 冊, 1994 年出齊),收器總計超過一萬器,是迄今最完備、最科學的金文集大成著作。
傳統的金石著錄大多包容歷代金文。如劉體智所編《善齋吉金錄》( 1934 )收錄秦權等 17 件,漢度量衡 10 件,漢弩機等 13 件,秦漢隋唐符節 26 件,還有大量魏晉以降歷代器物。專門的秦漢金文著錄著作不多,主要有羅振玉《秦金石刻辭》( 1914 ),容庚《秦漢金文錄》( 1931 ),孫慰祖、徐谷甫《秦漢金文彙編》( 1996 )等。
2. 金文考釋和語法研究
金文考釋肇始於宋代,至 19 世紀已經形成較大規模。晚清著名學者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 1804 )、吳榮光《筠清館金文》( 1842 )、吳式棻《攈古錄金文》( 1895 )、吳大澂《愙齋集古錄》( 1896 , 1917 出版)、方濬益《綴遺齋彝器款識考釋》( 1899 , 1935 出版)、劉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 1902 出版)等著作,都包含了作者對金文的考釋成果。這些成果為二十世紀的金文研究奠定了基礎。二十世紀初,孫詒讓修訂舊作《商周金文拾遺》( 1873 )為《古籀拾遺》( 1928 ),以訂正薛尚功、阮元、吳榮光三家之失;隨後撰《古籀餘論》( 1903 , 1929 出版)以訂正吳式棻考釋之失。二書考證多有發明,陳夢家稱譽為「極有價值的著作」,「推進了金文研究的方法」(《殷墟卜辭綜述》第 55 頁,科學出版社, 1956 年),堪稱清末民初金文研究的代表作。
王國維是繼孫詒讓之後最突出的研究大家,論著彙編為《觀堂吉金文考釋五種》( 1927 )。王氏善於利用甲骨金文資料探索商周史實和制度,考釋多有精闢見解。王氏首倡的二重證據法更在學術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郭沫若的金文研究成果影響尤其深遠。 1934 年郭沫若精選金文 320 余器編成《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並作《考釋》( 1935 )。《圖錄》所錄西周銅器據器物本身並參以字體、形制、花紋等推定其時代,按王朝為序;東周銅器按銘文所反映的國別分為三十餘國,各國銘文仍按時代為序。該書開創了科學的金文文獻斷代法和編纂法,影響很大。後來陳夢家作《西周銅器斷代》( 1955 - 1956 )、唐蘭作《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征》( 1986 ),斷代方法也是採用郭沫若的標準器系聯法。郭沫若在金文考史和文字考釋方面也多有發明,主要作品有《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 1931 )、《金文叢考》( 1932 )、《金文餘釋之餘》( 1932 )、《古代銘刻匯考》( 1933 )、《古代銘刻匯考續編》( 1934 )、《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 1935 )等,均在日本出版。郭氏把文字考釋與歷史文化思想的研究緊密結合在一起,體現了眼光開闊、思維敏捷的大家作風。
與郭沫若同時代的一批古文字學者,大多兼顧甲骨文和金文兩方面。考釋方面較著名的例如:吳闓生《吉金文錄》( 1933 )、於省吾《雙劍誃吉金文選》( 1933 )、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 1952 、 1959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 1955 - 1956 )等。唐蘭的作品後來匯為《唐蘭先生金文論文集》( 1995 )。日本白川靜《金文通釋》已出五十六輯( 1962 - 1984 ),在考釋方面堪稱集大成之作。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 16 冊)(香港, 1974 )和李孝定等編著《金文詁林附錄》(香港, 1977 ),彙集了諸家金文考釋成果,極便查考。
七十年代以後,隨著多批重要青銅器和青銅器群的出土,研究文章很多。其中較有影響的如於省吾、唐蘭、馬承源、裘錫圭、李學勤、李零等。其中以李學勤反應最快,用力最勤,文章最多。他在金文方面的研究文章已彙集成《新出青銅器研究》( 1990 )。
分國專類方面,楚國金文有李零《楚國銅器銘文編年匯釋》(《古文字研究》, 1986 );秦金文有 王輝《秦銅器銘文編年集釋》( 1990 ),吳越金文有董楚平《吳越徐舒金文集釋》( 1992 )。
金文考釋文章很多,可參看孫稚雛《青銅器論文索引》(中華書局 1986 )。金文選注本以馬承源主編的《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共四冊, 1986 - 1990 )規模最大,選金文 533 件,其中第三冊( 1988 )、第四冊( 1990 )對所選金文作了釋文和注釋。此外吳鎮烽編《西周金文擷英》(三秦, 1987 ),洪家義《金文選注釋》( 1988 ),劉翔等《商周古文字讀本》( 1989 ),侯志義主編《西周金文選編》(西北大學, 1991 ),唐復年《金文鑒賞》( 1991 )等,都在普及方面具有積極意義。
字詞工具書,最早的是容庚所編《金文編》( 1925 ),至 1985 年第四次修訂本出版(張振林、馬國權補摹),成為最常用的金文字形工具書。容庚所編《金文續編》( 1935 ),專收秦漢金文。金文文字工具書還有陳初生《金文常用字典》( 1987 ),方述鑫等《甲骨金文字典》( 1993 ),張世超、孫凌安等《金文形義通解》(全三冊)(日本, 1996 ),王文耀《簡明金文詞典》( 1998 )等。戴家祥主編的《金文大字典》(學林 1995 ),全以拓本上版,字形更加真實,收字也更加豐富,而且每字之下還附有戴先生有關考釋的按語。這部著作於 1996 年獲第三屆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特等獎。
文字之外的語言研究起步較晚。主要成果有管燮初《西周金文語法研究》( 1981 ),是第一部系統的金文語法研究著作;崔永東《兩周金文虛詞集釋》( 1994 ),是第一部金文虛詞詞典。論文例如:馬國權《西周銅器銘文數詞量詞初探》( 1979 )、《兩周銅器銘文代詞初探》(香港, 1981 )、《兩周銅器銘文副詞初探》(香港, 1987 年),李瑾《漢語殷周語法問題檢討》( 1982 ),楊五銘《西周金文被動句式簡論》( 1982 ),張振林《先秦古文字材料中的語氣詞》( 1982 ),陳永正《西周春秋銅器銘文中的聯結詞》( 1986 ),唐鈺明《金文複音詞簡論——兼論漢語複音化的起源》( 1986 )、《其、厥考辨》( 1990 )、《定量分析方法與古文字資料的辭彙語法研究》( 1991 ),裘錫圭《說金文「引」字的虛詞用法》( 1988 )等。金文音韻研究有侯志義《金文古音考》( 2000 )。
推薦閱讀:
※如何解讀三國新語裡面笑點?
※有沒有哪些讓人拍案變色的古文記敘?
※文言文特殊句式——倒裝句(一)
※文言文中的「別墅」是什麼意思?
※古文中很多描述愛你的句子,有沒有哪些描述不愛你了但也很優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