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晴皋:巴渝書畫界三百年來第一人(圖)
|
名家評說:
其畫橫厲,頗得天池、苦瓜和尚、八大山人之趣。隨筆為之,無復定法,大字縱橫有奇氣。 ———清代著名書法家、四川學政郭尚先 龔晴皋山水,筆墨簡約玄淡,天籟清機,發於胸中,溢出紙外,古人所謂「微風觸弦,響不從指」者,正與晴皋墨妙相印證也。故為藝,以自然空靈為第一聖境,則天地澄澈。今晴皋之畫,筆墨空靈,妙合自然,其為象,空不拒實,實不異空,是象非象,真空妙有。欲問乾嘉畫壇,以禪入丹青者,冬心之外,舍晴皋其誰歟? ———中國書法協會副主席、著名書法家周永健
重慶「鄭板橋」 卻從不以書畫換錢 「破舊法,立新意處,較之『揚州八怪』有過之無不及。」這是我市著名書法家徐文彬先生對龔晴皋書畫藝術的評價,也是書畫界眾多名家的共識。如果我們拿龔晴皋與「揚州八怪」中知名度最高的鄭板橋相比較,不難發現他們的人生軌跡與藝術特色的共同之處——— 同樣是小小縣官,同樣是辭官歸隱而寄情於筆墨,同樣標新立異,他們對待仕途與藝術的態度與選擇是如此的相似,龔晴皋恣意縱橫的獨特書風,與鄭板橋看似怪誕的「六分半書」在藝術品味上似乎也有其「精神相通」之處。與鄭板橋一樣,龔晴皋也能擔當「三絕詩書畫,一官歸去來」的美譽。難怪有人把龔晴皋譽為「重慶版的鄭板橋」。 然而,與鄭板橋辭官之後「畫竹多於買竹錢,紙高六尺價三千」的職業畫家生活不同的是,龔晴皋辭官後雖過著清貧生活,卻從不以書畫換錢,這種無羈於「市場經濟」的創作態度,更使得龔晴皋從做人到從藝都多了一份任性恣意的瀟洒。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名譽館長王川平先生曾對龔晴皋的書畫藝術作過系統的研究,他在比較了鄭板橋與龔晴皋二人繪畫作品中出現最多的「丑石」題材後認為,鄭板橋的「丑石」,依然是透著「丑而雄,丑而秀」的程式化表現,「而龔晴皋之畫石,則是一種自覺的以丑為美。」故而表現出「形如枯木」、「古心古貌」的獨特氣質。這源於他不討好市場,不嘩眾取寵,和「寧失之粗獷,不失之媚俗」的人生與藝術的態度,成就了他卓爾不群的藝術品位與成就。 巴渝書畫界 三百年來第一人 龔晴皋以其淡泊超脫的人生態度和自成一家的藝術實踐,為巴渝文化留下一筆堪稱瑰寶的藝術財富。他筆下的山水、芭蕉、竹石,既是抒發藝術情感的載體,也是巴渝山水風物的生動寫照。 在巴渝民間,有許多關於龔晴皋的傳說,說他為了打好書畫的基本功,常常以竹竿在湍急的溪流里「執竿如筆逆流畫水,以定腕力。」從而練就了線條生動準確的筆力。其實,基本功只是一個書畫家最基礎的功課,龔晴皋藝術成就的取得,還是在於他淡泊不羈的人生態度所成就的書品畫格。 「家無晴皋畫,必是俗人家」,「家無晴皋字,不成書香第」的俗語,在巴渝民間流傳了近兩百年之久,雖不無鄉賢對龔晴皋之為人為藝的過譽之嫌,但也說明龔晴皋的書畫藝術在巴渝民間巨大的影響力。前文說過,達官貴人以重金求其書畫,常常吃閉門羹。據說有一年太守過生日,一群趨炎附勢之輩欲獻錦旗為賀,而太守卻「以副紙得知龔先生書畫足矣。」龔晴皋「聞後竟走而避之。」門生們見他生活貧困,欲送他50兩黃金他卻堅持不要。女兒出嫁,無力置辦妝奩,除粗布衣被之外,惟有書畫一箱。正是因為其特立獨行的人品與畫品,成就他在巴渝書畫界「三百年來第一人」的美譽,也使大量作品大量留在民間,至今受到廣泛的追捧與喜愛。 |
推薦閱讀:
※假畫陰霾下的書畫市場困局
※書畫文苑:中華聖賢經(七言聖賢經)
※書畫精品欣賞
※唐寅書畫珍品選集
※書畫名家胡夢 悠悠雲霧間 負手望山川
TAG: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