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故事:《二十四廉》【初集卷七】--學佛網
廉篇 一、【大禹克儉】 夏禹治水。過門不入。菲食惡衣。儉勤莫及。 【原文】 夏禹、娶塗山氏。僅四日。不以私害公。即去治水。後啟生。呱呱而泣。禹三過其門而不入。在外八年。功成後。受舜禪為天子。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孔子賢之。 孔子之稱禹。曰、吾無間然矣。以禹之功高天下。德垂萬世。尊為天子。富有四海。而猶菲飲食。惡衣服。卑宮室。民到於今稱之。世人曷不以禹為法。克勤於邦。克儉於家。不自滿假。則惟女賢。 【白話解釋】 唐堯皇帝的時候。遍地發了極大的洪水。百姓們不能夠安居。所以叫大禹去治水。這時候、大禹新娶了他的夫人塗山氏。才四天。他不肯為了私事。妨害公事。所以就拋棄了家室去治水了。後來他的兒子名叫啟的生下來了。小孩子呱呱地哭著。大禹仍舊努力做著公家的事。有三次經過自己家裡的門口。可是沒有一次走進去。這樣的在外面有八年。大水畢竟給他賓士成功了。後來虞朝舜皇帝把天子的位置讓給大禹。所以就叫做夏禹王了。夏禹王的做人。對於自己喝的吃的。都是很菲薄。可是敬鬼神卻很盡著孝心。自己所穿的衣服很不好。可是對於祭服和禮帽。卻收拾得很美觀。自己所住的房屋很矮小。可是對於人民田間的水路。卻盡力的講究。因此孔夫子很稱美他的。 二、【伊尹耕莘】 伊尹耕莘。一介不苟。湯使聘之。囂囂弗受。 【原文】 商伊尹、耕於有莘之野。樂堯舜之道。非其義也。非其道也。祿之以天下。弗顧也。系馬千駟。弗視也。非其義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湯使人以幣聘之。囂囂然曰。我何以湯之聘幣為哉。 伊尹一介不苟。無怪其不受湯幣。及湯三使往聘之。遂幡然而起。相湯伐夏救民。以天下為己任。其出也。非為湯也。為救民於水火之中也。一夫不獲其所。曰時予之辜。故孟子稱其聖之任者也。 【白話解釋】 商朝起初的時候。有一個大賢人。名叫伊尹的。在有莘地方的郊野裡種田的時候。獨自一個人很歡樂的、修行唐堯虞舜的大道。凡是有不合於義的、和那違背於道的事。就是給了他天下的俸祿。他也不肯回轉頭來看一看的。就是系了駕著四匹馬的車子、有一千輛的多。他也不要看的。凡是有不合於義的、和那違背於道的。就是像一粒芥菜子這樣微細的東西。他也不肯給人家。也不肯拿人家一些兒的。湯王差了人。拿了許多綢緞一類的禮物、去聘請他出來。伊尹很自得其樂的說。我要湯王這些聘禮做什麼呢。 三、【劉寵錢清】 劉寵別任。僅受一錢。出境之後。投於深淵。 【原文】 漢劉寵、為會稽太守。簡除煩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及內調。有五六老叟。齎百錢送之。且曰。自明府下車以來。狗不夜吠。民不見吏。今逢棄去。故來奉送。寵選一大錢受之。出境。投之於河。後人因名其河為錢清。 簡除煩苛。禁察非法。郡中即大化。蓋以身作則也。狗不夜吠。民不見吏。化亦深矣。有此德政。耆老送別。賚百錢以表微忱。寵勉選一錢。出境即投諸河。名其地為錢清。永矢弗諼已。 【白話解釋】 漢朝時候。劉寵在會稽地方做太守官。把地方上煩瑣苛刻的事。都除去了。把地方上非法的事。都禁止了。這一郡裡地方上的人。大大的被他感化了。等到朝廷裡把他調進京城裡去的時候。有五六個老年的人。手裡拿了一百個大錢去送給他。並且嘴裡說道。自從你到我們這裡來做官以後。境裡都沒有盜賊了。所以這些狗也夜裡不叫了。人民不為官事連累。所以百姓們也不看到縣裡的差人了。現在你丟了我們竟要去了。所以我們特地來奉送你。劉寵就在他們手裡、揀了一個頂大的錢拿了。總算受了他們的人情。到得出境的時候。就把這個錢丟在河裡。後人因此把這條河叫做錢清。 四、【孟嘗還珠】 孟嘗革弊。合浦還珠。流通商賈。民困以蘇。 【原文】 漢孟嘗、為合浦太守。郡不產穀食。而海出珠寶。先是宰守多貪。詭人采求。不知紀極。珠漸徙於交趾。由是行旅不至。貧者餓死於道。嘗到官。革除前弊。未逾歲。去珠復還。百姓漸反其業。商賈流通。稱為神明。 兩漢循吏之傳。其民熙熙。如登春台。蓋由以德化之也。孟子曰、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觀於合浦古事。前守貪珠。以致行旅不至。孟嘗革弊。期年商賈流通。為人上者。何不自儕於鸞鳳。而徒效鷹鸇耶。 【白話解釋】 漢朝有個孟嘗。做了合浦地方的太守官。合浦這一郡地方。是沿著海的。向來沒有生產五穀食物。可是海裡卻有珠寶產生出來的。從前在那地方做官的人。多貪婪的。責成別人去采求珠寶。貪心無饜。所以海裡的珠子。漸漸地遷徙到交趾地方去了。這樣一來。別地方的商人。也不再到合浦地方來了。於是境裡貧窮的人。因為沒有生計可做。很多在路上餓死了的。孟嘗到任以後。就把以前的積弊。統統革除了。果然不到一年。遷去的珠子又回來了。百姓們漸漸地恢復了從前的職業。商賈依然來來往往流通了。人人都說孟嘗和神明一樣的。 五、【楊震四知】 東漢楊震。公廉無私。王密夜贈。告以四知。 【原文】 漢楊震、為東萊太守。故所舉茂才王密為昌邑令。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地知。子知。我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震公廉。不受私謁。子孫嘗蔬食步行。 許止淨謂震之子秉。孫賜。曾孫彪。四世三公。皆賴震之四知自惕。善以清白遺子孫。故能世濟其德。世之真愛其子孫者。少必誨之以戒殺。俾完其仁厚之心。長必誨之以戒貪。令成其清白之操可也。 【白話解釋】 漢朝時候。楊震在東萊地方做著太守官。有一個姓王名叫密的人。從前楊震曾經舉他做秀才的。這時候已經做了昌邑地方的縣官了。在一個夜裡。身邊藏了黃金十斤來送給楊震。楊震心裡就很不高興說道。老朋友曉得你。可是你卻不知道老朋友的心。這是什麼緣故呢。王密道。深夜裡是沒有人知道的。楊震說。天也知道。地也知道。你也知道。我也知道。那裡可以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聽了這番話。很慚愧地的走出去了。楊震的做人很公正廉潔。不受人家私下的謁見。他的子孫。常常吃著蔬菜。出門時候也沒有車子。只是步行著。 六、【羊續懸魚】 太守羊續。卻獻懸魚。縕袍示帝。清介非虛。 【原文】 漢羊續、以功臣後。累官太守。清介自持。府丞嘗獻生魚。續受而懸之。丞又進。續乃出前魚示之。以杜其意。靈帝欲拜續為太尉。時進三公者。皆輸東園禮錢三萬。續乃舉縕袍示之。曰、臣之所有。惟此而已。 魯公儀休以嗜魚故。而不受客之魚。已為美談矣。乃羊續竟懸魚。而俟其復進以示之。於人不傷感情。於己不失清節。且可杜絕人之復進。一舉而數善備焉。今之不得已而受人饋者。盍仿羊續行之。 【白話解釋】 漢朝時候。有一個姓羊名叫續的人。是功臣的後代。屢次做了太守官。可是廉潔的很。有一次、他的下屬官。送一尾生魚來給他。羊續受了。就把這條魚掛了起來。第二次、那個人又拿一尾生魚送進來給他。羊續就拿出前次掛著的一條魚、給那個人看。表示自己不要人家的東西。並且杜絕那個人的意。靈帝要叫羊續做太尉官。這時候、凡是陞官到三公位子的。都要送給東園衙門裡的禮錢三萬。羊續因為沒有錢。就把自己穿著的一件破舊的布棉袍子。舉了起來。說道。做臣子的所有物件。只有這個東西吧了。 七、【孔明潔身】 諸葛孔明。蓋世清貞。鞠躬盡瘁。不別治生。 【原文】 蜀漢諸葛亮、字孔明。自表後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先君謂諸葛武侯。奇才也。後漢四十四年基業。非侯焉能創此。先主病篤。且謂之曰。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可。君可自取。是豈先主尚不知侯之廉潔耶。蓋深知後主昏暗也。自表之文。亦只以悟之耳。 【白話解釋】 三國時候。蜀漢有一個賢明的宰相。復姓諸葛。單名一個亮字。表字就叫孔明。他自己在後主那兒表著說。做臣子的家裡。在成都地方有八百株的桑樹。有一千五百畝的薄田。子弟們吃的穿的。已經是很有餘了。至於做臣子的在外邊做官。凡是隨身穿的衣服。吃的食物。都是靠著官家的俸祿。另外不再辦別的生財事業。替家裡增長分毫的財產。假使做臣子的死了那一天。一定不使得家裡有著余多的布帛。外邊有著余多的錢財。來對不住你皇上的呵。後來等到他死了。果然照他的說話一樣。 八、【山濤封絲】 晉有山濤。不受饋賂。藏絲積年。塵封如故。 【原文】 晉山濤、器量不群。少與阮籍為竹林游。領吏部時。袁毅為鬲令。貪濁。常賂遺公卿。以求虛譽。亦遺濤絲百斤。濤不欲異於時。受而藏於閣上。後毅事露。凡所受賂。皆見推檢。濤乃取絲付吏。積年塵埃。印封如故。 巨源為吏部尚書。卻受毅絲百斤。豈不可以風於世。乃不欲異於時。又不願損其德。藏絲閣上。積年塵埃。印封如故。蓋不欲彰人之短。是廉而宏其量者。王戎目之為璞玉渾金、人莫知其器。不亦宜乎。 【白話解釋】 晉朝時候。有個姓山名濤的人。他的器量和別人家不同。幼小時候。就和那名士姓阮名叫籍的一班人。在竹林裡遊玩。當他做了吏部尚書的時候。有一個姓袁名毅的。在鬲的地方做縣官。生性貪財污濁。常常賄賂朝廷裡的大官。以求得到一種虛名譽。他也送給山濤一百斤的絲。山濤心裡實在不願意。可是為了不同別人立異起見。就收了。把這些絲放在一個閣子的上面。後來袁毅貪贓的事情敗露了。凡是受過他賄賂的。都被審問檢舉了出來。山濤就拿了絲付給吏目。絲上歷年積下了許多塵埃。並且封好的印記。還是照舊。一些兒也沒有變動的。 九、【隱之飲泉】 隱之孝廉。可風百世。試飲貪泉。清操愈勵。 【原文】 晉吳隱之、文行兼優。為廣州刺史。未至州二十裡。地名石門。有水名貪泉。飲者輒懷無厭之欲。隱之乃至泉所。酌而飲之。因賦曰。古人雲此水。一歠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及在州。清操愈勵。下詔褒美。 隱之日晏歠菽。不饗非其粟。儋石無儲。不取非其道。官至太常。以竹篷為屏風。坐無氈席。嫁女令婢牽犬賣之。此外蕭然無辦。至自番禺。其妻齎沉香一片。隱之投於湖亭之水。其廉德不可勝數也。 【白話解釋】 晉朝時候。有個吳隱之。他的文學品行都很好。到廣州地方去做刺史官。在沒有到廣州二十裡路的地方。地名叫石門的。內中有一條水、名叫貪泉。因為喝了這泉裡水的人。都有了無饜的慾望。所以叫做貪泉。吳隱之就到了貪泉那個所在。用一隻杓盛了些水喝了。就做了一首詩。詩裡面說。古時節的人。都說這個水。喝了一些兒、就有想得千金的貪念。但是倘然叫伯夷叔齊來喝了這個水。我曉得他到底不會得改變心腸的。後來吳隱之到了廣州。在任上的操行愈加清潔了。皇帝下了詔書去褒獎他、稱美他。 十、【虞願見石】 虞願清廉。海邊有石。乃往觀之。雲霄無隔。 【原文】 南宋虞願、為晉安太守。郡出蚺蛇。膽可為藥。有遺願蛇者。願受而放之二十裡外山中。一夜、蛇還床下。復送四十裡外。經宿。更還故處。海邊有越王石。常隱雲霧中。相傳惟清廉太守乃見。願往觀。清徹無隱蔽。 許止淨曰。一念慈心。遂感物類有依依不捨之意。然則所謂毒蛇者。人自毒之耳。石能判貪廉。此何殊於指佞草耶。如此可寶貴之物。何以無聞於天下。豈以清廉絕跡。如珠之遠徙交趾乎。噫。 【白話解釋】 南北朝時候。南宋朝的虞願。在晉安地方做太守官。晉安那個地方。出產一種蚺蛇。這種蛇的膽。可以做藥的。有一個人把這種蛇來送給虞願。虞願收受了。就把蛇放到二十裡以外的山裡面。可是一夜工夫。那條蛇仍舊回到虞願的床下來。虞願又把那條蛇送到四十裡遠的地方。過了一個晚上。那條蛇仍舊回到原地方來了。向來海邊有一塊叫做越王石的。一年四季常常隱在雲霧的裡頭。百姓們相傳只有廉潔不要錢的太守官。才能夠看得見的。虞願去看的時候。那塊石頭。很清爽地一些兒也沒有遮蔽著的東西。 十一、【甄彬贖苧】 甄彬贖苧。得五兩金。送還寺庫。朝野同欽。 【原文】 梁甄彬、嘗以一束苧。就寺庫質錢。後贖苧。於束中得五兩金。彬送還寺庫。武帝為布衣時。聞之。及踐阼。以彬為郫縣令。將行。同列五人。帝誡以廉慎。至彬。獨曰。卿昔有還金之美。故不復相囑。由此名德益彰。 許止淨曰。傳雲。君子見其大者遠者。小人見其小者近者。無故而得五兩金。此其小者近者。還金而得廉名。此則大者遠者。君子見利思義。身名俱泰。即大利所存。小人見利忘義。身且不保。利何有焉。 【白話解釋】 南北朝時候。南邊梁朝裡有一個人。姓甄單名叫一個彬字的。有一次、拿了一束苧、到寺觀的錢庫裡當了錢來用。後來把這束苧麻贖回來的時候。在苧裡面發現了五兩重的金子。甄彬就把這個金子送還到寺觀的錢庫裡去。當梁武帝做平民的時候。就聽到了這件事的。等到做了皇帝。就叫甄彬到郫縣地方去做縣官。臨去的時候。同班的一共有五個人。武帝都警誡他們要廉潔謹慎。輪到了甄彬。武帝獨對他說道。你從前的時候。有還金子的好品行。所以我不再來囑咐你了。因為這個緣故。甄彬的名譽德行愈加彰明了。 十二、【孫謙感物】 孫謙去官。借居馬廄。孚及蚋蚊。化及猛獸。 【原文】 梁孫謙、歷官太守。有仁政。蠻獠競餉金寶。不納。百姓載送縑帛。不受。每去官。輒無私宅。借空車廄居焉。零陵郡多猛獸。謙至絕跡。去復害人。居官儉素。冬則布被莞席。夏無幬帳。而夜臥未嘗有蚊蚋。人多異之。 許止淨謂真為循吏者。自身雖無私宅幬帳。而百姓餉金寶。必謝絕之。而為貪吏者。百姓雖無私宅幬帳。且必強其納金寶。故循吏所治。雖有猛獸。不敢為暴。貪吏所治。自身即是當道豺狼也。 【白話解釋】 南北朝時候。梁朝裡有一個人。是姓孫。單名叫一個謙字的。屢次做著太守官。但是他的做官很有仁心的德政。蠻夷的人。都送給他金錢寶貝。他一概不收。百姓們去送給他綢絹布帛。他也一概不受。每每在去任的時候。沒有私自居住的房子。就去借了空的車房住著。零陵郡的地方。向來有猛獸很多。孫謙一到任以後。那些猛獸就沒有了。等到孫謙去了官。猛獸們仍舊出來害人了。孫謙在官衙內居住。也很儉樸。冬天睡的、不過布被粗席。在夏天的時節。也沒有帳子。可是他晚上睡著的時候。也沒有蚊蟲來咬他。人家都覺得很奇異的。 十三、【顧協杖徒】 顧協清嚴。僚友舌澀。門生送錢。杖以二十。 【原文】 梁顧協、初為廷尉。冬衣單薄。寺卿蔡法度欲解襦與之。憚其清嚴。不敢啟口。嘗有門生來。知協廉潔。不敢厚餉。止送錢二千。協怒。杖之二十。因此絕於饋遺。丁憂後。終身不娶。後因聘婦年六十餘未嫁。義而迎之。 許止淨曰。協之廉潔。能令同僚不敢贈衣。其人格又高人一等矣。門生餉錢二千。即杖之二十。較楊震四知。愈臻嚴厲。蓋世風日趨卑下。自愛者不得不加嚴也。 【白話解釋】 南北朝時代。梁朝有一個姓顧名協的人。起初時候。做了大理寺裡管刑獄的小官。冬天的時節。身上的衣裳非常的單薄。那時候的大理寺卿姓蔡名叫法度的。想脫了自己的短衣給他穿。可是怕他的清正嚴厲。因此不敢開口。有一次、顧協的門生來。因為向來曉得顧協的廉潔。所以不敢用厚禮去送給他。只送了他二千文的錢。顧協就生了氣。把那個門生打了二十杖。從此以後。一切饋送都斷絕了。顧協丁了他父母的憂以後。就終身不肯娶親。後來因為他所聘的未婚妻。年紀六十多歲了。還沒有另外嫁人。顧協覺得這個女子很有義氣。才把這個女子娶了過來。 十四、【孔奐單船】 孔奐清白。赴任單船。俸分孤寡。不受衣氈。 【原文】 陳孔奐、除晉陵太守。清白自守。妻子並不之官。惟以單船臨郡。所得俸秩。隨即分贍孤寡。郡中號曰神君。殷綺見其儉素。饋以衣氈一具。奐曰。太守身居美祿。豈不能辦此。但百姓未周。不容獨享溫飽。不煩厚意。 孔休文。靖之來孫也。少孤。為叔父虔孫所養。永定中。除晉陵太守。晉陵自宋齊以來為大郡。雖經寇擾。猶為全實。前後二千石。多行侵暴。惟奐清白自守。單船赴郡。應得俸秩。且分贍孤寡。況衣氈乎。 【白話解釋】 南北朝時候。陳朝有一個人。姓孔。單名叫一個奐字的。放到晉陵地方去做太守官。他的為人很清白自守。妻子們並不跟著上任去。只自己坐了一隻船、到晉陵地方去。他所應得的、薪俸。隨手立即分給那一般沒有父母、和沒有了丈夫窮苦的人。那一郡地方的百姓們。都稱呼他叫做神君。有一個姓殷名叫綺的人。看見孔奐很儉樸。就送給他一套衣氈。孔奐見了就說道。我做了太守官。得了很大的俸祿。難道不能夠備辦這些物件嗎。但是百姓們還沒有周全。當然不可以獨自享著溫飽。你這種厚意。是可以不必的。 十五、【趙軌杯水】 趙軌酬值。駐馬待明。父老揮涕。杯水餞行。 【原文】 隋趙軌、為齊州別駕。東鄰有桑椹落其家。悉拾還主。為原州司馬。夜行。馬逸入田。傷禾。駐馬待明。訪禾主。酬直而去。征入朝。父老相送者齊揮涕曰。公清若水。故不敢以壺酒相送。請酌一杯水奉餞。軌笑而飲之。 桑椹、微物耳。況自落乎。而必拾還其主。田禾、馬傷耳。況夜行乎。而必待酬其直。是較之查道因獻棗而掛錢於樹。仲山因飲馬而投錢於渭。更甚焉。杯水餞行。非特喻清如水。其德澤長流。亦如此水矣。 【白話解釋】 隋朝時候。有一個姓趙名軌的人。在齊州的時候。做著刺史下面的佐吏官。東邊的鄰捨。有株桑樹結了子。那桑子熟了。落在他的家裡。趙軌就把桑子盡數拾起來。送到鄰家去還他。後來在原州地方。做了掌管軍隊的官。夜裡騎了一匹馬行走。那匹馬走入田裡。把田裡的稻子踏壞了。趙軌就停著馬。等到天亮了。訪著那稻子的主人翁。算給他價值才去。後來趙軌被皇帝召了朝廷裡去。送他的父老們。一齊流著眼淚說。我公和水一般的清潔。所以我們不敢拿壺酒來相送。請用一杯清水餞別你。可好嗎。趙軌笑著把那杯水喝下了。 十六、【彥謙官貧】 彥謙為令。慈父愛民。人因祿富。我獨官貧。 【原文】 隋房彥謙、字孝沖。直道守常。介然孤立。居官有惠政。百姓號為慈父。立碑頌德。所得俸祿。皆以周恤親友。家無余資。雖至屢空。怡然自得。嘗顧謂其子玄齡曰。人皆因祿富。我獨以官貧。所遺子孫者。在於清白耳。 稱官為慈母。或視為嚴父者有之。未聞有號為慈父者也。詩雲。豈弟君子。民之父母。慈父之稱。適足以概之。然非至德。其孰能致此。為民父母者。當知名必符實。斯可矣。 【白話解釋】 隋朝時候。有一個姓房名叫彥謙的。表字就叫孝沖。他的為人很直道。操守有常。介然獨立。不和人家附同。在長安地方做官。很有恩惠的政治。百姓們都稱呼他叫做慈父。並且立了碑。去表揚他的德行。房彥謙把所有得到的俸祿。統統周濟那親戚朋友們。家裡沒有餘剩的資財。雖然屢次感覺著貧乏。可是他很怡然自得的。房彥謙曾經對他的兒子名叫房元齡的說道。別人家都是因為做了官、可以得到許多俸祿。家裡從此富有了。可是我獨獨因為做了官、家裡從此貧窮了。我所遺留下來給子孫們的只在清白兩個字呵。 十七、【李勉葬金】 李勉少貧。友死出金。葬余不取。棺下明心。 【原文】 唐李勉、少貧。客游梁宋。與諸生共逆旅。生將死。出白金。曰、左右無知者。幸君以此葬我。余則君自取之。勉諾。既葬。密置余金棺下。後其家啟墓。出金還之。勉位將相。所得俸賜。悉遺親黨。在朝鯁亮廉介。為宗臣表。 勉為廣州刺史兼嶺南節度觀察使時。在官累年器用車服無增飾。及歸。停舟石門。悉取家人所貯南貨。投之江中。許止淨謂貧窮不受遺金。顯達自能廉介。骨鯁大臣。又能禮賢下士。不愧賢宰相。 【白話解釋】 唐朝時候。李勉幼小窮苦。有一次、到河南地方去遊玩。和諸生同住在一個客捨裡。那個書生得了病。將要死的時候。拿出了藏著的銀子。對李勉說。這個銀子。是沒有一個人曉得的。請你用了這個來把我埋葬了。所有餘多的銀子。你就自己拿去好了。李勉就答應了。葬書生的時候。就暗地裡把余多的銀子、放在棺木的下面。後來那個書生的家裡。來搬取這口棺木。把他的墳墓拆開來。李勉就把銀子拿出來還給了他們。李勉做官到了出將入相的地位。但是得到的俸祿、和皇帝賜給他的。悉數分給親戚鄉黨的人。李勉在朝廷裡。正直明亮。廉潔剛介。是一班姓李的朝臣的表率。 十八、【裴度還帶】 裴度遇婦。遺帶未知。收待明日。婦至還之。 【原文】 唐裴度、偶至香山寺。見一婦祈神禮拜去。遺一褆褶。乃收待之。明日。婦哭至。曰、父系獄。昨假得玉帶一。犀帶二。欲以賂津要。不幸亡失於此。度解袱視之。不差。乃還之。婦泣拜。留一以謝。度笑遣之。 許止淨謂君子小人。其分途只在貪之一念。裴晉公貪欲淨盡。不惟遺物無動於中。即死生亦置之度外。心量廣大。故福德亦廣大。若真以拾遺不取。欣欣有德色。則受福微矣。 【白話解釋】 唐朝時候。有一個姓裴名叫度的。有一次、偶然到香山寺裡去。看見有一個女子。在菩薩面前禮拜祝告了、回去的時候。把一個包裹遺下了。裴度就收好了、等待他來。到了第二天。那個女子啼啼哭哭尋到寺裡來。說道。我父親關在牢獄裡。所以昨天假得了玉帶一條。犀帶兩條。要想送給那做官在重要地位的人。那裡曉得命運不好。偏偏在這裡遺失了。裴度就解開了收好的包袱一看。果然同那個女子的話。一些也不差。就把這個包裹還給他了。那個女子流了眼淚拜謝著。要留下一條帶。送給裴度做謝禮。裴度笑著回絕了他。叫他趕緊回去。 十九、【仁謙斥藏】 薛氏仁謙。人占其宅。後得歸還。出彼金帛。 【原文】 後周薛仁謙、謹厚廉恪。初隨莊宗入汴。有舊第、為梁朝六宅使李賓所據。後賓遠適。而仁謙復得其第。或告雲。賓之家屬。厚藏金帛在其第內。仁謙立命賓親族。盡出所藏而後入。論者美之。後封侯。卒年七十八。 許止淨曰。人占其宅。而厚藏金帛。迨至物歸原主之時。人豈不謂之因果循環。分所應得耶。然此即左傳所謂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仁謙盡出所藏而後入。令怙勢貪財者。慚愧無地。宜天報之厚也。 【白話解釋】 五代時候。後周朝有一個人。姓薛名字就叫仁謙。他的為人謹慎忠厚。清廉恭敬。起初時候。跟了莊宗皇帝到汴州地方去。薛仁謙的舊房子。就給後梁朝的六宅使姓李名叫賓的占據了。後來李賓到遠地方去了。恰巧薛仁謙仍舊得到了那所房子。有人對薛仁謙說。李賓的家小。在那所房子裡面。藏著金銀布帛很多。薛仁謙聽了。就立刻差了人去、叫李賓的親戚和自族來。把以前李賓藏著的東西。盡數都取了出去。然後才進去居住。輿論上都很稱美他。後來薛仁謙封了侯爵。死的時候。他的年紀已經七十八歲了。 二十、【包拯貢硯】 宋有包拯。出知端州。制貢足數。一硯不留。 【原文】 宋包拯、知端州。端土產硯。前守緣貢。率取數十倍。以遺權貴。拯命制者方足貢數。歲滿。不持一硯歸。平生無私蓄。嘗遺戒子孫曰。吾後人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不得入大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也。 按公性峭重剛毅。為政務敦厚。雖嫉惡如仇。而未嘗不推以忠恕。服用喜儉樸。雖貴如布衣。貴戚宦官。為之斂手。童稚婦女。亦知其名。京師為之語曰。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以其笑比黃河清雲。 【白話解釋】 宋朝時候。有一個著名的清官。姓包。單名一個拯字。在端州地方做知州官。端州地方。向來出產一種做硯子用的石頭。從前在那地方做官的人。都借著進貢皇上的名目。總要多取幾十倍。拿去送給朝廷裡有勢力的人。包拯卻叫做硯子的人。只要做到貢獻的硯子足數了、就停止工作。等到自己任期滿了。去任的時候。不拿一塊硯石回去。他平生沒有私下的積蓄。曾經警誡子孫們說。我的後代做官的。有犯了貪贓的人。這個人就不準回到自己家裡來。死的時候。也不準葬在大墳裡。倘若不照著我的志向做。就不是我的子孫了。 二十一、【胡宿葬僧】 胡宿葬僧。盡力盡心。不受秘術。點石成金。 【原文】 宋胡宿、清謹忠實。居母喪。三年不入私室。少與一僧善。僧有秘術。能化瓦石為黃金。將死。以授宿。使葬之。宿曰。後事當盡力。他非所冀。僧歎曰。子志未可量也。宿雖貴達。如布衣時。子宗炎。從子宗愈宗回。俱貴顯。 按胡氏自宿始大。莫非陰德所致。許止淨謂今之執政者。每恨點金無術。何意宿貧賤時。已不屑為耶。蓋深知欲齊家治國者。富以外、更大有事業在。唐虞三代之盛。不重在富也。故曰志未可量。 【白話解釋】 宋朝時代。有個姓胡名叫宿的。他的為人清正謹厚。忠信誠實。他的母親死了。他在居喪時候。足足有三年不走進寢室裡去。胡宿幼小時候。和一個和尚很要好。那個和尚很有些神秘的法兒。能夠把瓦爿石塊變化做黃金的。等到將要死的時候。就把這個神秘的法兒。傳授給胡宿。叫胡宿把他安葬了。胡宿說。你身後的事。我當然盡力去做。別的不是我所希望的。那個和尚聽了。就歎了一口氣說道。你的志願大得很。是不可以測量的呵。後來胡宿雖然做了很大的官。可是一切仍然像做平民的時候一樣。他的兒子胡宗炎。侄兒子胡宗愈胡宗回。都是很貴顯的。 二十二、【許衡心主】 許衡暑日。止於道旁。梨非我有。忍渴不嘗。 【原文】 元許衡、嘗於暑日過河南。渴甚。道旁有梨。眾取啖之。衡獨危坐不顧。或問之。衡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或曰。世亂。此無主。衡曰。梨無主。吾心亦無主乎。卒不取。後其鄉有果熟爛墮地。童子過之。亦不睨視而去。 許止淨謂導之以禮義。則物各有主。恣之以邪侈。則物皆無主。任意肆奪。見金不見人矣。君子小人之分。義利之間而已。許衡自正其心。遂使化行一鄉。士君子欲正己化人者。可不知所本乎。 【白話解釋】 元朝時代。有一個姓許名叫衡的人。有一年在大暑的時候。路過河南地方。天氣很熱。口裡渴得很。路旁邊有一株梨子樹。一班人見了。就大家搶著去採下來吃。只有許衡獨自一個人很端正地坐著。也不去看他們。有個人問他。為什麼不去把梨子來解解渴呢。許衡說。不是我所有的東西。把他拿了來。這是不可以的。那個人又說。世界上已經大亂了。這個是沒有主人的呀。許衡道。梨子沒有主。難道我的心也沒有主的嗎。終於不去拿梨子來吃。後來許衡居住的鄉村裡。有株果子樹。果子爛熟了。跌在地上。小孩子走過。也一眼不去看的走了。 二十三、【羅倫還釧】 羅倫赴闈。僕拾金釧。寧誤試期。返還無倦。 【原文】 明羅倫、赴試禮闈。僕於寓中拾金釧。行已五日。倫偶憂路費不給。僕以拾釧對。倫怒。欲齎還。僕曰。如此往返。誤試期矣。倫曰。此必婢僕失遺。設主人考訊致死。是誰之咎。吾寧不會試。毋令人死也。竟返其家。還之。 羅狀元還釧。不惜捨己功名以赴之。似出於仁。非出於廉也。然倫五歲隨母入園。果落。眾競取。倫獨賜而後食。晨留客飯。妻子貸粟鄰家。及午方炊。不為意。知府張瑄憫其貧。周之粟。不受。廉德孔多已。 【白話解釋】 明朝時候。有一個人姓羅。單名叫一個倫字的。到京城裡去趕會試。他的底下人。在寓所裡拾得了金鐲子。在路上已經走了五天了。羅倫偶然憂愁著自己的路費不夠。底下人說道。我拾得了金鐲子。這是可以做路費的。羅倫聽了就生了氣。就要回去還給他。底下人說。這樣來回一趟。要費了許多日子。恐怕延誤了考試的日期呢。羅倫說。這個一定是丫頭女僕們不小心了遺失的。倘然主人家拷問起來。因此發生了人命。這是那個人的錯處呢。我寧可不去會試。不要使得人家因此喪了命的。終於回到那個人家。把金鐲子還給了他們。 二十四、【邦耀卻竹】 明施邦耀。共驚為神。卻朱墨竹。好學守仁。 【原文】 明施邦耀、好王守仁之學。為漳州知府。盡知屬縣奸盜主名。每發輒得。闔境驚為神。遷福建布政使。或饋之朱墨竹。姊子請受之。曰。我受之。彼即得乘間以嘗我。我則示之以可欲之門矣。竟卻而不受。 許止淨謂邦耀我若受之、彼即得乘間以嘗我、二語。最為見道之言。夫人於性情之間。好惡之際。偶有所偏。最易使人乘間而入。大學雲。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斯修身者萬世之准繩也。 【白話解釋】 明朝時候。有一個姓施名叫邦耀的。很喜歡研究王陽明先生的學問。他在漳州地方做知府官的時候。先把所有屬下縣分裡的、作姦犯科不法份子的名字。都打聽得明明白白。所以每次有了案件發生出來。就立刻得到了主犯。闔地方的人都覺得奇怪。以為他是神明了。後來施邦耀陞官做了福建地方的布政使。有個人送給他福建地方特產的硃色墨色的竹。他姊姊的兒子叫他收受了。施邦耀就說道。我倘然收受了。他就可以乘了這個空隙來試驗我。那末我就給他看出慾望的門路了。終於謝絕了這些硃色墨色的竹。不肯收受。 【緒余】 夫廉、德之節也。說文。廉、仄也。從廣、兼聲。仄、謂側邊也。堂之邊曰廉。因堂廉之石。平正修潔。而又崚角峭利。故人有高行謂之廉。其引申之義。為廉直。為廉明。為廉能。為廉靜。為廉潔。為廉平。總言之。不外乎氣節清高。品行峻潔。而無利蔽之私。孟子曰。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又曰。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蓋廉者、恥於貪冒而不為。故俗習專以不貪為廉。不貪、特廉之一隅也。謂廉為德之節。須如勁節之不可屈耳。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