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產業的戰略變局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TRS_Editor TH{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TRS_Editor SPAN{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TRS_Editor FONT{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TRS_Editor UL{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TRS_Editor LI{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TRS_Editor A{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TRS_Editor TH{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TRS_Editor SPAN{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TRS_Editor FONT{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TRS_Editor UL{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TRS_Editor LI{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TRS_Editor A{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
【作者簡介】賈磊磊,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 100029)。
2012年中國將增加美國電影對中國內地的進口配額,這是繼1994年中國引進分賬影片、2001年加入WTO之後,又一個改變中國電影產業格局的重大歷史事件。它將對中國電影的未來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其中包括:其一,使中國電影市場競爭面臨全面升級,尤其是對中國電影製片業形成直接壓力;其二,促使中國電影產業在與美國電影的博弈中做出「非零和關係」的戰略性選擇;其三,中國電影產業在逐漸擴大進口影片的情況下,將面臨越來越嚴峻的價值觀的挑戰。為此,中國在儘力擴大本土電影市場佔有率的同時也肩負著維護中國文化核心價值觀的歷史使命。
2012年2月18日,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達成協議。協議規定,中國每年將增加14部美國進口大片,其中以IMAX和3D電影為主;美國進口電影的票房分賬比例也從原來的13%提高到25%。此舉表明美國一直以來期望能夠更大規模地進入中國電影市場的企望終於如願以償。美國電影協會(MPAA)主席克里斯·多德議員2月19日發表講話說:「美國在對中國出口方面邁出了重大一步。打開中國電影市場一直以來都是美國電影協會的首要任務,如今該協議對美國眾多的電影從業者和娛樂產業人士都是天大的好消息。這次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協議將會使美國電影公司獲得更多的票房收入,修正過去20年在標準商業條款下令人遺憾的收入狀況。往後將會有超過50%的美國電影進入中國市場。」①今後好萊塢電影將對中國電影業產生何等影響,它對中國電影業又將起到怎樣的作用?是我們不得不認真應對的一個關乎中國電影乃至中國文化產業未來發展的戰略問題。如果說1994年引進分賬影片和2001年加入WTO分別劃分出了當代中國電影不同的歷史時期,那麼,此次增加美國進口影片則再次劃分出中國電影產業新的歷史時代。一句話,中國電影市場維繫了近二十年的均衡格局,現在面臨著歷史性的變局。
一、中國電影市場競爭面臨全面升級
目前,佔據中國電影市場半壁江山的進口影片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中國與美國對進口的美國影片票房利潤進行分賬的影片,也就是俗稱的「大片」,它們大多是好萊塢製作的極具商業性和娛樂性的主流影片,其中有些影片與美國的放映檔期非常接近。這類影片是好萊塢電影稱霸全球的重要力量;另一類是中國買斷進口版權的影片,也就是在外國電影院線放映之後,再引進到中國電影市場的影片。這類影片通常會以非常低廉的價格進入中國市場,共同佔據長時間的放映檔期,對中國電影市場形成持續的壓力。過去,中國電影市場上每年的分賬片約有二十部,加上三十多部買斷版權片的進口影片,這樣,中國電影市場上每年共有五十部左右的進口商業影片,平均每周一部登陸中國電影市場。現在再加上增加的14部分賬片,每年進口的外國電影將近七十部,這無疑會使原本就處於激烈競爭狀態的中國電影面臨更為嚴峻的壓力,同時使中國電影與好萊塢電影的市場競爭在製片、發行、放映領域全面升級。
我們看到這次增加進口的美國影片主要是以IMAX和3D電影為主,這意味著美國電影進入中國電影市場的主要品種是那些製作門檻極高的科技型、未來型產品。這種超級文化產品具有很強的娛樂性和奇觀性。在諸多仍處於發育、成熟過程中的中國電影公司,不論是在市場開發能力、技術製作能力,還是商業運營能力方面,都難以在這類特殊片種上與好萊塢抗衡。即便就是有些橫空出世的「票房黑馬」,也難於從根本上改變中國電影與美國電影的「非對稱性」格局。特別是好萊塢的高概念電影現在越來越呈現出奇觀化、系列化的製作趨勢,力求對中國電影市場形成持久的市場壓力。其實,好萊塢電影歷來注重通過科技手段來吸引觀眾,特別是利用時尚化的影像包裝藝術,增強影片的商業感召力。影片《阿凡達》不僅通過3D技術創造出影片的立體效果,而且還通過IMAX的放映系統,使當代電影能夠比傳統的膠片放映獲得更強的空間感受力和更高的影像解像度。它改變了傳統電影的觀看模式,使電影的觀賞變成了一種全新的視覺/心理的享受。就像一百年前人們趨之若鶩地湧進電影院去看迎面開來的黑白火車一樣,現在的人們爭先恐後地到電影院去看立體的天外飛船。這種以電影的科技實力為主導的影像變革,很可能會引發電影在製作層面與技術層面新一輪的升級換代。顯然,好萊塢的高概念電影策略並不是一種簡單的電影技術變革,美國電影是希望通過巨額資金打造的好萊塢電影品牌,刻意抬高電影的製作門檻,改變電影觀眾的觀賞口味,顛覆電影傳統的觀看模式,最終以電影的超級品種擠壓其他國家的傳統電影,達到其獨霸世界電影市場的戰略目的。在這種境遇中,我們的電影要特別警惕被美國電影拖入投資競賽與設備競賽的漩渦之中。
其實,至2011年3月19日,WTO所規定的最後期限為止,中國就面臨著更加開放本國的電影、電視和視頻遊戲等文化市場。所以,這次的備忘錄的簽訂不是忽然而至的市場放開,而是一種在進入國際貿易市場交易平台後的必然走向,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中國電影產業對外開放後對「時間成本」的一次結算,它是中國加入WTO後市場開放的自然延展。所以,增加美國影片的進口配額這件事,對中國電影業而言,重要的是要在更為嚴峻的市場競爭中提高本土電影的市場競爭力,增強中國電影的藝術影響力,最終形成中國電影的國家品牌,與好萊塢電影在市場上一決高下。
中國內地電影產業的發展才只有20年時間,相對於美國電影乃至香港地區電影,對商業性、娛樂性的電影沒有多少實際經驗,中國電影的產業化依然需要特定的「時間成本」,因為中國的電影市場需要有自己的培育期和成長期。同時,中國電影從業人員需要一個歷練、成長的過程。現在,說是狼也好,說是虎也罷,好萊塢電影對我們電影市場的瓜分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對我們是喜是憂、是福是禍、是利是弊,怎麼說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對中國電影製片業必將產生決定性的影響。相對於發行與放映業而言,中國電影製片業所面臨的壓力更為巨大。因為,增加進口影片的配額並不會直接衝擊發行與放映業的市場利益,有時,發行一部美國電影的利潤時常還會超過一部中國電影。可是,對製片業來說,如何應對好萊塢電影的進入,就是必須面對的嚴峻局面了。
就中國電影產業的總體發展而言,追求的不是單一某個行業的發展,不是電影院線、發行公司的獨自盈利,而是製片、發行、放映業的全面進步、共同繁榮。面對不斷增加的好萊塢進口影片,它必將會對中國電影的製片業產生直接的衝擊。一部《阿凡達》投資數億美元,而發展中國家的中小成本電影在這個商業平台上究竟能夠有多少生存空間?一部數百萬到上千萬元投資的影片甚至連一部大片的發行費都不夠。目前,發展中國家的電影很難進入高科技數字化電影發展的歷史序列,進而在一定範圍內已經形成好萊塢影片的商業壟斷。原本要拍攝的商業電影,很可能會在這種市場競爭的壓力下,採取觀望乃至退縮策略,進而使中國電影界近些年來涌動的製片熱潮有所回落。長遠地看,這將會增加中國電影商業投資的市場風險。
推薦閱讀:
※(醫療資訊)中國科學家首次在人體使用CRISPR技術治療癌症
※擺一擺我知道的中國綠茶 篇二:尷尬的六安瓜片,聰明的安吉白茶
※喬布斯與中國「山寨」文化的比較
※美媒發表五種預防癌症,延長壽命的超級食品,中國飲食位居榜首!
※中國古代四靈 |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