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疾病要用不同的艾灸方法

不同的疾病要用不同的艾灸方法作者: 來源: 日期:2011年08月12日

  

1、辨證選病證應用補瀉之法有助於提高灸療的效果,而要準確使用灸療補瀉。

補法:此法多用直接灸或隔物灸治療慢性病。如:慢性腹瀉、慢性結腸炎、胃下垂等氣虛證、氣脫證、氣不攝血證、血虛證、精髓之虛證、心陽暴脫證、中氣下陷證、中醫虛寒證、脾腎陽虛證、腎不納氣證、腎陽之虛證、沖任虛損證等。

瀉法:直接灸多見於治療疔瘡癰疽,犬蛇咬傷之類,而艾條溫和灸可用於治療外感風寒發熱、風濕病、外傷瘀血等;扁桃體炎、腮腺炎、淋巴腺炎等急性炎症多採用燈火灸。神經性皮炎、帶狀寬大皰疹、雞眼等多採用局部灸治。

2、辨證選灸穴腧穴比喻人體的門戶,腧穴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反應病證,協助診斷和接受刺激,預防疾病兩方面,其治療作用有區域性、整體性、雙向調節性、相對特異性、協同性與指抗性等特性,也就是說每個穴位,一般都有其主治的特異性。選用不同的腧穴灸治,也常能收到不同的補瀉治療效果。如氣海穴為補氣穴,對於氣虛患者可予氣海穴處行灸補法,則補益之效倍增、肺俞穴為解表散寒穴,對於風寒表證者可在肺俞穴處化膿灸或一般灸瀉法則可達疏風解表,宣肺散寒的作用。又如溫和灸百會,可治胃下垂、子宮脫垂及脫肛等病,而起到補氣升提之功效;而用蒜泥敷灸或雀啄灸湧泉穴治療咯血、鼻衄等症,則能瀉火止血。陽氣暴脫,用大艾盒灸神闕,雖火力峻猛,其功效為峻補回陽救脫;而陰寒凝結的腹痛,用緩灸療,亦能達到逐寒外出瀉法之能。這又是同一穴位產生不同的補瀉作用。所以我們在臨床中應用灸療補瀉時可根據腧穴的特性合理選穴施灸即可提高灸治療效。

3、辨證選灸材即根據不同疾病的性質,在治療時選擇相應功效的施灸藥物加入艾中(葯艾),或是隔於艾下(隔物灸),或施灸材料(如桃枝、桑枝、硫磺、黃蠟等),產生不同的補瀉效應。如隔蒜灸解毒殺蟲,隔附子灸可回陽固脫,隔姜灸可祛寒溫中。此三種隔物灸就寓有補瀉之意。另如桃枝灸,可溫經散寒,治「心腹冷痛、風寒濕痹」(《本草綱目》),而桑枝灸對瘡傷已潰者可「補接陽氣,去腐生肌」(《本草綱目》),其補瀉作用顯然與前者有別。總之,在加用灸葯時,應充分考慮其性味、功能、主治,以產生不同的補瀉效果。

4、辨證選灸法在臨床中只有根據患者病情合理選擇適當的施灸方法,才能更好地發揮其補瀉作用。如化膿灸,發泡灸可以達到開闢門戶,引邪外出之效;燈火灸療則可以疏風解表、引氣利痰、解郁開胸。醒昏定搐(《幼幼集成》):溫針灸或艾炷直接灸行補法,則可以溫通經脈,活血化瘀:如欲行氣活血,則可用艾條溫和灸;急性實熱證則多用著膚灸,雀啄灸等等。另外,艾灸補瀉的艾炷大小與壯數多少是一致的。一般虛證、寒證用艾補法,艾炷宜大,壯數宜多(其艾炷大小與壯數多少視具體病情而定),對於實證,熱證用艾瀉法,艾炷宜小,壯數宜少。不同灸療其作用機理也不盡相同,臨床中宜辨證施治,選用適宜的灸療,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療效益。

總之,要提高灸治療效,必須根據患者病情辨證施治,合理選穴.選擇適宜的施灸材料和方法。並通過補瀉操作來保證補瀉效應的產生。


推薦閱讀:

瑞賢怡坊艾灸養生||艾灸養護陽氣 防病保健為上醫
艾灸可以調整五臟六腑,灸出好氣色
十大常見艾灸不良反應及其處理方法
科普艾灸的原理
艾灸

TAG:疾病 | 方法 | 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