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學推拿 | 治療關節病,拔伸法不可小看
1.頸椎拔伸法
(1)坐位頸椎拔伸法之一
受術者取坐位,頭部呈中立位或略前傾。術者站於其身後,雙手前臂下1/3處擱於受術者肩部,虎口張開,雙手拇指抵住枕部兩側的風池處,雙手其餘手指托住受術者下頜骨兩側,以前臂的壓肩點為支點,肘部下壓,雙手上托,將受術者頭部平穩地向上提伸。此法又名虎口托頜拔伸法。
(坐位頸椎拔伸法之一)
(2)坐位頸椎拔伸法之二
受術者取低坐位,頭部呈中立位或略前傾。術者站於受術者側面,略下蹲,兩肘屈曲並夾住胸廓,以一手掌心托住受術者下頦部,另一手以張開的虎口托住其枕部。以下肢從下蹲位起立的力量將受術者頭部平穩地向上提伸。此法又名掌托拔伸法。
(3)坐位頸椎拔伸法之三
受術者取低坐位,頭部呈中立位或略前傾。術者站於其側後方,一手的手掌搭在對側肩上部,以肘彎部勾住受術者下頦部並向上抬起,另一手以手掌抵住枕部並前推,兩手協調,以抬肘和推掌的合力將頭部平穩地向上提伸。此法又名肘托拔伸法。
(坐位頸椎拔伸法)
(4)仰卧位頸椎拔伸法
受術者仰卧。術者坐或站於其頭後方,以一手掌心托住其枕部,另一手掌心勾住其下頦部。上身略後仰,雙手協同用力、持續拔伸頸椎。
(仰卧位頸椎拔伸法)
2.肩關節拔伸法
(1)肩關節上舉拔伸法
受術者取坐位。術者站於其身後,雙掌握住其上臂近肘部、慢慢引導上肢上舉至最大限度,並保持向上的牽引力。如凳子較低,術者可握住受術者的前臂近腕部向上拔伸。
(肩關節上舉拔伸法)
(2)肩關節對抗拔伸法
受術者取坐位。術者站於其側,雙手分別握住其腕部和肘部,引導肩關節外展,並逐漸用力牽拉;同時囑受術者身體向另一側傾斜(或請助手協助,雙手抱住其上半身),以對抗拔伸之力。此法術者也可坐位操作。
(肩關節對抗拔伸法)
3.腕關節拔伸法
受術者取坐位。術者站於其對面,手握住其前臂中段,另一手握住其手掌,雙手緩緩做相反方向的用力拔伸。
(腕關節拔伸法)
4.手指拔伸法
受術者取坐位或卧位。術者以一手握住其腕部或手掌,另一手捏住手指遠端,雙手緩緩向相反方向用力,持續拔伸掌指關節或指骨間關節。
(手指拔伸法)
5.腰椎拔伸法
(1)俯卧位腰推拔伸法
受術者取俯卧位,雙手抓住頭前床沿,或由助手抓住受術者兩腋部以對抗牽引。術者站於其足端後方,雙手分別握住其兩踝部,使小腿與床面約成20°夾角,然後身體後傾,藉助兩足蹬地或兩膝頂床頭髮力,使牽引力作用到腰椎。還可用治療巾或大毛巾縛住受術者雙踝來拔伸,以減輕工作強度。
(俯卧位腰椎拔伸法)
(2)坐位腰椎拔伸法
受術者取低坐位,兩前臂上下平行交錯於腹前。術者站立其後,胸部抵住受術者背部,兩手從其兩腋下穿過,雙掌扣住受術者前臂。向上提拉受術者上半身。並使拔伸之力作用於腰椎,結束前可上下顛幾下以加強拔伸效果。女性受術者行此法時可在胸前墊枕。
(坐位腰椎拔伸法)
6.髖關節拔伸法
受術者取仰卧位。術者手以手掌按住受術者的膝部,一手以上臂夾住受術者足踝部,而前臂從小腿下面穿過,扣住另一手的前臂,雙手將下肢交鎖住,上身後仰,利用軀幹的力量拔伸其下肢。為加強拔伸力,可在受術者會陰部墊一軟枕,術者以一足跟部抵住其會陰部軟枕處,手牽足蹬,持續牽引。此法亦可作用於骶髂關節。
(髖關節拔伸法)
7.膝關節拔伸法
受術者取俯卧位,屈膝90°。術者站於其患側,用膝部壓住其股後近腘窩部(或請助手按壓),雙手握住其踝部,向上拔伸膝關節並停留片刻。或受術者取仰卧位,下肢自然伸直。術者雙手握住一腿的踝部拔伸之,並用膝部頂住受術者另一側下肢足底。此法可同時拔伸髖關節。
(膝關節拔伸法)
8.踝關節拔伸法
受術者取仰卧位。術者以一手托住其患側足跟部,另一手握住其患側腳掌或腳趾,雙手協同,持續牽引踝關節。
(踝關節拔伸法)
9.腳趾拔伸法
受術者仰卧位或半靠位。術者一手固定腳掌,一手握住其腳趾並拔伸之。可酌情拔伸單個腳趾,或依次撥伸每個腳趾。
(腳趾拔伸法)
【要領】1.一般需要持續撥伸1~2分鐘。
2.撥伸時動作要平穩和緩,用力要均勻持續。用力要由小到大逐漸增加。待拔伸力達到一定程度後,則需保持穩定的持續牽引力,並維持足夠的拔伸時間。
3.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和不同的施術部位,控制好拔伸的力量和方向。如拔伸頸椎時,受術者頭部應保持中立位或略前傾位。
4.撥伸時不可使用蠻力,一般不使用瞬間發力牽引,避免造成牽拉損傷。
5.關節複位時不可在疼痛、痙攣較重的情況下拔伸,以免手法失敗和增加患者的痛苦。
6.頸推、腰推等部位拔伸前,應先以適當的手法放鬆局部軟組織。
7.盡量運用大肌肉群用力,以節省體力,減少疲勞。
【應用】拔伸法適用於頸椎、腰椎及四肢等全身各關節部位,具有良好的滑利關節、整復錯位、舒筋通絡、緩解痙攣等作用,多用於治療椎骨錯縫、關節僵硬疼痛、屈伸轉側不利、肌肉痙攣疼痛等症。如頸椎病,宜用頸椎拔伸法;腕關節扭傷、腕骨錯位等可用腕關節拔伸法;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後關節紊亂、腰椎後關節滑膜嵌頓、急性腰扭傷等症,可用腰部拔伸法;骶髂關節、髖關節、膝關節病症,可用髖關節、膝關節拔伸法;陳舊性踝關節扭傷,可採用踝關節拔伸法。
附:勒法
勒法是一種用手指夾住受術者手指或腳趾,做急速滑拉動作的手法。
【術式】術者用屈曲的示、中指第二指節側面鉗夾住受術者手指或足趾根部的上下面,做急速的滑拉動作,迅速滑出指端或趾端,或用「寸勁」發力。若手法熟練,操作時可發出清脆的「嗒」聲。也可用中指與環指鉗夾。
(勒法)
【要領】1.一般每指(趾)可勒3~5次。
2.在最後滑出指(勝)端前,應先將其末節指(趾)骨間關節屈曲再做拉滑動作,有助於發出拔指聲。
3.操作時動作應輕快柔和。
【應用】勒法具有疏經通絡、行氣活血、滑利關節的功效,適用於手指及足趾部。常用於治療手指或足趾部酸脹、麻木、屈伸不利等症。但指、趾關節急性損傷在24小時之內者,不宜使用本法。
推薦閱讀:
※反覆痛風的後果:疼在關節,傷在腎臟
※肩關節物理檢查(五)——盂肱關節不穩
※肩關節作響、酸疼?徒手三招,強化你的肩關節
※骶髂關節錯位——一種極易被誤診的疾病
※學 | 怎樣才能避免在練太極拳的膝關節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