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鑒賞之--詞曲

古代詩歌鑒賞之--詞曲

  

古代詩歌鑒賞之--詞曲

1.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後回答後面的問題。(8分)

阮郎歸① 秦觀

湘天風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虛。麗譙②吹罷小單于,迢迢清夜徂。

鄉夢斷,旅魂孤,崢嶸歲又除。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和雁無。

註:①此詞作於郴州貶所;②麗譙:壯美的高樓。小單于,唐曲調名。李益《聽曉角》詩:「無數塞鴻飛主度,秋風捲入小單于。」

(1)詞的上闋主要描寫了怎樣的環境?請作簡要分析。(4分)

(2)詞的最後兩句用了哪些表現手法抒發感情?請作簡要分析。(4分)

(1)詞的上闕以簡練的筆觸描寫了一個寂靜幽深凄冷的環境。初春季節,冷雨凄風,庭院深虛,寒夜聞曲,笛曲幽咽,襯托出長夜遙迢,思鄉難眠。營造了鄉思旅愁的足夠氛圍,傳達出客地濃厚的孤獨寂寞之感。(寂靜凄涼 幽深 答到兩個1分;結合詩句分析2分;效果1分 氛圍 孤獨寂寞)

(2)①對比。郴州與衡陽相比,郴州更偏僻、離家更遙遠,從而可以感知作者內心的孤獨與凄涼;②用典。借「鴻雁傳書」的典故,表達離家人借書信寄託的思念之情,然而作者在偏遠的郴州,連傳信的大雁都沒有,這種思念之苦可以說到了絕望的地步。從而委婉曲折地透露出他身貶郴州,離鄉日遠,久無家書的痛苦感情。(手法2分,分析各2分。如果答到一種給3分,兩種4分)]

2.閱讀下面一首元曲,完成詞後題目。

[黃鐘]人月圓·客垂虹

(元) 張可久

三高祠①下天如鏡,山色浸空濛。蒓羹張翰,漁舟范蠡,茶灶龜蒙。故人何在,前程那裡,心事誰同?黃花庭院,青燈夜雨,白髮秋風。

【注】①三高祠,在吳江垂虹橋東,祀越范蠡、晉張翰、唐陸龜蒙,此三人皆功成名就而後退隱。

8.這首散曲的結尾三句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圖景?又描繪出一個怎樣的遊子形象?請分別進行簡要概括。(5分)

9.這首散曲主要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來抒發思想感情?請選取其中兩種手法結合作品進行簡要賞析。(6分)

8. ⑴作者以黃花、青燈、庭院、夜雨、秋風等意象描繪出一幅秋風蕭瑟、夜雨凄涼的孤寂圖景。(2分,列舉意象、概括景象特點各1分)

⑵這三句描繪了一個人生失意、客居異鄉、孤寂凄涼、年華老去的遊子形象。(3分,特點2分,身份1分。)

9.⑴用典,(1分)作者以范蠡、張翰、陸龜蒙三人功成身退的典故,(1分)表達了對古賢的追慕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慨自傷之情。(1分)

⑵直抒胸臆,(1分)作者以「故人何在,前程那裡,心事誰同」三句反問,(1分)直接表現了作者知音難覓、前途渺茫、無人理解的悲涼心境和孤寂情懷。(1分)

⑶以景結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1分)作者以叢菊滿院、夜雨青燈、瑟瑟秋風的凄清景象收束全曲,(1分)表現了客居他鄉、白髮窮途的孤寂凄涼。(1分)

3.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後回答問題。(7分)

浪淘沙 夜雨

梁寅①

檐溜瀉泉聲,寒透疏欞。愁如百草雨中生。誰信在家翻似客,好夢先驚。花發恐飄零,只待朝晴。彩霞紅日照山庭。曾約故人應到也,同聽啼鶯。

【注】①梁寅( 1309-1390),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縣)人,元宋明初學者。

(1)詞中主人公為何而「愁」?「彩霞」「紅日」「啼鶯」這組意象表達了他怎樣的心境?(3分)

(2)畫線詞句是怎樣寫「愁情」的?請簡要分析。(4分)

(1)①為「花發恐飄零」而愁(或為「在家翻似客,好夢先驚」而愁)。②表達了豁達、愉悅的心境。

[3分。「為何而愁」1分,「心境」2分。]

(2)①通過描寫雨驟天寒,渲染出一種「愁」的氛圍。②將「愁」喻作春雨後瘋長的「百草」,形象而貼切地突現了「愁」之濃烈。

[4分。「雨驟天寒」1分,「渲染氛圍」1分;「將『愁』喻作『百草』」1分,「『愁』之濃烈」1分。]

4.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22-23題。(6分)

解連環·孤雁

[明]張炎①

楚江空晚。悵離群萬里,恍然驚散。自顧影、卻下寒塘,正沙凈草枯,水平天遠。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料因循誤了,殘氈擁雪,故人心眼。

誰憐旅愁荏苒。謾長門②夜悄,錦箏彈怨。想伴侶、猶宿蘆花,也曾念春前,去程應轉。暮雨相呼,怕驀地、玉關重見。未羞他、雙燕歸來,畫簾半卷。

【注釋】①張炎(1248-1319)南宋詞人。字叔夏,號玉田,又號樂笑翁。祖籍鳳翔成紀(今甘肅天水),寓居臨安(今浙江杭州)。前半生在貴族家庭中度過。宋亡以後,家道中落,貧難自給,曾北游燕趙謀官,失意南歸,落拓而終。②長門:漢武帝時,陳皇后被打入長門冷宮。

22.孔行素《至正直記》載:「張炎嘗賦孤雁詞,有雲『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人皆稱之曰張孤雁。」其中「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一句該怎麼理解?(2分)

23.這首詞整體上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4分)

22.參考答案:該句是說雁群飛行能排成一字或人,而孤雁單飛排不成字,故說寫不成書信,只能成一點,帶回一點相思。

23.參考答案:詞作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達了詞人身世飄零之感與家國之痛。全詞緊扣一「孤」字展開描寫,烘托渲染,以物喻人,將詠物與抒情合而為一,通過對孤雁的描繪,把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感盡蘊含在對孤雁這一形象的描繪中。

5. 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後回答問題。

點絳唇 紹興乙卯登臨絕頂小亭

葉夢得

縹緲危亭,笑談獨在千峰上。與誰同賞,萬里橫煙浪。

老去情懷,猶作天涯想。空惆悵。少年豪放,莫學衰翁樣。

【注】高宗朝,葉夢得任建康知府,曾成功地阻止過金兵的渡淮入侵。本篇是他晚年退居吳興後的作品,當時宋王朝南渡已有八年。

(1)請指出「萬里橫煙浪」中「橫」字的作用。(2分)

(2)試析「老去情懷,猶作天涯想」的表現手法。由此句可以聯想到曹操《龜雖壽》中的哪兩個句子?(4分)

(3)「空惆悵。少年豪放,莫學衰翁樣」,歷來為評論家所推崇。請簡要分析其表達的情感。(4分)

(1)(2分)用一個「橫」字,與 「萬里」相應,描寫出江河煙浪的寬闊和無邊無際。(2分,答出「描寫出煙浪的寬闊和無邊無際」即可)

(2)(4分)以「老去情懷」反襯「天涯想」的愛國心切,矢志不渝;「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反襯1分,分析1分,詩句2分)

(3)(4分)「空惆悵」抒發了作者雖有報國雄心卻又壯志難酬的情懷;「少年豪放,莫學衰翁樣」勉勵下一代並寄希望於下一代的愛國情懷。(兩點,每點2分)

6.閱讀下面的宋詞,根據提示,完成賞析。(7分)

少年游

北宋 柳永

參差煙樹霸陵橋,風物盡前朝。衰楊古柳,幾經攀折,憔悴楚宮腰。夕陽閑淡秋光老,離思滿蘅皋。一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憑蘭橈。

蘭陵王柳

北宋 周邦彥

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注釋】(①蘅臯:生長香草的江邊高地。②隋堤:汴河之堤,隋煬帝時所修。③寒食:清明前一天為寒食。榆火:朝廷於清明節取榆、柳之火以賜百官。

(1)劃線句都借折柳傷別,但寫法不同,請簡要分析。 (4分)

答:柳詞寫的是秋柳,用的是比喻,詩人借傷柳以傷別,一反古人「樂景寫哀情」做法,以哀景映襯手法,突出了人間離恨之深。周詞寫的是春柳,用的是誇張,設想在長亭路上,年復一年,送別時折斷的柳條恐怕要超過千尺了。表面看來是愛惜柳樹,而深層的涵義卻是感嘆人間離別的頻繁。情深意摯,耐人尋味。

(2)請分析兩首詞末句中「獨自」和「愁」在情感表達上的妙用。(3分)

答:「獨自憑蘭橈」句,收景出人,以人物行動見意,把讀者引入詞情最苦處,「獨自」二字下得沉重,寫出自己帶著深深的別離愁情倚著船漿孤身飄零而去的愁苦況。

「愁一箭風快」 「愁」字下得新奇,代行者設想,風順船疾,行人本應高興,詞里卻用一「愁」字,因為有人讓他留戀著。回頭望去,那人已若遠在天邊,只見一個難辨的身影,「愁」字包含著無限的悵惘與凄惋。

7.閱讀下面宋詞,然後回答問題。(7分)

如夢令

曹組

門外綠陰千頃,兩兩黃鸝相應。睡起不勝情,行到碧梧金井。人靜,人靜。風動一庭花影。

(1)請從動靜的角度,分析本詞的寫景特色。(3分)

(2)簡析詩人為什麼「不勝情」。(4分)

(1)「門外綠陰千頃」寫靜態,「兩兩黃鸝相應」,寫動態;(1分)「人靜,人靜」,寫靜態;「風動一枝花影」,寫動態。(1分)這兩處描寫,動、靜結合,以動襯靜(1分),營造了清幽的境界。(1分)【本小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的能力,能力層級E。兩處動靜特點各1分,意境1分。】

(2)醒來聞黃鸝兩兩相應,而人卻獨處;(1分)起行又靜不見人,唯見風動花影。(1分)這種寂寞的環境,讓詩人產生了孤獨難耐之情。(1分)

本小題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能力層級E。

8.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11分)

南歌子 賀鑄

疏雨池塘見,微風襟袖知。陰陰夏木囀黃鸝。何處飛來白鷺、立移時,

易醉扶頭酒,難逢敵手棋。日長偏與睡相宜。睡起芭蕉葉上、自題詩。

【注】賀鑄,出身於沒落貴族家庭,但他秉性剛直,不阿權貴,一生屈居下僚,鬱郁不得志。

8、詞的上片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結合內容作簡要分析。(5分)

9、詞的下片一連寫了士大夫消夏樂閑的哪四件生活瑣事?在作者筆下,這些事似乎都有一種和韻事格格不入的苦澀味,與上片大異其趣,請簡要分析(6分)

8、上片描繪出一幅閑適恬談、生機勃勃的夏日風景圖。(2分)詞人獨立庭院,點點疏雨在池塘中留下了微微的漣漪,輕風拂面而來。周圍樹木成陰,枝頭上黃鸝婉轉啼鳴,一隻不知從何處飛來的白鷺,落在池畔,遲遲不願離去。詞人觀疏雨、沐輕風、聽黃鸝、友白鷺,怡然自得,其樂陶陶。(3分)

9、寫了飲酒、下棋、睡覺、題詩四件生活瑣事。(2分,兩個1分,四個2分)飲酒而「易醉」,下棋而敵手「難逢」,字裡行間蘊含著的仍然是一種百無聊賴的心緒;夏日長長,無所事事,最適合於睡覺,作者自我解嘲;睡起題詩,則只能「自題」自賞,自取其樂。(2分)透露著作者孤寂落寞、知音難求的情懷9.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

滿 江 紅

劉克莊

金甲雕戈,記當日、轅門初立。磨盾鼻①,一揮千紙,龍蛇猶濕。鐵馬曉嘶營壁冷,樓船夜渡風濤急。有誰憐、猿臂故將軍,無功級②?

平戎策,從軍什,零落盡,慵收拾。把《茶經》《香傳》,時時溫習。生怕客談榆塞③事,且教兒誦《花間集》。嘆臣之壯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①盾鼻:盾中央的紐。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②無功級:指漢代李廣抗擊匈奴,屢立戰功,卻不得封侯。③榆塞:代指北方邊塞。

賞析:這首詞原有自注:「忽動從戎之興」,即作者忽然產生從軍杭金的念頭。

詞的上片從對往日軍營生活的回憶寫起。「記當日」表明時間是回憶往日,寫自己擔任軍門工作時的威武之氣,當時劉克莊在李狂幕府做文書,被譽為「煙書檄筆,一時無兩」。他本人也頗為自負,正所謂「少年自負凌雲筆」。接下來「磨盾鼻」三句,顯示出自己寫文書時的文思敏捷,倚馬可待;「鐵馬」兩句源自於陸遊《書憤》一詩的名句:「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曉嘶」和「夜渡」相對,表明強敵壓境,戰鬥緊迫,對仗工整。最後「有誰憐」三句,是借「李廣難封」典故表明自己曾經滿懷壯志,最後卻是無功而歸,充滿怨憤和遺憾之情。總體看來,上片在回憶往日情形時經歷了由高昂到怨憤的情緒過程。

下片是抒寫詩人心中悲涼深沉的哀嘆之情。詩人現在已是無路請纓,「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正話反說來傾訴心中的憤慨。第一句說那些杭敵恢復的方略和軍中生活的記錄,已經零落殆盡,而自己也沒有心思去整理。只能靠著焚香煮茗來打發時光,這句與辛棄疾《鶴鴿天》中「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有異曲同工之妙,表達的都是一種無奈之情。「生怕」兩句寫出過去遭遇給作者留下的傷痛,不但自己不談,而且連客人也要避之。末尾一句語出燭之武:「臣之壯也,擾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左傳》)看似嘆息時光流逝,實際上感嘆的是自己如今壯志未酬身先老,運用了曲筆的手法。

整首詞風格與辛詞極似,在慷慨淋漓之中滿含悲涼深沉之哀嘆。主題是要收復中原建立功名,曲筆的運用恰當地表現了英雄失志卻又不甘寂寞的思想。

【一詩一得】

正話反說:類似於反語,立意較為含蓄,如本詞的第二句,作者極力寫自己放棄抗敵大計,一門心思致力於溫習茶經香譜、教孩子誦讀《花間集》這樣平庸日常的瑣事。一個「時時」,一個「生怕」,從反面表達了自己恢復山河的抱負難為所用的無奈和悲哀。這種無奈和悲哀對於作者來說,難以直面,只能出以自嘲的口吻。這正話反說的背後,有著作者對時光虛擲、壯志難酬的深沉傷痛。

⑴上闋「磨盾鼻,一揮千紙,龍蛇猶濕」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麼作用?(3分)

答案:【誇張、比喻(1分)。傳神地顯示了草擬文書時筆走龍蛇、倚馬可待的超人才氣和躊躇滿志的精神狀態(2分)。】

修辭手法(誇張、比喻、借代),答對其中一種得1分;答對其中兩種得2分;多答不扣分。扣住「比喻」、「借代」或「誇張」手法分析作用且表述準確,則再得2分。

⑵上闋「鐵馬曉嘶營壁冷,樓船夜渡風濤急」兩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戰爭場面?(3分)

答案:【天剛黎明,寒氣侵人,披著鐵甲的戰馬已嘶鳴起來,奔赴戰場;黑夜裡,狂風呼嘯,怒濤翻滾,高大的戰船正在搶渡(2分)。這兩句生動地描繪出兩軍交戰的驚心動魄的場面(1分)。】

語句通順,描述基本準確,一句1分;採用分總或總分結構均可;生硬翻譯,則此處的2分不可賦予。概括,意對即可,1分;若概括不準確,此處的1分,不可賦予。

⑶這首詞主要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4分)

答案:【上闋,以李廣自況,表達了雖有戰功卻不獲封賞的怨憤之情(2分);下闋,通過敘寫溫書、課子、懶得整理舊時詩文疏奏等貌似閑散的生活,表達了英雄失路、壯懷難伸的隱痛和酸苦(2分)。】

感情,3分;答出其中(①雖有戰功卻不獲封賞的怨憤之情,②英雄失路、壯懷難伸的隱痛和酸苦)一種,得2分;兩種,得3分;意對即可。若聯繫詩句作答,則再得1分。

10.讀下面這首詩,完成①-③題。(17分)

梅花引 荊溪阻雪

(南宋)蔣捷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遊。舊遊舊遊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雲,濕透木棉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①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這首詞以「白鷗問我泊孤舟」起筆,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引出孤舟受阻的題意。

B.「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以問句形式,直接回答了「是身留,是心留」的問題。

C.「花外樓,柳下舟」回憶和故友同游的情景,與眼前冷清凄寒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

D.詞中「舊遊」「夢也」等詞語的重疊使用,使作品表達的情感迴環跌宕,讀來韻味十足。

②請結合詞句簡要分析詞中「我」的形象。(4分)

③結尾「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是怎樣表達詞人的愁情的?請加以解說。古詩詞中寫愁情的名句還有很多,如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請從你熟悉的古詩詞中另外舉例,賞析其表達效果。(10分)

① B(3分)

②(4分)答題要點:

(1)答出形象特點:孤獨、愁苦的詞人形象。(2分)

(2)結合詞句分析:從神態、心理、動作、環境、側面等方面分析,能夠表現出詞人形象即可。(2分)

③答題要點:

第一問:寫出表現手法(映襯、擬人),並能結合詞句恰當分析。(3分)

第二問:舉例準確(1分),能進行賞析(3分),語言表達通順(3分)。

1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少年游

蘇軾

潤州作,代人寄遠。

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

對酒捲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卻是姮娥①憐雙燕,分明照、畫梁斜。

註:①姮娥,即嫦娥。

(1)上闋「雪」與「楊花」互喻,構思巧妙,試分析這兩個意象在表情達意方面所起的作用。(4分)

(2)結合詩句分析下闋運用了什麼手法,表達了主人公怎樣的情感。(4分)

(1)雪與楊花代表著兩種不同節候的特點,一可以形象地表示氣候由冷到極暖,雙方離別時間之長,從而表達對遠人深深的思念;(2分)二可以構成潔白迷濛的景象,象徵著純真而紛亂的情思。(2分)

(2)想像(聯想)、反襯、擬人。把月照樑上燕想像為月中嫦娥只垂愛於成雙成對的燕,而不顧憐空閨獨守之人,表達了主人公的孤寂和思念。由雙棲燕聯想到單棲人,反襯出獨守空閨的孤單寂寞。(手法任答一種1分,分析1分,情感2分。)

12.閱讀下列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破陣子

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1)杜甫在《蜀相》中寫道「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在晏殊的這首詞中作者也寫到了黃鸝鳥的聲音--「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試結合原詩詞,簡要分析二者所表達的感情有何不同。(4分)

(2)詞的下闋寫人物,試簡要分析青年女子是一個怎樣的形象,並說說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刻畫這一青年女子形象的。(4分)

(1)答案:《蜀相》中,作者寫黃鸝鳥的叫聲是用了以動襯靜的寫法,用黃鸝鳥的叫聲反襯出諸葛亮祠堂周圍的寂寥冷落,寄託著詩人對諸葛亮身後凄涼的哀嘆和同情。亟盼良相賢才平叛定國,抒發了報國無門的無奈與悲憤之情。同時也有物是人非、歷史滄桑的感慨。

晏殊的《破陣子》用黃鸝鳥的叫聲襯托出周圍的幽靜,寫出了春光的美好,抒發了熱愛春光的歡快自在之情。

(2)答案:活潑天真、純潔無瑕的少女形象。作者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刻畫青年女子形象--聲音: 巧笑,表情和動作:逢迎、笑從雙臉生,心理:疑怪昨宵春夢好。

13.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眼兒媚

無名氏

蕭蕭江上荻花秋,做弄許多愁。半竿落日,兩行新雁,一葉扁舟。

惜分長怕君先去,直待醉時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後日眉頭。

(1)這首詞的上下兩片都圍繞一個「愁」字抒寫情緒,但在寫法上有所不同,請寫出其中的兩點不同。(4分)

(2)這首詞里的數量詞和時間名詞的運用很有特色,請結合詞句分別進行簡要賞析。(4分)

(1)(4分)①上片從空間落墨,下片從時間著筆;②上片借景物描寫渲染愁緒,下片用心理描寫表達愁緒(或直接抒寫離別的痛苦)。(酌情給分。)

(2)(4分)這首詞上片使用了「半竿」「兩行」「一葉」等數量詞,描寫那西沉的太陽只剩半根竹竿那麼高了;兩行新雁越飛越遠,飛往南方老家去了;眼前的這一條小船,就要載著我的朋友(或郎君)別我而去了。數量詞表達準確,對仗工整,使離別之景飽含愁情。(2分)下片使用了「今宵」「明朝」「後日」這些時間詞,巧用「今、明、後」寫時間的推移,配以「宵、朝、日」三字,則又有了夜晚、早晨、白天的變化,在虛實結合中渲染了無盡的愁思。(2分)(酌情給分。)

14. 閱讀下面這兩首元曲,回答8~9題。(8分)

天凈沙· 秋 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8.請分別說出「輕煙老樹寒鴉」的「寒」字、「枯藤老樹昏鴉」的「昏」字的妙處。(4分)

9.請簡要分析這兩首元曲的不同之處。(4分)

8.「輕煙老樹寒鴉」的「寒」字,突出了深秋的特點, 渲染了冷寂的氣氛,表達了惆悵之情。(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得2分) 「枯藤老樹昏鴉」的「昏」字,點明了時間日漸黃昏,與「夕陽西下」相呼應,引發了作者的羈旅之愁。(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得2分)

9.不同點有:①《秋》表達了孤寂惆悵之情,這種惆悵失落之情在後來似乎得到了些許安慰;而《秋思》主要表達了羈旅之愁。②從表達情感的方式上看,《秋》比較含蓄蘊藉;而《秋思》則有直抒胸臆的內容。③《秋》的寫景順序為由遠及近;而《秋思》的寫景順序是由近及遠。④《秋思》的意境比《秋》更為凄清闊遠。(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得4分,其他能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15.閱讀下面宋詞,然後回答問題。(7分)

臨江仙 送錢穆父①

蘇軾

一別都門三改火②,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樽前不用翠眉輩。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錢穆父:蘇軾的友人,時被謫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⑧筠:竹。

(1)「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句運用了何種修辭手法?讚揚了友人什麼樣的品格?(4分)

(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認為豪放達觀,有人認為失意惆悵,你的看法呢?簡要分析。

(1)運用了比喻和對偶的手法,讚揚了友人淡泊、堅貞的品格.(4分,「手法」2分,「品格」2分)

(2))①是豪放達觀,意在勸慰他人。詩人認為人生如行旅,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自當隨遇而安。表現了詩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洒脫情懷。②是失意傷悵。意在感傷自身。詩人認為自己和友人一樣不幸。表達了詩人對仕宦浮沉的惆悵,對身世飄零的慨嘆。③如說既有豪放達觀,又有失意惆悵,心境複雜,言之成理亦可。(4分,其中「看法」1分,聯繫作品分析3分)

16. 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詞後題目。

六幺令

次韻和賀方回金陵懷古,鄱陽席上作

李綱①

長江千里,煙淡水雲闊。歌沉玉樹②,古寺空有疏鍾發。六代興亡如夢,苒苒驚時月。兵戈凌滅。豪華銷盡,幾見銀蟾自圓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樹森如發。誰念遷客歸來,老大傷名節。縱使歲寒途遠,此志應難奪。高樓誰設。倚闌凝望,獨立漁翁滿江雪。

【注】①李綱(1083-1140)字伯紀,號梁溪先生,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一度起用為相,曾力圖革新內政,僅七十七天即遭罷免。多次上疏,陳抗金大計,均未被採納。②玉樹,指《玉樹後庭花》,為南朝陳後主為其愛妃張麗華所制。

8.詞的上片,詩人為了凸顯「六代興亡如夢」的物是人非之感,主要運用了哪種表現手法?請結合具體詞句作簡要分析。(6分)

9.詞的下片提到了「漁翁」的形象,請簡要概括這一形象的特點,並說明詩人寫到這一形象的用意。(5分)

8.詞的上片主要運用了對比(2分)的表現手法來表達感慨。詩人以「千里長江」、「古寺疏鍾」、「天上銀蟾」的存在與金陵的衰亡進行對比,(2分)鮮明地表達了「六代興亡如夢」的感慨。(2分)

〖或〗詞的上片主要運用了反襯(2分)的表現手法來表達感慨。詩人以「千里長江煙淡水闊,古寺疏鍾迴響不絕,天上銀蟾圓缺自若」的永恆自然之景,反襯金陵的衰亡(2分),鮮明地表達了「六代興亡如夢」的感慨。(1分)

(答「借景抒情」、「用典」等雖用到,但不是主要的手法,酌情給分,不超過3分。)

9.漁翁是一個獨立不移、堅韌不拔的形象。(2分)詩人化用柳宗元《江雪》中的詩句,以漁翁的形象自比,(1分)來表達自己雖境遇多舛,但仍矢志不移,堅持抗金,挽救民族危亡的決心。(2分)

17.閱讀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後面的問題。(6分)

[雙調]沉醉東風 重九

[元]盧摯

題紅葉①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②?

【注】①相傳,唐代有一宮女在紅葉上題詩,經御溝流出宮外,為一讀書人所得。後來宮中遣放宮人,題詩的宮女就嫁給了那個讀書人。②「白衣送酒」的典故出自南朝宋檀道鸞《續晉陽秋》:「陶潛九月九日無酒,於宅邊菊叢中摘盈把,坐其側久,望見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後歸。」

⑴請賞析「月落山容瘦」的「瘦」字的妙處。(3分)

⑵請賞析「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 ?」所蘊涵的思想感情。(3分)

⑴示例: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秋天草木凋零,月落時分山影斜長顯得清瘦的姿態。(3分)

⑵示例:表達了作者在重陽佳節,面對衰柳寒蟬的滿目秋景,卻無人作陪的淡淡哀愁。(3分)

18.閱讀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後面題目。(6分)

[雙調]壽陽曲

貫雲石

新秋至,人乍別①,順長江水流殘月。悠悠畫船東去也,這思量起頭兒一夜②。

【注】①乍:猝然。②起頭兒一夜:指別後第一夜。

(1)這首小令從哪幾方面來表現主人公的離愁別緒?請簡要說明。(3分)

(2)這首小令如何運用寓情於景的表現手法來抒情?請簡要分析。(3分)

(1)(3分) 從離別的時令、離別時的情景、別後的感受來表現主人公的離愁別緒。

(2)(3分) 答案示例:這首小令採用「新秋」「水流」「殘月」等意象,描繪出一幅冷落蕭索的畫面,渲染了離別的傷感氣氛,將抽象的離愁別緒寓於具體的景物之中。

19.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

木蘭花

乙卯吳興寒食

張先

龍頭舴艋吳兒競,筍柱鞦韆游女並。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

行雲去後遙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靜。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1)本詞上片敘寫了哪些場景?營造了怎樣的氛圍?(4分)

(2)「行雲去後遙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靜」兩句的寫景有何特點?(4分)

(3)末句中「無影」二字歷來為人稱道,請賞析其佳妙之處。(2分)

(1)詞的上片敘寫了吳中健兒駕舞龍舟、游女盪鞦韆、遊人踏青三個場景,營造了熱鬧、歡快的氛圍。(三個場景各1分,氣氛1分)

(2)運用了視聽結合的手法,從視覺的角度描寫了行雲去後遠山籠罩在暮色中,從聽覺角度描寫了白天的笙歌已經停止,喧囂了一天的池院安靜下來,兩句話營造出了靜謐的氛圍,與上片中的熱鬧形成鮮明的對比。(答出手法2分,結合詩句闡述2分)

(3)「無影」寫出了月色清明,甚至可以看到細小的楊花飛舞,但是月色明而不亮,所以楊花飛過而無影,這樣就使得庭院中的一切景緻都蒙上了一層輕霧,別有一種朦朧之美。(2分)

20.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蘇 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②後,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城北。當時蘇軾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舊俗寒食節不舉火,節後舉火稱新火。

(1)詞的上片寫了些什麼景?通觀全詞,在寫景上有何特色?(4分)

(2)從這首詞中,你讀出詞人怎樣的情感?(4分)

(1)春天還沒有過去,楊柳在和煦的春風中飄蕩。登上超然台眺望,只見半溝護城河的春水,滿城的春花,煙雨籠罩著千家萬戶。作者寫景,注意色彩上的強烈對比作用,把春日裡不同時空的色彩變幻,用明暗相襯的手法傳神地傳達出來,有「以樂景襯哀情」的成分。答出一點即可得2分。(2)寄寓了作者對故國.故人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對有家難回.有志難酬的無奈與悵惘。最後詞人為解脫苦悶而自我心理調適,認為必須超然物外,忘卻塵世間一切,而抓緊時機,借詩酒以自娛。

2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

浣 溪 沙

蘇軾

風壓輕雲貼水飛,乍晴池館燕爭泥。沈郎多病不勝衣①。

沙上不聞鴻雁信,竹間時聽鷓鴣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①沈郎:南朝詩人沈約,體弱多病。此處是詩人自指。

8.這首詞上闋的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其用意是什麼? (6分)

9.詞的最後一句「此情惟有落花知」含蘊豐富,耐人尋味,請簡要分析它包含了哪幾重意思? (5分)

8.這兩句描繪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春天的畫面:春日和風吹拂大地,薄雲貼水迅飛,天氣初晴,銜泥新燕正軟語呢喃(描述畫面2分,畫面特徵1分);以樂景寫哀情(或「以樂襯哀」「反襯」「先揚後抑」)(手法1分);面對如此良辰佳景作者卻用沈約之典,說自己腰圍帶減,瘦損不堪,這與萬物盎然形成反差,樂景、哀情相襯,愈見詩人的感傷(簡析2分)。

9.「此情」是指詩人孤獨寂寞和思念故舊親人的感情(1分);第一重,這種情感無人理解,惟有落花能知,足見作者心情之孤獨;第二重,落花之所以能理解作者的心情,是因為作者的命運與落花相似,同病相憐;第三重,即使落花能理解作者心情,但落花無言,無可勸慰,更顯作者心情之凄惘。(每點2分,答出2點即可)

22.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後回答問題。

鷓鴣天

(金)元好問①

百囀嬌鶯出畫籠,一雙蝴蝶殢②芳叢。蔥蘢花透纖纖月,暗澹③香搖細細風。 情不盡、夢還空,歡緣心事淚痕中。長安西望腸堪斷,霧閣雲窗又幾重。

註:①元好問:1190-1257,太原秀容(今山西)人,金亡不仕元。1233年,蒙古軍攻陷金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後,元好問與一些官民被羈管在聊城(在山東),過半是囚徒半是苦工的俘虜生活。這首詞即寫在其作為階下囚期間。②殢:停留。③暗澹:這裡指香氣清淡。

(1)請寫出上闋中能反襯作者當時被羈管生活的語句?(2分)

(2)下闋「歡緣心事」中的「心事」主要有哪些?(4分)

(3)這首詞的上下闋抒情方式有什麼不同?請作簡要分析。(4分)

(1)百囀嬌鶯出畫籠 一雙蝴蝶殢芳叢(每句1分)

(2)對國家滅亡的痛心和鬱憤(2分),對家人的思念、對家人處境的擔憂(2分)。

(3)上闋間接抒情,通過鶯出畫籠、蝴蝶殢花、花透月光、輕風送香等美好景象的描寫,隱約傳達出作者的憂傷(2分);下闋直抒胸臆,以深情難訴、美夢幻空、滿面淚痕、愁腸寸斷來抒發自己的愁思和鬱憤(2分)。

23閱讀下面的詩詞,根據提示完成賞析。(7分)

春夜聞笛①

唐 李益

寒山②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

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

採桑子③

南宋 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雲。萬里煙塵,回首中原淚滿巾。

碧山相映汀洲冷,楓葉蘆根。日落波平,愁損辭鄉去國人。

注釋:①李詩是詩人謫遷江淮時所作。②寒山,今江蘇徐州市東南,是東晉以來淮泗流域戰略要地,屢為戰場。③周必大在《二老堂詩話》說朱敦儒「靖康離亂,避地自江西走二廣」 。

(1)兩首詩傳情達意都藉助了「雁」這一意象。李詩借大雁春來北飛,言遷客欲歸不得(雁歸而人留),寄喻得體,襯托有方。朱詩借旅雁自比,以萬里反襯自身的孤單,寫雖在戰亂中來到江南作客,但仍無法忘懷那「萬里煙塵」的中原,比喻形象,對比鮮明。(3分)

(2)兩詩中都有一「淚」字,但抒發的情感並不相同,請簡要分析。(4分)

答:李詩之淚是自傷身世之淚,表現了詩人被貶南方,渴望北歸而不能的遺憾與怨恨;(2分)朱詩之淚是憂時傷世之淚,表現了詩人因中原淪陷被迫漂泊江南的離愁別恨與擔憂時局的愛國情懷。(2分)

24.閱讀下面這首清詞,然後回答問題。(6分)

踏莎行

呂碧城

水繞孤村,樹明殘照,荒涼古道秋風早。今宵何處駐征鞍?一鞭遙指青山小。

漠漠長空。離離衰草。欲黃重綠情難了。韶華有限恨無窮。人生暗向愁中老。

註:呂碧城,晚清四大女詞人之一,一生坎坷波折,先後投身於報紙編輯、女子教育等社會活動,充滿強烈的愛國熱忱。此詞作於1902年,詞人時年20歲。

1.「今宵何處駐征鞍?一鞭遙指青山小」刻畫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2分)

2.這是一首人生應時感懷之作,結合全詞分析詞人是怎樣來表現「愁恨」之重的?(4分)

(1)①不畏路途艱險,②意氣風發,或英姿颯爽,或躊躇滿志。

(2)①運用寓情於景的抒情手法。將「孤村」「殘照」「古道葛涼」「離離零草」等意象組成接連不斷的畫面,來渲染凄清蒼涼的氣氛,烘託人物悲涼阿心境,和征途的愁苦。②直抒胸臆,最後二句直接抒發詞人心中的壓抑和沉悶。③「韶華」句運用對比,將韶華有限和恨無窮相對比,來表現詞人的壯志難酬。

25.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鵲橋仙·七夕  范成大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注】爭:怎。

(1)對於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此詞說「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而秦觀說「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請簡要分析二者所表達的感情側重點有何不同。(4分)

【答案提示】此詞感情悲傷,認為見面的歡喜抵不上原來的離愁,隨著離別又添了新的離別的悲傷,感情側重於相見前後的悲傷,只看到了消極的方面;秦詞寫深沉的愛情,認為感情只要是長久,就不在乎是否日夜相守,是對離別人的勸慰,側重於表現情感之深,態度積極。

(2)此詞多處採用了對比襯托的藝術表現方法,請舉出兩例並結合作品賞析。(4分)

【答案提示】月、風襯托雙星相逢,新歡與舊愁的比較。

26.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臨江仙 朱敦儒

直自鳳凰城破後,擘釵破鏡分飛。天涯海角信音稀。夢回遼海北,魂斷玉關西。

月解重圓星解聚,如何不見人歸?今春還聽杜鵑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註:①此詞大約是在靖康之難十四年後朱敦儒避亂南方時寫的,當時正好鳳凰城破。 ②鳳凰城:因漢長安城中有鳳凰闕,故漢唐時長安又稱鳳凰城。

(1)這首詞的上片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4分)

(2)有人說「今春還聽杜鵑啼」一句,看似平常,實則富有表現力。你的看法呢?請簡要分析。(4分)

(1)城破、擘釵破鏡、信音稀,寫出了國難當頭、親人離散、夫妻慘別的景象;夢回、魂斷,則寫出山長水遠、音信難通的痛苦和無奈。(2分)抒發了國破家亡的悲痛之情。(2分)

(2)此句飽含著作者年年希望又年年失望的無限辛酸。新的一年,籠罩在他心頭的陰影仍是那樣沉重;那杜鵑啼聲中所特有的凄切悲苦的含義,宣告了主人公所遭受的又一次打擊。(2分)「還」字,貫穿了過去與現在,交織著年年期望中的等待和等待中的失望,又對以後的狀況作了一定的暗示。此句看似平常,實則出筆極為沉重,有千鈞不敵之力。(2分)

27.閱讀下面的宋詞,回答問題。(7分)

鵲橋仙

陸遊

華燈縱博,雕鞍馳射,誰記當年豪舉?酒徒一一取封侯,獨去作江邊漁父。

輕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斷蘋洲煙雨。鏡湖元自屬閑人,又何必官家賜與①!

【注】①唐代詩人賀知章老去還鄉,玄宗曾下詔將與鏡湖相連通的一個小湖賜給他以示矜恤。

(1)詞的上闋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請結合詞句簡要分析。(4分)

(2)請結合對全詞的理解,說一說「鏡湖元自屬閑人,又何必官家賜與!」一句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1)詞的上闋主要運用了對比的表現手法。前三句將難忘的戎馬生涯與現在無人記起的寂寞凄涼形成對比(或答「第一、二兩句追憶當年的豪舉與現在獨作江邊漁父的閑散形成對比」),表現自己理想成空的寂寞凄涼(或答「失落」「落寞」「惆悵」等);後兩句中將終日酣飲耽樂的酒徒反倒受賞封侯與志存恢復的有志之士卻被閑置不用形成對比,表現了對世道不公的憤懣不平之情。(4分;手法2分,內容與情感分析2分)

如答出對比和虛實結合,並分析合理,同樣給分。

(2)這兩句的意思是:這鏡湖風月本來就只屬於閑人,還用得著你官家賜與嗎?表達了詞人對官家的輕蔑之態和內心的憤慨不平之情。(3分)

28.閱讀下面的宋詞和元曲,然後回答問題。(8分)

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君獻

蘇軾

霜隆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若為酬?但把清樽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蟾宮曲·九日

張可久

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風白髮,蝶愁來明日黃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

註:①九日:農曆九月九日,中國人素有登高思鄉習俗。

(1)蘇詞和張曲都有了「明日黃花」的典故,其含義是否相同?請結合詞曲簡要分析說明。(4分)

(2)張曲中「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描寫的是什麼情景?是否與主題有關?(4分)

(1)蘇詞的「明日黃花蝶也愁」因「萬事到頭都是夢」引出,喻良辰易逝,好花難久,正因為如此,今日對此盛開之菊,更應開懷暢飲,盡情賞玩。榮辱得失、富貴貧賤,都是過眼雲煙;世事的紛紛擾擾,不必耿耿於懷。表現了蘇軾的曠達情懷。(2分)

張曲的「蝶愁來明日黃花」因「人老去西風白髮」而引起。作者感嘆時光流逝之快,人生易老,有「倦客思家」的感懷。(2分)

(2)「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憶從前歌舞昇平的歡樂景象,用從前歌舞昇平的稍縱即逝襯托現實中人老白髮的凄涼,表現了遊子不再留念他鄉,而是思念故鄉的情懷,這恰是主題的歸好表達。

29.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8-9題。

柳梢青 · 春 感

劉辰翁①

鐵馬蒙氈,銀花灑淚,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頭戲鼓,不是歌聲。  那堪獨坐青燈想故國、高台月明。輦下②風光,山中歲月,海上③心情。

[注]①劉辰翁:南宋末年著名詞人。南宋滅亡以後,曾參加抗元鬥爭,晚年隱居故鄉山中,從事著述。②輦下:京師。③海上:漢蘇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牧羊於北海上,矢志守節。

8.詞的上闕從哪些方面表現「城」之「愁」?(5分)

9.聯繫全詞,簡要分析「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三句分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6分)

8.(5分)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表現作者的憂愁。(1分)視覺方面:「鐵馬蒙氈」,整個臨安城已處於元軍鐵蹄的蹂躪之下,「銀花灑淚」,花燈流淚,渲染了全城凄慘陰森的氛圍(2分)。聽覺方面:帶有北方游牧民族情調的「番腔」,街頭演出的異族的鼓吹雜戲,一片嘔啞之聲,在忠於故國的南宋遺民聽來根本不能稱為「歌聲」 (2分)。

9.(6分)「輦下風光」指心念故國,然而風光不再,表現亡國之痛(2分); 「山中歲月」指自己身之所在,表現身在山中、報國無門的憾恨(2分);「海上心情」則是自己志之所向,借蘇武牧羊矢志守節之典進一步表明自己守節不仕的志向(2分)。

30.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下面8-9兩題。(11分)

鷓鴣天·送人

辛棄疾

唱徹《陽關》淚未乾,功名餘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8.「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蘊含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運用了哪種表現手法?(5分)

9.這首詞以「送人」為題,下片寫出了哪兩層新意?(6分)

8.翹道遠望,依依不捨的惜別之情;路途艱險,祝福平安的關切之情;山向水長,前程迷茫的鬱悶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於景。

9.不應把離別(相聚)視為人世間唯一悲痛(歡樂)的事。人世間的風波遠比路途風波險惡得多。

[解析] 從題目中可知本詞的內容是送別。本是送別人卻說「浮天水送無窮樹」,把送別寫得含蓄,道出了惜別之情。「無窮樹」暗指路途遙遠,關切之情溢於言表。「帶雨雲埋一半山」中「雨雲」透露出前途迷茫,內心因此鬱悶。

從下片「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人有間行路難」中可以看出。

31.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

蘇幕遮

范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菩薩蠻

李清照

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時燒,香消酒未消。

(1)這兩首詞的上闋都有寫景的句子,「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風柔日薄春猶早」,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3分)

(2)兩首詞的主題是否相同,風格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4分)

8.「山映」三句:傍晚,夕陽映照在遠處的山巒,碧色的遙天連著秋水綠波,凄凄芳草,一直先遠處延伸,隱沒在斜陽照映不到的天邊,表達出鄉思離情。(2分)「風柔日薄春猶早」:春天剛到,雖然陽光還較微弱,但風已變得柔和,不像冬天那樣剛猛,天氣已經漸漸暖和起來,使人心情愉悅。抒發了欣喜之情。(3分)

9.兩首詞的主題相同,都抒發了鄉思離情。(2分)但范詞的抒情比較直接,(結合賞析2分)李詞的抒情是委婉含蓄。(結合賞析2分)

賞析:[范詞: 「黯鄉魂」二句,直接托出心頭縈繞不去、糾纏不已的懷鄉之情和羈旅之思。明月皎皎,反而使他倍感孤獨與悵惘,於是不由得發出「休獨倚」之嘆。

李詞:早春又是乍暖還寒時節,小睡起來,微寒侵膚,剛才插到鬢上的梅花也已枯凋。詞人不說心情的轉變,只用天氣的輕寒和梅花的凋殘,暗示其意識流程。詞人沒有說自己如何沉溺於但願長醉不復醒的醉夢中,只說醉卧時所燒的沉香早已爐滅香消,而詞人還宿酲未解。而醉醒時鄉思的凄苦,盡於言外可見。

32. 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臨江仙 徐昌圖

飲散離亭西去,浮生常恨飄蓬。回頭煙柳漸重重。淡雲孤雁遠,寒日暮天紅。

今夜畫船何處?潮平淮月朦朧。酒醒人靜奈愁濃。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

(1)把「回頭煙柳漸重重」中的「漸」字改為「卻」好不好?請簡要分析。(4分)

(2)這首詞的下闋與柳永的《雨霖鈴》(寒蟬凄切)有異曲同工之妙,從全詞來看,所表達的情感是否完全相同?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4分)

(1)不好。「卻」字只是表現出被重重煙柳擋住視線,「漸」字則生動的表現出詞人離別時不斷回顧的情態,然而越行越遠,柳色逐漸轉濃,突出詞人不忍離去的情懷,愈來愈深的離愁。

(2)不完全相同,柳詞主要表現對戀人的眷戀和離別之愁,而徐詞中不僅表達了深深的離愁別緒,而且「浮生常恨飄蓬」和對未來旅途的想像,「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等句,還表現了孤寂凄涼、飽經漂泊的羈旅之愁。

33.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8分)

淡黃柳

[宋]姜夔

客居台肥南城赤欄橋之西,巷陌凄涼,與江左異。唯柳色夾道,依依可憐。因度此闋,以紓客懷。

空城曉角,吹入垂楊陌。馬上單衣寒惻惻,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強攜酒,小橋宅,怕梨花落盡成秋色。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注】金人入侵,南宋偏安江南,合肥當時已成邊區。

1.詞的上闋營造了怎樣的意境?-怎樣營造的?試從描寫的角度加以簡析。(4分)

2.序中點明寫此詞「以紓客懷」,說說詞人有什麼樣的「客懷」。(4分)

1.凄涼(凄清岑寂),詞人從聽覺角度描寫了曉角,從觸覺角度描寫了天氣的寒冷,從視覺角度描寫了空城和柳色,這些描寫寫出了巷陌凄清和詞人的孤寂。

2.①客居異鄉的惆悵(思鄉),②惜春傷春的情緒,③為國家和時局而憂懼。

34.閱讀下面這兩首元曲,回答1~2題。(8分)

天凈沙· 秋 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請分別說出「輕煙老樹寒鴉」的「寒」字、「枯藤老樹昏鴉」的「昏」字的妙處。(4分)

2.請簡要分析這兩首元曲的不同之處。(4分)

1.「輕煙老樹寒鴉」的「寒」字,突出了深秋的特點, 渲染了冷寂的氣氛,表達了惆悵之情。(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得2分) 「枯藤老樹昏鴉」的「昏」字,點明了時間日漸黃昏,與「夕陽西下」相呼應,引發了作者的羈旅之愁。(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得2分)

2.不同點有:①《秋》表達了孤寂惆悵之情,這種惆悵失落之情在後來似乎得到了些許安慰;而《秋思》主要表達了羈旅之愁。②從表達情感的方式上看,《秋》比較含蓄蘊藉;而《秋思》則有直抒胸臆的內容。③《秋》的寫景順序為由遠及近;而《秋思》的寫景順序是由近及遠。④《秋思》的意境比《秋》更為凄清闊遠。(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得4分,其他能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35.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①-③題。(7分)

怨王孫

李清照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清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旱。

①對這首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上闋的「秋已暮」點明深秋時節,本詞寫的是深秋觸日所見的特定景色。

B.本詞中的「紅稀香少」與《如夢令》中的「綠肥紅瘦」有異曲同工之妙。

C.下闋的「洗」字,將植物著露水後的清新、肅爽的特點突出出來。

D.尾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從鷗鷺的角度抒發情感,更為含蓄、深切。

②這首詞抒發了什麼情感?請結合詞句回答。(4分)

①D(擬人)

②抒發對深秋時節山水風光的喜愛和愉悅之情。如「湖上風來波浩渺」,寫出了秋高氣爽之景,令人心曠神怡,「水光山色與人親」寫出了詩人對風光的喜愛之情。而「蓮子」「荷葉」「清露」「蘋花」「汀草」「眠沙鷗鷺」這樣的清新之景也寄寓著詩人的喜悅之情。

36.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後回答問題。

鷓鴣天

(金)元好問①

百囀嬌鶯出畫籠,一雙蝴蝶殢②芳叢。蔥蘢花透纖纖月,暗澹③香搖細細風。 情不盡、夢還空,歡緣心事淚痕中。長安西望腸堪斷,霧閣雲窗又幾重。

註:①元好問:1190-1257,太原秀容(今山西)人,金亡不仕元。1233年,蒙古軍攻陷金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後,元好問與一些官民被羈管在聊城(在山東),過半是囚徒半是苦工的俘虜生活。這首詞即寫在其作為階下囚期間。②殢:停留。③暗澹:這裡指香氣清淡。

(1)請寫出上闋中能反襯作者當時被羈管生活的語句?(2分)

(2)下闋「歡緣心事」中的「心事」主要有哪些?(4分)

(3)這首詞的上下闋抒情方式有什麼不同?請作簡要分析。(4分)

(1)百囀嬌鶯出畫籠 一雙蝴蝶殢芳叢(每句1分)

(2)對國家滅亡的痛心和鬱憤(2分),對家人的思念、對家人處境的擔憂(2分)。

(3)上闋間接抒情,通過鶯出畫籠、蝴蝶殢花、花透月光、輕風送香等美好景象的描寫,隱約傳達出作者的憂傷(2分);下闋直抒胸臆,以深情難訴、美夢幻空、滿面淚痕、愁腸寸斷來抒發自己的愁思和鬱憤(2分)

37.閱讀下面這首元曲,然後回答問題。(8分)

[雙調]水仙子 詠江南

張養浩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芰荷叢一段秋光淡,看沙鷗舞再三,卷香風十里珠簾。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處颭,愛煞江南。

(1)試簡要分析這首元曲在景物描寫上「動靜結合」的特點及表達效果。(5分)

(2)古典詩歌的意境,分「無我之境」與「有我之境」,你認為此曲屬哪一種?簡要舉例分析。(3分)

(1)(5分)江上煙波蕩漾,山中霧氣氤氳,動靜相映,更顯出煙水迷茫的韻致;(1分)畫檐連接不斷,殘荷叢生,安靜恬淡;(1分)沙鷗飛舞,珠簾漫卷,給畫面增添了幾許搖曳之姿;(1分)畫船馳來,酒旗招展,寧靜之中顯出濃郁的生活氣息。(1分)這樣,動靜結合更加突出了江南的美麗可愛。(1分)

(2)(3分)應為「有我之境」。(1分)這首元曲看似描寫客觀景物,但處處有「我」。如「看沙鷗」就是「我」在看;「芰荷叢一段秋光淡」之「淡」也包含著「我」的感受;「愛煞江南」更是「我」情不自禁的情感表白。(2分,任舉一例即可。)

38.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離 亭 燕

張昪①

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瀟洒。水浸碧天何處斷?霽色冷光相射。蓼嶼荻花洲,掩映竹籬茅舍。

雲際客帆高掛,煙外酒旗低亞②。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

[注]①張昪:南宋初人,作者經歷了宋由盛到衰的時代轉變。此詞為作者退居期間所作。②低亞:低垂。

(1)賞析上闋「水浸碧天何處斷」一句中「浸」字的妙處。(3分)

(2)聯繫整首詞,簡要分析「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一句蘊涵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5分)

(1)「浸」有浸染之意,(1分)一個「浸」字描繪出天幕低垂.天空彷彿被江水滲透的景象,表現出天水相連、渾然一色的宏大開闊的意境。(2分)

(2)表達了作者擔憂時政的惆帳之情和無人可訴的孤寂之感。(2分)詩人靠著層樓,面對清秋景象,想到歷朝興廢盡人漁樵閑話,心中不免生出國家興衰的慨嘆和擔憂時政的惆悵之情;(2分)詩人面對清秋寒日西下之景,獨倚層樓,「無言」寂寞,更生出一種無人可訴的孤寂和無奈。(1分)

39.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長相思

李白

長相思,在長安。絡緯①秋啼金井闌②,微霜凄凄簞色寒③。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雲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註解】①絡緯:又名莎雞,俗稱紡織娘。 ②金井闌:精美的井闌。

③簟色寒:指竹席的涼意。

(1)「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簞色寒」一句描繪了怎樣的景象?請簡要分析。(4分)

(2)請談談「孤燈不明思欲絕」一句中「孤」字的表達效果。(4分)

(1)描寫了深秋時節,孤獨幽居的凄涼景象。(步驟一,1分)時令已是深秋,紡織娘在井欄邊悲涼鳴叫;霜露凄凄送寒氣,竹席上涼寒逼人,清冷落寞,難以入眠。(步驟二,2分))從聽覺和感覺的角度表現了詩人孤棲,內心凄涼落寞之感和思念之苦楚。 (步驟三 1分)

(2)「孤」孤獨,孤苦之意。一個「孤」字不僅寫燈,也是人物心理寫照。(步驟一,1分 )「孤」字,明寫一盞寒燈,昏暗凄清,引起思念。「孤燈不明」引人「思欲絕」,「思欲絕」的人兒在孤燈下形單影隻,孤零零冷清清。(步驟二,2分) 形象表達了詩人的處境和內心的愁思(孤苦無奈的思念)。(步驟三,1分)(「表明此詩的意旨在抒寫詩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實現的苦悶」也可得分。)

詩歌賞析

【韻譯】:

長相思呵長相思,我們相思在長安,秋天蟋蟀常悲鳴,聲聲出自金井闌。

薄霜凄凄送寒氣,竹席已覺生涼寒;夜裡想她魂欲斷,孤燈伴我昏暗暗。

捲起窗帘望明月,對月徒然獨長嘆;如花似玉美人呵,彷彿相隔在雲端!

青青冥冥呵,上是無邊無垠的藍天,清水渺渺呵,下是浩浩湯湯的波瀾。

天長長來地迢迢,靈魂飛越多辛苦;關山重重相阻隔,夢魂相見也艱難。

長相思呵長相思,每每相思摧心肝!

【評析】:

李白七言歌行往往逞足筆力,寫得豪邁奔放,但他也有一些詩篇能在豪放飄逸的同時兼有含蓄的思致。象這首《長相思》,大約是他離開長安後於沉思中回憶過往情緒之作,就顯然屬於這樣的作品。

「長相思」本漢代詩中語(如《古詩》:「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六朝詩人多以名篇(如陳後主、徐陵、江總等均有作),並以「長相思」發端,屬樂府《雜曲歌辭》。現存歌辭多寫思婦之怨。李白此詩即擬其格而別有寄寓。

詩大致可分兩段。一段從篇首至「美人如花隔雲端」,寫詩中人「在長安」的相思苦情。詩中描繪的是一個孤棲幽獨者的形象。他(或她)居處非不華貴--這從「金井闌」可以窺見,但內心卻感到寂寞和空虛。作者是通過環境氣氛層層渲染的手法,來表現這一人物的感情的。先寫所聞--階下紡織娘凄切地鳴叫。蟲鳴則歲時將晚,孤棲者的落寞之感可知。其次寫肌膚所感,正是「霜送曉寒侵被」時候,他更不能成眠了。「微霜凄凄」當是通過逼人寒氣感覺到的。而「簟色寒」更暗示出其人已不眠而起。眼前是「羅帳燈昏」,益增愁思。一個「孤」字不僅寫燈,也是人物心理寫照,從而引起一番思念。「思欲絕」(猶言想煞人)可見其情之苦。於是進而寫卷帷所見,那是一輪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呵,詩人心中想起什麼呢,他發出了無可奈何的一聲長嘆。這就逼出詩中關鍵的一語:「美人如花隔雲端。」「長相思」的題意到此方才具體表明。這個為詩中人想念的如花美人似乎很近,近在眼前;卻到底很遠,遠隔雲端。與月兒一樣,可望而不可即。由此可知他何以要「空長嘆」了。值得注意的是,這句是詩中唯一的單句(獨立句),給讀者的印象也就特別突出,可見這一形象正是詩人要強調的。

以下直到篇末便是第二段,緊承「美人如花隔雲端」句,寫一場夢遊式的追求。這頗類屈原《離騷》中那「求女」的一幕。在詩人浪漫的幻想中,詩中人夢魂飛揚,要去尋找他所思念的人兒。然而「天長地遠」,上有幽遠難極的高天,下有波瀾動蕩的淥水,還有重重關山,儘管追求不已,還是「兩處茫茫皆不見」。這裡,詩人的想像誠然奇妙飛動,而詩句的音情也配合極好。「青冥」與「高天」本是一回事,寫「波瀾」似亦不必兼用「淥水」,寫成「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頗有犯復之嫌。然而,如徑作「上有高天,下有波瀾」(歌行中可雜用短句),卻大為減色,怎麼讀也不夠味。而原來帶「之」字、有重複的詩句卻顯得音調曼長好聽,且能形成詠嘆的語感,正《詩大序》所謂「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即拉長聲調歌唱),能傳達無限感慨。這種句式,為李白特別樂用,它如「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等等,句中「之難」、「之日」、「之水」從文意看不必有,而從音情上看斷不可無,而音情於詩是至關緊要的。再看下兩句,從語意看,詞序似應作:天長路遠關山難(度),夢魂不到(所以)魂飛苦。寫作「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不僅是為趁韻,且運用連珠格形式,通過綿延不斷之聲音以狀關山迢遞之愁情,可謂辭清意婉,十分動人。由於這個追求是沒有結果的,於是詩以沉重的一嘆作結:「長相思,摧心肝!」「長相思」三字回應篇首,而「摧心肝」則是「思欲絕」在情緒上進一步的發展。結句短促有力,給人以執著之感,詩情雖則悲慟,但絕無萎靡之態。

此詩形式勻稱,「美人如花隔雲端」這個獨立句把全詩分為篇幅均衡的兩部分。前面由兩個三言句發端,四個七言句拓展;後面由四個七言句敘寫,兩個三言句作結。全詩從「長相思」展開抒情,又於「長相思」一語收攏。在形式上頗具對稱整飭之美,韻律感極強,大有助於抒情。詩中反覆抒寫的似乎只是男女相思,把這種相思苦情表現得淋漓盡致;但是,「美人如花隔雲端」就不象實際生活的寫照,而顯有托興意味。何況我國古典詩歌又具有以「美人」喻所追求的理想人物的傳統,如《楚辭》「恐美人之遲暮」。而「長安」這個特定地點更暗示這裡是一種政治的托寓,表明此詩的意旨在抒寫詩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實現的苦悶。就此而言,此詩詩意又深含於形象之中,隱然不露,具備一種蘊藉的風度。所以王夫之贊此詩道:「題中偏不欲顯,象外偏令有餘,一以為風度,一以為淋漓,烏乎,觀止矣。」(《唐詩評選》)

40.閱讀下面宋詞,然後回答問題。(7分)

臨江仙 送錢穆父① 蘇軾

一別都門三改火②,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樽前不用翠眉輩。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錢穆父:蘇軾的友人,時被謫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⑧筠:竹。

(1)「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句運用了何種修辭手法?讚揚了友人什麼樣的品格?(4分)

(2)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認為豪放達觀,有人認為失意惆悵,你的看法呢?簡要分析。

(1)運用了比喻和對偶的手法,讚揚了友人淡泊、堅貞的品格.(4分,「手法」2分,「品格」2分)

(2))①是豪放達觀,意在勸慰他人。詩人認為人生如行旅,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自當隨遇而安。表現了詩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洒脫情懷。②是失意傷悵。意在感傷自身。詩人認為自己和友人一樣不幸。表達了詩人對仕宦浮沉的惆悵,對身世飄零的慨嘆。③如說既有豪放達觀,又有失意惆悵,心境複雜,言之成理亦可。(4分,其中「看法」1分,聯繫作品分析3分)

41.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1-2題。(6分)

【雙調】蟾宮曲 懷古

查德卿

問從來誰是英雄?一個農夫,一個漁翁。晦跡南陽,棲身東海,一舉成功。八陣圖名成卧龍,《六韜》書功在非熊。霸業成空,遺恨無窮。蜀道寒雲,渭水秋風。

1.曲中的「一個農夫」指的是_____,「一個漁翁」指的是________。 (2分)

2.曲的末尾兩句「霸業成空,遺恨無窮。蜀道寒雲,渭水秋風」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4分)

1、諸葛亮 姜尚(姜子牙)

2、「霸業成空」以下,由追尋歷史的足跡轉入對歷史的憑弔。呂尚、諸葛亮所建的「霸業」終歸於空無、幻滅,一切都消失在永恆的時間之中。表現了作者的感嘆之情:事業有成,也不過白費心機。

42.閱讀下面的宋詞,根據提示,完成賞析。(7分)

賀新郎① 寄李伯紀丞相

張元干

曳杖危樓去。斗垂天、滄波萬頃,月流煙渚。掃盡浮雲風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蘆深處。悵望關河空弔影,正人間、鼻息鳴鼉鼓②,誰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夢揚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謾暗澀、銅華③塵土。喚取謫仙平章看,過苕溪、尚許垂綸否?風浩蕩,欲飛舉。

注釋 ①這首詞作於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這一年,宋向金屈辱求和已成定局,但李綱(字伯紀)仍上書反對。南渡後,李綱曾任宰相,不久被罷免。張元干曾為李綱屬官。②鼉:亦稱揚子鱷,鼓:用鼉皮蒙的鼓。這裡形容鼾聲如鼓。③謾:同「漫」,徒然的意思。澀:不滑潤。銅華:即銅銹。

⑴有人認為「正人間、鼻息鳴鼉鼓,誰伴我,醉中舞」這兩句「語淺而情深」,試作簡析。(4分)

⑵詞的下片大量用典,任選一處指出用了哪個典故,並分析其作用。(3分)

⑴「正人間、鼻息鳴鼉鼓」寫人們深夜酣睡,寄寓著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慨,(1分)反襯作者內心的悵惘孤獨(2分);「誰伴我,醉中舞」說明除了李綱,還有誰能這樣同我情投意合呢?或答為:表達作者想得到像李綱這樣堅定抗金的知心人的迫切心情。(1分)

⑵①「十年一夢揚州路」:化用杜牧《遣懷》中的詩句,表達了收復失地無望的悲愁。

②「要斬樓蘭三尺劍」: 化用李白《塞下曲》「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一句。西漢傅介子出使西域,曾設計在宴席上刺殺攻擊漢使者的樓蘭王。這裡以樓蘭王比喻金統治者,以傅介子比喻李綱,表示堅定抗金的志向是很確切的。

③「遺恨琵琶舊語」: 漢元帝時,宮女昭君出塞嫁於匈奴。相傳王昭君善於彈琵琶,後有樂曲《昭君怨》。這裡用來寫宋向金統治者屈辱求和的遺恨,也可以說是抒寫中原未能收復而抗金將領棄置不用的遺恨。

④「過苕溪、尚許垂綸否」: 垂綸即垂釣。傳說商朝的呂尚曾在渭水垂釣,後來遇見了周文王,故後世又以垂釣指隱居。這裡是說,在朝廷主和派得勢、國難當頭的情況下,我們怎麼能夠不問國事,在苕溪遊覽過著隱居的生活呢?含蓄地表達李綱不能退隱,應該出來抗金的熱忱希望。

43.閱讀下面這首清詞,然後回答問題。(6分)

踏莎行

呂碧城

水繞孤村,樹明殘照,荒涼古道秋風早。今宵何處駐征鞍?一鞭遙指青山小。

漠漠長空。離離衰草。欲黃重綠情難了。韶華有限恨無窮。人生暗向愁中老。

註:呂碧城,晚清四大女詞人之一,一生坎坷波折,先後投身於報紙編輯、女子教育等社會活動,充滿強烈的愛國熱忱。此詞作於1902年,詞人時年20歲。

1.「今宵何處駐征鞍?一鞭遙指青山小」刻畫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2分)

2.這是一首人生應時感懷之作,結合全詞分析詞人是怎樣來表現「愁恨」之重的?(4分)

(1)①不畏路途艱險,②意氣風發,或英姿颯爽,或躊躇滿志。

(2)①運用寓情於景的抒情手法。將「孤村」「殘照」「古道葛涼」「離離零草」等意象組成接連不斷的畫面,來渲染凄清蒼涼的氣氛,烘託人物悲涼阿心境,和征途的愁苦。②直抒胸臆,最後二句直接抒發詞人心中的壓抑和沉悶。③「韶華」句運用對比,將韶華有限和恨無窮相對比,來表現詞人的壯志難酬

44.閱讀下面這首元曲,然後回答問題。(6分)

[雙調]水仙子?詠江南

張養浩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芰荷叢一段秋光淡,看沙鷗舞再三,卷香風十里珠簾。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處颶,愛殺江南。

⑴這首元曲在景物描寫手法上主要有什麼特點?試作分析。(3分)

⑵古典詩歌的意境,有「無我之境」與「有我之境」之分,你認為此曲屬何種意境,這樣表現有什麼好處?(3分)

(1)(3分)A.空間轉換,時遠時近:作者的眼睛和畫筆起始於瞭望大江遠山,然後寫兩岸人家,芰荷池塘,沙洲水禽……;忽而又放縱開去,極目天際之畫船,倏地又回收至村落酒帘。於是一片江南秀麗風景,便一覽無餘了。

B動靜結合:流水生煙,山嵐聳翠。此為一動一靜,畫檐芰荷,安靜恬淡,而沙鷗在舞,珠簾在卷,畫船由天邊馳來,酒旗在風中招展,又於寧靜之中,顯出一派生機。

(A.B兩種答案,答出其中一種即可。兩種都答,不重複給分。若答出別種答案,只要有理有據,能自圓其說,也可酌情給分。)

(2)(3分)此曲應理解為「有我之境」。這首曲看似客觀描寫,但實際處處有我。如「看沙鷗」之「看」固然是「我」看,「芰荷叢一段秋光淡」之「淡」也包含著作者的感受和評價。七句寫景中沒有作者表讚歎一字,但筆筆都像用醮滿了愛的濃汁畫出來的,否則哪能像這樣美麗與可愛?(答對得1分,賞析好處2分,酌情給分)

45.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

御街行?秋日懷舊

(宋)范仲淹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敧②,諳盡孤眠滋味。都來③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

[注]:①真珠:即珍珠。② 敧:yǐ,斜靠著。 ③都來:算來。

1.這首詞不直言秋而卻使人知秋,請分析詞的上片從哪些方面寫出了秋?(5分)

2.名家認為,下片寫「愁」,神形畢肖,請分析作者寫出了「愁」的哪些神態?(6分)

1.作者抓住秋夜、秋聲、秋色和秋月等,讓讀者很自然地感受到秋思。(2分)從夜靜葉落寫起,由沙沙響而感知落葉聲,由落葉而感知秋時之聲,因夜之愈靜,故愈覺寒聲之碎。又在空寂的高樓之上,捲起珠簾,觀看夜色,千里共月,最易引起相思之情。(3分)

2.作者寫出了酌酒垂淚的愁姿,挑燈倚枕的愁態,攢眉揪心的愁容。(3分)腸已愁斷,酒無由入,雖未到愁腸,已先化淚,愁更難堪,情更凄切。枕頭斜倚,寫出了愁人倚枕對燈寂然凝思神態,更加形象,更加生動。懷舊之事,是無法迴避的,不是在心頭縈繞,就是在眉頭攢聚,這愁,在內為愁腸愁心,在外為愁眉愁臉。

46.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後面的問題。(6分)

水調歌頭

葉夢得

秋色漸將晚,霜信報黃花。小窗低戶深映,微路繞欹斜。為問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輕度,拚卻鬢雙華。徙倚望滄海,天凈水明霞。

念平昔,空飄蕩,遍天涯。歸來三徑重掃,松竹本吾家。卻恨悲風時起,冉冉雲間新雁,邊馬怨胡笳。誰似東山老,談笑靜胡沙!

[注]靖康之後,葉夢得隨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親重。後高宗向金求和,夢得被調離長江前線,無所作為,於是上疏告老,隱居於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詞即作於其間。

(1)詞的上片前四句寫了什麼樣的景象?有什麼作用? (2分)

(2)本詞表現了詩人複雜的思想情感。請簡要指出是哪幾種。(4分)

(1)①詩人選用秋色、秋霜、黃花、房屋(小窗低戶)、小路等意象,描繪出秋季來後詩人隱居之處凄美、幽僻的景象。(1分)②為後文抒發情感作鋪墊。(1分)

(2)①對朝政的不滿;(1分)②壯志難酬、英雄空老的感喟;(1分)③想以山水自娛,(1分)④但又無法忘懷國家的安危,時刻惦念著抗金戰事的矛盾、痛苦(1分)

47.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

蝶戀花

蘇拭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1.「綠水人家繞」中的「繞」字,有的版本寫作「曉」。你認為哪個字更恰當?為什麼?請簡要賞析。(5分)

2.俞陛雲在《宋詞選釋》中對這首詞的上闋作過這樣的整體評價:「絮飛花落,每易傷春,此獨作曠達語。」你同意他的看法嗎?為什麼?請結合詞的內容簡要賞析。(6分)

1.①「繞」字好,因為它切實具體地描繪出了綠水環抱人家的場景,生動形象,具有動態美。

②「曉」字好,因為它既點明了時間,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圍,能夠使讀者有更自由、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只答「繞」字好或「曉」字好,而不作具體分析,不給分。只從字音角度來比較「繞」與「曉」的,言之成理,給2分。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2.答案可以有兩種,答其中一種即可。(5分)

①同意。起句「花褪殘紅青杏小」,雖寫了花之凋零,卻又寫了青杏新生,顯示出生機與活力;二、三句則又移向更廣闊的空間,燕子輕飛,給畫面帶來了盎然生氣,而綠水繞人家也饒有情趣,這樣一來,人的心情也自然隨之敞闊;末句雖言萋萋芳草,卻以「天涯」起筆,意境開闊。總之,詞的上片雖寫「絮飛花落」的暮春之景,卻處處可見曠達之語。

②不同意。起句寫花之凋零,青杏酸澀,為整首詞投下了悲涼的陰影;二、三句寫燕子翻飛、綠水繞人家,雖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卻是以樂景襯哀情;四句說柳絮飄飛,著一「又」字,則又表明詞人之看絮飛花落,非止一次,傷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詩詞中常用來寫愁情,此處亦然,「天涯何處無芳草」即言愁情無限。因此,這首詞中對「絮飛花落」等景物的描寫,依然浸透著傷春之情,並非曠達之語。

每種答案,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兩點,語言通順,給滿分。只答「同意」或「不同意」而不作具體分析,不給分。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48.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7分)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注】兜鍪:即頭盔,此處借指士兵。鍪,音móu。萬兜鍪:千軍萬馬。

(1)本詞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3分)

(2)詞人借這一人物形象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⑴塑造了一個統帥千軍萬馬,雄踞東南一方,奮發自強,戰鬥不息的英雄孫權形象。或塑造了一個年少有為,具有非凡膽識,蓋世武功的不斷征戰的英雄孫權形象。

⑵詞人熱情歌頌孫權的不畏強敵,堅決抵抗,正是反襯當朝文武的庸碌無能,怯懦苟安。

49.閱讀下面一首宋詞,按要求答題。

清平樂

(宋)馮延巳

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卷。 黃昏獨倚朱闌,西南新月眉彎。砌下落花風起,羅衣物地春寒。

(1)上闕寫了什麼內容?有什麼作用?(4分)

(2)品賞「黃昏獨倚朱闌」中「獨倚」二字的妙處。(4分)

(1)「閣中人」所見的景物是,傍晚,雨晴,碧池新綠,雙燕歸宿。(2分)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與下闕的內容形成對比反襯。或樂景襯哀情。(2分)

(答題建模:「寫了什麼內容」的題目,一定要把景物寫全。「有什麼作用」的題目,一是從表現手法著眼;二是從與下文的內容感情比較著眼。)

(2)獨倚,是獨自倚靠。從雨晴煙晚到黃昏,說明女主人「獨倚」的時間很久,且睹雙燕,更思親人。(2分)全詩通過寫暮春之景,春景與孤獨心情形成對比,寄託了「閣中人」黃昏後寂寞、孤獨之情。(2分)

50.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2題。(6分)

玉樓春

[宋]歐陽修

洛陽正值芳菲節,穠艷清香相間發。遊絲①有意苦相縈,垂柳無端爭贈別。

杏花紅處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誰肯遠相隨,唯有寂寥孤館月。

【注】①遊絲:蛛絲。

1.聯繫全詞,簡析上闋開頭兩句表現情感的手法。(3分)

2.抒情主人公為什麼會產生「寂寥」之感?請結合下闋簡要分析。(3分)

1、渲染洛陽滿城春色,花木繁盛,花香陣陣,反襯深沉的離愁別緒。(本題3分,景物特點、表現手法、情感特點各1 分)

2、①旅途漫漫、春光無限,愁思也無邊無際;②和繁華的洛陽形成鮮明的對照,驛舍偏僻寂靜;③抒情主人公夜不成眠,望月思人,倍感「寂寥」。

推薦閱讀:

鹿晗吳亦凡粉絲算什麼,古代人追星更瘋狂
七政四餘,古代的皇家頂級命理星象絕學。疑似伏羲八卦
為什麼古人更懼怕嚴寒,而不是酷暑?
在古代,當一個皇帝到底有多累?
中國古代的禮樂文明

TAG:詩歌 | 古代 | 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