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第十三集)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
(第十三集)
2002/7/11 華藏凈宗學會 檔名:WD15-002-0013
請大家看經文,第二十四頁,第二行,從第二句看起:
【彌勒。少欲菩薩。於一切過皆悉不生。堪為諸佛清凈法器。而不系屬在家出家。住於真實最勝意樂。】
我們前面講到這一段。這個『住於真實最勝意樂』,什麼是真實意樂?你要是了解什麼叫虛妄,離開虛妄就是真實。這是《金剛經》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把這個東西離得乾乾淨淨,你就住到真實了,離開虛妄就是真實。這個真實裡頭有最勝的意樂,「勝」是殊勝,最殊勝的意樂,這個快樂,我們平常講「法喜充滿」。
「法喜充滿」很多人都會說,到底法喜是什麼?也有可能從來都不知道,也沒有法喜過。為什麼沒有法喜?因為沒離開虛妄,迷在這個虛妄當中。可能我們聽經、念佛、誦經,有時候會很歡喜,這個歡喜是嘗到法喜的一點邊緣,這還不是真正達到法喜,實在講,還沒有達到。真正的法喜是真樂,得真實的快樂,心裡永遠沒有煩惱、沒有憂愁、沒有牽掛,身心自在,住真實慧,心住在這個真實智慧上面,不會受世間這些煩惱、外面的五欲六塵所迷惑,不會被這個虛妄的境界所迷,這個就法喜了,這是真實的法喜,這就是「最勝意樂」。
【不為卑下亦不驚怖。】
就是說少欲,在大庭廣眾之下,就是說在這個大眾當中,決定沒有自卑(我們一般講的自卑感,有人說自己的自卑感很重),沒有,沒有自卑感,也沒有傲慢,也不會覺得我值得驕傲,我都比別人更行、更高,這就變我慢。不自卑,也不我慢,這是正確的一個心態。不驚不怖,在這個大眾當中,心很平靜、很自在,所以稱作不驚不怖。
【離諸惡道墮落畏故。】
永遠離開惡道之緣。惡道的因是決定有的,大家都有,無量劫來,阿賴耶識裡頭含藏的種子,從佛的法界一直到地獄法界都有。雖然有,我們不怕,為什麼不怕?有那個因,要是沒有那個緣,也不會結那個果。就是說有惡道的因,你要是沒有惡道的緣,就不會有惡道的果報。因地當中,還要有這個緣,所以是因緣果報。
『離諸惡道』,此地講的是離諸惡道之緣,「緣」就是條件,我們墮惡道種種的這些條件,我們離開了。你離開這些惡道的緣,雖然有惡道的因,也不會墮惡道,所以就不會墮惡道。不會墮惡道,你就不用怕墮落三惡道,這個「怖畏」就是害怕,不用害怕,知道自己決定不墮惡道。
【無能映蔽舍耽味故。】
『映蔽』是說你的智慧、你的德能,自自然然像光明一樣遍照,沒有任何一樣東西能夠把你遮住的。這個「映蔽」,就是說把你遮住、遮蓋。縱然你是擺著很低的姿勢,處處顯示低姿勢,可是明眼人還是看得出你的光明,一般人他是看不出來,明眼人他看得出你是大德。雖然你自己沒去表現,但是這個有智慧的人,他就看得出來你有智慧光明,人家還是看得出來。這個底下是『舍耽味故』,這就是你能夠舍一切利養。第八句:
【眾魔境界得解脫故。】
『魔境』在哪裡?我們現在生活的社會,可以說整個社會就是魔境。「魔」就是折磨你,折磨到讓你身心不安,得不到自在。我們現在仔細想想,整個社會每天接觸的,是不是都在折磨我們?誰能夠逃得過魔掌!
魔是什麼?魔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簡單講,名利。社會上哪一個人不求名利、五欲六塵!你看外面這花花世界,五花八門,每天有新的花樣,新的東西出來,來勾引你,那是什麼?那就是魔在引誘你。你耳朵聽的那些流行歌曲是魔,你每一天穿的這一些服裝,每天都有新的款式,很流行的,你賺的錢一直去買,錢都到那裡去了。設計師每天設計新花樣來引誘你去買,你辛辛苦苦賺的錢,後來都被他拿走了。所以魔在哪裡?就在我們的周圍,魔天天動腦筋,天天想花樣,叫你非常辛苦,讓你日子過得很辛苦,賺的錢都送給他,都去供養他,那就是魔。
所以我們不要看到經典講的魔,就想到那可能是一個青面獠牙,人家看了很恐怖,不是那個魔。魔很好看,大家很喜愛,看了很高興,讓你心裡生起七情五欲,起貪瞋痴慢,起這些種種的煩惱,那就是魔,那都是魔。凡是讓你生起這些煩惱的,那就是魔境,引誘你心裡起煩惱的,都是魔境。
佛菩薩是給你清凈心,不會叫你動感情。凡是牽動你感情的,都是魔。為什麼你會著魔?為什麼你會被魔控制?因為你有貪慾。你貪著利養,貪著名聞,貪著果報,這些都是魔王的把柄,你把你的把柄交給魔王,魔王就牽著你走了,你就離不開他了。如果是少欲知足,這樣魔對你就沒有法子了,「眾魔境界」裡面,在這個裡面你得解脫了。
【一切諸佛之所稱讚。】
這個比較好懂,少欲知足的人,必定是諸佛護念。
【諸天及人亦當愛羨。】
天道的天人比我們世間人聰明,他們的智慧、德行比我們世間人高。升天,若要升到天道上面,我們曉得最低的條件,都是要修上品十善的業道,這個修十善,要修上品的,上品的十善能夠升到天道去,這是講欲界天要修上品十善。欲界再上去的色界天,要修禪定,不但要修上品十善,還要加修禪定,再修四無量心,這樣才能升到色界天、無色界天上去。
所以天人,從欲界天以上的天人,天人的智慧、道德比我們人間的人高得太多了,他們的修養比人高很多。這些諸天天道的天人,對我們人間的人,他們能夠看得出這個初學的菩薩少欲知足,這些天人都很尊敬,為什麼?他們看得出來。
【於諸禪定而不染著。住邊際故。】
這一句就是更高的境界,不但世法能舍,佛法也不貪愛,這就對了。就是說世間法不貪,出世間法也不貪,所以在禪定也不染著,不會去貪這個禪定。『住邊際故』,「邊際」就是一般講的中道,他能夠住中道。
【其心質直無有諂曲。於五欲中亦不放逸。見其過故。】
菩薩的心正直,『質直』就是菩提心裏面的「直心」。《維摩經》上說「直心是道場」。《起信論》裡面講菩提心,菩提心之體就是直心,它起作用就是深心、大悲心。心地正直當然沒有『諂曲』,就是說那個心不會彎彎曲曲的,這個「諂曲」就是不正直。
即使在五欲之中也不放逸,在五欲六塵當中,他也不會放逸。『五欲』,是指我們日常生活在順境。生活很舒適的時候,他也不放逸,也能夠謹慎,為什麼?因為他知道五欲之過,這個五欲過犯他知道。所以對於五欲的受用,他可以做到無貪著,不會去貪,這就對了。第十三句:
【如說修行能住聖種。】
這一句是我們四眾弟子這一生當中修學成敗的關鍵。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能不能成就道業,就在是不是能夠『如說修行』。佛教給我們做的,我們認真努力去做;教我們不可以做的,我們決定不做。一定要「如說修行」,這就『能住聖種』了。「聖種」前面跟諸位說過,這裡就不再重複。末後一句:
【同梵行者亦當愛樂。】
同參道友。『同梵行者亦當愛樂』,這就是一個和合的僧團。為什麼今天的僧團不和合?原因就是大家都貪著利養果報,特別是貪著利養。貪著利養,彼此就有利害衝突,這就是破壞和合。如果我們能夠捨棄名聞利養,六和敬不難。六和敬的僧團,那是真正得諸佛護念,一切龍天善神護持。破壞這個僧團的,最重要的就是利養,貪著名聞利養,所以僧團被破壞了。佛在此地給我們說明遠離利養過失,有這十四種的利益。下面是總結:
【彌勒。若有菩薩智慧聰敏。於此功德能如是知。】
佛所講的,他都能夠理解。
【以勝意樂當舍利養。】
以最殊勝的意樂,從今之後,將名聞利養放下了。
【以勝意樂住於少欲。】
殊勝的這個意願,從今以後,真正學少欲知足。
【為斷貪愛而發起故。】
這真正能幫助我們斷三毒煩惱。這是將利養過失的一段,到這裡講完了。下面這一段是第十二段,佛教給我們觀察憒鬧過失,也有二十種。「憒鬧」就是喜歡熱鬧,喜歡熱鬧這也有二十種的過失,也不得了,都是我們一般人情之所好,一般大眾喜愛的,但是對於道業會造成嚴重的障礙。請看經文: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
這個時候彌勒菩薩又再請教釋迦牟尼佛,說:
【世尊。云何名為憒鬧中過。若觀察時。菩薩獨處閑靜不生熱惱。】
這就請教佛,什麼是憒鬧中的過失?你能夠仔細的觀察,『觀察』就是你把這一樁事情看清楚了。看清楚我們一般就是說「看破」,看破就是說這件事情的事實真相,你看得很清楚了。看破之後,你才肯放下,你才歡喜放下。放下之後,你就得自在了,你就得『獨處閑靜不生熱惱』了,就是說自己一個人在清靜的地方,也不會生起熱惱,這就是住寂靜法。
【佛言彌勒。初業菩薩應當觀察。憒鬧過失有二十種。】
實際上,這一些毛病的過失,無量無邊。佛是為了說話方便起見,把無量無邊的過失歸納為二十類,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所以,過失有多少?是不是只有二十條,我們若這樣看就錯了。每一條裡面涵蓋的是無量無邊,要是再開展出去就很多了,但是歸納起來就是這二十條,二十大類。這二十條我們看起來,就很多了。
【若觀察時。能令菩薩獨處閑靜不生熱惱。】
佛教彌勒菩薩,就是在教我們大家,就是對大家來說。
【彌勒。云何名為樂於憒鬧二十種過。】
這個就是說你很喜歡熱鬧,你覺得這個很快樂,這是我們一般世間人都有這個情形,其實這個裡頭過失太多了。下面跟我們說:
【一者不護身業。二者不護語業。三者不護意業。】
一開始跟我們講三業,身、語、意三業。世尊在《無量壽經》教給我們修行的總綱領,他說「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凈無染」,我們修行就是要修這三業,身、口、意三業清凈,這是基本的。
這裡講你若愛憒鬧,這三業就沒辦法去護持了。這個『護』有防護的意思,「防」就是預防。你無法護三業,三業護不住就不清凈了,這三業就不會清凈了。所以你這三業沒有護,不要到熱鬧的地方去了,為什麼?因為我們是凡夫。這裡的經文我們要看清楚,「佛言彌勒,初業菩薩應當觀察,憒鬧過失有二十種」,「初業菩薩」就是說還沒斷煩惱,還沒破無明,初發心的菩薩。像我們在家、出家,你要是去受菩薩戒,你就是菩薩了,就是初業菩薩,還是凡夫。凡夫若去熱鬧的場所,這三業就守不住了,去到這個地方、這個場所,馬上起心動念,你的心就隨著境界轉。
如果你是真正在修行、在修道,去這個熱鬧的地方,心馬上就動了,這個時候我們自己要警覺,要趕快走,離開,不能再去,再去你就墮落了。所以要遠離,遠離這個境界,這是對初學、初業的菩薩。初業菩薩沒有功夫,沒有定功,到那裡就隨著轉了。那些大菩薩,他們是有功夫的,就是經上講的「慧行菩薩」,明心見性的菩薩,他們就沒有差別,他們不會受影響,他們可以,他們在那裡是修行。雖然在那個境界當中,他三業清凈,一絲毫都不受染著,人家是在修行。我們這個初學的菩薩不行,沒有這個定力,一到那裡去,這個心就亂掉了,這個是要知道的。
所以要知道現前我們的程度,這是針對我們初業菩薩說的,我們功夫還沒有成就以前講的。譬如我們念佛功夫還沒有一心不亂,這個場所最好不要去,等到你念到一心不亂,你去了不會受影響,就不要緊。
【四者多饒貪慾。】
『饒』是豐饒,意思就是增長貪慾。為什麼增長貪慾?我們這個煩惱沒有斷掉,還沒斷掉,我們沒看到這個境界,這個貪心不會起來;一接觸到這個境界,這個貪心又起來了,馬上就起來了,所以會「多饒貪慾」,貪慾心會起來。
【五者增長愚痴。】
這個貪瞋痴起來,當然都是連帶的,貪再來就瞋,再來就愚痴。不是息滅貪瞋痴,是增長貪瞋痴,增長煩惱。
【六者耽者世話。】
『世話』,就是世間人講的這些話,你所跟人討論的,都是世間話。什麼是世間話?跟了生死、出三界都無關,這些話都是屬於「世話」,世間話。一天到晚都講世間話,你的道業都舍離了,心就不在道了。
【七者離出世語。】
出世間的道理都沒有了,何況是這個言語!當然不會去講這些佛法,出世語就遠離了。一天到晚就是愛講這些世話,這些世間話。
【八者於非法中尊重修習。】
什麼叫『非法』?「非法」就不是正法,不是佛法;「非法」就是增長三毒,增長貪瞋痴,增長十惡業。在這個場合當中,必定是為境界所薰修,被這個境界轉了,轉走了,這惡業就增長。所以初學的菩薩選擇修學環境非常重要,為什麼?「心隨境轉」,心隨著境界轉。我們的心會隨著境界轉之前,當然我們修學的環境要有所選擇,哪一些場所可以去,哪一些場所不可以去,不能去的場所盡量避免,這是我們初業菩薩一定要注意的。
【九者舍離正法。】
『正法』,是念三寶(你看《彌陀經》裡面講的「念佛、念法、念僧」),念三學,念六度,這是「正法」。正法舍離,非法增長。
【十者天魔波旬而得其便。】
你喜歡熱鬧,天魔波旬看到:好,熱鬧的事情可多了。時時刻刻製造一些熱鬧的境界來引誘你,讓你得不到禪定,讓你得不到解脫,這樣魔他就得其便,所以說魔得其便。
【十一者於不放逸未曾修習。】
『不放逸』就是恭敬、謹慎,這個念沒有了,「恭敬、謹慎」這個念頭沒有了,沒有就是什麼?放逸。
【十二者於放逸行常懷染著。】
『放逸』就是很隨便、很放任,這一種情形當然增長了。
【十三者多諸覺觀。】
這是前面說過了,粗念叫『覺』,細念叫『觀』。「覺觀」就是雜念、妄念,都障礙禪定,障礙清凈心。
【十四者損減多聞。】
『多聞』是對法來說的,是對智慧來講的。也就是你的智慧減少了,天天減,不是智慧增長,智慧損減,損失減少。智慧天天損失,天天減少了。
【十五者不得禪定。十六者無有智慧。】
前面「多聞」講智慧,此地第十六條又加一個智慧。『智慧』有根本智,有後得智。我們在經中常常看到「一切智智」,這兩個「智」並不同,也不是重複,都是講的根本智與後得智,或者講做權智、實智,這個說法不一樣,意思都相同。
【十七者速疾而得非諸梵行。】
這一句我們要知道,現在這個社會大眾,犯這個毛病的太多了。『速疾而得』,就是說希望趕快得到。現在人所謂是求新、求快、求變,這不是佛教給我們的,這樣的心態,諸位想想,與清凈心相反。學道的人學什麼?學清凈心。他們這些人要求新、求變、求快,能不能求到?給諸位說,求不到的,他所求到了,後面有嚴重的負作用,為什麼?不是真實智慧。正是古人所謂「欲速則不達」,想要快一點,反而慢。所以這裡講「速疾而得」,要很快得到。
『非諸梵行』,這不是佛跟我們說的,這不是梵行,就是違背了梵行,違背清凈心。真正的智慧是從清凈心產生的,《金剛經》講「信心清凈,則生實相」。古人千百年的歷練,言語真實可靠。現在人求新、求快、求變,後來是什麼樣的結果,我們沒有看到,到底是好還是不好,不能斷定。所以想想佛菩薩的言語、佛的教誨,想想祖師大德的說法,仔細去觀察,你才能體會到,那裡頭有真實的道理,應當信受奉行。這個下面第十八:
【十八者不愛於佛。十九者不愛於法。二十者不愛於僧。】
『不愛』就是遠離,遠離三寶。『佛』是覺悟的意思。他迷了,這是講他「不愛於佛」,這個裡頭的意思很深,我們不能看錯了。特別是在家學佛的同修們,現在出家也沒有兩樣,喜歡逛熱鬧的場所,一方面去逛這熱鬧的場所,手上還拿著念珠,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說他去熱鬧的地方,他哪裡會不愛於佛,他也是在念佛!但是嘴巴在念,心卻沒有在念,心被那些五欲六塵迷了,眼被色迷了,耳被音聲迷了,口裡念的佛也不行,那也不是真的。
「佛」是覺的意思,你要是已經迷而不覺了,那就叫做「不愛於佛」。『法』是正的意思,你已經是邪而不正了。『僧』是清凈的意思,你已經是染而不凈了。所以形式上,你還是三寶弟子;實際上,你已經違背三寶了,你的心離開了覺、正、凈,你已經沾上染、邪、迷,那就錯了。意思是在這個地方,就是說這個心已經違背三寶。所以這個合起來,總共是二十種過失。
【彌勒。是為菩薩觀於憒鬧二十種過。】
這是佛給我們講的二十種過失。這是我們在生活中時時刻刻要謹慎,要提高警覺,這樣我們修學才能夠成就。就是障礙我們修清凈心的這些緣,我們一定要避免。
後面這個偈頌是重頌,「重頌」就是用這個偈頌的方式,重複將前面講過長段的經文,再重複講一遍,這就叫做重頌。我們念一念: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舍離諸貪瞋。不住於憒鬧。】
可見得『憒鬧』是很容易引起貪瞋煩惱的。這貪瞋的煩惱,尤其現在社會上有很多這個娛樂的場所,電視、新聞、報紙時常有報導發生事情,發生口角,甚至鬧出人命,這就是「憒鬧」引起的,所以要避免。
【若有專住彼。是過不應作。】
你要是『專住』,這個心裡頭,「住」就是心裏面常常存著這個心,心裏面要是有貪心、有瞋恚心,這是過失,這是不應該作的。
【憍慢及覺觀。皆由憒鬧生。壞行無戒人。稱嘆於憒鬧。】
稱嘆熱鬧,喜歡熱鬧,佛在此地說了,這就不是修行人,真正修行人必定遠離。即使住在這個環境裡面,他也決定不染著,也決定不讚歎。再看第三首:
【愚人樂世論。退失第一義。】
喜歡世間的言論,這個言論包括了學術,包括了文藝,以文藝這一方面最多,像詩詞、歌賦,大學裡面都特別開了這些課程。佛法裡面,這是『世論』,世間的言論。
當年在東晉的時候,我們凈宗初祖遠公大師,在廬山建立第一個凈土宗的念佛堂,當時與會的有一百二十三個人,大家在一起念佛共修。那個時候有一個大文學家謝靈運,跟遠公很熟悉,希望參加蓮社,他也要來這個蓮社,但是遠公拒絕,不讓他進來。什麼原因?就是因為他喜歡世話,喜歡作文章,喜歡作詩,喜歡作詞,喜歡這些詩詞歌賦這個東西,心不清凈,喜歡這些東西,心不清凈。遠公就怕大家在念佛要求生西方,他來這裡吟詩作對、詩詞歌賦,怕影響大眾的清凈心,所以拒絕他入社。這在歷史上也是非常好的一個例子,這就是他喜歡世話,世間的言論。
【放逸多覺觀。是過不應作。】
這也都是過失,喜歡世論、放逸都是過失,不應該作。
【比丘舍多聞。言論不如理。損減諸禪定。常思惟世間。耽著思惟者。何得於寂靜。其心常散逸。永離於正觀。】
這兩首教給我們,特別指出家人,一定要舍多聞。你看四弘誓願裡頭,第三句明明教給我們「法門無量誓願學」,這個地方又叫我們舍多聞,是不是有矛盾?給諸位說,沒有。你要知道此地是對誰說的,對初業菩薩說的。初學的菩薩,你的定力還沒有成就,智慧還沒有開,你就應當一門深入,這個才對。如果你是慧行菩薩,那就不一樣了,那時候佛就叫你廣學多聞。
所以四弘誓願這四句,可以說是我們行門的最高指導原則,你不能把它看錯、看顛倒了。第一叫你先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你要先發普度一切眾生的大願。為什麼要先發願?你要不發願,你後面這三條根本沒希望,你想斷煩惱,不可能的事情,為什麼?你念念想到自己,哪裡還斷得了煩惱!自私自利的那個念頭放不下,都是為自己,這就沒辦法斷煩惱了。
所以佛叫你先發願,不要為自己,為度一切眾生,念念度一切眾生,以這個為基礎。念念想一切眾生,這個「我」、「我執」就忘掉了,這個法子妙絕了,我執不斷,自己就沒有了。決定不能夠為自己著想,決定不能為自己小道場著想。念念都要想到盡虛空遍法界,念念想到一切眾生,所作所為,一切為利益眾生,這個跟佛、跟大菩薩的想法就完全相應了。以這個為基礎去斷煩惱,你的煩惱才斷得乾淨。
煩惱斷乾淨了,智慧開了,智慧開了之後,才學法門,那時學法門就快了。智慧沒有開,學法門,不但時間很長,而且可以說,你決定不能成就,你所學的那些東西,都不是正知正見,不是佛知佛見。不是佛知佛見,是什麼見?邪知邪見,錯誤的。清涼大師說得很好「有解無行」,那個「行」是什麼?「行」是斷煩惱,「解」是學法門。沒斷煩惱去學法門,後來結果是什麼?增長邪見,你學得愈多,你的邪見就愈多;你學得愈深,你的邪見就愈深,換句話說,將來的結果是增長墮落,不是出離,這個一定要知道。初業菩薩一門深入。
『言論不如理』,「不如理」就是不如佛的教導。不如理如法,必定有障礙,這是障礙你得禪定。『常思惟世間』,這個世間法,世間法包括的範圍非常之廣。你要是耽著,你心裡頭染著,你還常常去想、去念,還不肯放下,『何得於寂靜』。這個「寂靜」是禪定,是清凈心。就是說你這些沒有放下,你怎麼能得到清凈心!
我們念佛什麼時候得一心不亂?什麼時候你的妄想、雜念統統舍掉,你就得一心不亂。有一個妄想,一心不亂就得不到。我什麼妄想都沒有了,我希望得一心不亂,我希望得一心不亂這個念頭也是妄想,這個妄想就障礙你得一心不亂。所以把「得一心不亂」的那個念頭也要舍掉,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這樣念久自然就一心不亂。所以想要得一心,想要「得一心不亂」常常這個念頭在,這個念頭就是你得一心不亂的障礙,這個道理要懂。所以要萬緣放下,這個萬緣是比喻我們心裡所有的,所有的念頭統統要放下,只剩阿彌陀佛這一念,這樣才能成就。
『其心常散逸』,「散」是散亂,「逸」是放逸,散亂、放逸。『永離於正觀』,這個正知見就不會現前。再看這個偈頌,一共是有二十四首。第六首:
【速得非梵行。】
這就是講一般人的心理,求快、求新,這個是錯誤的,不是正確的,太急了。這個急促不是正確的觀念,這不是梵行。
【喧雜無儀檢。】
『喧雜』是熱鬧、雜亂,這個就失儀,失去檢點,我們一般說失態。
【亦不曾愛佛。及愛於聖眾。】
這就是遠離三寶,「不愛」就是遠離三寶,與三寶愈走愈遠。
【棄捨離欲法。耽著非法言。】
『離欲法』是正法,這是諸佛菩薩教導一切眾生的。下面說:
【我常舍千身。支分及頭目。為求無上道。聞法無厭足。】
這個四句是世尊為我們舉例說明的,他老人家在行菩薩道的時候,為法捨身。這一段故事,在《涅盤經》上,佛在因地行菩薩道,為求半首偈,而舍全身,這就是『我常舍千身,支分及頭目』。「支分」是一部分,舍這個身,或者是手,或者是足,這是舍一部分,頭目腦髓,為法不惜身命。這個公案,古大德常常引用。「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這個故事,我們在此地就不必說了。這是說明菩薩在求法的時候,是以法為重,生命為輕,這個意思就是勸我們要重視佛法。釋迦牟尼佛在行菩薩道的時候,為了四句偈寧可舍自己的生命,可見對這個法的重視。
【是諸非法人。少聞便厭舍。】
『便厭舍』,這是感嘆的一句話,就是說有一些初學的菩薩,把自己生命看得很重,換句話說,輕視了佛法,聽到一點佛法,他就厭倦,就捨棄了,就不再聽了,不能夠勇猛精進,是這個意思。底下一首,又舉了一個公案,也是世尊在因地上的事情。【我昔作國王。為求四句偈。妻子及財寶。悉皆能施與。】
這個故事是出在《賢愚經》裡面,在《賢愚經》第一卷,佛在因地做國王的時候,那個時候他的名字叫修樓婆王,也是為了求一首偈,真正是佛法難聞,要聞一首偈都不簡單。他那一首偈的內容就是「一切行無常,生者皆有苦,五陰空無相,無有我我所」,為了聞這一首偈,他捨棄了妻子、財寶,所以他真正肯舍。
【何有於智者。而不勤聽法。】
哪有一個有智慧的人不肯聽聞佛法!這就是說明,佛法是真實之寶。世間所有一切財寶,那不是真實的,充其量,只能夠幫助你生活上一點方便,在物質生活上一點方便。可是人生最大的問題是生死大事,世間所有一切財寶不能解決的問題,佛法能解決問題。有人聽一座經,就是聽一次,甚至於像世尊在因地上,一首偈,甚至於半首偈(兩句),他真正聽明白了,就能幫助他了生死、出三界。所以佛法稱之為寶,就在此地;佛稱之為寶,佛能說;僧稱之為寶,僧就是給我們做榜樣、做模範,這才稱之為三寶。有智慧之人,對於三寶重視,哪有聽經不肯來的!有聽經的機會,他不肯來的,沒有這個道理。
來源:http://ft.amtb.tw/dv.php?sn=WD15-002-0013&lang=zh_CN推薦閱讀:
※《多寶如來一切珍寶妙供周遍法界大悲利益眾生供施》神奇無比!殊勝無比!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第十八集)
※殊勝開示:念佛要怎樣念才最有把握?
※設立佛堂的殊勝
※在三寶門中、生活中積累功德的方法及殊勝利益