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有道——西漢開國君臣智慧解析

行走在川陝大道陝西段,所遇人文勝跡最多者均與西漢開國君臣有關,如韓信曾「暗度」之陳倉古道,張良隱居的紫柏山張良廟,劉邦居於漢中時的宮殿舊址古漢台等,而對於這些人物及其故事,中國人也一如對三國時期的劉、關、張及曹操一樣,耳熟能詳。二千多年,這些人物的故事及遺迹能流傳至今而不湮滅,實在是因為其中有太多值得玩味學習的東西,比如我們今天在此文中所想探討的問題,就是極具「現代性」的問題,這問題的初起,似乎有些孩子氣,就是:西漢開國君臣中,誰的智慧更高一些?但在這個貌似稚嫩的「排行榜」之問後面,如果再追問下去,則就大有深意了,例如:這些人的智慧是怎麼來的?後人能否學習到?等等。

  1

  要說起西漢開國君臣中誰最有智慧,筆者以為,非漢高祖劉邦莫屬,而且不只如此,劉邦也是那個時代,全中國最有智慧的人物。也許您會說,這個看法是「以成敗論智慧」,沒錯,在這裡,是可以「以成敗論智慧」的。因為劉邦的成功不是通過偶然的機遇獲得的,而是在長達四年的反秦戰爭和同樣長達四年的楚漢戰爭中獲得的,在這八年的戰爭中,他與所有的敵人鬥智斗勇,對抗的各方都有獲勝的機會,而最終勝利者一定是智力最為卓越者。

  劉邦智慧超群的最突出表現是具有從善如流的能力。所謂從善如流,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善於聽取正確的意見。這件事說起來容易但其實很難做到。你要能聽取正確的意見,那就意味著你心裡一定有什麼是正確什麼是錯誤的標準,而任何意見,在沒有經過實踐驗證之前,是誰也不知道正確與否的。所以,從善如流的真正難度在於,他能對一種意見的最終結果有正確的判斷,也就是他的心裡預先已知道什麼是正確的東西了。

-

  劉邦平生聽取的正確意見不計其數,僅史料有明確記載的就有數十處之多,以至於後世有些評論家認為劉邦是個自己沒有什麼主見的人,儘是別人出主意了。而且,那些提意見的人也絲毫沒考慮到劉邦的面子,上來就用很難堪的話將他一軍,可劉邦並不計較這些,而是徹底聽取人家正確的意見,並且雷厲風行地迅速執行。這裡,我們僅從著名的「鴻門宴」之前的過程來品味劉邦從善如流的本事。

  當年,劉邦先攻破武關,佔領了秦國的腹心要地之後,曾聽取某些人的意見,派兵把守函谷關,抗拒項羽的部隊入關。項羽大怒,以四十萬得勝之師不費吹灰之力,就攻破函谷關,陳兵灞上,並準備一舉殲滅劉邦的全部軍隊。項羽的一位叔父項伯與劉邦的第一謀士張良是生死之交,怕張良死於戰爭,連夜騎馬給張良來通風報信,讓他快逃。張良發現事態緊急馬上進見劉邦,先彙報了項伯送來的消息,然後以略帶責備的口氣問:「是誰給你出的餿主意,派兵拒守函谷關的?」

  這時的劉邦已知形勢的嚴峻,略帶歉意地說:「唉,是有個蠢小子勸我守住函谷關,不讓其他諸侯的軍隊進來,我就可以在秦地當大王了,我就聽了他的。」張良又問:「您自己想一想,能打過項羽嗎?」劉邦沉默了半餉,說:「打不過,可事已至此,您說怎麼辦吧?」張良沉吟了一下說:「先求項伯幫忙。」劉邦問:「你怎麼和項伯有交情的?」張良回答:「項伯當年曾犯過殺人的死罪,是我藏匿了他。」劉邦又問:「你們倆誰年齡大?」張良說:「他年齡略大。」劉邦說:「你把他請進來,我將以對待兄長的禮儀對待他。」(注意這細節,劉邦已經迅速地思考著如何能打動項伯的辦法了。)項伯本不想來見劉邦,畢竟這是「泄露情報」的事兒,但被張良硬拽著進入了劉邦的大帳,劉邦馬上以對待兄長的禮數長揖迎接,殷勤祝酒,並反覆陳述,自己派兵守函谷關,不是防項羽的,而是防止其他盜寇入關的,自己封存了秦皇的宮室,就等著項羽的到來,並即興發揮,與項伯結成兒女親家。項伯終於被劉邦所打動,答應回去在項羽面前為他說好話,但囑咐劉邦明天早晨要親自到項羽住處謝罪。第二天早上,劉邦帶著張良、樊噲等去赴「鴻門宴」,這就不僅需要智慧,還是需要勇氣的,萬一去了回不來了呢?劉邦不怕,他的膽略和智慧同樣出色。在鴻門宴上,他沉著應對,終於化解了這場危機。

  劉邦的智慧來自何處?用張良的話說,是來自天授。劉邦本人讀書不多,且由於智慧超群,所以,對那些以為多讀了幾本書就有智慧,並靠奇冠異服的打扮來表明自己是智者的儒生十分反感。他瞧不起這些人,甚至拿下這些人的帽子往裡撒尿,這為他「贏」得了個「侮慢士人」的罵名。但對真正有本事的智者如張良者則不同,他十分恭敬,言聽計從,從不簡慢。相反,倒是張良有時的表現有些過分。一次,在諫止封六國貴族為王的那次(詳情見本文下節),劉邦正在吃飯,張良劈手就奪過他手裡的筷子,說:「還吃什麼,先說要緊事吧!」張良出身於貴族世家、熟讀兵法,他本來是帶領自己的一支幾百人的起義部隊去投靠景駒的,不想在路上碰見了劉邦,便與劉邦談起了他所熟悉的《太公兵法》。劉邦沒讀過這本書,但只要張良一提到哪兒,劉邦的見解與《兵法》中的精義完全一致。張良曾經與很多熟讀過此書的人討論過類似問題,那些人皆不得要領,由此,智慧同樣過人的張良發現了劉邦的厲害,說沛公的智慧來自天授,從此,開始了兩個人一生的緊密合作。

  說到這裡,我們得客觀地承認,人的智慧確實來自「天授」,而不是後天的教育。後天教育所起的作用只是進一步激發了先天的智慧,而創造不出先天沒有的東西。這個裡的「天」只是指人的智慧的「先天性」,即其生與俱來便具有的秉性,而不是任何具有人格色彩的「神」的含義。我們只是承認這樣一個事實:人一生下來,便存在著先天的智慧上的差異。至於這種先天差異是如何形成的,目前的任何科學研究都尚未得出正確的結果。順便說一下,先天性,不是遺傳性。人的智慧不是來自其父母,聰明父母生蠢兒女和愚蠢父母生聰明兒女的事例比比皆是,故那種試圖讓聰明父母多生孩子的所謂「優生學」是徹頭徹尾的妄想。

  細觀劉邦一生中的每個細節,會發覺他似乎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有什麼「特異功能」,而且也沒有費盡心思地盤算什麼,他所做出的每項決策都輕鬆自如,極其隨意,不論是聽取錯誤的意見辦錯事,還是聽取正確的意見辦對事,都是如此,可謂當行則行,當止則止。他從來沒有刻意謀划過什麼,也沒有事先充分準備過什麼,在學習知識,為「革命」做準備方面,他甚至還不如項羽。項羽在他叔父項梁的管束下,文學過兵法、武學過劍法,是受過系統訓練的,劉邦可從來沒有經歷過這一套。但從實際的生死競爭中,勝利者卻是這個看起來不學無術的劉邦,那就說明他的絕大多數決策是正確的,在智慧上遠高於同時代的人,無論是戰友,還是敵人。他的這種智力天賦甚至不能用舉重若輕來形容,因為那種人還有個「輕重」的意識,而劉邦對這些東西幾乎渾然無知,彷彿是受一種神秘力量的支配在做著一切事情。這種智慧是學不來的,如果遇到這樣的天縱英才,恐怕只有死心塌地去追隨這一條路了。而且,能識出這種智慧也得是有智慧的人。

  其實,在德行方面,劉邦作為一個政治家,也是那個時代崛起的各路英雄中最為完美的一個。他是有點兒貪杯好色的小毛病,但這些毛病也不大,他沒有因貪杯誤過任何大事,也沒搞多少個女人,更為難得的是,沒因為女人壞了政治上的大事。比如對他十分寵愛的戚夫人,在立其子為太子這件事遭遇眾大臣的反對後,他便放棄了這個想法,寧肯對自己心愛的女人酒淚相別。他是個心地善良的人,而且出自平民,對平民百姓有著天生的仁愛與同情之心。所以,和項羽動輒屠城的殘暴之舉相比,他要人道多了。他所制定的那些重大政策,如廢除秦代的嚴刑峻法,赦免一切追隨反叛他的國王的百姓等。在客觀上,是為他奪取天下、爭取民心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就他本人的出發點來講,倒不是出自深沉的功利判斷,完全是宅心仁厚的天性使然。他在臨終的前一年,想到秦始皇、最早起義反秦的農民領袖陳勝、戰國時魏國那位具有俠客風範的名公子信陵君等人,都沒有了後代,其陵墓沒人守護時,特意下詔,安排二十戶人給秦始皇守陵,十戶人家給陳勝守陵,五戶人家給信陵君守陵。這件事兒已經沒有任何收買人心的功能(秦始皇與陳勝本來就是對立面,收買這方就得打擊另一方),而且劉邦也沒有文物保護的意識,他做此事,完全是出於對這些知名人物的敬仰和同情,由此可見他心地厚道的天性。

  出身社會下層的劉邦具有下層階級的全部美德,而且還出乎意外地屏蔽了這個階級所可能具有的偏頗與不足,這一點與項羽的對比十分鮮明。本來,放火燒毀阿房宮的人應是劉邦這樣出身下層的貧民百姓,因為他們在修建宮殿的過程親服苦役,難免積累怨憤,但劉邦表現出的冷靜與理性是當時任何一個出身貴族世家的起義領袖所難以做到的。至少,當出身貴族世家的項羽放火燒毀宮殿的時候,他的那些貴族朋友沒有出來勸阻。

  由此,我們看到,為劉邦贏得天下的那些正確的重大政策中,不僅有智慧含量,也有道德含量。而劉邦本人,也確實是集頂尖的智慧、勇氣與美德為一身的人物,他能成為西漢一代開國雄主,也實屬必然了。

  2

  在劉邦的開國功臣中,最有智慧的當屬張良。劉邦對張良的評價是:「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細究起來,這話說的是張良具有一種戰略上的洞察力:知道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而且還知道以什麼樣的手段團結我們的朋友,打擊我們的敵人。而這種洞察力又來自他對人性的洞察力:他能準確深刻地把握各種人的心理實質要求,進而採取因勢利導的對策。他對劉邦的具有重大意義的建議如下:1、建議劉邦將漢王基地設在漢中而不是巴蜀,並燒毀返回關中的棧道以麻痹項羽。

  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之後,封劉邦為漢王,漢王的封地原來只限於巴蜀,即今天巴山以南的川渝地區。劉邦為感謝張良在鴻門宴時的救命之恩,賞賜張良黃金百鎰,珠二斗。張良卻將這些財寶全送給了項伯,請他在項羽處活動,將漢中地區也封給劉邦,劉邦知道後,又多撥了一筆錢,讓張良再送給項伯,活動此事,結果,項羽還真把漢中封給了劉邦,這就給劉邦日後反攻回關中,提供了前沿基地。張良當時的理想還是扶佑韓王成,所以,告別劉邦返回韓國,臨別時建議劉邦燒掉褒斜路上的棧道,以示絕無東返之決心,劉邦依計而行,這又為後來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埋下了伏筆。這兩項建議中,張良利用了項伯容易為財貨打動和項羽容易被表面現象欺騙的弱點,成功地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2、建議劉邦封韓信、黥布、彭越三人為王,建立起最為強大的反項羽聯盟。

-

  公元前205年(漢二年)四月,漢王劉邦曾攻破了項羽的都城彭城,沒想到被項羽一個「回馬槍」殺得大敗而逃,連父親和老婆都陷入敵手。在逃跑的路上,劉邦扶著馬鞍問張良:我欲「捐出」關中的土地,以此尋找能共同打敗項羽的合作者,你說該「捐」給誰。所謂「捐」就是許諾誰打下來某塊地方就封其為當地之王。張良推薦的三個人分別是劉邦手下的大將韓信、項羽的前部將九江王黥布、齊王田榮手下的猛將彭越三人。劉邦從其計,後來助劉邦打敗項羽的果然是這三個人。張良建議與這三人結盟,對其以裂土封王的代價實現同盟,出於這樣一種判斷:他看到了這三個人所具有的傑出的軍事才幹,也看到了三個人自立為王的野心。他們有軍事才幹,值得結盟;有自立為王的野心,就可以用裂土分封的方式加以收買,可謂選對了人,用對了手段。

  3、建議劉邦停止分封六國舊王室成員為王。

  公元前204年(漢三年),劉邦與項羽相持於滎陽,劉邦糧道被項羽攻破,陷入十分困難的境地。劉邦有病亂投醫,徵求屬下有何良策,酈食其建議,分封以前被秦國滅掉的趙、魏等六國的舊王室成員為王,由他們響應劉邦,襲擊項羽的側後,分解眼前的正面壓力。劉邦從其計,並且刻好了這六國的王印,酈食其準備攜印出發,付諸實施。這時,外出辦事的張良返回,聽說了這個消息,急匆匆地沖入劉邦的大帳,劉邦正吃飯,張良奪過他手裡的筷子,就拿著這副筷子給劉邦提出了八條不能這麼乾的建議,核心的一條就是:現在跟著您漢王浴血奮戰的將士,不都夢想著有朝一日勝利了,裂土為疆,封王封侯嗎?而現在您一旦把那些已經根本沒有什麼政治實力的六國王室後裔封為國王,就會讓自己的追隨者心灰意冷,而那些沒有實力的六國後裔,也不會真起到襲擾項羽的作用。劉邦方恍然大悟,忙派人追回已刻好的印信銷毀。

  張良能提出這個建議是很不容易的。他本是韓國的世家公子出身,祖上三代為韓國的相國,他投身到反秦鬥爭的初始目標是為舊韓國報仇,重建新韓國。只是當他所扶保的韓王成被項羽殺掉之後,他才徹底投靠在漢王劉邦的麾下的。如果按照他舊有的思想邏輯,應該贊成恢復舊有的六國王室後裔國王稱號的,可是此時的張良,已經徹底看到六國既亡,無法復生的歷史大趨勢,毅然放棄了舊有的理想,轉而從眼前的政治現實出發,以分封現有的實力派為手段,支持劉邦奪取天下,建立起新統一國家。這一建議說明,張良對於歷史的大趨勢具有敏銳的感受力。

  4、促使劉邦儘快分封功臣,穩定漢初的政治局勢。

  打敗項羽之後,劉邦雖然分封了蕭何、張良等主要功臣,但對於大多數的功臣,卻遲遲沒有動靜,弄得眾將私下裡議論紛紛,意見很大。張良了解到了這些情況,尋機上諫。一天,他陪劉邦在洛陽的城樓上散步,劉邦看到城外的河灘地里,聚著不少將領,便問張良:「他們聚在那裡幹什麼?」張良不假思索地回了一句:「在商量謀反呢?」這當然有些聳人聽聞,也許眾將此時只是在那裡閑聊,張良只是以這種極端的方式提出自己的建議。果然,劉邦接著問:「好不容易天下才安定下來,他們怎麼又謀劃著要造反?」張良回答說:「天下是打下來了,可是陛下分封的人都是蕭何、曹參這類與你親近的同鄉,還處死了不少過去和你有仇的人。眼前的這些將領,或者不是你素所親近的同鄉朋友,但立有戰功,他們擔心分封時沒有自己的份兒,或者過去曾經得罪過你,怕你找茬兒殺了他們報舊仇,所以,就聚在一起商量造反的事了。」劉邦問:「那該如何是好?」張良回答說:「先分封一個大家公認的與你有仇的人,然後再儘快地分封其他眾將。誰是你公認的仇人?」劉邦說:「雍齒,這小子數次讓我難堪,我早就想殺了他。」張良說:「那就先封雍齒。」劉邦果然馬上封雍齒為什邡候,並命令丞相、御史大人等儘快制定封賞計劃。雍齒一被封侯,眾將領的各種疑慮都被打消了,軍隊的情緒穩定下來了。

  最為難能可貴的是,張良洞悉一切人的慾望、要求,並且能利用這種慾望控制人,達到自己的目的。但他對自己的物質利益卻持十分超然淡泊的態度,這也是他最為後人所稱道的地方,所謂功成不居,是他比韓信、蕭何的聰明之處。

  其實,張良能做到這一點,主要是他的道德水準決定的,而不是智慧因素決定的。韓信也知道「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的道理,但卻一意孤行,走上了造反的不歸之路。那並不是韓信在智力上缺少領悟這個道理的能力,而是缺少克制自己野心的道德力量。張良不同於韓信,他出身於貴族世家,本來就是養尊處優的上等人,他投身到反秦「革命」中,是為了滅秦復韓的理想,而不是出於封侯稱相謀富貴的個人目的。就是說,他不是那種為了個人目的加入「革命」的投機分子,對這一點,同樣具有洒脫氣質的唐朝大詩人李白是深刻理解的,做詩稱讚張良「破產不為家」。這麼一位曾經為「革命」不惜貢獻出身家性命的貴族公子,當然也不會在「革命」成功後陷入爭權奪利的無聊套路之中,由此看來,張良能夠功成身退倒不是出於他那深沉的智慧韜略,而僅僅是堅守了自己最初的理想主義目標而已。

  應該說,打下天下後,漢高祖劉邦在分封功臣時,不像他在戰爭期間那麼大方。對功勞最大的相國蕭何也只封了個八千戶的酇候。當年劉邦帶隊離家外出服勞役時,別人都送了300錢,而蕭何送了500錢,為此劉邦又多封了他兩千戶,這勉強使蕭何成為「萬戶候」。而對張良,劉邦是出奇的大方,他認為張良功勞還在蕭何之上,將富庶的齊地三萬戶封給張良,張良謝絕了這份封賞,其謝詞也誠懇感人:「臣當年在下邳起兵時,與皇上在留地相遇,那是上天有意,將臣送到陛下面前的,陛下用了臣的計策,又僥倖成功。所以,請陛下把留地封給臣就行了,三萬戶臣不敢領受。」這段話表明,張良並不在意封地之多少,只是想以此紀念二人的友誼。劉邦答應了這個要求,封張良為留候,封戶和蕭何一樣多。正是因為張良本人力辭三萬戶之封,所以,才能不避嫌疑,以較極端的語言催促劉邦儘早封賞其它將士。而且,打下天下之後,張良也努力辭去一切官職,儘管他仍為劉邦效勞,在劉邦平定異姓王叛亂和匈奴入侵的過程中,隨叫隨到,甚至抱病出征,但始終沒有什麼正式的職務。

劉邦晚年,寵愛戚夫人,出外行軍打仗時,常帶著戚夫人,元配夫人呂后留在宮中,鎮守後方,常見不到劉邦。劉邦本來已經立呂后的兒子劉盈為太子,但劉盈這孩子,性格太仁弱,劉邦有點兒看不上他。劉邦覺得戚夫人生的兒子如意有些像自己,又加上戚夫人經常哭哭啼啼地要求劉邦為她們母子的前途考慮,劉邦就動了改立太子的念頭,並向大臣提出了改立太子的想法,不想遭到了大臣們的一致反對。儘管大臣們反對,但劉邦還是想沿著這個方向走下去,呂后面臨著嚴重的政治危機,十分恐懼,於是她派她哥哥建成候呂澤在張良外出的路上把他截住,帶到府中,強迫張良給出個主意。張良說:這種事兒,皇上執意想做,正面反對是沒有用的,得想別的辦法。我聽說當今天下有四位著名的老人號稱「商山四皓」,素有賢名,因為聽說皇上誨慢士人,所以逃匿到商山裡,義不為漢臣。但皇上很看重這四個人,屢次相請,都沒請來。如今,您如果能不惜金玉璧帛,讓太子親自修書,派一能說會道的人,謙遜誠懇地反覆去請,能把四位賢人請來,做為太子的賓客,有他們的幫助,或許能鞏固住太子的地位。呂澤把這主意彙報給呂后,呂后馬上安排呂澤依此計而行,太子親自修書,派人備上厚禮,果然把這四位老人請到了府中,輔佐太子。公元前194年(漢十一年),淮南王黥布叛亂,劉邦正在生病,打算派太子劉盈帶兵去平叛。「商山四皓」對呂澤說:「太子如果帶兵出征,打勝了,對其太子地位沒什麼增益之處;萬一打敗了,那就大禍臨頭了。況且現在軍中的將領,都是曾經跟皇上打過天下的梟將,現在讓太子指揮這些人,無異於讓一隻羊去指揮一群狼,哪裡能指揮得動,必然無功而返,那時,戚夫人就有機可乘,趁機促成廢立太子之事,那就麻煩了。所以,得馬上請呂后去見皇帝,泣訴說:黥布,是天下知名的猛將,善用兵,現在我軍諸將因為有陛下的緣故,才有和黥布相抗的信心,如果讓太子帶兵打仗,如同使羊將狼,咱們那些將領心裡沒底兒,誰能聽太子的話,黥布若是知道這消息,一定會很高興,大兵很快會西進到長安。陛下雖然有病,但哪怕是您躺在車裡,諸將知道有您在,就一定會賣力做戰,定能平定黥布。」呂澤連夜進宮向呂后做了彙報。呂后馬上進見劉邦,按照「商山四皓」交待的那樣哭求劉邦,劉邦聽後,認為也確有道理,便罵到:「我他媽就知道這笨小子不足差遣,還得老子自己去。」於是抱病率軍出征。張良當時病得也很厲害,勉強支撐著為劉邦送行,對劉邦說:「我本應隨陛下一起出征,但病得實在太厲害了,黥布所率楚人素以剽疾著稱,陛下不要與他們硬幹,應避其鋒芒,尋機殲滅。另外,陛下外出,家中不能無人主事,請任命太子為將軍,總監關中兵馬,以為陛下後援。」劉邦同意了這個建議,並臨時給張良一個太子少傅的頭銜,讓他輔佐太子。

  平定黥布叛亂回來之後,劉邦病得更厲害了,更想換太子了。張良當面苦諫,他不聽,太子太傅叔孫通,甚至說如果換太子,自己就以死相抗,劉邦當面敷衍他說:「行了,行了,我不換了。」但心裡還是在想著如何更換太子的事兒。事已至此,太子這邊也只好使出殺手鐧了。一日宮中宴會,太子出席,「商山四皓」陪他一同前來,坐在他身後。劉邦一看太子身後坐了四位八旬以上的老人,鬚髮皆白,仙風道骨,便問這四位是什麼人,「商山四皓」上前分別自報姓名,劉邦一聽,這就是自己想招納幾次都沒有招納到的「商山四皓」,便問,「我曾招你們了好幾年,你們都躲著我,怎麼跟我兒子攪在一起去了。「商山四皓」說:「陛下輕視士人,愛罵人,我們受不了這份侮辱,所以躲避不從陛下。但聽說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而為太子死者,故我們來投奔太子。」劉邦說:「好,那就麻煩諸公用心調教幫護太子了。」宴會結束時,劉邦招戚夫人來,指著「商山四皓」的背影說:「有這四人輔佐,太子的羽翼已成,我想換,也換不了了。今後,呂后就真的要是你的主人了。」戚夫人大哭,劉邦也只能流著淚離開了。

  數十名大臣的強烈反對,都沒有動搖劉邦換太子的意志,為什麼四位隱居世外的老人一出現,劉邦就改了主意呢?張良的這一計策的核心關節在於何處呢?原因就在於,張良看到了劉邦的一個「弱點」,他不怕大臣,但怕天下百姓。如果天下百姓人心所向的事,劉邦是不會違抗的。「商山四皓」對當時天下百姓的號召力,劉邦是心知肚明的。如果沒有這些人捲入,更換太子只是宮廷內的事。現在這些人已捲入了,而且明確表示「天下」將以死維護太子,如果強行廢立之事,擁護太子的將領在民意基礎的支持下,就敢發動兵變,引起全國的動蕩,這是劉邦萬萬不想看到的,所以,他讓步了。

  此後,張良向劉邦辭行,說自己的布衣封候,已經心滿意足,現在天下已安,願棄人間事,追隨一位名叫赤松子的仙道入深山修道。劉邦同意了,張良便遁入長安附近的紫柏山,與幾個道家長者,學習什麼「辟穀導引」之術,簡單地說,就是不正常吃飯,只是吃些野菜松果維持生命,據說這樣能修鍊得身輕如燕,最後變成神仙。我想,以張良的智慧,是不會相信這些五迷三道的東西的,人固有一死,不可能成為神仙,以他的智慧,也不會想不到劉邦會想到請出「商山四皓」是出自他的主意,而且他本人也明確反對過更換太子。但劉邦受到如此巨大的心理挫折,又那麼傷心,難免會遷怒於己,於是,他以這種類似「自殘」的方式,向劉邦表示歉意。劉邦放他去,或許也是表示領受其歉意的方式。對此,呂后是心裡不安的,這位性格剛強,折磨起自己政敵、情敵來心狠手辣的女人,對張良一直感恩戴德。劉邦死後,她派人把張良請了回來,勸告他:「事情已經過去了,別再這麼折磨自己了。」在呂后的勸說之下,張良才恢復了正常的飲食起居,後來到了自己的封地——留(據陳澤孝先生考證說是今山東省微山湖一帶),死在那裡,享年72歲,張良與高祖劉邦同歲,但比劉邦多活了十年。

  張良的次子張辟強,在十四、五歲時,就被呂后接進宮去,陪太子讀書。後來有人將此事解釋為呂后以張辟強為人質,逼張良給她出主意保太子之位。我以為這種解釋不靠譜。不要說呂后這種工於心計的人,不會在求人的時候,使出這種不入流的招數,就是智勇雙全的張良,也不會吃這一套。況且,當時呂后的地位岌岌可危,張良不要說出壞主意了,只要不出主意,劉盈的太子之位就保不住。張良之所以幫助呂后,是和其它大臣一樣,從國家安定的大局出發考慮問題的,而呂后將張辟強引入宮中,與太子做伴,是向張良示好的表示,讓這孩子從小就與未來的皇帝建立起友誼,這是對張良的酬謝之舉。

  3

  劉邦麾下的第二號智慧人物是韓信,而不是蕭何。蕭何儘管功勞第一,但他自己也承認,韓信驚才艷羨,遠非自己所及,所以才有「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發生。

  劉邦這樣評價韓信的智力水平:「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確實恰如其分,縱觀韓信在楚漢戰爭的表現:揮師東向,滅三秦之王、魏王、趙王、齊王,幾乎整個北中國全是在韓信的直接指揮下打下來的,最後殲滅項羽本人的垓下之戰,也是在韓信的直接組織指揮下取勝的。在這些戰役中,韓信表現出了他對古代兵法的創造性的理解能力,他創造出的戰例如「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背水一戰」等,已是後來軍事家們反覆學習揣摩的經典戰例,成為其後中國兵法中的重要教學內容。因而,可以說韓信的軍事智慧在那個時代可坐第一把交椅。

  但韓信的問題在於他有某些道德缺陷,而且這種缺陷產生了致命的後果。

-

韓信年青時,也和劉邦一樣,無所事事地混跡於街頭,但與劉邦不同的是,那時的劉邦雖然分文皆無,卻人緣奇佳,他到別人的酒店裡白吃白喝,喝高了倒頭就睡,可店老闆們都歡迎他,主動免他的酒錢,因為只要劉邦一來喝酒,他們的酒店營業額就翻倍。因為在劉邦的朋友中有有錢的人,通過這些人的收入,酒店收入還增加了,所以,人們都喜歡劉邦,說明劉邦在為人方面確有長處。可韓信就不同了,他到處吃白食,但到處討人厭。當時一位亭長同情他,讓他白吃了幾個月飯,但亭長的老婆實在看不上他,有一次早早地把飯做好,讓亭長吃飽了上班去,等韓信再來時,鍋碗瓢盆中已經一無所有,韓信也看明白了問題,只好離開。在河邊洗衣的一位老婆婆同情韓信,每天給他飯吃,這樣過了數十天,韓信對老婆婆說:「我將來發達了,必有厚報。」弄得老婆婆生氣地罵他:「你這麼大個小夥子不知道自己掙飯吃,自己不反省自己的錯誤,我是可憐你才給你飯吃,誰指望你回報呢!」韓信究竟是如何討人厭的,史書上記載不詳,但從這些情況來看,他在日常生活的為人處事上肯定有所不足。

-

  對於他被呂后和蕭何所殺之事,後來許多人均從功高震主,免死狗烹的角度出發,對劉邦多有微詞,這種評價其實很不公道。在劉邦和韓信這件事上,過失在韓信一方。當年,劉邦與項羽相持在河南滎陽一帶,狀況十分困難,攻佔了齊地的韓信不分兵來救,反而提出讓劉邦封他為「代理齊王」,劉邦本想破口大罵,但在張良和陳平的暗示下,又改口說:「大丈夫建功立業,要當就當個真王,何必代理」,還派張良送去王印。這件事上,韓信就做的不對,他從一個不為人知的小卒,被劉邦拜為大將軍,卻在劉邦危難的時候提條件,說明他確實有些不仗義。好在劉邦大人大量,不在意這些。項羽被消滅之後,劉邦改封韓信為楚王,這次改封並非出自削弱韓信的考慮,而因為韓信本是楚人,讓他治理楚地比較順些,楚地是項羽的老巢,派韓信去較為合適。但韓信確實不太規矩,不僅私藏劉邦通緝的要犯、項羽的舊將鍾離昧,而且也在背後說了些想要造反的過頭話,聽到這些消息後,劉邦用陳平之計,假借視察,逮捕了韓信。但當時並沒有殺韓信,只是把他降為淮陽侯,留在京城居住。但韓信很不甘心,他覺得自己有本事,羞於與周勃、灌嬰等人為伍,有次他去舞陽候樊噲府中,樊噲跪拜迎接他。樊噲也是一員勇將,且是呂后的妹夫,以這樣恭敬的禮儀對待他,是出於對他軍事才能的尊重,可韓信事後卻發牢騷說:「唉,我混背了,居然只能和攀噲這樣的人做朋友了。」這種為人方式怎能招人喜歡?後來代王陳豨叛亂,韓信確實有裡應外合、捲入叛亂的動作,這才有被呂后與蕭何設計所殺的結果發生。

  韓信的經歷說明,道德因素對人的決策影響太大了。韓信儘管聰明過人,但在為人處事上只順著自己的野心、甚至虛榮走,絲毫不顧及別人的感受,直至利令智昏,在天下大局已定的情況下試圖謀反,自取滅亡,怪不得別人。

  4

  在興漢「三傑」之中,若論智慧水平,蕭何僅能排第三,他沒有張良那種洞徹世事人情以及歷史大勢的高瞻遠矚的能力,也沒有韓信統率百萬大軍處理瞬息萬變的戰場情況的軍事才幹。讓他獲得成功的最突出的素質是認真負責,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這種工作態度持續了他的一生。還在沛縣當「文書」的時候,蕭何就因為工作認真負責,條理性強,被秦中央政府下來檢查工作的官員發現了,非常賞識他,準備提拔他到京城工作,蕭何以故土難離之類的理由謝絕了這次升遷的機會。劉邦攻下秦都咸陽後,諸將均去爭搶金銀財寶,而蕭何卻只收羅了秦丞相府中的法律、政策及地圖等文件,這為劉邦後來的作戰和治國,提供了最基礎的資料。劉邦評價蕭何的長處是:「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養,不絕糧道」,主要是集中處理民政和後勤供給事務上的精細,認真與可靠。司馬遷評價蕭何說:「以他這種智力秉賦,在秦朝也只能做一個平平常常的刀筆小吏。而處於興建漢朝的時代大潮中,他榮幸地與漢高祖這種英雄在一起,發揮了其「謹守管鑰」的長處,故得立不世之功。」

  嚴格說來,認真敬業這種素質更傾向於道德方面的範疇,而非智慧的範疇,所以,我覺得蕭何的成功主要來自他的道德素質而不是智力的素質。而且,有時候,比起張良、陳平這些足智多謀的人,蕭何在某些事情的處理上,還「慢了半拍」,以至於鬧出笑話。

  劉邦在封蕭何為相國之後,幾次還加封過他土地人口,比如在蕭何配合呂后殺掉韓信之後,就增封了他五千戶,這時有人給蕭何出主意說:「這是劉邦因為韓信造反,也懷疑你,加封土地是試探你,你不能接受,應上表辭謝。」蕭何這樣做了,劉邦果然挺高興的。類似的情況發生過多起。總之,只要有人對蕭何說:皇上開始懷疑你功高震主了,你該怎麼做怎麼做,蕭何就會言聽計從,他以為通過這些方式,就能打消劉邦的疑慮。但有一次事做過頭了,公元前194年(漢十一年),淮南王黥布造反,劉邦帶兵出征在外,經常派使節回來向留守後方的蕭何了解後方的工作情況,可能是使節過問的次數頻繁了些,蕭何又多想了,這時有人建議他說:「皇上統軍在外作戰,知道你在後方很得民心,如此頻繁地派使節來過問工作,說明對你又起疑心了。當今之計,你不如多買田地,而且是以低價強買的方式,自污自己,讓老百姓對你有意見,皇上就心安了。」蕭何果然依計而行。等劉邦打仗回來,老百姓攔路告狀,說蕭相國強買民田宅院數千萬,等等。劉邦見到蕭何後嘲諷了一句「您當相國,就是這樣對待老百姓的?」然後把老百姓的告狀信交給他,說「你自己去給老百姓一個交代吧!」這時的蕭何,腦袋彷彿轉了筋似地不反省自己的過錯,反而說:「現在長安的土地太少了,老百姓沒有地種,皇上的獵場上林苑中的空地很多,不如分給老百姓,總比餵養那些禽獸好。」言下之意,不是自己強佔民田導致老百姓有意見,而是長安地確實太少,是劉邦的獵場強佔民田,才導致的老百姓有意見。劉邦大怒,罵道:「你他媽受了誰的好處來打我獵場的主意。」命令廷尉將蕭何囚械入獄。後人常把此事又解釋為伴君如伴虎,蕭何為民請命,反被猜忌功臣的劉邦下到獄中,這種看法嚴重地誤解了這一事件的性質。知人之明者如劉邦,難道看不出來,這是蕭何拙劣的「苦肉計」?他當然看得出來,而且以他對蕭何的了解,蕭何自己斷然想不出這等主意,他本來想給蕭何一個台階,讓他自己把強買的民田宅院退回去,就算了事;不想,蕭何變本加厲,反而又提出要把上林苑的土地分給百姓。當時長安的土地並沒緊張到那個程度,百姓們的意見也不是沒有地種,而是因為蕭何低價強買土地所致。而蕭何這麼做的本意是:第一,自己低價強買百姓土地,落得壞名聲,就可以降低自己在百姓中的威信,讓皇上放心;第二,皇帝將自己獵場的土地分給百姓,會讓老百姓覺得皇上是個好皇上,相國是個壞相國,增加百姓對皇上的愛戴之心。劉邦看透了這個小把戲,但他認為,自己並沒有猜忌蕭何,蕭何為了些神經過敏的小道消息,竟然不惜污損自己的形象,很不值當。蕭何一向廉潔奉公、生活儉樸、愛民如子,這些劉邦都是很清楚的,如今他這麼做,借污損自己的形象來樹立皇帝的形象是不識大體的糊塗行為,相國貪鄙不就是朝廷貪鄙嗎?而且,將來天下人知道相國這麼做是為了打消皇帝對他的猜忌,那麼,皇帝拔出幾千畝獵場土地的好名聲豈不馬上又被心腸狹隘、猜忌功臣的壞名聲給抵消了嗎?另外,蕭何此舉讓劉邦想起了秦朝的宰相李斯,李斯當政時,就是「惡事歸己,善事歸君」,但秦始皇死後,就是這個佞臣,與趙高合謀,害死公子扶蘇,讓秦二世登基的,結果導致秦朝的滅亡。劉邦有些擔心,蕭何沿著這個方向發展下去,會喪失政治原則,墮落成李斯那樣的佞臣,那對大漢的天下是極為不利的。所以,採取囚系下獄的重法,讓蕭何猛醒。果然,沒過幾天,劉邦借口別人說情,又把蕭何放了出來。出獄後的蕭何光著腳拜見劉邦(原來蕭何是經過特許可以穿鞋帶劍上殿的),蕭何這麼做是為了表示自己有罪,向皇上致歉。劉邦一見他這樣,罵道:「得了得了,你歇了吧,少來這套。你為請求從我的獵場里分出土地給老百姓,我不答應,就是想讓老百姓知道,你相國是賢德的好宰相,而我劉邦不過是桀紂一類的昏君而已。我把你關起來,就是讓老百姓知道我有過錯。」這段話說得極為坦誠,意思說,你再別搞那些小把戲了,你想給我的好名聲,我不領情,以後不要這麼做了。

當然,如果和普通人相比,蕭何也是智慧超群的人。首先,他有過人的識人之能。當劉邦混跡街頭時,蕭何已是縣裡的「幹部」,是個體面人。那時,蕭何無論職務還是地位都比劉邦高,但他卻慧眼識英雄,認定劉邦是能做成大事的豪傑。所以,無論大事小事,公事私事,都照護著劉邦。劉邦起事後,他又忠心耿耿地追隨劉邦,從未起過二心。他是不如韓信那樣明白,但也沒有韓信那樣的「小九九」。韓信在識人方面是遠不如蕭何的,他根本就不認為劉邦比自己有智慧,所以,到後來天下大局已定的時候,還敢想著造劉邦的反。蕭何對劉邦的忠誠,在很大程度上來自對劉邦智慧的推崇。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並找到比自己有智慧的人,終生追隨,這也是一種大智慧。

  在處理身後事時,蕭何所表現的智慧也是令人稱道的。他家裡沒有蓋豪華的宅院,所住的地方也不太好。別人問他為什麼,他回答說:「我的後代如果賢明,應該學習我的儉樸;如果不賢明,就這種破房子,也沒人惦記著來搶奪,至少能混個平安吧!」這種智慧可以讓那些想為後世留下龐大家產的人們好好學習一下。

  5

  我寫這篇文章的第一個出發點就是努力從當時的歷史事實理解那些充滿智慧的西漢開國君臣,努力廓清後來那些淺薄之人強加給他們的君臣猜忌的瞎話。他們都是智慧超群的人,彼此之間有深刻的互相理解的能力,他們的友誼是基於共同智力水平和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所以,才能默契配合,創出一番大業來的。如果後人只從狹隘的互相猜忌的角度去理解這些人,那麼也只能辦出更為狹促弊巴的事情,離偉大的境界遠矣。

  其次,我想強調的是,一個人的功業造化與智慧有關,也與道德素質有關。最成功的人物一定是智慧、道德素質都比較均衡的人,一旦道德上出現缺陷,對這個人命運的負面影響是不可估量的,韓信的例子就是證明。

  那麼,對於歷史上那些傑出人物的智慧能否學到呢?我覺得既可學到,又不可學到。對那些資質秉賦優秀、有理解智慧本質的能力的人來說,當然可以從前輩的智慧中學到東西了;而對那些毫無鑒別能力,妄自尊大的人來說,自然是什麼也學不到的了。而歷史學家所能做到的,就是把前輩人物的行為和動機,合乎實際地展示出來,存放在那裡,等著有智慧的來者去鑒別。ω

  深度閱讀推薦:

  《史記》,(西漢)司馬遷著,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五卷本。

  關於西漢開國君臣的記述的,最原始、最權威的史料是司馬遷的《史記》。後人關於這方面的一切研究文獻都是來自《史記》,所不同的只是加入了後人不少膚淺偏狹的理解。與其讀那些經過偏見過濾過的「二手貨」,還不如直接去讀第一手資料:《史記》。

  《史記》是中國最偉大的史學作品,太史公見解深刻,語言警策,生動傳神,是任何一位想了解中國歷史的讀者必讀、且終身持續讀的偉大著作。我們這裡所推薦的版本是按現代閱讀習慣橫排的版本,且由現代學者加以標點注釋,白話今譯。儘管有些具體的地名,句子的解釋可以商榷,但總的說來,是一部治學態度嚴謹的現代注釋本,非常便於現代人閱讀。


推薦閱讀:

王昭君因宮廷畫師的緣故而被選中送去和親是確有其事嗎?
京氏易傳-西漢-京房(中)
換種方式講西漢(9)
法言義疏(西漢)楊雄撰 汪榮寶註疏法言義疏十八
西漢海昏侯墓主人揭曉 確認為漢武帝之孫、廢帝劉賀

TAG:智慧 | 西漢 | 智者 | 有道 |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