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攝影--攝影師】索久林《走進攝影藝術通感》

編輯語:索久林主席多年以來潛心研究攝影理論,系統性地提出「攝影藝術通感」觀點,即「聽覺、視覺、觸覺、嗅覺、味覺、意覺」在攝影作品中的相互挪移與體現,並出版相關學術專著。近年來,索久林主席應邀在全國各地乃至俄羅斯舉辦攝影講座,深受各地影友歡迎。運用"六覺"有助於系統分析攝影作品、理論指導攝影創作。今以圖文並茂方式刊載其文,以饗廣大影友朋友。

索久林: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理論委員會主任,黑龍江省攝影家協會主席,黑龍江省文聯黨組成員、駐會副主席,黑龍江省散文詩學會副會長,一級作家,高級攝影師。 出版詩集《傾聽時間》、《仰望時間》等,發表小說、散文50多篇。圍繞人與自然關係這一主題,創作了大量風光攝影作品,有些作品收入攝影作品集《閱讀天意》。

近年致力於攝影藝術技法研究,努力闡釋攝影主體與客體之間的複雜關係,發表了很多研究成果。攝影作品曾獲黑龍江省文藝精品獎,連續入選奧地利國際藝術攝影大賽和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國多種展賽,獲越南國際大賽一等獎、中國攝影金像獎等獎項。個人榮獲中國攝像家協會德藝雙馨獎、中國攝影家協會成立60年突出貢獻獎等獎項。被評為黑龍江省中青年專家。

重要的攝影認知與表達方式

——《走進攝影藝術通感》摘要之一

作者:索久林

光雨的恩惠——動感和象徵產生了觸覺、意覺美

一、 從孔子品樂看藝術通感

  孔子因聽到好的音樂忘了肉味——聽覺取代了味覺;從琴聲中品出了作者的形象——聽覺轉移到視覺。這便是通感現象。

  近代,人們在很多科研域都發現一種現象:自古以來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中,就存在著一種感覺向另外一種或幾種感覺挪移、多種感覺聯合運作的現象。從這一現象出發,生理學發現了生理層面的通感;心理學發現了心理學層面的通感;修辭學發現了修辭學層面的通感;教育學發現了教學層面的通感;藝術學發現了藝術層面的通感。在藝術學裡,又因學科和作用對象不同,對通感劃分出不同的分支,如音樂藝術通感,美術藝術通感,藝術設計通感等。不同領域的通感,因其作用對象和功能不同,其內涵也不同。

  攝影藝術通感是指攝影家在攝影創作中,藉助多種感覺相互挪移、共同協作,為視覺功能提供服務的一種特殊的認知和表達方式。

二、攝影藝術通感的主要特徵

(一)攝影藝術通感要有多種感覺的挪移和協作

  同覺挪移,指的是同一感官接受的不同感覺對象、不同的呈現形式之間的感覺挪移。在同一感官中的不同藝術形式之間的感覺挪移,被稱為同感跨界挪移。同覺跨界挪移,是包括攝影在內的各種藝術創常用的手法。馬克·呂布的《埃菲爾鐵塔的油漆工》就是把攝影挪移到另一視覺藝術——舞蹈上,創造新的審美。

馬克·呂布的《埃菲爾鐵塔的油漆工》

華山水墨——與中國傳統繪畫的藝術跨界

  異覺挪移,是在創作中一種感官產生的感覺挪移到另一種或多種感官的感覺現象。法國攝影家沃納·比肖夫的攝影作品《吹笛少年》,表現安第斯山下一位貧苦少年吹笛的題材,作品把視覺感受轉移給了聽覺,讓人們在笛聲中去理解比視覺更深的作品的藝術內涵。

沃納·比肖夫攝影作品《吹笛少年》

太陽的給予——陽光的產生的觸覺和意覺美

(二)攝影藝術通感包括生理感官活動,也包括反映人們心理的意覺覺活動

  通感存在於生理層面,如視覺、聽覺等,也存在於心裡層面,如意覺(反映人們意識層面的情感、感覺等)。有些人忽視了意覺在五官活動之間、在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作用,在攝影創作中,才出現有「有物無心」(有素材,無感覺)或「有心無物」(有感覺,找不到表現對象)困惑。

平凡中的光彩——色彩、節奏構成的意覺、聽覺、嗅覺美

  以意取象,用心裡的意,取生活中的象。明代畫家張鵬的《淵明醉歸圖》,就是根據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意創作的。

張鵬的《淵明醉歸圖》

  集錦攝影、主觀主義攝影、抽象主義攝影,超現實主義攝影等主觀色彩較強的攝影,都大量運用以意取象手法,近年流行的觀念攝影、新銳攝影也在中以意取象受益。

青春進行曲——節奏、色彩、質感創造的意覺效果

  以象生意,從生活中的物象生髮情感、意念。劉勰在《文心雕龍》談「比興」時認為:「王褒《洞簫》云:優柔溫潤,如慈父之畜子也。此聲心比心者也。」洞簫之聲,在這裡可以理解為"象",慈父育子之心,是抽象的「意」。那洞簫之聲,生髮出如慈父育子那樣溫情柔潤之意。韋斯頓的《甜椒》的大量作品也是以象生意。

韋斯頓的《甜椒》

(三)攝影藝術通感具有表達功能,也具有重要的認知功能

  攝影藝術通感的認識功能,重要的是表現在對藝術美的發現。多種感官相互貫通的通感方式,為人類提供了一種認識事物、揭示事物內在規律的特殊的方法。在創作上,它是把屬於一種感官域的審美信息映射另外一種或多種感官域上,使藝術審美活動在認知的範疇里的功能超常的提高。這種條件下,許多在單一感覺中發現不了的藝術美可以得到發現,攝影藝術審美活動可以進入一個更高的境界。

納米比亞夜曲——音樂符號產生的聽覺沒

  多感官的直接認知:用多種感官直接認識客觀世界。當我們認識小河流水的時候,視覺看到了它的形狀、色彩;聽覺感受到了它的流水聲響,同時,也可以感受到它的音樂感;觸覺還可以感受到水的柔性;嗅覺也能夠感受到水的清新。當我們沒有機會對水去聽、去觸摸、去嗅的時候,由於通感的作用,憑藉視覺也可以感覺到水的音樂感、水的柔性、水的清新。

生活之門——節奏韻律產生的聽覺美

  多感官的間接認知:運用藝術通感提高對文藝作品的認識和理解。法國作曲家梅西安說:「要理解我的音樂中的音色和聲及聲音的組合,你就必須熱愛色彩,對色彩敏感,懂得音樂和色彩的聯繫。」藝術通感讓人們認識了音樂和色彩的。哈爾斯曼《原子的達利》表現觸覺的動態物體,沿著這個脈絡我們才可以理解作者是表現「物質運動」的含義。

哈爾斯曼的《原子的達利》

三、攝影藝術通感的構成和運作機制

生命之光——細節和色彩產生的意覺聯想

  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感官把從客觀世界收集到的全部信息,反饋給主體的意識;主體從中選擇一種或幾種感覺提煉出立意,以某種最突出的審美向度表達出來;或者把主體已有的意覺,運用一種或幾種最突出的審美感覺表達出來。

四、研究和運用攝影藝術通感的意義

遨遊夢——觸覺的動感給了沙灘上小石頭以生命

(一)研究和運用攝影藝術通感是推進消遣和實用攝影高層次發展的需要;

(二)研究和運用攝影藝術通感是攝影藝術創作走出困惑的需要;

(三)研究和運用攝影藝術通感是構建中國攝影理論體系的需要;

(四)研究和運用攝影藝術通感是我國攝影家承擔起歷史使命的需要。

千年守望——意覺產生的審美聯想

(插圖照片除署名外,均為索久林所攝)

【摘自:光影視界網】


推薦閱讀:

告別人流,這裡才是攝影師壓箱底的拍照點
攝影師還有未來嗎?圖編還重要嗎?嚴師傅花3小時和我們聊了32個問題 | 趨勢與決策×攝影
論嫁給攝影師是種什麼體驗——「每張照片都是一句我愛你」
如何評價攝影師馮立的作品?多圖預警?
冰島最佳攝影合集 | 我認識的所有攝影師都轉發了。

TAG:攝影 | 藝術 | 攝影師 | 通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