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態智慧到生態倫理
中國古人很早就懂得自己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並非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為了自身的長遠利益,他們反對破壞和浪費自然資源,並早在西周時期便設立了相應的制度和政府部門——虞官,對採伐林木和獵取鳥獸等行為進行嚴格的規定和監督管理。如今人們不得不採取的「休漁」「休獵」「封山育林」等保護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做法,在遙遠的古代就為我們的祖先所創用。古人這些有節制地取用自然資源的認識和措施,表現出一種生態智慧。對此,如果我們僅從工具理性的層面去看待,那麼,古人的這種生態智慧對於我們現代人類便沒有太多的意義和價值,因為現代人的相關認識所達到的深度和相關舉措的力度,顯然不是古人所能比擬的。然而,實際上中國古人的生態思想為現代人類保護生態環境的大計提供了一種極為重要、獨特而且新鮮的思想資源,那就是今天可以稱之為生態倫理的思想。這種思想主要是儒家所闡發和提供的,這也是儒家生態環境思想的卓異之處。
儒家的生態倫理思想可以追溯到孔子。《論語·述而》記載:「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這句話最能表明孔子對生物特別是動物的愛惜之心和悲憫之情。「釣而不綱」是說孔子只用一鉤一竿釣魚,從來不用繩網捕魚,因為使用繩網會把水中的魚不分大小一網打盡。「弋不射宿」是說孔子雖然也射鳥,但從來不射棲宿巢中的鳥。人們也許會提出疑問,既然孔子有此仁愛之心,那為什麼還能忍心釣魚和射殺飛鳥呢?對於這個問題,王陽明有一段話可以作為回答,他說:「惟是道理自有厚薄。比如身是一體,把手足捍頭目,豈是偏要薄手足?其道理合如此。禽獸與草木同是愛的,用草木去養禽獸,又忍得。人與禽獸同是愛的,宰禽獸以養親,與供祭祀燕賓客,心又忍得。」任何人都必須依賴自然界提供的資源生活,因而雖有仁心如孔子者亦不能不釣不弋,這就需要在取用自然資源時常懷有珍惜愛護之心,處理好「忍」與「不忍」的關係。
在如何對待動物的生命這一問題上,孟子的態度與孔子相同,但表述得更明確。他說:「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孟子認為人皆有對於他人的痛苦和危難的天然的同情心,他稱之為「惻隱之心」或「不忍人之心」,推此心於萬物,他不忍親見禽獸被宰殺,主張「君子遠庖廚」,並稱此為「仁術」。這個「仁術」,如果我們借用孟子自己的表述方式,就是「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物之心」。可見,孟子和孔子一樣,也主張把對待人的道德情感擴大到對待萬物,或曰將自然萬物納入仁愛的範圍,即納入人類的道德關懷的範圍,用仁愛之心將人與萬物聯成一個整體。這就是他的「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重要思想。
「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而」是「繼而」「然後」的意思,趙岐注曰:「先親其親戚,然後仁民,仁民然後愛物,用恩之次也。」孟子自己也說:「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為務。」這就是說,仁者要首先滿足親親之情,然後還要推此親親之情於全天下而「無不愛」。由「親親」推展到「仁民」,再由「仁民」擴充到「愛物」,清楚地表達了儒家之「仁」的層次性和遞進性。可見,「仁」內在地包含了「親親」「仁民」與「愛物」三個層次,其中「親親」是仁的自然基礎,「仁民」是仁的核心和重點,「愛物」則是仁的最終完成。對萬物的愛心,實際上是儒家之「仁」需要完善化的內在邏輯要求。由孟子所闡釋的這種層次分明的仁愛觀念,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它既可以滿足人類最基本最自然的血緣親情之需要,又突出了普遍的人類之愛,更使愛心超越了人類社會的畛域,擴展到無限廣大的天地萬物,用愛心將人與萬物連為一體。這種愛心是何等的博大!以今天的眼光觀之,這是一種十分難得、境界極高的生態倫理思想。
「仁民而愛物」在最廣大的範圍內表現了儒家仁學的道德訴求。孟子認為:「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人和動物的區別就那麼一點點兒,那就是人有「仁心」,只有人才有道德觀念。「仁民而愛物」,是人的同類意識的進一步擴大,擴大到人類活動所能及的任何地方。從「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層次推進來看,由「仁民」到「愛物」是儒家仁學的內在邏輯要求,它要求將仁愛的精神無限地伸張,讓愛心充滿宇宙,惠及自然萬物。這種生態倫理的思想,萌芽於孔子,成熟於孟子,經歷代儒者的繼承、闡揚與完善,最終成為儒家的一個重要傳統。
從生態智慧到生態倫理的發展實現了一個重要的轉變,對萬物的愛護不再只是考慮人類的利益,而且還是出於人類道德完善的需要。人類主動承擔起了對自然萬物的道德義務,這種在中華大地流布了兩千多年的生態倫理思想是值得我們珍視的寶貴資源。(作者單位:首都師範大學哲學系)
推薦閱讀:
※智慧人生,幫助你點亮人生的道路
※愛分多少種——愛了一輩子,你真正懂得愛嗎,讓你的愛變得有智慧吧
※易經_易經算命_易經全文_易經的智慧 曾仕強_易經全解大全_國易堂周易算命網
※【智慧】權謀奇書《韜晦術》,教你如何出奇制勝!(下)
※打開孩子心靈智慧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