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李白有多奢酒,請讀其《月下獨酌》詩四首即解

李白,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繼屈原之後又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有「詩仙」、「謫仙」、「酒仙」之稱。李白對酒的喜愛可以說是史上最奢酒的文人了,他一生創作的詩歌中,包含酒的詩就有170多首,他的詩很多都是酒後即興創作,杜甫的《飲中八仙》「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最能說明李白的奢酒了。

李白自己的《月下獨酌》組詩四首,也代表了李白對酒的喜愛,下面請閱讀全詩:

《月下獨酌》之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組詩第一首流傳最廣,後世文人常常在月下飲酒詞即「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此詩作於唐玄宗天寶三年,正是李白在長安官場失意之時,故此詩寫的是詩人由政治失意而產生的憂愁孤寂,自己在月下獨自飲酒,而詩人突發奇想,把天上的明月和自己的影子拉進來,馬上成了三個人舉杯對飲了,不虧是浪漫主義詩人。之後又表達了詩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曠達不羈的個性和情感。

《月下獨酌》之二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已聞清比聖,復道濁如賢。

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第二首詩讀來更有趣,可以說是通篇的一首「愛酒辯」,從天地愛酒說起,到聖賢也愛酒,普通人愛酒之後,都不用去祈求神仙了,這也是李白為自己愛飲酒作的一種辯論。最後詩人還將飲酒提高到最高境界:通於大道,合乎自然,並且酒中之趣的不可言傳的。其實說的是李白的愛酒,只是對政治上失意的自我排遣。他的「酒中趣」,正是這種難以言傳的情懷。

《月下獨酌》之三

三月咸陽城,千花晝如錦。

誰能春獨愁,對此徑須飲。

窮通與修短,造化夙所稟。

一樽齊死生,萬事固難審。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

第三首詩寫詩人看到三月的京城春光明媚,繁花似錦,可是自己因憂愁而不能開心的遊覽,只好獨自從酒中得到寬慰,以在精神上需求到慰藉。最後李白在失意愁寂難以排遣的時候,發出醉言「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時,從這個「樂」字感受到詩人內心的痛苦。以曠達寫牢騷,以歡樂寫愁苦,是此詩藝術表現的主要特色,也是藝術上的成功之處。

其四

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

所以知酒聖,酒酣心自開。

辭粟卧首陽,屢空飢顏回。

當代不樂飲,虛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

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台。

第四首詩李白借用典故來表達飲酒的好處,把飲酒行樂說成是人世中最實用最有意義的事情。詩人故意貶抑了伯夷、叔齊和顏回等人,表達虛名不如飲酒的觀點。詩人又拿神仙與飲酒相比較,表明飲酒之樂勝於神仙。最後告訴世人「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台。」

縱觀李白這四首組詩,均是在失意憂愁狀態下飲酒,其實他在開心快樂的時候,何嘗不是開懷暢飲呢?比如在《將進酒》中:「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這些詩詞充分的表明了李白是如何的奢酒。

本文為原創,首發頭條,圖片來自網路,歡迎收藏轉發。


史家之韻——借中華文化之源遠流長,品五千年文明史之韻味!


推薦閱讀:

王者榮耀裡面買李白好還是買花木蘭好,還是買宮本好?
李白生於碎葉(也許),但李白為什麼對佛教並不感興趣?是因為佛教束縛他飄逸的性格?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昨日之日不可留  李白
李白和李賀同為浪漫主義詩人,一個為仙一個為鬼,如何對比他們?
李白武力值究竟有多高?

TAG: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