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真義——開啟人生新境界的鑰匙(推薦與摘錄)

「《道德經》真義——開啟人生新境界的鑰匙」一書的出版問世,使中華民族終於結束了二千多年來無人能懂「老子」的尷尬局面。這本書是一部對《道德經》自誕生以來(對其)所有解說進行總體撥亂反正的、從邏輯上(此前沒有能使全經基本不矛盾的注釋)更符合其真義之革命性著作。   是否懂《道德經》,標誌之一就是能否解讀其第一章的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和最後一句(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解讀不是「自以為是」的理解,而是尋求與「老子」的心靈「共振」(這最起碼的要求就是全經立意一致,否則,不是「老子」是笨蛋就是注釋者不懂。);「老子」作《道德經》意在傳授因應自然之法——因此有極強的可行性和極深遠的意義,而不是「故弄玄虛」——讓人在雲山霧罩中耍醉拳、踢夢腳、玩戲說。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中華祖先探究宇宙本源所建立的概念。   名:名稱,引申為理論。  譯文:真正的道:有譽有毀,一種理論(面對)的正常情形:有譽有毀。  【解釋】  第四十一章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道,自有其法則,非人所能主宰。故順人願時,人譽之;悖人願時,人毀之;此乃人性也(其中還有「生物多樣性原理」的作用),人是以「對己之利益」作為對他物的評判標準,求利是人的本能。而道卻是「萬物作而弗始,衣養萬物而不為主」,道不求利,因此,道行「無為」 之舉。當人的「有為」與道的「無為」同向時,人的作用被「放大」;逆向時,人的作用被「縮小」甚或「自傷」。「反者,道之動」,道尚中和,所以「損有餘而補不足」。然而人的作為一旦有成,往往即視為己功(甚至貪天功為己有),居而傲物、目空一切,而不知是順應了道的緣故,且「損不足以奉有餘」——將事情推至極端。  總之,人對道的態度,恰恰是道告知人(看待事物)的法寶:一體兩面。同時,暗示了常人在認識上的局限性——以利為標準。  為了全面、透徹地理解「道可,道非,常道」,後半句以人們的日常體驗(或常識)為例以助理解:一種理論(或說法、看法、觀念、概念、定義、政策、法律、制度等)必然會產生至少「贊成」與「反對」兩種聲音。  本句為後面提出的「不爭」奠定了認識基礎。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名:命名,引申為代表。   妙:奧妙,引申為機理。   徼:邊界,引申為作用結果。  譯文:若用「無」來代表「天地之始」,用「有」來代表「萬物之母」,那麼,就應從「無」的角度認識(探究)道的機理,從「有」的角度了解道的作用結果。  【解釋】  第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據此,道代表「天地母」,「天地母」即「天地之始」,所以,「無」代表道。  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就是說:萬物亦是道生,有生於無。  用「無」來代表道,而「無」意味人類感官無法感知;用「有」來代表道之果,而「有」意味人類感官可以感知。無與有是兩個相對立的概念,被用來表示因果(或現象與本質、體與用),此中蘊含極深的哲理以及事物運動中的「主與次」考慮。  事物都有顯(陽)與隱(陰)兩面,顯(陽)者易為人知(如:飛機在天上飛);隱(陰)者,不易為人知或易為人所忽視(如:導致飛機能飛的流體動力學規律)。例如:中國人創造了美麗多彩的瓷器,卻未能發現其中釉色的化學反應規律。在這裡,現象:天上的飛機,美麗的釉色,是可以感知的;而本質(機理):流體動力學規律,釉色反應規律,是無法感知而只能通過理性思考獲知。所以,認識事物應遵循開動所有的感官充分、透徹地「觀」(感知)現象(徼),然後,「致虛極,守靜篤」,「滌除玄鑒」(去除心中的雜念與陳見),「吾以觀復」(反覆地感悟、思考)其本質(妙)。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同謂之玄:說同一事物,卻不同的視角,這其中的奧妙。  玄之又玄:感知的現象在一塵不染的「玄鑒」上反覆觀照、感悟、悟覺的過程。  譯文:無與有都是表示道的概念,這不同視角的奧妙儘管難以把握,但考量它們的相互作用卻是認識與探索一切事物的唯一之路。  【解釋】   「相同的路程,登山要比走平路費力得多」。在這裡,「有」(現象)是感覺到的累,「無」(機理)卻是無法感覺到的「萬有引力」與「功能原理」,「無」與「有」都表示著「相同的路程,登山要比走平路費力得多」這件事。止於「有」,事理無法窮盡,只能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如中國瓷器等);若不知或不全知「有」,則「無」無從探究;只有經過「有」與「無」的反覆觀照,才能實現「格物致知」——窮盡事理。《金剛經》曰:信心清凈,即生實相。  其實,「玄之又玄」是人們都在體行的方法(只不過是無意識地運用且運用的深度與廣度均不夠),通俗地說,就是「找原因」的方法,例如:晚上,屋裡突然斷電,由於現象提供的信息不足,原因無法找(這是現象「有」與原因「無」的第一輪相互作用)→補充現象信息——觀察或了解鄰居是否有電,若有→某種原因致「跳閘」(電源開關由閉合變分開),(這是現象「有」與原因「無」的第二輪相互作用)→驗證,正確(用「有」檢驗「無」,初級原因探明),(大多數人到此為止)→繼續再找「跳閘」原因(導致初級原因的原因),信息不足→補充現象信息——「跳閘」時屋裡曾發生過什麼?經核算:所有用電器的最大電流之和大於配電額定電流→初步判斷是用電器同時起動導致「跳閘」(這是現象「有」與原因「無」的第三輪相互作用)→試驗確證(用「有」檢驗「無」)+了解「跳閘」時屋外曾發生過什麼(周全現象信息)……簡括此例「玄之又玄」過程就是:有(斷電)→無(什麼原因)→有(補充信息後的)→無(初級原因)→有(跳閘——電源開關狀態)→無(跳閘原因)→有(試驗所致的電源開關狀態)……  如此的認識論與方法論,比同時期的古希臘哲學高明許多。遺憾的是,後人們並未照此實行,否則,科學早在中國得以發展。  小結:本章是全經的總綱,故著力於建立認識論與方法論基礎:事物的一體兩面、事物運動的相對性、主次性、對立統一性以及「格物致知」的方法,尤其是概念「無」的引出與運用,雖同於同時代古希臘某些哲學思想,但立足點更高且運用更妙。「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更是在兩千多年前就宣示了科學探索、研究的方法論。《金剛經》曰:「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可見,鳩摩羅什亦從該經獲益匪淺。參透本章對全經而言是「綱舉目張」。畢達哥拉斯學派發現地球是個「星球」,使西方人至今都「緊張」著;英國「佃租法」的修改,導致了英國的「工業革命」和其後的「日不落」帝國;┄┄。對於一種作用,必須考慮其結果,但結果的時空效應以及其反作用卻是往往被忽視的(如「長男繼承法」),老子的「無為」即立足於此。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作為開篇句,其對人類的意義是極其深遠的、對個人的指導意義又是非常現實的,——連作為宇宙主宰的道都是有譽有毀,那麼,人當如何?   對於統治者(或領導人),需從兩方面予以警惕:其一,不要企求自己的所作所為能得到一致擁護與讚譽——那不是正常狀態(自然狀態);其二,當你只能聽到一種聲音時,表明你所處的環境政治生態失衡,如不儘早糾正,必將由失衡發展至傾覆。   對於普通人,他人有與自己不同的看法、意見、做法、……,那是最正常不過的了,完全不需要為此苦惱、生氣、憤怒、焦慮、痛苦、……;如此,情緒將變得平和,心胸將更加寬廣,行為將更加持中,認識(看法)將更加透徹,身體將更加康健,社會(國家)將更加和諧、富強。     這開篇句就是全經認識論主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譯文:人們都嚮往美與善時,正是人人行惡與不善之際。  【解釋】  人受趨利本性及認識能力的局限,關注點往往聚焦在作用對象身上所產生的效果上,殊不知,任何作用與反作用都是相伴而生的,意識不到或忽視反作用對自己的影響,是凡人無法正確與準確評估有為之後果的根源,從而對「勢」產生錯判。當一種行為可以「獲益」時,在人的趨利本性主導下就會使這種行為形成一種「勢」,隨著這種「勢」的從無到有,從弱到盛,其「獲益」的邊際效應將不斷衰減,與此同時,相反之勢「獲益」的邊際效應將不斷增強。凡人為「得」付出的努力,亦是為「失」付出的努力。行惡可能使對象產生兩種應對:其一,效仿——使行惡者陣營壯大而競爭加劇,實際達到「將欲衰之,必故興之。」的效應;其二,防範惡且強化善的意識和行為,使行惡的成本加大。惡在傷害人的同時,亦在教導人們什麼是善、如何防範惡以及認識事物的應有視角。  事物一體兩面的認識告訴我們,任何事物的發展全程,始終伴生著兩種力量(勢)——一種促進其生存、壯大,一種促使其衰弱、滅亡;它們相反相成,不離不棄,成就了事物的一生。  美(善)之所以為美(善),因為它是稀缺之物。因此,當所有現金被買成股票之際,就是現金為王之時。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譯文:有與無,難與易,長與短,高與下,音與聲,前與後都是相比較而言的共生概念(是成對產生的),這種情形是普遍而又絕對的。  【解釋】  一種作用能否有效,取決於與對象之間是否存在「負壓」,如:水、熱都是只能從高能區向低能區移動。由「生物多樣性原理」可知,這樣的「負壓」(差異)普遍存在於各事物之間,即使是同種事物也將因所處時空、因應能力的不同,造成所處發展階段不同而致的差異,恰恰是同種事物間的差異容易被忽視或意識不到。本句所言的相對,代表著後一種差異,是「量」上的差異,即「量」上的相對。由於量變會導致質變,所以,基於量的相對性是動態的相對性,且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之中。  例如:網球比乒乓球大,但比籃球小;開小轎車比騎自行車要難,但比開公交車要容易;皇帝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與榮耀,卻沒了作為人隨意表達情緒的自由及不受監視的自由。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無為:無有為之欲下的「無中」之作為。    作:這裡引申為生長。 始:同司,主宰。  譯文:所以,聖人致力於產生「果」(包括其將傳導的對象)之無,且不以言語去教育他人;萬物自由地生長而不企圖去主宰,生養它們而不企圖佔有,培育它們而不企圖倚恃,成功後不居功;正因為不居功,人們才永遠記著他的功勞。  【解釋】  有為,是自定目標並努力實現並享受其利的行為,故本質是謀利。  所謂聖人,就是依道而行的人。「處無為之事」就是所為之事皆立足於「無」。「行不言之教」,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就是思想控制——以求形成一種合力,營造一種勢;言教是教育中的高效方式,削弱言教,就可以減少人們求有為的慾望,以實現儘可能多的民自化、民自治。同時,言出即有「名可,名非,常名」。「弗始、弗有、弗恃、弗居」是對利益的放棄,是「無」;然而,收穫的卻是求不可得的「有」——「是以弗去」。  小結:本章從揭示社會現象(第一句所言)的本質(「玄之又玄」所得之果)入手,著重論述事物的相對性及聖人的運用之法。這裡的論述運用了辯證法。  上善若水。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譯文:不崇尚賢良,百姓就不會為獲榮耀而競爭;不珍貴難以獲得之物,百姓就不會為獲得抬高身價之物而做盜匪;不顯現各種獲利的途徑以杜絕百姓獲利之慾望,百姓就不會為獲利而亂了心志。  【解釋】  這裡揭示了「爭、盜、亂」的原因:有為之政,立論於「人皆圖榮」的人性公理上,而榮辱恰是教育之果,也是有為之政的訴求與必然景象。有為之政的目標:國之太平,民之安康;然勸民之法只能是:樹模範、分爵等、論賞罰,因此,「尚賢與貴難得之貨」就不可避免,於是,在「人性」的驅使下,必將慾望叢生、膨脹,形成趨利之勢(該勢沿著謀利、逐利、奪利……的軌跡發展),使社會失去和諧,國家步向危險。  從財富分配的角度看人類文化之後的歷史:就是不斷重複著財富的聚散(或轉移)的過程。  「尚賢、貴難得之貨、見可欲」均屬價值觀(源於有言之教),是「無」;「爭、盜、亂」為結果,是「有」。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智者:這裡指為獲利而圖謀不軌的人。  譯文:所以,聖人治理國家的方法:清除百姓內心慾念,讓百姓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減弱百姓圖有為的心志,強壯百姓的體魄;使百姓處於無所懼、無所求的狀態,以致圖謀獲利的人因無空子可鑽而不敢妄動;從而,行無為之舉,收穫處處得治理之果。   【解釋】  (鑒於上句所言)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其治理的景象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百姓安居樂業、熱愛生活、身體強健、和諧不爭。為謀利,「智者」專司尋、鑽他人(方)的漏洞。所謂「漏洞」,就是人的慾望:有欲必現軟肋(漏洞),無欲則無漏洞,處於兵法上「不可攻」的狀態。故「智者」面對「無知無欲」時,也就只能卻步了。聖人為無為(改變價值觀),卻實現了國泰、民富、民安——有為之政的目標。  每個人的快樂點(或愛好)是不盡相同的,這種快樂點(或愛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後天的教育培養而成,有為者的慾望之訴求就是尋求快樂。而所謂的「人以群分」,就是按快樂點(或愛好)相近來分,相近者之間有著天然的親近感與信賴感(防範度較低),這就為圖謀不軌者提供了可乘之機——利用與之是相近者(偽裝的)得以接近、親近,從而實現其之罪惡。而快樂點(或愛好)是什麼?只要通過考察與觀察對象的生活環境與教育背景即可獲知。  虛心有賴實腹,弱志方可強骨;此亦是修身、養生之方。句中的虛與實、弱與強所蘊哲理同於無與有。    小結:本章以相對性的視角展示了有為之治與無為之治(聖人之治),但其隱義是:事物的統一性。對此,從有為之治所追求的目標與無為之治產生的結果之重合,即可獲知。       「尚賢」與「貴難得之貨」就是「見可欲」,而慾念生於有為之心。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沖:空虛,引申為不可感知。 盈:滿溢。  譯文:道: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而其的作用似乎永無止境。  【解釋】   道:「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但是其的作用無處、無時不在(「大道泛兮」)且沒有完結的時候。  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淵兮:混沌、瀰漫狀,引申為「有」。   湛兮:透明、透徹狀,引申為「無」。  譯文:它無處不在,是萬物的宗源;它無影無形,但實實在在地存在。    【解釋】   中華先哲認為:天地之始是一片混沌,在道的作用下,清氣上升生成高能態的天(或稱陽、乾);濁氣下沉生成低能態的地(或稱陰、坤)。句中「淵兮」、「湛兮」呼應第一章的「有」、「無」,用形象說法來幫助理解。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象帝:萬物之母。  譯文:我不知道,誰生在「象帝」的前面。  【解釋】  本句是「明知故問」,因為前面兩句已給了答案:有生於無,所以,其意在於突顯前兩句的聯繫與含義。  小結:本章通過對道的描述(初次),意在強調:對立事物中的主與次。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鈅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芻狗:用草扎的狗,意指無差別,引申為平等。  譯文:天地不施仁愛,對待萬物一視同仁;聖人不施仁愛,對待百姓一視同仁。  【解釋】  本句第一層含義是:不施愛。施愛會產生依賴效應——導致失去自身發展的能力;而且,有愛就有恨(愛恨相生),所以,施愛不符合道尚中和的原則;第三十八章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大愛無愛。第二層含義是:一視同仁。無親疏即可有唯一的起跑點,萬物自主、自由地生長,彼此相互促進、相互制約,以成和諧共生之態。二層含義是相互印證的關係。  這裡天地代表道,天地與聖人的關係是:聖人師法天地。  天地之間,其猶橐鈅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橐鈅:風箱。 動:運動,交流。   虛:空虛,無物。 屈:竭盡。  譯文:天地之間就像風箱一樣:看似內里空無一物,實則有物,且愈動出來的愈多。  【解釋】  虛,只不過是眼睛感知的結果,而非實際,現代科學證明:眼睛能看見的物體是很少的,對於微觀世界與微(強)光世界,眼睛是失明的。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還言:表面上的「無」遮蔽了實際上的「有」,(這種有)隨著運動(交流)源源而出。風箱交替開合的結果是:行為持中。  天地(乾坤)之間,未曾感知的陰陽交流使人視為無物的「空中」產生了風、雨、雷、電、雪,……,老子透過這些現象,用心觀到了「空中」不空的實情。  本句的要義是:橐鑰的功用源於「開合」,而開合暗示——交流生物與一視同仁。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譯文:多言是偏愛之舉,必致不繼;因此,行為以持中為宜。  【解釋】  多言就像風箱只開不合(或相反),終致窮竭。例如:現在的中小學教育——因為學習有好處,就用各種習題把學生所有課餘時間全部佔用甚至侵佔休息時間,結果,由於倒胃口了,學習興趣從有變無(嚴重的,產生反感與恐懼),學習效率大大下降,學習引起的心理疾患愈來愈多。  多言乃圖有為之舉,既然圖利,所成之勢將所行推至極端,「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已惡。」,終陷絕境。況且,「稀言自然」,居中位,陰陽之勢皆不可傷。  小結:本章基於事物的相對性,以天地(代表:道)行為以及事例給出運用之法:待物(人)以平等,行為要守中。     「一覽眾山小」呀!  由於「心」受「有言之教」的塑造和漂染,加上感官之對象的變化,道在心上的成像也就千變萬化了;故要成「真梵之像」,佛家須入「空」境,老子是在「滌除玄鑒」的基礎上「玄之又玄」。  第六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帛系若存,用之不勤。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穀神:糧食之神,這裡代指道。 牝:雌性、母。  譯文:養育萬物的道是永生的,它是神奇的母親。  【解釋】  用穀神代指道,是一次名與實的體現。名,是實的諸多表象中的某些表象在人的大腦(按古人意為:心)中的折射,只不過是了解實的一個視角而已,故不可重名輕實,而應由名析(探)實。  玄牝之玄在於:尋常之母只能生一物,而其卻能生萬物。  本句的隱義是:萬物離不開道,為此留下了:「萬物恃之以生」,「衣養萬物」,「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的伏筆。  道無形,故無死;萬物有形,故有死。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帛系若存,用之不勤。  門:可開閉的隔斷,亦是由外入內(或相反)的必經之處,這裡引申為子宮。  天地:這裡代指萬物。  譯文:玄牝的子宮是萬物的孕育之處,玄牝與萬物之間似乎存在著(細柔般)蠶絲的連結,但它很少施加作用於萬物。  【解釋】  本句以物取例,粗描了萬物產生、生長的情形以及道的行為方式。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暗示了:萬物乃陰陽交流而生。「帛系若存,用之不勤」除接應上句之外,還指出:道尚柔弱與嗇。  小結:本章是第二次論道,勾畫了道與萬物的關係以及道的行為方式。取象穀神與玄牝用意深刻。       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自生:自我助益。  譯文: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夠長久,是因為天地不利己、專利人,故而得以長生。  【解釋】   「不自生」為「無」,「長生」為「有」,因為「不自生」,才有了「長生」;即「有生於無」。句中的辯證法值得細細體味。  「水」可以作為本句的例證:水利益萬物而不自利,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一切生命體的組成部分及生存的保障。一切生物都是「耗散系統」,因此它們的生命周期的時間跨度是無法與水相比的。當然,其他非生物(如:石頭,化合物等)也會在「熵」原理的作用下,由產生走向消失,只不過時間跨度相比生物要大得多。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後其身:置身他人之後。 外其身:不顧己而利益他人。  譯文:受「天長地久」的啟發,面對爭先恐後的名利追逐,聖人安然居後而不爭,反而得到了名與利;面對你死我活的名利爭奪,聖人利益他人而不顧己,反而得到了安泰。  【解釋】  名與利都只有在「物為稀」時才為貴,面對稀少的名利,相互爭奪的眾人有二種選擇:其一,征服其他爭奪者並營造恐怖平衡;其二,將利益讓渡給大家公認的「對其有利無害者」(事實上,回到了起點)。選擇一的恐怖平衡是難以維繫的,平衡很快會被打破,名利將成為生命的「絞肉機」。需要直面的是:當物慾橫行於人類社會之後,選擇二就不存在了,一切皆為物役,聖人不再有!  「後其身、外其身」為「無」,「身先、身存」為「有」。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譯文:正是因為聖人無私,所以,才成就了聖人。    【解釋】  聖人效法天地,本就無己,何來之私。「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施利於萬民,而無私利。私是俗人的概念,從俗人的角度看聖人:聖人主觀上的無私成就了客觀的有私。  美國對股市監管之嚴,舉世皆知。對其大公司的違規行為的處罰毫不手軟(如對能源巨頭安然公司和名列世界第一的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的處罰),結果,全世界投資者因對美國股市具有信心而將資金投入其中,從而促進了美國的發展、鞏固了美國的霸權。  小結:本章的核心是:以天地(代表:道)的行為說明辯證法。第一句中蘊含的「不生不死」生死觀與佛教的「輪迴說」以及基督教的「復活說」相比站得更高,思得更深。   「後其身、外其身」在有為者眼中就是笨,所以是「無」(未獲利益);「身先、身存」在有為者眼中就是有能、榮耀,所以是「有」(獲得利益)。  穀神:糧食之神,這裡代指道。用穀神代指道,是一次名與實的體現。-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上善若水。  譯文:大善的行為如同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譯文:水的善行是:利益萬物而不與之爭功(利)且甘居人們鄙視厭惡的低處,所以,水的行為幾乎與道相同。  【解釋】  道:「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以萬物為芻狗」,……。水:居下、柔弱、無私、利他——是一切生命的要素,一視同仁——衣養大鯤大鵬,也不拒小魚小蝦,……。所以說,水與道的品行幾乎相同。   眾人皆爭上恐下,因此,居下就是「後其身,外其身」,從而避免了相爭。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譯文:居住要選良善之地,心胸要寬廣若谷,付出要無私、平等,言語要言而有信,行為要時時檢討是否中正,所做之事應是眾望之事且能善始善終,行動要把握好時機。  【解釋】  好居處的首要條件是不損及尤其是不會與眾人利益形成相爭,其次是民風要良善,地理位置及房屋要不顯——隱於眾人之中。俗人往往要風水好、便利之處且要顯擺。  寬廣的心胸首先是無私,所謂心底無私天地寬,能容天下一切難容之事。俗人以利己為標杆:有利者容,不利者斥。故寬容可絕相爭。  付出,一是要無私,二是要一視同仁。俗人從利己出發,不僅任何付出都求回報,且期望以小博大。所以,無私、平等的付出就不會惹相爭。  立信必須寡言、重諾:言必行,諾必踐。俗人在利己心主使下,往往多言、輕諾,致使諾難應,言而無信,正所謂「多言數窮」,「輕諾寡信」。「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故言而有信不會致相爭。  行為中正,就是公正無私。俗人為利己,心中存私,一事當前必私字當先:胳膊肘往內拐。中正就不會侵害他人利益,故無相爭可起。  所做之事如能惠及眾人(而不是一部分人),如:為工商業者的資金結算、物資配送建立平台,為大眾提供信息平台,以及公用事業等。只有眾人都獲得你所給予的利益時,就贏得了「身先,身存」與不爭。  事物都處在變化之中,此消彼長、盛極而衰,因此,「利」必定是相對與變化的。所以,行動應選擇恰當的時機與形勢,這樣才能避免「誤傷」(非本願的相爭)。例如:交通高峰時維修道路——時機不對;社會躁動期勸人讀聖哲書——形勢不對。恰當的時機與形勢應符合:天祥、地宜、人和,如此,相爭的基礎將蕩然無存。  夫唯不爭,故無尤。  譯文:因為不相爭,所以無受傷害之憂。  【解釋】   「不爭」是無,「無尤」是有,「不爭」生「無尤」。  小結:本章取象以喻道,並參照水的利他、不爭品行,從七個方面給出了效仿之法,核心之意是:不爭才能無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盈:滿溢。  譯文:足夠了,就不要再增加了。  【解釋】  強物之所不能,乃不自然的悖道之舉。思想上的不知足導致「盈之」,如不從思想上斷絕這種想法,必將種下「相爭」的禍患。「盈之」還隱含了自滿之意,而自滿同樣致大患:自滿的本質是無「敬畏」,「相爭」就奠定了。  成語曰:貪多嚼不爛、得隴望蜀、貪得無厭都是「持而盈之」地表現。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譯文:太鋒利的刀刃是無法長期保持的。  【解釋】  物利則人役,因與他物相爭,自損就難免了,鋒利如何保;不用:失其本意且針對其的各種物理、化學反應亦使其喪失鋒利。事實上「銳之」的目的就是相爭、謀利,是有為之舉。然而,「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本句隱義:修身要全面、均衡,要「損有餘而補不足」,而不可偏私一技之長,偏私就是謀相爭、圖有為。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譯文:過多的財寶是無法保全的。  【解釋】  滿屋的黃金、寶玉必是通過相爭而來,最終也將通過相爭而去。在有為的相爭中獲勝,必使其:因銳而致損——守所得(負累),以及鋒利對手(培訓課——對手在鬥爭中學習鬥爭,才幹得以提高。);因盈而致損——自滿,以及子孫被「餘食」壓低的能力。榮辱如同形影,相生共存,是結果的兩面。  本句隱義:存「有」以備未來是徒勞無益的,有終將化無。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譯文:倚恃富貴而驕橫,是自種禍根。  【解釋】  過量的財富與顯赫的地位本就是爭來之物,守已是萬難,還生出了令之速亡的驕橫,這正是典型的盈與銳的表現。其不知「有生於無」之理,反將所獲之「有」視為驕之本,失去了對「有」的恐懼、對無的「敬畏」,結果,只能是引禍上身;身之不存,富貴轉眼成雲煙。明武宗朝的宦官劉瑾 、清乾隆朝的和珅就是極好的例子。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譯文:功成即身退,這是道的作為。  【解釋】  功名乃世人相爭的焦點之一,功成而居之,實乃以圖謀利,且無敬畏——不懼以世人為敵,終將為功所累、所毀。身退是出於道的「利他」、無私,在眾人展開相爭之時,悄然隱去,正是體現了「利萬物而不爭」,結果卻是:「夫唯弗居,是以弗去」。例如:漢高祖劉邦的高參張良,至今人們還讚頌著他的功績。  小結:本章承接上章列出了世人未曾意識到的四種相爭情形:盈之、銳之、滿堂、驕,解決之法就是:「功遂身退」,即知足、知止、無私、利他。  -  老子平視萬物,只是告訴我們:什麼樣的品行符合道。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鑒,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營:這裡引申為身體的形體部分。    魄:人身體的精神部分。  譯文:能否形神合一相守不離。  【解釋】  人的身體是精神與形體(物質)的統一體。精神的屬性為陽,形體的屬性為陰。兩者在一定條件下,或相生或相剋或制化,但始終互為存在的前提。兩者的相互作用,精神居主動,形體處被動,且精神引導形體作用或因應環境,往往精神還會超越形體的能力去追求盈、銳、滿、驕,以致損形體於先,損己於後。因此,兩者應合一(匹配)相守不離,以保身存。  本句的潛台詞是:精神內守,這裡雖講的是修身、養生之法,然而持家、治國亦同此理。  這裡給出了正常的身體狀況標準:精神與形體合一。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專氣:使真氣能隨意聚、行。  譯文:能否氣隨意行,身體柔軟如嬰兒一般。  【解釋】  中醫認為:氣是生命的原始物質與原始推動力。對應天、地、人三才,人的生命系統有精、氣、神三寶,精能化氣,氣能生神,其中,精與氣屬物質,神屬精神。中醫的理論與實踐表明:氣滯、鬱結、不能隨意布達,將出現腫痛,形體失諧(僵化)之病證、病症;因此,身體柔軟是健康的表徵(「人之生也柔弱」),就像尚未受七情、六淫之害及五穀之毒的嬰兒。  現代科技表明:一個柔性的系統,面對外來作用,能化解(減)外加動量與動能以及作用力之害(F=ma, m1△v1=m2△v2;  越小、傷害越小;柔性系統可使 增大、 v梯度衰減,還可使支點難以形成。);對內,可有效降低運行損耗。  現代社會,由於「個性化」的張揚,小者:生產線、企業管理已柔性化,大者:社會管理正逐步柔性化。  有為者通常求銳,銳則剛強,而「柔弱勝剛強」。  這裡給出了健康與否的形體標準:柔。  滌除玄鑒,能無疵乎?  玄鑒:奇妙的鏡子,這裡指心。  譯文:能否清除心中的一切雜念、陳見。  【解釋】  中華先哲認為:心主神、思想、感情…,這才有了:心不在焉、心明眼亮、心竅、心思、心餘力絀等詞語。有為者通常是一念不起百念生,心中充滿妄念,營魄分離。滌除玄鑒的過程,就是認識妄念、了解其害、排除其的過程。有了明凈的心鏡,即可物來則影,物去無痕,從而使精神內守,營魄合一,觀照出世界的本目和道之奧妙。達到的境界似《金剛經》所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言恰似禪那的入門級:靜其思慮(止)。  這裡給出的精神修養的標準:無妄。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愛民治國:是行政的核心內容。  譯文:能否行無為之政。  【解釋】  有為者一切皆有所圖,於是,必然無法對百姓一視同仁,在樹模範、分爵等、論賞罰——有為之政的遍行之下,慾望叢生,百姓分裂,民敗國滅。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以百姓為芻狗」,「利萬物而不爭,故無尤。」。  句中的國與民相當於營與魄,也就是說,身體的修養也要遵循無為之法。  這裡給出了行政的修養標準:無為(其內容可參見第六十四章等)。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天門:中醫指額頭上一個按一定規律開閉的穴。這裡意內外信息交流的地方。  雌:這裡意被動。  譯文:能否被動地接受外界的信息。  【解釋】  獲取外界信息的方式無非兩種:主動了解與被動接受。主動了解是有為之舉,必作用於外界,相爭就難免了,外界的因應使所求信息或扭曲或隱藏,令所獲的信息是失真的,甚至,相爭者反溯而攻。例如雷達:主動雷達是發射電磁波利用其的回波探求目標,結果,隱身(形)飛行器、被照警告儀、反輻射導彈(炸彈)等應運而生,使主動雷達致盲且身陷險境。而被動雷達是通過接受外界電磁場的變化(被目標激起的擾動)來感知目標,因自己並不作用於外界電磁場,故不成相爭局面且收穫真實信息,並實現了身先、身存、無尤。  這裡給出了與外界交流方面的修養標準:不先(被動)。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譯文:能否已明事達理卻像愚夫。  【解釋】   「魚欲異群魚,舍水躍岸即死;虎欲異群虎,舍山入市即擒;聖人不異眾人,特物不能拘爾。」。如果真正參透了世事,自然「不顯」——避成相爭之勢,「俗人昭昭,我獨昏昏」,「我獨泊兮,其未兆」,如此,眾人就會將其歸於「無害」的愚夫了,從而實現「外其身而身存」,不爭無尤。  這裡描繪了修養的最高境界:大智若愚。  小結:本章主旨是:如何用道化人。「天門」與「明白」兩句契合了禪那的超凡級——靜中思慮(觀),唯有大智慧的人才能修養到這般境界。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譯文:中空的車轂通過三十根輻條與車輪連結為一體,正因為車轂的中空,才成就了車的功用。和陶土製作的(用於盛受)內空器物,正因為器物的內空,才成就了盛器的功用。在內空的建築物上開門窗——使其成為居室,正因為建築物的內空,才成就了居室的功用。  【解釋】  上面三個事例的選取視角之妙,真是不可思議,且將「無」的概念從形而上引向形而下,從抽象引向具象,這裡的「無」已引申為:車轂的中空,器物與建築物的內空。據此,「無」還可作更廣義的延伸與拓展。  事實上,改革開放以來至今各地紛紛出台的各種優惠政策,其本質就是製造「窪地」,問題在於,這「窪地」適合生長什麼?學問甚大。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譯文:因此,有可以產生利益,無可以產生「生有」的功用。  【解釋】  車轂的中空「生」出了車軸:車有代步、載物之功用,故可使人得利,而車能成車全賴於車軸。器物的內空「生」出了人的生活方式(如貯物):盛器有盛物之功用,故可使人得利,而盛器能成盛器全賴於人的生活方式。建築物的內空「生」出了人的生存方式與文明:房屋能提供排除許多自然之害的生活空間之功用,故可使人得利,而房屋能成房屋全賴於人的生存方式。  有用才能生利,有生於無,用取決於無。實現利用的前提,就是有與無的和諧(合一),斷不可分離。本句所言是枚舉歸納出的結論,哲理深奧,下面以例解讀。  例一, 贈予無開車技術的人以汽車。顯然其有無不匹配、不相生,後果:或車毀人亡——無技術之「無」產生消除「有車之利」之用;或車成擺設——有車之「有」因無技術之「無」的支撐,也就無利可生了。  例二, 中國的改革開放。全民族一浪高過一浪的學習熱潮,衝天的追趕豪情襯托著思想解放的號召,由於全民族的「無」迅速擴大,物質財富和綜合國力得以在其中快速成長。這裡,無生有之後,有無相互促生,利用得以實現。  本章也是對第一章「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的側記與詮釋。事實上,道除了給萬物的生長時空外,考察萬物的生命實現,道亦在其中。譬如動植物:它們生命的實現全賴體內中空的腔管(稻、麥、竹等秸稈更是典型)。上面事例提示了:「無」為何是始,為何是觀妙之處。  小結:對本章理解透徹、運用最好的是美國:設計的國家制度,營造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思想、精神家園;設計的經濟制度,創生了虛擬經濟,使經濟活力與柔性獨步全球;設計的美元制度,使美國長久成為資金窪地,全世界人民「心甘情願」供養美國。回顧美國近40年的發展之路,可以清晰地看出是以無代有之路——以無形(技術、標準等)代替有形(實物),如今其已掌控了全球大多數產品原料、能源、糧食、資產、甚至貨幣的定價權。因此,美國的強大,源自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容器」。    「感覺完全脫離與逃避現實,現代人讀起來可謂十分不妙.<道經>還好,<德經>則完全不知所云.」  現代人受「有言之教」的毒太深,思維已被固化,凡事皆從「有為」的視角去看,所以才會有您這樣的感覺。  先問你何謂「眾妙之門」?  「眾妙之門」就是認識與探索一切事物(本質)的唯一之路,或用哲學概念言:由現象去探索本質(真像)的必經之路。  「請教:老子是通過觀察理解生活常識來思考到"道"的.」  除了人類社會還有大自然。  「那麼我們何不效法古人,以最簡單易得的東西入手,去尋求道,去觸摸到。」  因為我們受N多有為慾念地驅使,——營魄無法抱一,玄鑒無法滌清,要想認識道,將比古人更難,要想效法道,更是難上加難。    常:恆常。  「山的本質是什麼?」  從成山機理上講,是地球內外能量交換所致。從生物學上講,是人感官系統的相對感。從教育上講,是對山的定義地認知。從時空上講,恰處適宜時空。  「何為恆常?」  恆常,就是必然的。  本質是唯一的,視角是多樣的。因此,探求本質需要「玄之又玄」。-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譯文:追求五色會使人視覺受損,追求五音會使人聽覺受損,追求五味會使人味覺受損,追求馳騁遊獵(的放縱)會使人神魂顛倒(營魄分離),追求稀有之物會使人行為舉止失常、乖張。  【解釋】  所有例子均取自常識,但常識中蘊含了哲理。  五色、五音、五味是在有為思想(慾念)主使下的逐步升級,是有中求有的必然歷程,結局是盲、聾、爽——視覺、聽覺、味覺的喪失——求有致無,這就是有生無的事例。  馳騁畋獵就是恣意放縱精神而漠視肉體,使營魄分離、神不附體,終致形神俱損(今天這種情形已達極致——吸食毒品)。求有致無。  難得之貨往往非生命所需之物,通常是求貴、求顯、求名利之物,追逐其就是視其為宗主而自貶為其奴,結果「得之若驚,失之若驚」,身心俱疲,求有致無。  本句所例的隱義含有對上章結語的解析:五音、五色、五味、馳騁畋獵、難得之貨滿足了人們的心欲卻傷害了身體,這裡獲利的對象是對生命無益的心欲,傷害的是承載生命的身體。意在引導對有與無、利與用所及對象的思考。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腹:引申為身體。     目:引申為慾念。  譯文:(有鑒於此)聖人是不會本末倒置的,故而應拋棄一切於生命無益之物,留取於生命有益之物。  【解釋】  俗人往往被慾念及感官左右,以致為目不為腹。一旦思想被控制後,世人的行為都往一個方向(求有)運動,這時「末」被放大到完全遮蓋了「本」,「本」或被從心中擠出。例如:今天人們已不顧「寸有所長,尺有所短」的道理,不管學什麼專業,都要選「清華」。  小結:本章繼續運用枚舉歸納法引導世人辨清本末。應從「虛心、實腹、弱志、壯骨」做起,不可做捨本逐末、危害根本的事。切記,求有的趨勢一經形成,終點就是無。  玄之又玄:感知的現象在一塵不染的「玄鑒」上反覆觀照、感悟、悟覺的過程。  「玄之又玄」是人們都在體行的方法(只不過是無意識地運用且運用的深度與廣度均不夠),通俗地說,就是「找原因」的方法。-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譯文:榮寵與屈辱皆令人驚恐不安,大患被視如身體般而珍貴著。  【解釋】  榮寵與屈辱都是令人心情緊張不已的事情,中醫認為:七情傷身。  奸詐陰險的敵人被當做尊貴的客人迎入家中——生命危在旦夕。  要說「寵辱若驚」,中國的股票投資者是其最忠實、最認真地踐行者。至於「貴大患若身」,那些吸脂瘦身者、保健品依賴者、追求美食者都無愧此名。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譯文:什麼是寵辱若驚?榮寵非善事:無論得到它,還是失去它,都令人驚恐不安;這就是寵辱若驚的原因。  【解釋】  榮寵與屈辱這對觀念並非是與生俱來的,而是「有言之教」在人自私本性的田地里強種下的。在有為的語境下,榮寵為好事(上),屈辱為壞事(下)。故世人皆趨榮寵避屈辱,殊不知,它們相互依存、互為參照、相伴而行。所以,盼榮寵者,未得到之時,——心神不寧、食不知味、如熱鍋上之螞蟻,懼屈辱,心驚肉跳、惶恐不安、大氣不敢出。得到時,——求榮上加榮且交織恐失榮遭辱,愈發心神不寧、心驚肉跳。而心神不寧、心驚肉跳就是魂不守舍——營魄分離,實為生命之大患;原本求榮寵避屈辱的出發點與目的是為了提高「身存」的質量與長度,結果卻給「身存」招來了大禍患(榮寵於生命就像毒品之於身體,榮寵本是人用來助益生命的,然而榮寵的成癮性使人的生命被它暗暗吞噬)。可見,榮寵不是好事!  需細加體會的是,榮寵與屈辱如同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它們作用的承受者均為有為之心,它們對無有為之心者無作用——一個巴掌拍不響。例如:一個木頭不會因被踩在腳下而感覺屈辱,也不會因被置於供桌上而感覺得到榮寵。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譯文:什麼是貴大患若身?人之所以會有大患,是因為人希望生命有質量且長存,一旦人不再圖生命的有為——有質量且長存,人也就不會有禍患了。  【解釋】  在有為的思想控制下,人們一事當前,必然是我字當先,手段就是相爭,相爭的終極訴求是「身存與身先,」然而「寵辱若驚」卻如影相隨,使生命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既無質也無量。本意是利己,結果卻害了己,其道理就是:「有無相生,有生於無」。為此,第七章開出了藥方:「外其身與後其身」,總之,無為、無私、利他,就不會成為禍患作用的對象。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貴:稀少,引申為一時。 寄:寄放,引申為暫時。   愛:常常,引申為永久。 托:託付,引申為永久。  譯文:因此,能一時將身體交由天下(人)役使的人,那麼可暫時由他治理天下;能終生將身體交由天下(人)役使的人,那麼可讓他終生治理天下。  【解釋】  無私、利他,結果是:「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是以不去」。  小結:本章從忠奸不分的「貴大患若身」這一普遍現象入手,通過揭示其根源——自私,其結果——害己。曉諭世人:唯有無私、利他,才能正本末——身存、身先。 。  「好壞由別人評說」。  先生所言,在下深以為是,——豈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然現如今,好酒也怕巷子深!有時「裸奔」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但可以欣慰的是:絕無偽劣假貨。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譯文:眼睛看不見的,稱之為夷;耳朵聽不到的,稱之為希;手(或肌膚)觸摸不著的,稱之為微;這三者(夷、希、微)不要分別質疑,要把它們作為一個整體來認識。  【解釋】  人感知世界的最初信息就是來自視、聽、觸的感受,而後才有嗅(覺)、味(覺)的感受,最後才能有較高級的意(意識,思想),這六者組成佛家所言的「六識」。  夷、希、微分別是道在視覺、聽覺、觸覺上的投影,無論透過三者中任一方都無法了解道的本體,唯有將三者綜合起來——作為一個整體來把握,再經過思想與感覺的「玄之又玄」,才有可能透視道之本體(真像),即佛家所言的:真梵之像。否則,就如同盲人模象。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皦:明亮。 繩繩:連續不斷。 名:描述,形容。   復歸:引申為追溯。 恍惚:若隱若現,似有似無。   後:這裡指尾。  譯文:它的上部不顯明亮,它的下部不顯暗昧;似乎永不停息地運動且無法描述,追溯其源頭卻不見有物;就是無法描述(無參照物)之形狀,沒有像物體投影所成的那樣的象,也就是若隱若現,似有似無的樣子;迎著它,看不見它的頭,跟隨它看不見它的尾。  【解釋】  本句是老子將夷、希、微三種感知綜合為一體來考量之後,對道的「真像」的描述,很是細緻、生動:上下沒有明暗差(上不皦,下不昧);無法形容的連續不斷之景象(繩繩兮),且找不到策動之物(歸於無物);無法描述的形狀(無狀之狀),沒有原象之像(無物之象);若隱若現(恍惚);無法辨識首尾(不見首尾——通體一樣)。用現代科學的眼光來看這個描述:似乎是一個充滿宇宙、均勻的且周期變化的物理場(如:宇宙的3K背景溫度,電磁場的環狀結構,引力與斥力的轉換,質能轉換等)。  句首與句尾可視為相互印證,其意應是:道亘古不變。恍惚可視為波動狀,即由周期運動所致。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古:以往。 道:這裡指經驗教訓。   古始:宇宙之始、只有通過道作用的結果——經驗教訓追溯而得。   道紀:道的法則(經驗教訓是其的投影)。  譯文:用以往的經驗教訓可以指導駕馭現實;能知道以往的經驗教訓是拜道所賜。  【解釋】  道亘古不變(首尾相同),但其作用之果——萬物是千變萬化的,對於人而言,這些千變萬化的萬物,以現象方式投影成人心中的經驗與教訓,因為這些經驗教訓的「真像」就是道,所以,通過它們,上可以探求道,下可以指導駕馭現實。   管子曰: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萬物異趣而同歸。  小結:本章對道的本體(真像)作了首次細描,以「不見、不聞、不得」開篇——突顯相對人感官的「無」,同時給了第一章為何用「無」來「名天地之始」作了註腳。通過細描道體,以教導人們:不可執著於事物的片段或局部的現象,而應從事物的全局或整體的現象出發,經過思想與感覺「玄之又玄」的加工提煉,才可能還原事物的「真像」(禪宗所言「明心見性」)。第二句暗示了道的「不變性」,進而指出「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譯文:古時得道之人,不可思議的通達、思想深邃的無法探知其精神世界與行為,且隱於凡人之中——無法辨識。  【解釋】  所謂得道之人,即是聖人。「魚欲異群魚,舍水躍岸即死;虎欲異群虎,舍山入市即擒」,聖人師萬物,故「聖人不異眾人」。「不異」其實即是平凡(不出眾),這裡沒有任何做作,而是在「無為」指導下,行為舉止上的「不爭、不先、不顯」之自然狀態。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   混:渾濁、不清晰,引申為模糊、印象不深。  譯文:正是因為無法辨識,所以只能勉強描述於下:做事時,瞻前顧後、舉步三思,似冬天從冰上過河一般;與人相處時,小心翼翼、四顧左右、恭敬有加,似唯恐冒犯他人;莊重的樣子,似赴邀的客人,舉止循禮、守制、得體;瀟洒、坦然的樣子,似正在消融之冰雪;淳樸、質真,似未經加工的原木;心胸寬廣、思想深邃,似空曠、幽深的山谷;模糊而致印象不深,似看渾濁之水;時近時遠、忽明忽暗,似大海的波光;洒脫呀,似人世間的一切喜怒哀樂都無法在其心中停留(佛家言:不著像)。  【解釋】  本句以九個視角對「古之善為道者」作了由表及裡、連點成線的全面描述與刻畫。也可以看作:道以人為道具的形象。  「飂兮,若無止」的境界恰同《金剛經》所言: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濁:引申為混亂。 靜之:不加以新的作用(擾動)。   清:清晰,引申為平靜。 安:安靜,引申為一成不變。   動之:策動、施加新的作用。 生:變化、運動。  譯文:誰能(不從眾)面對混亂局面不再施以作用,——讓它漸漸地平靜下來;誰能(不從眾)面對一成不變的局面施以作用,——讓它漸漸地發生變化。  【解釋】  世人在有為思想驅使下,趨榮避辱。在辨不清方向時,往往更願「錦上添花」——從眾,然而從眾必生先後,相爭也就難免了。現代科學亦表明:任何事物的發展皆有慣性,因此,有人參與的事物,在有為之力的策動下,必然向極端發展,——混亂的,愈加混亂;安定的,愈加安定。   本句極具深意,對修身、養生、管理、營銷、軍事等領域有著巨大的現實指導意義。以投資領域為例:當市場步入熱鬧喧囂時,則應從中退出;當市場步入悲觀絕望時,則應進入其中。其對領導者更是「為政寶典」,對普通人,除修身、養生外,前半句尚易體行,後半句,在某些情形下,不便體行。句中還隱有「動善時、後其身、外其身」及持中之意。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蔽:遮蓋,引申為藏有。 新:與眾不同、與以往不同。  譯文:依道而行者,持中不求過分;因為不做過分之事,所以因留有迴旋餘地及餘力而成就新局面。    【解釋】  聖人無為、無私、利他、不爭、平等、知止、持中、尚和,故能「濁以靜之」、「安以動之」,使局面始終處於有為者求之不得的「萬物並作」之和諧狀態。而世人因圖有為:爭先恐後、趨榮避辱、持而盈之,在相爭之中,陷於無法擺脫、周而復始的「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歷史循環里。  例如:在市場營銷中,不要對對手做絕了——將對手的弱點無限放大並痛下殺手,後果就是使自己「自絕於」市場;不要對消費者做絕了——把自己捧得太高、說得太好以及把價降到了肉里,後果將是使自己被挑剔的目光包圍以及像漏氣的皮球一樣——喪失後勁。  小結:本章針對上章對道體描述令人產生「玄」感而不易體行的情形,從九個方面以人為道之載體作了形象、生動地刻畫,意在為人們體行道提供具體參照。後兩句是聖人實踐道的做法及成果展示。 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                     致虛極,守靜篤。  譯文:使心中空無一物,(在此基礎上)精神堅守至靜之地。  【解釋】  此句頗似修禪的要領——靜其思慮(止)。事實上,虛極、靜篤乃歸真之態,在此狀態下,才能「觀」(同禪法的觀)見道。《金剛經》曰:信心清靜,即生實相。  玄鑒滌凈後,也就達到虛極,而虛極恰是靜篤的基礎,亦合「心善淵」之意,此時,感官不再主動作用外界(雌伏不先),「明白四達」且未染絲毫智慧的風騷,在道的畜養下,此時現實世界在心中(玄鑒)的投影,即是「真梵」,「明心見性」。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譯文:萬物生機勃勃,我反覆觀察、思量。  【解釋】  這裡的「觀復」是靜篤之中運用「玄之又玄」之法來看(相當於佛家以慧眼、法眼、佛眼來看),其所成之像,將是多視角、全息、無失真的。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歸根:這裡指死亡。 復命:生命的重複——周而復始。   常:正常,引申為符合道。  譯文:雖然萬物各不相同,但它們都遵循:從哪裡來回哪裡去——生源於死又回歸死;死亡稱之為靜,而靜卻使生命得以傳遞的方式周而復始地延續下去;生命的周而復始符合道,了解這點就是明白事理;若不了解這點,且不知敬畏地胡亂行動,必惹禍上身。  【解釋】   「反者,道之動」,世間萬物都無法擺脫「生於斯亦歿於斯」的法則。作為一個個體的生命,只不過是整體生命接力運動中的一名接力者而已。以現代科學的眼光宏觀地看「各復歸其根」,也是極為正確的:生物產生自無機物與有機物(這二者都是「死的」——無生命的),最終復歸於無機物與有機物。   對於死亡及其原因,甚是令人類苦惱、費神。基督教用「復活說」安慰人類;佛教用「輪迴說」警戒人類;斯賓諾莎說的果斷、乾脆:因為人不能無所不能,——沒必要為「死亡」費神;老子的回答是:「靜曰復命」——死亡不過是生命的修整期與孕育期——以保生命的活力與延續;若以能量來類比:死,是生命的積蓄期;生,是生命的宣洩期。「復命」是因應「反者,道之動」之果,「是萬物的基本運動規律。如果不了解這個道理,就可能行悖道之舉:因與「居善地,…,動善時」相悖,從而禍患找上門來。   「復命曰常」的數學表達是:一切事物都可由周期性函數描述。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  天:這裡是最高之意。引申為做人的最高層次——聖人。  譯文:知曉了「生命周而復始」的道理,就能夠生出包容心,有了包容心,就能夠待物一視同仁,待物一視同仁了,就能夠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了,能全面看待事物了,也就是聖人了,成聖人了,也就得道了,一切依道而行,生命就能長久且終生無患。  【解釋】  有為之人難以體悟「復命曰常」的道理:一切事物都是周而復始的,榮辱、利害、貴賤不過是對「中位(和)的偏離,它們不僅是相對的,也是暫時的。一事當前,「利己」當先,包容心全無立足之地,沒有包容心則親疏立現,「以萬物為芻狗」必令其大笑之;待物不能一視同仁,視物必受偏(陳)見左右,或將有利面放大至完全遮蔽住不利面,或將不利面放大至完全遮蔽住有利面,以致忠奸不分,從「利己」出發,以「害己」告終。況且,「利己」必致相爭,相爭將推動事物的發展迅速走向極端,使事物正常的發展周期被縮短。  聖人依道而行,「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且心善淵,動善時,不爭,利他又「不欲盈」。雖然「復命」是無法改變的,但生命的周期是可以改變的(以數學的角度:不同周期的周期函數,通過一定的組合,可使新函數的周期與原函數的不同。);現代科學告訴我們:生物是個耗散系統,因此,改變波長,也就是減緩發展的步伐。故要「守中」、「用之不勤」、「不自生」、「能為雌」、「不欲盈」,……,再加上「不爭」帶來的「無尤」,自然可獲長壽且與禍患絕緣。  小結:本章,老子將其體悟出的世間公理——「復命」告知世人,同時曉諭世人:體認這一公理,就能開啟入道之門,從而改變人生、獲得無禍患的長壽。第一句是探索、研究事物的基礎,第三句是把握事物或提出應對方案的基礎。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太:最、極。 上:帝王、統治者。 知:這裡引申為感覺。  譯文:最好的統治者,百姓感受不到他的存在;其次的統治者,百姓親近他、讚譽他;再其次的統治者,百姓畏懼他;最差的統治者,百姓輕慢他。  【解釋】  不好的領導如「重物」般壓在人們身上——自然時時知道他的存在;好領導「處上民不重」,所以,有似無。比如:空氣是人們無法須臾沒有之物,卻也是人們(正常情形)感覺不到之物。在最好的統治者身上,有與無得到了統一,因為他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無為者。反觀我們的身體:一旦感覺到身體的某一部分(如:肝、胃、耳朵)的存在,即表明身體出了問題。  當統治者放下身段與百姓「打成一片」且喂之以利,在收穫「親而譽之」的同時,也為今後遺下後患——百姓將是非標杆提高(建立了新的比較標準)。這樣的統治者是有為者,因其的「無」不夠大——無法支撐其「有」,故而企圖有中求有。  有中求有,終致無。是非標杆的提高,其後果是:「是」的減少,「非」的增加;當標杆再也無法提高之時,百姓心中就全是「非」了,而在統治者眼中,百姓亦成了刁民,於是喂之以利也就轉換為迫之以害,百姓如被絞索套住的羔羊,對統治者畏之如虎。這樣的統治者亦是有為者,因其的「無與有」均不夠大,且無小於有,故而強求有中生有。  當百姓不堪統治者之「求生之厚」,則不再畏死,「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不得以迫之以害只能轉變為誘之以利,既然是「誘」,用心就是愚弄與欺詐,那麼,一時的得逞,換來百姓的蔑視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哄騙,也就不奇怪了。這樣的統治者仍是有為者,因其的「無與有」皆失,故而幻中求有。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譯文:統治者失信於民,民就會失信於統治者。  【解釋】  「利誘」的出發點就是:以小博大,故只能得逞於一時,有了示範——失信,那麼,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結果,陷己於欺詐的海洋之中。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其:這裡指「治國安民這件事」。 貴言:少說,引申為清靜無為。   我自然:我們是按自然的法則行事而已——不是誰教的。  譯文:(縱觀)古往今來,清靜無為方為善;(如此)國泰民安,百姓都說:這是自然而然的事。  【解釋】  「稀言自然」、「多言數窮」,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天下將自化」。聖人成就了「不知有之」的境界。因為,事情總是要由百姓來完成,「太上」卻能讓百姓感受不到利誘與強迫,百姓感覺在做他們自己的事情、應該做的事情。  小結:本章既是管理水平(馭勢境界)的展示,也是對統治者與百姓相互行為演變(變遷)因果的揭示。極具現實意義,深刻、獨到。    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譯文:大道廢棄之時,仁義顯現出來;智慧敗退之時,奸詐顯現出來;親人間道德淪喪之時,孝慈顯現出來;國家敗壞之時,忠臣顯現出來。  【解釋】  當百姓對統治者「侮之」時,正是「天下皆知美之為美」大道廢棄、世風敗壞之際。任何事物都有陰陽二個方面,陽為顯:可通過感官感覺到,陰為隱:感官無法直接感受到(需用心觀照而悟覺)。善與惡的轉換運動中,一方成為主流——向其轉化形成趨勢(趨勢亦分顯隱二種,通常所言的為顯趨勢),作為其對立面的另一方則淪為非主流——形成隱趨勢(被顯趨勢的光芒遮住)。趨勢一旦形成就將發展至極端,重複「盛極而衰,衰極而盛」的場景,正合「復命曰常」題中之義。顯趨勢盛極之時,正是其對立面由隱趨勢轉顯趨勢之際。當惡發展到極致時,善就像黑布上的一個白點——在黑背景的襯托下,奪目而「顯」,此時的善令人嚮往,因此,任何趨勢發展到極端階段,求利的邊際效應趨向零,也只有此時,有為的人們才會「人心思變」,善才能被重新發現——顯現。  所以,仁義是在「不合潮流」的幕布褪去後又顯現出來,是在惡惡相攻的黑暗中顯現出來,而絕不是「應運而生」。  智慧與奸詐都是高智能運用之果:用於善時,稱之為智慧;用於惡時,稱之為奸詐。本質上兩者的目的是相同的——謀利(有為),宏觀上助推善或惡的趨勢。它們與其宿主(善,惡)一樣——是相互依存的。因為,有為必圖利,圖利必考較成本。智能運用的對象須「成本最小」(或省力槓桿效應最大),考慮到「有言之教」指向「善」,因此奸詐獲得的省力槓桿效應往往更大,這也為歷史所證明(如:蘇軾等與蔡京、紀曉嵐與和珅),俗話說,好人不長壽,壞人一千年。  道德倫常的喪失並非一日之功,一定經歷了一個善消惡長的過程,當惡成趨勢時,善則被視為不智(愚蠢)而遭貶(鄙)——逐漸退出人們的視野。當以惡求利的槓桿變為費力槓桿時,有為的目光自然將聚焦在善上。孝慈並沒有片刻消失,只有刻意地遺忘。  國家之所以敗壞混亂,乃統治者求有為、趨榮避辱,自然姦邪之人云集朝堂,善進逆耳之言的忠臣怎能受待見,忠臣被邊緣化也就在所難免。然而,一旦危局出現,姦邪們似退潮之水散去,此時統治者的求助、視「社稷興亡為己任」的有為訴求,都將迫使忠臣挺身而出:支撐危局,——忠臣顯現了。  小結:本章告知世人:事物都有對立面、是辯證的,但只有當事物發展到極端情形時,其對立面才能清晰顯現(如紅綠燈:本義是提高效率,但設置太多,反致效率喪失。),在人的有為本性與「有言之教」共同作用下,對非主流言行通常應之以鄙視、迴避、視而不見,當產出不抵投入時,熱血開始冷卻,搜索重新開始,曾被鄙視、迴避、強制遺忘的又重回視野——顯現出來。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智:智慧、聰明。   孝慈:下對上的敬愛為孝,上對下的愛護為慈。   仁義:博愛且正義。 巧:這裡指造物的技巧。   利:使有利,引申為難得之物。  譯文:拋棄聖人的尊貴與睿智的光榮,百姓將可得百倍的利益;拋棄仁義的美名,百姓將恢復孝慈的本能;拋棄對造物技巧與難得之物地崇尚,盜賊就消失了。  【解釋】  做聖人的尊貴,擁有智慧的光榮,都是「有言之教」洗腦之果,且成為世人奮鬥方向與終極目標,世人仰而追之,趨勢之下,爭先恐後,苦苦相爭。在投入最小化的思想指導下,變異發生(「智慧出,有大偽」),大偽叢生,累及百姓與社稷。因此,「不尚賢,使民不爭」,不爭無尤,大偽滅,民之利何止百倍。  仁義的桂冠與美譽,亦是「有言之教」所賦的,且是人們退而求其次的嚮往之物,然而,孝慈乃動物之本能,一個自然之物被人為變成不自然之物並飾以光環,迫使人們為自然之物去相爭,相爭中詭詐橫行,本能被扭曲。因此,「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本能恢復,孝慈,也就自由生長了。  造物技巧與難得之物都是求利、顯貴的敲門磚,如此寶物,盜賊豈能不雲集四周?其為何能成寶物,乃拜「有言之教」所賜:五色、五音、五味、稀為貴等理念的灌輸,既然有尊榮、顯貴人之功,也就成了人們趨之若鶩的寶物。因此,「不貴難得之物,使民不為盜」沒有了「稀為貴」等理念,寶物就成了平凡之物,那麼,盜賊豈能不失業。  聖智、仁義、巧利都是「有言之教」在人們心中所種之果(它們就像電腦病毒——暗中控制人的思想與行為),世人在教育的控制下,營魄萬難合一。為了美好的目標和光輝的榜樣,人們在相爭中行為變異:詭詐、權謀、哄騙、傾軋——大偽叢生,嗚呼,教育的結果與其目的背道而馳。  老子在這裡尖銳地指出:教育是社會敗壞的根源與動力(道是「不言」的)。視角:由果(利百倍、復孝慈、賊無有)及因(絕棄聖智、仁義、巧利)。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  三者:聖智、仁義、巧利被拋棄後所獲之果(利百倍、復孝慈、賊無有)  文:文章,引申為道理。  譯文:僅用以上三者(聖智、仁義、巧利所致的後果)作為道理喻示百姓是不夠的。  【解釋】  僅僅讓百姓知道這些道理,就想解決社會敗壞的問題,是萬無可能的,必須斬草除根。因為,行為受思想指導,而思想生之於心,心染於感官。身在滾滾紅塵中,玄鑒豈能一塵不染,充其量也是只能做到「時時勤拂試,莫使惹塵埃」。  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  屬:歸屬(某類)這裡是與現狀(過去)相區別的。   素:與艷相對。 朴:原生(始)態。 抱:擁抱,環抱。  譯文:還必須讓百姓脫離(慾望叢生的)現狀:置身於樸素、無修飾的(生活)環境,進而虛心、弱志、寡慾。  【解釋】  「見素抱樸」也就是營造隔絕了五色、五音、五味等致欲因素(給出了「居善地」的參照標準)的生活環境。在此環境之中,百姓內心的慾念才能得以清除,圖有為的心志才能得以減弱,分離的營魄才能得以複合,如此,「使民無知無欲」的訴求就不難實現了,百姓將返樸歸真——民自化。  這裡與小乘佛教「出世」(脫離塵世)的訴求不同,老子勾勒了:原始狀在「有言之教」作用下,逐漸敗壞的演變路徑,開出了醫治之方——「復歸於朴」(基於「環境改造人」的考慮)。原始狀是只有「自然法則」作用的時空,仍是塵世。  絕學無憂。  學:與教相對。 絕學:這裡是指不學「有言之教」。  譯文:(總之)斷絕「有言之教」就可避免人禍呀!  【解釋】  最後一句是總結句。  「有言之教」與人的本性(有為)一結合,共振發生了——「有為」之力被放大,且指向集中(均指向「有言之教」倡導的方向),致使社會整體合力大大偏離平衡值(零),社會彈性勢能的振幅、頻率加大,波長減小。生物多樣性原理告訴我們:基於人的先天因素以及後天的時空關係,世人的價值取向各不相同(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 ——「有為」之力的指向極為分散,整體合力始終應接近於零),社會處於和諧之狀態,社會彈性勢能的振幅、頻率很小,波長很大。因此「有言之教」的危害的核心在於:使指向分散的「有為」之力變成指向集中的「有為」之力,形成一種勢,推動社會向極端迅速發展(在此發展的中後期,大偽叢生),終致社會的震蕩產生,在震蕩中,百姓與國家均遭受沉重打擊,人類歷史已對此作了不容辯駁地證明。  小結:十七章揭示了社會敗壞各階段統治者與百姓間相互作用及敗壞路徑,而統治者「處有為之事」必藉助「有言之教」,本章則曉諭世人:「有言之教」才是社會敗壞的根本原因,有生於無呀!  -  第二十章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 儽儽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   唯:是(應答聲:語氣稍偏急。)。   阿:是(應答聲:語氣稍偏緩。)。  譯文:作為應答之聲的「唯」與「阿」,區別有多大?作為評判事物屬性的「美」與「惡」,差別有多大?   【解釋】   美與惡互為對立面、相互依存、互為基準——相比較而言之,較高層次的美所對應的惡可能就是較低層次的美(例如:90分以上為「好」,那麼88分就為「不好」;但當「好」的基準為85分時,88就是「好」。再如:分別以法律和道德為基準判別良奸時,就會出現符合法律要求但不符合道德要求的人群對法律而言是「良民」,但對道德而言卻是「奸民」的情形。);時空變換,美與惡的標準通常亦隨之而變。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譯文:人們畏懼的(事物),(我)自當畏懼。  【解釋】  畏懼從何而來?乃人們「處有為之事」遭受懲罰所致(排除自然災害)。因此,人們畏懼之事恰好表明是悖道之事,於己正是一種警惕,使自己始終保持敬畏(「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聖人「猶難之。」)。  這裡要求與大家(在畏懼之事上)保持相同,同則不顯,不顯則不引關注,這時若顯將遺後患。  荒兮,其未央哉!  荒:肆無忌憚地放縱,引申為失去敬畏。 央:同殃,禍殃。  譯文:失去了敬畏,不遭禍殃才怪。  【解釋】  放縱慾望是不知常而妄作的表現,其凶難堪。本句是對上句的遞進說明:放縱就是為常人不敢為之事(畏懼之事)。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熙熙:很多(往相同方向)。   太牢:太廟內祭祀的三牲——牛,羊,豬,引申為大餐。  譯文:人們(啊)涌著往前去,好像趕去享受大餐,好像趕去登高台賞春(之美景)。  【解釋】  太牢暗指「利」,春台暗指「名」。  在「有言之教」下,人們紛紛湧向名利。物以稀為貴,加之資源約束,所以,名利既不可能敞開供應,更不可能平均分配,爭先恐後開始了。  我獨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 儽儽兮,若無所歸。  泊:停留。 未兆:意沒有跟進的徵兆,引申為沒有變化。   沌沌:昏昧無知。 未孩:剛出生的(尚不受外界影響)。   儽儽:頹喪(精神萎靡)。  無所歸:沒有去的地方,引申為不思進取。  譯文:我卻無動於衷,沒有絲毫變化(與原狀);昏昧無知啊,像與外界似無關係的剛出生嬰兒;精神萎靡啊,不思進取。  【解釋】  當人們奮勇相爭時,我不參與(雌狀不先),且要讓相爭者感到沒有絲毫(偷襲)地威脅,乾脆就讓他們把我當作一個弱智——兩下(方)俱安了。當然,道者必不是刻意。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余:多餘,引申為前去(離開原位)。 遺:留下。  譯文:人們都已前去(爭名利),就我獨自留下,因為我是「不開竅」的愚夫嘛(有為者認為)。  【解釋】   「眾人皆有餘」是對「眾人熙熙」的呼應。  在名利的召喚下,人們蜂擁而去,通道擁擠不在話下,無為者相當於給有為者「讓了道」,在未獲得有為者感激的同時,被有為者打上「非對手」的標記,當然也被打上「不開竅的愚夫」的標記。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昭昭:清楚明白。 昏昏:糊塗,迷糊。   察察:精明、會算計。   悶悶:封閉、不活動,引申為麻木遲鈍。  譯文:凡事大家都似乎清清楚楚,只有我迷迷糊糊;大家都精明且算計精確,只有我麻木遲鈍。  【解釋】  在(要求)有為的環境(趨勢)下,人人都故作有為之態——以免他人小瞧,這也是相爭之勢所迫——裝大個(裝樣)——以威嚇他人(對手),他們既恨相爭者(對手),又將不爭者或視為不識時務、或視為愚夫而加鄙視。殊不知「勇於敢則殺」、「後來者居上」。悲乎,悲乎,不爭者未必不識時務呀!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以:用,引申為作為。 頑:愚蠢無知。   鄙:低下,引申為無用。  譯文:人們(似乎為名利)都有作為,唯獨我愚昧且無用(有為者的視角)。  【解釋】   有為者懼怕失敗,寵辱皆驚、色厲內荏、仰上鄙下,裝樣。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食母:乳母,意指本,引申為道(道生萬物,為萬物之本)。  譯文:就我與世人不同,我珍貴「大道」而世人珍貴「名利」。  【解釋】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有為者眼裡:本就是原始、落後,不忘本就是守舊、不開化、愚昧。有為者所珍貴的唯名利及其派生物。  事物都是由共性(同)相聯繫,由個性(不同)相區別。共性反映事物間「同」的方面,個性反映事物間「不同」的方面。本章講的就是同與不同以及怎樣同與不同。  第一句的「唯」與「阿」的含義相同,僅語氣有急緩之分;第二句的「美」與「惡」的含義相反(不同),需根據所定標準來區分。這二句給出了本質同與本質不同兩個事物的事例。  第三句指出應取相同行為的事。因為在別人畏懼的事物上保持相同,一是真心敬畏,二是不顯——不比別人更強——免成別人的嫉妒對象(或對手),從而留後患。至於畏懼的方式(形式)可不盡相同。第四句是告誡:不敬畏別人畏懼的事物就要遭禍殃!這兩句指出了應保持相同的事物及此時若不同的危害。  其後各句指出應取不同行為的事及行為方式(形式)。追名逐利是有為者的終身工作,工作期間,他們營魄兩分、神經緊繃,視同道為對手欲以除之;視非同道為不識時務者或愚夫而鄙之,且警惕他們轉為同道。對於道的身體力行者,名利於其如浮雲,自然不會與有為者在名利上取相同的行為,客觀上給有為者讓了道,且使有為者「感到」『我』(踐道者)是沌沌兮與儽儽兮的,進而判定『我』是愚人之心,將『我』歸於愚夫而不加以警惕——以免惹禍。面對有為者「裝樣」的昭昭、察察和有以,(有為者認為)『我』昏昏、悶悶和頑且鄙,反襯了有為者的聰明、精明、會算計、有作為(以比他們蠢的『我』為基準,自慰、意淫),於是,『我』不爭而無尤,收穫「外其身而身存」。相反,在有為者的相爭中,大道廢了,大偽出了,六親不和了,國家昏亂了,有為者有禍了:自見不明、自是不彰、自伐無功、自矜不長,「不道早已」。彼時,仁義、孝慈、忠臣顯現了,『我』無為,則「後其身而身先」,「為無為,則無不治」。  小結:老子這一章寫的十分隱晦,如不細細咀嚼,難得其真義。文中對有為者行為的描寫生動精彩,藉『我』之口說有為者的想法和看法,大有調侃之意。深刻體會同與不同的目的:不顯與不爭,對現代人仍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相爭。」啊!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孔德:大德。   容:法則、模式、引申為思想。   是從:完全依從(相同)。  譯文:大德之人的思想完全依從於道(與道的完全相同)。  【解釋】  大德之人力求思想與道之法則合轍,從而識勢(時),致鬼神不能相傷。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恍惚:不真切,引申為若有若無(若隱若現)。  譯文:以物的眼光來看道的話,(道)似乎是若有若無(若隱若現)。  【解釋】  十四章謂道:「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世人常以「眼見為實」來考量事物,而道只能由心觀之。由於物的眼光是形而下的、靜止的,並且時空尺度極小,加之作為投影幕布的萬物在變化中,所以,所見之道就有了若有若無之感。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象:法,道理。   物:這裡意萬物。  譯文:若有若無啊,其中蘊有法則(規律);若無若有啊,內容萬物。  【解釋】  面對恍恍惚惚,「致虛極,守靜篤」、「靜其思慮」,即可獲知,道自有法則,萬物皆依道之法則而行,故萬物復命。因為,只有在無欲之狀態下,心才能透過「萬物之母」的「有」觀到「天地之始」的「無」,這是由「假梵」還原「真梵」的過程。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窈:深遠。 冥:暗昧。   精:實情,引申為萬物演變的信息。 信:證實,驗證。  譯文:幽深啊,內中包含有萬物演變的信息;這些信息都是真實、可驗證的。       【解釋】  心循時空變化來路觀去,幽幽昧昧之中留下了許許多多的信息(痕迹),通過這些信息即可勾勒出萬物演變的軌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些軌跡又證明了「復命曰常」與「反者,道之動」。事實上,任何活動都必留下痕迹,依此思想,現代科學的元素周期律、成礦理論、進化論、考古學、宇宙學、刑偵學、……等等得以確立並運用;而「紅移」、「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等現象對「大爆炸」理論的證明恰是此思想的反向運用。人類社會亦如此:「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正所謂,「不知來者,視之往」。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名:大道的名聲。 閱:查看,檢閱,引申為畜養。  眾甫:眾多父老,引申為萬物。  譯文:從古到今,大道一直不離不棄伴隨著(萬物),以畜養萬物。  【解釋】  道生萬物,萬物在道的時空與法則下,演化、生生不息。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狀:情況,情形。  譯文:我是如何知道萬物(演變)情況的呢?就是通過道。  【解釋】  有了對道的認同,再加上切身體悟,「上士聞道勤而行之」,由道即可識萬物,「以此」句是對「惟道是從」句的呼應。  小結:本章是一個道者通過道認識萬物地過程介紹,尤其是第三、四、五句形而上的思維方式,其結論既有現實指導意義,又有現代科學地強力支持。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 ,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曲:彎曲,引申為柔軟。 全:保全。 枉:(使)彎曲。    窪:凹下,意指尚有盛物的空間,引申為謙虛。   盈:充入,引申為進步。 敝:陳舊。 新:更新。   惑:分辨不清,意指目的與結果錯亂,引申為禍。  譯文:柔軟才能安全,彎曲才能變直,謙虛才能進步,陳舊才能更新,缺少才能獲得,有餘將會致禍(惑)。  【解釋】  「曲則全」是本章的核心句,其意:避免因相爭而致的傷害。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勢」,如遇阻礙,相爭就產生了(本質就是作用與反作用),傷害難免了。例如:勁風能使剛直不屈的大樹折斷,卻不能使與大樹相比極渺小的小草折斷,究其原因,現代物理學的「動量守恆定律」、「牛頓第二定律」與力學告訴我們:不肯彎曲的大樹使風受阻後,風速大減,風加速度的絕對值大增,即樹給予風一個很大的作用力。於是風的反作用力施加在樹上,在槓桿效應下,樹折斷了;對於小草,遇風後迅速順風而屈——對風的阻力極弱,故無折斷之虞。此中的寓意就是:要順勢!怎樣才能順勢呢?要像小草那樣柔軟——可隨意彎曲。順勢則無相爭,也就與傷害絕緣了。又如:人的先天秉性與後天的教育就如同注塑機上的模具,不同的秉性和不同的教育組合出不同的模具,而不同的模具又「塑造」出A、B、C、……、——不同類型的人,A型人進入非A環境即會感到不適——有相爭產生(如大腳穿小鞋),其他類型的亦同此理。唯有像水那樣——進入什麼環境(模具)就成什麼型,才不會招致相爭。所以說,「上善若水」。「曲則全」也是對四十章「弱者,道之用」的註腳。  「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四句,一方面意指各種勢的轉化,寓意:沒有一種勢是永恆不變的;另一方面是指出:枉、窪、敝、少為直、盈、新、得留下了生成空間,即無生有,無在有先。  「多則惑」是與前四句相反的示例。多,就是相對於其容(需要)有剩餘,有餘恰證明其容不夠大。產生有餘,一方面是目的與結果的錯亂、對目的迷失,另一方面是悖道之舉(道者「損有餘而補不足」),因此,終將招禍上身。多亦即「有」,「有」將「無」擠出,失去「無」的支撐,精神無法內守,有終將失去。  再者,枉即偏離中位,而枉才是正常態(但卻是高能態),在其回歸直(低能態)的趨勢下,事物圍繞中位運動。敝既包含過去的信息亦兆示「歸根」,所以,它是創新的基礎與前提,現代西方文化對敝(舊)的尊崇,成為其創新的源泉與動力,以及參照系。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抱:擁抱,引申為「惟道是從」。   一:道。 式:示範。  譯文:有鑒於此,聖人「惟道是從」以示範世人。  【解釋】  面對各種不斷變化的勢,惟有效法道——「弱者,道之用」,管爾東西南北風,皆以柔應之。所以,本句中具體的「一」應是「曲則全」之理。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 ,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見:主見,看法。 明:清楚,明白。 是:對,正確。   彰:表彰,讚許。 伐:功勞,貢獻。 功:功德。   矜:自大、自尊,引申為居功。 長:長久,引申為無禍患。  譯文:沒有發端於『我』的己見,所以能洞悉(事物);不標榜自己正確,所以能獲得讚許;不強調自己的貢獻,功德自來;不居功,則無禍患。  【解釋】   「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 、不自矜」從四個方面詮釋如何「曲」,因為有為之人遇事必顯「有主見」,面對結果(或選擇)要顯己之「正確」,對待成果(成績)要力顯己之「貢獻」,有了功勞定「居而顯擺」。然而,「有主見」自然排斥、鄙視他見,公平失去,相爭產生了;正確是相對錯誤而言之的:一方的正確是以「造就」出錯誤的一方為前提的,相爭產生了;都認為自己有貢獻且重要,可是,有與沒有、重要與不重要都是相對的,對立面生成,相爭產生了;代表眾多貢獻者領了功勞,身外「造就」出失意者與競爭者,身內「造就」出自大之情,相爭產生了。「俗人昭昭,俗人察察」,以「昭昭,察察」應對「昭昭,察察」,相爭自然免不了,禍也如影而至;而以「曲」應對之,相爭無法形成,不爭無尤,反而收穫「明、彰、有功、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譯文:正因為他(聖人)不爭,所以誰也無法與他相爭。  【解釋】  一個巴掌拍不響嘛。  聖人平等待一切,不妨礙任何人(或事),「惟道是從」,故相爭上不了門。遞進的意思是:有為之人孜孜以求而不得之物,卻被聖人收穫(「是以弗去」),應了「後其身而身先」。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虛言:瞎說,言而無物。  譯文:綜上,先哲們所言「曲則全」,那可真是至理名言啊。  誠全而歸之。  誠全:真實完整。 歸:嫁出去。引申為傳播繼承下去。  譯文:可要真實完整地傳承下去呀!  小結:本章為相爭之禍開了「曲則全」的藥方,並解釋了醫理,說明了藥效,進而指出「曲則全」實為人生的金玉良藥,希望能代代相傳。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希言自然。  譯文:少言寡語是符合自然之理的。  【解釋】   言語的本質是一種作用,所以多言就是強作用。有作用就有反作用,相爭形成了。此外,伴隨著強作用的是能量的迅速地宣洩,加速了事物的「歸根」進程,縮短了復命周期(俗話:趕死)。道尚「柔弱」、「用之不勤」、「持中」,其意就是儘可能少作用和作用力度儘可能要弱。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飄風:疾風。 朝:上朝的時間。 驟雨:暴雨。  譯文:(瞧)疾風刮不了一個時辰,暴雨下不了一天,而它們均為天地所生呀,天地都是不能(使)它們(強作用)長久,何況人呢(人又怎能使強作用長久)?  【解釋】  此句是用人們對疾風、暴雨的日常經驗證明第一句之理。是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連人視為「大能」的天地都無法做到的事,那人就更別想了。  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  故:原來,過去。 同:相同。 失:同佚,意為放縱,放蕩。  譯文:古往今來,修道者,惟道是從;修德者,惟德是從;追求放縱者,惟放縱是從。  【解釋】  有了榜樣,人就會往榜樣上靠(模仿加效仿)——以求與之相同,至於選誰作為榜樣?取決於能否帶給其快樂。本句還有各人的愛好是不同的之意。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亦:同意,意趣。  譯文:惟道是從者,道令之(感到)快樂;惟德是從者,德令之(感到)快樂;追求放縱者,放縱令之(感到)快樂。  【解釋】  基於「生物多樣性原理」:各人的快樂點一定不盡相同,意欲以「有言之教」通過「多言」(強力)使人們的快樂建立在同一點上,是徒勞且不能得逞的。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譯文:統治者失信於民,民就會失信於統治者。  【解釋】  多言緣自「有言之教」,多言必多諾,多諾必失信,失信必致禍,所以,失信亦為違背「有言之教」初衷的派生物。德國納粹宣傳家戈貝爾的「謊言說一千遍就是真理」所造就的騙子們成了納粹的掘墓人之一。  小結:本章是從多言(反自然之舉)有害的角度,勸誡統治者不要將治國的立足點放在行「有言之教」上,也不要寄希望於「多言」——反覆的教育——人的本性是難改的(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啊)。  作者:復命曰常 提交日期:2009-09-22 14:27  「惟道是從者,道令之(感到)快樂;惟德是從者,德令之(感到)快樂;追求放縱者,放縱令之(感到)快樂。 」   意圖勸說他人從其快樂處到其不快樂處這類事,是徒勞的。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企:踮腳(足跟抬起)。 跨:邁大步。  譯文:踮腳者站立不久,跨大步者行不遠,有主見者看不明事物,標榜正確者反遭譏諷,強調貢獻者招來抹黑,居功顯擺者點燃妒火。  【解釋】  「企、跨、自見、自是、自伐、自矜」都是有為者反自然的多餘之舉,反映所為者對自然之道不甚了了,故心胸狹小——「無」不夠大,致「有」溢出,本想有中求有,卻求來了無(損原來之有的有)——「不久、不遠、不明、譏諷、抹黑、妒火」。「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法自然」,道者「處無為之事」——行為順應自然,「損有餘而補不足」。  「肥水大戰」的主角前秦皇帝苻堅是本句優秀的歷史教員。還有諸如:急於求成、自吹自擂、自負不凡、自以為是、一意孤行、固執己見等等成語都與本句所言有關。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贅:多餘的,無用的。 物:指人。 或:大概,可能。   處:做。  譯文:從道的角度,(上述的多餘之舉)尤如身體上由余食所生的贅肉,人大概都厭惡它(贅肉)吧,所以修道者當然不會做這等(多餘之舉)事了。  【解釋】  世人往往討厭贅肉,卻不討厭餘食,更不可能由「餘食」聯繫出「多餘之舉」。  同理,世人均恨惡「不久、不遠、不明、譏諷、抹黑、妒火」,卻聯繫不上它們的根源——多餘之舉,這也恰證明了世人的「不明」。  小結:本章是從有為的多餘之舉是有害的角度,勸誡統治者要處「無為之事」。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混:混沌,中華祖先將宇宙之初的狀態稱之為混沌。   成:定型了。  譯文:有一種東西在宇宙之初已經形成,也就是說,比天地形成還要早。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  寂:寂靜。 寥:空曠。 不殆:無危害,引申為慈愛。  譯文:(那時)寂靜啊空曠啊,惟獨它不改變,且普遍作用而無危害(充滿慈愛),(因此)可以作為天地的母親。  【解釋】   「周行而不殆」給「孰能安以動之,徐生。」做了註腳。  混沌中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沉為「地」,一切都在變化,惟獨那「先天地生」的既不改變,又「周行而不殆」——蓄養萬物,所以,才稱得上天地(萬物)之母啊。  中華先哲對宇宙的認識與現代宇宙學還是有相當重合的,現代宇宙學認為,宇宙是由低能態的行星、彗星(宇宙灰塵亦可視為行星或彗星),較高能態的恆星與高能態的射線構成,這裡自然是濁氣對應行星與彗星,清(輕)氣對應射線與恆星。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強:勉強。 字:別名,虛名。  譯文:我不知道它叫什麼名字,權且取虛名叫「道」,取實名叫「大」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大:長者為大。 逝:時間的流逝。   遠:遠離。 反:同返,回歸。  譯文:大就是時間的流逝,時間的流逝就是遠離,遠離就是歸根。  【解釋】  本句是結合頭二句之意對「大」的本質進行闡釋,空間的擴大有賴於時間的流逝,時間的流逝在時空上產生距離——相對參照系就是遠離,然而,對於一個「封閉系統」(宇宙)而言,起點即終點,那麼,隨著時間的流逝,(事物)向終點的進程亦是對起點的回歸。  大為上。天地臣服「道」,人臣服「天地」,萬物(當然是指地球上的)臣服人。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譯文:因此,道為大,天為大,地為大,人也為大,宇宙中有四種可稱為大的,人是其中之一。  【解釋】  道為大,表因「強為之名曰大」,實因「可以為天地母」。「天、地、人」為大,是中華古賢思想的立足點:宇宙萬物由天地統御,人乃天地之靈所成,又代天地行使若干權力,基於此認識,「天、地、人」自然皆為大了。且宇宙中僅此「三大」,而老子增添了一大——「道」,並在下面對「天、地、人」為何也可稱大作了解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譯文:人效法大地,大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解釋】  道生天地,天地生人。「天、地、人」皆效法道,道為大,所以「天、地、人」也可稱大。「道法自然」是因果倒置的說法(如看日出日落,全在於參照系),因為道「雖小,天下莫能臣」,故而道是自然而然的;自然之態乃道之果,因人們只能通過自然之態來了解認識道(「常有,欲以觀其徼」)。自然之態是千變萬化的,而道卻「獨立而不改」。  小結:本章再一次對道進行了描述。指出:一、先有道而後有宇宙,即法則先於萬物;二、道是不變的(「獨立而不改」)且萬物在其蓄養下(「周行而不殆」);三、人要成為「域中四大」之一,應切實效法道——言行要自然(身心皆放鬆)。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重:相比輕而言之。 根:根基。 靜:安靜,寧靜。   躁:浮躁。 君:主宰。  譯文:根基重於其所承載的,浮躁終究臣服寧靜。  【解釋】  眾所周知:重心低則穩。參天巨木是由其發達且深入地下的根所成就,摩天大樓是由其深入地下的堅實地基所成就,參天巨木與摩天大樓為人驚嘆、羨慕,豈不知它們是由地表下不為人見的根與地基成就,這恰恰反映的是「有」與「無」的關係:有生於無,無決定有,過分的有將致無。  「眾人熙熙」爭名逐利,在有為之心的驅使下「馳騁畋獵」躁動不已、營魄兩離,由於不知「復命曰常」的道理,「妄作凶」。躁動(胡亂地作用)令「心發狂」,「心發狂」令不識(時)勢,不識勢令損難免。智者謀定而後動,而謀的過程有賴於寧靜(主要是心靜)的環境,寧靜才能辨勢(濁以靜之,徐清),辨勢方知成事之關鍵,「曲則全」才能體現在事中。「守靜篤」方知「靜曰復命」,「復命曰常」。事實上,動時宣洩的能量源自靜時所集蓄的能量,所以,「靜為躁君」。    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輜重:乘人載物的車隊。 榮觀:榮耀景觀。   燕處超然:自然輕鬆,不自矜。  譯文:(你看)聖人,出則有車隊相隨,雖然風光得很,但其卻不受負累——仍然平等待人,毫不自矜。  【解釋】  外出有車隊的榮觀相伴,是多少有為者夢寐以求的「有」啊,然而又有多少有為者被其所累而自矜,以致被其所毀。究其原因,實因其「無」無法承載其「有」,且不知「外其身而身存,後其身而身先」,「不爭無尤」,「復命曰常」,「企者不立」的道理。聖人因其「無」遠大於其「有」,故「為腹不為目」且「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所以,「處前民不害」,有之利通過無之用得以實現。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萬乘:指大國。 身:這裡指言行。  譯文:作為大國的君王卻受王權負累而目空天下,(那麼)輕慢天下人將失去國家的根基,輕視天下事將失去王權。  【解釋】  君輕民重,民眾乃國之根本。國家興衰全繫於人才,君王待人無禮傲慢,則良臣、材臣(能臣)遠,奸臣、佞臣近;良民遁去,奸民滋生,國之根基萎縮、壞死。君王待事不知敬畏、輕舉妄動,則事事難成,政亂民怨,綱紀敗壞,國家危亡,統治權喪失。  隋煬帝用其行為為本句寫就了真實的歷史案例。    小結:本章老子用輕與重、靜與躁的關係,以及聖人如何對待榮耀的事例,警示統治者:民為國之本,事乃政之基,當存敬畏之心,以莊重待人,以謹慎待事。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行:行走,借指行為。 瑕謫:因小缺失而遭受的指責。   數:計算。 籌策:計算工具。 閉:關上的門。   關鍵:門閂。 結:兩物連結處 繩約:限制。  譯文:好的行為不留痕迹,好的言語無人反感,頂尖的計算家不藉助計算工具,高明的門雖無門閂卻無法打開,巧妙的連結雖無(外力對兩端的)強制卻無法解開。  【解釋】  轍跡是「有言之教」預設的,且已刻畫在受教者心中。在「有言之教下,」人們追求「雁過留聲,人過留名」,然而「名可,名非,常名」,有痕的行為必與相爭相伴,因為它非「以萬物為芻狗」,或撓首弄姿(作秀)於人前——以期留下印象,或出驚人之舉(如裸奔)——以聚焦眼球與話題,轍跡就留下了。沒有轍跡的行為源自對「有無相生,…。」地深刻領悟以及對待萬物一視同仁的思想,以水為榜樣,「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沒有相爭產生,怎會有痕迹?對此昔之偉大君王就做到了——「太上,不知有之」。  何為好言語,一要稀言,二要持中,不利己,三要語氣和藹樸實,四要平等——無施教之意。少言、無偏無倚、不利己、平等恭敬是有為者難以做到的,因不會激起相爭,所以無人會對其反(或好)感,故不會令有為者留下印象。  頂尖的計算家是運用心算,故無需藉助計算工具。心算是不會留下計算過程即思想方法的痕迹的。  高明的門與巧妙的連結是利用了人們習慣視角與認識的死角和誤區,當常識中不可能的事出現時,人們愕然之餘,就是手足無措——延用常規之法失效。例如:伸縮或升降的門相對傳統定軸開合的門;內外螺紋的連結,燕尾槽連結,膨脹螺釘連結等等。  沒有圖有為的大環境,就沒有無轍跡的善行與無暇謫的善言;沒有普遍對籌策的依賴,就顯不出善數的不同凡響;沒有習慣成自然的思維定勢,就顯不出善閉與善結的高明與巧妙,「敝則新」嘛。所以萬物皆有用,彼此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化,構成普遍聯繫的宇宙.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譯文:因此在聖人眼裡沒有無用之人,也沒有無用之物。  【解釋】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效法大道,待人待物皆一視同仁,故不受偏見遮蔽——能夠看到不同人和物的不同用途(「朴散則為器」),進而因才施用,物盡其用。且看莊子:惠子認為無用的大葫蘆,在莊子眼裡卻成了得以實現在江湖上逍遙遊之舟。    是謂襲明。  襲:繼承,效法。 明:正確的,引申為大道。  譯文:這就是效法大道啊。  【解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道生萬物,對萬物一視同仁。聖人聞道,勤而行之,惟道是從。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師:榜樣,楷模。 資:藉助(其作參照物),引申為邊界。  譯文:所以,善人是不善人棄惡從善的效仿楷模,不善人的轍跡是善人的行為邊界。  【解釋】  善與不善是相比較而言之的,善人的存在,使不善人得以顯現且令其從善有了方向;不善人的存在,使善人得以顯現且令其行為有了約束(限制)。  善與不善就好比刀與磨刀石:兩者作用的實現都有賴於對方。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智:聰明。 大迷:很糊塗。 要妙:妙之核心。  譯文:不能平等地看待相互對立的事物,就算夠聰明也是糊塗蟲,這就是道之奧妙。  【解釋】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中的師與資既是對上句的延用,更是用以代表相互對立的兩個事物;而貴與愛則沒有態度、作法上的親疏之意。只有一視同仁地看待師與資,才能契合大道。    小結:本章用「善行,善言,善教,善閉,善結」揭示「萬物皆有用」的道理,事實上,它們的出現是對「有為之心」所造就的常理地反動。善行所留下的轍跡非常理的轍跡,善言的暇謫非常理的暇謫,所謂的無籌策、無關鍵、無繩約亦同此理。況且,正是因為常理的形成,才誕生出「善行、善言、善數、善閉、善結」,所以,萬物皆平等。由於常理會僵化思維、限制視野,使人們錯誤地將事物一概而論地分為有用與無用,幸好現代科學的發展已使人們有所覺悟:進化論、仿生學、生態學、社會心理學等等都正在朝「萬物皆有用、皆平等」的正確方向回歸,昔之「無用的沼澤」、「無用的甲蟲」、「可惡的鯊魚」、……,它們的「用」正逐漸被認識,一句話,萬物都是宇宙系統中不可或缺的。從事物的相互依存地角度(意義)上看,正是食草動物種群繁衍、進化、生存需要(造就)食肉動物。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智不割。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   天下溪:默默無聞的小溪。 常德:自然(天生)之德。   為:學習,做。  譯文:在知道雄強之利益的前提下,守住雌弱,可以學習深山中的小溪;行為與深山中的小溪雷同了,那麼,自然之德將與身合一,使人復歸於未受有為環境污染的嬰兒狀態。  【解釋】  雄,意味著強大、進取、有為、主動、外向、張揚,為有為者崇尚,且大環境是有利「雄」的。雌,意味著柔弱、保守、無為、被動、內向、含蓄,為有為者鄙視,且大環境是不利「雌」的。在這樣的背景下,既已知曉「雄」之利益,卻要守住無利之「雌」,確實不易。看江河湖海那麼澎湃、激揚、浩渺、壯觀,引來無數讚美、歌頌、仿效;豈不知,它們擁有的一切都來自那成千上萬條隱身於無人知曉的深山中默默無聞的潺潺小溪,這些小溪絕不會去與江河湖海爭名爭利,它們總是無聲無息、曲曲折折、利萬物而不爭、矢志不移地流向人皆惡之的「低處」,恰恰體現了道賦萬物的「自然之德」。在有為環境的熏陶下,人本秉持的「自然之德」漸漸離人而去,所以,只有剛剛出生的嬰兒尚有「自然之德」。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白:清楚明白,引申為聰明。 黑:白的對稱,引申為愚昧。   式:法度。忒:偏差。   無極:宇宙之初無形無象無聲無色無始無終無可指名的混沌狀態。  譯文:在知道聰明之利益的前提下,守住(被有為者認為的)愚昧,要學習自然之法則;行為符合自然之法則了,那麼,自然之德就不會變異(味),使人復歸於宇宙之初的狀態。  【解釋】  在有為的環境中,人皆趨白避黑;然而,白的偉大、美艷離不開黑的渺小、醜陋來襯托。襯托就涉及標準,在有為的語境下,標準是單向排他的;而在道的語境下,萬物皆芻狗——無標準。萬物皆有用、皆平等是道的法則,能夠按道的法則行事,自然之德就不會被扭曲,秉持自然之德就如同居於無極之中。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  譯文:在知道榮寵之利益的前提下,守住(被有為者認為的)屈辱,要學習崇山峻岭中的深谷;心胸如同深谷了,那麼,自然之德就會深厚充足,使人復歸於淳樸。  【解釋】  榮寵之利令世人喪失思想力、甘為其奴,值得指出的是:榮寵所具有巨大的誘惑力與感召力恰拜世人對屈辱的厭惡與恐懼所賜。對屈辱的厭惡與恐懼,使人們無法容忍屈辱,千方百計地躲避屈辱,甚至期盼消滅屈辱;殊不知,屈辱與榮寵相伴而生,且得榮寵者的快樂是建立在得屈辱者的痛苦之上的。但是在有為的環境下,面對榮寵與屈辱的強烈反差,能夠坦然面對並接受屈辱,沒有深厚的德性是無法做到的,所以,道者「心善淵」、「曠兮,其若谷;敦兮,其若朴」,厚德,可使人褪去塵世之染,而僅存自然所賦的淳樸。  上面三句中「雄、白、榮」對人的利益是遞進增大,使守「雌、黑、辱」的難度隨之遞進增大,要求修身者所具自然之德(常德)也由不離、不忒到乃足地升級,修鍊結果亦由嬰兒上升至無極、至朴。事實上,對修身者而言,在不知利益之美的修鍊是無根的,只有在利益榮耀地照射下的修鍊才能功德圓滿(有無相生——有的充分顯現,有助於無的生長——對道理的探識與認同)。此外,將人按貴賤分為雄與雌、白與黑、榮與辱,只能使人們的視野更窄、思想更偏狹,結果正應了上章「雖智大迷」一語。  對於雄、白、黑而言,《易經》剝卦象辭曰:山附於地,剝;上以厚下安宅。也就是說,雄、白、黑是難以長久的(高能態)。     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智不割。   散:分散、分開。 用之:用這個道理。   官長:管理者。 大智:絕佳的管理。 割:分割、劃分。  譯文:原木分解後,各部分均可製成功用不同的器物,聖人依照此理就可以管理百姓,因此,絕佳的管理不會對百姓作親疏、貴賤之分。  【解釋】  原木在大匠眼中渾身是寶——沒有無用的部分,並且可使各部分都得盡其用。各色百姓就如同原木的各個部分,所以,高明的統治者一定是一視同仁地看待他們,而不會圖有為地將之強行劃分為有用與無用、善者與不善者,「我無為則民自化」。「庖丁解牛」中的丁姓廚師就是絕妙的例子:丁廚圖無為——少費力(少作用),卻無不為——既不費力又不損刀(用了十九年仍新如初),且完美地分解了牛(無損耗),還獲得了音樂的享受;而平庸的廚師,不僅一個月就損壞一把刀,而且解牛過程不堪,浪費也大。    小結:本章是對意圖修身者而言的,指出了達到三種境界的方法,當達到最高境界「朴」時,偏見不再,他物的優點(用處)立現,「萬物皆有用、皆平等」就是不言而喻之理了,這時若管理百姓,必定「不割」。修鍊的核心是——置身於誘惑與慾望之海中歷練,即是要入世而不是避世。這一點同於大乘佛教。   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為:作為。   已:停止,終止。  譯文:想奪取天下而後按自己的意志治理,我看他是萬難得逞的。  【解釋】  意欲以有為之舉來達到按自己的意志主宰世界之目的,乃無知的妄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人雖貴為「四大」之一,可卻是唯一圖有為的,而「道,天,地」皆「不言而善應」。   古之羅馬帝國,近之大英帝國給出了很好的事例。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天下:這裡泛指國家的統治權。   神器:神奇詭異之物(能耐大而又難以把握的東西)。   執:執掌,控制。  譯文:國家的統治權是神奇詭異之物,切不可按自己的意志去行使它,更不可隨心所欲地掌控它;不敬畏它必遭失敗,試圖駕馭它必被摔下(《聖經》中常說的「跌倒」)。  【解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生萬物,卻「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人之所以能成為「域中四大」之一,乃人知效法天地,一旦人不再效法天地,草與人也就無異了。管子曰:其功順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違之。天之所助,雖小必大;天之所違,雖成必敗。順天者有其功,逆天者懷其凶,不可復振也。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  譯文:(瞧)聖人不圖有為,因而與失敗不搭邊;手(心)中無物,因而與丟失不搭邊。  【解釋】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聖人無利己的有為之心,萬事皆順勢而成,故始終能得到道的庇佑而無失敗與被棄之虞。    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  行:在前面走。   隨:跟隨。   噓:緩緩吐氣。   吹:急促吐氣。   隳:怠惰,引申為不堪責任。  譯文:有的人愛在前面帶路,有的人愛在後面跟隨;有的人愛噓(氣),有的人愛吹(氣);有的人尚強悍,有的人尚羸弱;有的人勇於擔承,有的人不堪責任。  【解釋】  本句所述現象是生物多樣性原理在人類社會的體現。正是因為生物多樣性原理,宇宙的和諧才有了基礎——彼此互為條件,相互依存,構成有機的生態系統。面對行行色色的人,意圖令之思行整齊劃一,實為悖道之舉,故必敗之;面對不同思想形成的各種「勢」,不是祭出「曲則全」,而是按己之意願去駕馭,亦為悖道之舉,故必被棄之。在大千世界之中,「曲則全」是道者圭臬,道者「後其身而身先」,「夫唯弗居,是以弗去」,「獨異於人而貴食母」,結果,修無生有。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甚:過分。   奢:奢望。   泰:多餘。  譯文:因此,聖人不會有過分之舉、過高的希望、過多的需求。  【解釋】  鑒於生物多樣性原理,極端的行為必然引致衝突連連,相爭一產生,禍就種下了。當然過分是相對的:往十升的容器中裝十一升水是過分,可往十五升的容器中裝十一升水就不為過分。聖人的做法是:修無生德——擴大「容器」或「損有餘而補不足」。  小結:本章分為兩部分,第一、二句是告誡有野心、有雄心的政客,未透徹「天下神器」就去為、去執,必然「企者不立」,因為此時的「無」不夠大——未透徹「天下」之所以是「神器」,故而「有」中求有,終失有;第四、五句先指出「天下」之所以是「神器」的原因——生物多樣性,爾後,告知聖人的做法——不求其「無」所不能盛容的「有」。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遠: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兵強:武力征服。  譯文:用道輔佐君王的人,不要(慫恿君王)以武力去征服天下。  【解釋】   「弱者,道之用」,武力是一種強硬手段,更是一種極端手段(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稱它是「政治的最後手段」),其反作用力會以各種形式出現——往往令用武者料想不到且無法承受,而終取敗局(三國之魏,一、二戰之德國,美國獨立戰爭之英國皆為示例)。    其事好遠: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師:軍隊。 大軍:引申為戰亂。  譯文:動用武力的影響是廣泛、深遠的:軍隊所到之處,必定是荊棘叢生;戰亂之後,必有災年降臨。  【解釋】  《孫子兵法》曰: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慎。強作用導致系統的舊平衡被打破,而新平衡的建立往往是曲折漫長的。軍隊所到之處,民眾避而遁去,於是田地荒蕪,莊家失收。戰爭的本質是一種交流,這裡既有文化交流,也有病毒、細菌的交流,加之,戰亂之後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被破壞,生態系統失序、失衡,人們的精神遭重創後致生理機能下降,所有這一切都將使瘟疫橫行、災難連連(元末明初,一戰後的歐洲就是實例)。    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強。  果:目的。 已:停止。 強:炫耀。  譯文:良善的做法:目的一達到即止,且不以此為資本進行炫耀。  【解釋】  常例是:乘勝擴大戰果,讓所聚集的能量充分宣洩。這樣,雖可獲得「意外的浮利」。然而,不辟之地,非吾之地;不牧之民,非吾之民。所得之「浮利」或成「要命的利刃」(吳王夫差用生命寫就了這樣的案例,拿破崙亦如此)。「復命曰常」,「弱者,道之用」,能量緩慢地釋放才符合道呀!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不得已:強加(的),受之有愧。  譯文:輔佐君王的人切記:所擔之事一旦成功,切不可自大、邀功、驕傲,而要表現低調和對將獲之功受之有愧。  【解釋】  有為之人一旦有了成就,自然是高調過市——生怕別人不知道,「矜、伐、驕」是難免的,在仰慕者(粉絲)的膜拜下,自信膨脹到目空一切以及一切盡在掌握,禍患將隨著被時間冷卻的「追星熱情」圍攻上來,招架呀招架,日已過正午,衰亡之勢已然形成,伍子胥、呂不韋、商鞅就是很好的歷史教員。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譯文:事物及至強盛也就兆示衰敗地開始,所以逞強是悖道的,而悖道是難以長久的。  【解釋】  「復命曰常」,事物發展進入強盛階段之日,就是對外索取、對內壓迫最甚之時(如人到中年),外之無法滿足或內之無法支撐,終令其勢遭遏而轉向歸根。逞強是推動(也是縮短)事物發展進程的行為,其悖道在於:「弱者,道之用」,為何逞強會加速事物的衰亡,十六章的「道乃久」就是注釋。    小結:本章勸誡輔佐君王的人:實現目的,最好別採用武力之手段;目的一旦達成,要戒「矜、伐、驕」,「功成而弗居」,這樣才符合道者所為。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物:這是指百姓 。 不處:不做,不行。  譯文:武力呀,是致禍的手段,百姓大概都厭惡它(戰爭),所以,修道者不採用此種手段。  【解釋】   「弱者,道之用」,武力是強硬且極端的手段。戰爭使得生靈塗炭;「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系統新的平衡達成之前,將是長時間的振蕩(動蕩)呀。  戰爭如同「馳騁畋獵」那樣「令人心發狂」,「心發狂」終將喪失判斷力(識勢的能力),「躁則失君」,失敗隨後將應邀擁抱你。看看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吧。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居:安居,引申為和平時期。 左:下,弱。   用兵:引申為戰爭時期。 右:上,強。  譯文:受民擁戴的君王,和平時期倚重親民、懷柔之策;戰爭時期則倚重強硬、對抗之策。  【解釋】  古人根據右手比左手有力(天生有左撇子,但在求同教育下,大都改右)這一現象,故尚右,在禮儀的座次排列上以右為上。  管子曰: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民心即為「勢」,其本質是經「有言之教」而形成的集體價值取向。民經「有言之教」牧之後,和平時期其「勢」為:忠君愛民,君民同樂;戰爭時期其「勢」為:忠君愛國,勇武輕難。所以,被「親而譽之」的君王,自然會在和平時期採用對內親民,對外懷柔之策,在戰爭時期採用以武拒武的強硬之策,——以順民心。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恬淡:不追求名利,引申為最低目標。  譯文:武力是致禍的手段,不是高明君王的手段,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能使用,且應奉行「最底限度」的原則。  【解釋】   「不得已」乃勢之所至的順勢之舉。面對彼時興起的「愛國之勢」、「除逆之勢」、…,也只好順勢而為,但應遵循「有果而已,不以取強」。  連續三章用了「不得已」,但其意有殊。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譯文:勝利了不可得意,如果得意,就是漠視生命,而漠視生命的人是不能得到天下擁戴的。  【解釋】  勝乃勢之果,勝者往往因恰好順了主流之勢而獲勝果卻不自知。「美之者」是只見勝功將帶來的「有」,不見鑄就勝功而失去的生命;「民惡滅絕」,漠視他人生命者,終成天下之賊而遭禍殃(秦之大將白起就是例子)。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譯文:處事柔順永保平安,處事強硬招惹禍端。  【解釋】  何為吉事,平安即吉事;何為凶事,禍患即為凶事。「弱者,道之用」,「曲則全」,「夫唯不爭,故無尤」。    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偏將軍:副將,引申為柔軟之策。   上將軍:主將,引申為強硬之策。 言:言語,引申為宣傳。  譯文:動用武力的時期,言語要符合喪禮禮節的要求,用悲哀的流淚面對被戰爭奪取生命的亡靈,按喪禮禮節「慶祝」勝利。  【解釋】  當強硬之策成為國之主(上)策時,國家也就即將進入或已處於動用武力的戰爭時期了。既然是「不得已」而用之的致禍手段,因此,要從宣傳上、對待失去生命的亡靈上以及對待勝利上,這三個方面體現「不得已」,以此來消減武力的反作用力——減輕禍患的程度。    小結:本章繼三十章之後繼續論述「武力之害」,觀點一脈相承,只是對象由輔佐者轉為君王。老子在本章中規勸君王——要將武力作為政治的最後手段,「不得已而用之」,同時給出了對沖「反作用力」的方式、方法。  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道,常無,名朴。  無:這裡指無聲,無色,無形……。   朴:原始,引申為不起眼、極普通。  譯文:道,看不見,聽不見,摸不著;名字極普通。  【解釋】  道是人無法用感官感知的,故被描述為:夷、希、微。起的名字也很土氣——不夠響亮。    雖小,天下莫能臣。  譯文:它雖然小,但天下卻沒有能主宰它的。  【解釋】  「小」到看不見,所以謂之「小」,儘管它「小」,然而「可以為天下之母」。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守:遵循。   賓:順服,服從。  譯文:侯王若能依道而行,那麼,萬物都將自行順服。  【解釋】  依道而行,也就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於是,收穫「無敗,無失」之果,而「無敗,無失」恰也是「萬物將自賓」之果。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譯文:天與地相互作用降下甘露,無需命令百姓該怎麼做,他們自會平均分配的。  【解釋】  道「以萬物為芻狗」,無親無疏,無貴無賤,當人們尚未經「有為之政」與「有言之教」的污染,自然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故面對久盼而來的甘露,依道而均分之,是最自然的行為。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始制:創生。   名:功業。   既有:有的源頭。  譯文:道創生(萬物)雖有功業,然而這功業也歸於「無」,道的作用「適可而止」,因為「適可而止」才能以絕後患。  【解釋】  道創生萬物,卻隱於萬物之後——「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衣養萬物而不為主,萬物歸焉而不為主」,何謂「適可而止」?「適可而止」就是「不顯(不盈)、外其身、後其身」,因為不顯(不盈),故無相爭之勢形成,所以無尤。至於如何才能不顯(不盈),核心就是修「無」——擴大容器。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譯文:就像道與天下的關係,也猶如小河、小溪與江海的關係。    【解釋】  道創生天下萬物,卻「隱」於天下萬物之後,故「常無」——不是凡人所能意識到的。天下萬物以「顯」的形式出現以證明道之存在(有),天下萬物在道的作用下「復命」。「川穀」與「江海」雖為相互依存的相生關係,可「江海」顯於前——享受著榮耀,「川穀」隱於後——「昏昏、悶悶」而不爭。這裡「江海」與「川穀」似於「有」與「無」。    小結:本章又一次論及道,從「道,常無,名朴」——不顯的角度,告知世人:「適可而止」即可「不顯」,而「不顯」可避相爭,不爭則無尤,並推薦了效仿的榜樣——川穀。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強行者有志,知足者富。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智:聰明。   明:高明。  譯文:能夠透徹了解他人的人,是聰明人;能夠透徹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人。  【解釋】   「知人」需要四維視角,即:身體,環境,言行,時間;「自知」需要五維視角,即:四維之外再加上「無我」。有詩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自我審視中不受「我」的干擾是極不易,這要求將審視目光從「我」之外的時空投入,這唯有「玄鑒」不染的道者才能做到呀!因此,由智到明,需要修鍊層次地提高(「無」的擴大)。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力:實力。   強:強且盛。  譯文:戰勝他人,是有實力的體現;戰勝自己,是強盛的體現。  【解釋】   「勝人」是在「知人」及綜合實力優於對方下取得的,顯然,其中客觀因素所致的偶然性太多。例如:拳王泰森對三歲孩童,正常人對弱智者。所以,「勝人」僅僅體現的是「有力」而已;「自勝」是在「自知」及屏蔽了「私我」本性干擾後才能取得。「自知」已非常不易,還要超然「我」外,革除人之本性,更是難上加難,唯有能「以萬物為芻狗」且「知常」之道者能達此境,所以,自勝者處於「復命」的上升期——不斷的超越自我,故謂之:強盛。從「勝人」到「自勝」需要「無」的擴大。    強行者有志,知足者富。  強行:矢志不移。   富:同福。  譯文:不懼危難困苦定要達成願望的人,有志氣;能夠遵循「適可而止」的人,有福氣。  【解釋】  有志是「有為」語境下的褒揚,強行者是有為者,然而「有志」僅僅是「成功」應具備的諸要素之一,而決不是全部,故應正確解讀「有志者事竟成」一語。知足是「知止」的體現,「知止可以不殆」,所以,知足者有福氣啊。因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從而「為無為而無不為」。可見,強行者與知足者的差距有多麼大,這差距昭示的是兩者「心量」(無)的差距。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失:喪失。   所:居所。   亡:同忘。  譯文:有形物若能得以保持,稱之為長久;無形物若能令後世不忘,稱之為長壽。  【解釋】  眾所周知,——有形物終將湮滅,因此,其在「時間軸」上跨度的長短,取決於其狀態維護的水平,其狀態得以保持,則能長久。在人的世界裡,人的身體承載著有形的肉體與無形的思想,人類「復命」的意義在於:物種延續,人生命的意義不僅僅是基因傳承(當然,大多數人僅限於此。),更重要的是對人類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來自思想,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其思想在「時間軸」上的生命跨度稍大於其肉體的,唯有老子這樣的聖賢們才能思想永存,獲得真正生命意義上的長壽。    小結:本章相對列出有為語境下的追求與無為語境下的追求,以致境界(無)高下立現,最後點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死而不亡。  -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泛:廣泛。   左右:不同的形態。  譯文:大道無處不在啊,表現出各種形態。  【解釋】  道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自然折射出各種形態,因此,令人覺得其忽似左,忽似右,無固定的形態。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  恃:依賴。   辭:推辭。   功:這裡指萬物的生存。  譯文:萬物倚賴它而得以生存,它卻從不推辭;成就了萬物的生存,卻從不試圖擁有萬物。  【解釋】  道生天地,天地育萬物,道「以萬物為芻狗」且無私利,故絕不會有像人類社會中對他人的索取因考量私利而予推辭的情形。同樣,出於道的無私,道不需要通過擁有來證明什麼。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衣養:養育。   主:主子,統治者。   名:名聲。   歸:歸順,臣服。  譯文:養育萬物卻不做萬物的主宰者,其名聲只能算在「小」的裡面;萬物歸順它卻不做萬物的主宰者,其名聲就「大」了。  【解釋】  必須清楚的看到:人類社會的主流之勢就是「有為」,因此,在有為的語境下,養育者卻不為主,可視為「無能」或地位低下(如:乳母),所以,名聲自然就小了;臣服於其,其卻不為主,可視為「不凡」,自然名聲就大了。  本句中的「小」、「大」亦是對第一句中「左」、「右」的呼應。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大:大功勞。  譯文:正因為其始終不追求「大」,反而使之成就了「大」。  【解釋】  道尚無為,自然異於有為者的行為,令有為者無法理解,想不明白,甚而冷嘲熱諷,卻實現了有為者夢寐以求的願望,也就是:本著無為之精神,收穫了無不為之果,這就叫做「正復為奇」。  本句既是對本章首句的呼應,也就是給第二章最後一句的註腳。    小結:本章又一次論道,但卻是將道放在有為的語境之下,用道最終成了「大」之理來支撐「夫唯弗居,是以弗去」,「為無為,則無不治」,「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第三十五章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大象:道(大象無形)。   害:傷害或挫折。   平安泰:安全、順利、祥泰。  譯文:只要依道而行,無論做什麼都會平平安安且無後患。  【解釋】   「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動。」,依道而行,就能識勢、順勢,故而「安平泰」,「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樂與餌,過客止。  樂:美妙的音樂。   餌:美食。  譯文:美妙的音樂與美食將令人迷於其中而止行。    【解釋】   「樂與餌」其意指名利,是有為者的終極目標,因此,有為者是無法「破繭而出」企及道者的境界,亦無法獲得「安平泰」。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既:完了。  譯文:道雖無味、無形、無聲,卻是用之不竭的。  【解釋】  本句點出道與「令人目眩的美景和令人耳聾的美妙音樂以及令人口爽的美食」的不同,——道尚「中和」,故而平凡不顯——作用於「無」之中。   世人多以感官來認知世界,故與道無緣。感官只能感知「顯物」,世人亦皆求「顯」,而道尚「不顯」,顯為有,不顯為無,「有生於無」,所以,唯有道者才能掙脫「有」的束縛認識到「道」,透過「有」的屏蔽看到「大道泛兮」。    小結:本章在告知依道而行的益處——安平泰的同時,點出有為者囿於「有」之中而無法感知「不顯」的道,「道,常無,名撲」。    第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歙:收縮。   微明:精深而高明的智慧。  譯文:欲收縮先擴張;欲削弱先加強;欲廢止先興盛;欲奪取先給予;這是精深而高明的智慧。  【解釋】  如此的想法,絕,絕,太絕了!是基於透徹了事物周期性發展規律後的灼見。「復命曰常」,「物壯則老」,強者之所以強,乃其處於上升之勢,欲阻止上升之勢,所需的能量甚大且損耗亦慘,因為阻止其之勢(聰明者所為),就是謀相爭,而相爭就必然「兩敗俱傷」;但若改阻為助(智慧者所為),——使其加快奔盛的進程,接著是其「盛極而衰」,實現了「四兩撥千斤」;且因無相爭產生,自己也就無損可失。視角與主流視角相異,功效卻不可同日而語,這就是「正復為奇」呀!昔,范蠡對吳王夫差;今,美國對蘇聯以及伊拉克都是用的此計謀。今天(新世紀以來),正在發生的美國對世界各國的金融戰爭,就是試圖吹大他國的經濟泡沫以促其破滅,以收削弱潛在對手鞏固其霸權之效。    柔弱勝剛強。  譯文:所以呀,柔弱的是可以戰勝剛強的。  【解釋】  「曲則全」,「全」就是勝利。柔弱者只要識勢且順勢,就能保全自己,也只有保全了自己,才有後話可言。對欲勝之剛強者,應在順勢的前提下,助其勢——加快剛強者的發展進程,強弱的轉換就可以實現了。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譯文:就像魚不可離開深水一樣,護國之寶(利器)是不可以讓他人知道的。  【解釋】  魚一旦離開了深水就給了漁人機會,同樣,國家賴以生存的利器若為他人所知,危機也就種下了。當然,國之利器要想不為他人知,亦要本著「正復為奇」的思想來示假保護。    小結:本章,老子根據事物周而復始的發展規律,給出了「柔弱勝剛強」的思想方法,同時指出:「寶貝」(利器)只有在「無」的狀態才能稱之為「寶貝」。第六十七章給出了一種「無」的狀態——「似不肖」。    道,就是那個「先天地生」的。  禪,最早出現於婆羅門教的一種修持之法。  唐以來,佛解《道德經》已成一派,近十年更似乎是成了主流,可嘆!在下並不認同。  「柔弱」是老子通過「玄之又玄」而得出的道作用萬物的方式,取名「柔弱」以與有為者的「剛強」相對,讓我們明白為何「剛強」不可取。  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鎮之以無名之朴,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無不為:處處有作為。  譯文:道從不行有為之舉,然而世間一切都成就於道。  【解釋】  道尚朴、不顯、不爭、利他,「功成弗居」,「以萬物為芻狗」,「衣養萬物而不為主」,然而卻是「萬物恃之以生」、「萬物歸焉」、「善貸且成」。  無為是「無」,無不為是「有」。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自化:自由、自主的發展變化。  譯文:侯王如果依道而行,那麼,萬物將按各自的方式發展變化。  【解釋】  依道而行要求「衣養萬物而不為主,萬物歸焉而不為主。」,於是「萬物將自化」。 彼時也就是「太上,不知有之」  。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鎮之以無名之朴,夫將不欲。  欲作:有為的慾念生髮。   鎮:約束。   無名之朴:最原始的狀態。  譯文:若侯王不甘「不知有之」,就將其引入最原始的狀態之中,只要在最原始的狀態中,其有為之欲就無產生之處了。  【解釋】   「太上,不知有之,」這是聖人的境界,對絕大多數侯王而言,萬物自化會令之恐懼——自己存在的意義喪失而成為多餘的人,故必企圖用有為來昭示其存在的意義,有為之欲在「有為」的時空中有其生存的肥沃土壤,當將其置於天地之初的最原始狀態之中(此狀態也稱為「一」),它就會因失去生長空間而滅絕。  本句看似虛而不可行,其實卻有著巨大的政治社會學意義——從根本上著眼,建立使統治者受到約束的一種制度。卻看今日之情形,正如美國第43任總統布希回顧人類的進步時所言:人類最大的進步是——將統治者關進了「籠子」。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靜:安定。   正:中為正。  譯文:沒了有為慾念地攪動,天下將恢復和諧。  【解釋】  在天、地、人三者中,唯人圖有為,因此,有為的人就成了系統的干擾源,系統依道平穩運行被破壞,系統失諧,所以,一旦干擾源消除了,系統即可恢復和諧。  事實上,人是天下萬物中對環境由被動適應、主動適應、到按願望改造的「唯一生物」,整個進化過程就是人類某位祖先的一個念頭使人成為了萬物之靈(人類自認為),這個念頭就是「有為」,所以,人類社會的主背景就是「有為」。    小結:本章以「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教育侯王們:你們所希望的天下太平和諧,功德圓滿,唯有依道而行,如此,將可收穫「太上」的美譽和「死而不亡」。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譯文:大德者不會時時刻刻用「德」來約束自己,因為「德」與其已合二為一了(意識與行為的統一);小德者時時刻刻用「德」來約束自己,因為「德」於其尚是他物。  【解釋】  所謂大德者,乃德化之人,德已為其言行之源,此時其已復歸於朴,進入了德的「自由王國」(西哲概念),故其通常不為人知——沒有吸引感官注意的行為。小德者,德對其而言不過是圖有為的工具或身上美麗的外衣而已,其「不失德」是吸引感官注意的舉動,希望收穫「有德」的榮譽,然而「致譽無譽」。大德者的無意與小德者的有意,是天壤之別呀!昔禪宗五祖弘忍的弟子神秀與慧能所作的偈子可例此差距:  一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試,莫使惹塵埃。  一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世上本無物,何處有塵埃.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攘臂:伸出手臂。   扔之:牽引,拉。  譯文:大德者依道而行乃無意之舉,小德者依道而行乃有意之舉,大仁者不在乎外界對其行為的評價,大義者在乎外界對其行為的評價,重禮者對不響應其行為的人將強迫從之。  【解釋】  大德者為德所化,舉手投足已無做作;小德者為搏好名聲而法道,但「東施效顰」的痕迹難掩;大仁者,對己信心甚篤;大義者,為他言而活;重禮者,已有明顯的專制、獨裁特徵。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失:背棄,丟失。  譯文:所以說,背棄道後而尊德,背棄德後而尊仁,背棄仁後而尊義,背棄義後而尊禮。  【解釋】  崇尚什麼?可以折射相應的社會發展階段。第十七章亦描述了「不知有之;親而譽之;畏之;侮之」四個社會發展階段。  道→德→仁→義→禮,漸次而敗。道平等待萬物且不為主,萬物因環境、資源約束而競生,形成相生相剋、相互制化、「周而復始」的自然運動,運動的邊界乃陰陽兩極。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薄:少。   首:禍首。  譯文:崇尚禮之時,(社會)已無多少忠信可言,因此,禮是「國家昏亂」的禍首。   【解釋】  德、仁、義、禮雖然都是肩負調整人與人之間行為關係的作用,但禮與前三者有著天壤之別::  一、禮將人分為三六九等;  二、禮的實現藉助於行政權力予以強制。  用強制手段建立社會秩序,結果是「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法令彌彰,盜賊多有。」,所以說,禮的出現,就開啟了「國家昏亂」的大門。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前識:領先了解,引申為反應快。   華:表象。  譯文:反應快的人,往往只能了解事物的皮毛而已,因此是(變)愚蠢的開始。  【解釋】   「反應快」是有為語境下的褒揚,故而引得很多自卑者以各種方式來表現其「反應快」,然而,當「這個」快超過了其思想力之容,就是「過猶不及」了。快,是為了尋求有為的榮,是有為之舉,故與「下德不失德」如出一轍。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厚:薄(少)的相對語  實:華(表象)的相對語  譯文:所以,大丈夫一定是待人以忠信,待物以「猶難之」,而不止於表面。  【解釋】  真正的聰明人,應知「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以及「慎終如始,則無敗事。」之理,所以,決不會去玩「花拳繡腿」的表面文章,以免欺人於前,害己於後。    故去彼取此。  彼:這裡指薄與華。   此:這裡指厚與實。  譯文:由上可知,應拋棄重視「薄與華」的作法,改為重視「厚與實」的作法。  【解釋】   「俗人昭昭,俗人察察」,以「薄與華」去待人接物,終落個害人害己。因此,要想能夠無不為,唯有從無為出發,通過「後其身,外其身」,「我獨泊兮」,「謀於未動,治於未亂」且「動善時」,則可「往而不害,安平泰」。    小結:本章通過剖析上德、上仁、上義、上禮,展現了人的思想意識從無意轉變到有意,人類社會隨之由法道衰敗到重禮的圖景,進而指出:尚禮是「國家昏亂」的元兇。因此,以上德與下德為兩根標杆,引導人們對「薄與華」和「厚與實」作出取捨。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譽無譽。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也。  一:這裡指(淳)朴。   神:精神。   靈:靈驗。   盈:可裝入。   正:引申為楷模。  譯文:以往得到淳樸的情形如下:天得到淳樸變得清朗;地得到淳樸變得寧靜;精神得到淳樸變得靈驗;川穀得到淳樸變得有容;萬物得到淳樸變得生機勃勃;侯王得到淳樸將成為天下的楷模;這些都是淳樸所賜的景象啊。  【解釋】  道尚朴,朴是一種未受有為污染的自然狀態,前面對道者就有「敦兮,其若朴」以及「復歸於朴」的描寫。  「一」是什麼?「一」就是淳樸,淳樸之時,就是萬物皆平等、皆有用。  寧靜可以致遠,在淳樸之中,精神不受干擾,事物在不染之玄鑒上的投影沒有失真,故得洞悉。谷,亦可引申為心胸,沒有了有為之慾念的攪拌,自然是「曠兮,其若谷」,之所以獲得「清、寧、靈、盈、生、天下正」(有),是因為擁有了淳樸(無)所致的呀!    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  廢:再無用處。   歇:停止。   竭:盡,完了。   蹶:顛覆。  譯文:可以說:天,不能清朗可能會崩裂;地,失去寧靜可能會荒蕪;精神,不再正確可能會消亡;川穀,失去容量可能會消失;萬物,失去生機可能會滅絕;侯王,失去正當行為可能會垮台。  【解釋】  本句描繪的是沒有淳樸的景象,——以形成與得到淳樸的景象之鮮明對比。  中華祖先認為「天圓地方」,天似穹窿,庇護著大地,一旦天崩裂,地就遭殃了。精神失去了正確,將被唾棄,進而消亡。谷之所以為谷,乃其有容,無容也就不成其為谷了。侯王高居在上,若沒有端正的行為,則奸佞之臣近,忠能之臣遠,其摔下來就不遠了。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譯文:因此,貴有賴於賤的襯托,高須將根基建於下方。  【解釋】  貴與賤本就是一對相生物。從經濟學的視角來定義兩者:多則賤,少則貴。例如:物價取決於供求,即:供大於求時,物價下跌——現金值錢;求大於供時,物價上漲——現金貶值。所以,只有當背景為賤時,才能顯現出貴。大學生的高貴正是源自數量更龐大的中學生、小學生、文盲的襯托,要想成為高居於上的大學生,卻要從位居底層的小學生始。  「清、寧、靈、盈、生、天下正」是多麼珍貴呀!但他們都是從「一」化身而來。    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譽無譽。  譯文:雖然,侯王自稱孤、寡、不穀——顯示與眾不同——以標榜其貴,然而(這樣做)沒有真正體現「以賤為本」呀,此舉無益,因為,捨本逐末將所得非所願。  【解釋】  侯王試圖用孤、寡、不穀這樣的稱謂來顯其貴,殊不知「貴以賤為本」,——若不能將其視為「賤」的百姓作為邦國之根本,「而以身輕天下」,到頭來「輕則失根」,根基失去了,危在旦夕,屈辱光臨,還有何「貴」可言。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自封之貴,徒勞無益。只有當百姓擁戴卻不為主時,其貴「是以弗去」。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琭琭:珍貴。   珞珞:同落落,意普通。  譯文:這是因為,沒了有為之欲,就珍貴如玉且樸實如石。  【解釋】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在有為的大背景襯托下,「不欲」則為稀有行為,稀為貴,貴就貴在:「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利萬物而不爭」,最後收穫「是以弗去」的有本之貴,這與自稱「孤、寡、不穀」的無本之貴,怎能同日而語!如何才能「不欲」?「鎮之以無名之朴,夫將不欲」。  「太上,不知有之。」,聖人啊,「敦兮,其若朴;混兮,其若濁」,他就像外表樸實的石頭,內里卻包含珍貴的玉。    小結:本章針對當時侯王們為求貴而自稱孤、寡、不穀的愚蠢行為,指出「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而求貴之路始於「一」與「不欲」,貴之境界如懷玉之褐石(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如此,不異眾人,也就「深不可識」了。「深不可識」是一種「無」的狀態。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反:同返。   動:推動。   用:利用,用處,使用。  譯文:循環往複是道的作用原理;柔弱是道的作用方式。  【解釋】   「復命曰常」,「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帛系若存,用之不勤」,「不以兵強天下」。  道奉「守恆律」,萬物依此律整體作大循環「復命」(物種延續),個體作小循環「復命」(基因延續),概莫能外。道,「衣養萬物而不為主,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見,道不以強迫的方式作用萬物,故曰:弱者,道之用。  事實上,現代科學揭示的化學元素周期律、C(碳)的循環律、星球演變律等以及社會科學揭示的經濟周期律、文明興衰律等是對「反者,道之動」的證明。而物理學的場論就是對「弱者,道之用」的很好注釋。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解釋】  本句是對第一章中「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的註解與呼應。有是基於我們感官可感知而言,無是基於我們感官無法感知而言,道是人感官無法感知的,但是先於「象帝」,為「天地母」,故「有生於無」。  「厚德載物」就是「有生於無」較為通俗的說法之一,現代哲學與其相近的命題是:精神變物質。人類文明的歷程及其成果(電燈、汽車、電腦、手機……)則是「有生於無」的最好例證。    小結:本章是上面各章對道的描述與介紹的概括、歸納,從而得出道的作用原理和作用方式。重點是指出:有生於無。    作用原理和作用方式都是「道」的「無」的方面,天下萬物則是「道」的「有」的方面。  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上士:(與道)有緣者(例如:與佛有緣者:六祖慧能、玄奘法師。)。  中士:懂而無緣者(例如:佛學造詣很深的蘇軾,他留下了「一屁過江來」的佛家典故)。  下士:不懂且無緣者。  譯文:上士聽聞大道之後,身體力行;中士聽聞大道之後,將大道作為謀利的工具;下士聽聞大道之後,大聲嘲笑。  【解釋】  什麼是有緣?能引發人心靈產生共鳴的事物,即為人與之有緣。《金剛經》的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似心靈之召喚,六祖慧能的佛性破蒙而發。  上士了解大道之理,深受震撼且茅塞頓開,心靈受道的召喚,故勤修之;中士了解大道之理,能感到大道有用,但因中有為之毒甚深(玄鑒蒙塵甚厚),故而將大道作為謀利工具,用時置前,不用丟後;下士聽了大道的介紹後,覺得完全是有悖常理(有言之教的有為之理)的胡言亂語,因此,以大聲嘲笑顯己之高明。  聖經新約全書馬太福音第十三章所言,可助理解本句。    不笑不足以為道。  譯文:正是基於有那樣的嘲笑,道才稱之為道。  【解釋】   「道可,道非,常道」,正因為對道的不同態度和做法,尤其是大多數人的嘲笑(「俗人昭昭,俗人察察」),這樣的道才是真正的道呀。如果眾人皆識之或皆認同;那肯定不是「常道」了,當然,這種情形絕無可能。  以上兩句合起來正是對第一章開篇句的呼應。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夷:平坦。   颣:不平。   建:通健,健康,引申為美。   偷:不厚道。   辱:通黑。   大器:有大用的器物,暗指道。   大音:暗指良言善語。  譯文:因此,有踐道者的感言如下:明亮的道似乎暗昧,向前的道似乎在後退,平坦的道似乎顛簸;大德看似空曠的山谷,多德看似有殘缺,美德看似不堪;品質至純則性變,全白猶如黑,方之極則猶圓;大器需經時間的檢驗,大的聲音聽不到(至理名言言簡意賅),高大的形象看不見,道不顯且不求功名。  【解釋】  此句中,踐道者的感言分修道、修德、世界觀和對道的認識四個部分。前三部分是其感受在有為時空的投影,兩個時空的視角恰好相對應:明與昧,進與退,平與不平,上與下,多與不足,美與不美,純與不純,白與黑,方與圓,其意是強調事物的相對性(一體兩面)以及有無視角下的「無與有」。第四部分中間兩句是對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以及第二十七章「善行、善言」句的呼應。  「大器晚成」隱含:道只能為「上士」這樣很少的人所知,且對道的認識源自「常有,欲以觀其徼;常無,欲以觀其妙。」(「前識者」只依最顯之表象識物),即:通過有反溯無,故言晚成。  「大音希聲」的科學解釋是:1.能引起聽覺的聲(音)波頻率範圍在20~20,000HZ之間,2.感覺聲音大小的參數聲強與聲波頻率的平方成正比。    夫唯道,善貸且成。  貸:借出,引申為付出。  譯文:(宇宙中)唯有道,以不求回報的一味付出成就萬物。  【解釋】  本句是對「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衣養萬物而不為主。」,「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的概括總結。    小結:本章是對前面各章對道所作介紹和論述的呼應,尤其是經踐道者之口所說的感言,許多已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句的美學價值很大。    雖然分了上士、中士、下士,但他們都是人類社會所必須的組成部分,他們之間是平等的、相互依存的,對人類而言:皆有用!-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一:指無極。   二:指陰陽。   三:指天、地、空(中)。  譯文:道生無極,無極生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生天、地、空(中),天與地通過空相互作用生養出世間萬物。  【解釋】  中華古代先賢(哲)們認為:宇宙之初的狀態是「混沌」,稱之為無極;而後在道的作用下生成了陰陽二極,陰陽二級按道的法則相互作用生成了高能態的天(清氣上升成為「天」)和低能態的地(濁氣下沉成為「地」)以及天地互相作用的場所——空。這個空就是第五章所言的「天地之間,其猶橐鑰乎」,且「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天地通過這個「橐鈅」進行交流、轉換,生養出介於天地之間各種能態的萬物。  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誕生於一個具有質量和能量雙重特性的奇點的一次大爆炸,爆炸後首先生成了時空,其次生成了具有電正性、電負性以及電中性的三種粒子,這三種粒子進而化生出宇宙的萬物。由此可見,兩者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神奇的「三生萬物」,其最有力且最易為人接受的證據就是「三基色原理」,當然,酸鹼鹽、三角形亦很有說服力。「三」是奇素數中的最小數,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用數字描繪宇宙有其合理性。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沖氣:相互作用。  譯文:萬物依靠陰陽的相互作用得以和諧地生長。  【解釋】  中華先哲們認為:陰陽相互作用是一切物質運動的原動力,陰陽相互制化是宇宙和諧(也就是平衡)的根本保證,而作為前提條件的宇宙系統的開閉性,被「很自然」地看作是閉封系統(這恰與現代科學同 ),因此,萬物的生長運動自然有賴於陰陽的相互作用嘍。  中醫理論將陰陽視為生命的最基本決定因素,認為:陰陽在一個統一體(封閉系統)內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互相轉化,以使生命處於一個動態平衡之中。在辯證論治時,首先要辨陰陽,爾後才是辨表裡、寒熱、虛實。像寒極生熱,熱極生寒都是人們親身體驗過而認同的道理。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譯文:世人都厭惡孤、寡、不穀,而王公們以孤、寡、不穀為之代稱。  【解釋】  絕大多數人看到的是孤、寡、不穀在有為的語境中的貶義,故避之唯恐不及;而王公們看到的卻是孤、寡、不穀因與絕大多數人絕緣而造就的「稀為貴」,故以之冠名——彰顯其貴。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譯文:由此可見,事物或許因受損而獲益,或許因獲益而受損。  【解釋】  請看,被絕大多數人視為「賤」的孤、寡、不穀,卻因此貴為王公們的代稱。猶太人有「用棍棒對待兒子」以示愛兒的古訓,「將欲弱之,必故強之。」的「捧計」亦同此理。現如今,我們全民族溺愛子女之風愈演愈烈,如此無意識地捧殺,無異於一次民族「自宮」。  本句還暗喻:萬物皆有用、皆平等。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強梁:強橫,引申為強迫接受。   教父:父意先,引申為教之宗旨(或出發點)。  譯文:前人將(以上)道理傳授給我,我也將它們傳授下去,但我施教的宗旨是:不強迫接受。   【解釋】  「強梁者不得其死」的表意是:恃強凌弱者沒有善終。凌弱,意在獲益,然而「物或益之而損」,「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強。」,「知止可以不殆」,不知止,必延禍於身,「不道早已」。  以往的教育,因教者尊,學者卑,故成強迫學者接受之成例。如此,必形成「集體統一思維模式」,致使整個社會成為一個正反饋系統,這樣的系統,因無失衡糾偏機制,一旦有合力形成就會被不斷放大,在統一勢的推動下直至系統崩潰,中國歷史就是對此最好的例證與注釋(中國各行各業的近親繁殖現象亦是其派生物)。國家與民族為此付出的代價極為慘重。如果在教育中革除了強迫,根據生物多樣性原理,學者必然在思想上是百花齊放(秦統一六國很大程度得益於先秦諸子的百花齊放所生的百家爭鳴;盛唐則成就於寬容的文化政策所致多文化交流、融合與魏晉風度的遺風;促生西方科技革命的義大利文藝復興就植根於中世紀東西方廣泛地文化交流與融合),那麼,系統就不易形成較大的且方向不變的合力,即使系統失衡,在糾偏機制的作用下,系統就會向平衡方向運動。    小結:本章詳細解析了道生萬物的步驟與過程,指出:世間萬物的發展運動的原動力都來自陰陽的互相作用,在宇宙這個封閉系統內,陰陽是互相對立,互相制化,相反相成。  第四十三章  天下至柔,馳騁天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天下至柔,馳騁天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馳騁:這裡意攻無不克。   有:有形。   間:間隙。  譯文:最柔軟之物可輕易克服最堅硬之物,無形之物可輕易穿過「無間隙」的有形之物,我正是因以上道理才知無為之益處的。  【解釋】  堅,乃「有」中之堅,堅之用——對付堅。如:快刀意在致他物破、斷,而水、空氣無破斷之「有」,快刀如何奈何?反而水和空氣卻可使快刀變鈍,直至變「無」。  間,乃「有」中之間隙,無間之用——阻止有形物的穿過(或進入)。如:密閉容器可隔離外面有形物,但卻無法阻止「熵」之規律的進入,也不能阻止能量的進入。  有為的最高境界就是:至堅與無間,並始終牽引著人們樂此不疲地孜孜以求;然而從無為角度看有為的至堅與無間;不過是小兒科的把戲,破解它,就像高維空間的人取低維空間人的藏物那麼簡單。  前半句的兩個例子,是道的法則在自然界的投影被老子所識後所作的歸納表述。後半句是老子由例而得的感悟。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譯文:因此,天下實在鮮有能比得上不言之教與無為之益的了。  【解釋】   「有為」與「言教」必製造出破綻——為對手提供靶標或突破口,知榮辱,圖有為就為「將欲弱之,必故強之。」提供了用武之地:代表「至堅」的「戰斧」巡航導彈,完全可被「誘敵深入」後的「零距離」所廢;躲在「無間」裝甲車裡的士兵卻被路邊炸彈的衝擊波所傷。  有為的視角只能謀相爭之法,像「不言之教,無為之益」(這種大智慧)是進不了有為者的法眼的。    小結:本章以例證明「無為而無不為」之理。  -作者:復命曰常 提交日期:2009-12-01 10:47  117367190 先生:   謝謝您的評點。   道生萬物,道在萬物中。「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擺脫「道」,親不親身,是由不得自己的。   關於句讀,人類發展史是最好的回答——我就不畫蛇添足了。作者:復命曰常 提交日期:2009-12-01 15:21  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親:關係近,引申為重要。   多:多餘。   得:引申為索取。  亡:引申為付出。  病:禍害,損害。  譯文:名利與生命哪個更重要,生命與錢財哪個是多餘的,索取與付出哪個遺禍患。  【解釋】  儘管名利、錢財和索取是有為者人生的重要內容,但它們相對生命而言只能算作「末」,對此一定要有清醒認識——辨清本末,牢記「聖人為腹不為目」,切不可「貴大患若身」,否則,追求偽本卻傷了正本。  索取,是不知足致相爭的行為;付出,是效法水——「利萬物而不爭」的行為,「夫唯不爭,故無尤」。民間尚有「失財免災」一說嘛。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譯文:過分地愛必招致深深地傷害,過多地佔有必導致更多地喪失。  【解釋】   「甚愛」的目的性很強,為達到目的就必然大費心思,一方面,大費心思動了七情——傷身;另一方面,大費心思通常指向「相爭」——招禍,且無論目的達成與否都必動七情。「甚愛」就是不知止,還將造就不平等,是不知「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之理。  「多藏」就是不知足,「金玉滿堂,莫之能守」,「餘食贅形」,「企者不立」,「知止可以不殆」啊!過多地佔有,必成相爭之焦點,其後果,可看和珅,劉瑾之流的結局,當然,歷史是最好的答案。「多藏」的本質也是一種「甚愛」。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譯文:所以,知足才能拒絕屈辱,知止才能規避禍患,如此才能生命長久。  【解釋】  知足,是無為者對其的無與有相匹配——無大於有的認同,此時好比5升的容器裝少於5升的物;不知足,是有為者對其的無與有的相互關係不認同,此時好比5升的容器要裝多於5升的物(無為者的視角),即:認為自己實得名利少於應得的名利。  眾所周知,名利與屈辱是相伴而生的,因此,不知足就是邀請屈辱為伴。不知足也就是不知止,將事物推至極端,然而, 「盈則必虧,全則必缺,極則必反」。  沒有屈辱、沒有禍患,「故幾於道」,於是,「道乃久」。    小結:本章意在提示:有為控制了人的思想後,將使人喪失對本末的辨識能力以及對「有無相生」的認識能力,從而使人終生與屈辱為伴,且危機四伏。並開出了「知足」、「知止」的藥方。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弊:害處。   盈:滿。  譯文:大成就似乎不完美,正因此,它的功用才無害;大學問家就像渴望知識的初學者,正因此,他才無所不知。  【解釋】  其實就人而言,就是聖人也難堪 「大成」、「大盈」之名,因此,本句中的「大成」、「大盈」應是指道。  「大成」、「大盈」是道的視角,「缺」、「沖」是有為者的視角; 這裡「缺」與「沖」即是「無」,然而當其無則有「用」。  道創生宇宙,宇宙依據「守恆律」故「復命曰常」。萬物既統一又對立,構成了宇宙這一平衡(和諧)系統。而有為者往往希望「萬般寵愛集一身」——佔盡一切好處,只想作用於它物,不想它物的反作用,所以,宇宙對他們而言是不完美的,然而,恰恰是這「不完美」,才有了眾生平等競生、萬物相依共生(「萬物並作」)的和諧,也因此,宇宙對萬物而言是有利無害的。  「道,常無,名朴」,「道隱無名」,但是,卻可「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善貸且成」。有形之物終可窮盡,道是我們無法感知的無形之物,道的法則在宇宙的時空中,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不可窮盡。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譯文:真正正直的人(看起來)像牆頭草;真正靈巧的人(看起來)像拙夫;真正善辯的人(看起來)似乎語訥。  【解釋】  何為「直」,指向目標並實現之。江河要歸大海,以柔為用,彎彎曲曲終達目的。這就是自然的啟示與榜樣:識勢、順勢、借勢。  「小巧」與「小辯」都是賣弄小聰明的「前識者」,而「大巧」與「大辯」是知敬畏、明了「致譽無譽」的無為者,結果,「後其身而身先」。  本句是人們效法道的應有之果。而且,「大直、大巧、大辯」是有為視角「看不見」的,因為,他們不顯。    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譯文:狂躁終將歸於平靜,火熱終要冷卻,沒有私慾的攪動,天下自然會和諧。  【解釋】  靜與寒都是平衡態的表徵,是能量的積蓄階段;躁與熱都是非平衡態的表徵,是能量的宣洩階段。這裡用很樸實的日常經驗事例揭示了很深刻的哲學(包括科學)之理。  有為者總想世界按其的願望去變化,並為此不斷施加作用於系統,以致系統的平衡頻頻被破壞(天下大亂),豈不知「有無相生」,「復命曰常」。有為之舉,除了使天下不安寧外,一切都是徒勞(佛言:「四大皆空」或「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小結:本章以道、道者以及常識為例,再次勸諭統治者: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清靜無為天下將自正。第一、二兩句極具美學意義。第一、第二句將道的視角與有為者的視角對照列出以突顯道的法則,尾句則以自然現象來顯現道的法則。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糞:施肥,引申為農事。  譯文:天下太平無事,馬才得以用於農事;天下戰亂,馬都用于軍事。   【解釋】  「天下有道」,自然奉行的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清靜為天下正」。沒有人為導致地相爭,天下也就太平無事了——和諧態,這時馬的作用就是幫助農民幹活。  「天下無道」,必定是「處有為之事,行有言之教。」,於是沿著「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直至天下大亂,再加上「將欲取天下而為之」者,那麼,戰火四燃,戰馬緊缺即為彼時之景象(連雌馬都成軍馬了)。  本句的隱義:為何會出現戰亂?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譯文:不知足招致的禍最大,而欲得是人生最大的過失。  【解釋】  不知足,一方面,使人處於屈辱之中(總認為「賞不當功」);另一方面,迫使人去過分地相爭——企圖獲得能為其接受的「有」(名利)(最好能「功一美二」);如此,終將走至極端——其已有的」有「(甚至包括生命)都將喪失。  而「欲得」則是不知足的源頭,因此,絕了欲得,不知足也就斷了根。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譯文:所以,有了知足之心,從此也就富足了。  【解釋】  俗話說得好:宇宙之中最大之物是人的貪慾。人的貪慾生於辨不清「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且不明白「有無相生」、「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之理,一旦本末得正,營魄不再兩離,必視「餘食」如惡魔,知足之心自生,於是「知足者富」。  常足就是不缺。    小結:本章傳神地勾勒出兩幅圖景:走馬以糞與戎馬生於郊(連雌馬都成軍馬了),進而指出致巨禍的原因,最後給出了避禍的藥方。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譯文:呆在屋裡就可以知道天下事;不用觀天亦可瞭然天氣(象)的變化規律;(為求知而外出)走的愈遠,獲得的知識愈少。  【解釋】  「不出戶」意指精神不脫離身體,即:「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不窺牖」意指不用感官探視外界,即:「天門開闔,能為雌乎?」。如此「不出戶,不窺牖」,可獲精神內守,進而「致虛極,守靜篤,吾以觀復。」,運用「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的視角;經過「玄之又玄」,最終收穫「知天下,見天道」。然而有為之人難免「心野」——心在欲得之念下躁動,想成「企者,跨者」,心不守舍,一心求有,結果,一方面干擾外界,另一方面在「自見,自是,自伐,自矜」地干擾下,感嘆著「橫看成嶺側成峰」,照此,自然跑得愈遠,所得愈少。因為,「信心清凈,即生實相」。  前半句是相對後半句有為者的做法而指出符合道的做法(但異於常理),以使人感到驚訝!(引導找答案)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譯文:請看,聖人的心(精神)不外游,照樣可以知天下;感官不親見,照樣可以清楚事物的來龍去脈;無為,天下卻自正。  【解釋】  所謂聖人,也就是「得道之人」。聖人深知:道生萬物,萬物莫不依道之法則而「相生」、而「復命」。知識根於萬物,萬物根於道,因此,認識了道,也就認識了萬物的根源,認識了萬物,也就認識了知識的根本,這就是說,修道同樣(甚或更好)可以獲得知識和瞭然事物。  聖人依道而行,故為無為而無不為。    小結:本章的第一句極易被錯讀,因為「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早已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遺傳基因,再加上人們直觀感覺上地認同;事實上,老子並不是反對求知與見世面,而是不贊同用蒙塵的玄鑒去觀照世界。第二句給出一種求知的方法與境界。因此,以聖人的視角為參照系,告知有為者,小心「致譽無譽」。 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譯文:修學可使有為的能力不斷「提高」,修道可使有為的心志不斷減弱,有為的心志減弱到了極致,就進入無為的境界,此時即可無所不為了。  【解釋】  學獲力,力得有,有生益,益終敗有——「故物或益之而損」。道為無,無須損,損至無為,無為則成——「故物或損之而益」。  修學則知榮辱、促相爭,果為添慾望、求有為、圖馭勢;修道則知相生(平等)、明復命,果為消慾望、處無為、求順勢。知足、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天下至柔馳騁天下至堅」嘛!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事:事變,引申為動武。  譯文:要天下歸順,應少訴諸武力,用武力是無法令天下真正歸順的。  【解釋】  三十一章曰:「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兵法云:「上兵伐謀,……善中之善,不戰而屈人之兵」。一旦動用武力,必然是「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後,必有凶年。」,結果,「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本句以有為之舉(動武)是無法達成目的的事例,暗示唯有無為才能無不為。    小結:本章勸誡統治者:不要將立足點放在為學之益上,因為,此益添慾望,壯雄心,終極目標:平天下;然而,「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第四十九章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心:想法,引申為利益。  譯文:聖人沒有私利,以百姓的利益為自己的利益。  【解釋】  聖人依道而行(道「衣養萬物而不為主,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因此,服務百姓是其生命全部意義。  由於百姓的心不可能一致,聖人只能是「以百姓為芻狗」、「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唯如此,「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德:這裡同得。  譯文:善待一切人,收穫善;信任一切人,收穫信任。  【解釋】   萬物皆有用。  一切事物都有賴於其對立面的抵抗才得以存在與發展。當不善與不信失去了抵抗,也就只能衰敗了,這就是智慧!  想想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係,反作用力為零就是「吾亦善之,吾亦信之」的結果。    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譯文:只要聖人在,天下就是和諧太平的,聖人心中全裝著天下事,百姓的生存狀況及其呼聲都能不失真地進入聖人的視聽,且都會得到聖人地認真對待。  歙歙:持中,引申為和諧太平。   百姓:百姓的事。   註:注入。   孩之:對待嬰兒般,引申為認真對待。  【解釋】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此時系統的合力或為零或很小且糾偏機制健全,故系統處於平衡狀態(和諧狀態)。聖人要識勢、順勢、借勢以「為無為」,就必然認真對待來自百姓的信息,唯有如此,才能「無為而無不為」。  聖人在天下的時期,恰恰是「不知有之」的時期,此時百姓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這應是老子心目中的理想景象。    小結:本章介紹了聖人的所作所為(都是符合道的法則的——德),從中可以窺得聖人的無為之心,一幅美好的景象躍然眼前。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徒:同類。   死地:絕境。   厚:重,不易。  譯文:由生至死的人生旅途中:及壽者,十中有三;未及壽者,十中有三;自入絕境者亦十中有三;這是什麼原因所致的呢?是因為人們賦予生命太多本不該由其承載的東西。  【解釋】  在有為的大背景之下,絕大多數人都處於不知足的狀態。這不知足:促使人們相爭,繼而帶來不滿、早逝、陷入絕境。更為可悲地是:人們所追求的,絕大多數非生命本身所需,也就是說生命承載了太多於其無益之物——使生命步履艱難。這就是為什麼有十分之七的人為何不能走完正常的人生旅途的原因所在(其中有十分之一的人是因不明原因)。  「樂與餌,過客止」,「餘食贅形」,「不道早已」。    蓋聞善攝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攝生:養生,引申為長壽。    兕 :犀牛。  譯文:聽說能獲長壽的人,外出行走不會遇到犀牛與老虎(之類猛獸),在軍中,打仗不會受傷;因為犀牛無法用角頂到他,老虎無法用爪抓到他,兵刃無法刺到他;這是什麼原因所致的呢?因為他沒有絕境。  【解釋】  不遇兕虎、不被甲兵,緣於善攝生者基於萬物平等、皆有用的認識觀而得以識勢、順勢——不會造成相爭之勢。  例如:善攝身者不會出現在老虎捕食的路上;同理,他也不會惹風寒於身。  沒有相爭之勢的生成,何來「死地」。  本句恰是善攝生者對「曲則全」實踐效果的寫照。    小結:本章指出:絕大多數人(十分之六)都是不幸的,而這種不幸源自不知足、不知止,進而用人人嚮往的「長壽」為路——引導人們去觀看長壽者的精彩生活,感悟「無為,不爭」對人生的意義。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蓄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  物:環境。   勢:趨向。  譯文:道生萬物,德蓄養萬物,環境成就萬物各自的形體,內外作用的合力推動萬物生息「復命」。  【解釋】  德乃萬物相互自然關係的邊界(越界即起相爭),其主要內容就是一視同仁地對待萬物與利萬物而不爭。德與道同樣——不以強力待萬物。萬物平等競生,既相生又制化,誰越過了自然關係的邊界(德),破壞和諧的制裁隨之啟動,它物立即因應(相爭開始了),系統失衡(如生態系統——一個物種的盛衰關係著整個系統),最終在道的法則之下,系統會達到新的平衡(和諧狀)。  它物構成已有之環境,為適應環境,萬物(除事物外)以不同的形體因應,這種因應通常是非自覺且「殘酷」的,根據進化論的結論:適者生存,優勝劣汰。  萬物間的相互作用,以及自身內部的相互作用,在此兩方面的合作用下,形成了萬物的生息運動,同樣,這種生息運動往往也是非自覺且被動的。按中華先哲們的理解:所有的相互作用均源於陰陽的相互作用。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命:命令,引申為強制。  譯文:所以,萬物沒有不尊崇道且貴重德的,之所以有道之尊崇、德之貴重,是因為道與德對待萬物不施加有為的影響力——任由它們自由生長。  【解釋】  道尚無為;德雖有為,但不施加強制力。正是因為道與德的非強制和「一視同仁」,才使道獲得萬物的尊崇,德獲得萬物的貴重。  「道與德」的非強制被「物與勢」的強制襯出了它們的尊貴。    故道生之,德蓄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熟:成熟,引申為健康。   覆:保護,庇護。  譯文:因此,「道生之,德蓄之」就是:成長中伴隨教育,成就中令身心健康,撫養中加以庇護;生養而不擁有,扶持而不自恃,且不主宰其成長之路。  【解釋】  本句將「道生之,德蓄之」從對萬物的虛論中,引回到對人的具體做法及應有境界。其中具體做法與第三章中「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壯其骨。」大同小異。  這裡的教育是「不言之教」,以觀自然為旨、以「玄之又玄」為法,而「德」始終是參照系。    是謂玄德。  譯文:能做到如此,非具有玄妙的德性不可。  【解釋】   為什麼會「玄」,因為它不同於「常理」或無法用常人的思維去理解。  在有為的語境下,「玄德」也會被視為「怪異」或不識時務。    小結:本章所言為「面南之術」(統治術),為統治者指出了具體的做法及應有的思想境界(模板就是「道」)。管子《牧民》篇有言: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民惡憂勞,我佚樂之;民惡貧賤,我富貴之;民惡危墜,我存安之;民惡滅絕,我生育之。  作者:復命曰常 提交日期:2010-01-06 17:55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譯文:天下源於生其者——天下之母。  【解釋】   本句的直譯就是:「天下」如果有開端,那麼,這個開端就可以稱為「天下」的母親。第二十五章將這個母親命名為「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下本於道,道為天下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譯文:透過其母可以了解其子,了解其子之後回過頭堅守其母,就能終生不染災禍。  【解釋】   「地法天,天法道」,透過道雖可知天下事,然而,天下萬物陸離斑駁,令人迷於其中而慾望叢生,豈知慾望正是禍患的製造者,因此,在了解天下之後,唯有抉別慾望返身守道(知其雄,守其雌;……),才能終身「安平泰」。  本句是對第二十八章所言上升為具有普遍意義的(修身)方法。例如:知道了「牛頓第一定律」,即可推知——一切事物皆有慣性且外力可改變其狀態,故因在因應事物時遵循「牛頓第一定律」。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兌:眼睛,代指感官。   門:口舌,代指干擾互動源。   勤:不斷地做。   救:幫助脫離危險。  譯文:若能閉塞與外界信息(誘惑)交流的渠道,就可以終身不被「餘食」所勞;若陷身塵世,則終身被慾望折磨。  【解釋】  堵住誘惑的來路,使有為之慾望成為無源之水,則有為之慾望所追求的「餘食」就無法勞動你了。相反,有為之慾望製造的危險將與你終身相伴。  本句前半句意:如何才能「復守其母」及其結果, 後半句意:怎樣就無法「復守其母」及其結果。  句中的「塞、閉」是拒絕「有」,「開、濟」是乞求「有」。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光:光亮,引申為外在的行為。   明:看得清事物之本源。   襲:依循、照樣做。  常: 道。  譯文:能洞悉細微之處是高明使然,能堅守柔弱是強盛使然;根據其行為去還原其之本源,就不會遺留禍患;這就是遵循道的做法。  【解釋】  小與柔為陰,明與強為陽,然而陰陽互根,了解任一方的前提是了解對方。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看不見細節,就無法通透事理,是愚迷的表現。「弱者,道之用」,道「雖小,天下莫能臣」。  天下萬物皆「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任何事物的某一發展片斷都是以「果」的面目出現的,這個「果」對其而言:只是末,但由末反溯其本,而後「復守其母」,即可「沒身不殆」了。本句給出了對第二句的具體實現方法。    小結:本章意在勸諭世人:追求有為的語境中的「小與柔」,才體現「高明與強盛」。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非道也哉。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介然:堅定且執著。   施:施加,引申為行事。  譯文:(欣聞大道)使我抱定踐行之志,一切遵循大道,慎始慎終地行事。  【解釋】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上士中許多都是察古觀今的飽學之士,他們在頹敗之世風下,一旦聽聞大道,必定有醍醐灌頂之震撼,並視其為久尋未至的精神家園。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作用與反作用是結伴而生的,因此,道尚無為。面對有為的大背景,對修行的一舉一動都應慎而又慎——避免出現相爭之勢,同時,堅持以弱為用和「曲則全」。    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  道:路。   朝:宮殿。   除:台階。   文采:引申為華且貴。   厭:不滿足。  譯文:(請看今日世風)大路很平坦,人們卻偏偏喜歡走小路;宮殿又高又大、田地大量的荒蕪、糧倉已非常的空虛,人們還穿著華服、佩帶著利劍、追求著飲食、似乎很富足;其實都是虛榮浮誇呀!  【解釋】  本句細描了當時兩種悖道的社會風氣。其一,走捷徑、走歪門邪道——投機取巧之風;其二,崇尚奢靡、虛榮、其實難符的浮誇之風。其實,這兩種悖道的社會風氣都是由「尚禮」所生,在此給了第三十八章「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一個注釋。  管子《八觀》篇曰:「主上無積而宮室美,氓家無積而衣服修。國侈則用費,用費則民貧,民貧則奸智生,奸智生則邪巧作。台榭相望者,其上下相怨也。則危亡隨其後矣。」。    非道也哉。  譯文:(以上情形)都是違背大道的呀!    小結:本章意在引導世人透過悖道的社會風氣,去看即將到來的危亡景象,進而堅定聞道者對道「勤而行之」的信念。句子順序亦可⑵⑶⑴。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譯文:天下源於生其者——天下之母。  【解釋】   本句的直譯就是:「天下」如果有開端,那麼,這個開端就可以稱為「天下」的母親。第二十五章將這個母親命名為「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下本於道,道為天下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譯文:透過其母可以了解其子,了解其子之後回過頭堅守其母,就能終生不染災禍。  【解釋】   「地法天,天法道」,透過道雖可知天下事,然而,天下萬物陸離斑駁,令人迷於其中而慾望叢生,豈知慾望正是禍患的製造者,因此,在了解天下之後,唯有抉別慾望返身守道(知其雄,守其雌;……),才能終身「安平泰」。  本句是對第二十八章所言上升為具有普遍意義的(修身)方法。例如:知道了「牛頓第一定律」,即可推知——一切事物皆有慣性且外力可改變其狀態,故因在因應事物時遵循「牛頓第一定律」。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兌:眼睛,代指感官。   門:口舌,代指干擾互動源。   勤:不斷地做。   救:幫助脫離危險。  譯文:若能閉塞與外界信息(誘惑)交流的渠道,就可以終身不被「餘食」所勞;若陷身塵世,則終身被慾望折磨。  【解釋】  堵住誘惑的來路,使有為之慾望成為無源之水,則有為之慾望所追求的「餘食」就無法勞動你了。相反,有為之慾望製造的危險將與你終身相伴。  本句前半句意:如何才能「復守其母」及其結果, 後半句意:怎樣就無法「復守其母」及其結果。  句中的「塞、閉」是拒絕「有」,「開、濟」是乞求「有」。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光:光亮,引申為外在的行為。   明:看得清事物之本源。   襲:依循、照樣做。  常: 道。  譯文:能洞悉細微之處是高明使然,能堅守柔弱是強盛使然;根據其行為去還原其之本源,就不會遺留禍患;這就是遵循道的做法。  【解釋】  小與柔為陰,明與強為陽,然而陰陽互根,了解任一方的前提是了解對方。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看不見細節,就無法通透事理,是愚迷的表現。「弱者,道之用」,道「雖小,天下莫能臣」。  天下萬物皆「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任何事物的某一發展片斷都是以「果」的面目出現的,這個「果」對其而言:只是末,但由末反溯其本,而後「復守其母」,即可「沒身不殆」了。本句給出了對第二句的具體實現方法。    小結:本章意在勸諭世人:追求有為的語境中的「小與柔」,才體現「高明與強盛」。   「小與柔」被有為者視為「下」,是「無」;然而,它們卻是「道」眼中的「高明與強盛」,而「高明與強盛」是有為者眼中的「有」啊!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非道也哉。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介然:堅定且執著。   施:施加,引申為行事。  譯文:(欣聞大道)使我抱定踐行之志,一切遵循大道,慎始慎終地行事。  【解釋】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上士中許多都是察古觀今的飽學之士,他們在頹敗之世風下,一旦聽聞大道,必定有醍醐灌頂之震撼,並視其為久尋未至的精神家園。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作用與反作用是結伴而生的,因此,道尚無為。面對有為的大背景,對修行的一舉一動都應慎而又慎——避免出現相爭之勢,同時,堅持以弱為用和「曲則全」。    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  道:路。   朝:宮殿。   除:台階。   文采:引申為華且貴。   厭:不滿足。  譯文:(請看今日世風)大路很平坦,人們卻偏偏喜歡走小路;宮殿又高又大、田地大量的荒蕪、糧倉已非常的空虛,人們還穿著華服、佩帶著利劍、追求著飲食、似乎很富足;其實都是虛榮浮誇呀!  【解釋】  本句細描了當時兩種悖道的社會風氣。其一,走捷徑、走歪門邪道——投機取巧之風;其二,崇尚奢靡、虛榮、其實難符的浮誇之風。其實,這兩種悖道的社會風氣都是由「尚禮」所生,在此給了第三十八章「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一個注釋。  管子《八觀》篇曰:「主上無積而宮室美,氓家無積而衣服修。國侈則用費,用費則民貧,民貧則奸智生,奸智生則邪巧作。台榭相望者,其上下相怨也。則危亡隨其後矣。」。    非道也哉。  譯文:(以上情形)都是違背大道的呀!    小結:本章意在引導世人透過悖道的社會風氣,去看即將到來的危亡景象,進而堅定聞道者對道「勤而行之」的信念。句子順序亦可⑵⑶⑴。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拔:拔除。   脫:脫離,引申為奪去。   輟:停止。  譯文:聖賢的建樹是無法消除的,聖賢的思想是無法奪去的,後人對這些(建樹與思想)崇敬不已、代代相傳。  【解釋】  本句直白的意思是:善於建築(廣義)的人所建之物無法毀掉,善於抱物(廣義)的人所抱之物無法使它脫手,子孫們對此代代不絕地祭祀。  眾所周知,只要是有形物,就一定能拔、能脫;只有無形物,如理論、學說、思想、精神等才能實現不拔、不脫;而能創造這樣無形物的,唯有聖賢。  不輟是對「不拔、不脫」的寫照,聖賢的思想、學說等以「文化基因」的方式代代遺傳,如何拔、如何脫、又如何輟呢!況且「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遠之范仲淹(宋)及其後人,近之曾國藩(清)及其後人,對本句做了最好地實踐。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長:引申為深厚。   普:普遍。引申為無私心(因無差別)。  譯文:(以聖賢為榜樣)若修行澤及自身,表明其德是真誠的;若修行澤及全家,表明其德已有富餘;若修行澤及家鄉,表明其德已漸深厚;若修行澤及邦國,表明其德已豐沛;若修行澤及天下,表明其德已無私心。  【解釋】  本句明說子孫以聖賢為榜樣,隨著學習修行的深度與廣度地擴展,德行由真經余、長、豐至普,——聖賢的建樹與思想由學習者普及天下的過程;同時暗解了「祭祀不輟」之迷。想必大乘佛教的「慈悲心」學說應與此有關。  文明的傳承恰合本句所言。換一個角度:子孫已被前人實施了思想控制。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觀:引申為了解。  譯文:因此,由彼及此就可以了解自己、家庭、家鄉、邦國和天下的現在以及演變過程,我為什麼能洞悉天下事,就是用此方法。  【解釋】  五十二章曰:「既得其母,以知其子,…。用其光,復歸其明」;管子《形勢》篇曰:「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都是由彼及此之意。此法推至極致,就是十六章的「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本句暗喻了「萬(事)物理相通」的道理。    小結:本章告知有為者:應該如何達到有為的最高境界——不拔、不脫、不輟,唯有修無;並且,修德應時時參照由此及彼(或由彼及此)的方法。  作者:復命曰常 提交日期:2010-01-22 12:14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握固:拳頭攥得很緊。   峻作:挺立。   精:精氣。   嗄:嘶啞。   赤子:男性嬰兒之未孩。  譯文:修德的程度可以赤子作參照:毒蟲不蟄其,猛獸不會將其置於掌下,猛禽不會用利爪抓其;雖然其骨弱筋柔但拳頭攥得很緊,雖然其尚不知牝牡交合之事但陽具已能挺立,這是因其精氣充滿且未損;雖然其終日哭叫但聲音卻不嘶啞,這是因其身體陰陽和諧無擾。  【解釋】  赤子之德分三層:第一層,因其尚無為,故不會形成相爭之勢,於是獲「不蟄、不據、不搏」之果;第二層,因其尚無為,故精氣充滿且未損;第三層,因其尚無為,故身體的陰陽和諧,內外邪氣無法干擾。對於第一層,不知老子的證據何來。對於第二、三層,應是老子對現象的解讀。其中,第一、第二層的基礎就是在第三層中點出的「和諧」。  第二十八章有「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由此可見,老子似乎是「人性本善」論者。  句中的「精」是中醫的概念,系指人之先天元精。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譯文:能知道和諧對於萬物的意義就(說明認識)符合道了,認識符合了道就能明白事理了。  【解釋】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和」是中華哲學中的關鍵字之一。《中庸》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萬物育焉。」。  中醫的陰陽、五行生剋制化理論就是建立在「和」為生命正常活動的前提之上的。佛學的「空」論,究其本質似同於「和」。所以,「和」與「復命」都是道的表現形式。  「知和曰常」的物理學意義是:系統的能量和為零。    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譯文:人為地強身健體應稱之為索祥,在(為達成目的)力已不逮時,使氣助之應稱之為逞強。  【解釋】   益身就是人為地強身健體,它所加強的通常並非身體實際所需。   「氣」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概念,人們常說:力氣、氣勢、氣虛、氣昂昂等。  本句是正言反義。「益生」與「心使氣」都是「企者」的行為,——不符合「和」的要求,結果必然是「事與願違」。  中醫五行理論認為:人體健康(和諧態)的狀況有賴於代表五臟六腑的木、火、土、金、水五行正常地生克制化,一旦平衡被破壞,譬如加強木,木將乘土侮金——系統(人體)進入尋找平衡的過程中(此時是病態),若能達到新的平衡,新陳代謝的水平已超越正常狀態。  又如:將1.0排量的家轎的發動機換成3.5排量的發動機,那麼,這輛家轎壽命將大大縮短。  從材料的疲勞強度的角度來看「益生」,就是縮短使用時間。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譯文:事物及至強盛也就兆示衰敗開始,所以非自然的強求之舉是悖道的,而悖道的行為將縮短事物生存期。  【解釋】   「物壯則老」是「益生」與「心使氣」事與願違的尷尬之果,促進事物的發展就是促進事物的滅亡。    小結:本章極有趣地給出了一個修德的參照系,同時指出,參照系中的重要指標「和」是道的表現形式,又順手點出兩則人們常犯之錯——「益生」與「心使氣」。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握固:拳頭攥得很緊。   峻作:挺立。   精:精氣。   嗄:嘶啞。   赤子:男性嬰兒之未孩。  譯文:修德的程度可以赤子作參照:毒蟲不蟄其,猛獸不會將其置於掌下,猛禽不會用利爪抓其;雖然其骨弱筋柔但拳頭攥得很緊,雖然其尚不知牝牡交合之事但陽具已能挺立,這是因其精氣充滿且未損;雖然其終日哭叫但聲音卻不嘶啞,這是因其身體陰陽和諧無擾。  【解釋】  赤子之德分三層:第一層,因其尚無為,故不會形成相爭之勢,於是獲「不蟄、不據、不搏」之果;第二層,因其尚無為,故精氣充滿且未損;第三層,因其尚無為,故身體的陰陽和諧,內外邪氣無法干擾。對於第一層,不知老子的證據何來。對於第二、三層,應是老子對現象的解讀。其中,第一、第二層的基礎就是在第三層中點出的「和諧」。  第二十八章有「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由此可見,老子似乎是「人性本善」論者。  句中的「精」是中醫的概念,系指人之先天元精。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譯文:能知道和諧對於萬物的意義就(說明認識)符合道了,認識符合了道就能明白事理了。  【解釋】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和」是中華哲學中的關鍵字之一。《中庸》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萬物育焉。」。  中醫的陰陽、五行生剋制化理論就是建立在「和」為生命正常活動的前提之上的。佛學的「空」論,究其本質似同於「和」。所以,「和」與「復命」都是道的表現形式。  「知和曰常」的物理學意義是:系統的能量和為零。    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譯文:人為地強身健體應稱之為索祥,在(為達成目的)力已不逮時,使氣助之應稱之為逞強。  【解釋】   益身就是人為地強身健體,它所加強的通常並非身體實際所需。   「氣」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概念,人們常說:力氣、氣勢、氣虛、氣昂昂等。  本句是正言反義。「益生」與「心使氣」都是「企者」的行為,——不符合「和」的要求,結果必然是「事與願違」。  中醫五行理論認為:人體健康(和諧態)的狀況有賴於代表五臟六腑的木、火、土、金、水五行正常地生克制化,一旦平衡被破壞,譬如加強木,木將乘土侮金——系統(人體)進入尋找平衡的過程中(此時是病態),若能達到新的平衡,新陳代謝的水平已超越正常狀態。  又如:將1.0排量的家轎的發動機換成3.5排量的發動機,那麼,這輛家轎壽命將大大縮短。  從材料的疲勞強度的角度來看「益生」,就是縮短使用時間。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譯文:事物及至強盛也就兆示衰敗開始,所以非自然的強求之舉是悖道的,而悖道的行為將縮短事物生存期。  【解釋】   「物壯則老」是「益生」與「心使氣」事與願違的尷尬之果,促進事物的發展就是促進事物的滅亡。    小結:本章極有趣地給出了一個修德的參照系,同時指出,參照系中的重要指標「和」是道的表現形式,又順手點出兩則人們常犯之錯——「益生」與「心使氣」。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握固:拳頭攥得很緊。   峻作:挺立。   精:精氣。   嗄:嘶啞。   赤子:男性嬰兒之未孩。  譯文:修德的程度可以赤子作參照:毒蟲不蟄其,猛獸不會將其置於掌下,猛禽不會用利爪抓其;雖然其骨弱筋柔但拳頭攥得很緊,雖然其尚不知牝牡交合之事但陽具已能挺立,這是因其精氣充滿且未損;雖然其終日哭叫但聲音卻不嘶啞,這是因其身體陰陽和諧無擾。  【解釋】  赤子之德分三層:第一層,因其尚無為,故不會形成相爭之勢,於是獲「不蟄、不據、不搏」之果;第二層,因其尚無為,故精氣充滿且未損;第三層,因其尚無為,故身體的陰陽和諧,內外邪氣無法干擾。對於第一層,不知老子的證據何來。對於第二、三層,應是老子對現象的解讀。其中,第一、第二層的基礎就是在第三層中點出的「和諧」。  第二十八章有「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由此可見,老子似乎是「人性本善」論者。  句中的「精」是中醫的概念,系指人之先天元精。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譯文:能知道和諧對於萬物的意義就(說明認識)符合道了,認識符合了道就能明白事理了。  【解釋】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和」是中華哲學中的關鍵字之一。《中庸》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萬物育焉。」。  中醫的陰陽、五行生剋制化理論就是建立在「和」為生命正常活動的前提之上的。佛學的「空」論,究其本質似同於「和」。所以,「和」與「復命」都是道的表現形式。  「知和曰常」的物理學意義是:系統的能量和為零。    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譯文:人為地強身健體應稱之為索祥,在(為達成目的)力已不逮時,使氣助之應稱之為逞強。  【解釋】   益身就是人為地強身健體,它所加強的通常並非身體實際所需。   「氣」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概念,人們常說:力氣、氣勢、氣虛、氣昂昂等。  本句是正言反義。「益生」與「心使氣」都是「企者」的行為,——不符合「和」的要求,結果必然是「事與願違」。  中醫五行理論認為:人體健康(和諧態)的狀況有賴於代表五臟六腑的木、火、土、金、水五行正常地生克制化,一旦平衡被破壞,譬如加強木,木將乘土侮金——系統(人體)進入尋找平衡的過程中(此時是病態),若能達到新的平衡,新陳代謝的水平已超越正常狀態。  又如:將1.0排量的家轎的發動機換成3.5排量的發動機,那麼,這輛家轎壽命將大大縮短。  從材料的疲勞強度的角度來看「益生」,就是縮短使用時間。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譯文:事物及至強盛也就兆示衰敗開始,所以非自然的強求之舉是悖道的,而悖道的行為將縮短事物生存期。  【解釋】   「物壯則老」是「益生」與「心使氣」事與願違的尷尬之果,促進事物的發展就是促進事物的滅亡。    小結:本章極有趣地給出了一個修德的參照系,同時指出,參照系中的重要指標「和」是道的表現形式,又順手點出兩則人們常犯之錯——「益生」與「心使氣」。  。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譯文:智者不以言行教,以言行教不是智者。  【解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以言行教者必定是有為者,而有為者充其量只能夠得上「下德」,離洞悉萬物的智者尚遠。「智者」如同佛家「如語者」——佛。  「國之利器不可示於人」,「有效」在於奇,「奇」的本義是「稀少」;「言者」希望以言獲尊榮,自然須以言「利」聽眾,且聽眾愈多愈好,結果「利」因普及而亡。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銳:銳氣。   紛:紛擾。   光:目光。   塵:塵土,引申為朴。   同:使……相同,相同。  譯文:約束其有為之銳氣,解除其有為所致的紛擾,和緩其有為而探索的目光,使其的行為符合朴,這(四步曲)就是歸於道之玄妙。  【解釋】  善為道者,「豫兮,若冬涉川; 猶兮,若畏四鄰; 儼兮,其若客; 飂兮,若無止。」。銳、紛、光皆有為之產物,通過修身去除銳、紛、光就可返回「朴」之境界了,這時「常德不忒」歸於玄妙之道。  本句細解了由修德至入道(或由不智變智)的步驟(也是「塞其兌,閉其門」的具體實施之法),甚是生動。  《金剛經》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譯文:(達到玄同之後)那麼他人就不能因擁有(或得到)你,而變得(與你)親近或疏遠、得到利益或受到傷害、變得尊貴或卑賤。  【解釋】  道尚中和,過與不及均不取,「以萬物為芻狗」。因此他人無法利用,也無相爭之虞。修至此境界即可「沒身不殆」。  本句還是「玄同」的參照標準。    故為天下貴。  譯文:於是因異於凡人而貴於天下。  【解釋】  由「不知」經由修德入道成為了因稀而貴的「知者」。    小結:本章給出了如何改造成為智者的方法和檢驗標準。第二十章里有「知者」行為的事例。    
推薦閱讀:

閃圖:鑰匙鏈
車門打不開?鑰匙誤鎖車內?解決辦法看這裡!
打開《紅樓夢》需要幾把鑰匙 (轉)
車鑰匙的救命功能,99%的人都不知道
更換福克斯遙控鑰匙電池 重新匹配

TAG:道德 | 人生 | 推薦 | 道德經 | 境界 | 鑰匙 |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