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修養館的首頁
06-03
經典微語錄(78)愛人是路,朋友是樹,人生只有一條路,一條路上多棵樹,有錢的時候別迷路,缺錢的時候靠靠樹,幸福的時候莫忘路,休息的時候澆澆樹。你越對人生有所期待,人生便越美好。注意你的習慣,因為習慣將形成你的性格;人與人交往,更多的不是改變對方,而是接受對方,如果光想著改變對方,那不是生活,那是戰爭。人生不如意常十八九,要讓自己快樂,...閱45轉6評0公眾公開14-05-17 22:03經典微語錄(79)天道忌盈,審時度勢,高調時絕不退讓,低調時不逞英雄。一輩子很短,我們不能總是望著別人的精彩,羨慕著別人的人生,而忘記了經營自己生活,要知道,通過努力,你也能成為讓人仰望的明星。生活中無論有什麼閃失,統統是自己的錯,與人無尤,從錯處學習改過,精益求精,直至不犯同一錯誤,從不把過失推諉到他人肩膀上去,免得失去學乖的機會。...閱11轉3評0公眾公開14-05-17 22:01毛筆書法的技巧22講,精髓收藏!毛筆書法的技巧22講,精髓收藏!閱1轉0評0公眾公開14-05-17 16:59論語經典讀解(01)論語經典讀解(01)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孔子說:「有錢有地位,這是人人都想望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得來,君子是不接受的;貧窮低賤,這是人人都厭惡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擺脫,君子是不擺脫的。君子一旦離開了仁道,還怎麼成就好名聲呢?所以,君子任何時候—一哪怕是在吃完一頓飯的短暫時間裡也不離開仁道,倉促匆忙的時候是這...閱5轉2評0公眾公開14-05-16 21:16論語經典讀解(02)論語經典讀解(02)有仁德才能夠正確對待他人。孔子說:「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夠正確地去喜愛人,才能夠正確地去厭惡人。」孔子回答說:「難說。」子貢又問:「一鄉的人都厭惡他,這個人又怎麼樣呢?」孔子還是回答說:「也難說。只有當鄉人中的好人喜歡他,鄉人中的壞人厭惡他時,我才能肯定他是好人。」(《子路》)正是從這一點出發,孔子提...閱2轉2評0公眾公開14-05-16 21:15論語經典讀解(03)論語經典讀解(03)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礎。孔子說:「不仁的人不能夠長久地處在貧困的境地,也不能夠長久地處在安樂的境地。有仁德的人安於仁,有智慧的人順從仁。」不一致的是不仁者,亦即沒有仁德仁心的人。由於沒有仁德仁心,所以缺乏主心骨,缺乏穩定的人格,無論在哪種情況下都不能夠一以貫之地堅持下去。所以,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礎。閱2轉2評0公眾公開14-05-16 21:13論語經典讀解(04)論語經典讀解(04)領導者要有寬容的肚量。①敬:嚴肅認真,如「敬業」,指對工作嚴肅認真。孔子說:「作領導不寬容,行禮儀不嚴肅認真,遭遇喪事的時候不悲哀我用什麽來觀察這種人呢?」因此可以說「居上不寬」是領導者的致命傷,而寬容的肚量則是作為一個領導者的起碼要求。這是所有領導者或想做領導者的人必須牢牢記在心上的信條。閱3轉3評0公眾公開14-05-16 21:12論語經典讀解(05)這裡指得是社主,即土神的牌位,用木頭製成。魯哀公問宰我用什麼木頭做土神的牌位好。宰我回答說:「夏代用松木做,周代用栗木做,用栗木做的意思是使老百姓望而生畏,戰戰兢兢。」孔子聽到後說:「已經做成的事就不必再說它了,已經做了的事就不必再勸阻了,已經過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但周代又確實用栗木做的土神牌位,所以孔子也不好正...閱3轉2評0公眾公開14-05-16 21:11論語經典讀解(06)論語經典讀解(06)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子曰:「《關雎》①,樂而不淫②,哀而不傷。」孔子對《關雎》的評價,實質上表達的是他對情感控制的看法,也就是凡事講求適度的「中和之美」,再進一步深究,就是《中庸》裡面所說的:「中庸其至矣乎!」對現代人來說,崇尚歇斯底里的先鋒藝術,尋找強烈刺激,追求「過把癮舊死」的生活,哪裡還有什麼...閱3轉2評0公眾公開14-05-16 21:10論語經典讀解(07)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孔子說:「服事君主,完全盡到做臣子的禮節,別人卻以為是在諂媚哩!」雖然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但不被人理解畢竟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所以就連聖人也不由得發生了感慨。尤其是,在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大家都不按禮節辦事了,而你卻口口聲聲吁禮節,時時處處盡到禮數,不被別人以為是諂媚討好...閱3轉2評0公眾公開14-05-16 21:09論語經典讀解(08)①射不主皮:射,射箭,這裡指比賽的射箭,而不是指戰場上的射箭;射不主皮指射箭不一定要射穿箭靶子,只要射中就行了。孔子說:「比賽射箭不一定要射穿箭靶子,因為個人的力氣大小不一樣,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一個人能力有大小,單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閱4轉2評0公眾公開14-05-16 21:09論語經典讀解(09)論語經典讀解(09)溫文爾雅的君子之爭。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①乎!揖讓而升②,下而飲③。其爭也君子。」揖讓而升是說在登堂比賽前先相互作揖表示謙讓,然後才登堂比賽。孔子說:「君子沒有什麼可爭鬥的事情。如果一定要說有,那也就像射箭比賽一樣吧!登堂比賽前先互相作揖謙讓,賽完後又下堂飲酒祝賀。這樣的競爭,可以說是君子之爭...閱2轉2評0公眾公開14-05-16 21:08論語經典讀解(10)林放①問禮之本。孔子本來是主張「哀而不傷」,感情不過分的,但與其鋪張浪費,就寧肯悲哀過度了。孔子說:「你的問題意義重大啊!就一般禮儀而言,與其奢侈,寧可節儉;就喪禮而言,與其鋪張浪費,寧可悲哀過度。」可見,孔子雖然十分重視禮儀,但卻反對形式主義的排場,而強調內心和感情上的符合禮儀要求。一般禮儀不從簡而尚奢,越奢侈越有...閱4轉3評0公眾公開14-05-16 21:07論語經典讀解(11)論語經典讀解(11)仁德是禮樂的前提。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①?人而不仁,如樂何?」①如禮何:拿禮怎麼辦,意即禮對他已沒有什麼意思了。孔子說:「作為一個人卻沒有仁德,那禮還對他有什麼意思呢?作為一個人卻沒有仁德,那樂還對他有什麼意思呢?」一個人如果失去了仁德,像季氏那樣,僭越天子之禮,濫用天子之樂,那禮樂對他還有什麼...閱7轉3評0公眾公開14-05-16 21:05論語經典讀解(13)另一種理解為」容忍」,指孔子。孔子談到季氏時說:「他用天子規格的八列歌舞隊在庭院里舉行舞會,這種事都忍心做得出來,還有什麼事不可以忍心做出來。回到聖人的話上來,不管對「忍」字作那種理解,他對季氏的深惡病絕之情都是溢於言表的:季氏真是不像話,居然在家庭舞會上玩起了天子的排場,那他還有什麼事不可以做得出來呢?孔子一生為維...閱1轉1評0公眾公開14-05-16 21:01論語經典讀解(14)子張問:「十世①可知也②?」子曰:「殷因③於夏禮,所損益①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④損益:減少與增加。歷史在漸變中發展,變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從夏朝到殷朝再到周朝,循歷史的軌跡可以知道過去,那麼,運用同一法則,我們也可以知道未來,這就是鑒往而知來。所以,一般人要讀一點歷史;閱1轉1評0公眾公開14-05-16 21:00論語經典讀解(12)①大車無輗(ni),小車無軏(ybe):古代用牛拉的車叫大車,用馬拉的車叫小車。大車、小車都是把牲口套在車轅上,車轅前面有一道橫木用於駕牲口,這道橫木兩頭都有關鍵(活銷),輗就是大車橫木的關鍵,軏就是小車橫木的關鍵,車子沒有這個關鍵,無法套住牲口,當然就不能行走了。孔子說:「作為一個人卻不講信用,不知他怎麼可以立身處...閱1轉1評0公眾公開14-05-16 20:59論語經典讀解(15)子張:孔子的學生,姓顓孫,名師,字子張。闕疑即對有疑問的地方持保留態度。子張向孔子請教求做宮的方法。孔子回答說:「多聽,對有疑問的地方持保留態度,對沒有疑問的,自己說話時也要謹慎,這樣就可以少過錯;多看,對不理解地方持保留態度,對理解的,自己做時也要謹慎,這樣就可以少後悔。說話少過錯,做事少後悔,當官吃俸祿也就水到渠...閱1轉1評0公眾公開14-05-16 20:59論語經典讀解(16)求知最忌自欺欺人,不懂裝懂。人們時常諷刺那種只會說「Yes!」的「假洋鬼子」,這是不懂裝懂的典型形象。而實際上,生活中這樣的「假洋鬼子」到處都是,充斥於各行各業。如果只是讀書求知,這種「假洋鬼子」還不過是害己而已,沒有什麼大礙。但如果讓這種人從政治國,那可就不是害己的問題了,小則害己害人,大則亡黨亡國。閱3轉1評0公眾公開14-05-16 20:57論語經典讀解(17)論語經典讀解(17)不要吹牛皮。【原文】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貢問怎樣才能做一個君子。孔子說「行動在先,說話在後。」真正的君子就是要少說空話,多做實在的事情。也就是「敏於事而慎於言」,凡事先做起來,然後再說,把實際的行動放在言論的前面,而不要光吹牛不做,夸夸其談。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閱1轉1評0公眾公開14-05-16 20:56論語經典讀解(19)論語經典讀解(19)溫故而知新。【原文】①溫故:溫習舊知識,也就是」學而時習之」的意思。孔子說:「溫習舊知識而能夠獲得新知識,就可以做別人的老師了。就在「溫故而知新」。學習最重要的是獲取心得,逐步達到無師自通的程度。換句話說,無師自通,就可以做別人的老師了。所以,高明的老師總是致力於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閱5轉1評0公眾公開14-05-16 20:47論語經典讀解(20)論語經典讀解(20)觀察人的方法。②察其所安:觀察他的興趣。孔子說:「看他的所做所為,考查他的經歷,觀察他的興趣。這個人還能夠隱瞞什麼呢?這個人還能夠隱瞞什麼呢?不憂慮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憂慮自己不了解別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所以,聖人有一套了解別人的方法,這就是他觀察人的三個要點:既要看現實表現,也要查...閱1轉1評0公眾公開14-05-16 20:46論語經典讀解(21)閱3轉1評0公眾公開14-05-16 20:45論語經典讀解(22)論語經典讀解(22)態度不是小問題。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之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色難:態度好很難。色,容色態度;弟子:與下文「先生」相對,弟子指晚輩,先生指長輩。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在父母面前保持和頻悅色的態度最難能可貴,有事情晚輩出力,有酒萊長輩吃喝,這難道就是孝了嗎?」閱2轉1評0公眾公開14-05-16 20:44論語經典讀解(23)論語經典讀解(2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原文】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注釋】孟武伯:孟懿子的兒子。其:第三人稱代詞,相當於「他的」、「他們的」。這裡到底是代指父母還是兒女,歷來有不同的理解。孟武伯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做父母的一心為兒女的疾病擔憂。」他卻回答說父母一心為兒女的疾病擔憂。閱2轉1評0公眾公開14-05-16 20:43論語經典讀解(1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立」:自立「不惑」:不迷惑「天命」:上天的意志。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學習,三十歲學成自立,但很多事情是到四十歲才明白。五十歲時,我知道萬事都有天命,六十歲時,什麼話都能夠聽進去,到了七十歲,就是隨心所欲也不會超越法度...閱1轉1評0公眾公開14-05-16 20:41論語經典讀解(24)子曰:「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所以,「人不知而不慍」,值不得憂慮,更沒有怨天尤人。「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不了解別人,則不知道別人的是非邪正,不能親近好人,遠離壞人,這倒是值得憂慮的。所以聖人不僅在《學而》打頭的一章里告訴我們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而且又在這末尾的一章里再次語重心長地說...閱4轉1評0公眾公開14-05-16 20:40論語經典讀解(25)論語經典讀解(25)貧而樂,富而好禮的境界。所以孔子認為可以和他討論《詩經》這樣較為深奧的學問了。達到這種境界的人,就像《呂氏春秋》上所說的那樣:「窮亦樂,達亦樂。所樂非窮達也,道得於此,則窮達一也。」(《呂氏春秋·孝行覽·慎人》)孔子「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論語·述而》),顏回「一簞...閱1轉0評0公眾公開14-05-16 20:34論語經典讀解(26)論語經典讀解(26)和與禮的辯證法。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有子說:「禮的施行,以和諧為貴。以前聖王的治理之道,好就好在這裡,不管小事大事都遵循這一原則。倡有行不通的地方,只知一味地為求和諧而求和諧,不用禮儀來加以節制,那也是不行的。」另一方面...閱5轉1評0公眾公開14-05-16 20:32論語經典讀解(27)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夫子:古代對人的敬稱。子禽問子貢說:「夫子每到一個國家,都必定得知那個國家的政治情況。是他求來的呢?還是別人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說:「夫子是靠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而獲得的...閱9轉2評0公眾公開14-05-16 20:31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滿族禮儀——骨子裡的修養
※你的脾氣,泄露了你的修養(好文)
※清醒紀—《氣質修養與社交禮儀》
※你對待朋友的樣子里,藏著你的修養
※修養不是裝出來的,而是把替別人著想當成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